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专题研究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虽然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帮助,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研究问题的提出者,学生要以自己的方式构建对事物的理解层次,从生活中自选主题并且进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建立共同合作的学习框架和运作机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从而让每个学生的创造精神都得到最优发挥。
(二)问题探究性原则
语文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来组织教学活动,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研究性学习课题不应该由教师指定材料让学生理解学习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高中生已经是具有相当学习能力的群体,他们具有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如学习完《鸿门宴》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写作《项羽新探》《失败的英雄》等文章,从历史和人性角度研究项羽,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
语文教学中应设置“专题研究”课,即在语文教学中,以专题研究的形势穿插、设置一种意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研究性活动。具体来讲,在教学中开设专题研究课程有如下步骤。
材料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材料力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标是介绍在设计各种工程结构时所应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计算方法和计算手段。但是通常的材料力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忽视了材料力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特性。因此,采用基于案例的系统推进教学法,通过案例学习提高学习兴趣;采用面向综合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方式,通过项目分析讨论和展示等环节提高学生理论建模、材料组织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缩小经典的力学理论和工程实际的差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工程背景;材料力学;教学方法
1.材料力学教学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与目标
材料力学是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机械类专业学生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分析、研究、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专业素养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忽视了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学方式上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导,教学内容缺乏明确的应用对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教学成果评价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过于依赖闭卷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生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如支架式教学法[1],注重实验环节的教学质量[2],知识迁移能力培养[3]等。因此本文从材料力学源于实践并回归实践的基本点出发,在教学环节中引入工程背景,从工程问题中找到力学原理,进而将所学内容反馈到研究项目的方式提升同学的力学建模能力。
2.工程背景下的材料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2.1教学实施策略与方法。教学方法改革:改革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工程问题为主要线索,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开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重点难点讲授、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能力。分组专题研究活动:首先根据工程应用的特点,考虑问题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强调问题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建立材料力学专题库。学生分组针对专题进行交流讨论,结合仿真实验,或直接进行材料力学实验,交流展示,形成专题研究报告。自主实验创新设计比赛:以自主实验项目设计为目的,让学生分组针对一至两个主题自主选题,完成作品的设计、方案评比与交流、实物制作等。通过自主实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项目组织与协调的能力、项目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实物制作的动手能力。
2.2基于案例的系统推进教学法。教学中难点需要多种形式共同协作完成,因此基于材料力学能力培养目标,提出了基于案例教学的系统推进教学法。实施时,首先以教学中主案例为线索,辅以相关案例,构成了分析问题的工程背景,从案例的分析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然后以主案例为例,分析案例的力学建模,引出力学分析中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给出力学模型分析的主要步骤和关键技术。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根据具体情况指定或让小组同学完成分析。因此,在基于案例的系统推进教学法中,案例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分析讨论和展示提高了学生的材料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模型建立分析增强了学生从物理模型建立和分析能力。基于案例教学的系统推进教学法以问题探究作为主要的驱动力。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本身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具有一定要求,其中教学时教师对于整个过程的进度把握和范围的界定最为关键。如果对于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准,往往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无力感,反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而如果对于进度的把握不准,例如某一环节过于放任,往往会导致学生的热情的下降,教学时间成为垃圾时间。基于案例教学的系统推进教学法是融合了课堂讲解法和问题探究教学法,通过工程案例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对于概念的认识。通过问题探索的方式,使学生从被动的吸收,变成了我要学的模式。通过课堂讨论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通过系统推进,双层反馈的形式,加生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主要方法
一、前言
水利勘测设计单位是水利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者,是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的主力军,为确保设计产品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符合ISO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对承接的每一项勘测设计项目,根据项目的设计要求,配置适合项目需要的人员、设备和设施,确定应采用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特别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所需的过程、质量要求;对勘测设计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水利勘测设计产品质量。
二、设计过程管理的主要方法
主要是对设计策划和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和验证、设计确认、设计更改等全过程进行控制。
1.设计策划和输入
每个设计项目都要进行策划,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下达项目《设计任务书》。明确产品要求、设计阶段、人员分工、产品交付日期及产品质量目标,对于质量目标首先是合格产品,其次确定是否为创优项目。(2)编制《设计计划表》。项目负责人根据设计合同、任务书和开工会的要求,编制工程项目设计计划表,设计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各专业人员配置及职责、各专业进度安排、设计验证安排、设计评审时机和方式等。(3)组织设计开工会。必要时,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合同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照工程规模的大小、技术复杂程度和重要性的需要,组织召开由有关部门负责人、主要设计人参加的设计开工会。明确项目中各专业承担的设计任务、设计原则和要求;安排收集资料、现场查勘、编写勘测任务书和试验任务书等活动计划;确定设计总进度和完成时间。(4)编写查勘报告和勘测任务书。需要时,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设计人员到工程现场查勘,组织编写查勘报告和勘测任务书。(5)内部接口管理、外部接口等活动也应纳入设计策划。
2.设计输入的内容和要求
高等数学教育技术论文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将声音、文字、图表、影像结合成教学课件,通过视觉和听觉享受,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寓学于乐,激发学习兴趣、克服畏惧心里。提出问题可来源于专业需求方面、生产实际当中、知识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或者历史故事。例如,以积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提出积分问题。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等数学中,许多重要知识点难点是非常抽象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概念、图形通过动画展示,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止为运动,可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例如:通过对极限双变过程的动画演示,讲授定积分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创新教育
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可能出现的关键点,发挥现代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变连续点为间断点,观察面积变化,引导学生将可积条件由连续变为有限间断。
金融学三核多维人才培养研究
一、“三核多维”与“两创型”金融适用型复合人才的内涵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成为每个国家的重点产业,金融资源配置逐步市场化,金融创新迅猛发展,金融活动日趋国际化,同时结合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出既熟悉本国宏观金融体制与规律,又精通微观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具备扎实的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金融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必须依赖于高校金融课程的学习。因此,金融学”三核多维“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具有现实价值。
(一)“三核多维”的内涵
“三核”分为两个层次:(1)以教师、学生、课程为核心;(2)以班级、专业、年级为核心。“多维”主要指以下几个维度:课堂嵌入维度、系统推进维度、创业实践维度、校企合作维度、实验实训维度、案例教学维度、专题研究维度。“三核多维”的有效融合旨在培养创业型和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金融人才。“三核多维”主要结合本学院本系的实际情况而提出,力求服务于本土经济的发展。
(二)“两创型”金融适用型复合人才的内涵
现代金融适用性复合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理论功底和知识结构的融合,洞察力与判断力的敏捷与超前,国际化的竞争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国家相关政策的良好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符合职业要求的道德修养和职业守则。除具备以上基本素质外,“两创型”金融人才更需要具备创业型和创新型的能力,这不仅是时展的必须,更是未来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改革方向。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社会实际发展需要,课程设置和教材本身与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相比较为滞后,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实施缺乏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因此,高校金融教育必须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和创业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以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实践性的社会需求;从课程体系设置、强化专业基础理论、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同时注重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使金融学“三核多维”课堂教学研究更有成效。具体来说,首先要不断提升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和学生本身的专业学习能力,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化水平;其次要注重了解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对金融课程的学习需求和未来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需求,甚至学生本身的喜好与特长。教师、学生、班级是金融学课堂教学的三大核心与实体,因此,在“三核”的基础上探索多个维度与三个核心的有效结合,将有助于金融实践型人才和两创型人才的培养。
二、国外实践对金融学“三核多维”研究及其实践型和两创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管窥增强小学科学老师素养的对策
一、让教师学会认识自己,增强自主探究意识
“人贵有自知之明”,常人往往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却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教研组织者在实践研究中遇到过类似典型事例:在一次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中,有两位上岗不到一年的青年教师执教完展示课后,在场听课的教师为他们指出了某些教学环节处理不当的问题,而这两位教师却认为自己的教学环节设计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出在学生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教研组织者引导两位执教教师站在学生习得规律的角度,分析教师某些环节主导方法的实效性,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而引导其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还有哪些不理想之处及原因所在,然后欣赏其找到的每一个问题点,从多角度帮助分析问题症结,再针对症结思考调整方法,经历体验调整后的实效,使他们感受到: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实效不理想之处就是教学设计的问题所在,有问题才是正常的,而教研的过程就是发现、研究、解决问题,提高教学实效的过程。教研组织者注重利用研讨契机,激励教研组教师们不仅要感谢别人对自己的评判,更要学会自我评判,尽管评判自己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但当教师们感受到自我评判能更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把握能力时,自主探究的意识就增强了。进而在教研组内逐渐营造起自我反思、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的教研氛围。
二、营造教研探究氛围,让更多教师步入“自主探究”
在主持教研活动过程中,教研组长要注重寻找问题契机,关注教师们的研讨焦点,在即将涉及新问题的时机,有意识地插入探究推进导语,引领教师进行探讨争辩,鼓励教师参与到对问题的探讨中来,营造起教研探究氛围。让教师感受到:教研是一个发现、探究和解决更多教学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引领更多教师加入到“自主探究”的行列。
1.让教师在问题情境中步入“自主探究”
教学研讨过程是一个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然而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教研组织者从以下几方面,引领教师们从不同角度发现教学实际问题。
(1)在反思、整改中自主探究
中国美术研究探讨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较大,随着高等美术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普及,高等院校逐步向研究性大学转换,高校教师的研究性成果成倍增长,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课题申报数飞速上涨,立项数不断上升①,但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却并不多见,反而在总量扩大的情况下,质的相对比率反而下降。这种情况在“十五”期间已经出现,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控制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对学术期刊进行学术评估,对核心期刊进行动态评估,加强对课题项目后期资助的审核及资助力度,出台各种对优秀著作及科研成果的奖励措施,各家出版社对优秀科研成果也在每年的出版计划中留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良的学术风气依然存在,量与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全国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学科研究的整体态势是个体性的研究增加而集体性的研究减少,专门领域内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个案研究比较多,边缘性研究比较多,地域性美术研究亦逐渐增多,一些新兴学科的概论性著作也逐渐增加。整体上说明了学科研究领域的面在不断扩大,基础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国家项目的推动及省(市)、部门各级项目的立项与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大多数有研究前景的个人与集体项目都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支持;二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倍增加,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在总体上还是推动了学科研究的发展,因为其中的开题、评审、答辩等种种环节,在掌控论文的学术质量上还是发挥了作用,还有一些学生在认真地钻研学问。 与美术史论的传统学术研究相比,创作实践方面的研究更为活跃。美术市场空前繁荣,展览不断,当代艺术的浪潮一浪又一浪,画册、期刊及各种出版物让人目不暇接,对现状的研究也随之展开,美术批评理论也随着批评实践活动而有所发展,推动了各种创作理念;尤其是设计艺术理论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创时期,亦初具规模,这与设计艺术教育的普及有关,与学科的基本教育规模与实践性有关,其研究成果大多还体现在教材与基础理论问题上。 现依据“十一五”期间美术与设计艺术学科研究的主要情况与基本特点,分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基础理论比较薄弱。与“十五”期间相比,在研究范围上无突破,在数量上基本持平,基本上一年出版一本,还是以高等院校教材或辅助教材为主,如“美术概论”一类,有邓福星的《美术概论》(2009年版)、赵一丹的《美术概论》(2008年版)、陈美渝的《美术概论》(2007年版)及高国良的《影视美术概论》(2008年版)、肖清风的《设计艺术概论》(2007年版)、朱?主编的《设计艺术概论》(2006年版),其特点是强调了个体性的研究,突出一家之言,走出了集体编著的大一统模式,展开了多元论述。在门类美术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近十年来还是局限在影视美术,未见其他门类美术的著述。 在博士论文方面,则有些专题性的理论研究,如王云亮的《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2008年版),就在探讨20世纪中国美术理论话语的现代问题。 在“十一五”国家课题立项中,基础理论方面的选题比例也小,占美术类课题总量约17%,其中包括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设计艺术理论、批评理论及各项专题理论研究,未见原理论研究,而且有些选题重复立项。 与美术基本理论研究现状相比,设计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略为突出,且作者队伍也趋向年轻化,其成果形式还是以教材为主。如余强主编了一套设计艺术基础理论丛书(2006年版),以及邵宏编著的《设计学概论》(2009年修订版)、胡守海的《设计概论》(2006年版)、张焘的《室内设计原理》(2007年版)、焦健等主编的《空间设计原理》(2007年版)、清华大学课题组编的《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007年版,“十五”规划题)、何灿群主编的《人体工学与艺术设计》(2007年版)、陆小彪等的《设计思维》(2006年版)等等。专题性研究则有桂宇辉的博士论文《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2009年版),以及熊?的博士学位论文《器以藏礼:中国设计制度研究》(2007年)。 二、美术史研究 “十一五”期间的美术史研究依然是重头戏,成果数量不少,但值得称道的却不多。其间以教材为多,特别是中外美术通史写作,虽然看似以个人撰著为主,体现研究主体的学术立场及其观点,实际上还是取通用的体例及通常的史学观,无甚建树。五年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美术史出版有13本,外国(西方)美术史出版也有13本,基本上都属于简编。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就出版6部,有5部是个人专著。应该说,这与“十一五”期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展开有关,与设计艺术学科的兴起与普及有关,与文化研究及新美术史学观的兴起也有关系。外国美术史写作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陈平的《西方美术史学史》(2008年版),特别是他又主编了一套“美术史里程碑”丛书,包括《罗马艺术》、《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及《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 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是这一时期倍受关注的问题。 图像学、艺术形态学、艺术社会学及艺术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甚至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意识形态研究、比较研究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不断地渗入中国美术史学界,挑战传统的历史文献学及风格样式研究。 其间,较有影响的是美籍华人学者巫鸿的著作被介绍到大陆,如《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版)与《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中的思想性》(2006年版)。2007年4月,首届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会议主要着眼于青年一代的美术史学者,而来自各艺术院校及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两天会议不时掀起讨论的热点,如华南师范大学颜勇的论文《西学语境中的传统画论:以“墨分五色”的二三种现代诠释为例》,又如中央民族大学吴雪杉的论文《清初“四僧”与历史书写———民国时期美术史的一个考察》,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张鹏有关寺观庙堂绘画、雕塑的研究,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及独到之处。2008年4月第二届年会在四川美术学院召开,其研讨的主题是“美术的地缘性”,并设六个分论题,即(1)差异与融合;美术考古的视角;(2)地域性母题的图像呈现;(3)美术及其理论中的地方观念;(4)地缘性与风格流派;(5)文化地域性的价值限度;(6)地缘性理论的回顾和反思。显然,年会的学术议题已转向有关方法论的专题研究,“研究视角”比“学术立场”更受人关注。#p#分页标题#e# 2009年10月第三届美术史学教育年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主题是“边界与范式”,曹意强与潘耀昌均关注到越界问题,即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艺术研究”;而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新视野”的专场讨论中,郑岩、张鹏等人所提交的论文依然注重图像分析,注意讨论具体的问题,由此及彼,由小见大。这样的研究方法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所接受。 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于之前的一些研究项目。如属于“十五”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国道教美术史”(2003年立项),其课题成果之一《论〈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仗图〉之原位》(李淞著)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09年),与其同时获奖的还有李超的《中国早期油画史》(2001年立项的国家年度课题)及裔萼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2001年立项的文化部青年项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依然是一热点③。已出版的专著有吕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2006年版)、张晓凌主编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文献集》第一辑(2007年版)、陈瑞林的《中国现代美术史教程》(2009年版);再版的有阮荣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原名为“中华民国美术史”,2005年版)、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潘公凯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组(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于2006年相继在香港、上海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海内外学者就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问题展开讨论。张晓凌负责的“中国现代美术史”课题组(“十五”国家重点)也相继在北京、杭州组织召开编委会,其项目将在2010年下半年结题。郑工的《民国时期美术思潮》(2001年文化部项目,原题为“20世纪中国美术大论辩”)已于2006年结题(将在2011年出版)。而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数量更多,出版的也不少。 如顾丞峰的《现代化与中国百年美术》(2007年版)、薛娟《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史论》(2009年版)、马琳的《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2007年版)、华天雪的《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2007年版)等等。相比“十五”期间,研究范围扩大了,研究深度也加强了,其特点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核心,注重社会文化的整体转型,同时也在进一步整理资料,敞开学术视野,消除偏见。 中国书法史论研究在“十一五”期异军突起。说“异军”则是因为在20世纪书法渐次游离出了中国美术圈,而在21世纪,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开始有所沟通,学科建设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推出了一批成果。如丛文俊等人合著的《中国书法史》丛书(2007年版),欧阳中石主编的《中国书法艺术》(2007年版);专题研究成果可见之南方出版社的“书法研究博士文库”(第1辑,2009年版),王元军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汉代书刻文化研究》(2007年版),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 三、区域美术(含民族美术)研究 “十一五”期间区域美术研究比较活跃,正因为这一时期通史性的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地域性的美术研究又受到地方政府及有关文化教育单位的重视,作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或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项目进行扶持。区域美术研究的特点,一是文化中心区域,二是文化边缘区域。如北京的地区性美术研究就有两项成果,即邵大箴、李松主编的《20世纪北京绘画史》(2007年版)与李福顺主编的《北京美术史》(2008年版,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前者聚集了国内颇有建树的美术史论家,如李树声、薛永年、水天中、单国强等人;后者主要是一批青年学者。二者体例不同,水平各异。相比“十五”期间出版的《上海美术志》(2004年版)和《20世纪上海美术年表》(2005年版),在研究思路及具体做法上已不相同。澳门文化局近年也资助一批有关澳门美术与设计方面的研究项目,已结题并待出版的成果有胡光华的《澳门绘画史》、刘佳的《澳门设计艺术》。 由澳门基金会编辑出版一套《澳门史新编》(2008年版),收录了莫小也的《澳门早期美术史:远古至1850年》与郑工的《澳门美术史的分期与分类》。莫小也的研究课题“澳门美术史”(2003年立项的国家年度题)也基本完稿。 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李伟卿主编的《云南民族美术史》(2006年版)、张亚莎的《西藏美术史》(2006年版)、范晓杰等人合著的《山西美术史》(2009年版)、朱琦的《香港美术史》(2007年版)、徐文琴的《台湾美术史》(2007年版)。还有一些民族美术史的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如彭林绪的《土家族工艺美术史》(2007年度)、张景明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与文化表意》(2007年度)、李青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美术史研究》(2007年度)、李宏复的《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2008年度)及姜钟浩的《中国朝鲜族百年美术发展历程与特性研究》(2009年度)。 区域研究的性质应属于文化研究,或者说是有关地方知识及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文化关系的总体叙述,故在文化边界、共时性关系、差异性论述等问题上容易形成关注的焦点。只是目前美术学界对文化研究的方法及意义认识还不明确,故在写作时容易出现视野不清。其中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将区域美术研究作为局部范围内的一般美术史写作,即被缩小了空间范围的通史性写作。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其目的不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都不一样,要解决的问题更不相同。这一问题在2010年4月的“中国地域性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上已被提出,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边缘性的文化研究 边缘性的文化研究主要指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十一五”期间,美术学及设计艺术学处于学科的基本建设阶段,新的边缘类型学科出现不多,其队伍基本是由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及设计艺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构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兴起后,带动了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研究热潮,但真正理论上的带动却是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如乔晓光的《本土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文集》(2008年版)、吴志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视野下的福建民间美术》(2008年版)、沈泓的《节庆狂欢:民间美术中的节俗文化》(2009年版)等。还有一些研究课题在“十一五”期间陆续立项,绝大部分都属于调查报告④,其立项在美术及设计艺术类中每年的比例数高低不等,如2007年有五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2008年有四项,2009年有六项(其中两项为国家重点),分别为当年美术及设计艺术类总立项数(含文化部项目)的19%、10%、17%(不含工艺史研究),但重点题所占比例很大,2007年为50%,而2009年则为100%。#p#分页标题#e# ⑤随着2007年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艺术市场学也为人们所关注。有些学者开始研究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律,涉及种种与艺术品交易有关的经济现象,思考其中的理论问题,并涉及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及其评价体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重新判定艺术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面对艺术的公共性,面对在新的城市天空中艺术的存在方式及交流方式。艺术社会学的内容必须置换,重新书写,其研究方式也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能胜任的。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正处于开始阶段,研究成果多是调研报告,以及建立在宏观基础上的分析判断。中国艺术市场的不规范,许多统计数字不可靠,资料来源也很复杂,给深入而客观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有些学位论文涉及到艺术市场机制、艺术市场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发展问题,关于中国艺术市场史的研究也已起步。 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由赵力主持,并主编了一套《艺术财富》丛书,如《艺术财富》(一)(2006年版)、《艺术财富: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2007年版)、《艺术财富: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市场》(2008年版)、《艺术财富: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市场》(2009年版);同时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还陆续出版了2006年至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报告。自2009年起,国家文化部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也连续了2008年与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0年4月,由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理委员会、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主办了“2010艺术经济论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艺术市场与艺术收藏”,其议题有宏观经济背景与目前艺术市场、中国经济发展和艺术市场复苏、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是否能够走出危机以及亚洲艺术市场的前景。 五、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美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来是美术学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大多数著述都停留在基础性技法理论教材的编撰,也有结合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总结一些经验,提出一些看法,有的也试图建构一个系统的创作理论框架,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 与原理论研究不同,创作理论的研究正在于实践性及可操作性,其中技术性的成分比重较大,或者说,其解决的主要就是技术理论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介、新材料不断出现的当代社会,艺术的创新性不断为人所重视,而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却有所不足。研究比较活跃的应属设计艺术学科,如新媒体艺术、图形创意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等,论文数量较多,也有一定的见地,而那些传统的绘画与雕塑领域,创新性研究不多。但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一些国家课题,有望在这一方面取得发展。如2007年度的“中国画写意传统中的世界性研究”(国家重点)、“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国家一般);2008年度的“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文化部项目);2009年度的“当代中国水墨语言体系研究”(国家一般)、“中国北派山水画的自然形态与笔墨形态研究”(国家一般)、“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理论与方法论研究”(国家一般)、“数字传媒设计中中国元素的融入及其应用研究”(国家一般)等。 六、问题及反思 问题一: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选题规划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依然混合在一起,既不利于设计艺术学的项目规划与立项,也在挤压美术学的项目资源。在国家学科分类目录上,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都是二级学科;同样,在国家学科分类及代码表上,美术与工艺美术、书法也是并置的。 因为多项学科均囊括在“美术学”内,造成每年“美术学”类的项目申报数居高不下,从而引起项目资源配置上的问题,导致“美术学”类的申报项目被大量削减,影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新兴学科的研究出现不少学术泡沫,与规划项目扶持不当也有关系。我们往往看到社会的需求,却没有注意到项目承担者的实际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 问题二:学术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在集体编撰的项目中最容易被中和,最终使研究成果流于平庸。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集体的智慧,否定研究课题的集体行为,否认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意义,而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处理科研立项中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与“课题性”研究的关系。所谓“体系化”建设,即指那些学科的系统性理论建构;而“课题性”研究,则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的深入研究。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情况分析,恰恰需要的不是这些“通史”或“通论”,而更需要在某一课题上深入发掘研究,得出新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如果没有基础性的“课题”研究先行,那么,“通史”和“通论”只能停留在编撰的水平,不断重复地拼凑组合,在所谓的“框架结构”上做文章。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不需要学科的体系化建设,学科的体系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通史”、“通论”上,而应该形成各自不同的理论派别,从基础理论开始,形成“一家之言”,才能构成“百家争鸣”的大局,促进学术繁荣。 现阶段我们更需要独辟蹊径式的研究,从而加强某一选题的研究力度,以点带面,拓宽研究的领域。 特别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学领域,鼓励那些最适合个体性研究的选题系列,形成几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如中国的宗教美术就是一个极有学术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尚且不论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及敦煌莫高窟)美术,论敦煌学的影响及其在国际学术上的地位,就算那些零星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佛、道美术作品,数量也极其庞大。中国古代美术遗品中,半数以上应与佛、道有关。这是其它国家和地区难以具备的文化遗产与学术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样,古代美术遗址及遗迹的保护与研究也迫在眉睫。过去,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图录与图册,相关的文献资料也陆续加以整理,但深入细致的高品质论文却难得一见,相关的研究选题也很少。#p#分页标题#e# 另外,继续鼓励少数民族美术研究,以边缘性的文化研究排解单一性的主体叙述,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新格局。同时,由少数民族美术及边远地区的美术研究拓展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美术研究,提升区域美术研究的学术水平,既看到历史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揭示美术在地区性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 问题三:美术基础理论研究贫弱。基础理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术准备,尤其需要由创作理论沉积一段时间后再行引发新的突破。目前,艺术创作空前活跃,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度也大,但却匮乏新的理论思考及相关艺术实验的研究报告。 我们不能说美术创作中没有学术问题。过去美术家总期待着理论家帮他们解决理论问题,而理论家往往又帮不了这个忙,因为那些理论问题都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与其他的人文学者一样,美术创作者总为范式问题所困扰,而突破范式的束缚则被认为是天才的创造力的体现。但范式的成形及传播需要知识的帮助,一个成系统的新知识才能支撑艺术的新范式。当代艺术鼓励创新,也为新的艺术理论出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这种理论又会支持新的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的实践,沟通艺术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审美联系。
工业设计史教学参与度成因及策略
摘要:参与是现代教学活动的核心,对《工业设计史》课程特性及目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呆板的教学模式、片面的认知学习态度和单一的评价考核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工业设计史的课程特性,从教材提炼、授课方式、重点回顾、学以致用、课后网络平台、评价体系考核六个不同维度对《工业设计史》进行分析和挖掘,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参与度,使课程更具互动性,更有实效性。并提出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和重建课堂文化是未来《工业设计史》教学参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参与度;应对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学生参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1]。学生参与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知识和关键问题为抓手,以“先学后导”为基本特征,以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进行有效学习为主要追求,以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为根本宗旨,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实践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主、互助、探究等积极参与的途径主动建构知识,逐步内化成能力[2]。参与是现代教学活动的核心,美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讲给我听,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会懂得”[3]。在《工业设计史》教学中,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升《工业设计史》教学参与度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同行的关注。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笔者试对影响《工业设计史》教学参与度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影响工业设计史教学参与度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对课程特性及目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不能从长计议
《工业设计史》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必修的理论课程,对学生的专业认知及眼界培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其教学内容主要是系统的人类设计历史,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发展演变脉络,包括各种设计流派、风格、设计大事件和著名设计师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新方向。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工业设计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设计经验,理清设计思路,培养设计兴趣[4]。同时,作为重要的专业理论课,通过对其学习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了解工业设计来源和内在的发展动力,深刻理解设计与时代的关系,准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设计实践奠定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教学模式呆板,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