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治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医诊治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医诊治

糖痈的特点与中医外科诊治

作者:彭娟 张朝晖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糖痈的定义和中医学认识

痈是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颈、背、臀和大腿部,目前痈常见于糖尿病病人,我们简称为“糖痈”。痈的感染先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沿深部阻力较小的脂肪组织柱蔓延至皮下、深筋膜,再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累及邻近的许多脂肪组织柱,然后向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多个脓头。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主要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欲过度所致。本病常并发痈疽,临床上合并痈的病例并不少见。其病机主要是燥热内盛,营阴耗竭,内结郁热,壅毒成脓,发为痈疽。正如《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云:“津液竭,则经脉涩;经脉涩,则营卫不行;营卫不行,则由热气留滞,故成痈疽。”

2糖痈的中医外科治疗

糖痈的中医外科治疗,仍遵循肿疡期、脓疡期、溃疡期三期论治。肿疡期,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当位置较深时,感染严重或者伴有糖尿病等导致感染不容易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出现全身反应,如高热、不思饮食、彻夜难眠、大便干结甚至神志模糊。急则治标,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令其消散。此时,脓肿尚未形成,取义“无形之邪令其消散”,可选用金黄散茶调或醋调外敷。

脓疡期,局部红、肿、热、痛,肿块有波动感或者脓头自破,若全身反应严重,可在肿疡穿刺判定是否成脓,不需要等待波动感形成。脓肿形成,必须及时切开排脓,使邪有出路,我们在临床中继承和运用李竞教授提出的“洞式排脓”法,圆形外口,即使皮下组织肿胀,也能保证外口引流通畅,切口小,损伤小,减少组织感染的机会,又利于以后愈合,反之,线形切口大,当皮下组织肿胀时,切口几乎闭合,为引流通常填放凡士林纱条,无异于打开口放个塞子,达不到引流目的。方法:电针25mV于脓肿最高点当头点破,深度出脓则止,直径约为0.5~1cm,待脓液自动流出,干棉球蘸干、吸附分泌物,外敷金黄膏箍围消肿。

阅读全文

中医肿瘤学临床教师教学素养探析

摘要:中医肿瘤学的发展要求临床教师的教学素养进一步提高。中医肿瘤学临床教学应从熟读中医经典、吸取古代医家治疗肿瘤经验,重视临床实践、学习现代医家治疗肿瘤精髓,密切结合西医、做到中西医融会贯通,做好科研工作、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等4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治疗恶性肿瘤的高级中医人才奠定基础,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肿瘤;中医;教学素养

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生活习惯的改变,恶性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针对恶性肿瘤的西医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治愈患者,尤其是针对晚期患者,中医药治疗尤显重要。中医肿瘤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全面研究肿瘤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及预后的学科[1],正以其独特的辨治思维成为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笔者在多年临床教学过程中总结了提高中医肿瘤学教学质量及临床教师教学素养的经验。

1熟读中医经典,汲取古代医家治疗肿瘤经验

中医经典论著是中医先贤们在大量临床实践活动基础上总结而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中医古籍中对一些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均有记载,至今对中医肿瘤学教学有较大的参考和指导价值[2]。如“癌”字首见于宋朝东轩居士著作的《卫济宝书》,该书将“癌”作为痈疽五发之一。《素问•玉机真脏论》中的“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十月之内死”,《外科大成•论痔漏》中的“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病情类似于肺癌、直肠癌晚期表现,指出其预后极差。《证治准绳》中的“大抵治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意即分三期施治:初治“客者除之、散之、行之,虚者补之”,中治“必以补泻迭相为用”,末治“若块消及半,便从末治,即停攻击之剂,因补益其气,兼导达经脉,使荣卫流通,则块自消已”,高度概括了恶性肿瘤的治法。中医经典论著中对恶性肿瘤的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病因、病机演变、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应从中医经典古籍中发掘临床诊治知识,用以指导中医肿瘤学的临床工作,丰富临床诊治方法。但在中医肿瘤学的临床教学过程中,个别临床带教老师不重视背诵中医经典著作,很难做到对学生详细传授经典古籍中的中医肿瘤知识,这在中医肿瘤学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所以,临床带教老师必须熟读中医经典,做到融会贯通,切实将经典结合临床,这样才能在教学生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必须要求学生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景岳全书》、《濒湖脉学》、《本草纲目》、《医林改错》、《傅青主女科》等古代医书,并对以上书籍及其他古籍中涉及肿瘤的部分精研细读,真正把握古代医家对肿瘤的辩证分析思路、遣方用药经验,切实打牢治疗恶性肿瘤的中医基础。因中医古籍较多,临床带教老师除了自己勤学苦读以外,还应要求并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详细做好学习笔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医学论坛或沙龙,交流学习经验;要求学生及时向带教老师或研究生导师汇报学习心得。

2重视临床实践,学习现代医家治疗肿瘤精髓

中医肿瘤学临床应用性很强,具有高度的经验性和临床技巧性[3]。学习中医肿瘤学必须勤于临床并多加思考,无论是在门诊还是病房,必须进行大量临床实践,从中总结诊治方法、发现演变规律,才能真正领悟古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切实掌握中医肿瘤学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最新进展,进而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肿瘤学的教育也必须秉承中医学临床实践性强的特点,将临床实践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现代很多医家总结了目前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如适用于围手术期、放化疗治疗期间患者的中医防护治疗,适用于有合并症、老年PS评分为2、不能耐受多药化疗而选择单药化疗患者的中医加载治疗以及中医巩固治疗、中医维持治疗等理论对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作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总结古典医籍、结合现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出版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对中医诊治鼻咽癌、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均做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的临床医师总结的应用人参养荣汤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也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4]。临床带教老师必须经常查阅资料,紧跟中医肿瘤学的发展前沿,掌握中医诊治恶性肿瘤的最新进展。在带教学生进行中医肿瘤学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将最新的医学名专家经验、诊疗指南等知识讲解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临证中进一步总结掌握,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应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老专家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多学科协作病例讨论等,增加临床实践机会,开拓临床视野,这样才能丰富自己治疗肿瘤的经验和思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中医古籍经典中治疗恶性肿瘤的记录,还是现代医家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内容均十分丰富,而且近代医家在诊治恶性肿瘤的过程中,由于着眼点及考虑角度的不同,诊治经验也不同。这就要求临床带教老师首先应抓住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治规律、理清肿瘤各个阶段的演变思路,自己了然于胸才能教会学生。而且,虽然学生已经书读百遍,但是在临床上还是会出现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尤其是刚参加临床的学生仍可能出现抓不住诊断头绪、理不清治疗思路的情况;有的学生可以熟练背诵上千首方歌,但也会出现临床上却开不出一个方子的尴尬情况。所以在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过程中,带教老师要结合实际病例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地讲解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待学生确实掌握了一定的诊治经验后再允许其放开思路,深入学习,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在掌握老师经验的同时经常温习经典,做到经典知识与临床实践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拓宽中医诊治恶性肿瘤的临床思路。

阅读全文

既病防变理念与中医急诊思想

作者:陈雪梅 王儒平 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中医急诊思维是急诊医师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集、分析和归纳相关信息,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由于急诊病人往往病情急,来势凶险,病因繁多,寒热虚实错综复杂,传变迅速,稍有不慎即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求急诊医师必须有清晰的诊治思路和急救能力,方能保证急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长期以来,人们把“治未病”局限于预防范畴,其实既病防变是临床上治疗疾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在对危急患者抢救时,须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还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要采用的诊治方法,这样才能掌握治疗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笔者在长期的急诊工作中将“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融汇贯通于中医急诊思维里,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保障了医疗安全。

1“既病防变”治未病思想与中医急诊思维的理论融合

张仲景立足于临床实践,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发展了“治未病”理论。他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强调肝之病,多传变至脾,治疗当顾及未病之脏腑,以防疾病发展与传变。以整体观为理论依据,掌握疾病传变规律,特别是危急重病的抢救,旨在把握治疗时机,用药宜于病情传变之先,防止疾病加重或发展恶化。这就是治未病“既病防变”在治疗急危重病时的内涵实质。

清代名医叶天士对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其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涵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控制疾病发展的思想。既病防变,不仅要截断病邪的传变途径,“卒然逢之,早遏其路”,而且要“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治疗疾病时根据疾病传变规律,进行某些预防性的治疗,可以防止疾病的扩散、病情的恶化。既病防变就是先于病机变化的前瞻性、预见性治疗。

2“既病防变”治未病思想与中医急诊思维的临床融合

“既病防变”,是指在发病之后特别是发病之初,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加重趋势和已有萌芽的先兆症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阻止病情的发展或传变,促使疾病尽早痊愈。疾病发生后,由于邪正力量的变化,就产生了疾病的变化。疾病可能会出现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单纯到复杂的变化。如能在疾病的初期诊治,此时病位较浅,正气未衰,病情多轻而易治,如不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步步深入,使病情愈趋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

阅读全文

中医外科教学心得论述

作者:金晓东 单位: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抓住中医与西医的不同点,突出中医特色,运用中医独特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诊疗技能,配合临床行之有效的诊治方法及典型病案讨论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1中西医对比讲,突出中医特色

对于中医外科的某一种疾病而言,中医特色就是依据中医理论所提出的具体、独到的见解及诊治方法。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笔者常把中西医对比讲授作为每堂课的导入点,在简短、精要的中西医对比介绍中,强调中医对此病的独特认识。以这种方式教学,不但能突出疾病的中医特点,提高学生认识该病和对学习中医诊治该病的兴趣,而且还为后面重点讲授该病的中医特色铺平了道路,学生也能比较容易地接受课堂讲授的内容,还能了解到西医对本病的认识。例如在讲授“疖”时,首先指出西医对疖的认识“是单个毛囊及附属脂肪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它不单包括了中医的“疖”,而且包括了中医的“颜面疔疮”,也就是中医将西医的“疖”分为病位浅、病性轻的“疖”和病位深、病性重、易出现“走黄”的“颜面疔疮”两种病,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中医对“疖”的认识“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这样讲授既突出了“疖”的中医特色,也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疖”的全面了解。在教学中,采用中西医对比讲授法,是否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西医,从而影响对中医的学习呢?答案是有这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重点是对内容与时间、主与次两个方面的掌握。西医的内容只是对此病的一般认识,讲授时间必须少,主要内容是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处理,西医内容始终是处于衬托中医特色的次要地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把每节课的重点和绝大多数时间放在中医教学上就能保证突出中医特色,圆满完成中医外科的教学。

2抓住中医特色,重点讲清讲透

在某一疾病的开头,以中西医对比讲,引出中医特点,接着就应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防等方面运用中医理论重点讲解。首先是抓准每个病症的关键,例如疮疡的病因有多种,但以热毒、火毒居多,而火毒为痈疽、疔疖等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在“疖”一节的讲述中,一要强调“疖”为热毒而致,以此为切入点向发病、辨证、治疗、预防等方面展开;二要抓住发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疾病中的“浅表”二字。在讲述中以病因乃“热毒”、病位是“浅表”作为主线,结合发病、症状、诊断、治疗进行讲解:因为皮肤损伤,伤口易感热(火)毒,热毒搏结于皮肤“浅表”,引出“疖”起病后皮肤易红、易肿痛、根脚表浅、范围局限的临床症状特点;因为“浅表”,引出“疖”易脓、易溃、易愈,且全身症状不重的病证特点。而在治疗中,抓住“热毒”搏结于皮肤,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病位“浅表”,外治疗效好,引出注重外治,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中医治疗特色。这样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能使学生听懂、学好。

又如中医对肛瘘治疗的挂线疗法非常有特色,但又是课堂的讲授难点,故在课堂讲授时突出以线(压力)代刀、边切边长、移深至浅的治疗机理的讲解,使学生不但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体会到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综上所述,在突出中医特点重点讲解的过程中,既要抓住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又要抓住每个病的特点,并将这些共性和个性融会贯通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这样才能达到突出中医特点,重点讲清讲透的目的。

阅读全文

现代医学病证结合诊治的重要性

作者:杜武勋 朱明丹 袁宏伟 冯利民 朱林平 刘岩 周莹 魏聪聪 张少强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

“病证结合”模式论治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为东汉张仲景所继承,并开创了病、证、症三位一体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宋、金、元、明、清时期,辨证论治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疾病诊治的核心,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近代西医东渐,既冲击了中医传统辨病论治的地位,也启发了中医辨病思维,汇通各派医家由此而创造性地探索出衷中参西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本文就临床中病证结合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问题作以探讨,以期构建中医临床病证结合模式新体系,并引起中医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必须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必须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中医学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的事实和研究成果提炼升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不同临床疾病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类型、特点

我们于2002年提出了[1],临床实践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病证结合诊断疾病的思维模式,总结这种模式可以有三种:一是在中医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证的诊断;二是在西医病名诊断下的中医辨病加上辨证的模式;三是西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结合的诊病模式,第三种就是按西医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证的诊断,吸收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的模式。中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模式,这是目前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采用的诊病模式,也是中医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诊病模式,也即是常说的中医疾病的病证结合模式。这种模式对中医学的继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医学发展到今天,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企图脱离现代医学,无视现代医学疾病概念的存在,单纯依据这种模式诊疗疾病往往难以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对患者不进行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似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允许的。因此,此种诊病模式脱离临床实际难以满足临床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露弊端。现代医学病名诊断,中医辨病和辨证的诊病模式,此诊病模式是西医诊断,然后按主要症状不同进行中医病名诊断和辨证,此模式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工作者普遍采用的一种诊病模式。这一诊病模式吸收了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知识,显然是符合时展的。但是同样后面又采取了前一模式,又陷入了前一疾病诊断模式的不足之处。在西医病名的限制下按主症不同又诊断中医不同的病,按中医的病进行辨证治疗,仍然没有将病的本质动态表现出来,成为西医诊病,中医辨证各行其是,没有相互渗透与交融,而是两种体系的拼凑。这种诊病模式也是大多数人理解的西医病名,中医辨证的诊病模式。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虽然一些中医工作者从理论上和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一诊病模式,认为这样有损于中医的地位,好像中医是现代医学的附属物,不愿意这样搞,企图脱离或无视现代医学疾病先进科学的知识,搞所谓的纯中医,但是事实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实际上目前出版的许多临床专著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医疗工作中也都采用了这一诊病模式。疾病和证候结合的诊疗模式已经成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模式,但是在中医药大学的教学中并未被采纳和应用,形成临床与理论教学的背离。

2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它既遵循了国际现代医学统一的规则,又继承保持了中医传统的诊疗特色。任何轻视辨病或轻视辨证、侧重辨病或侧重辨证的倾向,都是割裂了完整的疾病诊疗体系,它将制约中医诊疗的能力,制约中医的发展,导致中医临床医学的退化。对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是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重要理论表现形式,是发扬中医学、创新医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此诊断模式显然有其优点,采用现代医学的诊断,吸收现代医学的诊断经验,对疾病进行了本质上的鉴别,以现代医学做疾病诊断,用中医理论和中医思维进行分析,将中医融化于现代医学的疾病中去,同时现代化的检查手段也与中医的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弥补中医无证可辨的局限性;同时中医辨证亦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如西医诊断无病但患者有自我不适、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疑难病但疗效不佳,或西医诊断为“综合征”,而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清晰可见,有了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效果估计。但是这一诊病模式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代医学诊断不清的疾病,如果按这一模式进行辨证就会无所依据;现代医学许多性质相似的疾病中医治疗是相同的,这一模式又显得重复。

2.1时展的需要

阅读全文

中医急诊的误诊及防控

作者:刘志华 崔应麟 单位:河南省中医院

中医急诊是中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体制、硬件建设、工作程序、思维模式必定受到中医院整体特点和发展的影响,与综合性医院相比,发生误诊误治的原因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深入认识这些异同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中医急诊误诊误治发生的根本措施,也是发展中医误诊学研究的重要途径[1-2]。

1中医急诊误诊误治的特点

1.1中医诊断的局限性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疾病的主证,如咳嗽、泄泻、胸痹等等,即使进一步进行辨证分型,对复杂疾病的内涵亦揭示不清。目前不少学者已认识到中医诊断的局限性[3]。虽然现在提倡中西医双重诊断,但遇到诊断不明时,不少满足于既得的中医诊断,不愿进一步检查、分析,缺乏必要的鉴别诊断而导致误诊。

1.2中药应用的束缚性近年来,通过剂型改革,一大批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急救,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由于缺乏辨证用药,也限制了对一些疾病的正确诊断与治疗。如对昏迷患者,一些医生认为已经给予了醒脑静或清开灵,就不再对病因和病情进一步分析和治疗。有些医师片面夸大中药的作用,认为中药都具有双向治疗作用,过分依赖某种药物,如对休克,完全依赖参麦和参附注射液,却忽视了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障碍这一关键问题,影响了对休克的抢救。

1.3急诊意识的淡薄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极限是4~6min,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塞、急性中毒等疾病的抢救亦要求分秒必争,但“慢郎中”思想在一些中医急诊方面仍存在,表现在急危重症的抢救上拖拉、延误,浪费宝贵的时间,错失了治疗时机,造成的患者健康和生命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1.4医院管理的偏面性医学的发展明显地受到社会科学文化总体发展水平的影响,误诊也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4]。中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重专科不重急诊”的倾向。有些单位偏面要求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中药使用率,担心“全盘西化”,提出“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不仅没有促进中医急救技术的发展,反而降低了中医急症的抢救成功率。

阅读全文

患者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满意度探析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地区患者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满意度和需求,为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7~12月医院诊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和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216例患者,男96例,女120例。纳入患者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67.59%,对服务费用、服务环境、技术力量、服务设备、服务态度、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分别为80.56%、72.22%、68.52%、67.59%、58.33%、53.24%。纳入患者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需求占比为80.09%,对中医用药、药膳指导、中医技术、腧穴保健、中医康复、情志疏导分别为87.50%、84.72%、81.48%、80.56%、67.59%、56.94%。结论:基础地区对于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较低,尤其是服务态度、服务项目等,对于卫生服务的需求较大,尤其是中医用药、药膳指导等。

关键词:基层地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求

促进和提升中医药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能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国务院在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明确指出基层医疗单位,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需具备良好的中医药卫生服务能力[2-3]。随着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实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已经补足了中医药服务的短板,而文献也指出,目前能提供的卫生服务能力有限,存在质量不高等现状[4]。居民对于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有最直接的体验和需求,而在罹患疾病的患者中,这些体验感和需求则更加强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基层地区患者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随机抽取2019年7~12月医院诊治的21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抽取2019年7~12月医院诊治的2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男女不限,年龄≥18周岁,因轻症就诊,排除危急重症患者,具有基本的沟通能力,能配合完成调查内容。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开展实施。

1.2方法

阅读全文

温病学科建设研究思路

摘要:分析温病学术理论发展与温病学教学、临床应用现状,认为有关温病文献研究可从深度与广度进行再拓展、再挖掘。介绍“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温病学科学术性质及特点,探讨“扎根理论”在该学科学术理论建设中可行的研究模式与研究思路,剖析该研究对于温病学科学术建设的理论价值及应用前景。同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难点,提出研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温病;扎根理论;临床疗效;定性研究

温病学作为中医经典学科中最为年轻而充满生命力的一门学科,在西医学尤其基础医学领域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指导当今临床实践,是学科发展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西医学对感染性疾病诊治方案及用药具有其先进性,但对一些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病程发展脉络尚未明晰,急需从传统中医外感热病辨治理论中汲取经验。事实上,温病学理论对于现代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诊治起着有益的指引作用,其诊治方法于这类疾病亦有较好疗效。国医大师周仲瑛[1]提出:“学习经典是掌握中医仁术的必由之路,而对经典领悟能力的提高,又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温病学理论有待在充分继承古代、近现代医籍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中医诊治外感热病的思路和经验予以再提高。

1对温病学科学术理论发展及教学现状的思索

1.1深入挖掘,精确阐释

笔者回顾过往30年温病学术理论研究与继承所积累的成果认为,该理论体系在梳理当今中医名家诊治发热类外感疾病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发展,而有关温病文献研究则可从深度与广度进行再拓展、再挖掘,可采用当代社会科学、医学科学所积累的知识、方法、视角予以深入研究与阐释,进而准确、完整地继承明清至当代温病学家理法方药学术思想。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再挖掘:(1)系统、准确、全面地阐述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医家学术理论,明确温病理法方药可适用于当今临床哪些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如何准确运用?(2)系统整理《温热论》《温疫论》《温热经纬》《疫疹一得》等温病学文献的学术理论内涵,制定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标准,提炼、挖掘温病学派诊治时行疫病的理法方药。(3)以现代分子生物学指征作为温病证候区别的标志,从而实现温病证候区别的标准化。

1.2温病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