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失败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自我失败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自我失败总结

声乐类素质自我培育论述

作者:彭剑萍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良好的歌唱心理,可以克服表演过程中的焦虑、胆怯、畏惧和软弱无力等不良现象。实践表明,声乐表演过程中,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构成了最佳的发声状态,其中歌者的心理状态是能否进入最佳状态的关键。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关系到激发演唱者的表演激情,稳定歌唱者的发声与气息,发挥歌唱者的演唱技巧,展示歌唱者的舞台表现力,自然流畅地完成整个演唱过程,正常发挥演唱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良歌唱心理素质的表现及原因

声乐专业学生不良歌唱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各种考试、表演、比赛中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怯场等不良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具体原因很多,除了生理、性格、环境等原因外,主要是因歌唱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好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个人的功利心太重对于在校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比赛中怕出差错,怕老师批评,怕丢面子;有的学生面对一些较大的正式比赛或演出机会,功利心过重,希望通过难得的机会一展才华,一举成名。由于对自身期望值过高,使自己在表演之前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同时,“一唱定终身”的观念造成自己过度紧张,考虑过多,心态不纯粹导致演唱频繁失误,表演不能尽如人意,从而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怯场等不良现象的形成。

2.演唱时缺乏自信心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在校的声乐专业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有的是由于声乐基础差,缺乏应有的技术水平;有的是自己的性格原因而胆小怕事;有的是由于缺乏实践锻炼而无经验等等,从而使他们自己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或比赛中缺乏自信,从而影响自己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之中,要自觉加大自信心的自我培养,有了自信心才能临阵不慌,才能更加完美的演绎艺术作品。

3.演唱基本功不扎实由于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到了舞台上由于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导致在舞台上的紧张、恐惧和胆怯的心理,从而使演唱器官干涩、紧张,气息不能沉下来,也就必然导致声音的艰涩难听,达不到良好的艺术表演效果。

阅读全文

自尊与创新教育论文

一、良好自尊与创新活动的关系

对于创新概念而言,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这里的“东西”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思想。这里的“新”,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改进升级的”。但是,无论如何理解创新概念,实施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创新人才,而良好自尊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种人格特征。

1.良好自尊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既然要“创造出新的东西”,就要有不同于常人的思考,对现有知识就要有独到的见解或者质疑,而这些都需要建立在独立人格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在创新教育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人格层面,尊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包容和鼓励。只有宽容、民主、平等的氛围,才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自尊;具有良好自尊的学生反过来也会以宽容、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的创新活动都会得到尊重,而这种尊重反过来又会促进个体良好“自尊”的建立,从而个体的创新潜能就会充分表现出来,才能形成创新思维。

2.良好自尊是创新人格的重要组成。早在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就提出了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十个“非智力”人格特征,即①独立性强;②自信心强;③敢于冒险;④具有好奇心;⑤有理想抱负;⑥不轻信他人意见;⑦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⑧具有艺术上的审美;⑨富有幽默感;⑩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在这十个方面中,与“自尊”有关的方面包括①、②、③、⑤、⑥、⑨六个方面。可见,良好自尊是创新人格的重要组成,建立良好自尊对塑造“创新人格”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良好自尊是从事创新活动的信心来源。根据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自尊受到伤害,自信心就会减弱,从而会越来越关注他人的想法和行为,自己的自尊心和爱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而拥有良好自尊的人,在探索新机遇的时候,即使遭到拒绝或失败,也有能力控制和减少恐惧感。从事创新活动,常常要面对这种新机遇,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此时就需要这种源于良好自尊的自信。

4.良好自尊需要可成为一种创新动机。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的需求为五个层次:一是基本需要或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四是自尊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创新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创新动机主要是受到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驱使的。而且严格地说创新动机是无法训练的,只能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修养而间接培养的。因此,作为一种创新动机,个体的自尊需要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在创新教育中,可通过人文学科潜移默化地加以培养。

二、自尊培养是创新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阅读全文

高校教师教学补救意愿影响因素

摘要:教学失败的补救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意愿。对重庆市200多名高校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教学补救意愿受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补救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控制的影响。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补救意愿应重视师德建设,转变教学补救观念,改进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补救的培训。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失败;补救意愿

一、概述

服务补救是服务营销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服务营销理论认为,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异质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和不可储存性等特性,无论服务提供者如何努力试图提供完美的服务,服务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服务失败会导致顾客不满意、顾客转换服务提供者和进行负面的口碑宣传等不良后果。因此,对服务失败进行补救,获得顾客的“二次满意”,保留顾客忠诚,避免企业声誉受损等对于服务企业而言极其重要。成功的服务补救甚至能形成“补救悖论”现象,即成功的服务补救之后,顾客会比原先没有出现服务失败时产生更高的满意度、更强的忠诚度和更为积极的口碑宣传等良性反应。作为服务的重要分支之一的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育服务失败。而作为其核心构件的教学,出现服务失败的情形也很常见。根据服务理论中对服务失败及其补救的定义,结合教学的特点,本文把教学失败定义为由于教学内容或方式等的不当引起的未能达成预定教学目标的情形,而教学补救就是指针对出现的教学失败所采取的弥补措施。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承担着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和知识技能的传授者等角色的教师在出现教学失败时拥有重要的补救决策权。教学补救是否能得以开展及其成败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补救意愿。因此,探索高校教师的教学补救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根据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得到最为广泛接受的计划行为理论的个体行为意愿模型,个体的行为意愿受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个体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行为态度指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的偏好程度的评估[1];主观规范指个体在决定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感知行为控制指个体感知到执行某特定行为的难易程度[2]。有些学者经过对该模型的修正后发现,在一些道德要求较明显的领域,加入道德因素作为个体意愿的前置因素能提高模型对个体意愿的解释力[3]。计划行为理论的个体意愿模型为探索高校教师的教学补救意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由于教师的道德品质被认为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学术造诣高深,品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师德的主要蕴涵,是师德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此,本文拟借鉴计划行为理论的个体意愿模型并加以修正,在模型中加入教师职业道德,构成高校教师教学补救意愿的概念模型,并加以实证检验。

二、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可以拥有许多价值和作用不同的行为信念,因此,探寻对个体的行为意愿具有关键性影响的显著信念很重要。它们构成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等的认知与情感基础,是编制研究问卷项目的信息来源。据此,本研究量表的编制把访谈和筛选教学失败补救中的相关信念与参考和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中的问项相结合,并在对之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和编排问卷。具体做法是: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等深度调查方法获得教学失败补救的相关信念的专家意见;查阅相关研究的成熟量表并分析其在本研究中的适合性;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现存的量表进行修正;在确保各被测变量都得到一致性测度的前提下[2],综合前述各步骤的结果,设计和编排教学失败的教师补救意愿、补救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教师职业道德等18个问项。量表采用利克特七级分层,其中7为完全同意,4为中立,1为完全不同意。本研究首先进行了预测,确保所有问项均能通过效度检验。本研究通过网下和网上两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网下的调查在重庆市的三所高校进行。通过请高校教师填写问卷来完成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2份,其中有效答卷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3%;网上调查利用一些高校教师QQ群,请教师们回答问卷,共收到65份回答,其中有效问卷为58份,有效回收率为89%,总计收到244份有效问卷。

三、调研数据分析

阅读全文

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思考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需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科学化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学实践、竞赛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抗挫力。

【关键词】抗挫力;体育竞赛;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意志品质的重要阵地,而小学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小学生正处于懵懂时期,他们在身体和心理素质方面都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增加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一、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原则

1、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不同年龄段对于抗挫力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控制体育教学实践的活动强度和教学范围,强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时机控制和训练量控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维护学生个体的自尊心,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投入到培养抗挫力的主题活动中来,真正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完善。

2、课堂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形式多样化

阅读全文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

一、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对学困生个别指导

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想转化学困生,那也得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提高。作为数学教师,应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所谓“分层指导”,就是让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一起参加学习活动,但是提出的要求不同、评价也不同。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自学能力较强);B层为中等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层为学困生(需要教师指导和辅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多给予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加强关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表现自我。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只要求学困生掌握“S=πr2”这一公式,并利用公式求出圆的面积,至于“通过周长求出圆面积”就不再做出要求。实践证明“,个别辅导”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手段,针对班级中的学困生,教师可以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教学,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主动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成功与失败。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之情。课后还要帮助学生及时把握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并将学习方法重新梳理一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促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数学本质。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密切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与表现,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提出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真正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二、教师应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虽然有“自知之明”是一种优良品德,但是人不但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很多学困生由于曾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遭受到失败,所以经常耿耿于怀,导致学生看到数学就产生畏难情绪,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低谷,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初中时期的学困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将自己定位成站在一旁的“旁观者”,忘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并指导学生自主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成功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消除学生的抗拒意识。同时,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类比、归纳、判断、思考、总结等数学学习方法,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用平静祥和的心态面对数学,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立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与意志力。总之,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充分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同时摸清学困生的成因,在转化教学工作中,激发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根据学困生的基础进行分层次教学,并注重心理疏导,让学困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作者:华丁盛 单位:江西省德兴市绕二中学

阅读全文

思想政治课教学自我总结

所谓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的教学的行为和效果的总结和评价。它是教学“五认真”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政治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从教十多年来,本人教学业务的长进,教学技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期注重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长期坚持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学的“长善求失”,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长善救失”,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所教学科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长善救失”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第三,有利于复习借鉴,收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政治学科的课程设置及考核的特点,决定了毕业班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能力考核要求高,时效性和思想性强;既要精讲精练,又不能猜题押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借鉴平时笔录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从中可以判断出哪些方面的知识、能力、觉悟平时授课中落实很好,学生掌握得扎实;哪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学生掌握得也不够理想。通过对照分析,复习辅导时做到了心中有数、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有较多的课时抓重点、搞热点,有较多的精力从事“培优、提中、补差”,以达到提高成绩之目的。所以,借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既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又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之实效。

(1)必须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教学自我总结毕竟属于主观的东西,要使教学自我总结有实用价值,必须如实地反映教学的客观性。这里所说的教学的客观性,是指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教学自我总结必须忠实地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方面和不足方面,切忌随心所欲,随意夸大成功经验,或只记成功之处,不足方面竭力遮盖;要克服露短揭丑心理。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使教学自我总结具有实效和生命力。

(2)必须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般地说,教学自我总结内容应以公开课的评价要求为对照标准,落实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要求。从知识角度看,应检查新授课的科学性,检查对教材重点、难点的落实情况,总结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的信息(情绪反映),核对数据、材料等;从政治课德育功能看,应检查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当堂课后的分析、运用情况。此外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应检查的。标准和要求的高低一般与教师成长过程相联系,新教师可以低一点,以后逐步提高。切忌标准和要求的过高或过低。总结的形式一般是在每一节课后进行,以书面文字进行笔录,并依据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侧重或注重知识体系、或注重能力方面、或注重觉悟方面,或三者综合。切忌流水帐式,缺乏理性分析,或每次记录都是老面孔,单调无味,否则会失去教学自我总结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必须处理好“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所谓教学自我总结的“显效果”,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自我总结后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效果上所发生的或所体现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教学自我总结的“隐效果”,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自我总结后在教学认识、教学的处理和应变能力、教学艺术上的潜在的无形变化。“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教学自我总结的辩证效果,切忌急功近利,只追求“显效果”、而忽视“隐效果”的存在,否则会失去教学自我总结内驱力。总之,教学自我总结的效果是显然的,但要讲究科学精神,贵在持之以恒。

阅读全文

小学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应用

体育游戏是人们的一种娱乐活动,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游戏源于社会,也服务于社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游戏的创新性让人们更为不此不疲,这也是游戏具有生命力的原因。体育游戏的种类很多,既有基本活动方面的,也有能力训练方面的,戏有上肢训练的,也有下肢训练的,对人的教育功能也各不相同。所以体育游戏被学校体育教学应用,也受到了学生的喜爱。那么,体育游戏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呢?

一、丰富教学手段,活跃教学气氛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对内容的一次改革,也是对教学手段的一次改革,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主,而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之一,所以利用游戏有利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有了体育游戏的参与教学,其趣味性、参与性和易操作性都是教学中所看到的优势。我们相信,体育游戏的参与,会使教学方法更为丰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在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内,学生的活动范围车活动形式更为活泼,他们的活动少了拘束,多了灵活,所以活动也更自由,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锻炼强健的身体,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而体育游戏就会让单一的教学方式(打球、跑步)更为丰富有趣,体育游戏就有更多的新义,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另外,体育游戏可以有老师的参与,学生也成为一名学习者,有了老师的参与,游戏就会变得更加有趣,学生在参与中,老师可以随时进行点拨,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游戏的技巧,游戏变得更加紧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成为一种民主的学习方式,体育课也为了师生共同进步的殿堂。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游戏不仅需要合作,也有对抗与竞争,在规则的范围之中,学生要运用是恰当的方法,争取比赛的胜利,或者在比赛中获得本团队的成功。游戏中在允许的规则之内取得胜利,是每个人或者每个队想要的结果,但是游戏的取胜是没有预见性的,这也给游戏增添的魅力。学生在游戏中为了取得胜利不懈努力,也有的队伍虽然失败了,但是,为了取得下次的胜利,不断总结经验,获得老师的指点,学生就会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这样,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了竞争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一个班集体中有四五十人,而游戏也是需要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一组,或者几十人,游戏是一个团体项目。为了取得胜利,只凭单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而是要小组的人加强合作,紧密配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形成一种团队意识,在比赛中相互帮助、以强助弱,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所以游戏的这种功能非常重要。

三、体育游戏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智力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上看似是锻炼学生的体能,好像智力没有什么帮助,但是,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体育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其功能也十分丰富,在游戏中能锻炼学生的睿智,开发聪明才智,体育游戏融锻炼学生的体力发展、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可以把枯燥乏味的体能练习与轻松灵巧智力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都得到放松。比如,在“滚圈”“抛接圈”游戏中,需要学生大脑的判断与肢体的协调配合,才能准确的完成动作。再比如以训练学生机智、灵活为目的的“抛球呼号”也有以提高思维分析能力为活动目的的“大圈和小圈”等,这样的游戏非常多。正是因为体育游戏能发展不生的智力,所以,体育游戏给体育赋予了体育更多的功能范畴,增强体质,掌握体育技能,学习体育知识,当然,知识是智力的范畴,便是锻炼身体,掌握技能也是可以展智力。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他们更注重智力发展,学习的分数论还占据着家长与学生的头脑,但是,这种高分低能的人才不能完成适应社会的发展,甚至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体育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智力发展,体能发展,让他们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合格人才。

阅读全文

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点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和下意识的感受吸收能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是在与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性行为。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幼儿的心理健康对素质教育水平有明显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为素质教育实施提供全面保障,并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培养坚强勇敢、勇于挑战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之“解放孩子的头脑”,意思是鼓励幼儿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怎样战胜胆怯、鼓起勇气去不断尝试和学习,是需要幼儿具有非常坚强的意志的。活动中,幼儿可以探索各种各样的玩法,通过一次次努力克服困难,不断加深自我认识,获得成功的喜悦。“解放孩子的双手”,意思是鼓励幼儿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当通过努力终于获得成功后,幼儿的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也就更有勇气去面对其他困难了。参加有一定难度且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是帮助幼儿形成自我概念、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当幼儿每战胜一次挑战,他就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如教师可利用早点的机会,引导幼儿感知食物会经过身体的哪些地方,在讨论和练习中获得自然生动的知识和经验。

二、培养谦让、分享精神,增加亲社会行为

在幼儿园,每位幼儿都可以享受一定的权利,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懂得为幼儿园、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整理玩具、摆放小椅子、分发碗筷、自己整理衣物等。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入相应环节对幼儿进行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对幼儿思维发展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儿童的去自我中心化。由于体内过多的能量得到了消耗,此时幼儿很少会对同伴有攻击性行为。同理,幼儿在某项活动中产生成就感后,很有可能会去主动帮助那些动作未完成的同伴,既互相帮助,又增强了友谊感情。幼儿在认识事物时,倾向于从自身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在进行某项思维活动或体育活动时,教师仅从幼儿自身的角度考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引导他们既能认识自身又能认识事物,并能将自己与客体区别开来,从客体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以游戏“捉迷藏”为例,年龄小的幼儿起初只知道自己看不见别人,那么别人也就看不见自己了,因此只会把自己的头藏起来,而不晓得身体露在外面会被很快发现。但经过多次的游戏,互换角色后,幼儿就会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学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三、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幼儿的特点,什么都想去看看、摸摸、闻闻,一探究竟。但是毕竟他们还很幼小,能力和体力都还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性较差,缺乏生活经验,因而也就常常不能预见所施行为的后果,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身处危险时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在体育活动中,幼儿不能自己调节活动量,当感觉不适时不会表达等。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教师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让幼儿主动学会去获得。教师可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把安全内容融入幼儿喜欢的游戏中,也可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育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基本的安全知识教育,以此培养、发展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是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部分。如:正确系鞋带且要系得牢,可以避免摔倒跌伤;吃东西时不嬉笑打闹,可避免食物呛进气管;有多人同时准备做一件事时,要主动自觉地排队……这些良好习惯的培养需时常加以训练,并要学会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完成,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