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医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医基础医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医基础医学

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技术在药理、基础医学、检验医学及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大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已开展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课程,并逐步增加课时。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中医高等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并强化实验方法与科研成果的作用。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程需要结合中医、中药特色,发展适合自己的模式,以提升学生科研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技能已广泛用于检验、诊断、药理等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领域。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实验得来的许多知识都写到教材上,因此,生化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点,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1]。生物化学技术在基因工程、肿瘤标志物、基因筛查等方面已经进入产业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而且成为医生、检验师等必备基本素质。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科研思维能力[3]。中医类高等院校开设此类课程较晚,理论、实验教学都相对滞后,并且由于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即文理科兼有,对生物化学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异较大,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探索一些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1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

中医类高等院校专业招生文理兼有,而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涉及数学、力学、化学等诸多理科知识。这对于文科生来说,学习和理解能力受到很大考验,接受的知识能力也存在局限性,需要老师在理论及实验课上多给予关注。此外,大多中医药类高校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非重点课程,对其以后职业发展并无多大帮助,抱着及格就好的心理。面对这样的学习态度与动机,这就需要老师在理论课与实验课授课当中穿插生化在临床中应用重要性的例子,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予以积极引导。如:在“血清ALT和AST活性的检测”的实验中,ALT和AST具有非常重要临床意义,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活性及含量用于判断肝功能障碍病人的肝功能是否受损。从而使中医学生深刻认识明白:生物化学实验课可以从检测指标深入研究疾病机理、发病过程、靶向分子机制等;以此确定疾病机理,明确临床诊疗、用药,以更加有效的解决临床医学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中医治疗和诊断提供一件利器、工具,便于更加全面的诊疗。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积极主动地去认真学习和探索。

2合理安排课时

中医高校医学生在校5年,要学习中医理论、西医知识、公共课程,学业压力巨大。有些人认为:生物化学是舶来品,生化实验教学内容与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无关,对中医药学生帮助不大。因此,常有中医药院校将生化实验课压缩的状况。生物化学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便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学生日后临床工作提供便利。中医类高等院校应当重视生化实验教学,合理调整课时,做到不浪费也不随意压缩。实验课时,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原理和操作,教师合理安排授课顺序与时间。生化实验中途通常会有多次离心、水浴、静置,需要长时间等待,因此,实验原理操作不需要一次性讲完,可以合理利用实验间隙时间分段讲解,讲一步做一步的形式。既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也便于学生分解消化,避免等待时间中学生玩手机、聊微信等情况发生。

阅读全文

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3篇)

第一篇:医学教育下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

1原因分析

1.1宏观因素教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改革步伐缓慢、经济发展区域失衡、文化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发展。

1.1.1医学教育定位及培养目标偏离,人文医学教育制度不健全目前对医学生的培养往往只重视医疗技术方面,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医学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医学教育混为一谈,认为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就是开设一些基础性课程,如文史哲、艺术欣赏等,完全背离我国医学教育的实质。

1.1.2我国教育重理轻文,人文医学教育未得到重视长期以来,重理轻文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样虽然培养了医学生的理解、概括、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但忽视了开发医学生的意志、兴趣、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现阶段的医务工作者,既要有过硬的医学技术,又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1.2微观因素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本身的教育观念、体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1.2.1教育观念体制落后调查研究显示,53.03%的学校其人文医学教育的阻力主要是教育部门重视不够、教育观念落后、教育体制改革缓慢;51.62%的认为人文医学教育的最大阻力来自学校决策者;进一步分析发现,53.48%的认为来自学校决策层的阻力,是他们在观念上认为人文医学教育不重要,46.5%的认为他们认为很重要,但认为教育体制改革太麻烦了,不易做到。这些数据说明,教育观念、体制是影响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阅读全文

高职医疗美容基础医学概论教学

1突出专业特色,合理安排教学重难点

笔者认为人体解剖学是美容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特别是与美容技能操作有关肌肉骨骼要重点讲解;讲解组织胚胎学时侧重皮肤组织的形态结构的讲解;生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这部分内容为美容外科学、美容皮肤治疗、物理美容技术等多门美容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授课时采用与临床病例结合重点讲解。而遗传学、生物化学,这部分内容抽象,机理和计算公式复杂,可结合科普视频等形式给学生宣教。因此,合理分配教学重难点,将繁杂的知识点整合,化繁为简,既减轻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压力,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模式

由于基础医学概论涉及知识面广,在有限课时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繁杂的知识点使学生记忆困难;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微观组织学的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而一些较复杂的病理机制学生难以理解,这些因素都造成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学习兴趣不高,自信心不足或产生挫败感。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授课时应用生动事例和简练的语言说明抽象复杂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时引用巴甫洛夫刺激狗产生唾液经典案例讲解,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在讲解重点难点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添加图片、音频、视频、动画flash等多种形式,更加直观和生动的让学生学习和理解。为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在讲解呼吸解剖生理病理时,我引用科普短片或教学视频,把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生动的展现在课堂。此外,教师尝试以系统为专题讲述人体结构功能。遵循认识的规律,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目前,滨州医学院对非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采用系统教学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进行课程整合。打破传统的分学科教学模式,从考试成绩的分析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效果。笔者将问题导入法、作业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更好的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网站链接,多方面、多角度的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本门课程。

3加强师生沟通,促进教师之间学科交流

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利用课间或课后时间、书面汇报、座谈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例如交谈中学生反映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专业术语多,内容抽象难以记忆,希望老师多增加教学视频,例图表等形式加深理解。积极听取学生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既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又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相长。由于基础医学概论是多个学科的整合,在内容上难免存在知识点交叉。为避免知识脱节或重复,各学科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就尤其重要。我校每周二下午业务学习时间,安排集体备课或讨论会等形式集中交流,这种形式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和才能,促进优势互补,能及时调整和解决教学存在问题。同时,各学科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保证知识框架系统性、完整性,避免教学资源浪费。笔者团队根据教育部关于“医学技术”类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精神,结合高职高专美容专业特点,编写教学大纲和对应内容的练习题库,由课程教学秘书汇总编辑成复习指导手册,学生在课后业余时间通过练习试题库检验学习效果及巩固重点知识,在复习指导手册的辅助下学生期末考试心理负担减轻,有效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立足技能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阅读全文

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摘要:通过对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教育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并对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信息类专业;高等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加强健康医疗(卫生)信息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使得卫生信息化人才能力培养得以强化。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信息类专业作为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及时调整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缩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本文通过调查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专业教学情况,总结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并对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1研究对象

在宏观了解全国高校医学信息类专业设置情况的基础下,根据专业开设时间,从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域选取9所高等医学院校,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以这些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分析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2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医学信息类专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目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向下涵盖专科教育,向上发展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1]。

阅读全文

病理学试题库的建设及应用分析

摘要:病理学是中医院校继续教育多种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离不开试题库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病理学系基于学校平台建设病理学试题库应用于继续教育教学,通过实践应用,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中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对临床病例的分析能力,提高了病理学教学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继续教育;中医;病理学;题库

中医学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是对于实践积累要求较高、成才周期较长,因此继续中医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尤为重要[1]。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等诸多因素,目前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存在很大弊端。大多数卫生医务工作者无法亲自到授课现场参加学习进修,导致这些继续项目的效果甚微[2]。疫情影响下,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突破时空限制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而一个好的网络平台是将现代继续医学教育做好的关键。基于网络平台的继续医学教育可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丰富的医学资源,解决地域和时间差异,满足中医从业人员个性化学习需要;学习方式更为灵活,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交流平台,实时互动学习;实时更新知识,了解前沿动态。当然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很多人蒙混过关不认真学习。如何更好地监管学习进度,评价学习质量是基于网络平台的继续医学教育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正确和客观地评价继续教育的质量有赖于真实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考核,已经走出了终结性评价时代,进入了规范化的形成性评价的阶段,其中重要的路径就在于课程考核题库的建设[3]。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中医院校继续教育的重要学科,试题库的建设将深入推进病理学课程考试改革,推动教考分离[4]。本文结合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病理学题库建设和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提高题库质量,推进题库建设与应用。

1互联网平台在继续教育中的必要性

病理学试题库基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建学历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分为学生平台和教学平台。继续医学教育自建平台拥有独立的网络,传输速度快,保证学生在线学习的流畅性,增加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同时自建平台能够分级管理,大数据统计结果科学有效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

2基于网络平台构建成人继续教育病理学试题库建设

根据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病理学大纲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九版《病理学》的知识点、难易度要求录入试题,涵盖病理学13个章节的知识点。目前病理学题库包括2000余道题,按照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题型要求,题库中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A1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多项选择题(X型题)等2000余道题。为考查对临床病例的全面掌握了解,同时设立了病例分析题。规范试题格式后,按照章节导入学校平台题库,逐级审核后使用。

阅读全文

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摘要:

我国在中医、中西医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中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文章首先分析了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学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概括医用化学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为医学院校医用化学教学的改革实践提出几条建议。

关键词:

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NYJY1626)。

1.中医、中西医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现状

阅读全文

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

1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改革背景

1.1培养目标的改变

目前,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仍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医学检验人才,但是实际上,我国一、二、三级各级医院并没有检验医师这一职位。2007年秋季,卫生部第一次下文举办本区域乡镇检验医师培训,由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委托在我校举行,近年来,由于受到职业定位和工作目标等多种因素影响,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专科、中职毕业生并没有得到规范化的检验医师的临床培训,所以往往很难适应检验医师的岗位;同时,随着医学检验学科的发展,现在更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现有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显然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临床实践和医学检验学科发展的需求。

1.2课程体系落后

现阶段,我国医学检验教学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既较为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过去的20多年里,课程体系在医学检验教学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为现代医疗事业培养出了大量的医学人才。但是,随着医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该种课程体系不仅不利于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也无法突出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因此,课程体系的落后,是医学检验教学需要改革的重要原因。

1.3实验教学弱化

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医院的检验工作仍然离不开手动操作,所以,手工检验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近几年来,随着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临床实习的手工检验作用在逐渐削弱,进而造成了实验教学的弱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利于动手操作能力的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

阅读全文

中医院校病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分析

摘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探索在中医院校开展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结合中医专业特色,深入挖掘病理学知识的思政内涵,融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提升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研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将思政教育渗透教学全程,努力打造中医院校课程思政“金课”。

关键词:中医教育;病理学;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打破传统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屏障,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将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入专业课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2]。在中医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不仅有助于中医院校培养德才兼顾的中医人才,其对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乃至人民健康也大有裨益[3]。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病理学作为中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中医院校开设病理学课程不仅为学生未来从事中医药学的诊疗和研究奠定必要的病理学基础知识,更是为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西医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高校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在传授本学科所涉及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强化专业课程教学本身的育人功能,即思政教育[5]。当下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自主性及积极性[6],甚至职业规划不清晰,因此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尤为突出。同时病理学这门课程偏形态,偏枯燥,学生的兴趣偏弱,特别是中医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以上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开展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打造一门有温度的中医院校病理学“金课”。本文以绪论为例,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并灵活运用到教学中。病理学绪论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基本内容;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发展简史。这5部分内容中有多处可深入挖掘思政内涵,开展课程思政。

1融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易经》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7],而中医的辨证论治正契合这一观点。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重点要清晰,前期基础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研究重点为正常机体,而病理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疾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包括损伤与抗损伤、因果转化、局部与整体等。在该部分需运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去分析和理解疾病的病因、机制和转归,全面地认识疾病的本质。损伤与抗损伤蕴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相互斗争推动疾病的发展。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疾病,基本病理过程同样适用各论中的疾病,体现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基本内容中总论和各论体现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哲学思想。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机制,学会“质疑”教材,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诊疗疾病,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正确区分病因和条件,明确疾病的转归。这对学生全面认识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8],并为未来临床诊疗提供坚实的基础。

2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大会上,“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9]。这一重任则落在当下以及未来的医学生身上。因此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尤为重要。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战“疫”有“方”。疗效就是中医药的生命力,但欲让其生命力更加顽强,则有赖于利用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使其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而中医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推动世界医学事业的发展。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病理学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动物病理学。目前,主要通过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和细胞学检查研究人体病理学。在此部分,先让学生们了解尸体解剖的作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初,病理学借助尸体解剖对寻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做出了巨大贡献。尸体解剖可以查明死亡原因,在刑事案件上还原真相;其还可为医疗纠纷提供证据,伸张公平正义;可以确诊疾病,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可以积累人体疾病资料,供教学和研究。而教学所用标本更多地依赖于遗体捐献,遗体捐献者具有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社会具有崇高的奉献性。因此要教育学生对“大体老师”怀有崇高的敬意,引导医学生树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在了解我国遗体捐献率低、尸检率低后,带领学生们分析原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伦理的影响,我国遗体捐献率一直较低。当下,中国遗体捐献程序的不完善导致一些社会乱象,法制建设滞后等因素严重制约着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10]。针对这2个方面,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遗体捐献的宣传,激发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在活体组织检查上,强调病理学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引导学生思考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要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提醒学生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鼓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工作做到极致,对自己负责,对每一个患者负责。而细胞学检查最大的优点在于早期筛查疾病,引导学生思考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基本策略,和中医的治未病不谋而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