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专题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探讨函授专题教学的作用
作者:陈海东 欧阳波 单位:东莞理工学院
国内很多普通高校没有针对成人的专门教育,当然也没人专门的师资资源,比如在走访的湖北武汉一所二本高校中,成人教育每周开课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教学的教师也不是专门针对成人的教师,大全日制的大学教学,大都沿袭按课本章节的内容,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逐步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地掌握所学的课程知识。这种模式在全日制教学中相对奏效,在业余的夜大教学中也可借鉴。但在函授教学中照搬产生的后果是,教师无法系统讲授所教课程,往往在教学时间上非常紧凑,而教学内容在短时间一并灌输给学生,造成学生无法梳理在短短几天的过程中到底在学什么。
专题教学模式实行的条件
针对上述情况,在函授教学中必须采用专题教学模式,所谓“专题教学”,主要是针对函授班不同的专业和任课教师的自身情况,采用知识点分段分裂式的教学模式。要达到此种教学模式,对各个主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首先对于学生,业余函授班的学生无法像全日制脱产的学生以严格的纪律方式让他们多留在课堂,虽然可以采取点名的方式增加一定的出勤率,但此种方式应该作为辅助方式而不是主导方式,所以对于学生的要求并不是最重要的。其次,专题教学模式的推广,关键在于对教学的管理和教学的教师。成人教育在各个高校中的管理模式不一致,要实现专题教学模式,要求在成人教育的管理上采取一级管理的集中管理模式,必须要拥有自己的行政管理队伍和专职教师队伍。强调建立专职教师队伍的原因在于,实行此种教学模式,与全日制教学是有相当大的冲突的。如果主要是由各院系的专任教师来进行教学是有弊端的:任课教师要向谁负责不明确,从客观上就给教师马虎应付、照搬全日制模式教学的条件;非成教专任教师在教学上不会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去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样相当于在教学中必须采取两套教学模式,备课的工作量比原来要重很多。如果学校成教学院能够拥有聘请的专任教师,比外聘以及外系的教师工作上会更加认真和负责(据统计,在2005—2009年,8个学期的教学综合优秀奖,专任教师的比例都在50%以上),为改革原有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成教学院专任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承担成人教育的教学任务,自然会更加认真地去对待,而他们是受成教学院直接领导的,在管理上会遵守成教学院的规定。另外,他们在教学中的主要对象是业余学生,所以他们对于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会有更多的积极性。
专题教学模式的类型
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课程,结合不同教学方式风格的专任教师可以有不同的专题教学模式,从而将专题教学模式适用于函授教学中,凸显成教教学模式的特色。
(一)“讲座型”专题教学模式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专题教学模式,适合于不同教学风格的专任教师。在此模式下,专任教师是教学模式的主要角色,专任教师只需将在几天函授过程中需要向学生面授的知识点各自独立起来,将各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在每一段上课的时间,比如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以小讲座的方式进行面授。这种选择完全不用拘泥于书本章节安排的顺序,对学生而言,他们每次只需能够有一小段过来完整上课的时间,就会对讲座的内容有印象。这里的核心是,任课教师必须在进行每个小讲座的时候,有一个简洁明了的主题,让学生可以记住主题,而不是去记录知识点的章节安排。
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简述
摘要:
大学生群体是建设发展的后备军,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应用型合格人才的需要。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大学语文课程。目前专题化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专题化教学改革应与时俱进,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建设发展的战略背景,更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题,推进专题化教学的深化。
关键词:
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语文教学目的天然地带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这三个特性,因其授课内容是以汉语言(古今汉语)为载体的优秀言语作品及历史上具有深厚人格魅力的“人”为对象,不管是读言语作品本身还是读“人”都是兼具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因为言语作品和“人”是历史上的,而读者的“读”这一行为又是当下的。大学语文绝不仅仅是语言学、文学、文字学或文化学,而是兼具这些内容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过分强调某一方面都可能造成偏颇,但面面俱到也不现实,所以选取的专题内容最好是某几个方面兼佳的精品。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1]语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相通才能谈及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就如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会开幕式上讲的——“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当前,我国许多企业拟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和投资,但无语言沟通障碍的企业少之又少。开展“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和语言人才培养工程,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但是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发动各大高校开设所有语言专业,一是培养的成本和时间跨度太大,二是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容乐观。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实力摆在这里,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多扮演着走出去的角色,为此,我们既要保持开放的对全球一体化的语言文化的认同态度,与此同时我们也更有理由将汉语言文化作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贡献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因此当代大学生绝不能忽视本民族的语言修养。我们应该从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性及本民族精神特殊的、最内在、最核心的存在样式来理解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应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相结合,即在一门课程内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中国的语言文字是系统化的,且有蓬勃的生命力,将汉民族的精神文化展现给受教育者。同时,我们对他民族的文化、新时代的新文化现象又是开放的、包容的。
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研究
一、整合教材,设置个性化专题
1.精讲与泛读相结合
每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是对于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梳理和精选。古今、中外,涉及面非常广泛,即使是同一专题,要求教师面面俱到地去讲授所有知识点也是不可取的。这需要教师既具有整合专题的清晰思路,更需要具有围绕专题选择典型文章的智慧。在设置专题的时候,相关文章都是围绕一个核心组织在一起的,这个核心是本专题授课过程中始终遵循的灵魂和线索,教师要围绕这一核心,选择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加以重点解读,其它文章则作为泛读,布置学生课前或者课后进行相关阅读,课堂上对这些文章进行串讲,把与核心相关联的要素提取出来,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无需面面俱到,点到为止即可。
例如,在“大学之魂”这一专题下,笔者组织了《礼记•大学》、《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专家与通人》、《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我有一个梦想》、《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演说》、《给青年的忠告》这7篇文章的学习,有古代典籍,有现代文章,有大学教育旨归的阐述,也有为学与为人方面的感悟,有长者对于大学生的谆谆告诫,也有名人关于梦想、自由和信仰的演讲。对于初入大学校门的学子来说,这些文章都有各自的启发性。围绕大学的育人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这一核心,笔者选择了两篇文章进行精讲,首先,解读《礼记•大学》篇,通过典籍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儒家关于教育的宗旨、步骤及作用,理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闪烁着人文理想的教育智慧,引导学生把道德的完善、自我修养的提升作为最高目标。然后,学习雷海宗先生的《专家与通人》,引导学生思考治学与人生的关系,明白一个人除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除作专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这样才“不至于害精神偏枯病”,才能成为一个身心俱全、健康发展的人。在此基础上,把其它相关文章的思想以串珠的形式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启发他们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2.专题与生活相联系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一个人的品格、风趣、涵养,大半要在此时来做最后的决定。二十岁左右的年龄,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是最渴求新知的时候,也是思想最变动不居的时候,所以,大学阶段也是最需要人生引领的阶段。大学生不仅仅要学得各门课程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地是要学会应对复杂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学会做一个全面发展、心智健全的人。因而专题的设置和讲授也要始终围绕学生的自我成长、围绕现实生活来进行。前文所述“大学之魂”专题中,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大学生活、思考专业学习和素养提升的关系,即是出于此种考虑,并遵循了这一原则。在讲授“进退之间的人生选择”这一专题时,笔者选了三篇文章:屈原《楚辞•渔父》,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苏轼《临江仙•夜归林皋》。
三位作者都经历过人生的曲折沉浮,怀抱理想在现实困境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由此引申,笔者举出了2010年3月份的一则有关大学生掏粪工的网络新闻,联系当下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发表看法,启发学生思考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或者理想的失落时,自己又当作何抉择?这些都是学生身边所见所闻的实际事例,也是学生亲身感受到的时代气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临问题时做出理性的选择。大学语文课堂不仅应该浸润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更应该紧紧依托于火热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大学语文所提倡的人文素养不简单是一种知识、谈吐的修习,甚至涵养和品格的冶炼,更是一种面对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时所体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积极应对的态度和能力,能让学生由人观己,由文思己,即人们常说的“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言语教学专题建构
言语教学应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立足点,以言意互相转换为教学方法,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言语素养为目的。言语教学的专题建构就是将在文体或体裁、结构层次或语言特点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课程与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再开发和再创造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可以在同一单元内,在专题引导下重组文本实施“研读”;还可以打通同一单元的壁垒,在多层面设计不同单元每篇课文的言语训练点,再实施“研读”。任何文本都由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融合而成,文本的言语形式主要表现为文章体裁、结构层次、材料选择、表达方式、表达角度、音韵节奏、标点符号等方面[1]。其实,这里的“专题”就是“言语形式学习”的专题。语文教学过程中,言语形式学习是一个载体,它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机械掌握写法,而是为了立足言语形式,教给阅读方式,训练阅读速度,提升言语素养。笔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借鉴西方课程统整理论,融合多篇文选型课文的教学内容,形成小学言语教学的三种专题建构方法。
一、基于点面的专题建构
从言语教学的特点出发,运用系统思维以教材中某一个单元或者其中某一篇课文为出发点,从文章体裁、作者生平、作品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情感等角度,做相近、相反、相关、相对的延展链接,让课文学习成为经典阅读的“点”,由“点”扩展到“面”,挖掘拓展课内外知识,梳理融合校内外资源。尤其应以学生的悟性定教学内容的深浅,就学生的知性分教学内容的先后。
1.以工具训练为基点,向相关知识点延展
引导学生“用”从文中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去触发、从事一些与该课文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2]。阅读此类文章,经历由语言文字到思想情感、由言语形式到言语内容、从外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教师系统关照精读和略读衔接的承接点、阅读能力的训练点、表达方法的涵泳点。有些专题侧重指向语言学习规律,包括语言的立体积累、循环感悟、多维运用;有些专题侧重指向思维品质,包括圈划品读、分析概括、比较对照、想象创造。例如: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以“批注式阅读方式”为专题,调换文本顺序,首先学习略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中的读书方法,接着迁移、运用此方法学习典故《推敲》、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中国的《成语故事》、外国的《寓言故事》以及练习中的《京剧故事红灯记》。学生阅读文本时,在书中天头的位置,标注对课题的质疑、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的了解;在字里行间,对重要的、关键的、陌生的字词句及标点做符号批注或文字点评;在课文段落的旁白部分,对段落内容、层次结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做批注。这样,从引导扶放走向自主,从单文走向群文,举一反三,迁移强化,丰富语文知识,发展阅读能力。
2.以文化主题为基点,向相关作品延展
对于语文教材中的名篇选文,还可以提供或指导学生搜集关于作品背景、创作风格与人物赏析等方面的材料,有选择地阅读、讨论,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赏析的能力。通常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以节选课文为中心,向整个作品扩展;以作者为基点,向作者的传记或其他作品扩展。例如: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以“赏词析句学经典”为专题,学习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后,链接课文后面的“名著便览”,以70多个字的文学常识介绍整本书《水浒传》的阅读要求。学生将阅读单篇《林冲棒打洪教头》形成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阅读整本名著的实践活动中。相机链接练习7“诵读与积累”的内容,即以12个与水浒故事有关的成语介绍曲折的故事情节。最后,举行水浒故事擂台赛,有效提升独白性口语能力。这样学生在读背成语、口语交际中咀嚼个性鲜明的人物特点,体察名著的语言表达方式。
谈课程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国家一流课程产品专题设计的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立足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以社会实践体系为主导,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核心素养、技能技术、专业能力等教学内容组成多个教学模块,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国家一流专业新形势下建设的创新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模块;教学设计
专业教育中,社会实践教学承载着专业价值、知识技能的内化使命,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对专业价值和知识技能产生感性认知,进而获得专业认同和能力内蕴。在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传统课程教学在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的衔接上存在明显不足,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缺乏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资源支撑,同时也体会到了师资背景单一、人才多样性不足所带来的制约。为此,我们以“接地气”的观念重新审视设计专业教育,努力在与社会、产业的密切对接中还原设计的本质,以培养“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从社会现实需求切入,通过设计介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从社会实践课程中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还有作为设计师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设计道德观。目前我校产品设计专业已通过国家一流专业评定,通过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培养质量是产品设计专业目前的核心任务。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正是实现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和推手。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新时代创新产品设计高级人才的重要教学内容。国家一流课程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必将对我校产品设计专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课程研究意义
国家一流课程产品专题设计社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析通过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立足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以模块化知识体系为主导,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核心素养、技能技术、专业能力等内容分为多个单元组成教学模块,实现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先进教学模式。具体研究意义如下。首先,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设计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积极构建专业知识、德育素质相互融通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通过“走入田间地头、深入基层一线”的学习体验和价值塑造,引导高校师生团队参与到基层一线、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实际建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具体依托,让课堂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阵地。其次,有益于推动专业发展、学生学习与教师成长。从课程知识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成果评价三个方面研究产品专题设计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建设策略与路径,是对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研究和成果不但丰富了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模式、方法和机制的相关研究理论,还有利于促进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水平,全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课程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致力于推行高校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对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奖励评价和体制机制等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一些学者对社会实践教学,从需求评定、方案规划、工作分析、招募面谈、训练督导、激励表扬、绩效评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社会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和管理规划。从国内研究可以看出,关于社会实践教学建设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但仍存在对教学过程关注不足、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成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同时,现有研究注重社会实践教学体系与制度、教学模式,关于社会实践教学建设具体路径与举措的研究较少。国外专家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教学的功能主要包括价值、理解、提高、职业、社会和保护六个方面,对学生、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参与方有着积极作用。综合研究现状,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社会实践教学建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地方本科高校社会实践教学课程育人效果不佳,相关实施机构缺失,育人能力不强,制度规范有限;企业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育人动力发挥不足,校企间利益关系失衡且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政府的社会实践教学制度保障有待完善、经济保障有待加强、组织保障有待构建;行业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不足等。
初三数学复习中小专题教学设计
摘要:对于初三的数学复习教学来说,主要应当以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分小专题对这些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内在知识体系构建,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面对中考。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主要就初三数学复习中的小专题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小专题
进入初三之后,学生即将面临中考,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其做好复习教学方面的工作,引导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复习,帮助学生为迎接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小专题设计,主要是根据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的基本数学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形成若干个知识块,每个知识块都有其相同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联系,并以此作为一个小专题,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小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知识内容,都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而且具有非常强的拓展性。在小专题复习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不是独立的,而是关联到了其他的相关数学知识,这就更有利于学生内在对于数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可以更全方位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经过这样的复习,学生就可以更加自如地应对中考,提高学生的考试解题能力。
一、小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对教材进行提炼、升华
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数学题的分析来看,在数学试卷当中,大部分的试题都属于基本题型,很多都可以在教材当中找到原型,或是对试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综合、加工,使之具有了更强的综合性,囊括的知识点变得更多,更加考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大多数的中考题都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需要在小专题复习教学的设计中对教材进行提炼、升华,顺应中考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可以提前适应中考试题。
(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宏观经济学专题式教学探讨
摘要:
本文以山西工商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为出发点,总结现阶段《宏观经济学》中的教学现状与问题,并将《宏观经济学》分为七个专题,提出了针对我校课程发展的专题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建议,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
关键词:
专题式教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模型;国民收入
一、我校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教材的选用。我校多年以来一直选用的是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该版教材是“十二五”规划教材,也是各大高校首选教材,但是为了我校2017年合格评估对教材的使用,我校教材统一换成了(西方经济学)编写组编写的教材,这版教材的结构分明和合理,但是许多知识提出并没有细讲,对于我校的三本学生学习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教师的构成。我校并没有专业的经济教研室,我校的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均有教授宏观经济学的老师。教师的分散不利于经济类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的相互沟通,教研室活动也不方便开展。对科研的申报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再次,课时的安排。我校的宏观经济学的课时数是48个课时,并且是周三的课时,这样对于宏观经济学整本书的通透讲解在时间上存在着限制,不易于老师详细讲解。最后,对我校宏观经济学期末闭卷摸底考察结果的分析。在随机抽取的115名14级财务管理专业闭卷考察摸底中学生的成绩如下图显示,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50-59这一分数段,可以看出我校现阶段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适应我校现阶段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
专题学习美术教学实践
摘要: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都无法脱离的新兴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专题学习网站也被运用到各学科的教学当中,而专题学习网站对于美术教学实践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根据现阶段专题学习网站在美术教学中的相关情况,对专题学习网站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和影响,以及专题学习网站用于美术教育中的必要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
专题学习网站;美术教学;影响
专题学习网站作为一个资源学习型网站,早已被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也随着专题学习网站的出现而发生了质的改变,时代的要求催生着专题学习网站的大量涌现。专题学习网站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术教学的发展前景。
一、专题学习网站与美术教学的关系
(一)专题学习网站与美术教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