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调查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学教育调查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学教育调查

中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

音乐课程一直都是作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一个辅助因素而存在的,它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以及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上都有很大作用。此外,音乐课还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锻造方面也能起到推动作用,但尽管如此,目前为止教育界对音乐的重视程度始终停留在表面的阶段,如果这样的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影响,还会阻碍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音乐教育;中小学;现状

多年来,音乐虽然始终贯彻于学生的学习阶段,但是教育界对其的重视程度依然没有进展,几乎是把音乐课程当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这就造成大多数学生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并没有采取相应认真对待的态度,而老师们也没有将音乐课程和其他教学课程放在一个等量齐观的位置进行教学,实际上这是教育界的滞后表现,不仅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教育体系来说,也不利于其全面发展,接下来本文将针对赣州市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国内外音乐教育现状对比

在和我国对音乐方面的理解和重视程度相比,国外显然一直都处于比较领先的状态,不管是研究还是已经取得的成果,国外在对学生早期阶段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以及音乐能力的培养始终优于我国,音乐教育在国外被看做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利器,不仅能够有助于他们情商的培养,在个人品质和文化环境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在当时,我国只是把音乐看成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副业,并不存在陶冶情操、提高情商等方面的认知意识,这就造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和国外的音乐差距始终没办法被补齐。美国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就已经提出音乐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甚至是比语言对话还要真实的存在的想法;而英国则是明确的将音乐鉴赏、表演和作曲列为中小学生音乐能力的考察要求,因为相比之下,国外始终都是把除了学习能力以外的一切能力看做是衡量学生素质和基本品质的一个标尺,从中不难看出,音乐所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

阅读全文

数学学科课改分析

本文作者:杨孝斌 邓鹏 李玲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数学与财经系

1调查的目的、意义

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如实反映我国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毕业生的数学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矛盾,以期为高师数学学科教育课程改革探索方向。我们期望通过调查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窥见数学教师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所真正期待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研究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心目中数学教师的理想形象。

2调查问卷的设计、样本的选取和调查的实施

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考虑到研究的必要性,我们针对部分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下称本科生)、在职中学数学教师(下称数学教师)以及中学生分别设计了三份问卷。这三份问卷分别有不同的侧重点:对本科生,我们侧重对被调查者的数学学习状况、对数学教学与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情况、对所在院校数学学科教育课程设置的认识情况等的调查;对数学教师,我们侧重被调查者的数学教学状况、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情况、对母校数学学科教育课程设置的认识情况等的调查;对中学生,我们侧重于被调查者的数学学习状况、被调查者眼中的数学老师等的调查。在对中学生的调查中,我们试图通过他们所欣赏和喜爱的数学教师的品质中反映出数学教师所应具备的相应数学素养和教育素养。同时,我们在这里也同时考虑到三份问卷的关联性,即共同反映数学学科教育课程的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也正是此次调查的目的所在。关于样本的选取,我们综合考虑了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选取了华南师范大学(211重点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惠州学院的部分2002级学生开展调查,一年后对西华师范大学2003级学生也进行了调查;选取了四川省南充市、遂宁市、吉林省通化市以及贵州省贵阳市部分中学数学教师开展调查;同时选取四川省南充市、贵州省贵阳市、广东省广州市部分中学生开展调查(均为不记名调查)。针对本科生的调查于2006年5月和2007年5月对2002级、2003级的学生在各师范院校分别进行。针对数学教师以及中学生的调查于2006年3月-2006年10月在各地分别展开。①同时,我们于2008年7月对参加调查的2002、2003级部分毕业生进行了回访。针对数学教师和中学生的访谈分别侧重于他们在数学教学或学习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针对本科生的访谈主要在于他们在数学学科教育课程的学习上的困惑与问题,同时包括让他们回答2-3个关于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状况小问题。调查过程中,我们总共发出本科生调查问卷515份,回收有效问卷44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7.18%;发出数学教师调查问卷287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9.44%;发出中学生调查问卷166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8.31%;总共参加访谈(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的人数为39人。调查问卷总体回收率较高,调查数据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调查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由于问卷所涉及的问题选项都不是易于量化的,因此问卷设计为选择题的形式,部分问题设计为多项选择题。在统计分析时,我们主要采取计算百分比的方法。由于涉及问题较多,我们将对主要问题以及三份问卷具有较强关联性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下分4个方面分别阐述。

阅读全文

英语教学大中学合作的必要性

 

文献证明,大学和中学合作研究并非新生事物,国内外学者专家对此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在国外,最初是19世纪末的杜威创建的实验学校;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的“U-S联合”(大学-中学联合)等。为此各国政府不断实施教育改革政策,以谋求有效的学校变革,如美国的“精英学校联盟”、“跃进学校计划”;英国的“通向儿童的优质学校计划”等。在国内,大学和中学合作也史来已久。如香港的“优质学校改进计划”和国内诸多的“实验学校”和“附属学校”等(翁朱华,2003)。自20世纪80年始,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和自身发展的要求,我国教育部门开始对中学教师提出科研要求,“校本研究”和“研究型教师”等新概念相继出现。基础课程改革改变了学校文化,一种合作文化在改革中形成,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大学研究者与中学教师合作如火如荼的展开。2004年10月底,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台北师范大学以及15个基础教育课程实验中心的师范大学在杭州召开“行动起来,做课程改革的积极促进者——大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高级研讨会,会议向全国师范大学发出倡议:行动起来,做课程改革的积极促进者。   2005年10月中旬,在北京师范大学又召开了“大学、中学和政府与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两次大会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大学和中学合作的必要性。近年来,在新课改浪潮的冲击下,学者们对大学和中学合作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如罗丹(2006)、黄正杰(2005)、王少菲(2005)、邓微先(2001)、李子键(2004)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学科作了调研。但是,遍查网络文献数据库,发现有关民族地区大学和中学合作方面的研究甚少,有关英语教育方面大中合作的个案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海南省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省份,黎族约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3%,主要聚集在琼州学院老校区所在地五指山周围地区。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民族歧视政策,解放前海南不存在民族教育。新中国建国以后,海南地区的民族教育才开始得到发展。1958年成立的广州民族学院,于1961年8月由广州迁至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即今天琼州大学所在地),从此民族教育才有了良好的开端。仅由此历史原因足见该地区的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落后之一斑。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以来,海南省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外贸、旅游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素有“浪漫天涯”美誉的三亚市先后举办了多项国际会议、文化体育等活动,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一前提下,本课题组拟对黎族地区英语教育领域大学与中学合作问题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调研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研的对象包括参加琼南九市县初中教师新课程培训班的骨干英语教师和来自两所偏远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学(育才中学和妙联中学)、三亚市郊区的普通农村中学(荔枝沟中学)、位于三亚市郊区的重点中学(农垦中学)及地处三亚市中心的三亚市实验中学的英语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英语教师中汉族多于黎族。其中两所偏远的普通农村中学主要由黎族学生和黎族教师组成,并且这两所中学的正校长都是黎族人;荔枝沟中学和农垦中学地处三亚市郊,其中农垦中学和三亚是实验中学属于重点中学,起点高,教师水平在全省也属上等,其英语教师和学生以汉族为主。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三种研究方法。编制问卷时,研究者在参考相关资料、征求部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目的,编制了问卷调查表、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本次调研时间持续三年,从2008年中学教师培训到2010年秋英语教育专业07级师范方向学生实习。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录音、观察日记等手段,运用先定性后定量的研究方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的量化方法,参考有关学者的问卷和提纲形式,根课题研究目的的需要,精心设计了系列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首先通过对调查信息的初步归类,结合课题组访谈录音、听课反馈记录、观察日记等,召开课题组讨论会,对调查结果进行“轮廓勾勒”;然后用SPSS18.0和Excel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具体统计、分析。   2题的研究目标和具体内容   2.1研究目标   本调研从海南省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为出发点,以农村中学、城郊中学和城市中学为调研对象,以调查问卷、访谈录音等形式进行实证调查,以期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问卷调查,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师资情况、教学方法、科研请况、硬件设备、教学管理等方面有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调研了解中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困难。(3)通过调研,为进一步建立大中学合作提供更好的思路。   2.2研究的具体内容   (1)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大中学合作的国内外背景研究。(2)新课改在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研究。(3)英语教育专业大中学合作的必要性研究3调研过程2008年12月1日,本人有幸代表外国语学院去琼州学院的成人教育学院参加琼南九市县中学教师培训。并借此机会,本课题组对琼南9市县参加培训的46名骨干英语教师,就海南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教师中黎族和汉族教师各占50%,问卷发放46份如数收回,有效率100%。调查内容包括教师职业压力情况、中学教师科研情况、目前中学的师资情况以及他们的教法与教育理念等。为了显示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及教学现状,2009年4月和2010年11月分别对地处偏僻农村的育才中学和妙联中学、地处三亚市郊区的荔枝沟中学和农垦中学进行了以及地处三亚市中心的三亚市实验中学进一步的调研。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黎族地区的师资、科研、教法及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基本状况。以便对民族地区英语教师队伍有个清晰的了解,从而针对性地就我们琼州学院为国语学院的师范方向的毕业生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培养和实习方案,同时为成教学院制定更合理的针对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方案提供现实依据。需要指出的是,因为英语学科所限,大部分中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还没有普及,这里的调查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好学生问卷)以中学为主。调研结果如下:#p#分页标题#e#   3.1中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中学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民族地区中学教育教学的品位,作为该地区教师培训基地的琼州学院科研组对该地区中学一线任课英语教师做了“中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作了问卷调查。问卷题目涉及教师培训、课程改革、教师科研、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法、教师自身压力等方面。该问卷共发出32份问卷,收回3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100%。调查情况分析如下(其中Y代表育才中学英语教师,M代表妙联中学英语教师):   3.2要开展更为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   调查数据显示(见下表),绝大多数(尤其是农村中学)中学英语教师只有大专文凭,并且其中有想到一部分是通过函授获得;获得本科文凭的教师最好的学校也只占35%。显然英语教师的文凭偏低。现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本身学历水平、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都对如今的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增强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扩大优质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从而提升我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设置了两道有关教师培训情况的题目,以期了解我区教师近年接受培训的情况。1)中学英语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如表1所示。2)中小学教师教学、科研与培训情况统计表如表2所示。问卷中,关于教师培训,我们了解了教师参加过的最高级别的培训,国家级的占3%,省市级的占17%,有64%的教师接受的最高培训是区县级,即86%的教师接受了区县以上级别的培训。而一年中累计参加培训的时间,10天以下的占66%,10~15天的占27%,15~30天的占6%、累计培训30天以上的只占1%。从访谈中得知,大部分受培训的每年都是部分骨干教师,普通教师因为资金等问题无法正常参加培训。虽然教师反应课程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由于不能实行大部分教师甚至全体教师都能接受培训,培训对课程改革带来的影响还不是太明显。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有效地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与学习平台是学校及各级培训部门应思考和研究的。研究如何扩大优质教师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以推进城乡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这都将为更好的推进民族地区的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   3.3要利用课改的契机促进教育教学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各学校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来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在扎扎实实地推进新课程的改革进程中,不断推动学校的发展。在问卷中有36%的老师认为其所在学校当前改革的重点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有27%认为其所在学校当前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有32.%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当前改革重点是使学校上水平上台阶出特色;还有5%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改革重点是改进学校办学条件。关于课程改革,有67%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进行了课程改革;而有15%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没有进行课程改革。由此可见,很多学校不仅认同了课改,并且将课改做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来推进。但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改革的重点中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上台阶。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课程改革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课程改革将引起学校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教育行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学校只有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带动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变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全面而生动地发展。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也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转变教育观念,认同和内化新课程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改革,同时也利用课程改革的契机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3.4创新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问卷中我们了解到有16%的老师认为教师间的及时交流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利形式。还有42%的老师认为外出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利形式,39%的老师认为专家指导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最有利。确实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教学行为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有利,但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和创新式培训更是教师解开迷惑的关键所在。新课程背景下,师范院校、教研机构各级培训部门都需要正确定位,应教师的需求出发,以创新的培训和教研方式服务新课程,并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问卷中对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和研讨情况我们做了调查。有57%的老师较少和同事交流研讨,20%有时与同事交流,有23%的老师在工作中是经常与同事交流、讨论。同事之间交流如此至少,这一点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尽管大家都知道,同行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对自身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与帮助,大家经常交流讨论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优秀同伴的激励也会以促进自身不断探索,努力进取。但是由于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受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教师之间各自为阵、互不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5关注学习过程,注重方法指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教师评价学生要关注学习过程。所谓关注过程,就是关注学习的全过程。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并有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被用于辅助教育,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因而评价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我们要在纵向上关注学生学习的全程中,要注意正确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指导,“授之以渔”;在横向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我们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已在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p#分页标题#e# 4结束语   调查结果显示:面临全国性新课改浪潮的冲击,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亟待发展。无论是教学设施较差的偏远农村还是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都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尤其明显的是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学教师的科研、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这也是中学愿意与大学合作的动因所在。另一方面,肩负着科研重担、富有前沿理论的大学研究者,理应承担起如何加快新课改进程、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科研任务。但是,大学研究者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一味重复前人的理论对教育学理论的建构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教育变革不仅要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还应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而中学“一线”教师正是最接近教育实践,最了解教育问题的人。“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启发理论工作中建构适合学校发展的“新”理论,是大学研究者“新”理论生成的源泉,同时,又是大学研究者的实验者和“新”理论修正者。因此,大中学合作是大学研究者的诉求。

阅读全文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策略

1西鹅中学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结果分析

1.1西鹅中学学生对体育老师的态度

统计数据显示:有71.11%的学生表示喜欢自己的体育老师,说明体育教师在同学们心目中的位置和地位较高。只要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那么体育教学必定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西鹅中学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

在给学生的项目选择中得出的顺序依次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排球及其他,说明由于我们的学习内容还保持传统单一的教学模试,没有有效进行改革,学生只能够在传统项目里进行选择。

1.3西鹅中学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

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动机整体上是正确的,意识到了体育锻炼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中学体育教育远期效果评价探究

摘要:在该文的研究中,笔者根据著名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发明的教学目标分类,再结合高中体育实际教学特点,设计制作出调查问卷,从多方面对高中体育教育的远期效果进行详细的评价。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在校期间是否积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性别差异、学历、职业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建议。

关键字:中学体育;体育教育远期效果;效果分析;初步评价

在高中学校中开展教学效果评价工作,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衡量教育在学生中的实际影响、不断发现教学问题并完善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体育教育在高中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不但可以更好地促进高中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还可以高效培养高中生的体育教育正确认知能力情感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为强化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理念奠定坚实的基础。该文通过具体的问卷调查工作,详细分析高中体育教育远期效果,并有针对地提出解决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某市的4所高中的6个班级所有学生的家长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发出的问卷表共计282份,对应时间回收到的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家长的问卷数为264份。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男性人数为127人,占总数比为45.04%;女性人数为155人,占总数比为54.96%。这些调查者的年龄区间为35~44岁。调查者的职业分布情况为:体育工作者5人(1.77%);普通上班族144人(51.06%);农民82人(29.08%);干部21人(7.45%);科教文艺工作人员16人(5.67%);个体自主经营者14人(4.96%)。学历分布情况为:初中学历18人(6.38%);高中学历179人(63.48%);专科及以上学历85人(30.14%)。

1.2方法。按照著名教育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发明的教学目标分类,再结合高中体育实际教学特点,设计制作出《中学(高中)体育教育远期效果调查问卷》,以这样的方式对当前高中体育教育的远期效果进行详细的评价。本杰明的教学目标分类主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1)认知领域:在该研究中指的是将调查对象在校接受体育教育之后掌握到的理论健康知识及对自身的影响。(2)情感领域:在本研究中主要指调查对象学习后期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态度。(3)动作技能领域:在本研究代表调查对象掌握的健身动作、本领和健身习惯。在问卷调查中,全面涉及以上三方面内容,共设计出包括5类项目的19道选择题,共同构成高中体育教学远期效果的主要评价依据。每道题都有3个选项,参与答题的人只能选择其中最贴合自身想法的一个选项。选项排列顺序依次是调查态度由积极转向消极,调查对象选择的答案越正向,则分数越高。5个项目分别有20分,问卷总分是100分。该问卷调查经过专业人员认定,具有确定的信度。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调查人员将全部数据输入专业的统计软件中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并记录。

2结果

阅读全文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分析

摘要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体现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体育教师指导缺乏、农村中学生本身的体育意识薄弱、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等都是影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因素。

关键词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研究目的

近几年来,农村中学体育教学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有关农村中学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是进行得如火如荼,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本文拟对重庆市部分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进行调查,以拓宽和教育和体育教学研究领域和范围,也希望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二、研究方法(略)

阅读全文

中学体育老师继续教育现状研讨

1调查结果与分析

1.1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1.1.1年龄、职称等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从性别上看,男性多于女性(男性约占80%);从年龄上看,在22~35岁的青年教师占大部分(约78%),中年教师约占19%,而老年教师只占3%;从学历上看,在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前,中专及以下占所调查教师比例的31.25%,大专占56.25%,本科占12.5%。体育教师经继续教育培训后的学历数据如下:中专占6.4%,大专占71.8%,本科占21.8%。根据培训后的学历大幅度提升的数据分析,牡丹江市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在刚刚从事体育教育时主要是大专学历,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后,大多数农村体育教师能够提高自身学历。但着眼于农村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需要高学历人才提升本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根据对体育教师年龄的调查显示,目前中青年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师队伍的主力军,说明目前体育教师的组成比较合理,青年体育教师的不断增多能够为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经过继续教育培训的中青年教师能快速接受并掌握新的学科知识,并将新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其他体育教师。

1.1.2理论知识和自身能力的情况

在理论知识的调查中,大多数教师认为体育人文知识较欠缺,其次是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欠缺;在运动能力知识的调查中,大多数教师认为需具备的田径知识与能力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篮球、足球、排球;在科研能力的调查中,科研创新能力被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是目前最缺乏的。分析认为,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应根据教师的具体需求,增加相应课程,满足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及科研能力的需要。

1.2体育教师继续学习的客观与主观驱动力

阅读全文

中学生法制教育问题与对策浅析

一、中学生法制教育现状调查

问卷共有24道选择题,一道开放性问题。此外,结合问卷调查,还选取20名同学进行了访谈。调查对象中,包括中心城区(南开和河西)两所高中的高中生80人,三所环城区(津南、西青和东丽)学校的高中生30人、初中生90人。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大致描绘了天津市普通中学生对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真实感受。

1.学生对暴力犯罪相关法律知识的认识

由表1可见,被调查学生中,仅有6%的同学选择对关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法律知识非常了解,68%的学生选择比较了解。不容忽视的是,有26%的学生对于相关法律知识并不了解,其中完全不了解的占到5%。调查数据显示:当遭遇暴力侵害时,57%的同学选择报告学校或老师;20%的同学选择告诉家长;22%的同学选择积极反抗;仅有1%的同学选择怕别人报复,悄悄忍受。

2.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的感知

如表2显示,对于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的频率,20%的学生选择经常开展,38%的学生选择定期开展,42%的学生选择只是偶尔有。对于学校开展的法制教育,2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用,39%的学生认为比较有用,28%的学生认为几乎没用,还有11%的学生认为根本没用。调查结果显示:当自己跟同学有了矛盾时,56%的同学选择找同学倾诉,得到同学的理解;仅有15%的同学选择找老师交流,请老师帮助自己解决困难;还有29%的同学选择找家长倾诉,寻求父母的安慰与鼓励。对于学校目前开展的法制教育,13%的学生认为教育内容老套,不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31%的学生认为教育形式太死板,引不起自己的兴趣;19%的学生选择教育领域具有狭隘性,有待拓宽;还有,29%的学生选择教育课时比重较少,甚至被视为无关紧要的“副科”,课时被其他科目占用。

二、中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