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西文化鉴赏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西方文化价值的碰撞和交融分析
公共文化活动提供高雅艺术,让更多人能够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滋养。中国钢琴艺术在长期发展中,实现了与西方音乐的有机结合,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成为一种文化的力量,涤荡着大众的精神世界。本文则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钢琴的内涵与融合路径。罗曼·罗兰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其中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钢琴艺术作为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的精神影响是显现的。钢琴艺术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也逐渐走下“神坛”,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作为钢琴的旁听者,还是钢琴的演奏者,在钢琴长期的训练和作品的熏陶中使人情感丰富、情绪开朗,提高人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钢琴艺术概述
钢琴作为西方艺术的优秀成果,从欧洲传入中国已经经历了超过百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西式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也传入我国,其中包括钢琴。钢琴艺术也作为艺术的一个类别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且不断“茁壮成长”。追溯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发现,刚开始的时候,接触钢琴的人并不多,而且普遍表现为在新派学生中最为流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艺术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不仅如此,我们会发现当前钢琴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东方特色和中国特色,构建了具有音乐价值的中国钢琴艺术音乐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钢琴艺术融入了中国特色,实现了中国钢琴艺术与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价值感。同时钢琴艺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也大大提高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当前的钢琴艺术发展来看,钢琴不再是个别受众的“专利”,老百姓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欣赏到钢琴的艺术与表现,久而久之,钢琴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音乐艺术。与此同时,钢琴艺术在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交流和合作下,已经从之前的纯粹演奏艺术演变发展为融欣赏和娱乐为一体的现代音乐艺术门类,不论是钢琴的演奏表演风格,还是钢琴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加多元化。
二、我国钢琴艺术中所隐含的西方文化内涵
钢琴艺术的发扬受到两个方面的驱动,第一是钢琴作曲家的驱动,第二就是钢琴欣赏者的需求。在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发展背景极为复杂,当然也常有西方人为探索更高的艺术水准而专门对中国钢琴艺术进行了解。例如,著名文化交流学者齐尔品被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钢琴艺术所吸引,便开始着手用西方钢琴演奏方法与中国民族特色相结合,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曲目。当然,中国也在积极探索与西方钢琴艺术的结合,尤其是当前中国钢琴艺术的教学,还是主要以西方的著名钢琴曲作为练习和教学的核心。可见,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还是以西方乐曲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中隐含着西方文化的内涵特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种不同文化在钢琴艺术中的完美融合与发展。
三、我国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取向
(一)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取向。我国钢琴艺术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打破了钢琴艺术发展的局限性,在结合我国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了我国钢琴艺术与西方音乐与文化的交融发展。因此,我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取向,很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结合,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多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钢琴作品,能够让更多的国人欣赏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表现内容,让西方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发展。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钢琴艺术家们,为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将钢琴与其他中国民族乐器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在演奏方式上互相借鉴手法和技巧,进而能够让中国钢琴艺术具有独有的中国特色文化,与西方钢琴艺术形成明显的差异,进一步促进我国钢琴艺术的民族特色发展,也能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将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发挥出来,增强文化的表现力,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钢琴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充分理解和发展钢琴艺术,实则也是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之一。例如黎英海编写的《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钢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将这些元素融入中国文化特色的钢琴教学材料中,就能够更加促进艺术文化的传播。不仅如此,将这些艺术表现以雅俗共赏的形式进行演奏,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引起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的共鸣,更加能够达到该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熏陶作用。
中西文化差异下中英歌词翻译原则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方式正在发生变化。音乐作为无国界、无地域性的艺术形式,已然成为文化交流和碰撞中的重要形式,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受。但在交流过程中,不同文化环境对音乐歌词的理解存在偏差,影响跨文化交际质量。现立足于中西方音乐文化存在的差异,提出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中英文歌词的翻译原则及具体翻译方法,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中英歌词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沟通和交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形式,音乐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音乐本不该存在文化差异和地域隔阂,但在英文歌的欣赏和理解中,地域文化、国家文化差异仍可造成理解误差。因此,如何借助翻译这一途径传达出英文歌曲的情感,实现中英文歌曲上的共鸣,已然成为中西交际和交流的重点和关键。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
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地域存在差异,导致各地区、各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存在差异,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形成了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早已根深蒂固。中国儒家文化注重内心的自省、中庸思想等,将“中和之美”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认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等各因素应保持协调和统一。从此方面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加保守、传统。而纵观西方的发展历史,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追求个性化和个人主义精神,西方人有非常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加注重享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总之,中西方音乐文化存在差异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文化含蓄,重“虚”,西方文化奔放,重“实”。思想上和思维上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差异,而这种所谓的文化差异,也是影响中英文歌词翻译质量及翻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的中英歌词翻译原则
首先,要忠实于原作。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实现文化传递上的等值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改变歌词原本的大意和文化内涵,这也是严复先生提出的“信”。在中英歌词翻译中,使翻译理解不同文化间对事物的认知存在差异以及对不同表达方法存在的差异。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在同一事物的理解上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导致差异的原因往往是中英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地域存在差异,社会环境不同导致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因此,在中英文歌词的翻译中,要最大程度上体现翻译歌词与原有歌词在音乐风格及音乐意境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其次,歌词翻译要体现自然的原则,就是要做到严复先生提出的“达”。在进行歌词翻译时,译者要在歌词顺序、风格上与原来的歌词保持一致性,真正做到“以歌译歌”。以SteinmanJim作词的MakingLoveOutOfNothingAtAll为例,这首歌的翻译就充分体现了“达”的翻译原则,且符合歌曲的特点。再次,中英文歌词翻译要做到优美典雅,也就是严复先生所提出翻译原则中的“雅”。这是中英文翻译中的最高境界,这不仅是将歌词简单的翻译出来,符合语言特征和翻译原则。而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形式上自然、优美,体现出意境美、用词美等多方面的美感。作为音乐的重要分支,歌词需要具有更加优美的语感和语境。
小议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联性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紧迫性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向都“重技能,轻人文”。绝大部分高等院校把学位的获取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挂钩。不仅迫使学生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学习目的和直接动力,也使得教师以帮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为教学目标,致使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易于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了真实的了解到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武汉科技大学为一本,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二本,长江工商学院为三本,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专科)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分发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90份,回收率为98%。问卷主要针对三个问题展开:
一是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是否涉及到人文教育,75.23%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英语教育并未涉及人文教育内容,教师拘泥于课本本身的词汇语法知识,12.4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英语教育中涉及人文教育,12.32%的学生对此表示不关心的态度;
二是被测试者对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关系的认识,88.15%的学生认为人文教育与英语教学不相违背,能相互渗透;
三是被测试者是否愿意在英语课堂中接受人文教育,90%的学生表示愿意在英语课堂中接受人文教育。当代的英语教学,只停留在语言本身,过分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Kramsch曾指出:文化并非附加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第五种技能;文化存在于语言的背后,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也会因忽视文化因素而受挫,其实际能力也会受到限制,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也会遇挑战。
由此可见,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对一种文化的学习。它涉及到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及生活方式的学习与了解,同时也是对英语国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学习。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语言本身,而且还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经历,陶冶人文精神,提高人生的境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坚持技能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外国文学中国影像化发展研究
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影视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等)已开始占据大众文化生活的主体地位。人们已从若干年前“阅读文本”的时代步入了一个“影像叙事”时代。“摄像机在一种比话语所建立的叙述更快更直接的叙述中控制了人类。”[1]。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被搬上了银幕,例如,西方的《傲慢与偏见》、《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国的《红楼梦》、《聊斋志异》等。成功的影视改编大大提升了传统文学的价值,在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加快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同时创造出巨大商业价值。 许多学者已对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进行了深入研究[2][3][4][5],但大多集中在基于文本影像化改编的探讨,特别注重文学文本的影像化诠释,把影视作品与被改编文本置于同一文化背景下对原著进行影像化的表达,倡导影视作品对原著的忠实性,强调站在原作创作时代背景下去理解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要保持原著的既定叙事风格[6],把改编视为“在不伤害原作主题思想和原有风格的原则之下……使它成为主要通过形象化诉诸视觉、听觉的形式。”[7]。关于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跨文化改编的研究报道则较少。本研究以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和中国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夜宴》为例,从文化视角探讨了外国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改编,包括跨文化改编中的文化碰撞或冲突和中国影像化策略,以及跨文化改编的文化意义与商业价值。 一、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改编中的文化碰撞 不言而喻,不同文化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固有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不同文化之间的震荡或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文化碰撞同样也发生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过程。此外,不同的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异,例如,本文讨论的文学作品与其影像化作品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 (一)中西文学艺术内涵的碰撞 外国文学作品跨文化影像化改编是文学影像化改编中重要的一类,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改编。它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改编那样,要求改编形成的影像作品忠实于原著以及在主题思想、情节安排、叙事结构上都要与原著相同或相近[2][8],而是对原著进行重构,改编形成的作品往往与原著有极大差异,甚至完全颠覆了原著的主题思想、情节设计和叙事结构。作为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国影像化的一个案例,改编自《哈姆雷特》的影片《夜宴》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主题思想是表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强调精神力量、人性的力量。 而这一主题对于中国受众来说,鉴赏时缺乏西方的文化背景而影响大众对作品的接受性。为了克服这种文化冲突,《夜宴》的导演将其主题改为能被广大中国观众所接受的古人对爱情和权力的欲望。这样便实现了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对外国文化进行了彻底“归化”和“本土化”,跨越了中西文化的鸿沟。 另一方面,在中国电影史上成功作品当中,有很多是历史题材的影片。中国电影工作者喜欢用中国的历史来突出中国“特色文化”,从而达到在国际影坛中独树一帜的目的。 但由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认识的不足,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同样存在障碍。而跨文化影像化改编———依托自西方经典文学的创意,通过情节重新设计、叙事重新建构改编成的中国电影,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传播架起了桥梁,有利于中国观众对西方文学的感悟,也有利于西方人在他们原有思维基础上进一步贴近中国文化,既促进西方文学经典在中国的传播,也增强了西方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受性,因而也实现了对文化鸿沟的跨越。这种影像化演绎的结果,虽然失去了原作中宏阔广奥的文化意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并使受众不能再感受到《哈姆雷特》给予的强烈的思想震撼,但却能够使受众得到大众化文化的娱乐享受。 (二)文学经典与大众视觉文化的碰撞 在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背景下,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一方面增加了经典作品广泛普及、传播的机会,实现了社会学家莱特•拉斯韦尔倡导的大众传媒向公众“提供娱乐”的功能。另一方面,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也有其得失。 成功的改编可为经典文学提供再现平台,也可为现代文学提供创作动力。然而在文本与视觉作品互动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技巧处理,若处理不当,效果反而差强人意。匈牙利著名电影评论家贝拉•巴拉兹曾指出:几乎所有艺术上严肃又聪明的电影改编都是对原著的重新阐释[9]。《夜宴》作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许多学者、评论家对其褒贬不一。作为一个以中国文化背景阐释西方文学经典的影片,《夜宴》体现了《哈姆雷特》著作中对人性、欲望的思索,整部影片更是加入了意识流的处理效果,使得观影者得到对电影的主观理解,但原著文本所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影片中却荡然无存,因为后者多是用文本语言对哈姆雷特内心的剖析,而影像则缺乏文本的这种内在力量。影视给观众的是直观、形象的感官体验,而阅读文学作品则需要读者游走在抽象符号、意象之间。因此,影视作品的娱乐性相对较强,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改编策略 在外国文学作品的跨文化影像化改编过程中,为了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影像改编工作者往往采用各种策略加以处理,使影像化作品更加易于使观众接受。我们将常见的影视化改编的策略概括总结为以下四种。 (一)主题迁移 外国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过程中,尽管形式与架构上与原作相似,但是其主题往往发生转化或迁移,这样可以适应本国受众的观赏兴趣。我们仍以《哈姆雷特》和《夜宴》为例,在戏剧《哈姆雷特》当中,莎士比亚借助一个丹麦王子的复仇故事来隐喻人文复兴的困境,在表现出王子思考与探索人生的同时,也象征着整个人类的挣扎,这种表达应时应景[10]。西方的这种文化背景元素增强了西方对《哈姆雷特》鉴赏性和接受性。而《夜宴》看似沿用了《哈姆雷特》的主要情景和情节———叔父杀死父皇篡位并夺娶皇后,太子回宫复仇。但是《哈姆雷特》所贯穿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主题却荡然无存,原作中王子“思索人类命运、变革黑暗社会”的人道理想却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把人对爱和权力的欲望变为主题,没有了“生存还是死亡的”诘问,只有为江山和美人的争夺和厮杀,而后者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故事的主题。换句话说,电影《夜宴》作为《哈姆雷特》中国影像化改编作品,与原著相比,其主题发生了重大迁移,从而对原著成功进行了中国化演绎,将原著彻底“归化”成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宫廷故事。#p#分页标题#e# (二)背景置换 故事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之下。《哈姆雷特》的故事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丹麦王国的宫廷,它的人道精神主题与其时代、民族、文化背景相适应。其时间和空间背景烘托原作的主题,使剧作主题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也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而《夜宴》则置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的宫廷。时间、空间、民族、文化等一切背景发生了彻底改变,叙事背景被彻底置换。这种背景置换,不仅是为了服务于影像化作品新的主题,使新的主题得以彰显,而且也是为服务于广大中国受众,迎合广大中国受众的欣赏取向。对于国内的观众而言,这种背景置换,把异种文化自然地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使受众不再因异域文化产生陌生感、距离感,拉近了同受众的距离,增强了观众对作品的亲近感以及对背景文化的熟悉感,同时增强了文化的传播效用。另一方面,对于国外的观众来说,由于借用了其熟知的《哈姆雷特》的骨架为载体,却又换上了中国故事内容,因而激发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也增强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性,可使中国的文化借力在外国受众当中得以传播。 (三)叙事重构 影视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具有混杂性,它借鉴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文学与影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文学和影视作品之间,决不是简单地“改编”,从文本转向视觉的过程,是一种“艺术重构”过程,改编被视为文学的再次语境化过程和叙事结构的重构过程。由于影像设置过程中,视觉表达手法受到诸多限制,视点的选择、情节的删减,都对原著的改编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影视改编需要体现其媒介特性,因为艺术依靠不同媒介体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我们不能用衡量文本的审美观念来衡量影视作品的好坏。随着视觉文化的普及,人们在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开始更加注重影视作品的审美性和娱乐性。然而,这种叙事重构也令许多学者担心,文学的影视改编将会破坏原著的艺术性,从而使高尚艺术演变成“草根文化”,由于改编导致原作的艺术魅力丧失而损害原作的艺术生命力。这也是外国文经典学作品中国影像化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惑。 (四)文化融合 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过程中,除了表现为因不同文化的冲突而进行调整外,同时也表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就《哈姆雷特》和《夜宴》而言,后者作为《哈姆雷特》中国影像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融合的结晶,在中国故事中包容着西方的文化,既承载着西方的文化元素,又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和有机统一。 这种融合与统一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商业价值,这首先表现在为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方面,利用世界范围内的受众对《哈姆雷特》这个“外壳”熟悉与了解,制造了宣传的噱头,为《夜宴》走向世界提供了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宣传中把《夜宴》称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引起了国外受众的好奇,激起国外受众的极大兴趣。从实际上看,《夜宴》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后很快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十几个国家上映,并且取得不菲的业绩,标志着《夜宴》对《哈姆雷特》的中国影像化是成功之作,也是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范例。 三、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的文化意义与商业价值 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作为跨文化改编的文化实践,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也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一)促进外国文学原著的在我国的传播 文学的影视改编“从文化的角度看是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转变,是大众文化的回归。”[11]通过跨文化改编和现代影像化技术加工,增强了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移,借助影视作品在视觉时的强大传播影响力,可使人们对原著的文化、艺术性进行再次回味与反思。 由于在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过程中,对域外文化进行了完美的“归化”处理,从而克服了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障碍,扩大了受众群体,增强了作品普及性、通俗性和在受众当中的可接受性,因而也就扩大了传播的范围,从而达到传播对文学原著在更大范围进行传播和扩散[10]。“影视改编其意义不只是对艺术的一次探索,还是对文化的一次反思。”[12]从文化的角度看,由文学到电影的改编,可以被认为是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转变。随着当今时代进入了“视觉时代”,对外国文学的中国影像化改编,将会加快西方文学原著在中国的传播,引起人们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更多关注。西方的文化在影视作品中融入,并用中国式情节表现出来,加深了观者对其思想精华的理解。同时,由于国外人对原著早已有了解,会对这样的影视改编倍加关注,因而造就了跨文化的影视现象。这样一来,中国电影不再单以中国特色文化取胜,而且借国外文学作品之力走上影视的国际化路线。 (二)促进跨文化、跨学科的交融 在外国作品的中国影像化实践中,体现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化借鉴与交融。首先是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正如前面所述,西方经典文学中国影像化改编,使影像化作品既有西方文化元素,又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有机交融。其次是促进文学与影视的融合,既发挥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优势、艺术魅力,又发挥了影视的强大重播功能,最终使文学作品借力影视技术得到广泛传播,扩大了传播范围,达到文学与影视的跨学科融合。电影不仅具有艺术功能,它还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电影的商业、娱乐性也同样可以带动其艺术性的传播。 人类文化从功能出发,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化,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文化,三是解决人与超自然关系的表达文化。电影的触角可以延伸及上述所有文化层面。它既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还有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等[13]。笔者则认为,电影是一种“寓雅于俗”的文化。每一场电影,对于大众观影者来说,都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只有满足了人们的兴趣,填补了受众的精神需求,才能将作品的艺术性渗透给受众。任何一部电影,都应以其审美性、娱乐性或者其吸引人的剧情作为最基本依托。外国文学作品中国影像化改编过程中,跨文化、跨学科文化的交融,在促进了文化全球化的同时,也推进文学和影视传播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这对文化传播同样有着积极意义。#p#分页标题#e# (三)促进我国影视产业发展 由于电影是商业性文化产品。电影的拍摄既是文化生产,又是经济活动、产业活动,而票房则是维系电影产业的关键要素。外国文学的中国电影改编,在宣传工作上便为电影制造了闪光点。由于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畅销作品)已为大众所熟知,将这一外国题材放到中国背景之下,必将会引起观影者的好奇心,因而对电影商业宣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观众对原著有所了解,会加深对电影剧情、画面的印象。 中国电影将外国文化元素和中国特色文化融为一体,为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中国电影产业朝着跨文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拓展了电影产业发展的空间。 四、结语 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作为跨文化改编实践,已经受到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并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对外国作品的跨文化影像化改编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一些研究成果对跨文化改编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然而,跨文化改编在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跨文化改编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全球化、信息化、视觉化时代背景下,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改编既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又蕴藏这巨大的商业价值。随着跨文化改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文本与视觉的互动经验的丰富和积累,未来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影像化改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外语教学的民族文化角色
0引言 作为文化的重要符号,语言是人类进入文化世界的主要向导,是存在的家园。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以其自身的语言来体现其独特而具体的文化特征。狭义上的文化一般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产物,因此很大程度上语言学习就意味着文化学习,它是一个获取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进行有效交际所需要的具体文化知识和普遍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者的认知、心理、情感和行为改变与调整的过程。一种全新语言的学习往往会使语言学习者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我国英语教育对文化教学的目标定位也逐渐纳入规划,《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在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学大多存在一个误区:过分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却忽略了母语文化的导入,现行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涵盖面十分局限,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介绍。这种单向文化导入模式促成了英语霸权主义及文化帝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世界范围内某些文化的同化甚至消亡,不利于和谐文化生态的构建。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英语学习者,面对英语普及带来的英语文化,该如何确立本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立场呢?王辉认为,要使英语真正为我国所用,最重要是要加强用英语来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即强调英语的中国化[2];王芳则强调文化生态观的确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以树立正确的文化立场[3];刘雪莲通过解读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现状,试图从多元文化整合的视角解决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文化生态环境失调的问题[4]。笔者分析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和教材方面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建议从教师、课程设置及第二课堂方面拓宽少数民族文化英语的应用途径以保持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5]。的确,文化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要真正实现中西国家之间平等的跨文化对话,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角色需要理性定位,这样才能应对英语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问题。 1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跨文化对话思考 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跨文化教育是要“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增进国际理解,并使同各种排斥现象作斗争成为可能。其目的应是从理解自己人民的文化发展到鉴赏邻国人民的文化,并最终鉴赏世界性文化。”[6]115-125鲁子问认为,跨文化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以及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和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和传播的能力,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消解跨文化冲突,建构和谐的跨文化社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7]。要真正实现跨文化教育,需要对话,对话是解决冲突、消除矛盾、达成共识的最佳途径。“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8]。对话是一个语言哲学术语,作为人的存在本质,具有平等性、差异性的基本特征。平等性是指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平等,相互平等是文明对话的基础,差异性则使对话成为可能与必要。为此,民族外语教育要真正实现跨文化对话,既要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要尊重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文化平等意识。 2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文化角色定位探究 外语教育具有跨文化对话目标,但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教育淹没了母语及母语文化的教育,身处母语环境下的中国学生怠慢了母语的学习,语文教育止于高中阶段。2005年《教育新观察》杂志上有篇文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们的求学和晋升都必须依靠一门不属于我们的语言,汉语沦为二流语言了吗?谁动了13亿中国人的母语权?[9]。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表示,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标记,中国人必须提高对民族语言的重视。他还认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西方文化使许多人特别是大学生在节日习俗、生活语言、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了强烈冲击。有学者担忧英语的普及或许会损害中国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甚至有可能使中国的语言文化“殖民化”。的确,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弱化了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加剧了西方文化霸权地位,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培养和建立。为此,在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要充分树立跨文化对话思想,兼顾目的语和母语文化,实现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的平衡,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有意识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最终形成正确的文化观点和立场,这样才能带来真正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从而理性定位外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角色。 2.1扩展教材中民族文化内容,兼顾中外文化特色 “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加强对本国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加强对学生本国文化表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的。”[10]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民族文化内容的覆盖率偏低,中西文化比例失调,出现严重的文化赤字,当前缺乏民族文化元素的英语教材已无法满足实际交流的需要,学习者无法在教材中找到实际有用的表达方式,从而导致“哑巴英语”和“中国文化失语”,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大多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笔者所在的理工学校,情况尤为严重,在一次调查中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平时他们不能很方便地获取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资料。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和资料相对缺乏,涵盖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更是稀缺,学生们很难找到表达少数民族文化的范本和背景资源。Byram指出:“虽然外语教材不愿过于强调学生自身的文化,本族文化仍不应就此轻而易举地被抛弃,因为相互排斥肯定不能取得文化的能力和对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12]为此,外语教材编写时,要实现中外文化同构的原则,把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元素有效融入英语教材中,既注重外语文化的导入和介绍,也注重中国文化的表达和弘扬,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选择的民族主体性,真正做到“将中国介绍给世界”。#p#分页标题#e# 2.2增强教师文化素养培训,有效开展文化教学 开展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外语教育的人文特质和功能,外语教师也不能再局限于语音语调地道、语法正确和口语流利等方面的技能,更要对文化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有理性的认识,同时能较好地辨认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他们在向学生介绍异域文化时,能就文化差异、文化共性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避免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说明和讲解。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直接与学生接触,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宽广的知识面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他们可以将中西文化双向打通,有效引入英美国家与中国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站在本国文化的立场接受英语国家文化,同时也能鼓励学生用英语有效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让他们能在较深层次把握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最终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认同。 2.3拓展英语课程设置,融入民族文化亮点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等院校应设计符合自身学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语言和文化类课程要有机结合。目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通过课堂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报纸媒体及图书,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但是由于缺乏输入,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特色词汇及表达掌握不够,用英语表达本民族文化的能力还不尽如人意。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学生群体的因素,有意识地增加课程的民族性和多元性。学校可以考虑在常规大学英语课程中专门加入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甚至可以鼓励教师开设一些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譬如白族文化、纳西文化等。这样,少数民族学生既能提高英语语言知识的基本技能,又能从英语视角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学会用英语表达本族文化的亮点,强化向外宣传本民族文化的意识,有效促进本土文化对外宣传和推广。 3结语 语言生态系统中的语言竞争与和谐紧密相连,不同语言共同存在于一个社会中,相互间普遍存在着竞争的关系。随着英语学习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英语与我国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竞争关系逐渐显现,其文化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削弱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势力。李强认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外语教育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顺利进行交际的人才,即引导学生通过外语的学习去认知“外族”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群体,任何一种民族和其他民族交往时,都需要借助语言教育来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因此,树立目的语文化意识是民族文化传承中对待外语教育重要的理念,语言文化的关系问题则是外语教育中对待民族文化传承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准则[13]。要实现跨文化对话,民族外语教育要注重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为目标的文化教学,要求学生不仅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更应该加强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理解和认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意志内涵,有利于定位民族外语课堂民族文化的角色,并最终构建和谐文化生态。
中西文化差异对茶艺英语翻译影响分析
摘要: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瑰宝之一,其不断对外推广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本文首先总结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茶文化中的体现,基于现如今茶艺英语翻译的不足之处阐述了三点提高茶艺翻译的途径。
关键词:中西文化;茶艺;英语翻译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茶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发展,而是结合各个历史阶段的传统文化,其中掺杂着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织,最终发展成今天我们所说的茶艺文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之间的较量不再仅仅限于政治和经济,文化也逐渐成为衡量国家发展的指标之一。我国的传统瑰宝———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之一,其不断对外推广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1中西文化差异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毋庸置疑的,中西方文化在茶艺文化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思考方式、风俗习惯和生活理念。
1.1思考方式
思考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每个人过往经历与人生的不同使得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大相径庭,而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更是如此。因为茶文化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形成的,所以中西方文化下的表达形式存在很大不同。
中西美术文化比较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对于中西美术文化来说,既有差异的地方也有共通的地方,在当前美术教育中,教师要从整体性的角度着手提高课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中西美术文化的差异性为主,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能够了解中西美术文化的不同,教师要加强对中西美术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扩展课内外的资源,使学生可以在深度而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中西美术文化;比较教学;研究
为学生科学而合理地开展美术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在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接触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来了解存在于美术作品背后的内涵以及主要的思想情感,在中西美术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艺术修养,还要让学生对这两种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赏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1.西方美术作品的概述
(1)代表作品。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在中西美术文化比较教学模式中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美术的主要特点和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还有助于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西方美术作品的特征和赏析的重点,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条理和有逻辑的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在西方美术中雕塑是比较常见的,不仅是一种非常新型的美术作品,还很有代表性,不同西方地区所产生的雕塑类型和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通过对这些雕塑作品的分析和了解,可以全面的研究这一地区美术的发展现状和人们的思想追求,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广泛地融入雕塑美术这一类型来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美术修养进行良好的培育。一些雕塑的创作者不仅仅是雕塑家,也是哲学家,在雕塑作品中不仅可以体现出较为完善的艺术感,还可以进行哲学内容深入的研究,了解美术雕塑中所蕴含的丰富意蕴,从而使观赏者可以全面的了解这一地区和这一时期美术的发展方向以及主要的特点,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广泛传播。教师在中西文化比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述时,可以从西方雕塑文化入手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在雕塑作品中包含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很容易让学生深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进行雕塑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融入西方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这也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在班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有关雕塑方面的知识时,既可以让学生从外观来了解雕塑作品背后蕴含的意蕴,还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美术修养深入的分析存在于雕塑中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西方的文化,更加有序和有条理的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
(2)教学思路研究。教师在课堂中,在让学生对西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和学习时,要从雕塑的特征和背后蕴含的内容入手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对于雕塑来说和诗歌和绘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雕塑属于三维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整体上更加直观地给人们视觉和触觉上的良好享受,在实际赏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雕塑的特点以及外观,善于抓住学生的情感触动点,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存在于雕塑作品背后的内容,帮助学生赏析能力的提高。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为学生展示西方雕塑作品,不仅有助于使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活泼,还可以将一些抽象性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的扩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这一知识内容的印象。米开朗琪罗认为完美的生命艺术体已经存在于顽石中,雕塑家主要是将其中所蕴含的艺术进行全面的积极以及释放,这也正是人们在观赏雕塑时情感的重要来源和情感激发的关键因素。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广阔而丰富的作品,让学生进行了解中西方美术文化的差异,并且在讲述相关知识内容时,还要为学生扩展有关这一美术雕塑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的思路。在为学生进行雕塑内容讲解时。除了要让学生从整体性的角度186来了解雕塑中所蕴含的内容,还要让学生加强对一些新鲜部位的赏析,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个雕塑中所蕴含的艺术美以及艺术元素。
2.中国美术作品的概述
英语学习导入的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 对一种自然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及其多层面背景有相当的了解,是成功地习得该种语言并运用其进行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无论是汉语“交流”,其所表示的交际行为都是“双向”的。跨文化交流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则更为重要。如果说,由于以往英语教学西方文化含量的缺乏,导致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的多层面交流障碍,主要是“理解障碍”.,那么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几近于空白的状况,对于国际交流的负面影响则更为严重。有些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在日常汉语交流中所表现出的中国文化底蕴就显得苍白。 英语教学对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默默的产生着影响,英语的广泛传播也造成文化同化现象。在全球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说明中国文化危机。现在,除去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和一部分的学生,在中国大多数的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的节日的起源,庆典活动了如指掌,却不知道端午节,重阳节是什么时候;对西方的谚语信手拈来,确不知道孔子孟子的至理名言;对倒背如流,确不知道的三个代表是什么;学会了说,确忘记了中国人谦虚的美德,学会以自我为中心,享乐主义横行,盲目的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自我的价值观念,这样长此以往中国的文化将会被同化。跨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的传播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 调整教材内容,增加母语文化我们的学生不会用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编写教材的一大失误。我国各类的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讲的都是西方的文化礼仪、历史名人、风俗习惯。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学习纯正的英语表达,更是引进英美的原版教材。这对英语学习者掌握英语,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无疑是有益的,且在跨文化教学中不论及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解释语言。但是,交流是双方面的活动。我们学习英语一方面是要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世界,借鉴和学习西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是传播我们中国的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如果只是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娓娓到来西方的文化,而不能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怎能让世界了解中国呢?中国怎能走向世界呢?因此,调整教材的内容,增加母语文化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新教材中增加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多以语篇的形式出现,对于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迫切需要在英语教材中加入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播中国的文化。 提高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的素质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任何语言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特质,不同民族的人往往用本族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去理解和使用其他的语言,引起交流的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目前,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视文化教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将西方文化和跨文化意识传授给学生。而另一方面由于教材本身的局限,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是不平等的。片面强调西方的文化礼仪,语言习惯,而忽视了中国文化。 其实交流障碍是双方出现失误引起的,因此中外交流中,双方都应该本着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了解语言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语言习惯的不同。 作为英语教师在跨文化交流中需具有平等的文化交流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英文化和汉文化的修养及很强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再次,英语教师还应具备传播中国文化的素质。培养学生较强的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交流意识,学会运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文化,在中外交流中传播中国的文化。为此,英语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汉文化的修养。 英语教学中的导入中国文化的策略首先,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东方文化的渊源之一。从秦汉以后可以说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一种伦理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整体的定性思维,有着自己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比如中国人比较恭谨、谦和,在行为上“接受”多于“挑战”。而西方文化自从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就开始出现了基督教文化。那么基督教文化也可以说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脉。我国学者吴森教授在论及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基本差异时指出,西方文化有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和宗教;我们的文化有两大基石,一为道德,二为艺术。导致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东西方不同的哲学观念,其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则是中国人比较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比较重分析,细微曲折,描写周全。从总体上看汉语较重悟性,西方语言较重理性。 其次,在教学中加强中西文化对比。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比较,导入中国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自豪,并学会怎样用英语表达,为跨文化交流中传播中国文化打下坚实的文化和语言基础。例如《英美概况》讲到西方节日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英美的节日比较,了解他们异同,进而掌握中西方节日文化的英语表达。再如习语。习语能传达大量的语言文化信息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交际功能。习语也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由于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例如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p#分页标题#e#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导入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敏感性,使其内化于思维之中并能服务于语言运用。 三、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学的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对西方世界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间的交往增多,我们有责任介绍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而提高对中国文化的敏感性,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而用世界通用的语言———英语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其次,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赏能力,避免盲目的接受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的思想活跃,善于而且敢于接受新的观念、新的事物,但是对待新生的事物缺乏辨别力,有时甚至盲目跟从。因此,中国文化的导入可以避免学生盲目不加分析地接受西方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另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能和外国人交谈,而更为重要的是交流。我们即要了解西方文化,更要能用英语正确的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实现交流的目的。 总之,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势在必行,它有助于推动和促进跨文化交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更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