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综合实践课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第一,实践性。为什么叫综合实践课呢?体现在课程组织形式的实践性上,是相对于理论来说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内容。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应用于现实中,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宗旨,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离不.开学生的实践。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设计《制作年历》这样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既是对年月日这一单元知识的总结,又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根据生活实践来制作年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活动开始时,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几种年历?”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展示教材中四种类型的年历: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在具体制作年历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制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确定制作要点,为学生的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之后,教师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的活动结合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活动中既享有充分的自由,又不会束手无策。
第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较死板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课堂,它是十分幵放的,无论是活动的形式、时间,还是活动过程,或是活动的目标和活动的评价,都是开放的。教师可以不受限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选择活动空间,或者是课堂活动,或者是室外活动,或者是社会活动;约定活动时间,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一周或者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决定活动方式,可以上网搜索资料,在家里或社区调查数据,可以实验,可以画,可以宣传,可以设计。
第三,拓展性。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活动中使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它抛幵课本,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课本之外的知识和内容,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授课和习题,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同时也拓展了学习的内容,使数学学习变得多元化,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例如,在教学“加法估算”后,我设计了一个案例。今天是小胖的外公的生日,小胖的妈妈带领全家到饭店为外公庆贺,入座后妈妈请外公点菜,外公把菜单递给小胖笑呵呵地说:“今天我让小胖为我点菜,但有个原则——不能浪费,钱数控制在200元以内。”请你帮小胖来点菜。学生在帮小胖点菜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就餐的人数、家人的口味、菜价的高低、营养的搭配等。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而且思维活跃,既能将枯燥的估算知识运用于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中,拓展所学知识,又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认识周围的世界。此项活动设计内容具有拓展性,学生操作起来也容易,从而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反思
第一,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纵然有许多优势,如开放了课堂,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深化了课堂内容,但是由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所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多在6~11岁,还比较小,许多能力都不具备,而且普遍比较贪玩,所以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要问一问自己,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所设计的活动学生能否理解,能否从中得到些什么,能否喜欢?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得不到他们的喜欢,或者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那么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不如不组织。
第二,活动是否符合上海二期课改要求。上海二期课改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学力,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课程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向学生提供5种学习经历,建立8大学习领域课程。上海二期课改是对上海一期课改“素质中心”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以育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基础,以回应上海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发展目标。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否符合上海二期课改的要求?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否把学生放到了活动的主体位置上?又是否可以适应并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新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小学生能够有所知、有所悟和有所得。以教学目标要求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着眼于发展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文章结合自己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趋于自主独立学习活动的生态化空间,在活动课实践教学中小学生是这个生态化空间的主导者,完全拥有实践活动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而任课教师在实践活动课中只充当着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授课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之下,自主动脑去思维,自己动手去操作,用心去体会和亲身感悟。通过走近小学生的生活,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致。提升小学生的能力,积极引导小学生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注重发展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有效。
1走近小学生的生活,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倡导的是要让学生亲身去经历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指导学生投身于实践活动之中。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之时,必须要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要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以此来缩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承建一座知行而统一的实践桥梁。如何能够真正地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知行统一课程教学目标呢?其中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就是选题环节。所以,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为学生选择他们身边生活实际的题材,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例如,在开展《我为家乡当导游》综合实践活动时,有的小学生立即就表现为拒绝参与的姿态,心里产生不想参与活动的想法。为此,我经过调查了解到原来主题中所涉及到的家乡更多的是指小学生所生活的地方,省、市、县或乡镇村屯,对于很多旅游景点知道甚少,开展起活动来压力是非常大的。针对此种状况,可以将家乡的范围缩小到学生生活的小范围内,是市区的就写市区,是乡村村庄的就写乡村村庄。这种方式立即调动起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他们都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争当起家乡小导游来,热情地为“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这种贴近小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课选题让学生乐于参与,自觉行动,小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均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以有效激发。
2提升小学生的能力,积极引导小学生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我们在着手指导小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那就是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因为我们懂得,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称之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为明显的特点。新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必须去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园内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让小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争取达到增强小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把握恰当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效地发展小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此来增进小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培养小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有针对性为学生选择引入一些相关的社会焦点话题,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的达成非常有帮助。例如,我们在学习《地球家园》这一课内容时,任课教师便可以抓住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焦点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找寻全球气候变暖中一些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因,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接着,任课教师就可以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组织学生亲临实践活动中,带上清洁工具,到街道边的墙壁上清除小广告等“牛皮癣”,捡拾路边的白色垃圾,并带领学生通过进行“燃烧塑料袋”的小实验,使学生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有了更充分的认识,通过活动既提高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有效帮助学生树立了环保意识,增强了小学生自主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识。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关系
摘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两大重要手段,共同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二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为既存在差异,又存在内在联系。二者之间虽然在课程的性质、内涵、目标、内容、范围、实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交叉性,这就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1]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将实践育人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板块,它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共同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只有切实抓好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环节,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而破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点,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有效开展,实现二者融合发展、优势互补,进而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而要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首先必须弄清楚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
(一)课程性质的差异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是政治、思想、道德等要素的社会传递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个体对这些要素的体验过程;从本质而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社会传递与个体体验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具有特定的思想政治目标、科学的课程结构、系统的实施路径、严格的组织体系、规范的考核管理办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通常情况下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通过组织大学生有计划地融入社会生活,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个体独立的思维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之目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组织下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为了完成规定教学任务并获得一定学分,而利用重要节假日、寒暑假等课外时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劳动锻炼、生产实习,通过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文化服务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从而进一步认识基本国情、了解民情民意,有效融入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涵的差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构建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创建,本文首先介绍了第二课堂的重要意义与内容,明确第一、二课堂的紧密联系。其次分析目前第二课堂创建存在的问题,确定今后工作的方向。最后从“党的思想与人才培养保持一致、创建以大学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完善第二课堂保障机制、结合第二课堂与新媒体技术、优化第二课堂成绩单”这5个方面提出建议,从而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体系,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第一课堂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第二课堂即是以第一课堂为前提,针对思想政治教学计划方案进行落实,并且由学校和教师组织所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活动,这是高职院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一课堂主要的作用是培养人才,及时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而第二课堂则是通过活动培养人才特长,将特殊个性问题予以解决,这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职院校创建的育人体系内部,第二课堂也对第一课堂进行了延伸与补充,将课堂上没有涉及到的思想政治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所以,高职院校创建第二课堂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渠道进行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活动紧密结合,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形式、内容与第一课堂相比更加多样化,体现出与传统课堂的不同,第二课堂将学校中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拓展,更加深入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创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所使用的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这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新方向[1]。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学生将第一课堂中获得的知识在第二课堂中实践,从而提升个人思想政治觉悟,扩展知识面,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加显著。第二课堂主要的教学模式是实践性活动,带有学术性、实践性、趣味性,可以将学生所具备的主体作用体现出来,创建适合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课堂活动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中应用
摘要: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是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内容,“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学生第一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课外实践活动补充,通过制定“第二课堂活动成绩单”,多方面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校园学习生活。
关键词:“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成绩单”;综合素质”;课外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承担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高等知识的专业技能人才重任,有必要开展丰富多样、完整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高水平的精神和智力支持。课外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校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师生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面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组织方无法监管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以及活动结束后,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参与活动后反馈意见等情况,不利于提高课外实践活动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2018年6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课外实践活动通过“第二课堂”方式进行管理和建设,旨在开展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之外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1]。为高职院校提高课外实践活动质量提供新思路,高职院校普遍结合自己学校情况,探索研究落实“第二课堂活动”意见,争取做好课外实践活动的策划、管理和建设工作,应用“第二课堂活动”是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
1以“第二课堂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文化的传播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额学习,同时体现在人文素质的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学生课外活动的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通过新媒体渠道了解世界新事物存在快速性和及时性,需要良好校园文化正确引导学生在自立意识和成才意识上有进一步提高,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具广泛凝聚力的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宿舍,融于群体、展现自我,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提高思辨认识水平、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完善、开展有效,不仅是凝聚和激励了学生群体,良好的效果同样会反馈作用于教师群体更好把握学生活动组织要素,较好促进开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活动种类需要教师和学生结合学生群体新事物和新动向进行设计和丰富,在学生多参与活动、多交流思想的过程中,满足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自身内涵需求。
2以“第二课堂活动”促进职业核心素养提高
职业核心素养自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开始成为高职院校培养满足社会新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重要范畴。职业核心素养特指学习者在学习终端阶段应培育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直接与职业环境和岗位能力相对接,关涉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岗位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性等[1]。在高职院校开始探索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的新通路时,“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外实践活动版块加入“第一课程”理论学习补充的实践教学中,立足“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多方面结合,建构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职业核心素养。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参与线下实验室项目、技能大赛等课程外实践活动项目不同分值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绩单设计,将成绩单分数学生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指标补充,使得学生客观了解自己动手实践能力,旨在改变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同时专业教师根据学生年级、认知水平和环境不同,通过定制化设计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将课堂抽象的知识变换为生产力,使学生全面了解知识,并在参与实践过程中,提高对知识实践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做好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教育。
材料基础实验课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为提高学生对专业课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本文提出了在材料基础实验中以综合设计性实验取代验证性实验的改革方案,在焊接专业开设了“钢的典型组织设计制作及检验”大型综合设计性实验,课中以学生自行设计的工艺方案进行全程实操,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该项实验课改革,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很有益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材料基础实验;大型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
实验课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工科专业学生深刻领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实践技能,积累专业生产经验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已为各高校所认知[1-3]。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求高校毕业生既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与模式,缩短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因此,高校的工科专业就必须使学生在校期间内,依靠实践环节,尽可能多的掌握专业实践经验。这样高校中的实验教学改革就首当其冲。改革实验课教学方法是工科高校共同面临的重要工作。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因地制宜开设综合设计性且带有创新内容的实验课就成为培养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关于高校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际标准》中已有明确规定,对于材料类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求是“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占总实验课程的比例不少于60%[4]。辽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省属民办高校。为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较多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自身现有资源,鼓励各理工科专业有计划地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大比例地开设大型综合设计性、创新型实验课,作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且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初衷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国家在高校材料类的特设专业,在其教学计划中,材料基础课程占有较大的比例,如“工程力学”“材料工程基础”“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力学性能”“焊接冶金学”等,这些课程同属于焊接专业的材料基础课程,既独立又相互关联与渗透。对于这些课程中的实验要求,过去都是依附于各门课开设一些验证性实验课。一个实验仅仅是验证早已预知的理论课中的一两个知识点,完全谈不上掌握专业实践技能问题,这对于培养生产应用型人才极为不利。以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为例,通过这门课学习,学生应该充分理解“材料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四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构件的功能和使用寿命取决于其材料的性能;而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其组织结构;材料的组织结构取决于其成分和热处理工艺。还要让学生知道,当你设计一个机械零件时,你所选定的材料和设计的热处理工艺正确与否关系到是否获得理想的组织和性能,也就决定了零件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如何使学生掌握好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四者的关系就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实践证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结合理论课的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课。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将实验课从理论课中剥离出来,按照专业理论课教学的进度和知识点次序,独立设置了“材料基础实验”和“焊接综合实验”两门实验课,这为开设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课提供了时间保障。在“材料基础实验”中,为使学生通过亲手实践达到对钢铁材料的成分、热处理、组织、性能之间关系的掌握,决定开设题目为“钢的典型组织设计制作及性能检验”的大型综合设计性实验课,该实验课完成时间为6学时,其内容包括:查资料、选钢号、设计热处理工艺、炉前实操、硬度测试、冲击试验、断口分析、金相试样制备、显微镜分析、结果点评等共十个主要操作环节,这十个操作环节中包含了金属学与热处理和材料力学性能两门课中的过去传统验证性试验中的大部分内容。
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践过程
(一)预先布置阶段
高职专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文章以某高职学院为例对小学教育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探讨当前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当前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探讨突破当前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瓶颈,不断提高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人才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教育;人才培养;专科
一、研究缘起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是师范教育,尤其是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由于招生优势,一些大专院校也开设小学教育专业。但是随着各地小学教师考编门槛不断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开始出现诸多问题。本论文试图从S省某高职院校为例进行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探讨当前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当前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探讨如何突破当前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瓶颈,不断提高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人才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二、高职专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当前S省开设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院校有7所,这些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着重培养掌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素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毕业生能从事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也可在教育培训机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任职。实际上这种人才培养在当前既缺乏针对性又缺乏适应性和实效性,使得本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极为薄弱。以S省为例,各地教育局在小学教师考编中对学历准入条件极为明确,本科及其以上的学历条件,将专科毕业生拒之门外。尽管专科毕业生能够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被临时聘用,但进校后面临着同工不同酬,待遇低福利差等问题。除此,专升本成为小教专科生的第二条出路。究其原因主要如下:首先,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上略有不同。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对学生的知识深度、广度、能力要求上高于大专。在课程设置时,课程类别上,本科和专科并无质的差别。但是专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受岗位限制不得不与本科学生进行竞争。在当前小学教师准入条件提升为本科学历的当下,专科院校仍将人才培养定位为“语数外”老三科方向,并进行不分科的全科培养,使得学生能力并不突出,即使在竞争临时代教岗位时也不具任何优势。其次,培养方式缺乏特色。在仔细对比本科、专科小学教育专业二者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发现,专科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标准,尤其是课程设置在本质上极为相似。尽管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但在课程设置上却高度借鉴本科“普通类课程+专业教育+教育实践”这一课程体系。本科生和专科生在知识储备、基本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的专科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上同本科生相比既缺乏竞争力又缺乏自身特色。究其根本原因,高职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缺乏对当前小教人才需求的深入了解,未能找准特色特点,明确高职小教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
三、专科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出路
学前教育教学革新途径
本文作者:马立杰 单位:河北省玉田县职教中心
课程设置与内容改革
调整专业教学时间安排。学前教育专业实行学年“2+1”和教学周“4+1”人才培养模式。学年“2+1”指理论学习时间为2年,实践学习为1年。教学周“4+1”是指每四周理论与实践学习之后安排一周技能鉴定。
加强课程建设与内容整合。为实现“2+1”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理论必需、够用,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岗位工作能力”的改革思想,本校构建了科学整合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整合有度。基础课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注重与后续专业课内容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要求。专业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改进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工作平台来整合教学内容。首先,将视唱练耳、乐理、声乐课程整合为音乐综合课,突出特色教育。其次,将健康、语言、数学、艺术、社会课程整合为五大领域综合课,结合幼儿教师口语课,培养学生授课基本素质。再次,将舞蹈课建设成舞蹈系列训练课,开设蒙古舞、傣族舞、藏舞等民族民间舞、现代舞及古典舞的教学,结合技能鉴定、文艺演出等活动,培养学生舞蹈表演及创编能力。最后,将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幼儿简笔画、国画、剪刻纸、泥塑整合进大美术课堂,实行项目教学法,普及基础知识,因材施教发挥特长。在教学与实践结合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改革、完善,实现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并组织学生到岗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每门课程都配有完整的教学大纲,除大纲中规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外,每年在学生专业见习、实习之际,学校还会对用人单位和就业学生开展跟踪调研,征求对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选择内容。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时也会结合行业需求、行业规则进行指导或提出要求;聘请的行业专家在专业讲座、前沿理论与实践课、第二课堂教学中更是结合实际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养成。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教学中积极探索工学交替、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展开教学活动,音乐综合等课利用多媒体或实训教室,幼儿英语教法等课约有20%的时间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中也积极探索各种考核方式,舞蹈、音乐综合课实施小组考核;幼儿英语教学、五大领域综合课实行模拟教学;蒙氏教育、亲子教育理论与实践实行现场操作;育婴知识与技能、营养配餐与卫生实行以证代考;Flash动画制作、电脑美术实行无纸化机考。在考核中,针对不同科目,还制定了计算机随时达标考试。教、学、做、练、考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感知、体验、操作中学习,强化了学生能力培养。
强化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开设舞蹈、声乐、器乐、书法、绘画等活动社团,并定期举办钢琴、舞蹈、手工、英语故事表演、课件制作等职业技能竞赛,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技能水平,大力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专业技能大赛,评选技能标兵以促进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
规范教学管理,严格监督检查。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专任教师听评课相结合、学生测评与学生座谈会相结合、行业专家检查督导相结合的“三结合”法;教学评价时,坚持课堂内外评价结合、试卷与大赛(理论与实践)考核结合、行业专家与专任教师考核结合、课程成绩与资格证书结合的“四结合”举措。除学校制定的实践教学相关制度外,学前教育专业也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方案》、《学前教育见习班主任活动方案》等十余项规章制度,确保了教学基本功训练的落实、见习实习“双师配给制”(行业指导教师与专业带队教师共同指导、检查)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