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医理论基础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体会研究
摘要:《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临床医学的学生感到难以深刻理解其内涵。该文就多年教学体会,对其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医学;临床医学;教学
0引言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其理论体系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这使学习临床医学的学生感到难以深刻理解其内涵,感到枯燥乏味。那么怎么才能有效进行中医学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点粗浅认识和体会。
1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医,提高学习效果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西医根据人体的实体结构,揭示其生命规律,并通过各种检验手段诊断疾病同时针对疾病的症状进行治疗;中医学是通过研究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迹、外在现象来把握生命和疾病的状态,从而分析出人体功能失衡情况,然后通过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激发自身的抗病能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临床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医基本理论,重点是通过“司外揣内”让学生了解中医是运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来解决人体“外在现象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矛盾的;另一方面,结合近代中医的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说明中医理论的客观性、合理性和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同时运用“取类比象”、“图示比喻”“模式推理”“对照对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转换,构建中医学独特的思维体系——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逐步掌握中医“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疾病的原则及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不能以西医思维模式理解和学习中医,否则就无法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与精髓。
2运用启发及提问等多种教学方式,开拓学习思路
中药学及三个桥梁价值综述
作者:秦林 张少华 滕佳林 唐迎雪 王加锋 张艳 李明蕾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近年来中药学学科迅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中药学”一级学科之下,逐渐细化形成了中药学(临床)、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商品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分支。而这些衍化内容,在多数中医药院校中已被纳入到中药学院或药学院(系)的学科建设范畴;唯独中药学(临床)仍多隶属于“基础医学院”或“中医学院(系)”。为了更好地区别于“中药学院”的中药学相关分支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专门组织有关专家论证,提出了“临床中药学”的名称,并对其学科概念给予了初步的界定[1-4]。笔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临床中药学》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临床中药学》学科的三个桥梁作用,并初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1临床中药学及其三个桥梁作用
众所周知,所谓中药是指“以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主要基源,以主产于中国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类药物”。而中药学是指“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炮制、性能、功效以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包括临床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商品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等多种分支学科”。临床中药学,属于中药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但又明显有别于中药学其他分支学科内容。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概括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研究中药性能、功效特点、应用规律、治病原理、用药禁忌等为主要内容,并注重研究临床药效与中药资源、加工、制剂等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临床中药学历经多年的发展,日益完善,为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临床中药学双栖于中医学、中药学学科群中,既属于临床基础学科,又具有药学基础学科性质,是一门医药交叉的二级学科。其在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药学科中发挥着三个重要的桥梁和枢纽作用。
第一,是中药学与中医学密切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临床中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基础理论“理法”为指导,又是方剂学组方配伍的药学基础。因此,临床中药学也属于中医学学科的分支学科,成为中药学联系中医学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与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中药学“以研究与临床应用相关的中药性能理论、功能特点、应用规律、治病原理,以及用药方法、配伍禁忌等知识为主要内容”。其理论为临床组方、防治疾病奠定基础,是中医临床各科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因此,也就责无旁贷地发挥着中医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三,是中药学各分支学科联系临床的纽带与桥梁。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学密切相关,既是中药“资源学、鉴定学、药理学、炮制学、制剂学”等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与之共同完成研究中药的科学任务,又极为注重研究临床药效与中药资源、加工、制剂等的相互关系,是中药学各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
2临床中药学学科的建设目标
中医急诊教学培育的心得
作者:朱琳 刘昌秀 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急诊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救护措施的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临床学科[1]。在现代急诊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通过中医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培养优秀的中医急诊人才是中医急诊今后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医急诊领域乃至整个中医教学领域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就几年来在中医急诊学教学培养方面谈几点心得体会。
1培养学生建立现代中医急诊医学观
所谓现代中医急诊医学观,其原则就是“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和中西结合”[2]。“先中后西”是指就诊的普通急症,首先考虑以中医为主的综合疗法处理。“能中不西”是指对某些危、急、重症或某些经西医处理无效或西医在某一阶段效果不显著的,尽可能用中医或可补其不足。
“中西结合”指单一用中医或西医疗效不显著的,或存不足需互补的,可中西结合。通过结合互补,能起到单一西医或中医不能起的作用[3]。应用到具体教学中,如讲述“高热”章节时,举例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热,可以中医治疗为主,每天酌情用中药1~3剂。除中药内服外,还可配合中医综合疗法如刺络、灌肠、穴位注射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压正常、血红蛋白不低、无呕血者,亦可先辨证施以中药,疗效也肯定,如果血红蛋白太低、血压逐渐降低、出血又控制不佳者,就应中西医结合;对于中医急诊医学急危重症的讲解,最好能把中医的病证与西医的病,中医的证症与西医的临床表现,中医证的变化与西医的病程发展,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诊断治疗措施贯穿在一起,中西并举,融会贯通。
2培养学生中医急诊临床创新思维
近年中医急诊工作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上缺乏对中医急症辨证论治体系的创新,技术上缺乏反映中医特色的急救新手段,科研上缺乏创新超前的重大成果,缺乏具有中医治法专效特色的现代系列新制剂等。从临床教学角度看,本科五年制学生临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急危重症抢救能力、中西医救治能力普遍不足,而培养合格的中医急诊人才,是中医急诊学科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4]。中医急诊教师无论是在理论课教学中,还是在临床见习课程和临床实习课程的教学中,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中医急诊临床创新思维及辨证思维观。例如在教学中通过回顾中医急症发展史,如:《肘后备急方》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技术,《金匮要略》记载的抢救卒死的胸外心脏按压术,《外台秘要》的导尿术等中医急救技术的应用史,促使学生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搞清中医理论体系,分清中医和西医的概念。回顾中医经典理论及临床技术的发展的同时,也使学生看到中医急救治疗的有效病例,加强学生对急救药及中药汤剂疗效的认识。只有使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在大脑中形成定势的前提下,才能自觉地运用中医理论诊断及治疗疾病。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增加与中医急诊医学相关的中医专题学术讲座,名老中医经验交流,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强化以往所学,真正把书本知识经分析提炼做出自己的判断,进而转化到临床实际应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能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学以致用之感,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中医急诊临床思维,为将来成为一名有创造性思维的中医高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统畜牧兽医和现代畜牧兽医区别分析
摘要:畜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日常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要求,需要进行畜牧兽医综合水平的提升,以适应新时展的需求。目前的畜牧兽医除了为人类提供食用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外,在人畜共患疾病防治以及医学模拟实验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兽医科学与医学理论基础的通联作用,使得传统畜牧兽医和现代畜牧兽医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传统畜牧兽医和现代畜牧兽医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传统畜牧兽医;现代畜牧兽医;区别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速度很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日常生活中所需要使用的肉蛋奶等畜牧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医学领域提出的人畜综合科研,可以实现畜牧兽医行业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畜牧兽医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缓慢,其中国家对兽医行业的投入量有限,应是影响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目前正在加大投入,提升新科技在畜牧兽医行业的应用,但是目前畜牧兽医行业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畜牧兽医工作的整体水平。
1传统畜牧兽医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和医疗文化的综合发展与畜牧行业的发展需求,共同营造了传统兽医行业。所谓的传统兽医行业,是指采用中医理论对动物疾病进行的治疗,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对动物疾病治疗的经验和方法。传统畜牧兽医的理论基础就是道教的五行理论,加之中国中医疾病治疗技术中的针灸和中药,是目前传统畜牧兽医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畜牧兽医的技术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传统畜牧兽医和现代畜牧兽医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正在相互协作。
2现代畜牧兽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医开始在国内广泛使用。现代畜牧兽医是指采用较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使用相应的检测仪器,对动物疾病进行及时的检测,然后使用西药,治疗动物疾病。这种治疗方法需要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治疗标准进行控制,实现病毒侵害的源头控制。现代畜牧兽医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合理的遵从国家的用药标准,可以为人们提供较高质量的肉制品,确保提升人们的综合健康水平。
中医院校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探讨
1.中医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改进方向
中医系统思维方法是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中医药院校要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就应在中医教学改革中重视中医系统思维方法的培养,使中医院校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过程中都养成用中医系统思维方法去分析、处理疾病的习惯。目前中医院校成人继续教育课程设制缺乏中医特色,是全日制人才培训计划的压缩版,缺乏继续教育的特色,不符合中医药教育的培养规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是很合理,较难担当起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根据我们的调研及研究,认为中医成人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现在成人继续教育中非医学课程所占学时数过多。我们对一些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中医学成人本科生培养计划进行统计分析,平均中医类课时仅占32.86%,西医课时则占37.12%,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占30.02%。很多成人教学计划中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不够重视,多数列为选修课。此外,现在的中医院校将中医、中药、针灸等设为相对独立的专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中医成人学员对针灸、按摩等非药物疗法不精通,不会辨识中草药、饮片,不能在临床上灵活辨证遣方用药。不能从不同层面全方位考察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在养生防病中不能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环境,在治疗中不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成人中医教育中,课程设置要按照中医学的特点进行课程编排,对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的联系要给予足够重视,要注重对学生的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果,缩短教学时间,有效地弥补课时不足的缺陷。不能人为地将理论与临床分割,要加大中医基本理论课的学时,重视经典课程的教学,并将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医临床课程打通,从理论教学开始边学习边临床,加大中医学教学课时,适当减少非医学课程学时。我们在调研中很多学员提出取消成人中医教育英语课的教学,减少计算机等非医学课学时。因为中医成人教育学员大多数来自于基层,工作中很少能用到英语,计算机基层最多是文档的处理及系统的应用操作,编程等较复杂的问题在基层根本接触不到,学而不用很快就会遗忘,用去了成人本来就不多的宝贵时间,并且没有多大提高,还影响了医学课程的学习。
2.加强四大经典课程学习
保证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建立中医临床思维模式需要从传统文化与经典理论中汲取精华。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对学生形成整体观念,打好中医学学习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三者作为学习完中医理论经典后的提高课程,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其理论主要来自临床治疗效应的反证,建立了外感、内伤杂病和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同时对临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解放前,中医教学大多是师带徒的形式,学生可跟一师或多师,从学习初期就一边诵读经典,一边跟着师傅出诊,能直接的观察到运用经典理论辨证施治的全过程,对经典的理解会更深,长时间临床,自己就能举一反三,随心应手,终身难忘。现在中医院校成人教育中不重视中医经典课程诵读学习。学生也普遍认为教科书理论与实际临床脱节较为严重,经典考核不注重临床应用,教材也有一定的缺陷,教学倾向于应试教育等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把经典课做为临床课为学生进行教学,加大学生对经典的背诵数量,并做为考核的重点内容,会在中医教学上对学生临床技术提高产生较大影响。纵观历代中医名家,他们不仅有悬壶济世的高超医技,而且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此,中医教学改革中应重视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等中国传统文化,为阅读、理解中医古籍和经典打好基础。
3.加强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
中医学是自然、人文科学的统一体,其理论基础更具人文特点,中医学的产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深刻影响。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在漫长地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国人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模式,体现了中国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认识。如通过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三大原理向医学的渗透,把人放在自然和社会的整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中进行认识,形成了以“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中医学思维方法。名医秦伯未曾说:“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而整个文学修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学好中医需要有古汉语基础和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缺乏这种文化背景,很难掌握中医学术的精髓,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少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的“国学”知识,同时受到理科课程的培训,已形成了固定化的思维模式与习惯。参加成人学习以后,又将较多的时间用在学非医学课程上,难免对中医理论的学习产生畏难甚至排斥心理。
4.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微课程设计探索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呼唤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微课程作为在线开放课程的一种新的探索,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一方面,它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线学习的形式,自由度高,更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团队学习、深度学习。以面向医学专业及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中医学导论部分为例,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微课程的优势,微课程的制作,教学实践与反思,以期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经验。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微课程;中医思维方法;自主学习
1中医基础理论呼唤教学改革
1.1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变化
传统课堂中,教师发挥了主导地位,从策划到演绎,教师是整节课绝对的主角。虽有利于对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把控,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3]。网络时代的到来,具体知识的习得变得便捷、容易,唾手可得。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在网络时代、大数据背景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呼唤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希望能在网络平台和资源的帮助下,达成深度学习而不仅仅是听懂而已,同时也能帮助更多的中医初学者去了解中医,而这都要从中医第一课中医基础理论作为起始。诚然从网络课程兴起至今,有不少学者提出网络课程选课流失率、如何兼顾线上和线下学习结合等问题,但从已有文献来看也不乏学习成效卓然的实践,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介绍了中国传统医药特色理论、思想及其产生、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背景,2013年12月2日在Coursera,成为上海高校首批亮相于全球共享的慕课之一[4]。胡莉芳基于Coursera平台课程数据统计与分析,认为目前虽然在教学技术、互动方式等方面慕课开拓了线下课程、传统课堂所没有的领域,但它在课程的基本要素———教师、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创新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5]。已取得成效的研究提示我们还需要在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和资源建设上花时间、下功夫。
1.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特点宜引入微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专业学生入学的第一门中医类基础课程,是构建中医理论大厦的基石,是中医临床学习与实践的根本前提。中医基础理论和其他中医类基础课不同,讲授时常牵涉到大量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基本概念。而“大一新生”大多数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功底偏薄弱。面对“阴阳五行”“气”这些相对抽象、深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何真正帮助他们理解,进而搭建中医理论的框架?王琦认为:“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密切联系,是一种原创性的思维模式[6]。”因此,帮助学生构建中医思维模式尤为重要。中医的特殊性源自其特殊的形成发展脉络、源自在中医理论构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哲学以及思维方法。而目前的教材限于篇幅,课堂教学限于学时,这部分内容阐述不够深入、系统。只有厘清这些问题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进而构建中医思维模式。因此,我们的微课程突破了现有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框架,重新思考中医理论的发生与发展,不囿于原有教材的章节,转而以知识点为模块,对中医学科特点、性质及其历史演变做出概括性介绍的同时,重在介绍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法与文化理念,进而引导他们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医思维模式,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其次,基础课不同于临床课。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多,又往往关涉传统哲学与文化,缺乏故事性与生动性,理解难度高。没有临床教学那么鲜活,内容相对枯燥,没那么有趣。同时,受限于教师个人PPT等多媒体制作技术,纯粹课堂的讲授很难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某些抽象概念形象化地展现与表达,只能依赖教师语言、肢体动作等加以描述,学生们或有似懂非懂,一到运用环节,往往并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怎么让我们的课程生动起来?微课程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技术的支撑。我们的微课程采用授课教师多机位录课,结合文字、动图、PPT等可视画面,辅以手绘动漫微课,从而能够立体、动态、形象化地阐释中医基本概念和内涵,必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状与路径
摘要:文章试从中医药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中医药教育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中医人才培养造成的影响。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导致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缓慢、中医发展及创新西医化等问题,提出中医教育应当尊重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通过树立正确的中医人才标准、合理设置中医药院校课程体系、凝聚社会合力以培植中医药文化土壤等路径解决中医药持续发展的困惑,复兴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建立中医学术发展理念、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困惑与挑战。一方面,中医药发展国内外环境祥和,为越来越多人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中医药国内市场萎缩、中医人才质量下降、优势特色淡化以及本体文化传承危机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界也掀起了几次关于“中医存废”和“中医科学性”的大讨论。振兴中医、保持中医特色的呼声不绝于耳。一味歌颂中医药的昔日辉煌绝非明智之举,正视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寻应对路径和策略才是当今中医的持续发展之道。
1中医药发展的传统文化背景
中医药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可谓同生息,共盛衰,水乳交融,难以分割。自中医学形成之初,中医药便汲取了包括哲学、天文、地理、军事、农学等多学科的养分,并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和文化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生存、发展的文化坐标,二者在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上具有天然一致性。中医学在起源、形成和发展中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特质,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展示。其养生学以道家及道教理论为旗帜,强调“静”字,以“无为”方式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天文学以易学为旗帜,如五运六气便源于对天象的观察和历法的进步。医学伦理学则以儒学为指导,并借鉴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构成中医阴平阳秘,整体和谐的健康观。此外,中医的语言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擅长移植和嫁接“气”“阴阳”“五行”等文化和哲学概念构建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治的基本模型。中医理论的创新和突变都与彼时的文化思潮、价值理念密切相关[1],其优秀也很大程度得益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和利用。正如楼宇烈所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思维特点,最充分地体现在传统文学艺术和中医理论中”[2]。新文化运动后,以文、史、哲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逐渐转变为以数、理、化为基础的西方科学结构,重视数量概念和分析还原的思维方法。知识文化结构的冲击显然极大地影响了医学领域。凭借现代科学文化价值的宣传和推广,西医的迅猛发展使得祖国医学的科学地位遭到责难和质疑。另一方面,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不断边缘化,使得中医教育丧失母体文化,人本主义和临床技艺被淡化,极大影响了中医特色思维的建立和中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对中医教育及发展创新的影响
2.1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缓慢
急危重症医学论文
一、发挥优势,加强创新中药在急危重症领域的应用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中药在继承传统中药的基础上,不断引入新工艺、新剂型和新辅料,创新和发展了传统中药,形成了能与化学药开展差异化竞争,在疑难杂症、急危重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创新中药。例如以安宫牛黄丸拆方制成的中药静脉制剂清开灵、醒脑静已在各大医院乃至急救中心的急救车上广泛使用,用于急性脑卒中及高热昏迷的抢救;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已成为冠心病心绞痛常用的速效制剂;在治疗急性热病,如对感染性高热、急性病毒性感染尤其是对流感等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清热解毒类中药有着独特的临床优势,清开灵、双黄连、抗病毒等制剂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的战役中,对疫情的控制和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认可。但目前中药在临床实践中用于急危重症的药物越来越少,原因主要在于医患人员固有的思维观念的影响使一些对急危重症有着确切疗效的优秀中药在推广使用时得不到重视,对中药治疗效果的不客观评价导致医患人员对中药治疗急危重症的不信任;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现有的水平制约了中药在急危重症治疗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对中医急诊方面的研究,正确评价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方面的作用;二是加强对急危重症治疗药物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开发符合现代临床医学标准、能被国际认可的现代创新中药。提升急危重症领域创新中药的研究水平和科技内涵;三是重点监测急危重症领域创新中药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确保人民的用药安全。
二、培育人才,提升中医急症人才业务素质
中医急症要发展,首先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敬业拼搏精神的人才队伍。要加强中医急症队伍进行培训,使中医急症队伍应具备深厚中医理论基础和中医临床诊治能力,掌握临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