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专业护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护理专业论文(9篇)
第一篇:高职护理专业课堂管理惩罚技巧探究
1惩罚的合理性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良好的生活条件、家长的过度重视使学生面对诱惑时自控能力差,适度的惩罚不仅可以起到警示、告诫的作用,还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教育惩罚中以尊重学生为原则,采取有策略、有计划的惩罚技巧管理学生,这对提高课堂管理效率意义重大。
2惩罚的前提
斯金纳在强化理论中指出,惩罚会使个体惩罚前的行为发生概率降低,即当个体做出了某一行为之后,如果得到令个体厌恶的刺激,个体做出该种行为的可能性会降低。在惩罚的实际应用中,为避免学生面对教师惩罚时的排斥心理,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2.1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初次与学生接触时,教师应注重个人形象,以得体的仪表、大方的谈吐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再趁热打铁,以精心准备的开场白恰当地导入新课,从而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管理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行性护理专业手术室护理论文
1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只有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护理专科化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方向。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不同于普通病房。随着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改变,手术室护理理念发生了转变。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提供适当的护理,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术后最大程度的康复或将患者所不期望的结果降到最低成为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专科护士的形成和确立是护理专业化和专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趋势。卫生部2011年底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指出,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建立10个国家级重症监护培训基地,10个国家级急诊急救护理技术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血液净化护理技术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肿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5个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十二五”期间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手术室护理是护理的重要内容,被称为护理专业的“第一专科”,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外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专业化的特点日益突出。为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保证培训效果,卫生部医政司组织中华护理学会及国内有关专家规划编写了《手术室护理学》一书,作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随后,各省、市护理学会也开始定期举办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及认证标准得以逐步完善。据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已有5789名护士取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资格。卫生部计划今后加强评选、建立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进一步规范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升专科护士培训效果,为临床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科护理人才。传统手术室护士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1)根据手术室需要选送部分临床护士到上一级医院手术室进修学习后成为手术室护士;(2)通过科室轮转到手术室,由手术室老护士带学徒式培训。这两种在职培训模式周期长、见效慢,同时增加了培训经费投入。真正由医学院校系统、规范培养的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极其短缺。
2我院开设三年制大专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手术室护理专业培养的护士是面向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具备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擅长手术室护理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1行业调研
在确立手术室护理专业培养模式及培养内容之前,对我院省内外实习单位中的23所三甲医院及5所二甲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所三甲医院和5所二甲医院需要手术室护理专业的护理人员,其中12所三甲医院和3所二甲医院需要三年制大专学历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近3年需要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数量:需要10人以上及7~10人的三甲医院各5所,需要4~6人的三甲医院6所,二甲医院5所。
2.2师资力量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体能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体能的现状。方法:对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和各类医院的护理人员实施调查问卷及座谈讨论。结果:多数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对日后从事护理职业所具备的体能不很了解。各医院对目前护理专业学生所需的职业体能的六项素质评价中,以耐力最需要但又最弱,柔韧性不是最需要但又较强。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对职业体能认识不足,其职业体能较弱,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护理学生;职业体能;调查分析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能从事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宣传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健体魄、满足兴趣、提升素养、服务专业”是新的高职体育课程定位。体育课程教学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增强学生职业体能的重要途径。护理工作重复、紧张且高强度,白天、黑夜交替工作,因此必须提高护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必要的职业体能。但目前关于高职院校护理学生职业体能培养现状的调查尚未见报导。本调查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护理学生职业体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挖掘出提高高职院护理学生职业体能的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并为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能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广州卫生职技术学院护理专业2018级与2017级的学生及广州市10所医院(社区医院3所,二甲医院3所,三甲医院4所)的急诊护士、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门诊护士、护理部主任、护长等。
1.2方法
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摘要】护理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性别比例失衡的特点使得护理专业相较于其他传统专业来说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因此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上方法与对策也需与传统专业不同。本文通过分析护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指出目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工作对策,为做好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献计献策。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对策分析
一、引言
护理专业学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学科设置偏重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心理压力大、未来就业直接关系到病人生病,如此种种相较于其他专业的特殊性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针对这些特点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摸索出适合护理专业的策略。
二、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护理专业学生的学科设置以及培养目的都与其他的传统专业有所不同。首先,护理专业存在着特殊性,这个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可以说与人命直接相关,必须方方面面都要做到严谨、扎实。因此,打好基础,积累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学生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大部分都是女生,男生特别少。虽然存在着乖巧、认真的特点,但是相对来说比男生更容易存在脆弱、猜疑、误会等等不易管理的因素,因此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要更为细心敏感。再次,由于课程繁多并且要求实际操作能力过硬,护理专业学生所需承受的压力过大,包括专业技能学习、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实习就业等等。
三、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专业发展的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管理的发展促进作用。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系统规范护理管理,与实施前一年进行分析对比,观察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实际情况,讨论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专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实施系统规范护理管理一年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专业考核及专业知识知晓度明显得到改善,此外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系统管理的满意度也得到提升,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专业发展具有显著效果,其能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对该专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消毒供应专业;护理管理;消毒供应中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是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职的30名工作人员,所有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为20~43岁,平均年龄(26.1±4.4)岁;工作年龄1~9年,平均工作年龄为(6.1±1.4)年;其中护理人员18名。以实施前作为参照,其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在职人员、抽样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将实施护理管理前一年为对照组,消毒供应中心按常规管理办法进行,工作人员按照排班配对进行常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对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相关流程做好管理工作。以实施系统规范护理管理作为观察组,具体管理有:①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做到分工明确,加强考勤考核。以“减轻人员工作负担,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中心为指导,结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实际,参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相关规定,建立并完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工作流程相关规范及制度,实施分工和责任相联系,使消毒供应中心每项工作标准化、细致化、规范化。此外,建立技术操作标准规程和层级考核制度,并按照此标准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考核,鼓励和奖赏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提升的工作人员,惩罚不按标准操作的人员。②建立质量督查小组,以责任负责人的形式进行员工分工、工作检查与监督。督查小组主要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并对工作潜在的不利因素进行控制,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顺利进行。③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以不同的形式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医疗事故处理、质量管理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并将学习计划纳入考核内容中,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得到提升,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要求。④加强服务管理,征集医院一线人员合理意见,综合评估后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做相关调整,加强人员配置,满足临床上对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的需求。
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改革
摘要:目的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的改革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初步形成的“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的个性化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体系应用于201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4班、5班共104名学生中,于本课程全部考核结束,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一个月后,用自制问卷调查学生对本课程考核的评价反馈。结果学生对本次课程考核改革的满意度、认可度较高,普遍认为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及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方面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在培养团队组织协作能力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更快融入临床。结论本次课程考核改革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高职护理专业
外科护理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整体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素质课,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在教学中,课程考核是检验教与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及手段。为了响应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我们对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的考核进行了改革,在传统“平时+理论+技能”考核的基础上,将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提高形成性考核在考核总成绩中的权重赋值,将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贯穿于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核,初步形成课程“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的个性化考核体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201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4班、5班共10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9~21岁,在第三、第四学期进行外科护理学课程学习时,对原有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采取新的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2方法
护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早于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此后,连续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可见“双创”身影,在这一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被纳入各个高职院校中,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上还不慎理想,课程设置单一,实践体系缺失,教育成效有限。文章针对护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加强全方位服务,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利用创新教学,可以显著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从而培育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①。早在多年前,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就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经构建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时间还不长,已经逐步渗透至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但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相对较少,近年来,医疗系统、医疗技术不断完善,对传统医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医学护理教育中的种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一、护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与问题分析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已经纷纷开设了护理专业,而各个院校也在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医院准入门槛却逐步提升,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为了帮助护理专业学生顺利的毕业、就业,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护理专业中,能够显著缓解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能满足全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二胎政策的放开,老年人口、儿童数量递增,在中国家庭中,子女抚养压力、养老压力越来越大,这让人们对于护理人才有着更为迫切、强烈的需求,在护理专业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在毕业后有了更多的选择。纵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来看,在护理创新创业教育上,还存在种种问题:一方面,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不强烈。创新创业教育的精髓是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在西方国家,其创新创业有着悠久历史,创新精神已经渗透到各个学段,大学生创业十分普遍,而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内容简单,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并不强。同时,护理这门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专业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依然还是选择到医院中从事护理工作,薪酬稳定,相当一部分学生及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创业,这就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的兴趣,就业压力较大②。另一方面,护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面对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处于次要地位,甚至低于选修课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多数院校仅是开设一门课程,缺乏与课程相关的评估体系,理论与实践之间未得到充分融合,少数高职院校以实践活动、比赛等替代创新创业理论教学,过于关注实践,忽视了知行合一,课时的安排也不够规范、系统。除此之外,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与护理专业脱离的问题普遍存在,尽管学校倡导在护理专业中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多数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依然是采用传统的大讲座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差异,在教材的选择上,基本是选择通识教材,未能体现出专业特色,加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时间仅有三年,课程学习和实习任务繁重,对于创新创业也显得心有余力不足。
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1.构建契合护理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如今,护理工作已经从医院延伸至社区、家庭,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前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基于课程特点来设置课程内容,如,护理专业的“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慢性病护理学”,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创业元素,在课程体系的创设上,要改变以往的“一刀切”式模式。如,在“老年护理学”课程中,即可为开设关于“慢性病康复现状”“养老院与护理院需求”“养老事业前景”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对养老创业产生浓厚兴趣。在理论讲解完毕后,开设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到社区、医院中参与调研,了解老年群体对于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来讨论、互动,利用学校内部的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在护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融入经营、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构建产业联盟,与兄弟院校联合,建立“护理专业创新创业协会”,实现理论教学、项目竞赛、实践操作的深度结合,建设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选修、必修课体系。
护理专业护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护理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职业院校护生培养的关键。在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的“以护生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以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为导向,在教学中突出专业技能,融入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切实提高护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护生;职业素养;岗位胜任力
中高职贯通教育充分利用中高职办学资源,能有效缓解我国职业技术人才匮乏、中职生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1]。上海自2010年起实行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我校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为培养符合临床要求、适应岗位需求的合格护生,我校在制定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以护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以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为导向,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突出专业技能,融入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教育,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一、职业素养和护理专业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护理专业职业素养的内涵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念、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其中护理技能是显性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和护理行为是隐性素养[2]。良好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的效果,与护士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学情分析。我校自2012年开始招收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至2018年9月共有7届,434名学生,其中2012级中高职贯通护生已完成中高职阶段的全部学业,现已全部毕业。在教学中发现,我校中高职贯通专业护生的护理职业意识淡薄,职业认同感差;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主动性不够;护理礼仪举止不够规范,沟通能力欠缺,人文关怀意识淡薄;临床综合分析能力、评估能力、判断能力欠缺,职业防护意识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