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重症患者护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重症肝炎患者感染防护与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护理中的感染防护和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感染防护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感染和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无感染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感染防护措施对重症肝炎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感染率及患者并发症。
关键词:重症肝炎;感染防护;护理管理;调查
重型肝炎发病率每年呈上升趋势,其往往伴有严重的肝功能障碍,造成患者肝细胞死亡、机体代谢紊乱及免疫力下降等症状[1]。由于本病具有发病急骤、并发症多且病情复杂的特点,所以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治疗重型肝炎关键在于临床护理[2]。目前,临床多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但效果往往不佳。近几年,感染防护因效果较好被广泛用于临床[3]。本文就医院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感染防护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重症肝炎诊断标准;均同意并愿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肝硬化及严重心肺肾等疾病;有精神疾病史。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8~56岁;病程1~3年。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8~57岁,病程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急危重症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探讨
【摘要】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服务方法进行探讨,降低急危重患者发生医疗事故风险,提高急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优质护理;服务
现代医学发展,使护理学模式也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疗不仅要求医者技术水平,也要求对患者优质护理,医护患有机结合,患者和医护人员和谐相处,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多方位采集到患者病因,因人而宜制订符合患者治疗和护理方案。急危重症患护理是护理服务中非常重要工作,因为,优质护理服务对急危重症患者生命能否持续起着决定性作用,也体现着整个医院医疗护理工实际水平。海南州医院在开展了急危重症患者优质护理工作以来,取得了较好服务效果。
1急危重症患者优质护理方法
1.1规范预检分诊工作
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时通常都较急迫,因此,要根据就诊先后顺序,优先接诊危重患者。做到协调好医、护、患关系,选择有丰富急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处理分诊工作,提高分诊效率。
1.2落实首诊负责制
优质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重症胰腺炎;生存质量;护理效果
胰腺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胰腺坏死、细胞因子激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重症胰腺炎患者还将会出现肝脏功能衰竭,对其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威胁[1]。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外,还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段,促进患者康复[2]。优质护理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临床中获得广泛应用。本研究探讨了优质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男37例,女29例,年龄22岁~58岁,平均年龄(38.2±3.7)岁;胆源性胰腺炎32例,暴饮暴食17例,酗酒14例,原因不明3例;首次发病46例,再次发病2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7例,年龄21岁~59岁,平均年龄(39.4±3.4)岁;胆源性胰腺炎34例,暴饮暴食15例,酗酒13例,原因不明4例;首次发病49例,再次发病17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危急重症患者影像学检查护理管理研究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医学水平也在持续提升,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变得非常普遍。可是影像学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噪音与辐射问题,也成为了困扰着病人与家属的主要问题,其会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另出现焦虑与担忧的不利情绪。基于此,为了对影像学检查患者实施全周期护理管理以及人文关怀等研究效果,让检查效果获得保障,还可以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人文关怀;临床护理;急危重症患者;影像学检查
1影像学检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1.1影像护理具体内容
影像科护理存在与患者检查的多个流程里,诸如CT和普放,以及MR与介入室,工作内容则涉及到了接待患者和登记信息,还有传递胶片与健康宣教,以及窗口服务和发放报告等。总的来说,在进行检查之前,作为护理人员要求对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评估;检查过程中,还需要辅助患者摆好体位,同时配合指导同时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等进行观察;检查之后还需要叮嘱患者需要注重的相关事项。防止急救干预与诊区管理其中还包含了急救药品和物品,以及器材与物资,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介绍诊区环境和指引安全路线以及进行健康教育等。护理人员在日常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富有爱心,为患者提供热情细致的服务,并且强化交流与沟通,进行娴熟的护理操作;此外,在面对一些急危重症患者的时候,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精准的判断力和积极的应急处置能力。
1.2影像检查护理特点
医院影像检查护理的特点展现在:首先、患者人数较多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次、患者和家属不愿缺少等待,需要尽快的进行检查。即使是危重患者并不需要预约,到了就可以检查但如果同时出现几个危重患者,那么也需要护士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去适当的安排检查顺序,同时积极和患者以及家属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再次、护理服务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服务对象也较为分散。护理对象多检查对象也比较多;最后、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尽管优先检查可以降低检查所需要等待的时间,可是针对病情产生变化的急诊患者,护理人员仍然要保持随机应变,对其进行妥善处理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救治措施。
重症脑出血患者优质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16.67%,观察组为3.33%,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3.00%,高于对照组的91.67%,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脑出血;优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在临床中脑出血主要就是指非外伤引起的大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症状,脑出血占据脑死亡的30%,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疾病。引发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患者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都可能会导致患病。随着年龄的不断上升,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进而引发脑出血。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性为34例,女性为26例,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为(70.32±5.48)岁,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为18例,枕叶出血的患者为20例,其他部位脑出血为22例;观察组男性为33例,女性为27例,年龄为54-79岁,平均年龄为(70.46±5.51)岁,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为19例,枕叶出血的患者为17例,其他部位脑出血为24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104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遵循双色球分组法将104例重症脑出血分为对照组(n=52例)、优质组(n=5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NIHSS评分、FIM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优质组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优质组的FIM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优质组的脑疝、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NIHSS评分、FIM评分的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NIHSS评分;FIM评分;重症脑出血;优质护理;常规护理
脑出血是常见神经科疾病,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重症脑出血的病情较为危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想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住院期的有效护理必不可少。优质护理近年来在神经科疾病中广泛应用,均获得好评[1]。本院基于此,观察分析了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104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遵循双色球分组法将104例重症脑出血分为对照组(n=52例)、优质组(n=52例)。对照组的男女比为28∶24;年轻在47~79(63.19±5.75)岁;出血部位,大脑半球37例,小脑11例,脑干4例。优质组的男女比为29∶23;年龄在48~79(63.75±5.91)岁;出血部位,大脑半球35例,小脑12例,脑干5例。比较两组重症脑出血的基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重症护理中亲情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护理中亲情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亲情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较高,焦虑、抑郁评分较低,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亲情化护理手段应用于重症患者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可起到促进作用,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重症护理;亲情化护理;效果分析
重症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及复杂,由于病情影响,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会影响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对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情绪的得以稳定,并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为此,本文主要对重症护理中亲情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本次实验的重症患者60例进行实验分析,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16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18年10月,对照组患者3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8:7,年龄范围为38-74岁,中位年龄为(56.0±3.3)岁;观察组患者为3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7:13,年龄范围为38-75岁,中位年龄为(56.5±3.3)岁,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6月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7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信封等分的方法分成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护理模式以常规干预为主,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干预,将护理满意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通过对比分析显示,实验组(97.22%)显著优于对照组(86.11%)的护理满意度,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我院重症监护室研究对象的实施中,效果明显护理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非常值得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同行深入研究并积极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重症监护室;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作为医院临床的重要科室之一,更需要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督促护理团队不断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本次研究重点是重症监护室患者经优质护理干预后对其产生的影响,分析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方面,是否能够更大限度满足其需求,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5月~2019年6月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72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信封等分的方法分成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中男性22例、女14例;年龄范围27~61岁,平均(41.3±2.1)岁;昏迷者23例、清醒者13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6~62岁,平均(42.1±2.1)岁;昏迷者19例、清醒者17例。比较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