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学课堂辅导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技术。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需加强对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基于此,笔者分析了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游戏式教学
0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巨大便利,信息技术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关键技术。正因如此,我国现代教育工作中,也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1]。目前,在很多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没有改进,大多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无法满足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对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必须要改善教学方式[2]。
1iTools信息技术教学平台
1.1备课灵活
代谢技术平台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为教学提供有效的辅助作用。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从网上搜寻关于课程内容的信息和资料,并输入网站,利用该信息平台进行资料的展示,从而打破传统手工备课的不便和繁琐,使得教师的备课更加轻松和灵活。另外,在完成备课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将备课内容出来,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资料进行预习,从而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内容。利用该平台还能够使教师之间进行课程共享,教师在完成备课之后,可以通过课程的功能公布教学资源,教师之间可以相互查看教学资源并进行交流,补充备课内容,从而提高备课的质量,提高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率[3]。
高中英语层次化教学分析
一、高中英语层次化备课
(一)从学生角度入手
在备课过程中从学生智力水平与语言学习天赋入手,根据学生因素进行层次化备课,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切实改善我国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英语基础各不相同,英语教学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摸底与排查,针对学习能力与英语基础,对学生进行小组式划分,以不同英语学习小组的实际需要为准,在备课过程中对课堂活动安排与学习任务布置最优化处理,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驭英语课堂教学。
(二)从教师角度入手
高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层次化教学的主旨与实际意义。在备课阶段摒弃传统的应用模式,以学生个体差异辅导为主,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精确把控。教师应积极查阅教学影像,对传统英语教学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安排。层次化教学的应用时间较短,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约束,避免不恰当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造成错误引导,使学生曲解层次化教学。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备课阶段整合英语教材内容,以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与重点为准,合理布置,制定教学形式。
二、高中英语层次化课堂教学
(一)渗透性层次化教学
分层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形势,如果教师继续沿用相同的标准对待所有的学生,就会降低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一种具体教学实施策略。通常是指教师在开展同一内容的教授中,对同一个班级内具有不同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学生分成三个层级,以实现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和区别对待,最终实现每位学生的进步与提升。笔者主要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分层
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依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把所有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A、B、C。A层的学生,他们的拥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思维十分活跃;B层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掌握水平中等,思维较为活跃;C层的学生,他们的数学知识较为薄弱,其思维能力较为一般。值得注意的是,分层可以让不一样能力的学生进行衔接,做到互补互助。教师可根据阶段性考核和测试,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调整。但是教师在对学生展开分层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情况,应该耐心地向学生与家长讲解分层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目标分层
数学的教学目标具备一定的评价与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把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融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智力发展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制定和学生具体能力相符合的分层教学目标。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和章节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的时候,应该和基本要求相符,对个体发展进行鼓励。每个层次的学生应该实现最低的课程标准,而中层次的学生应该展开较为复杂的分析,高层次的学生应该培养自身问题探索与分析的能力。最后,依照分层教学目标展开分层的备课,在一个教案中分出三个层次,并让其展现在练习以及作业等多个方面。
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路的推广与普及,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视频教学有了大力发展,即微型视频课例,简称“微课”。它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被逐步推广,现已引起了越开越多的教育者的关注和参与。数学是遵循逻辑与步骤的推理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具有整体的思维构架,也需要学生一以贯之的听课模式,才能完成数学课堂的教学计划,所以,微课在数学中的运用,并不像应用于其他学科那样的乐观。本文将具体分析中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微课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期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技术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中学数学;微课;翻转课堂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它是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因为各个地区不同条件的限制,在我国的应用实践研究方面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随着不断的推广和发展,特别是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概念理解、例题解析等方面已逐渐凸显出优势。因此,微课也逐渐成为一种被大家所认可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成为一个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合理利用学习时间、统筹规划学习任务的优秀平台。
一、数学学科特性
数学需要清晰的逻辑性,数学课堂具有统一连贯性,需要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规划好时间,逻辑清晰地完成数学求解过程的推理运算。在这一时间内,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理解教师的讲解过程,其间学生一个小小注意力不集中,就有可能理解不了教师的讲解过程。这也是数学微课不同于其他文科类微课的特殊性。
二、微课的优势和趋势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传统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课后辅导这两部分,总会占去很大一部分时间,而且效果不一定好。对于课前辅导,由于无法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部分学生会流于形式,甚至直接跳过而不去完成,如果放在课堂,却又苦于时间不足。至于课后辅导,更是由于课时原因,常常让老师也感到无可奈何,相互争抢学生时间。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又总会有一部分学习优异的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后进生跟不上,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却无法同时顾及到这么多的方面,但通过“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网络共享微课资源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在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路的普及下,学生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下有了更多的选择。选择微课教学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有利于发挥网络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学习、辅导、和复习条件;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社会化共享;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生物课外辅导
摘要:
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等发生了重大改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逐渐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方向。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发现,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课外辅导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信息技术;课外辅导;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多是来自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满足的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因此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措施和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实践证明,而在学生的课外辅导方面则成为人们容易忽视的地方。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学生的课外学习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高中阶段不仅学生课业繁重,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不轻松的,且代课班级较多,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选择参加课外辅导班。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外独立开展课外学生,既能强化学科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以高中生物为载体,意在说明信息技术在学生课外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助力生物课外辅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不仅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也使教师更加重视新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一言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堂接受的知识也多局限于课本,对外界的科学变化感知不强,造成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严重脱节,信息技术的推广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资源全球化的特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且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具有重大的作用。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变现也更加活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压抑的生活使得他们渴望新鲜的事物,信息技术的信息化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能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化,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更加“合拍”,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活化”教学内容,促进师生之间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有效提高学生复习效率,为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教师在辅导学生复习时多是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复习,而这对于高中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有时即使教师费尽千辛万苦整理出一套系统的复习方法,在讲解过程中学生却无法完全吸收,甚至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总结相关知识,把多而广的高中知识构建成知识体系,针对重点和难点还可以作出相应的解释,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第三,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可以图文并茂的展示教学内容,甚至可以用形象可爱的动画讲解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突破重难点的同时感知学习的乐趣。总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强大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那么信息技术在课外辅导方面又有哪些强大的功能呢?
多媒体与美学发展的结合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中学美术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引进多媒体,可以将课本中无法直接获取到的感官认识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可以使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审美技能。 一、多媒体在中学美术教学应用中的几点优势 1、有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 在《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注意情景的创设”,由此可见,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决定美术课堂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身心比较放松,学习起来也比较愉快和来劲,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有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进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如果只是“填鸭式”的照本宣科,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懒得去学,而多媒体的应用,通过一些声色结合、形象鲜明的课件制作,将抽象变得具体,在教会学生传统教学所难解决的问题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2、有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丰富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手段充满变化,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从各个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吸收更多的美术信息,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学美术教学的情感因素,最终达到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迸发、吸引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对山水画的欣赏教学中,如果只看课本的话,由于其图片比较少,就会使教学显得单调和无趣,审美也变成了说教,这时,多媒体的应用就成为了辅助教学的最佳工具,在多媒体中将中国古典音乐、诗词、书法和古代传统山水画相结合,通过对学生的视听刺激,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美术学习中来,最终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技能的课堂效果。 3、有利于绘画的新式教学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若要绘画的话,学生就得带足各种的工具材料,比如水彩笔、调色盒等等,十分麻烦且不够经济实惠,而多媒体的应用,为我们的新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可能性,当然,这需要学校硬件环境的支持。如今,计算机市场已研发出了许多功能强大的绘画软件,比如著名的“金山画王”等等,一方面可以省去买工具、带工具的麻烦,另一方面,那种类似游戏的绘图模式还比较契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把美术学习当做是一种乐趣。 二、多媒体在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1、课前应用 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之前,即教师的备课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在备课中,教师应进行慎重选择,因为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的使用,也就是说,不能滥用多媒体,而要根据授课内容进行挑选。对于决定适用多媒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进行精心的设计,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收集相应的素材或资料,丰富教学内容,然后再根据梳理好的教学内容制作比如PPT或者CAI等类型的课件,使得美术教学的讲授过程变得轻松,不再需要埋头板书,也不用担心讲得太抽象。 2、课堂应用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不仅限于上述所列的PPT或者CAI,还有投影仪等技术设备的使用,甚至还可以利用一些美术教学辅助软件,比如著名的Photoshop绘图软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美术教学的难度、有利于学习的自主学习,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践演练对已有知识进行巩固和检验,甚至辅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当然,这种软件的使用得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否则就会使练习流于形式,达不到训练学生的效果,变为了涂鸦玩乐。 3、课后应用 传统的美术教学,因受学校、课堂、家庭主持等地域条件的限制,课后几乎不可能对学生再进行辅导,然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课后辅导变得简单,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辅导,或者把操作用摄像机录下来上传到共有的论坛或讨论组里进行指导,十分灵活多变,三、教师资源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和发挥。 总之,多媒体应用与中学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进行多方探索,合理而充分地将其利用起来。
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究
【摘要】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作为教育的一大主体,应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切实系统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做了梳理,以期实现不断优化改进,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在全国中小学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下,省、市、区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实施意见与具体要求。学校作为区属重点初中,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教育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校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工作中作了初步尝试与探索。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明晰规划健全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自2006年以来坚持不懈,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1.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明晰。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尊重个性,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个性飞扬的学园,智慧润泽的乐园,幸福成长的家园”。时刻注重营造“家”的氛围,让师生在和美温馨的校园氛围之中幸福成长,真正将学校作为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特别强调要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对学生、教师、家长的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创建学校独特的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模式。为了更好的实现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专门制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年发展规划。2.工作机制健全。学校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教师队伍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每学年均召开2次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及时总结与完善,由心理辅导室负责落实,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各自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活动中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并在工作中加以渗透[1]。3.规章制度完善。为了保证有效落实,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教师工作制度》、《心理教师工作守则》、《心理教师从业道德规范》、《心理咨询基本原则》、《心理辅导室值班人员工作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规范心理辅导室建设,打造心理专业教师队伍
1.心理辅导室建设进一步规范。为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学校于2015年扩大了心理辅导中心规模,考察采购了先进的“学校心理管理系统”,规范了心理档案管理;制定了心理辅导室建设方案,在校园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增建了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沙盘游戏室、自信提升室、团体辅导室,并将心理辅导室升级为心理辅导中心。2.打造心理专业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2名,国家心理咨询师15名。学校建立了以心理咨询师和德育老师为主要成员的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共22名。学校制定专门计划加强对心育师资的培训,坚持每学期对全体教师进行至少1次培训;加大对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的培训力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培训15课时。针对新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等不同教师群体进行自我认识、心理成长、学生心理发展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班主任群体,班主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与学生接触较多,更为了解学生情况。通过对班主任简单的心理内容的培训,使其初步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能够初步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能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并结合所掌握的学生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将相关信息报至学校心理咨询室,提供参考意见,便于心理学教师做出准确判断。让班主任参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纯依靠心理咨询教师的局面,缓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与相关教师相对不足的矛盾,改善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2]。
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构建
摘要:小学语文传递—接受式教学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着天然不足,参考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当前应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的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统筹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学习实际,学生能动、自主的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基本样态,同时教师的辅导作用得到发挥,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得到有效培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引,缺少了核心素养,改革就没有了灵魂。[1]而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以传递—接受式教学为主,难以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变革传统教学实践,建构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的自学辅导模式就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应然选择。
一、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模式的理念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知识主导型教学,强调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等相关知识的识记与掌握,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在于对教材文本内容的背诵、记忆和再现,师生之间关于课文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某种程度上来看,学生在传递—接受式教学中最终学到的仅是缺乏生机的知识符号,对于知识的内在价值却不甚了解。同时,学生在听、说、读、写技能的运用方面也往往体现为简单地照搬套用,难以做到创新发展和变通运用,譬如写作风格的千篇一律和写作内容的空洞无物。由此不难得出,小学语文传递—接受式教学只能实现学生浅层认知的发展,却不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成长,在学生的思想熏陶、情感陶冶、价值观塑造、人格提升和社会性品质培养等方面也多有不足,这就决定了其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方面存在着天然不足。
(二)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