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综合实践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探索
摘要:实践型毕业论文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之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英语专业在2018届毕业生中试点开展了以社会实践报告和翻译实践报告为主的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探索,效果良好。最后分析了实践型毕业论文推广的可行性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以期抛砖引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
0引言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始终秉持“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坚持开拓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道路。英语专业根据学校定位,思索上海本地和周边地区对英语类人才的需求,以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的建设要求为参照,旨在培养职业特色鲜明、岗位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应用型本科注重理论和实践、实习、实训的密切结合,尤其强调实践教学的比重和实效。“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专业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构建。需要构建从课内系统、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训练和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培养体系。”[1]作为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毕业论文(设计)如何摆脱传统的理论性课题的窠臼,做到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和项目相结合,是各个应用型本科专业都要着手解决的问题,也是应用型英语专业探索尝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1问题的提出
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诟病由来已久,本科毕业论文该不该取消的辩论也时有发生。虽然学术界鲜有大张旗鼓支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观点,但是持有区别对待态度的学者却不乏其人,比如,“本科毕业论文不应‘一刀切’,要根据学校的定位、专业特点加以区分”[2]“是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做出合适的选择,而不应该一刀切地都写毕业论文或者全部取消毕业论文。”[3]反对取消的学者则认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就等于干脆取消了对本科教育质量的综合考核,连教育质量如何我们都无从测量和判断了。退一步讲,就算本科毕业论文是一门课程,也不能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而取消。”[4]“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锻炼,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3]基于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更不利于本科各个专业的发展。《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强调“要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们要思索的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英语专业2016—2017学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本科专业自主评估,在上海市教育评估院2017年4月出具的本科专业评估达标报告中肯定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同时也指出“论文选题多为自选,几乎没有来自科研项目的课题,来自生产实际的课题也很少”。针对这种反馈,结合应用型本科专业对实践能力的突出要求,英语专业积极探索如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框架下进行论文改革,试点推进和英语专业的培养计划相吻合的实践类论文。
2英语专业实践型毕业论文改革尝试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改革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是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考查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的变化使其对毕业论文做出相应的改革。在推进论文改革过程中,主要采取丰富论文考核形式、开展专业化训练等具体实践,然而,论文改革过程中还面临着论文选题不合理、学生研究能力弱、指导教师经验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以JH学院为例,对毕业论文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论文改革;创新实践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研规范能力的重要实践过程,让学生获得如何学习和研究的本领[1]。本科论文的价值不仅是论文本身,更重要的是完成论文过程中的经历和收获[2]。因此,毕业论文的价值不可忽视。近年来由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变化,很多高校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为使大学生和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对毕业论文的形式、要求等都进行大幅度的改革。JH学院是一所应用型综合本科独立学院,自办学以来其毕业论文的形式一直仿照传统的模式进行,2016年根据现实需要正式出台文件对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改革。笔者以JH学院论文改革为例对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途径、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一、毕业论文改革的实践途径
JH学院在“夯实基础、注重能力、突显应用、培养情操”的人才培养目标下,改变原有毕业论文的单一模式,实现论文形式多样化,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2017年正式开始改革,并且对相关创新型毕业论文的比例有一定的要求,以经济类毕业论文为例,要求改革的比例不低于10%。
(一)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
在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化指导,创新毕业论文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思维。对于经济类毕业论文,从原来传统单一的学术论文形式发展为形式多样的毕业设计:一是研究报告。学生根据专业知识开展调研,形成专业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二是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学生在第五学期后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不少于3000字的学术论文,并以JH学院为第一单位。三是学科竞赛成果。学生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与专业相关的A类学科与技能竞赛,获三等奖以上的科技作品及其成果总结;四是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申请获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过审核结题的项目成果及总结报告;五是其他形式。经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可以代替毕业论文(设计)的其它实践成果。在毕业论文改革实施中主要以创新实践性论文为主,即研究报告、分析报告、案例研究报告等,统称为创新实践论文。
大学英语写作读后续写应用
一、引言
200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来的八年时间里,英语语言学者及教师从理论及实践论证了在加大语言输入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习者语言输出的质量。其中,大多数的研究都将着眼点放在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提高上,而对于写作这另一种语言输出方式,尽管研究数量逐年增加,但提高学习者写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多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手段已广泛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但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最难得到提高的,仍然是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因此,本文论证了读后续写这种写作方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可操作性及实践意义。
二、读后续写的特点及促学优势
读后续写,顾名思义,即在阅读文章之后对未完成的文章进行续写,它将语言输入与输出、模仿与创造相结合,既能培养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更能锻炼其写作能力。近年来,无论是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统考中,看图作文、引言式作文、应用文都是常见题型,但不难发现,以上题型均属命题作文。相应地,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非英语专业学习者接触到的写作题型也多为命题作文。这类作文单一地强调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却忘记了学习语言的本质过程是模仿基础上的创造。读后续写因为种种原因极少出现在正规外语考试中,但作为写作练习手法,却有很多促学优势。读后续写使学习者在阅读语篇中与作者互动并自我纠错。若想续写一篇与原文内容一致,语言连贯的后续文章,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读懂文章并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者在这一理解及创作的过程中如同与比自己水平高的英语使用者进行语言互动,势必会发现自己的语言不足,减少语言错误,进而减轻了教师批改作文的工作量。读后续写适用于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并杜绝抄袭现象。读后续写中阅读文章的难易程度可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随意调节,这适合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的教学实际现状。尽管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已实现分层次教学,但由于班额较大,同一班级学习者的英语语言能力仍有较大差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依据学习者不同水平布置难易不同的先导篇章;另一方面,随着学习者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可逐渐增加先导文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是对先导文章进行再创造,读后续写可以有效避免学习者利用网络等手段进行抄袭,即便出现抄袭,也极容易被发现。读后续写激发学习者想象力,培养语言创新思维能力。在先导文章基础上的再创作,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而激发想象力正是培养语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坚持利用读后续写这一方法必将有利于激发学习者语言兴趣及创新意识。
三、合理利用读写续写,提高学习者大学英语写作能力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以教材为载体的单元式写作练习任务和以四六级考试写作题目为载体的写作专项练习。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写作形式,读后续写的训练内容也应有所不同。现阶段高校大学英语使用的教材多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这些教材的特点是以篇章理解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单元话题式学习。每个单元后都会有相应的写作练习,但大多数写作练习都是围绕这个单元的语法点、知识点或写作手法为核心的专项练习。这类题型可以和单元课文篇章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选取课文中适合续写的部分作为先导篇章,而这部分先导篇章中应包含本单元或本篇课文中的语法、写作重难点,通过这种方法,学习者既可以对该单元或课文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练习,又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写作能力。教师在选取先导篇章时应额外注意篇章的题材、长度,选取学生认知范围内且易发挥想象力的篇章,此外,规定后续写作内容的大体字数及评分标准也是必要的。大学英语四六级中的写作部分也可以改编为读后续写题。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前,写作部分多为给话题式命题作文。在讲解这类作文时,大多数教师都会让学习者背诵范文或常用句型、套句后再针对各类题目进行练习。实际上,这种练习模式已经类似于读后续写。另外,针对学习者最“头疼”的议论文第二段举例困难的现象,教师可适当略去范文中的第二个或第三个例子,让学习者仿照第一个例子进行补充。近两年四六级考试中常见的看图作文、图表作文、应用文也可沿用此法。相较于课本篇章续写,四六级续写在写作要求规定方面更具规范化,选题方面也更广泛。
四、结语
数学文化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作者:庄中文 单位:安顺学院
数学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和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素质和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功利思想盛行,传统的高等数学教育往往只看重数学的计算方法和具体结论,很少关注数学推理证明和思想,没能很好地体现数学的文化和教育功能,这无疑背离了数学教育的应有目的。国内在数学文化方面的研究时间不长,且大多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思想和方法,以期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能够从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受益。
一、数学文化和教育概览
“数学文化”,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数学文化教育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改变数学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提高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数学文化教育在其中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数学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数学哲学、数学史的研究之中。最早系统提出数学文化观的是美国学者R•怀尔德,在他的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和《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从文化生成的理论、发展理论等方面提出数学文化系统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将数学文化研究推向高潮的当属哥廷根学派著名的数学家M•克莱因,在其传世之作《西方文化中的数学》自序中写道“:在西方文明中,数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数学在工程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宝贵的、无可比拟的人类成就,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以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克莱因的另一巨著《古今数学思想》被誉称是“就数学史而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书中着重论述数学思想的古往今来,努力说明数学的意义是什么,各门数学之间以及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尤其是和力学、物理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克莱因的继承人,同属哥廷根学派的德国数学家R•柯朗与哈佛大学的著名拓扑数学家H•罗宾合著的数学名著《什么是数学》是探寻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完美之作,爱因斯坦评论说:“本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清晰的阐述。”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西方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国内较早从事数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是著名数学哲学家、教育家郑毓信教授,在数学•哲学•文化•教育系列丛书中的第一部著作《数学教育哲学》中就已经开始用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数学教育的哲学基础,提升了数学教育的理论地位。另一力作《数学文化学》从数学的文化观念、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和数学的文化价值这样三个方面构建起了数学文化学的初步理论框架。郑毓信教授在他的《数学文化学》中指出,西方数学并不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可能的数学形式,中国古代数学与古希腊数学很不相同,数学文化的研究也必须有中西数学文化的差异与比较性研究的内容。最近几年,关于数学文化的研究专著也越来越多,比如游安军、黄秦安、齐民友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给数学文化以新的解读和发展。笔者也曾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数学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现状和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给出了粗浅的分析。
进入21世纪,数学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渐渐地渗透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特别是2003年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数学史、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着手把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推向全国,随后国内一些大学陆续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在本科生数学文化教育中开展较早的应该是南开大学的顾沛老师的课题组,并且得到了听课学生的广泛认可,数学文化课程已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组后来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是公选课,受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化思想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职院通识教育研究评析
本文作者:肖来付 单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
目前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以“通识教育”为主题检索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论文数量仅占全部通识教育研究论文总数的4.8%。实际上,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研究不论是论文、论著的研究数量,还是研究人员的数量及构成,与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占据国内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实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②。如果说CNKI的文献可以反映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的广度,那么,硕博学位论文则能够反映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的深度。选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增刊),以“通识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到835条结果;若以“通识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得258条结果;而以“通识教育”为题名加以检索,则得到118条结果。若再以“高职”+“通识教育”为主题,在上述数据库检索,则得结果46条,去除与高职通识教育不相关的文献后,其中有效结果为10条。若以“高职”+“通识教育”为题名再次在以上检索结果中进行检索,则只有3条有效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为“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研究”(刘秀波,2006)、“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吴地花,2007)、“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吴继红,2009)。在研究通识教育的硕博论文中,以“通识教育”为主题进行比较,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论文仅为全部论文数的5.5%,若以“通识教育”为题名进行比较,所占的比例仅为总数的2.5%。可见,目前对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进行研究的硕博论文占了绝大多数,而真正对高职通识教育展开深入专题研究的硕博论文目前尚不多见,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虽然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却并未真正地进入公众视线的尴尬现实境遇。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的定性分析
建国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和苏联的影响,在“一面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形势下,我国大学也以当时苏联老大哥专业教育模式为模板,大多是以专业教育来培养当时各行各业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上个世纪就提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和研究通识教育理论。通识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考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虽然运用调查法、比较法的研究文章也在增加(尤其是在介绍外国著名高校的通识教育以及我国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做法),不过,由于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检索、梳理与挖掘,目前学者多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因此,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中,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定量研究,但是多数仍为定性研究。同时,我国通识教育实践存在着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体系较为分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缺乏科学的通识教育理论的指导所致。当前,能够查找到的最早的通识教育相关文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卫平等人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一文。上世纪末,当时的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通识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随之在国内的各大高校加以推行。在通识教育的研究人员与队伍中,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如杨叔子、胡显章、王义遒、季羡林、顾明远等),而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的研究群体主要是各高校的专职研究与管理者(如潘懋元、李曼丽、乐毅、张慧洁、檀钊等)、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刘曙雄、甘阳、王晓渔等)、在读博硕研究生等。其中,成果被引用比较多的是王义遒、潘懋元、李曼丽、甘阳等人所做的理论与调查研究。而通过对高职通识教育论文作者的工作单位进行分析,发现: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人员多数集中在高职院校系统内,多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专门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研究人员,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高职通识教育尚未引起整个教育学界的关注,当前教育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更多的是实行专业教育而带来众多问题的普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
通过对检索到的论文主题进行归类分析,我国学者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通识教育的基本理论、支持技术、实践与应用等三个方面:通识教育基本理论。包括通识教育概念及内涵、通识教育理念及与其他教育理念(如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自由教育等)的关系、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意义和价值、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等研究。国内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涵义众说纷纭。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它既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是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一种人才教育模式。李曼丽将通识教育表述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有志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18。”陈卫忠〔2〕、梅醒斌〔3〕、陈智〔4〕等人对高职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理念、策略,彭振宇〔5〕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途径作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识教育的支持技术。这里主要是指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包括通识教育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等,如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管理制度等。“近年来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化进程并不理想,很多大学的通识教育遇到了发展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通识教育还缺乏足够的制度化保障。”〔6〕88不管是落实通识教育理念,还是深化通识教育的实践,都必须以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管理制度为前提的。刘训华从生源、教师、社会、学校与学校管理四个角度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影响因子做了研究〔7〕。吴地花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中认为:当前人们对做人与做事同等重要和对于“学会做事”的新诊释、校园文化概念的提出以及高职教育目标与通识教育目标的契合、特别是高职的实践课程等,为高职通识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行依据〔8〕。#p#分页标题#e#
目前,对于高职通识教育可行性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献很少,尤其是对高职通识教育实行过程中的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的研究更少。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檀钊2007年7月在《高校教育管理》上发表的《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该文随后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9〕。檀钊认为,尽管通识教育似乎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然而,现时的通识教育已经步入了尴尬的境地。高职院校的许多特点实际上也正是其弱势所在,主要表现在生源素质不高、师资欠缺以及学制问题上,为此,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这在当前主张推行高职通识教育的众多观点中,保持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认知。通识教育的实践与应用。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如课程编制、授课形式、课程评价、设置标准以及课程师资等;港澳台地区和欧美等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当前进展、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我国大陆部分著名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彭振宇、向丽、韩凝等人对当前大陆的高职通识教育现状、进展作了一定研究〔10〕;王前新〔11〕、李斌〔12〕等人对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盛光希对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及效果检测作了一定分析〔13〕,而王秋梅、黄星君则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对湖北省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做了个案式的实证分析〔14〕;蔡景界〔15〕、徐辉、季诚钧〔16〕、陆启光〔17〕、冯增俊〔18〕等人对国外与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及其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多的分析。对于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具体开展通识教育,刘秀波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研究》中,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就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和原因作了分析,并从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体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9〕;吴地花在《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着重分析高职通识教育可行性的同时,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实施内容和实施途径也作了深入的研究〔8〕;而吴继红则在其硕士论文中从通识教育的角度考察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20〕。“但国内研究者更习惯于在一种应然的状态下论述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意义、效果或方法,面对操作进程中的问题大都采用问题呈现的形式,论及实践中怎样解决或理论上怎样分析时,就有些不知所措了。”〔6〕87
学术期刊初审工作中编辑主体性探究
摘要:初审是对学术期刊实施质量控制的第一道关口,也是编辑、作者、审稿专家三者之间建立关系的第一步,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初审编辑主体性。初审编辑主体性集中体现在稿件初审中的自主性选择、稿件退修中的能动性发挥以及在维护编辑、作者和审稿专家共同主体性中的创造性思维三个方面。在初审工作实践中,应从知、情、意三方面主体因素出发,注重提升编辑学术素养,以合理的制度激发编辑初审热情,以学术期刊的社会价值引领编辑内生动力,从而充分发挥好初审编辑主体性。
关键词:学术期刊;初审;编辑主体性;主体间性;知情意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征”[1]。编辑主体性是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它主要包括编辑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2]。编辑主体性“以构建积极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术传播生态为目标,实现编辑、作者、审稿人及读者等多元主体和谐共处”[3],从而引导期刊质量稳步提升,促进学术交流。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多采用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对稿件质量进行把关,初审是其中第一道环节。初审编辑要在通读稿件的基础上,对稿件的政治导向、学术质量、写作质量进行全面的考察,并据此做出客观评价,决定送专家审稿、退修或者退稿。初审编辑对作者来稿进行筛选和优化,并为进入复审的稿件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因此,初审编辑能否充分发挥主体性,对于保证学术期刊正常的出版流程、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分析学术期刊初审工作中的编辑主体性,以唤起编辑主体对初审环节的重视,提高初审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学术期刊初审工作的意义
(一)初审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基础。学术期刊坚持内容为王,方能赢得核心竞争力。那么,学术期刊的编辑主体在面对作者来稿这一编辑客体时,如何发挥主体性,即初审工作要审什么?以往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探讨。陆宜新认为,学术期刊的初审工作可以概括为“1234”,即:坚持刊物的办刊宗旨和指导思想这一个中心;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参考文献两个方面;做好文章创新性、真实性和规范性三个判断;审查概念和符号文中描述的前后一致性、图表表述的内容和内文文字描述的一致性、图题表题与图表自身内容的一致性、文内参考文献与文后参考文献的一致性这四个一致[4]。王丹认为,初审“主要审查稿件的形式和内容。形式包括构成论文的几大要素,包括论文的题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等,内容主要审查稿件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以及整个研究过程的逻辑严谨性”[5]。周黎明认为,初审工作的要点包括检查稿件是否符合办刊宗旨和选题方向,作者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稿件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等[6]。可见,学术期刊的初审工作并非简单的稿件筛选,而是需要在办刊宗旨的指导下,对稿件的政治导向、原创性、创新性、选题、结构、方法等做出综合性评价,进而做出或送审、或退稿、或退修的决定。简言之,初审环节是对稿件的学术性内容进行初步把关。因此,初审环节是保证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基础。
(二)初审是建立编辑、作者、审者之间良性关系的开端。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实践中,与学术论文这一客体相互作用的主体包括作者、编辑、审稿专家这三类。这三者之间,在送审、退修、退稿等稿件初审处理的过程中开始发生联系,而学术论文的最终刊发是他们之间互尊互信、精诚合作的结果。按照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来理解,还必须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就是要维护好编辑作为自我主体与作者、审稿专家这两个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自我主体,是维系审稿专家和作者群的重要纽带,而初审则是建立编者、作者、审者之间良性关系的开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源源不断的来稿是学术期刊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这必然依赖于稳定的作者群。一篇学术论文,往往是作者一段时期心血的结晶,作者投稿后抱有很大的心理期待。因此,初审编辑如何对待作者的来稿,是影响作者群体的最关键因素。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即便是退稿,也不可“一棍子打死”;要注重在作者群中树立良好期刊形象,注重作者的口碑传播效应。稳定的审稿专家队伍是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初审环节中,对于送审的稿件编辑如何与审稿专家沟通、判断稿件达到什么水平就能送审、选择送审的稿件是否与审稿专家的研究专长相匹配等因素对于稳定审稿队伍至关重要。如审稿邀约,为方便审稿专家按照提示填写审稿意见,大多采用固定格式的书信,这在与审稿专家的沟通中显得很生硬[7]。此时,就需要初审编辑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与专家有效的往复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再如,初审编辑对于送审的稿件要仔细斟酌,在确保作者的研究方向与审稿人相匹配的基础上要对稿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必要时请作者修改后再送审。试想,如果审稿专家收到的稿件让人赏心悦目,甚至对他有一定的启发,专家势必欣然阅读,乐于从学术性视角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果专家经常收到粗制滥造的文章,势必对送审的稿件甚至对该学术期刊弃之不理。可见,初审不仅是一个质量把关的问题,还是建立编者、作者、审者之间良性关系的开端。俗话说:你是什么,就吸引什么。如果初审编辑主体性发挥得当,初审质量好、效率高、服务周到,作者和审稿专家肯定对期刊有好印象;长此以往,期刊在学术圈就会拥有良好的口碑,稿源质量会逐步提升,学者们愿意给期刊投稿、审稿,编辑、作者、审稿者之间形成良性的学术关系,期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8]。
二、编辑主体性在学术期刊初审工作中的体现
老年教育学科建设构想分析探讨
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1]从我国国情出发,为顺利实施和完成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和任务,亟待研究解决许多老年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更何况,目前全国已有11.1万所各级各类老年教育办学机构,要实现老年教育实践的高质量可持续开展,迫切需要深厚的老年教育学理论加以指导。因此,建设老年教育学科,确立老年教育学学科地位,加快老年教育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显得必要又紧迫。
一、我国老年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始,随着我国对老年教育的关注以及国内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国老年教育研究也逐渐兴起。近40年来,我国老年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基本具备《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提出的可列学科的基本条件。
(一)基本形成老年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及专门研究方法
1990年由熊必俊、郑亚丽编著的《老年学与老龄问题》是我国较早提出“老年教育学”概念的专著;天津华龄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了《老年教育学》;2009年董之鹰教授出版《老年教育学》提出“老年教育学是在老年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是老年学和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培养老年人生存与发展能力及其规律的科学”[2],这是我国较早给老年教育学下的定义。以后,华东师范大学叶忠海教授领衔出版的《老年教育学通论》(2014)、上海师范大学杨德广教授领衔出版的《老年教育学》(2016)以及东南大学陆剑杰教授领衔出版的《老年教育学》(2018),被老年教育学界公认为老年教育学的代表作。目前老年教育学界普遍认为,老年教育学是老年学与教育学相互交融而产生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是一门研究老年教育现象、揭示老年教育规律、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促进老年教育工作科学化的学科。其理论体系由老年教育学科导论、老年教育对象论、老年教育原理论、老年教育的实践论、老年教育管理论等构成。不仅如此,在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学科研究成果的累积下,自2010年始,我国老年教育学界为了开展老年教育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并着眼于以学科发展奠基为立足点,启动了我国老年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已于2014年出版了由叶忠海总主编的老年教育学学科丛书[3],包括《老年教育学通论》《老年教育心理学》(张永等著)、《老年教育管理学》(张少波著)、《老年教育社会学》(张东平著)、《老年教育经济学》(金德琅著)、《海外老年教育》(齐伟钧著),等。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方法。除常用的调查统计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外,还形成了“生命轴研究法”“教(育)、社(会)、心(理)交叉综合研究法”等专门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以及研究方法的形成极大地丰富了学科领域的理论成果,并为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创新了研究方法范式。
(二)涌现老年教育学研究的专家群体
近40年来,在老年教育研究过程中,已逐步出现了老年教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及其群体。主要有:一是以东南大学陆剑杰教授为代表的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该委员会汇集了岳瑛(天津市教科研究院)、张宝林(金陵老年大学)等老年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二是上海形成了以李宣海教授为代表的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团队、以叶忠海教授为代表的华东师范大学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团队、以杨德广教授为代表的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老年教育研究团队共同组成的老年教育研究共同体。三是形成了以广州市老年大学林元和校长王友农教授为代表的国际老年教育研究团队和以叶瑞祥教授、陈先哲校长为代表的潮州市老干部大学老年教育研究团队。四是浙江省形成了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孙立新教授为代表的宁波大学老年教育研究团队等。
基于人工智能的案例教学应用
摘要:物联网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也得到了发展,其在各方面的作用都得到了普及、深入,也在教育技术中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案例教学,把人工智能扩展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主要有讲授法、互相讨论法和相互辩证法等案例教学形式。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论证,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得授课更加丰满、充实,能很好激发学生在授课课前、学习过程中和课后复习时积极主动性,调动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工智能;案例教学;应用
1引言
作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全新领域即人工智能,其正在迅速成长与成熟、新方法、新理念、新技术并且不断壮大,同样也包含着计算机网络、数学、信息论各类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人工智能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问题求解和搜索算法,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也作为计算机科学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国内外各高校都非常重视,都将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人工智能包含的学科多,知识点杂、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算法难度高复杂,在此情况下各高校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理论与现实应用相脱节;加上理论知识强,案例缺乏,容易使学生感觉空洞;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也达不到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如何让学生高效的学习一直是教师研究的课题,在大数据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和存在于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其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创新性、互动性尤为突出,并极具优势。
2基于案例的教学研究
此方法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左右,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提倡的,基于当时特殊的商业管理真是背景和特殊事件,能够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应用能力,开展案例教学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此教学研究方法知道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引起教师的重视。1986年由美国研究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书中,强烈推荐此方法在实际教学的重要性,并说明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各类课程中去。
3基于人工智能的案例教学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