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学英语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学英语教育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
现阶段,全国中学都在进行课程改革,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也必然要随之进行改革。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复合人才为教学要求的,其必然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是在中学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对英语语法、单词以及其他知识的深入拓展。本文先阐述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接着分析当前高校现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之中常见问题,以及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英语新课改对接的重要性,进而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更深层面的探索。
关键词:
英语教育;课程设置;新课程改革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英语教育相关专业则是在此基础上对英语知识更加深入的探究。素质教育下,全面培养人才的关键点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团队,而英语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教师的摇篮。高校这方面的课程必须依照教育部最新大纲要求进行设置,同时显现出教育的特征,这就对中学当前的新课改与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之间的关联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只有二者有效对接,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才可以顺利开展。
一、英语教育方面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
教育部曾为规范国内高校英语学院的教学制定了一套教学大纲,其对国内所有的高校英语专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大纲不断结合时代特征与国家对新型人才的热切需求,指出了学校要培养复合人才的理念与目标。大纲中提到的复合人才是有着坚实英语基础,丰富文化知识,并且可以在各领域中熟练使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人才。因此,教育部着眼于各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共性,精心设计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课程体系,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大板块,但各类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需求,因地、因校、因专业而异,来具体安排三大板块的具体课程。
少数民族地域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初探
【摘要】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域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习俗,结合少数民族地域英语教学实践,对该地域的英语教学中相关关系进行审思,以探寻出少数民族地域基础教育具体的解决问题途径。探讨“教”与“学”的关系不仅有丰富的蕴意,而且还能利于少数民族地域中学英语教育教学面临困境的解决提供新启迪。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学;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是一种跨文化载体的教育[1]。从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育看来,边远少数民族地域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并且少数民族地域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语言等方面的文化习俗,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域独特的语言发音、语言思维等给该地域的英语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中学英语的教育理念、面临教学挑战、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等几个方面进行审思。
一、少数民族地域中学英语教育的理念再认知
民族地域英语教育教学是民族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少数民族地域的生活习俗、文化特色、语言特点,中学英语教育中,应该如何秉承何种理念来引领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针对当下的地区英语教学的实然境遇,莫非中学英语教育的就是为了英语考试?又莫非英语教育仅仅交给学生另一门语言?多年的英语教学经历,一批又批的毕业生送走后,民族地域中学生的英语考试不是足够优秀,也未能掌握外语语言基本交流的技能,不禁要问,这是哪里出了问题?曾与多位同行进行交流探讨,或许是需要一线教师针对落后地区、复杂英语教育问题进行再审视。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是具体实操的引领。中学英语教育中,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其理念不外乎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的理念,其中“教”便是教育、教师、教学的理念,设计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二是针对“学”的理念,“学”是指学生、学习、学校几个方面,对待学生的态度如何?教育系统中学生是主体,而主导因素便是教师,就目前民族地域来说,“教”与“学”两方面理解的深度都不够,具体为民族地域的英语教师再教育的不足,多数教师秉承刻板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待学生未能着实“以生为本”,很多学生都“畏惧”与教师交流,整体看来,多数英语教师未能真正做到“真琢磨、做实事”的教学态度,作为民族地域一线教师,深感“任重道远”。加强对民族地域一线英语教师的再教育,理念需先行,其次是条件辅助,助力民族地域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地域中学英语教学的挑战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成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2]。当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英语依然作为重要的一项技能,因此英语教育在较长时间内还是比较重要。现就一线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经验交流总结出当下少数民族地域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以下几点,1.少数民族地域英语教师关于“教”理念的认识问题;2.少数民族地域任课教师关于“学”理念的认识问题;3.少数民族地域少数民族语言思维、语言发音、语言习惯等挑战;4.家庭教育意识薄弱的挑战;5.少数民族地域教育本身存在问题的挑战。其中,教师对英语教育中的“教”与“学”的认识问题是挑战的核心。对少数民族地域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挑战进行剖析,具体如下:一是:关于“教”的认识问题,外语教学教师该如何正确的认识“教”的理念,“教”在学校中学英语中,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这是基层教师急需理清楚的,未能思考、深刻反思什么而“教”?“教”给谁?又怎么“教”?教师对“教”认知的深度,决定了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学”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指向,因为“教”指向“学”,教材指向“学”,教法亦是指向“学”,学校管理亦指向“学”,显而易见,“学”当是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关于“学”的认知问题,“教”与“学”的关系本是互动互构,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但身边的同事更多只是关注“教”,未能认识到“教”的对象的是学生的学习,或许该说这就是少数民族地域教育具体实践出现问题的根源之一。三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域英语教育教学的关键性问题厘清之后,最需要的是“环境平台”的支持,具体是需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特别是与沿海城市中学的交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特别是对具体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共性等方面的探究,提供更多的平台供教师进行再教育,教师的在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域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学英语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探索
摘要:
现阶段,全国中学都在进行课程改革,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也必然要随之进行改革。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复合人才为教学要求的,其必然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是在中学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对英语语法、单词以及其他知识的深入拓展。本文先阐述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接着分析当前高校现在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之中常见问题,以及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英语新课改对接的重要性,进而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更深层面的探索。
关键词:
英语教育;课程设置;新课程改革
中学英语教学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英语教育相关专业则是在此基础上对英语知识更加深入的探究。素质教育下,全面培养人才的关键点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团队,而英语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教师的摇篮。高校这方面的课程必须依照教育部最新大纲要求进行设置,同时显现出教育的特征,这就对中学当前的新课改与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之间的关联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只有二者有效对接,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才可以顺利开展。
一、英语教育方面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
教育部曾为规范国内高校英语学院的教学制定了一套教学大纲,其对国内所有的高校英语专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大纲不断结合时代特征与国家对新型人才的热切需求,指出了学校要培养复合人才的理念与目标。大纲中提到的复合人才是有着坚实英语基础,丰富文化知识,并且可以在各领域中熟练使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人才。因此,教育部着眼于各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共性,精心设计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课程体系,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大板块,但各类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需求,因地、因校、因专业而异,来具体安排三大板块的具体课程。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游戏设计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进步,教育行业的传统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课程已经被教师应用到教学中。把微课程运用到中学英语教学中,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提高了教学效率,成为在创造性教学模式下进行的创新型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策略,从而使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英语;微课设计;碎片式教学
一、微课程特征
微课程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产生的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型教学方式,主要是把课程内容制作成小视频,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就可以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完成对课程的学习。而教师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微课程是在现代信息化时代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超越传统课堂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热情和兴趣。微课程在制作时间上比较短,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制作出微课内容,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特点,熟悉学生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要突出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做到简明精练。一般微课程所制作的内容都超出了课本的限制,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内容,并把这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和知识点提炼出来,才能体现出微课程的简明精练。微课程制作完成后,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发送,学生接受后,可以根据时间安排,随时随地开始学习。微课程由于时间比较短,学生观看视频时不会产生疲劳,而且视频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重点知识。微课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和理解课程重点,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教师利用微课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英语微课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微课以短小、精炼的优点,受到学生的青睐,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或者下载的方式随时随地进行英语的学习,学生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还获得了很多的益处。第一个益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微课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画和音频来展示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改变了以往枯燥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好奇,通过观看视频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第二个益处是使学生视野得到开阔,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学生也需要了解外边广阔的世界,而在英语的学习中,教材内容就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才能提高英语水平,而微课就是最好的帮手。教师可以在微课的制作内容上增加一些国外国家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对外边世界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第三个益处是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微课的帮助下,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除课本知识外还有课外的一些知识,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英语能力得到提升。在微课的帮助下,特别是英文LEARNINGWEEKLYJun.2022Vol.172022年6月第17期的演讲,可以使学生的英语表达思维得到锻炼,英语写作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在英语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教育问题与对策浅论(3篇)
第一篇:小学英语教育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育也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方面提高了要求,教学过程不应只是进行单一的知识传授,还应当为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策略。良好的语言开端会对学生日后正确掌握和使用语言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小学英语教育比中学和大学教育更为重要,本文将对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加强小学英语教育的对策。
一、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对以后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打下坚实基础,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英语学习的奠定基础部分、提升国民整体英语水平方面、以及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问题。小学英语教育可以通过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特征,引导学生设计英语课程的相关基础知识,在学生整体英语学习进程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重视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养成,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感。而小学阶段也是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加强小学英语教学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也是加强整体国民英语水平,提升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部分。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活动也将更为频繁,强化小学英语教学也能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学生未来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尽管如此,当前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教育观念方面,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比较落后。在教师队伍方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师资力量不足。最后,在教学质量方面,缺乏英语运用环境,下文将对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育观念方面。小学英语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传统教育方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课本为基础进行填鸭式教学。传统的教育方式极大的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观念落后是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制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考试成绩成为教学目标,而忽略学生学习英语的实用性、应用性。教育方式上过于单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交流较少,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微课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枯燥,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厌倦情绪严重等问题。为了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中学生的外语水平,学校可以将微课引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解决中学英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此,就微课时代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为中学英语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微课;中学英语;问题;优点
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载体,按照学校教学课程的标准及实践要求,将知识点和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源进行结构化的组合,最后以网页形式呈现出来,是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新教育模式。为了促进微课模式在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中的发展,学校及教育部门要提高对微课的重视程度,促进中学英语教育的深入发展。
一、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师水平较低
目前,多数中学英语教师的水平都相对较低,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师都是从大学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对英语教材的内容没有足够的理解和正确的把握,因而在教学中不能准确抓住要害,简单明了地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另外,多数中学的资金及硬件配置不足,中学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许多有能力的年轻英语教师不愿意长期留在中学发展,这一问题影响了中学教师师资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使得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受到较大的限制,使中学英语教师的整体构架在学历水平和学术上呈现出较大的劣势特征,即使政府会在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也仍然不能满足中学师资建设的实际需要。
(二)英语教学方法落后
近代教育期刊与英语学科教育
英语教育在近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在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英语教育相关的研究及讨论,凭借近代教育期刊使该领域的研究动向和学术水平得以体现与推进。这些研究与近代中国的英语教学及其改革活动不断产生互动从而促进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因其刊发历史及社会影响力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期刊,记录并见证了近代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历史轨迹与进程。本文将基于两份刊物探讨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的特点以及近代教育期刊在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研究的内容及特点
经笔者统计,刊发在《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中与英语教育相关文章的内容主要涉及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学改革、实证研究、教学法及教科书等方面。通过梳理和分析,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研究的特点概述如下。
1.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这一办学层次,聚焦于直接法的推广与实证研究
英语学科自清末新制以来就被列为中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小学最早在高小阶段才能开设外语课,而中学毕业后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极低。因此,中学成为开展英语教育的主要阵地。从刊发文章的数量来看,中学英语教学是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主要研究对象。教学法因其指导并引领外语教学发展的核心作用也自然成为近代英语教育研究的焦点。直接法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外语教学法引入国内后,受到广泛关注。以周越然为代表的学者,通过阐述直接法的理念、分析传统教学法的缺陷以及探索它在英语课堂的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英语教学法的改革。20世纪20年代,受国外科学教育思潮的影响和留美学生的推动,我国引进西方教育实验理论,通过开展教学调查和实验来研究我国英语教育现状和探索英语教学规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士是艾伟与张士一。1932年,两人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委托,合作进行中学英语教学研究。艾伟参考美国中小学的阅读测试设计了不同级别的阅读测试量表,对我国初高中及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进行调查。《五年来英语测验之经过》 (《教育杂志》1935年第25卷第2期)以科学的数据反映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效果、各类学校以及不同地区英语教学差异等情况。张士一的《中学英语师资训练问题》 (《教育杂志》1935年第25卷第8期)对当时全国公立、私立中学英语教员的学历背景、接受专业训练的等次、师资训练学程等内容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科学、翔实的分析。除了教学调查,近代中国英语教育还通过教学实验的方式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美国的道尔顿制传到中国后,[1]很快便在英语学科进行了可行性实验,如东南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中国公学。前者的实验报告《道尔顿制下的英文教学法》(《教育杂志》1923年第15卷第12期)指出该制对英语初学者不适用;后者的实验报告《道尔顿制与英语教学》(《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5期)得出道尔顿制非常适宜外语学科教学的结论,但实施该制对教师的要求颇高。以上实验均从不同的视角为近代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
2.近代中国英语教育在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法的过程中兼容并蓄、融合创新
从清末同文馆的语法翻译法到民国直接法的盛行,不难发现外语教学主要依赖引进的外语教学法,并呈现出“一段时期内一种教学法唱主角,而另一段时期又被其他新兴的教学法替代的局面”。[2]但毕竟这些外语教学法产生的土壤不在中国,它们在本土的适用性受其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及学科发展的制约,“水土不服”的情况时有出现。一部分教育界人士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在移植这些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研究,企图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法。张士一虽然在《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等重要期刊发表文章宣传和推广直接法,但他的教学思想并没有拘泥于这种单一的教学法。根据他的论述,好的教学方法要能吸收各家所长。通常那些某个时期独树一帜、称雄一时的教学法,只注重一个或几个原则,不免会顾此失彼。要破除这种狭窄的范围,需要从外国语教学法中去寻找可用之点,采众法之长,集众法之大成。这种既“要博采众长”又“要富有弹性”的要求体现了在把握直接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需要充分考虑本土教学环境。将外来教学理念与本土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思维,为他后来结成本土化研究成果“情境教学理论”做了充分的积淀和准备,[3]也表明了近代中国英语教育在利用外来教学理论和方法上具有“移植、改造、融合、创新”的鲜明特征。
中学英语文化安全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已成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教师缺少辨别中外文化差别的意识、缺失甄别外国文化优劣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讲授外国文化、轻视中国文化、偏爱打包介绍外国文化。相应的对策是:中学英语教师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修养与培训,在教学中坚持多元文化理念,甄别教材中中外文化差别,课堂教学中兼顾中外文化介绍,转变“僵硬灌输教学方式”为“生动启发教学方式”。
关键词
英语教学;文化安全;对策
人类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各类文化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快速传播。国家间软实力竞争不断加剧,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渗透与反渗透、扩张与反扩张日趋激烈。相应地,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讨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安全问题[1][2]。中学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许多文化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与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中学英语教师有密切关系。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讨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安全的内涵
许多人对文化安全下过定义。“文化安全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各个组成部分健康发展,文化主权不受外来因素的威胁,文化自觉不被压抑,文化特性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文化安全以文化为主体,以安全为本体,关乎国家的存在性、安好性、稳定性、完整性和发展性。”[3]实际上,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稳定及发展。文化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民族团结、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文化安全与外语教育密不可分。“外语教育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政策的恰当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文化传统的传承以及下一代整体素质的提高。”[4]中学英语教育是国家外语教育的基础,所以,中学英语教育对维护、提高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奠基作用。文化安全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的激烈碰撞中,并通过各种文化现象表现出来。而中学英语教育能否有助于文化安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主体———中学英语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外国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有意识抵制外国文化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对外国文化进行扬弃吸收,促进中学生形成自觉维护民族文化、提升国家利益的价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不同类别的文化附带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使他们在建构价值观时产生矛盾、对立与冲突,同时,也自然会对我国政府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弱化影响,甚至产生完全负面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如果不用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去引导他们,错误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就会占主导;如果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都不关注文化安全问题,那么可能会使相当多的中学生文化价值观发生错乱或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