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组织文化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企业组织廉政文化论文
一、培养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廉洁文化建设思想基础
首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我们立身做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决定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企业员工不能仅仅停留在创造效益和创造财富的认知上,更要看到企业广大员工身上肩负的使命。他们肩负着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作用,肩负着领导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作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目标和追求,才能不断引导员工走向理想的彼岸,实现人生的价值。其次,坚定理想信念,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员工,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惠”,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必须从现实开始,离开了现实,就不可能实现理想。再次,坚定理想信念,踏实做人做事。理想信念必须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转变为现实。党组织要多方面鼓励和要求员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努力践行理想信念。在学习中,刻苦钻研、不畏艰难,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不良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怕困难,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培养和树立法治观念,夯实廉政文化建设法律基础
首先,组织基层职工积极主动学法、懂法、用法。当前,一些企业发生的违背党的宗旨、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往往与不依法办事有关。基层企业员工同样要让依法办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为营造人人依法办事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一些领导干部在处理企业事务时总是以领导权威代替法律权威,以党委决定违背法律规定,以冒险精神冲击法律精神。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带头学习法律,依法办事,那么不光加大了贪腐的砝码,还败坏了社会风气。其次,加强法律修养。每一个员工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倾向。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世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真正上升为素养。再次,养成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有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有时会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一些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很多企业领导干部腐败就是在情与法的冲突时选择了情而违反了法。基层党组织要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具备法律思维方式,从法律程序出发,程序会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与一些违法现象作斗争时,也要注重讲证据,只有收集充分的证据,才能查清事实真相。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三、培养和树立道德观念,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道德实践
要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企业基层党支部还应该视注重培养和树立企业员工的道德观念,教育他们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一个有良心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更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集体主义观念。集体主义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高的程度上、更广大的范围内代表了每个社会成员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特殊情况下,还要牺牲个人利益。企业员工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就是要自觉地把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的志愿和兴趣爱好同企业的建设、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一旦发生矛盾,就应以国家和集体为本位,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集体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自己的道德义务。其次,荣辱观念。荣辱观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荣辱观念的淡化说到底是个人的人生价值发生了偏差,少数企业员工对所获得的荣誉缺乏光荣感,对英模人物缺乏羡慕感,对所犯错误缺乏耻辱感,对批评指责缺乏愧疚感。荣辱观念的淡化,严重影响到部分员工的成才成长,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对道德行为的客观评价和认同,败坏了社会风气,对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十分不利。再次,责任观念。企业员工要为良好的社会正风正气的创始做出自己的努力,责任无处不在,责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和品格。人的能力虽有大小高低之分,但工作能否干好,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是否有责任心,有责任意识。任何工作,都要强化个体的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就是要以事业为重,淡化个人利益,强调敬业奉献。责任意识就是角色意识,就是明确自己所做的事情的重要性,自觉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有了责任意识,就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从而凝聚力量,创出佳绩。同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每个公民树立责任意识。此外,职业道德观念、社会公德观念、爱情婚姻家庭观念也是必不可少的道德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指导成功的实践,错误的观念引发失范的行为。廉政的思想道德作用于人们内心世界,形成廉政的文化动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求企业上下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只有不断地提高认识,将自己所作所为视为理所当然,视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再持续不断的锻炼,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才能行成稳定的廉政状态,才能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作者:韩国斌 单位:宁夏长轮房地产有限公司
高校组织文化发展论文
一、高校文化功能实现能力
1.高校文化传播功能实现能力。
文化与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就个体而言,文化不能通过遗传方式获得,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文化教育的推动。人类的教育是特有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其载体是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学校作为文化传授机构,高效地传递着人类智慧和文化财富。今天,承担高等教育的学校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类文化也通过固有的传播模式和当今的现代科技、互联网络等路径,实现了文化的立体、互动、多维、多向的传播。高校作为高层次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高校党组织应该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功能,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功能的实现能力。
2.高校文化选择功能实现能力。
学校的文化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和塑造人的过程。这就要求承担教育职责的学校,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而且要有目的地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我国的高校,其性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一定要选择教育内容,这是因为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领导下的高校,必然是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这也就决定了高校的文化选择功能。二是因为受教育对象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就教育内容本身来讲,教育者一定要量度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选择适当的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即今天所谓的“因材施教”。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在开放环境与信息社会条件下,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多元文化的撞击和交融,必然对高校教育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多元文化影响的环境下,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识能力,高校教育必须进行教育内容的选择,即整合书本内容、时代内容、实际内容与相关内容,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效果。以上这些,要求高校党组织着力提升高校的文化选择能力。
3.高校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能力。
教育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系统工程,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既然是育人,必然是有方向和目标的。高校教育以人为本,其应有之义是以育人为本,即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这里的涵义是,教育不仅是把知识通过媒介传播给受教育者,而且必须同时作到“以文化人”,即通过文化传承,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文化育人当然也是有方向的。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高校担负着文化育人的职责,其方向和目标决定了要发挥“自觉”育人的功能,不能任由落后文化、不良文化的自发影响学生。也就是说,高校育人要发挥“自觉育人”的功能,有目的地消除落后文化、不良文化对学生的自发影响,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播先进文化、优秀文化,并以之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成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高校党组织不仅要有意识地强化文化育人的功能,而且也要着眼于文化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帮助学生树立对先进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从而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升高校的文化育人能力。
高校基建组织文化建设论文
1高校基建组织结构及职能
高校基建部门职能相对明确,其基本职能是基建管理,如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工程维保等。根据学校职能部门分工的不同,基建部门职能会与基建相关的职能纳入进来,如校园绿化等。从职能分工看,基建管理相对于其他职能部门而言有其特殊性,即工程往往是以项目的形式出现,从项目特点出发。每一项工程都有其特殊性,需要管理者准确把握工程特性才能做好基建管理。高校基建工程范围广泛,涵盖房建、市政、水利、电力等,需要基建管理者具有宽基础、广视角的知识要求。高校基建涉及面广、影响大,应协调好基建工程与教学生活的内环境及基建工程与校园外环境的关系。
2高校基建组织文化内涵
组织文化是团队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它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在多数组织中,这些重要的共有价值观和惯例会随着时间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对组织经历的认知及他们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高校基建组织作为高校组织的组成单元,既需要融入大学文化、各高校独特校园文化中去,又需要形成以基建目标为导向的基建组织文化。具体来说,高校基建组织文化主要有3个方面。
2.1法律意识
高校基建部门也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专门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作为高校基建组织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强化法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法律意识既体现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又体现在行为准则上的遵守。比如在招投标环节中,是否经地方招投标管理中心或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招标,或高校自行招标,反映了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理解与把握。
2.2道德修养
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寝室文化论文
一、寝室文化的涵义和发展
“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彭英姿在《试论大学生的寝室文化》一文中对寝室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文凯《寝室文化初探》以及卢和廷《高校“寝室文化”初探》中都表明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在寝室共同生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物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组合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正因如此寝室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肯定了“寝室文化”这一概念,并要求“重视和加强社团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高校深刻认识,也逐步加深了相关研究。近年来,寝室文化在高校中的巨大功能越来越明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不但能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生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寝室度过,他们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生活都离不开寝室,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和活动场所,对学生的固定活动空间以及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都发生了变化,寝室文化自然地提上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作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因子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和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作用,都是具有明显作用的。什么样的寝室文化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在新的历史发展中遇到的崭新而重大的时代课题之一。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
从寝室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两种表现形式: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里的具有表现性的生活现象,如寝室的公共设施、布置、消费行为、交际方法、娱乐行为、兴趣爱好等等。而深层文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如思想观念、心理心态、思维方式、人为行为等。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寝室文化的实质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此外,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蕴含理性的成分,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长期的相处,每个寝室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寝室之间各有特色,这也使寝室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因为结构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正负功能。
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现状探析
摘要:为了解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过去20年间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1994-2020年间CNKI数据库中所发表的3337篇社会体育指导员科研论文进行分类、归档,总结与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现状类研究较多,理论研究类较少;培养方面研究较多,制度保障方面研究较少;整体性研究较多,单个组织研究较少;单一性研究较多,协同发展研究较少等问题。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1前言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以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实现体育强国,并强调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在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各省市加大了对全民健身的支持力度,中央和地方党政政策频出,不仅为全民健身指明了发展方向,还提供了政策保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使命。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199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CNKI数据库中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论文3337篇。
传统文化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应用
【摘要】通过将传统文化经典引入高中议论文教学,尤其是将篇章结构技巧与高中议论文结构脉络建构结合,能使学生通过直观了解、迁移等方式以读促写,以期达到古为今用,解决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结构脉络建构问题,同时促进学生思路拓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经典;议论文;脉络结构
议论文写作在我国高中语文写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陈玉秋认为“结构是文章的‘骨髓’,‘骨髓’不立,血肉‘焉附’?合理的谋篇布局体现出一个人思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而议论文的谋篇布局更讲究作者思维的整体性与连贯性。脉络结构作为文章骨架,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尤为重要。在一线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脉络结构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本文探索将传统文化经典的脉络引导进高中议论文写作脉络结构教学,对应高中常用的五种结构类型,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结构脉络建构缺乏系统引导的问题,并在引导学生模仿、迁移中对新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使学生在写作中建构议论文结构脉络[1]。
一、高中议论文脉络结构教学问题究因
高中议论文脉络结构教学中,整体行文安排、三要素的组织、作文序列布局等内容被一线教师一再重申,但能融会贯通并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学生不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依旧存在明显的无明确思路、结构及章法等问题,即便是沿用了教师提供的所谓写作套路,学生作文中能经得起逻辑推敲的不多,议论文写作中脉络结构教学还是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一是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议论文脉络结构教学训练缺乏整体规划、随意性大,缺乏完善成体系的方法;二是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议论文脉络教学教材不完善,缺乏典型性、经典性文章引导。缺乏成体系的方法引导,教师教学内容散乱,随意性大,学生没有办法通过完整的体系建构议论文的脉络结构,制约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缺乏典型性文章,一线教师采用的文章模板多是学生的习作,学生的习作中无论是典型性还是严谨性存在缺陷,无法给学生思路或逻辑建构提供值得推敲的思路建构方式。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及对于观点的自我思考与见解,缺乏完善的教材与方法的引导,不仅影响学生的高考作文成绩,也影响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经典与高中议论文脉络结构教学
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超越道德、文化、时间、地域的历史、文化、思想和学术价值,它经过历史的检验,如今流传的大多是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精华。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由于缺乏完整体系与教材,习作的引导更是参差不齐,在教学中通过优秀文化经典的典型习作引导学生,对学生写作能力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从学习迁移理论角度,传统文化经典中文章的中心主旨、段落大意归纳、语句赏析等输入性活动可对应议论文写作中的文章中心、写作提纲、遣词造句等内容。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谋篇布局与语言表达技巧,有助于促进写作能力提高。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分析,将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中习得的理解大意、谋篇布局、合理运用表达技巧等内容结合已有经验,通过对新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可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在作文写作中建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能力。
大学物理课外文化活动探索
1活动内容
1.1物理教具暨趣味实验创新设计制作大赛
为了培养学员的动手制作能力,展现物理与实验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倡创新设计趣味小实验,用身边的物品、资料动手制作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具,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增强物理教学的感染力,还原物理教学的生动本性。
1.2举办物理文化素养竞赛
为了增强学员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我院与军地院校的学习和交流,树立我院物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品牌,倡导开放办学思想,提高我院的知名度,我们将举办第十届物理文化素养竞赛。此次竞赛分为校内赛和校际联赛两个部分。
1.3科普读书大放送,提交相关论文
针对军校环境封闭、学员读书缺乏的状况,理化教研室联合奥谟物理俱乐部为大家购买一批丰富的科普读书面向全校对科学发展有热情的学员发放,学员填写领书单,要求领书的同学在20天之后,撰写与物理、科技、科学等相关的论文或者读书报告交给理化教研室,教研室组织大赛组委会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的作品将编入《物之理》期刊。
科技期刊出版走向媒介融合思考
21世纪初,全媒体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近十多年来,国内一些科技期刊开始逐步脱离单一的纸质出版,转向探索全媒体化的出版和传播途径。比如《同济大学学报》通过微信主动推送本刊资讯、论文写作方法、行业动态等信息;一些科技期刊如《农学学报》《自然与科学》《电脑报》等自主开发APP,不仅为读者提供全文阅读,还通过高清图片、内嵌视频、交互功能等设计拓展阅读体验,吸引读者[1-2]。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多使用“全媒体化”而不是“媒介融合”来描述期刊、报纸、图书等传统传媒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ool在《自由的技术》中首次提到“媒介融合”一词,并指出“一个形态融合的过程正在使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任何一种过去只能通过单一媒介提供的服务,比如广播、报纸、电话等,现在都可以由多种媒介来提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认为,全媒体化只是走向媒介融合的一个过渡性阶段,并不等同于媒介融合[3]。但已有的报道并没有阐明全媒体化与媒介融合之间的差异以及过渡方式。本文尝试探讨科技期刊出版走向媒介融合的关键性问题,并分析其进行媒介融合的深层含义和可行路径。
一、科技期刊出版如何实现媒介融合
业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同的出版形式之间有天然的壁垒,数字出版永远无法消灭传统的纸质出版。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同的出版渠道本身都有其特定的受众群,出版的形式决定了它只能对它所能影响和覆盖的区域投放内容,也就是说,某种人只能被某种媒介影响。基于以上观点,有研究者提出,科技期刊应朝媒介融合的方向发展,而科技期刊走向媒介融合的出路就是全媒体化,即通过出版手段的拓展来实现业务的扩张。然而,将媒介融合与全媒体化等同会催生一些问题,首先,信息的同质化不可避免;其次,全媒体化虽然促使期刊内容传播的速度加快,但简单地把相同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媒介推送给读者,不仅大大浪费了媒介资源,而且使得科技工作者所需面对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削弱了他们深度阅读以及追踪热点的能力。因此,科技期刊出版的媒介融合,应该是媒介作用、传播方式、组织结构及其他相关要素的融合,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通过同一机构,借助多种媒介手段展示特定科研领域或同一主题的论文,通过全媒体化和内容融合的方式提高论文的传播效率,扩大论文的影响力。如此一来,期刊的编辑不再是简单地对稿件进行加工,而是对论文作者、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挖掘、过滤、整理与再加工。然后,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以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择性地发表与论文及作者相关的内容,让读者与编辑部形成良好的互动,并将最具参考价值的科技成果及时推送到读者的个人终端。这种方式的核心思想是,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表现形式来全方位地展示论文,并通过期刊、微信、邮件等多种媒介手段来传播信息,吸引读者和作者参与。媒介融合并不排斥传统的纸媒,而是把它当作“全媒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相互补充。出版形态的多元化,以及不同媒体的交叉互补是这个层面的媒介融合的主要特征。媒介融合绝不能是同一内容在不同媒体的简单堆积或重复,而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媒体,以最合适的传播方式、最精彩的内容呈现提高论文的可发现性和可阅读性。第二,媒介融合意味着多个机构和平台借助媒介实现融合,各个机构和平台之间不是分散的、彼此独立的,而是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其核心思想是,多个机构和平台通过媒介临时组成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围绕一个主题或主题词的论文素材,利用不同形态的媒体,形成一种合理、快捷的传播模式。在这样一种机制里,多个期刊社收集到的知识对参与其中的期刊社是开放的,作者或读者可以通过这个传播圈的任何一个节点分享同一个科技成果,期刊社和作者、读者之间不再是点对点或点对多的关系;作者或读者将能通过虚拟的链条节点查看所有的数据。开放性、去中心化和自治性是这个层面的媒介融合的主要特征。近几年,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次序互联网转型,目前,互联网已进入生态时代。可以预见,以共享与共识链接为主要特征的分布模式,将促使大量机构和平台开展跨机构和跨平台的创新性合作,这对科技期刊的出版将产生颠覆式的影响。
二、媒介融合与科技期刊出版的出路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里,强大的数字信息和网络媒体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发展平台。在碎片化阅读的大背景下,读者渐渐养成了花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的阅读习惯。篇幅较长,风格严谨的科技论文,不可避免地与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快速化的需求相悖。目前,媒介融合是否是科技期刊出版的唯一出路是业界关注的热点。数字出版因其成本低廉、海量存储、互动性强、传播便捷等特点,已经成为科技期刊转型的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和各级协会的科技期刊就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网站,实现了作者在线投稿、编辑在线办公和专家在线审稿等功能。经过多年的实践,以纸质版、网络与电子版多元形式全媒体出版产品的模式日渐成熟。2017年11月,我国正式宣布《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官方平台,《科学通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数百家中国学术期刊成为论文网络首发的首批试点期刊。网络首发论文,一经审定,无须确定纸质出版时间就能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第一时间刊发。这种方式不仅能将论文发稿时间缩短至三个月内,还能配合视频,直观展示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是科技期刊第一个层面的媒介融合。目前,大部分的科技期刊已经实现了“刊—网”的单向融合。网络的兴起加快了科技期刊媒介融合的步伐,但同一内容的两种版本由不同供应链各自出版发行的方式,造成了边际成本上涨、出版模式混乱的局面。期刊产品全媒体供应链被割裂,牵制了期刊和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目前,业界研究者提出了实施“刊—网—馆”融合运营模式来破解这一难题的观点。“刊—网—馆”分别指学术期刊、平台和图书馆,我国将在两年内有计划地完成三者的融合运营,逐渐实现科技期刊第二个层面的媒介融合。期刊出版的媒介融合,使得作者、读者和期刊社之间存在多元角色互换的可能。不仅作为信息接受者的读者可以成为作者,作者也可以变为读者。对科技文化的传播者期刊社而言也是如此,读者可以向期刊社推送新的问题;期刊社可以向作者就新的问题组稿、约稿,并反馈新的问题给读者;作者可以与期刊编辑沟通修改论文,期刊编辑也可以收集相应的信息,参与作者的选题。这种传播方式和受众角色的多元化发展,无疑会改变科技期刊出版的模式。虽然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仍面临出版数量与国际话语权不平衡的现状,但只要与时俱进,迎接媒介融合的挑战,我国科技期刊就会挣脱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实现快速发展。
三、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与全媒体化
Pool教授在提出媒介融合的可能性时说,“分化与融合是同一现象的两面”。科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分化,使得丰富、多元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成为媒介融合追求的目标[4]。目前,很多科技期刊已经在媒介融合上有所突破,比如《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微博可以展示论文的短摘要,推荐优先出版的论文;《中国国家地理》的APP设置了“文章阅读”“每日一图”两个阅读板块并提供文章位置服务功能,其中“每日一图”板块突破了纸质图片尺寸的局限性,让用户可以下载高分辨率的图片。由此可见,科技期刊的媒介融合突破了纸媒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局限性,通过简短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设计丰富和延伸了阅读体验,迎合了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笔者认为,科技期刊在融合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全媒体化,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科技期刊媒介融合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科技文化产品形态的多元化。以现在比较流行的APP为例,如果期刊编辑没有掌握相关技术,熟练处理碎片化文章,提供迎合用户需求的内容,那么可能导致用户逐渐流失;如果要求期刊编辑具备熟练的多媒体技能,能轻松完成所有的信息采集、数据加工和图片整理工作,或许会牺牲期刊编辑提升专业技能的时间,削弱科技传播的创新性和影响力,结果是得不偿失。针对这样的现存问题,全媒体平台提供了解决之道,其通过多平台合作丰富了科技文化产品的形态,减轻了期刊编辑的压力,为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科技文化产品。第二,媒介融合并不等同于全媒体化。新媒体时代,科技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是可以分离的。科技期刊的论文可以通过自己建立的平台,也可以与其他平台合作,共同实现科技成果的丰富、传播和“贩卖”。比如有些精读外刊采用付费阅读、学习社群、分享打卡的模式来运营;学员付费后,公众号定时推送一定数量的阅读内容,如学员能坚持阅读80天,并在朋友圈分享,即可获得英文原著实体书。这种做法的本质,是把知识变成产品和服务,仅通过微信就可以实现知识增值的效果。朋友圈是这一模式发挥作用的社交平台,它的影响犹如涟漪,一圈一圈地扩散。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文化产品的形态重组,以及突破媒体界限的流程再造是媒介融合更深层次的含义,这也是全媒体化和媒介融合的区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