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设计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装饰设计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装饰设计论文

低碳经济下建筑装饰设计论文

1低碳经济理念概述

1.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通过技术研究、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实现降低碳排放量的目的,尽量减少煤炭的使用,降低使用煤炭等能源对生存环境的破坏,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由于该理念以人类本身为出发点,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类的伤害,在工业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低碳经济理念逐渐重视起来,并积极加入到环保建设中。

1.2低碳经济理念特征

低碳经济理念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显著特点。首先,低碳经济理念以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为目的。其次,该理念主要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以技术为核心,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第三,低碳经济理念对于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各项工作逐渐将该理念作为指导准则,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3低碳经济理念意义

随着人们对于低碳经济的逐渐重视,低碳经济理念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建筑装饰设计方面应用尤为普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节约资源能源。建筑装饰设计中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建筑装设的资源能源消耗,不仅减少了建筑装饰成本,人们的健康也得到了良好的保障。(2)营造美好环境。在装饰过程中,新材料的应用,可以给人们营造安心舒适的居住环境,使人们心情愉悦,更利于开展各项工作。(3)提高生活水平。在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建筑装饰设计水平,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生活氛围,而且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表现。

阅读全文

高校实践教学环境设计论文

一、高校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艺术采风、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作为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大部分课程都设置了实践环节,且占据较大比重。如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大部分高校把实践环节设置为80%的比重,施工图纸设计课程也是如此,施工工艺课程几乎全部设置为实践教学环节。专业采风是专业实践环节,其教学目的是拓展学生对各地建筑风格、装饰美学的了解,增强学生户外写生、速写、摄影的技术和能力,让学生在其后的学习中能理论联系实践。专业实习主要是利用学期教学空余阶段进行本专业的各类实习,以参观考察的形式进行,如赴家居市场、材料市场、家具市场等与专业相关的场所进行调研。而毕业实习就是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所需知识进行联系对接,完成就业前的磨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由所在院系按教学计划进行安排,往往依据教材及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方式陈旧及与社会脱节等问题。

二、改革实践

为了达到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应用无缝连接,教师应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尝试,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1.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应用型教学,一方面把企业引入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把课堂放置于企业当中。具体实施方法为:在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中,聘请手绘公司的资深专家、设计师作为课程教师负责课程教学,系统讲授制图、透视知识、手绘训练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课程教学结合项目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作业直接采用手绘公司的实际项目进行训练,学生作品达到企业要求即直接采用并发放薪酬。这种教学模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及创作激情,学生经常通宵达旦进行创作,经过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手绘表现技法和能力大大提升,部分学生的能力达到了企业的岗位要求。而在施工工艺课程教学中,可将实践教学环节放置于企业中,让学生分组跟赴企业技师了解各个环节的工艺:进行地砖和木地板铺设、防水防漏的地面工程施工时,由技师讲解铺设流程、注意事项、铺设层次及现场实践铺设,通过师傅带学徒的形式,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工艺技法,能现场解决简单的问题。在木工工程及现场家具设计制作中,让学生首先对制作材料进行了解,然后进行设备的操作,接着进行木工工程制作,由于该工程工艺涉及若干施工设备,在学校进行此类实验室的建设不太现实,且没有那么多熟练的教师进行操作讲解。通过校企合作,将该实践教学环节置于企业中,在企业中学习设备的应用及操作技法是必需的渠道。在电路灯具施工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先进行电路知识的讲授,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物理知识相对缺乏,水电知识仅仅停留在初步的理论层面,在此背景下需要进行知识的重新学习,然后进行电路的初步铺设实践学习,知识完备后学习电路图的绘制,之后还要进行灯具的了解、感受、体验,对灯光的亮度、协调色、环境色及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要通过实践掌握相关知识。在施工工艺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应该贯穿课程主线,通过在企业、施工现场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有效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精神。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可以采用调研的方法让学生先期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让学生了解公共空间的类型,以及每种类型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设计风格,公共空间的结构设计、装饰设计、材料运用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联等,这些理论知识需要学生亲自调研,收集相关知识点,最终写出调研报告并进行调研分析讲解等。通过这种亲自调研的方式使学生改变学习状态及方式,由从前的教师传授变为主动学习,且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佳。在进行调研之后,课程的实践设计环节就由企业进行指导,让学生融入企业的设计团队,由团队负责人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分工,包含策划组、文案组、标书组、手绘组、电脑绘图组、施工图绘制组、模型组等,直接进行企业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之间设计理念的碰撞、协作精神、团队精神都能得以体现,真正做到了专业知识与前沿设计紧密结合。经过长期的课程改革,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不断交流,最终创新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校内教师的设计能力得以提升,也经常参与企业的项目,最终达到校企融合的状态。

2.艺术采风

阅读全文

艺术类期刊装饰最美追求

《装饰》杂志原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报,1999年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该刊成为由清华大学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报。《装饰》杂志生动、客观地反映了我国设计的本土特征,是我国当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刊物,也是本土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主要阵地。《装饰》以“装饰”为名,既是装饰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交流阵地,也反映了办刊者装饰美化大众生活的愿望。该刊以“深化工艺美术、优化设计理论与实践服务”为办刊宗旨,始终以高水准的学术定位和高品格的文化格调为标准,对我国艺术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艺术类期刊《装饰》最美追求的实践

作为我国一流的艺术类杂志,《装饰》坚持不懈地追求最美展示效果,这是该杂志的“天然基因”。《装饰》在最美追求时,庄重雅致的设计风格形成了独有的装帧特色。杂志通过探索,构建层次化的美学设计体系,呈现出最美的视觉观赏效果。

1.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

《装饰》通过最美追求的设计探索,涵盖了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为我国艺术设计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在封面设计上,《装饰》选择强烈的色彩作为对比,结合抽象视觉元素,呈现独特的艺术设计内涵。在封面字体的使用上,从现代设计语言出发,使用创意型美术字体。封面的布局排版也极为考究。在期刊内页中,巧妙地搭配文字与图片,合理转化色彩与空间的设计,立足视觉特点,实现了艺术美学与阅读价值的有效融合。在2018年第1期杂志封面中,使用橙色和黄色作对比,封面中心使用巨大的圆形作为主要图案,将本期特别策划的文章名称陈列其中,以虚实色块作对比,为读者提供联想空间。封面四角使用4个较小的圆形(内涵为:衣食住行)作为具象补充,特别是巧妙地将“面条”与“永”的图案虚实结合,使读者对本期的特别策划“海外汉学(饮食文化与汉字书法)”形成直观了解。通过线条与空间设计布局的巧妙转化,展示了独特的封面艺术。在内容设计中,图片更是比比皆是,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张或数张图片作为辅助。在本期“新设计”栏目中,主要介绍了“可打印藻类塑料”“时光碎片”和“Care+Wear病号服”三种设计理念与方案,以“文字+图片”的介绍方式,让读者有效了解这三种新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内涵,形成直观理解与立体化认识。正是从封面到内容、文字等层次化以及细节化的设计探索,使《装饰》呈现细腻、典雅的风格,成为艺术设计领域争相学习的对象。

2.《装饰》设计语言的感性之美

感性之美是一种由视觉观赏所引发的心理美感,作为大众广泛欣赏的美学,感性之美能够对大众形成直接的、感性的美学体验。《装饰》杂志在设计中使用富有生命力的民间装饰语言来表达期刊的视觉审美理念,展示杂志质朴、纯粹的感性之美。与很多艺术类期刊不同,《装饰》在进行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时,立足我国设计潮流,用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感性思维来展示民族风格与感性之美,读者通过封面的图案、造型,能够直接感受杂志封面所表达的感性美。在《装饰》2018年第4期杂志中,围绕特别策划“设计•扶贫”主题进行封面设计。在主要图案上使用乡间梯田的画面,通过巧妙的艺术化处理,让乡村与设计活动相融合,契合了本期“设计•扶贫”主题,也让读者对设计与扶贫的关系形成“设计作为一种生产力,可精准扶贫”的直观认知。通过使用贴近大众生活的设计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最直接、最原始的感性美学。

阅读全文

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加速度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科学文明的社会,科技发展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提升,随着物质资源而来的是人类对精神文化资源的渴求,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相结合,更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影子。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智慧与审美是不可估量的文化瑰宝,古往今来对社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体现了这一点。室内设计是一种艺术语言,象征了文化的发展,成为了时代的缩影,其视觉魅力与文化创意将古今图案文化融合为一体,中国传统图案是现代室内设计不可或缺的因素,两者相辅相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中国图案;传统文化;室内设计;创新与运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意如其言,传统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一大支柱,彰显着民族文化、精神气节,历史发展与人文情结。现代设计将传统文化与设计理念综合一体化,形成当今的富有内涵的室内设计风格。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图案纹样于室内设计运用中是重要的设计语言,体现了其文化风貌与内在信息,使我国室内设计形成了新的风格,进而提高设计水平。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文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室内设计也面临着发展与创新的巨大挑战,经过悠久历史与文化沉淀后的中国传统图案成为时代的缩影,蕴含着人文环境的发展信息,为我国室内设计发展改进掀开了一页新的篇章。室内设计是一种集空间环境、室内装修、陈设装饰于建筑内部环境中的综合设计系统。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期与地点相结合的思想产物,体现了中国的精神文明,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的室内设计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进程关系密不可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为居住空间勾勒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格,各种文化元素表达了人们思想的追求与向往。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的运用在以下三方面体现:从思维方面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如:传统家具;富含中国气息的陈设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得到富有内涵的运用,传情达意,促进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寓意内涵与文化提取

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迅捷,我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也不甘落后,中国传统图案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人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它的影子,渐渐与室内设计综合一体化。蕴含丰富内涵的中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寓意吉祥,象征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背景、民族文化、情感风情与不同的文化体系,寓意着吉祥、祈祷与平安喜乐,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包容性。中国传统图案姿态丰富,种类多样,形态不同,因此,根据现代室内设计的需求与材质变化,提取不同特点与形式的图案运用其中,变化重组传统图案,再加以实际运用便是对传统图案的提取与再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与全新设计理念、表现手段相融合进而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风格。

阅读全文

陶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城市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以人文景观为主,将自然生态充分地利用起来塑造为文化资源。陶瓷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中,以其独特工艺、质感为城市景观增添了艺术美感。本论文针对陶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陶瓷;应用研究

随着中国居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从物质条件的满足转向了精神文化层次的提升,以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之余环节精神压力,让自己充分地放松。为适应人们的这一需求,现代的景观设计中趋向于更深层地的文化内涵,并在设计中不断创新。陶瓷艺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将陶瓷艺术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中,使得所设计的景观更有新意,而且为陶瓷艺术文化的传播开拓了新的渠道。

一、现代景观设计应用陶瓷材料的优势

陶瓷材料属于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其熔点高、具有良好的耐氧化,硬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陶瓷材料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各种复杂的造型都可以被塑造出来,特别是对人物的塑造,包括人物的形态、人物的表情都会生动地体现出来。现代景观设计应用陶瓷材料正是基于陶瓷的这一特点1。对于陶瓷作品的制作,多会应用模具来完成,就使得陶瓷作品的长做更为简单化,成本也会降低。陶瓷材料还可以用于仿制其他的材料,诸如木材、金属等等都可以仿制得惟妙惟肖,这是很多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长期以来,现代景观设计中往往会采用金属材料,但是,长期保留在空气中,加之景观中都会有水环境设计,就会导致金属被腐蚀,不仅破坏了景观,而且用户维护的成本也相对较高。现代景观设计中,色彩是不可或缺的。陶瓷上着色不容易脱落,而且不会产生褪色的现象。陶瓷材料本身的色彩也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色彩要求可以充分满足。

二、现代观赏性景观设计中对陶瓷的应用

(一)现代观赏性景观设计中对陶瓷壁画的应用

阅读全文

地域文化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应用

摘要:博物馆是保存、延续和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于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该文作者通过调研分析广西地区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应用,提出针对广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研究策略,让广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散发独特的魅力,旨在构建广西地区的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地域形象,让广西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广西;地域文化;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

一、广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指民众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生活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宗教、民风、民俗、文化、习惯等区域文化链。广西地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民族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广西地区逐渐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示在大众面前。广西地域文化包括壮锦、铜鼓、绣球、鼓楼、风雨桥、民歌、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桂林山水景观等。这些地域文化元素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西的地域文化增添了许多色彩。广西地域文化与博物馆之间关系密切,博物馆用其展示风格、空间形态、展陈手段、陈设设计等方式,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博物馆对于传承广西的传统文化、凸显广西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广西地区的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地域文化应用调研分析

随着我国博物馆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各种设计风格也纷纷涌现。异彩纷呈的设计风格为博物馆带来了不同的氛围和效果,同时也推动了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发展。笔者曾前往国内外众多优秀的博物馆进行调研,调研结束后将其与广西的博物馆空间设计进行对比,总结出我国当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风格以新现代主义风格、民族多元化风格和地域性风格居多。有些博物馆的展示风格十分标新立异,也有一部分博物馆的展示风格不尽如人意。总体而言,这些展示设计风格对推动广西地区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经调查和对比分析,笔者总结了当前广西地区博物馆空间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第一,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在运用地域文化元素时,过于注重其外在形式,未能有效挖掘广西地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第二,展示内容的层次感不够突出,缺乏地域文化色彩。第三,博物馆的展示布局手法相对单一,缺少让观众体验、互动的设计项目。第四,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展示材料过于商业化、大众化,缺乏地域特色等。针对以上的调查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广西地域文化元素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建议和策略。

1.博物馆导视系统的特色

阅读全文

餐饮空间设计装饰元素应用

摘要:

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引领着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及少数民族文化、文明的历史舞台,其中北方草原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其中饮食文化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是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民族餐饮空间是传达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承传文化的一种载体。具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特征的餐饮空间,将会完好的把蒙古民族的文化特征体现出来,这些室内空间的设计可以体现在具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特征的室内空间中,将这些思想内涵体现出来,设计创造民族特色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要……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蒙古装饰元素;蒙古族图案;餐饮;设计

北方少数民族众多,长期聚集居住在草原上的民族,最被人们熟知的就是蒙古族,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蔚蓝色的天空、白云、成群的牛羊、勒勒车等。为什么他们会想到这些民族传统元素,难道这些就是能代表蒙古族的所有文化元素吗?作为一名即将成为蒙式餐饮空间的中国室内设计师,应该对蒙式饮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蒙古族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空间设计的角度讲,应在充分了解蒙古族的传统装饰元素的内涵,运用现代的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对传统图形元素进行重组和变形,取其神韵形成特定的蒙古族主题空间氛围。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是设计界长期研究和实践的一个永恒的课题。设计的民族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也不是表面简单的套用和照搬,而是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将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蒙式餐饮空间的设计里。为了作进一步的研究,本人对内蒙古地区进行了一些实地考察,考察的内容多与蒙古族餐饮、蒙古族的文化相关,考察地区: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盟、通辽市等蒙古族聚居生活的地区,这些地方中较为突出、餐饮行业发展迅速的呼和浩特市的蒙式餐饮行业,对该地区做了一些考察及研究,对现在市场上的蒙式餐饮空间设计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以考察材料作为元素,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设计,让设计内容更具有文化性、更具说服力。

一、蒙古族传统元素概述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较为丰富,其中子文化包括的有:蒙建筑文化、蒙服饰文化、蒙饮食文化、蒙歌舞文化、蒙祭祀文化、蒙娱乐文化、蒙古马文化等。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这些包括了很多不同蒙古族传统元素,形成了视觉较强的文化特征,装饰元素通过一些造型的途径来诠释表达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又通过实物造型为手段起到传播的目的。蒙古族装饰图案中常用的多来自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生产,及从大自然中发掘、提取,这些图案中有动植物的变形和自然现象的模拟,有些是基于自然崇拜、动物崇拜,这些都是是蒙古族崇尚自然的体现。

阅读全文

城市新艺术主义视觉形象设计探析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视觉形象设计思维进行探究,基于品牌学与视觉传达设计学理论,以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为研究对象,以新艺术主义时期建筑为城市品牌定位,提出对里加展开城市视觉形象品牌化的设计策略。通过专业的设计方法,对其建筑外观最突出、装饰性浮雕最奢华、新艺术主义风格最明显的元素进行提炼和总结,将里加城市的文化特质与新艺术主义建筑特征转换为具体的视觉符号。

关键词:拉脱维亚新艺术主义视觉传达城市建筑

一、里加“新艺术之都”城市品牌的定位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凯文·莱恩·凯勒在《战略品牌管理》中指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一座城市可以被塑造为一个品牌,结合其人文形态、城市景观及历史背景等,提炼出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具有特殊性及优越性的元素进行品牌视觉设计,代表其国家,对其他地域、国家的人群进行城市推广。为了有效传达城市,提取并强调城市特色,使其转化为视觉元素进行展开设计,将城市进行合理定位即为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首要任务。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被誉为欧洲最精美的“新艺术”建筑风格的中心,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新艺术风格建筑。里加市内的建筑群在1997年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授予里加“人类世界文化遗产”的评语中有这样的赞语:里加的“新艺术时期”风格建筑,无论量与质,皆堪称欧洲之最。鉴于里加拥有浓重的新艺术气息,欧盟委员会也于2010年授予里加为“欧洲文化之都”的称号。笔者因此围绕新艺术风格建筑与新艺术风格设计,将里加的城市品牌定位为“新艺术之都”,为其展开视觉形象的设计策略。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拥有艺术气息、但不被大众所熟知的城市,笔者因此以里加为个案研究,重点剖析其城市的文化特色与视觉特色,本文将针对其城市标志为主要对象进行探讨。

二、里加城市的新艺术主义建筑

作为新艺术北方之都,里加市内具有超过七百五十座特色各异的建筑,特别是Alberta街区和Elizabetes街区。Alberta街被认为是里加的新艺术明珠,集结了20世纪早期建筑师们的想象力。每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装饰元素与设计,主要体现在拱肩上的浮雕,也是艺术品融入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式。其中一些浮雕描绘了神话主题的场景。经典式的装饰主要表现在奢华的拉伸线条,风格化的异国情调花卉图案,微笑或威胁面孔的面具,孔雀、天鹅、狗、猫、狼、熊和龙的浮雕,以及其他奇妙的生物或其他朴素的几何图案。而女性图案使用最为广泛,其装饰反映了形象化的灵魂,包括想象力、生育多产的欣喜、悲怆、忧郁、时代的紧张、独特的自恋,异国情调等。位于Alberta街13号的新艺术主义建筑的外观为角型建筑,无论是面向Alberta街还是面向Strelnieku街区,外墙上均附有大量的装饰性浮雕。由于外观的特殊性,迫使建筑师MikhailOsipovichEisenstein放弃了他惯常的对称性构图方案。这座建筑非常时尚,错落有致地镶嵌着各种装饰性元素和符号,这些元素无论大小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均对应着神话故事与传说。浮雕由面具、狡诈的蛇、威武的龙、炫耀的孔雀、勇敢的骑士、旋涡花饰与植物、动物图腾,以及面积最大、最具明显特征的女人像面具组成。这座建筑最突出的装饰浮雕便是新艺术运动的女性形象,建筑顶部最中央的女人像佩戴着闪亮的王冠,代表着自由、阳光和胜利。除此之外,建筑外还装饰着各种女性浮雕,比如建筑阁楼角落的半身像、阁楼檐口正中央全身像、外墙上大大小小的面具以及大门口两边带有翅膀的Herm雕像。这些女子的面部表情多种多样—从开心的大笑到恐惧的尖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外立面上两个巨大的、呈现尖叫状嘴型的面具。两座面具浮雕的头顶上方延伸出倒置的锥形支柱,支撑着阁楼下层的凸窗。左侧锥形支柱上的浮雕描绘了魔鬼Pan和牧羊女Syrinx,右侧浮雕则描绘了一个长着马蹄的男人,它象征着魔鬼或地狱。位于Smilšu街2号的建筑具有与众不同的多层次装饰层,并使用了不同色调的建筑材料,突显了新艺术主义的装饰元素与雕塑形态的多样性。屋顶通过红色和暗黄色砖块的相互作用实现了最舒适的视觉和谐感,绿色瓦片搭配的顶层复折屋顶的飘窗使这座建筑在整条街脱颖而出。三组窗户上方雕有风格化的太阳图案,与下方的孔雀图案和象征着太阳的女性浮雕相呼应。第二层与第三层每扇窗户周围的浮雕看似一致,但其上方的浮雕头像与花纹都是独特的。飘窗下的Herm雕像被认为是里加新艺术建筑浮雕中最美丽的女性形象。飘窗被一棵扎根牢固的橡树浮雕支撑着,其向上生长的粗壮枝叶左右伸展连接着Herm雕像与Atlas雕像。飘窗正中央雕着一只昂头开屏的孔雀,象征着美丽与自信。而孔雀上层戴着头巾的女人头像则是太阳的象征。窗户角落壁柱上装饰着猫头鹰和松鼠,同时穿插着对称的花朵、藤蔓或翅膀图形。

三、里加的城市品牌设计策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