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医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医药法颁布下中医药文化传播思考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推广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文章根据《中医药法》相关条款,分析了《中医药法》的颁布对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的作用,指出当前在传播中医药文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发挥中医药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法》;文化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在我国正式实施。这是目前我国在中医药领域内的第一部基础性、纲领性的法律规定。国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明确指出了中医药的地位、方针和政策,也给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指明了新的方向与规定[1]。《中医药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中医药发展事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中医药法》的实施,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从法律层面保障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中医药法》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飞速发展之后,人们开始注重各个领域质的提升,医疗卫生健康领域也不例外,人们已经开始在品质生活上投入更多,开始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疾病的预防上面,这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但是中医药文化的深入人心还需时日,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和建设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中医药文化传播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要创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理念,多样化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途径和产品类型,规范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加大中医药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工作效力,让公众通过参与中医药文化活动获得切实的利益。全面提高中医药文化质量。《中医药法》的实施,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肯定了中医药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促进了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创新[3]。《中医药法》第六章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并在第42~46条中提出多种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以期对公众实施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教育,大力提升中医药文化在全社会的认知度,优化中医药文化传播策略,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1.1肯定了中医传统“师承教育”的应有名分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教育模式的中医师承教育对于培养中医人才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中医技能发挥了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医药文化熏陶。《中医药法》的第42条中明确要求中医药管理的相关部门应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创造有利条件。这条规定强调了师承教育对于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意义,给于中医师承教育应有的地位。《中医药法》的落地,为中医特色的师承教育扫除了法律障碍,将有效地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4]。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概况
近代中医药期刊诞生在社会急剧变革、传统文化遭受排斥的时期,多由名医创办。创刊的目的,引用近代名医秦伯未的观点,即为“中医处于今日之地位,不可不有中流砥柱之出版品”1。可见,近代中医期刊的历史使命,由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决定。这些期刊不仅承载着近代中医的珍贵文献资料,全面反映近代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动态,也从侧面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现象2,是透视近代社会史的一扇窗。近代上海名医以期刊为平台,为保存、传承和发展中医进行了卓越的努力,形成独特的地域医学文化,为中医近代史留下了浓重笔墨。
一、近代上海中医药期刊概况
《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在海量文献调研基础上,从200多种近代中医药期刊中,精选49种(5辑,共212册)影印出版,并撰写提要(47万字),建立索引(200余万字)。这套丛书为近代中医药期刊集大成之作,是国内近代中医药期刊领域首次进行的大规模整理活动。丛书于2011年陆续出版后,掀起了近代中医药期刊文献研究的热潮,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这些期刊的创办凝聚了一大批名医的心血,从医事新闻、行业动态、政府法规、医案验方、批评论说、医家介绍、医籍连载,乃至逸闻、小说、诗词,不一而足1。发行及影响力,远及海外。《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收录49种期刊,创刊地在上海的有25种,如周雪樵《医学报》、丁福保《中西医学报》、余伯陶《神州医药学报》、张赞臣《医界春秋》、秦伯未《中医世界》、丁仲英《光华医药杂志》、钱宝华《中国女医》等;其次为北京、广东及江浙地区,呈现一定区域特征。上海为中医药期刊发展重镇,在中医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之际,上海名医以期刊为主要媒体,联络中医界,争取社会各界的援助,为近代中医保存和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些政令法规,甚至“废止中医提案”“反对中医立法密函”原件等,均公布于这些期刊。近代上海名医不仅参与办刊,同时在期刊中发表大量文章。通过《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索引卷,可检得如丁福保164条,张赞臣161条,秦伯未209条……,所涉甚广。近代上海名医又以期刊为纽带,建立中医学校、学会、医院、药厂等立体联络网。如1913年,余伯陶、包识生汇聚名医创办的《神州医药学报》,为神州医药总会会刊,后又开设神州医药专门学校,形成期刊、学会、学校相辅相成的格局。名医办刊,言辞真实、论点独到,是近代中医药期刊的整体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上海名医的历史文化风貌。
二、以期刊为载体,管窥近代名医文化风貌
名医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主体,在近代社会变革的时期,既注重学术传统,又拥有革新意识;既有传统的名医人文风貌,又彰显个性化特征,思想活跃。期刊镌刻了时代的诸多印记,各种奇闻轶事、名人传记、医事活动等,为研究近代名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和生动的资料。近代名医多以传统教育为主,国学功底深厚。以上海期刊主创人为例,如《中国医学月刊》《中医新生命》主编陆渊雷,上海川沙人,曾师从朴学大师姚孟醺习经学、小学,又随经学大家章太炎研医古文和中医,后授业于铁樵函授中医学校。陆渊雷自身的教育经历及培养后学的模式,为近代中医教育较典型代表。《中医世界》主编秦伯未出身儒医世家,师从曹颖甫,后就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办刊人包识生、张赞臣、余鸿仁、朱小南、钱宝华、祝味菊等多世代业医,或为名医之后,成为中医界的精英群体。期刊动态反应的名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当时的中医水平。近代中医药期刊中记载许多珍贵资料,如清代名医赵海仙的方案及日记真迹,清代名医何鸿舫的处方真迹,先哲傅青主先生手书诗稿墨迹,各类珍稀医籍或医案,施今墨、汪逢春、萧龙友、孔伯华、何廉臣、曹颖甫、曹炳章等名医传记,均有较高研究价值。近代上海名医医案医话,如王慎轩《曹颖甫先生内科医案》、何时希《程门雪近案》、方公溥《涵虚室医话鳞爪》、陈无咎《医垒笔记》,小说如虞哲夫《杜鹃啼》、沈仲圭《?先生》,诗歌如秦伯未《二兰室诗稿》、严苍山《诗六首》等,都是难得的中医文献史料,体现了近代名医重视国学、医文并茂的特点。同时,近代中医注重医家的品性与修养,对医学与民族、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医学与人生等诸多关系也进行了探讨。一些名医在传统教育基础上,注重接纳新学,视野宽广。如《铁樵医学月刊》收录了法国人苏里(Soulie)《针治》一文,译者按语中提到:苏里曾任驻华领事,颇留心中国医术,译有《黄帝内经》,并著有《中国之针灸》2。上海名医方慎?在《国医砥柱月刊》3中也载录了苏里新书部分内容,并加注按语。方慎?与苏里素有往来。在《馥南针灸医院院刊》中,可检到方氏的个人传记。方慎?是“神针”黄石屏的弟子,习兵法、通韵律、精书法、懂法语,为近代画家,与医政各界名流相熟识,也是近代上海针灸界最活跃的人物之一。方氏于1929年创办“医学挽澜社”,后又成立“馥南针灸医院”,曾为针灸在法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1。近代名医处时代变革之际,民族忧患意识强烈,医药界空前团结。在中医存亡的攸关时刻,以上海为主阵地,名医余伯陶、张赞臣、陆渊雷等发表了许多观点鲜明、语言犀利的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余伯陶《神州医药总会呈请袁大总统保存中医中药奉批书后》,医界春秋社《上海医界春秋社驳斥中央卫生委员会议废止国医案之通电》《西医对于国大代表人选之恐慌》,张赞臣《医界春秋社为中西医不平等待遇案宣言》,陆渊雷《西医界之奴隶派》等,为近代中医的保存和传承进行了卓越的努力。以此为鉴,上海中医界更具民族危机意识,将视线投向国际,关注中医在海外发展的情况,如《光华医药杂志》刊载《海外中医界》《我国医药界在美国之进展》,《中医世界》转录《日本汉医源流概要》等。陈存仁在《全世界注意中国医药记》中提到:“英国人,把《本草纲目》翻译成英文,并至中国搜集中药标本;德国人,把当归研制成妇女痛经良药,销往欧美各邦及中国,大获其利;美国人,开始关注和研究麻黄强心治喘功效,并仿名医陆仲安用大量黄芪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研制黄芪精;日本人更是翻印了《本草纲目》,大量搜购中国古医书,提议在当时的国际联盟设汉药特委会,并出现数千人请愿复兴汉医的情况;法国人则热烈研究中国针灸。”2从国际社会对中医的态度来看,中医所遭受的排挤,似乎并非学术问题。乱世之中,名医的医事活动,名医的思想变迁,更能体现中医文化的民族性。这是名医文化变迁史、中医药文化传承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转变教育理念,探索中医教育新模式
教育是中医的未来。近代上海名医教育模式以传统的师承与院校教育相结合为主,重视国学,并吸纳西学,呈现海纳百川的景象。上海医家在期刊中对中医教育问题进行全面探讨,如秦伯未《复兴民族教育与提倡国医》、钱宝华《复兴中医专校成立刍言》、朱小南《改进中医学校之吾见》、张赞臣《今日之中医教育》《上海中医学院之创设》、叶劲秋《关于中医教育》等。名医办刊,成立学校、医院、团体,改变保守的教育传承模式,也是近代中医一大特色。许多资料仅在期刊中可见,如武进孟河名医恽铁樵,曾任《小说月报》主编,1925年,恽铁樵与章太炎合作创办中国通函教授学社(后更名为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学员曾达600人之多,是近代中医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中医函授学校。该校出版的《铁樵医学月刊》,刊学相辅,充分利用期刊推广中医教育,创建了函授这一远程教育模式3。1929年,时逸人创办《复兴中医》,谋求中医复兴。复兴必以教育为前提,时逸人与施今墨、张赞臣、俞慎初等名医创办复兴中医专科学校,刊学相辅,并招收遥从弟子。在战乱频仍、经济困顿的时代,时逸人曾辗转武汉、重庆、昆明等地业医,但始终致力于中医教育出版事业,为中医教育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培养中医人才,秦伯未联合许半龙、严苍山、章次公等人创建“中国医学院”,发表“中国医学院宣言”和“告全国中医界书”,正式宣布建校,特别提出“商量旧学,采纳新知”的教学理念。这是近代中医人对中医认识与发展的自主反思,也是对中医长期以来一味崇尚传承模式的挑战。近代中医人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开始尝试开眼看世界,借助现代科学从不同视角认识中医。这种尝试是西方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的产物,也是中医人摆脱教条束缚,寻求独立思考的开端。
中医药专项档案管理思考
1专项档案管理影响因素
1.1专项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在申报单位的领导及项目负责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没有档案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地位,缺少机制保障,在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时较少提及档案,不注重项目进行过程中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项目组成员对项目各环节自然形成的原始资料如方案论证、项目启动、结题验收等归档把关不严,对项目验收所需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和真实性带来影响。
1.2专项档案人员素质较低
项目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都为临时抽调、身兼数职、没有经专业培训,不懂档案业务,影响归档质量。
1.3专项档案管理规范化不强
中医药专项涉及子项目多,时效性强,项目执行过程中有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多环节,形成资料也多,如项目申报书、中医药项目专项资金有关文件、项目工作任务方案、任务书、建设方案、实施方案、经费下拨的文件、中期检查报告、考核评估、验收结题报告,验收成果证明,成果登记,获奖情况等,各环节的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归档文件材料签署日期不符合要求,缺归档章,卷内目录题名填写不规范。
中医药文化传播对策探析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有利于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了顺应时展,本文在系统分析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基础上,提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议:因地制宜融入中医药文化;突破语言障碍,打造中医药文化交流新表述;规范道地药材管理,从源头把握中医药疗效;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借助新媒体作为传播平台,增加英语交流模式。目前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任重道远,新媒体作为科技时代的趋势。中医药文化交流需迎合发展,寻找新媒体国际传播的突破口,传播养生、治未病等特色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大放异彩。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语言;新媒体;人才
1中医药文化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作为文化的三个层面,笔者将她概括为“心”“手”“脸”三个层面。对于中医药文化,“心”的层面文化就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手”的层面文化就是中医药文化制度、行为和管理,“脸”的层面文化就是中医医药文化形象和品牌[1]。中医药文化作为古代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保持健康、延续生命的理论结晶,是炎黄子孙展现智慧的经验印迹。
2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意义
2.1时代的必然要求以及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放眼世界,现在中医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它很可能为世界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的突破作出重大的贡献。”“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药学是中国对世界的大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医药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为发展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造福各国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文化以中医药为载体,让更多的国家认识了中国,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法宝。2016年是既中医药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一年,也是中医药学者为之振奋的一年。新世纪首次卫生健康大会上强调中西医发展并重,将中医药事业发展摆在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为中医药的事业发展明确了方向[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此法律作为我国首部为振兴与发展传统中医药而制定的国家法律[3],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向和扶持政策,中医药法针对中医药自身的特点,改革完善了中医医师、诊所和中药等管理制度,保留了中医药得天独厚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中医药法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针对性的规定,严厉打击中医药违法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中药质量[4]。中医药法的通过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5]。
2.2中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传统医药由于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独特的优势,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中医药仍在我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断向国际彰显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科学的代表,中国作为唯一幸存的文明古国,也将中医药文化很好的继承和流传下来,并在实践中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成为中国一张闪耀的名片。它在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始终担负着保卫健康的责任,为华夏儿女繁衍生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中医学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达到人-自然-社会和谐的美好局面,对人类健康事业和构建世界新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科研管理现状探究
一、从专利角度看我国中医药科研管理的现状
我国中医药源远流长,然而发展至今却仍欠缺现代化的科研管理模式与激励机制。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致使其与我国乃至国际的专利保护模式难以契合,同时整个中医药行业基于专利保护进行科研管理的意识还相对薄弱,进而造成了国内中医药市场流失与资源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
(一)科研成果保护力度不足
1.中医药与专利授权之“三性”难以契合。
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授予必须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之“三性”。新颖性指该发明创造不属于现有技术,在申请日前未被公开发表使用过;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创造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产生积极效果。然而,中医药学的大部分药方都是历经岁月传承至今,很多制剂经过临床前反复实践也被公众所知,这样的特性使得中医药科研成果难以符合现行专利法中“新颖性”的标准。
2.中医药专利侵权现象严重且难以界定。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专利法》的实施时间不长,整个中医药行业的科研管理及专利保护意识还相对薄弱。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的一万多种中成药,同方异名、处方雷同而功能主治类似的情况高达10%左右,造成低水平重复和资源浪费的严重现象,专利侵权泛滥。相比于西医,中医药的药品搭配及组合方式灵活复杂,没有精确量化的数据,也难以通过化学结构或化学反应方程来表述。在我国当前申请专利的中医药科研成果里,中药复方占最大比例。中药复方一般是由很多种药材组成,不同剂量的各种药材经过不同熬制方法产生大量化学反应,进而实现疗效。然而,通过剂量或者部分药材的增减替换而具有类似药效的新产品,往往很难被认定为专利侵权,现行专利法中也没有对中医药侵权进行相对明确的标准界定,导致了专利权人的权益受到损害。这也诱使部分人为了利益以此作为投机取巧的方式,制造大量仿制药投入市场,乃至部分发达国家对我国中医药资源随意利用和抢注,大大削弱了我国中医药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致使我国生物药领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动荡、变化极为剧烈,此时的西方医学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一些留洋归国的学士也带回了西方现代文化思想,中国传统医学受到极大的冲击,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促进中医学术交流,中医人士开始创办期刊。民国时期全国共创办中医药期刊353种,记录和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促进了中医药学术的交流和发展。对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既能够揭示民国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点,又能够展现民国中医药期刊的独特价值。本文试从基本生态和内容特征两方面分析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基本生态主要围绕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外部特征展开论述,内容特征主要针对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刊载内容进行分析。
1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基本生态
1.1期刊由民间医学团体或个人创办,发展极不稳定
民国时期,由于当局政府对中医药学持贬斥的态度,因此没有官办的中医药期刊出版。此阶段的中医药期刊都是由民间医学团体或个人出资创办。创办中医药期刊的医学团体包括各类中医药社团、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和中药厂等。而这些医学团体往往也是个人发起创办的,没有官方背景,缺乏政府的组织、管理和经费支持。同时,由于期刊编辑、运营等一系列工作往往都由主编亲力亲为,一旦主编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继续承担期刊运营工作,又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接替自己的工作,期刊的出版就会受到影响。社会的动荡和战乱也常常使中医药期刊的出版举步维艰。受以上诸多方面的共同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往往难以维持长期稳定出版。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一样,中医药期刊时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一阶段,有超过1/3的中医药期刊在创刊的1年之内即已经停刊,持续发行超过4年的仅有30余种期刊。而在刊行时间较长的中医药期刊中,延期出版、停刊、复刊、同刊改版和改名另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1928年10月创办的月刊《中国医学月刊》,第1~5期为每月1日出版,第6期由于编辑人事变动而延期4个月,于1929年7月10日出版。此后每月10日出版1期,至1929年11月出版第10期后,再次延期,第11期于1930年4月才得以出版。又如1908年6月由绍兴医药学会裘吉生、何廉臣主持创刊的《绍兴医药学报》,由于社会动荡和资金匮乏,于1911年10月停刊。1915年7月由裘吉生主持复刊,此后该杂志在中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即便如此,1921年裘吉生迁居杭州后,杂志还是由于主办人员的变动而难以为继,随之停刊。1923年裘吉生在杭州创办《三三医报》,可以看做是对《绍兴医药学报》的改组另刊,《绍兴医药学报》的风格和传统才得以继承和发扬。
1.2期刊种类以综合性为主,专科刊极少
按照中医药期刊报道范围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综合性期刊和专科性期刊两大类别。综合性中医药期刊的报道范围往往同时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科临床诊治和中药等多个方面,专科性中医药期刊报道范围特定,主要针对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中医药学秉承的是超越结构的整体观念,把人体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疾病的发生和诊治都须从整体入手,从全身上下表里辨察病情。由此,技能高超的中医大夫,往往是一位“全科医师”。受此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以综合性期刊为主,如《绍兴医药学报》刊载“关于医药之一切事项”,上海《中医杂志》《沈阳医学杂志》《杏林医学月报》《现代中医》《国医砥柱月刊》等知名期刊均设置有“学说(专著)、药物、方剂、医案”等栏目,刊载内容涉及中医药学科的各个方面。相对而言,此阶段发行的中医药专科期刊则数量极少,仅有《温针医报》《针灸杂志》《验方集成》《医史杂志》等十余种。而此时,西医期刊已出现专业性分化的趋势,在眼科学、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方向已有大量的专业性期刊问世,仅口腔医学方面的专业性期刊就达到16种之多。中医药专科性期刊的稀缺,反映出中医药学在整体观念的思想指导下,学科分化不足的特点。
1.3名医主持办刊,名家参与撰稿
中医药的建筑文化探索
“道生一”:“道”及“道理”,经过对于场地周边情况的分析,重庆市中医院地块西南方向和两高架路沿途为重要的视线方向,在一期工程完成时,建筑群必须在这两个方向有比较完整大气的建筑形态。因此,在设计中形成—条主要的“建筑中轴线”和“一条景观主轴线”来确保建筑群在这两个方向上都能展示整个医院的风貌。同时,秉承传统的思想也确立了我们建筑的基本母型———“U”字型三合院。“一生二”:两个庭院。在这里,建筑中轴线被实体化为“医疗街”,两边是局部底层架空,让轴线两边的“三合院园林景观”能相互渗透,让患者更加“接近自然”、“享受自然”。该部分包含急诊、门诊、医技及部分病床。高效地人性地解决了医院复杂的流线。“二生三”:一期工程由三个庭院组成,两个基本的“U"字建筑母型,一个变异的建筑母型。科研交流培训部分是一期工程的重要功能,在靠近东面主干道的位置设立了这部分的功能,单独设立入口,与医院病患流线分离,比邻医院的医技及部分病床设置,相对是一个安静独立的环境。“三生万物”:“三”及为一期工程,“万物”在这里引申为整个一,二期工程的设计。二期工程主要为康复、住院及医院后勤、制剂办公大楼。建筑轴线在中心节点转折,按南北朝向布置建筑,照顾了周围的道路关系和城市肌理,同样也合围了两个小庭院和一个大庭院,以环境为先,自然为先,尊崇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一种人类回归自然、钟爱自然的情感真实地渗透其中。中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学中讲究的“气脉通畅”在重庆市中医院的建筑中均有体现:底层的关键位置的架空,让各个大小庭院间视线相互畅通连续,又以广场、道路、连廊使各个功能块得到互补和渗透,并且融于山水园林的波光绿影之中。脉络和理念的连续性必然性带动了整个医院区的起步和发展,天然之气流动于建筑群落中。
1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主要包括建筑立面形象和建筑造型,在其中融入中式建筑元素能很好地展示它的中医药特色文化,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思想特征,使老百姓从建筑本身就知道这是中医药单位,从而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1.1建筑立面在中医药机构的建筑立面或建筑造型上采用中式角楼、琉璃瓦等中国元素,并在大门广场树立醒目的名医雕塑、代表中医药符号的塑像,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向社会宣传中医药文化,使老百姓很容易分辨中西医文化区别,进而有利于患者选择就诊机构。
1.2建筑外观中医院的外观建筑形式应抓住中医院的文化特色,反映中医院的气质,将其体现于形象设计中。作为中医院,其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中医学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在中医院建筑规划中宜采用风格典雅的琉璃瓦角楼,其造型秀丽,轮廓优美。与建筑外观设计相呼应,中医院园林环境设计宜采用田园式风格,门诊楼与住院区以典雅的拱形门相联接,各庭园设计应环境优美,水池,假山,荷香,绿树成茵,空气清新,有曲径通幽之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神韵。患者处在优美的环境中,没有恐惧感,心境平和,心情安定,有利于身体康复。[1]
1.3重庆市中医院建筑形象实例重庆市中医院建筑形象造型中,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理念,融合古代风景园林精髓,充分考虑原有地形跌宕起伏的山地特点和西部特有的民风民性,重点提炼传统概念中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功能。活用现代设计手法中对建筑功能的合理分区,建筑流线的自然组织,以及对采光、通风、能源利用等建筑科学的充分重视。在传统空间和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演变和概括,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体,在有限的空间内,把自然美与人文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了一个建筑与自然协调共生,天人合一,中西合璧的综合医疗群体。
2庭院环境
中医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
摘要:对中医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进行统计,首先分析微信公众号的基本属性、推送频次和内容等,根据统计结果总结出微信公众号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促进微信公众号发展的建议,希望中医药期刊能提升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为读者和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促进中医学知识的传播,让彼此有更多的交流,令中医药期刊发展得更好。
关键词:中医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建议
中医药期刊是我国乃至国际上中医药学术交流的载体,向人们传播中医药学术情报、学科研究进展与临床研究成果、诊疗经验等,从而促进我国中医学的不断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微信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很多纸质期刊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实现线上和线下两方面发展,中医药期刊也是如此。微信公众号可以使公众号主体和用户通过实时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与交流。中医药期刊中,开设微信公众号的占比仍然不大,笔者统计了目前该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情况和运营现状,根据统计结果总结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截至2018年11月5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检索出中医药期刊共计120本,包括中医类期刊101本,中西医结合类期刊19本。其中有3本中医类期刊已停刊。
1.2微信公众号检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