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相关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医相关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医相关知识

中医学基础教学革新研讨

作者:李连珍 周艳 高致明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医学基础》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十大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中药学相关知识的第一门主干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中药学》、《方剂学》等后续课程。因此,提高《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显得相当重要。鉴于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点,该门课程课时短、容量大,再加上中医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独特性,教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好这门课呢?笔者对教学方法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1.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点

上世纪末全国20多所农业院校相继开设了中药学专业,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也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该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经9年。农业院校的中药学专业是农学与中药学的交叉学科,既有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又有农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借鉴了农业院校的优势,让学生掌握药用植物栽培、规范化种植和品种选育等相关知识,又吸收了中医院校的特色,让学生掌握中药学相关知识,培养其在药物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能力,两者有机结合,培养综合型人才。在这样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农业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课程门数就明显增加,课程的课时则只能缩短,如《中医学基础》课程只有40个学时。

2.中医基础理论的独特性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理表现和病理变化的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而逐渐升华和抽象所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它是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学术体系。然而,这些哲学和人文科学思想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儿困难。尤其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概念,往往让学生一头雾水,甚至感觉跟算命等伪科学一样。但这些又是我们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后期脏腑功能和疾病的诊断。还有一些概念,中西医差别较大,如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和西医的有很大区别。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这些特点,无形中增加了该门课程学习和讲授的难度,如何在短时间内,讲好这门课,教学方法更加重要。

3.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阅读全文

中医院校开设科学减肥课程的教学运用

[摘要]肥胖会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肥胖人口数量居全球第一,其中大学生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在实施减肥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作者系统阐述了大学生肥胖的原因、在减肥中的误区及作者在中医院校开设科学减肥课程的建设情况。作者通过该课程,培养了大学生群体正确的减肥理念,指导其进行科学减肥,以期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医院校;科学减肥;教学实践;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长期摄入过高热量的食物,同时伴随运动量与活动量的减少,肥胖人口数量与日俱增。2016年,《柳叶刀》报告中国已成为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1]。其中,大学生肥胖发生率增速迅猛,不容忽视。肥胖会给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乎自己的体型。由于缺乏科学的减肥理念和专业的指导方法,许多学生采用过度节食、过度运动、乱吃肥药、抽脂瘦身等方式减肥,导致营养不均衡,对身体造成伤害[2]。为了帮助大学生降低因盲目减肥而造成的身体伤害,作者在中医院校开设了科学减肥的公共选修课,旨在帮助中医院校大学生获取正确的肥胖知识并形成科学的减肥理念,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1大学生肥胖成因

肥胖病是遗传、心理、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作者将大学生肥胖成因主要归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虽然部分大学生因为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其比一般人更容易肥胖,但更多的大学生肥胖离不开后天环境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各种对身体不健康、容易引发肥胖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等都是导致大学生肥胖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各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高压力、快节奏常常使人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临床研究发现,许多患者在精神压力极大情况下,会表现为进食过多,进而引发肥胖。

2大学生减肥的误区

大学阶段是学生对自己的外在形象非常在意的时候,这导致大学生会采用各式各样的减肥方法。目前,在学生中比较主流的减肥方法包括:节食、运动、服食减肥产品,这3个方面都存在各自的减肥误区。

阅读全文

中医外科学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中医外科学是一门将基础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学科,重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医外科学辨证分析能力及相关技能操作,以提高学生中医临证思维及诊疗技能。本文通过对LBL-PBL教学模式、PAD教学模式、CBL联合RISE教学模式、床旁教学法、技能操作培训和考核体系建设的文献分析,从中医外科学教学现状、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据其学科特点,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建立适用于中医外科学的先进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医外科学;教学模式;培养模式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阐述外科疾病证治规律,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经验性、技巧性等众多特点,与内治法一起构成中医治疗的重要体系。中医外科学存在学术语欠规范、病证描述笼统、教学方式单向等缺陷,不能有效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反馈,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该学科教学内容。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传统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因此,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临证思维能力,建立系统的临床知识结构,才能做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此,笔者将从中医外科学教学的培养现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与思考。

1教学目标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突破当前中医外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有效的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应采用多种形式,通过理论学习、查阅文献、病案讨论、临床实践、归纳与总结,提高学生自学、思维、创造、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等能力。加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提高临床诊断及各项临床操作技能,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建立科学有效质优的中医外科人才培养模式。

2现状

目前,中医外科学教学的现状是理论研究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单调,考核标准不够规范,没有结合临床实践特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使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薄弱,学习兴趣低。因此,针对中医外科学技能实训课程展开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有必要的,通过课堂授课、学生自主学习、分组研讨、实训操作、见习实习为一体,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临床患者的实际情况,重点关注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诊断疾病的全过程,是中医外科学课程教学的特点。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内容教学上要以标准化病人为中心,考评与考核模式上以时代需求为中心,注重中医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操作的培养,以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另外,打造知识结构化、内容实用化、教学开放式、学习互动式的中医外科学网络课程平台可对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阅读全文

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摘要:中药炮制学在中药学专业中是具有承上启下的一门课程,传统教学计划设置过程中,有关理论知识传授很多,同学们上课兴趣不高,抬头率不高,这与中医药文化自信缺失,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我们在课程中适当补充中医药文化,并回顾所学相关知识,利用实践实习,弥补辨识药材不足,增强感性认识,通过教学改革,以便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同时如何在有限课堂上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同学们认真思考的动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利用微信师生互动,从师生的内求和教学手段的外求两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最终把中药炮制学这门传统学科打造成老师乐于传道授业解惑,同学们乐于接受、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和善于思考的一门课程。

关键词:中药炮制学;理论教学;模式;改革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研究中药炮制的传统理论、炮制原理、制备工艺、品质标准及历史沿革的一门学科[1],它是基于在中医药理论,与中药学、中药化学、方剂学、中药鉴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基础应用性学科。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传授理论,学生被动听讲,没能把最新教学手段充分应用到教学中去,缺乏新颖性,已经很不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2]。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求更合理的“教”与“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授课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将《中药炮制学》教学模式改革总结如下。

一、实施多学科交叉横向联系式教学

《中药炮制学》包括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应加强和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及中医临床知识的联系[3],由于《中药炮制学》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以后开设,而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以前开设,中药学专业的本科生不上中医临床类课程,因此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差距较大,对知识的相互联系性也较差;所以就需要授课教师一方面串联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相关知识,另一方面,给学生补充中医临床类的知识,以实现《中药炮制学》课程不脱离基础知识,不脱离临床实际,不仅教会学生药物炮制的工艺,也要教会他们炮制工艺的临床应用目的,明确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中药炮制学》目的是为了中医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服务。例如大黄的炮制,有酒制、醋制、熟制及大黄炭之别,教学时联系大黄与不同中药的方剂学配伍及中医临床如何根据病证选择不同炮制方法的大黄,进行交叉横向联系性讲解。

二、发挥多媒体视频课堂授课效果

随着信息与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幻灯片、教学视频等成为课堂教学重要教学方式,一方面补充了传统授课模式不足,另一方面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技术改革进程[4-5]。我校教室均已覆盖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提供了保障。我校《中药炮制学》课程的理论实行多媒体教学,部分章节以教学视频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集体备课时,教研室组织和分配授课教师搜集和制作《中药炮制学》相关章节视频资料。比如,授课教师去中药企业和中药房自行录制中药炮制典型炮制过程和炮制程序。如蜜炙黄芪,制作其主要蜜炙过程,该视频从直观的角度补充了理论课相关章节中关于蜜炙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蜜炙的制备过程,进而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记忆和领悟[6]。同时我们在开始验证性实验课,前要求授课教师在前一次理论课上,针对性安排学生收看实验课相关章节中药炮制操作的视频,使学生提前对下一次实验有初步了解。授课教师在验证性实验课讲授时结合视频再对实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加以强调,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该炮制方法、过程及其作用的掌握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验证性实验布置的相关内容。

阅读全文

中医药科技查新知识管理探索

一、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管理的理念是美国专家卡尔•威格最先提出来的。这种管理方式通过对知识的管理应用,最大化的实现知识的共享。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管理,其本质与信息管理有一定的差距。信息管理是人们理性认识世界,记录世界,以完成对信息配置为目的。知识管理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目标性,通过知识创新来达到知识的最高水平,这种管理通常不是依靠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完成,而是通过集体智慧达到知识共享的目标。知识管理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集体的力量,将组织机构中的知识进行创新、重组、开发,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知识管理通过对资源的归纳整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将知识管理引入中医药的科技查新机构中是一条符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有益尝试。

二、目前中医药科技查新的状况

我国科技查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应用,成为审查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手段。在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有效缓解了以往对信息掌握不全面的情况,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我国设立了大量的查新机构,在长期的查新工作中,查新机构独有的优势使得与中医药的联系逐渐密切。但是由于中医药的范围较广,查新工作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第一,查新人员的问题。查新工作需要查新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中医药的查新工作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有过硬的检索技能,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同时还要具备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当前的查新人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对中医药领域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只停留在表层阶段。

第二,查新流程的问题。传统的查新流程过于繁琐复杂,工作人员和用户之间的沟通耗时过长,不论是通过电话邮件还是现场申报,都缺乏高效的沟通,造成时间浪费,效率不高。此外,查新员在填写查新报告时必须将申请单重点内容重复填写,增大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

第三,客户方面的问题。客户在申报查新成果时,对查新的具体要求不了解,使得送查的内容不符合查新的相关要求。或是因为对查新工作不够重视,课题人员寻找委托人代替自己进行查新,委托人由于对内容的不了解,造成对课题内容表述含糊,不利于和查新人员的有效交流。

阅读全文

高血压家庭病床中临床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次研究中入院的120例高血压家庭病床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4~89岁,平均年龄(76.5±8.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1.7)年;对照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0~66岁,平均年龄(56.7±7.8)岁,病程1.2~12.5年,平均病程(5.2±1.9)年。患者对其护理方案、治疗方法等完全知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入院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并且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定期用药,并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等。

1.2.2实验组护理方法

阅读全文

床边教学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常规教学手段和床边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7年9月中医内科专业接收的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床边教学组,分别实施常规教学手段和床边教学方法。结果床边教学组学生对中医内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将床边教学作为主要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认知的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中医内科;床边教学;教学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7年9月中医内科专业接收的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床边教学组,床边教学组23名:男:女=12/11,平均年龄:21.04±0.03岁。传统教学组27名:男:女=14/13,平均年龄:20.80±0.29岁。

1.2方法

传统教学组: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的基础上,为学生示范各项操作。床边教学组:实施床边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教师应不断拓展教学的途径,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2)教师在床边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PBL理念的渗透。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实现了对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可借助于床边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向医者思维转化,引导学生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教材的理论知识作为过渡,向学生阐释中医治疗的优势,激发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模拟住院医生,引领学生熟悉医院和病区环境,提升学生对医院正常工作程序的认知程度,将经典病例引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并予以学生接触患者的机会。(3)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现对中医内科学相关知识的拓展,并对自身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在课堂上进行汇报,由教师进行批评和指正,促使学生能明确中医内科学的教学重点,并将其作为各项临床实践的指导依据。

阅读全文

中医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建设

摘要:为满足中医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需求,实现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教师需求的精准对接,研究建设中医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教育技术知识库包括教育技术知识学习、能力评价两部分,是开展相关培训的基础。知识库针对中医高校教师的特点设计知识模块,根据教师不同学科分类设计知识点学科分类系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作为开展相关讲座和确定参加教师的依据。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来保障教育技术学习、能力评价、培训、知识库更新等活动良性运转,形成高效可持续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中医院校;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建设与应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日益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学校持续高额投入教育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建设,各个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而广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的现象[1]。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有序的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存在多头开展、重复培训、缺乏保障、针对性差和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因此,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知识库的建设变得十分迫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教育技术中心为主导,以知识库为基础的学习、培训、评价体系。实现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序开展,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教育技术知识学习要求。

1中医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分析

中医院校在教师队伍的构成、教师的学科背景和教育技术培训的管理机构设置均与理工科院校有较大区别,有其独特的特点。

1.1教师的群体特征分析

中医院校教师的专业主要以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等学科为主,医学类专业占比达65%以上,其余教师中语言类、体育类、思政类教师占比较高,而信息技术类教师比例不足2%。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新就业的教师普遍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28岁以上,在其学习经历中信息技术课程较少,基本没有教育技术理论相关课程的学习经历[2]。在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来源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广大教师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达56%,其次是教师资格培训占18%,学校培训占13%,书本仅占13%。教师资格培训仅在入职时开展,而从人事处口径统计学校教育技术培训年均小于4次。因此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来源比较单一,且知识缺少系统性和连续性[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