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医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探索中医学医学模式及价值
作者:王玉芳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医学模式”是一个理论概念,是指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总的看法。西医的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变化经历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天人相应,形神统一”,早在《内经》中就已经形成,而且几千年始终不变,形成了中医学的特色,有效指导着临床实践。
1中医学医学模式
中医学理论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形成的,整体和系统是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离不开整体观念。在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健康和疾病的深刻认识,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内经》中没有“健康”一词,而“平人”就是中医学对健康人的高度概括,《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健康观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强调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以及精神与形体的统一。
首先,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即天人相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的气候的交替。古人强调养生必须要法于阴阳,应四时而调神,才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不能适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必然损害健康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疾病。在《内经》中不仅强调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还意识到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人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之中,生活于一定的群体和习俗中,因此人的健康必然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变化了,健康和疾病也相应改变,“往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当今之人不然,忧患缘于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皮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会出现的心身疾病在《内经》已有记载,如《素问•疏五过论》:“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辟足为挛”、“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由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治疗这种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内经》提出:“诊可十全,不失人情”的治疗原则。《灵枢•逆顺肥瘦》还指出:“圣人之为道,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
其次,中医学的健康观还非常重视形神统一。形就是形体,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骨、脉、肉、髓等。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狭义是指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内经》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为正常的情志是保证体内气血通畅,脏腑和调,正气旺盛维持健康的重要条件,而情志内伤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灵枢•本藏》:“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内经》养生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还非常重视精神的保养,“神明则形安”“守神而全形”都是强调重视神的调养,以保护和增强形体健康,古人一直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总之,中医学的健康观就是天人统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和形神统一(精神愉悦,以及躯体没有疾病的状态),而这两方面的失调就导致了疾病。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可总结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如果用现代医学模式的格式应该为自然-社会-生物-心理,中医学就是在这样的医学模式指导下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诊断和治疗疾病。
2中医学医学模式的意义
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体会研究
摘要:《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临床医学的学生感到难以深刻理解其内涵。该文就多年教学体会,对其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医学;临床医学;教学
0引言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其理论体系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这使学习临床医学的学生感到难以深刻理解其内涵,感到枯燥乏味。那么怎么才能有效进行中医学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点粗浅认识和体会。
1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医,提高学习效果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西医根据人体的实体结构,揭示其生命规律,并通过各种检验手段诊断疾病同时针对疾病的症状进行治疗;中医学是通过研究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迹、外在现象来把握生命和疾病的状态,从而分析出人体功能失衡情况,然后通过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激发自身的抗病能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临床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医基本理论,重点是通过“司外揣内”让学生了解中医是运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来解决人体“外在现象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矛盾的;另一方面,结合近代中医的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说明中医理论的客观性、合理性和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同时运用“取类比象”、“图示比喻”“模式推理”“对照对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转换,构建中医学独特的思维体系——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逐步掌握中医“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疾病的原则及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不能以西医思维模式理解和学习中医,否则就无法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与精髓。
2运用启发及提问等多种教学方式,开拓学习思路
中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践
摘要:
探索中医学英语教学模式,对2013级3个中医学专业班级的学生采用不同模式进行中医学英语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中医专业学生中开展医学英语术语和中医术语英语翻译相结合的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医学英语术语的讲授可以为中医学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提升中医学英语翻译的水平。
关键词:
中医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医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培养既精通中医学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应用英语进行表达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如何开展中医学英语教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中医学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多个方面,其中医学英语术语是中医学英语的重要基础。大多数中医院校的中医学英语教学侧重于中医理论术语翻译的教学,而忽略对医学英语术语的学习,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造成很多中医知识的翻译都是中文式英语,而中医和西医的交流与传播必然首先体现在专业术语上,术语成为概念沟通的唯一途径[1]。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在中医学英语教学中加入对医学英语术语的介绍,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学英语术语的基础上,力求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中医学英语教学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医学英语术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熟悉一些常用的中医学英语词汇及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中医学英语水平,为国内其他中医院校的中医学英语教学实践及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中医学知识视角下外科护理论文
1外科护理学涉及的中医学知识
(1)外科学总论部分有很多疾病都是依据中医学知识来治疗的
例如:麻醉方面,历史上曾有华佗使用中药汤剂麻沸散进行麻醉;外科感染方面,一些局部感染可以使用消肿散、鱼石脂软膏、芙蓉膏、黄金散和玉露散等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消退肿胀;烧伤病人的护理方面,Ⅰ°烧伤使用京万红软膏治疗,II°烧伤使用湿润烧伤膏和麻油纱布包扎治疗;毒蛇咬伤使用季德胜蛇药治疗;肿瘤治疗五大手段其中就有中医的扶正祛邪、通经活络、化瘀散结、清热解毒和以毒攻毒方法。
(2)外科学分论中与中医学有关的内容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可以口服逍遥散和小金丹等中药治疗
肠梗阻病人可以使用大、小承气汤,针刺双侧足三里等方法通便;痔疮治疗使用马应龙痔疮膏,苦参汤坐浴;胆石症治疗使用消炎利胆片、消石片、消石散等药物;胆道蛔虫病使用乌梅汤驱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使用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尿石症使用金钱草颗粒利尿驱石;骨科病人护理涉及中医骨伤学知识;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理疗等方法。
(3)皮肤病和性病病人护理也涉及许多中医学知识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提出治疗湿疹采用“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的治疗之法;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以使用中药雷公藤;系统性红斑狼疮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方法,用雷公藤、青高素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治疗,还可口服火把花根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如白癜风)使用中药丹桃冲剂配合黄芪口服液治疗;银屑病可以使用一些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的止痒方剂(黄连解毒汤和五味消毒饮)治疗。
黑箱理论中医学论文
摘要:黑箱理论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中,在中医学中尤其突出。探求黑箱理论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审证求因、病因理论、中医治疗、中药药性功效中的具体应用,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去认识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更加牢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基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医学理论。
关键词:黑箱理论;中医学;理论研究
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方法是密切相关的。纵观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任何一个伟大理论的形成都离不开正确的认识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比如物理学的实验、数学方法,生物学的分类、比较方法等。而我们祖国伟大的中医学理论正是在长时间的对人体疾病的治疗、观察及归纳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中医学注重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间的信息联系,重视和利用人体系统的反馈调节,这与现代黑箱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观点之一,是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最根本的核心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在中医学中也称之为“天人相应”,体现了“整体观念”中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2]。“天人合一”的思想奠定了中医学中应用黑箱理论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的早期,黑箱是物理学中的概念,W.R.艾什比在《控制论导论》中写道:“黑箱问题是在电机工程中出现的。给电机师一个密封箱,上面有些输入接头,可以随意通上多少电压、电击或任何别的干扰;此外有些输出接头,可以借此作他所能作的观察”。随着系统科学的应用,黑箱现在是作为科学方法论的概念,指的是内部构造和机制尚不清楚,只能通过外部功能和行为的观测和试验来认识其性质的物质系统[3]。黑箱理论所运用的黑箱方法就是通过考察黑箱的输入和输出信息的动态过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以推测、探求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一种现代科学方法。中医学在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元气论”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下,建立了有机整体论的医学模式,即通过在人体外对人体进行观察、试验而不用打开人体来进一步探知人体内部的构造和各种生命活动的机理。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类似于黑箱理论的思路和方法。
1黑箱理论与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类经•藏象类》:“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4]。藏象学说在《黄帝内经》中已基本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运用了整体系统观和解剖学的方法,但以整体系统观为主。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外界刺激所做出的不同反应,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这是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正如《孟子•告子下》所述:“有诸内,必形诸外”,藏象学说的构建过程中已不自觉地运用了黑箱方法。如患者风寒外袭于肺而感冒咳嗽时,可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可推知生理情况下肺外与皮毛相合,同时开窍于鼻。又如在已知心主血脉的基础上,发现人体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会出现思维混乱、神志不清等病理状态,从而推理出“心主神志”之说,根据“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的原理,用养心血的方法能治疗心悸、失眠、健忘等心神不宁之证,从而佐证了“心主神志”的理论。人们通过观察分析表现于人体外部的各种“象”而推知内部的各个“藏”的功能,这种“司外揣内”、“以象测藏”的方法与控制论中的黑箱方法有着相同的哲学依据,与黑箱理论不谋而合。中医藏象学说就是通过这种不打开人体黑箱的信息研究方法而形成的,其实质是中医关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的理论,在认识论上具有整体恒动观的鲜明特色,在方法论上则具有信息论、系统论的显著特征[5]。
2黑箱理论与审证求因、病因理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恒动观和辨证观,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而“证”又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因此通过对人体各种“证”的表现来探求引起各种疾病的因素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在中医学理论中,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被认为是致病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而在现代医学理论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外因。其实,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因此他们是相互符合的。在古代,人们不能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去探究,古人只有通过对证的辨析来推测病因,即“审证求因”的黑箱方法。对于黑箱,我们只能了解它的输入和输出,而不能或不便直接剖析内部结构。如果把外界环境因素比作对人体的输入,把各种“证”变量比作输出,那么输入和输出之间是有某种确定性的关系的。“审证求因”就是为了寻找这种确定性关系,来探求病因。从控制方法来说,把立足点放在整体反应性上,比单纯地考虑实质性致病因素的方法更有利于调动机体对抗疾病的功能[3]。在“审证求因”的黑箱方法基础之上,人们通过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长时间地观察和实践,进行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创立了较为完善的病因理论。
传统文化对中医学教育的影响综述
一、有助于建立中医思维模式
1、整体思维。整体思维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受“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中医学首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次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思维是中医的一种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各个领域。整体思维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正如楼宇烈所言:“中医思维方式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
2、辩证思维。中医理论的逻辑开端,是以“阴阳”这种辨证矛盾的概念、范畴形式开端,从阴阳的对立制约、消长转化、动态平衡作为对立统一思维律建构起的一个中医辨证逻辑体系。根据阴阳对立制约、消长转化,动态平衡,把握人体生命运动中的不同方面(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不同层次(精、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天人),不同阶段(生、长、壮、老、已)的矛盾运动变化规律,规范、演绎一个逐级矛盾(阴阳)分析式的辩证逻辑体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体现了传统哲学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体验思维。所谓体验思维就是对日常活动的经验进行积累、比较、分类、概括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本身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些基本范畴是同人的生命体验直接相关的,如阴阳、元气、精神、生、心、情、意、性等等,依靠这些范畴,就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建立起人事与外物各种本质联系的网络,通过返归内心,体验万物,进而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
4、直觉思维。“医者,意也”,是中医学对直觉思维的早期定义。南朝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云:“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后世医家对“医者,意也”这一名言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中蕴涵着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则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中医认为每一个人的生长壮老已受自身的先天各种因素影响,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临床上对每一个病人的辨证治疗,都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对一个个崭新对象的初次辨识和探索。因此,正确的辨证论治,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医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亦即逻辑性的和非逻辑性的。而非逻辑性的直觉思维显示出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辨证过程中,在理论推导、逻辑思维的同时,常常借助于直觉思维以洞悉症结,把握病机,在具体诊疗手法及遣方用药上,重视医生的直觉体悟,在养生调摄方面注重返观内照、复归本真,甚至于中医学中气、阴阳、五行、道等基本概念的产生,也是直觉与抽象相结合的产物。
5、意象思维.中医意象思维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意象的“象”字,源于《周易》,有两重涵义:一指事物可见的现象,如《易传•系辞上》云:“见乃谓之象”;二指摹拟物象的像,例如《易传•系辞下》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又是对事物进行摹拟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所谓意象思维是运用带有感性、直观、形象的概念或符号,通过象征的方式把握对象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主客体间的互动以及动态、变异的特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医学相融合的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意象思维产生了一系列的意象模式,如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等,深深影响着中医思维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以象定脏”的藏象整体思维模式,形成了中医“援物比类”的病因病机思维模式以及“司外揣内”的诊断思维模式。中医意象思维正是以根源于统一整体的、直觉感悟的及动态变易的传统思维方式,以类比、象征的方法为中介,同时以“意”为灵机,把握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往往倾向于对生命现象、疾病现象、诊治、养生进行整体、动态的思考,重视心智的悟解,忽略逻辑的推理,成为中医最为独特也是最具学术探讨价值的思维方式之一。
二、有助于激发中医学习兴趣
中医学基础教学革新研讨
作者:李连珍 周艳 高致明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医学基础》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十大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中药学相关知识的第一门主干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中药学》、《方剂学》等后续课程。因此,提高《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显得相当重要。鉴于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点,该门课程课时短、容量大,再加上中医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独特性,教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好这门课呢?笔者对教学方法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1.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点
上世纪末全国20多所农业院校相继开设了中药学专业,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也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该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经9年。农业院校的中药学专业是农学与中药学的交叉学科,既有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又有农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借鉴了农业院校的优势,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栽培、规范化种植和品种选育等相关知识,又吸收了中医院校的特色,让学生掌握中药学相关知识,培养其在药物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能力,两者有机结合,培养综合型人才。在这样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课程门数就明显增加,课程的课时则只能缩短,如《中医学基础》课程只有40个学时。
2.中医基础理论的独特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理表现和病理变化的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而逐渐升华和抽象所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它是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学术体系。然而,这些哲学和人文科学思想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儿困难。尤其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概念,往往让学生一头雾水,甚至感觉跟算命等伪科学一样。但这些又是我们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后期脏腑功能和疾病的诊断。还有一些概念,中西医差别较大,如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和西医的有很大区别。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这些特点,无形中增加了该门课程学习和讲授的难度,如何在短时间内,讲好这门课,教学方法更加重要。
3.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谈现代科学视域的中医学正气观
摘要:从正气的概念、组成、本质来论证其哲理性与科学性,凸显中医学的主体性特色,阐明中医正气的科学内涵。认为中医学的正气是指人体健康状态,由元气和真气两部分组成,正气的本质就是免疫机能。
关键词:正气;中医学;免疫
中医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治疗方案在预防期、治疗期、恢复期均体现了扶正气的思想[1-2]。正气即免疫力,扶正气就是改变病毒的渗透环境,达到人与病毒并存的状态。《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本文基于中国哲学和现代科学角度阐述中医学正气的概念与内涵。
1正气的概念
“正”,《说文解字》云“是也。从止,一以止”。“一”,《说文解字》“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老子·三十九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一是生生之道,为万物之本源。由此可见,一切具有“生生”之功的物质、能量、信息均可称之为正。“气”,《说文解字》曰“云气也。象形”。即“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礼记·月令》曰“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孟子》云“气者,体之充也”。多数文献认为正气具有物质性和功能性,等同于真气、精气、元气、一身之气[3]。张维波等[4]认为正气包括两方面,即自然界随季节出现的物理因素(正风)和人体中正常存在、能抵御外邪侵犯的各种精微物质和物理因素。
2正气的中医学内涵
正气由精、气、神即物质、能量、信息三部分组成[5]。正气既包括元气、宗气、精气等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亦包括由元气所化生的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及营卫之气等[6]维护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生理功能,还包括精神心理因素。2.1物质能量层面《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指出人是靠天地之气而生,构成人体之气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共同组成人体的正气,二者互根互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任何一方的不足都能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衡,诚如元代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中所云“偏阴偏阳之谓疾”。大自然的清气亦是正气的组成部分,经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化生为宗气,积聚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于心肺之脉以行气血。元气根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滋养,通过三焦布行全身,是生命的原动力[7],如《难经》所云“三焦者,元气之所别使也”。当元气布散于脏腑经络,则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布散于血脉之内外,则为营卫之气。历代医家对正气的论述都有独到的见解,如李东垣的“元气论”,喻嘉言、张锡纯的“大气论”,唐容川的“阴阳水火气血论”等。李东垣重视脾胃元气,他认为元气是决定人体健康的关键,而脾胃又是决定元气是否充实的关键。《脾胃论》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他认为除了饮食不节、劳役能损伤脾胃,精神刺激亦不能忽视。《脾胃论》云“凡怒、忿、思、恐、惧皆损元气”,元气伤则内伤阴火,创立气虚阴火学说,立甘温除大热之治法,制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黄芪人参汤等多首验方[8]。同时,注重情志因素在调理脾胃中的作用,调情志、舒胃气以养元气,以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9]。《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灵枢·五味》曰:“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