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医护理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育的意义及成效
一、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的意义
1.奠定学科基础
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认定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与成熟的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护理学科尚缺乏清晰的学科专业定位和战略发展方向,发展二级学科、培养不同类型的护理专科人才是护理学科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级学科的确立需要与医学发展相匹配,其专科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及未来的发展领域可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医护理学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独特的护理技术,在老年医疗、社区保健、养老服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培养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巩固、提升中医护理的专科地位,创立护理二级学科,可为护理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打造专业队伍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西医护理学校毕业生成为中医院护理的主力军,在开展中医护理时存在着巨大的理论盲区。中医基础理论薄弱、护理技术能力有限,导致临床中医护理技术使用率低下,与技术水平下降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程度是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教育层面的缺失,专业人才队伍匮乏,影响了中医护理水平的发挥,限制了中医护理向高层次的发展。而目前国内尚无完善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中医护理队伍现状制定中医专科护理培训内容及标准,开展不同层次的中医护理专科人才规范化教育,可造就一支独具中医护理特色的专业队伍,有利于中医护理学科理论发展、临床实践的深化、中医护理水平的提升。
3.拓展专科领域
国内外研究表明,专科护士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专科护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专业护理知识不断积累,护理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临床专科护理人才发展相对落后,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梯队无层次。卫生部曾明确提出,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进一步拓展专科领域,对专科人才培养准入资格、目标、形式、考核及管理等进一步细化。通过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探索建立完善的中医专科人才培养体系,规范培训模式,构建中医专科护理人才梯队,对拓展专科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专科人才培养经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中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
一、目前中医医院CME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医院领导中存在重工作轻培养、重经济效益轻技术提高、重近期利益轻远期效果的现象,严重影响了CME的深入开展。在此情况下,医院CME的管理人员没有专职的,而多由医务科或科教科兼管。他们由于事务性工作较多,存在着表面性工作做得较多,缺乏深层次的研究与思考。由于受经费的制约,中医医院投入不足,开展和参加项目较局限,影响了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智力引进,从而影响了学科建设,后劲乏力。一些医院未建立CME制度或虽然建立,但培养目标、考核与职称晋升、待遇、评优评先、执业再注册脱节,难以发挥其促进作用,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参加CME的积极性。
2、CME项目水平不高,手段方式落后
(1)CME项目水平不高
①CME项目的申报质量和教学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相近CME项目的重复申报,项目内容不符合“四新”、“三性(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CME项目师资力量配置、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项目的监督检查不到位。②CME项目学科覆盖率发展不平衡,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申报的CME项目学科覆盖面不广,学科结构往往局限于传统的学科框架格局上,缺少主动适应和应变能力,以及反映“四新”内容不够。在教学目标上,对提高能力和素质重视不够,使学习者选择性较小,难以满足和适应需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缺乏对CME管理及教学方法、效果的系统评价和研究,尚未建立相应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③CME内容不完善。CME中多注重医疗技术的继续教育,而没有把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医德医风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导致个别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有所提高,而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却停滞不前,两者不能协调发展,造成了医疗纠纷增多的不和谐局面。④中医专业和西医专业没有区别对待。中医医院中,中医临床医师对中医方面知识掌握要优于西医的诊疗技术,西医专业临床医师的诊疗技术要优于中医医师,但是中医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功底较差。目前对于这两类临床医师的CME基本上没有区别对待,而是一概而论的。
(2)CME手段方式落后
医学教育的完善策略论文2篇
第一篇
一、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继续医学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用人单位乃至社会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学历教育、轻培训教育的现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往往疲于应付大量的临床医疗工作,缺乏系统性的人员培养计划和汲取新知识的体系。
2.有些继续医学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效果。很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授予学分的继教培训班,目的是取得学分,没有认真学习讲座。而作为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的一些高校对继续教育的错误定位,使其事实上处于高校发展规划外围和边缘的尴尬境地,导致了继续教育发展的非持续性、摇摆性与随机性。
3.缺乏对进修学习的有效评价机制。作为用人单位,会选派骨干人员对外进修学习,一般这样专业针对性较强,但当学成回来,往往没有对其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价,使得外出进修人员没有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使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尽快在医疗实践中体现。
4.落实继续医学教育评估体系不彻底。在举办国家级或省市级继教学习班之前有审批机制,但实际举办的效果没有详细的反馈把关。使得审批项目完成后举办方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影响继教班的效果,往往为了取得继教学分而举办学习班,事倍功半。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重症医疗数据可视化探究
摘要:本文分析对比了国内外对医疗领域方面的数据可视化研究文献,总结其研究发展现状和进程,并着重分析了重症医疗数据可视化研究领域。从宏观上看,国内外对医疗数据可视化研究基本趋势保持一致,性能效率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本文还分析了医疗数据可视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了相关研究问题,提出了可行建议。面对数量日益增长的医疗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重症监护;医疗;数据可视化;发展前景
1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类医疗信息急速增长。数据可视化应用概念,覆盖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医疗数据精准研究对中国医疗整体领域发展、国民健康状况预测、医疗护理精准护理等方面都起到核心作用。为了应对大量医疗数据、更为复杂的病情走势、医患关系紧张等医疗问题,医疗领域需要进一步得到技术上的支持和创新。数据可视化技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分析国内外众多机构或团队对医疗数据可视化研究的情况得知,在数量巨大的医疗数据面前,可视化研究技术效能还是比较低下。医疗数据可视化研究尤其是对一些类似重症监护医疗方面的探索,就显得尤为必要。选择重症医疗数据做可视化技术研究的原因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在医疗救治方面的关键指标和重要医学工作之一。其涉及内容包括:病历多、病情杂、场景多、环境差异大、用药范围广、多样性数据复杂。如果要在复杂环境及复杂数据的基础上克服技术的障碍,则需要对可视化技术不断做出技术研究和技术突破。
2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目前在IEEEHEALTHCOM会议、中国医疗科技大会、CCF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ChinaVIS)等国内外众多医疗信息化顶级会议上都提到医疗数据可视化问题。目前对医疗数据可视化的研究非常火热。在科研论文领域上,医疗数据可视化相关的论文也是逐年递增,趋势颇高。从宏观角度分析,国内国外基本趋势保持一致。
2.1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在国内,对医疗数据可视化研究的载文相对比较集中,如《医学信息学杂志》、《医疗卫生装备》、《中国数字医学》等。上述载体主要是以医疗大数据可视化在辅助智能决策上的应用。根据大量文献,目前国内医疗数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数据采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近些年,相关文献数量呈指数式增长[1-2],研究主题逐步多元化和细化[3]。2020年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全球的人类、医疗体系都在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虽然国内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但是当面对大量病毒患者的集中发病、病情陌生、复杂等问题时,还是出现了数据设计方向不断变化、数据维度越来越多的情况,导致数据展示和分析有很大的困难。由此得出,国内医疗数据可视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很多学者在从事、思考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科研技术的成功,不仅可以提高疫情防控效率,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数据安全,维持数据完整、系统,还对后续的疫情防控提供进一步的参考。急危重症综合救治方面,国内相关机构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处理相关数据[4]。针对数据来源复杂、分散等问题能结合具体场景提出具体的数据可视化方案等较为具体的研究领域也有所涉及[5]。在重症医疗领域的数据可视化研究文献中,国内中医药在重症医学方面的应用领域有较大的关注度[6]。重症医疗可视化技术应用研究目前在医师规范化培训辅助教学等教育领域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7]。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可视化技术辅助教学会使数据更加直观、全面,对规范培养医师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对于重症医学领域来说,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和机器学习模型是应用比较晚的领域。目前成功落地的大数据AI系统,大多集中在影像医学领域,在血液管理和输液治疗等方面也有应用。但这些大多处于一个“项目”阶段,创造价值还有待于提高。就重症病情而言,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和机器学习建模,构建早期预警模型,在早期医疗AI刚兴起时很火热,但同样存在所建立的模型没有应用价值的问题。综上,国内众多机构或团队,对医疗数据可视化都在进行研究,但其可视化的效果还有待于提高。这对要求较高的重症医疗方面的实现来说还肩背难望。因此,对辅助精准医疗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探索还有待于投入和提升。
医院护理论文(共8篇)
(一)
针对目前医院存在的对护士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将柔性管理应用到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行柔性管理文化,有效规范护士行为
医院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比如“护士长竞聘上岗”“护士定期考核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评选出最优的护理病房和优秀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和鼓励。在医院患者增加,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重视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给护士灌输“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
二、建立柔性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护士潜能
柔性组织结构是以创新能力为宗旨,通过风险共担、分工合作的方式降低护士的心理压力,给基层护理人员授权,提高基层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并自觉地提高护理标准。同时,上级管理人员应该以访谈的形式倾听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有利于将基层的建议传达到上层管理者,有助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组织结构。
三、实现柔性化沟通,提高人际和谐度
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运用
【摘要】叙事医学是人文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体现了叙事思想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叙事医学不仅在提高医务人员共情能力、自我反思引发、职业认同感增强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间接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等也有很多益处。新生儿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需要隔离监护,几乎不能做到母婴同室,甚至无法探视。新生儿科工作压力大,知识更新快,医学生需要在尽快掌握临床技术的前提下加强人文素养。扎实的临床基础是每一个新生儿科医生必备的,医学的发展也要求新生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每个环节融入人文关怀精神。通过叙事医学教育,使新生儿科医生主动养成善于倾听患儿以及其背后家庭的故事,理解和同情患儿及其家属的心情及抉择,形成对患儿的共情能力以及专业的职业精神,促成以患儿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叙事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研究还需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推进、不断应用和总结。
【关键词】叙事医学;新生儿;医学人文;人文教育;共情;人文关怀
叙事医学的提出,为医学模式转变提供了全新、有效的实践工具。医务人员在传统医学模式下,主要偏重于对患者疾病的救治,患者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往往被忽视。叙事医学是人文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体现了叙事思想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医生要在诊疗过程中学会倾听患者的故事,强调患者在诊疗活动中的核心地位[1]。叙事医学包含患者的生理、心理及情感等多个要素,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的共情能力[2-3]。此外,叙事医学也为患者提供了了解医学和医生工作的渠道,有助于医患互通,减少医患矛盾[4]。
1叙事医学的研究进展
希波克拉底被尊为“医学之父”,两千多年前提出: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1700多年前我国西晋哲学家杨泉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由此可见,两千年来中西方在医患关系方面达成了惊人的共识:医学的人文性与科学性两者缺一不可[4]。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在1992年已将文学叙事纳入医学教育;丽塔•卡蓉,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拥有文学博士学位的内科医生,2001年提出了叙事医学理论并逐渐系统化,发达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很快将其融入医学教育;伦敦国王学院在2010年将“医学人文主题和技能”设置为必修课程[4]。2011年以后,国外医学领域继续关注叙事医学,并把叙事医学普遍应用到医学教育领域中。在临床领域中医务人员熟悉并使用的“平行病历”,是叙事医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多家国际知名杂志社《美国医学会期刊》等设有医生进行反思性写作的专栏。卡蓉在其著作中指出与患者有效沟通,将患者的痛苦、感受写下来,形成平行病历,临床医生最后进行反思性写作,达到与患者共情的目的,从而进入患者内心,真正了解其需求,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患之间的不信任[4]。人文学科可以触及传统生物医学无法到达的领域,医学文学作品详细及深入刻画了患者的疾病痛苦、医护人员的工作及生活,医护及患者的相处等内容,能够让医务人员产生对患者的同情和理解,在工作中进行反思,对于认同职业价值,体悟生命本质,调整自己的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5]。叙事医学已在国外医学界得到了较好发展,在国外,叙事医学研究涉及医疗决策、叙事关怀、伦理、培养医学生的叙事能力等诸多领域,这些基础研究推动了叙事医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叙事医学的概念引入到我国比发达国家要晚20年左右,2011年杨晓霖[4]发表了西方叙事医学相关的论文,在国内首次引进叙事医学的概念,之后国内才开始关注叙事医学。目前我国对叙事医学的研究涉及的领域较局限,对叙事医学的研究仅限于对其概念的阐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推进叙事医学理念和实践的初步阶段,在适合国情的叙事医学教育体系及临床应用体系架构等方面的研究做的较少[6]。目前我国叙事医学研究开始在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培养、糖尿病足患者护理教育、临终关怀等方面开始逐步应用[7-9],中国老年医学会急诊分会在2018年成立了叙事医学专委会,创办《叙事医学》杂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开始纳入叙事医学。在叙事医学教育方面,国内北京大学和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要求八年制医学生撰写人文病历,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西安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1]等医院有医学生和医务人员开始尝试书写和探索平行病历。但是几乎没有医院将叙事医学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普及,几乎所有的年轻医生根本不了解叙事医学,更不用提将叙事医学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人文精神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理应受到重视,应该通过实践的方式传承下去,但从医学基础及医学临床课程再到临床见习及实习,均很少涉及[12]。
2叙事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应用
我国新生儿学组于1985年召开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9届大会上正式成立,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6年后的2011年,之后新生儿医学在我国开始迅速发展[13]。近20年来,各地培养了大批新生儿专业人才。新生儿学科的发展以及其对国家卫生健康指标做出的贡献可以从我国儿童卫生健康指标的数据中综合体现。从1991—2012年21年时间,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从33.1‰急剧下降到6.9‰,在发达省份的城区,新生儿死亡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13]。目前我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需要隔离监护,几乎不能做到母婴同室,甚至无法探视。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在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占得比例越来越大,而早产儿住院时间短则半月,多则半年甚至更长。新生儿的病情解释主要是通过电话与患儿父母沟通或与家属面对面沟通。一方面,新生儿病情危重且病情变化快而隐匿,住院期间可能经历各种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胃管置入、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等会给患儿带来直接的疼痛;声音、光线刺激、新生儿光疗等非侵入性操作也会给患儿制造不适感,不利于新生儿神经发育。患儿除了遭受疾病痛苦,还需面对和母亲分离,而且患儿的感受及体验无法用语言表达,沟通难度大。因此医生对患儿的疼痛、疾病给予照护,减少不良的刺激不仅是人文关怀的需求,也是发展支持性护理的要求,有利于新生儿神经发育[14]。另一方面,父母面对与新生儿分离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例如在NICU中1例27周的未成熟儿,出生体重只有1000g,生后就给予了气管插管转入NICU救治。此时新生儿科医生就会跟这名患儿的父亲沟通病情,但是因为医学专业性太强,家属难以理解孩子具体的病情,所以医生交待病情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语气上也要缓和,不要不带任何感情的把病情讲完。而接下来的治疗非常艰难,先后给予了脐静脉及中心静脉置管,最终患儿在生后1个月达到了全肠内喂养,拔出了静脉通路。患儿母亲的情绪持续低落,每次沟通病情,患儿母亲总是以泪洗面,作为医生就要耐心的跟家长解释,语气尽量缓和,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尽量安慰家长。孩子总的无创呼吸机通气的时间是2个半月,此时家属开始质疑:为什么就不能脱离呼吸机?是不是医生为了延长住院时间故意不让脱离呼吸机?这时候家长充满了不信任的情绪。主管医生更要耐心的倾听家属的想法、化解其质疑。最终患儿住院了近100天后顺利出院了,出院的时候医生看到患儿父母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所以,医护人员只有做到充分理解患儿父母心情,才能有效的沟通达到共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每个在新生儿住院的患者背后都关联着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与其家庭的经济、背景、认知及情感相关。要求医生在诊疗中,将叙事医学在临床中实践,同患儿家属一起体验关于他们与新生儿之间的故事,才能达到有效的解除患儿及家属病痛的目的。因此,在与家属沟通时,医生需要正视并认同家属的负面情绪,站在家属的角度考虑,并逐步化解家属对医生的不信任和焦虑,了解患儿父母的需求,给家长提供情感支持。加强沟通和理解,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其实在很多时候,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实施医疗决策,并且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例33周的早产儿,在生后1天多时突然出现频繁呼吸暂停、感染性休克、高钾血症及严重心律失常,很快进入昏迷状态。跟家属交待完病情后,这名父亲一再表示支持配合医生的工作,尽全力救治这个孩子。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抢救后,患儿恢复窦性心律,内环境和电解质紊乱也得到纠正,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急查血氨结果高达1600umol/L,是正常新生儿的10多倍,持续昏迷预后不良。这时需要反复与家属沟通,家属的救治意愿决定了之后的治疗决策,谈话对医患双方都很艰难,但又必须进行。其实从医生的角度看这个患儿病情如此凶险,再继续治疗可能意义不大,即使生存下来,往往预后不良。主管医生跟患儿父亲交代病情:作为孩子的主诊医护团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医护人员肯定会尽全力抢救,但家属同时要做好发生坏结局的心理准备。患儿父亲捂着脸泪流满面,说无论预后如何,都要积极救治,无论如何都要给孩子一次机会。通过与家属不断耐心地沟通,确定家属的治疗意愿后,医护团队决定拼尽全力、奋力一搏。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了新生儿同步动静脉换血术置换出患儿体内的高浓度血氨。历时近2个小时换血终于结束,复查血氨降到423umol/L,患儿出现自主呼吸,刺激有反应,瞳孔逐渐缩小。患儿病情逐步好转,意识清醒,监测血氨在正常水平,很快拔了气管插管撤了呼吸机,住院35天后顺利出院。NICU的患儿随时都会有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变化都要及时与家属沟通,经常会遇到家属因为孩子病情变化无法接受,对医生产生质疑和不信任的很多。多多听听家属的声音,在诊疗过程中给予家属足够的尊重和人文关怀,让家属参与到患儿的诊疗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的生命奇迹的发生[15]。一个合格的新生儿科医生除了医学知识和实践,还需要与父母不断沟通互动,获得支持认可,树立共同面对疾病的信心。如果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待患者的疾病,叙事医学提供了不仅仅是情节,还包括语气、声音、质地以及产生这些信息的生活经历。这种与医患互动的其他要素的重新结合可以让新生儿科医生对患儿变得更有同情心,并培养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和反应的洞察力[16]。由于新生儿科的特殊性,患儿不能自己表达对疾病的感受,在诊疗过程中,新生儿科医生很难通过与患儿的语言交流来获取到真实的临床信息,基本上是需要通过与家长充分交流后才能准确地获得并掌握病史[17]。比如了解父母孕育的经历及对宝宝的期望值、新生儿预后的沟通及父母存在的顾虑、母亲的泌乳支持,新生儿疼痛管理的探讨、丈夫如何帮助妻子渡过分离焦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袋鼠式护理可以使父母获得巨大的情感支持。通过叙事医学教育,使新生儿科医生主动养成善于倾听患儿以及其背后家庭的故事,理解和同情患儿及其家属的心情及抉择,形成对患儿的共情能力以及专业的职业精神。从心底产生对医学职业的敬畏心及虔诚心,形成以患儿为中心的临床思维。100多年前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道出了医学的本质[18]。近几年,我国北京等发达地区陆续开始开展袋鼠式护理,定期让患儿父母进入NICU病房,静距离接触新生儿,减轻了患儿父母情感上的焦虑,对新生儿疾病的治愈也有很好的效果。新生儿个体化发育护理、袋鼠式护理,尤其是近年来研究和实践的以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等新的理念逐渐在部分单位开展。在我国NICU的现有条件下,引入叙事医学尤为重要,在了解和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的情况下,达到患儿最好的救治同时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叙事医学能够引发自我反思、提高医护人员共情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等,对间接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多数为叙事医学的理论阐述,与医学教育结合的研究少见,未见有叙事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应用的相关报道。叙事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研究还需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推进、不断应用和总结。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摘要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人们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力资源匮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基层医院更加突出,给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文就近年医院护理管理者针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所采取的对策进行综述,旨在为基层医院做到合理、有效使用护理人力资源,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指导。
关键词:
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专业技术的关键,也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基层医院存在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护士整体素质不高,护士使用不恰当,护理管理者重心偏移等诸多问题,成为严重阻碍基层医院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须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护理组织的人才需求进行科学的规划、选配、使用、培训、考核和开发的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护理组织做好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的基本工作[1]。随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迅速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笔者将近年来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采取的方针、对策,包括争取领导支持、科学管理护理人力资源、健全激励机制、合理使用人才、加强护士教育和培训、重视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的管理,更好地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等综述如下。
1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1.1护士数量不足
高职院校医卫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探索
摘要:以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思政的融入,为高职院校医卫课程落实课程育人的任务提供参考。实践表明,“三融育人”模式的应用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卫专业;课程思政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医卫专业是一个特殊专业,其服务对象是人,最终目标是提高整个人类的健康水平。如何针对其专业特点,深挖专业课程育人资源,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涵盖并渗透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同耕”责任田[2],形成具有医卫特色的课程育人模式是每一个医卫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3]。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专科课程的基础,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1+X”老年照护/母婴照护/幼儿照护等证书考证的必备知识与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中每天都要用到[4]。本文拟以我校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为例,对高职院校医卫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进行探索与实践。
1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
1.1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方向
结合我校“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医卫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及护理专业百年历史的文化传承和优质护理人才培养要求,确定课程思政建设方向。通过讲好南丁格尔和我国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典型事迹、我校护理专业优秀毕业生的优秀事例、我校护理专业的历史传承,将“人道、博爱、奉献”的护理专业精神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职业精神贯穿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始终。
1.2确立课程思政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