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西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著作中西文化谈
一、《孙子从美国来》人物形象解读中西文化
(一)老杨头的中国文化解读
《孙子从美国来》的电影工作者费尽心思地制造感动元素来完成对你的催泪过程,老杨头就是一位让我们一直感动乃至有点悲凉气息的人物。老杨头的儿子杨栋梁几年不回家对老杨头不闻不问。现实中我们到底有多少时间给了老人,有多少关爱给了老人。我们的父母将自己的青春岁月都倾注在我们的身上而如今年老体衰,只能蜷居在农村,独自品尝孤独的滋味。在某一年儿子突然带一个洋寡妇回来这具有悲凉气息甚至洋寡妇还带来一个6岁大的孩子,与自己的儿子没有血缘关系!老杨头住在西北农村家庭不富裕这些对老杨头而言不知道是喜还是悲。老爷子又恼又羞却无可奈何地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当前陪伴老杨头可以走一段岁月的只能是布鲁克斯。这其间老杨头与布鲁克斯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一天喜欢喝牛奶的布鲁克斯到王站长家要了一碗刚刚挤出的奶,布鲁克斯因调皮捣蛋把刚打来的牛奶打翻了段有办法老杨头再去要了一碗回来;还有布鲁克斯偷吃核桃弄坏了门,老杨头在追打布鲁克斯的时候探坏了布鲁克斯的蜘蛛侠布鲁克斯闷闷不乐老杨头委托王站长购买蜘蛛侠玩具河惜未果。他便特意熬夜为他精心雕刻了一个蜘蛛侠模样的皮影作为道歉礼物。后来皮影戏终于再次开演,布鲁克斯在老杨头悲凉的唱腔声中被母亲强行带离了中国。同时也带走了老杨头送给他的视若珍宝的成套皮影……我们反思现在,又有多少年轻人是真正为了让老人们快乐一点,把自己的小孩让老人家带的?老杨头还是一位爱好和平和传统文化的代表。他崇拜孙悟空但对西方文化却一无所知。例如对孙子说的蜘蛛侠他称它为蜘蛛精。对布鲁克斯问他的一句话“孙悟空真的能打赢蜘蛛侠吗?”而他的回答是少他们为什么要打架呢?他们可以做好朋友啊!”体现了中国人爱好和平的思想。还有一天早上,布鲁克斯要吃汉堡包老杨头不知道什么是汉堡包,问了村里小卖部的人才知道原来是西方的一种食物。他去买了个肉夹模给布鲁克斯,当时布鲁克斯有点疑惑地吃下了它,老杨头才悟道原来汉堡包就是我们西北这边的肉夹模。老杨头更是一位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及皮影雕刻的传承人。皮影戏是民间的一门古老艺术。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艺术。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厂边操纵戏曲人物厂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肩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老杨头作为传承人自然不愿意荒废这种技艺,他因一次踩坏了孙子的蜘蛛侠利用自己的精湛的雕刻技艺赔给布鲁克斯一个蜘蛛侠模样的皮影。鉴于“’旧寸期所遭受的一些伤心事,不愿意办皮影戏和皮影雕刻艺术短训班。最后在王站长的努力劝说下终于答应此项任务池体现了老杨头传承华县皮影戏艺术的决心。
(二)布鲁克斯的中西文化解读
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现代化的美国小男孩儿,喜欢汉堡包,也喜欢西方人眼中的英雄人物—蜘蛛侠。布鲁克斯从小接受西方现代文明对于古老中国乃至见到爷爷都感到好奇启然不理解爷爷的陕西腔话语肖爷爷问王站长“狗”与“太阳”的英语怎么说,目的是希望与孙子沟通。布鲁克斯在老杨头的熏陶下喜欢上华县的皮影戏和皮影雕刻。老杨头在布鲁克斯将要返回美国的时候,还特意为他精心雕刻了一个蜘蛛侠模样的皮影。布鲁克斯还问过爷爷春节是什么,爷爷没有长篇大论地告诉他春节的由来,反而说春节就是大团圆要一家人坐下来吃团圆饭。这句回答看似具有哲理意义但是理解起来不难,布鲁克斯从西方圣诞节、感恩节的氛围很快地理解了爷爷的话语最后布鲁克斯说要和爷爷吃团圆饭。半年后布鲁克斯与重修于好的父母一起回来和爷爷过年。此外布鲁克斯还体现了美国绅士好战的一面当布鲁克斯问爷爷岁孙悟空真的能打赢蜘蛛侠吗?”爷爷的回答是少他们为什么要打架呢?他们可以做好朋友啊!”看似简单的两句对话道出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孙悟空代表传统中国文化蜘蛛侠代表西方文化;做好朋友体现了当下中国对外的和平共处的原则扩‘打,’体现了西方社会当前绅士好战的一面。
二、《孙子从美国来》影片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
当前国际社会交流频繁,作为中西方世界代表的中国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时刻都存在竞争与合作。该影片也反映了这么一层关系。这一节从饮食、艺术、家族观念、道德层面探讨关于中西方世界中的文化交流碰撞。
中西文化比较思想探析
摘要: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严复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无疑是对西方文化了解最透彻的启蒙思想家。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严复曾对两种文化进行了全面对比,从政治、教育以及思维方式上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历史观的高度,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做出深刻省思。
关键词:
严复;中西文化差异;深层次省思
中国自近代以来,凡是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都意识到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比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都有非常深刻的见解。但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相比,严复对中西文化的理解显得更为独特。1877年福州船政学堂赴英留学的名额出现空缺,当时正在水师服役的严复获得留学英国的机会,通过考核进入格林尼次皇家海军学院深造。翌年,严复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留学期间,严复并不满足于近代科学理论的学习,时常深入到英国法庭现场聆听诉讼,深入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教育理念、社会风俗等,从而为日后执言论界牛耳打下了坚实基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严复将早年的考察心得与胸中淤积已久的“格格欲吐”之言化为一系列文章。于是有《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一系列文章刊布于《国闻报》之上,从政治制度、教育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深刻指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一、政治制度的差异
严复首先注意到的是中西方文化在政治制度上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集中体现在中西两种政治制度下截然相反君民关系之上。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君主和人民的关系是极端的不平等,呈现为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严复认为“中国帝王,做君而外,兼以作师。……兵刑二者,不足以尽之也。卒之君上之责任无穷,而民之能事,无由以发达。使后而仁,其视民也犹儿子耳;使后而暴,其过民也由奴虏矣。为儿子奴虏异,而其于国也,无尺寸之治柄,无丝毫应有必不可夺之权利,则同。”[2]928-929也就是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主处于权利链的顶端,拥有无上的权威。而人民在君主面前毫无权利,只有应尽的义务。如果君主比较贤明,人民的生活会好些;如果君主昏庸无道,人民只能过着奴隶一般的生活。在这种畸形的君民关系当中,君主控制了国家的方方面面的权力,而人民的才智无法得以施展与发挥。这也是造成中国民智、民德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然而,西方政治体制之下呈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种面貌,对此严复深有体会地指出:“若夫欧美诸邦,虽治制不同,实皆有一国之民,为不祧之内主。故其为政也,智慧虽浅,要必以一国为量,而动作计及百年。虽伯理由于公推,议院有其聚散,而精神之贯彻始终则一而已。”[2]1000总体上看,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虽不尽相同或为君主立宪制、或为民主共和制,但共同特点却是,人民在政治上享有相当的权力,为国家“不祧之内主”。无论总统选举或议院聚散,都要服从人民的意愿。在严复看来,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而返观中国传统政治,国家的事务完全听凭君主的决断。严复由衷地感叹,中国“安得不治世少而乱世多乎!”
中西文化看民国时期武术
1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程
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无疑是一种引进型的形式。在谋求富强的功利意识的指导下难免出现许多偏差,从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来看,西方文化基本上是以强势的态度对中国文化进行排挤,最终的传统文化甚至到了被清理和筛选的地步,而这一切都是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所造就。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渗入到了当时社会形态的各个领域,包括西方体育与以武术为代表的本土体育直接的接触、纷争与融合。在这段时期武术出现了两种形态表现:一种是以孙氏武学体系为代表的民间武术的自身整合与发展,它是在西方文化强势压迫下,传统文化以顽强的生命力展现自己精华一面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另一种便是以中央国术馆的国术体系为代表的近代武术的转型,它是本土体育与西方体育交流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体育形态,可以说是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它是具有西方体育形式的本土体育。两种武术形态都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及指导意义。
2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拳与道合
清末民初,外强凌入,叛乱四起,内忧外患的动荡社会为武术的兴起与传播提供了土壤,民间秘密组织的发展,村社民团的成立,对武术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西方火器的传入,渐渐弱化了武术在军事战场的实用性。1900年的“庚子拳变”标志了在热兵器时代武术彻底的从战争被淘汰。此时盛行于民间的武术,摆脱了纵向秘密发展的束缚,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流与发展,各门各派开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许多优秀的拳师“各家拳法兼而习之”形成了自己的武术体系,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孙禄堂的孙氏武学体系。孙禄堂先生自幼习武,天赋异禀,在深得太极、形意、八卦三拳的奥妙之后,深参诸子思想,继承前人的武学研究下,合三家为一家,曰:内家拳。结合自己一生的武术实践创立了武、道结合的武学体系,孙氏武学体系以《周易》《丹经》为理论依据,参以儒、释、道三家学说对武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把武术与传统哲学中的道相结合:万势起于“无极”而终于“一”,提出了武学的“三层道理”“,三层功夫”“,三层练法”。其中最高层次的“炼神还虚”,“洗髓”,“化劲”或是“金丹”都旨在“本良知良能面目,复还先天”,养一身之正气,也就是儒家孟子的“浩然之气”。通过意识和形体的练习,以完善人的品格,达到儒家所提出的“仁”的境界。而这种术与儒家修身哲学的融合确实能从中西文化交流中找到根源。在《形意拳学》自序中孙禄堂先生说到“然富强之道,在乎黎庶之振作,振作之主义在精神,若无精神则弱矣。人民弱,国何强?欲图国强,须使人民勿论何界,以体操之不可缺之一科。”这一段话中民强则国强的观点,来源于19世纪初的“国民主义”的思潮,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许多的先进份子已经意识到了国民性的问题,即国民是一个国家的有机构成分子,国民的强弱承载着国家的强弱。而以传统儒家修身哲学来增强国民精神又是当时“国学”“、国粹”在武术中的展现。庚子事变以后,顽固守旧派彻底瓦解,一度出现了“无人敢谈中学”的情景“,全盘西化”的论调猛然兴起,正如起初顽固派们提及的“变夏为夷”的忧虑一样,许多怀揣传统文化的士大夫们感到了中国文化生存的危机,他们在西方思维的影响下,不再是像顽固派那样固守传统文化,而是提倡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认为中西文化均有优劣,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们反对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和对人民进行的奴隶教育的“伪儒”知识,而先秦诸家的思想和儒家修身哲学都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特别是一战后西方各国出现的经济危机,让更多信奉西学的人都冷静了下来,正如梁启超所说,他们为了资源和利益野蛮的进行争夺,丝毫没有文明可言。严复也尖锐地批评道:“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而此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重情义、重和谐的思想正是西方物质文明所欠缺的。“以中国救西方”的思潮把儒家文化的修身育德,探求人的良知良能的人伦哲学推向了高潮。孙禄堂先生饱读各家之经典,深得诸家之思想,而最终把术与道合的道归于儒家的修身之道,正是文化交流下,传统修身文化顽强展现自己的外在表现,也是热衷与传统文化的士大夫们为求传统文化生存做出的努力。
3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近代武术的转型
虽然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与磨合时期充满了坎坷,一度出现文化复古和全盘西化的极端现象,但文化的交流还是产生出了可喜的成果,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兼顾中西,相互融合,而又不同于中方,也不同于西方,却更适合时代的发展,这个过程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化的转型阶段,而以武术为主的传统体育也在这种背景下开始走向转型,其结果便是运用西方体育来构建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国体育”。近代武术出现了三次次序性的转型尝试,第一次尝试是1911年左右,马良创立的中华新武术,它的主要贡献是把门派众多,拳术繁杂的传统武术简化为拳脚术、棍术、剑术等几个科目,又把摔跤纳入新武术,其主要形式是模仿德式体操,在当时北洋政府的助推下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开展。其次是具有民间性质的武术组织———精武会。其宗旨是“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它对武术的传播以套路演练为主,提倡包括民族舞蹈、音乐和西方体育及音乐等多元化文化形态。最后便是兴盛一时的中国国术馆的国术体系。1928年3月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成立,由东北军高级将领张之江发起并担任馆长,以“发扬武术国粹,增进全民健康,化除派系,整理教材,训练师资,统一教学,研究改进,务求普及,以达明耻教战,强种救国之使命”为宗旨,成功总结并推行了包括马良新武术和精武会的成功经验,对民间武术进行整理改良,编排成统一教材,出版武术书籍及刊物,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习练与传播。在西方竞技体育的标杆下,推出了散手、短兵、长兵等最初的竞赛武术,并在1928年与1933年举行了两次国术考试,编排和实践了最早的武术竞赛规则,开设教授般、师范班、练习班、青年班、少年班,以“泛学博通、文武兼修“为教学原则,教授了一大批技术全面的武术人才,其中大多都成为了近现代武术发展的中流砥柱。在1936年的德国柏林奥运会,中国武术代表团以精湛的武艺震撼了西方世界,从而把武术推向了世界。中央国术馆国术体系,是中西方文化交流渗透到体育范围中的杰出成果,与马良新武术和精武会相比,它是武术现代化转型相当成功的案例。马廉祯教授对国术体系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它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具有现代体育特征的民族体育体系”。虽然国术体系在民国开展的声势浩大,确实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民族危机让每个稍有民族意识的人都感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国强兵,保家卫国是指导国术开展的重要原因,而这是完全与西方的体育相违背的。国术体系虽以体育的标准来改造,却不是以体育的形式来开展。
4对两种武术形态的评价
中西文化影视传播现状与对策
【摘要】
中国热播电视剧《甄传》是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与古典文艺的完美结合,亦是一部在思想上与西方女性主义有部分契合点的影视作品。但是美版《甄传》在美国上映遇冷,这一现象值得分析和研究。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基于中西文化差异,探究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以促进更加有效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同时提升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关键词】
《甄传》;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传播
1《甄传》叩开西方大门的前提
当今时代,多部中国电视剧只着眼于狭隘的文化领域,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广大观众的需要。而不同于以往的“清廷宫斗”,《甄传》导演郑晓龙则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讲述。因此,很多学者通过该剧追溯后宫争斗的根源,进行“宫斗剧”文化视点方面的反思,并得出文化启示。在中国有名的论文网站上,以甄传一词搜索记录共有5179条,可见这部电视剧在中国的成功,也可见其对学术界的影响。该剧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服饰、职官、称谓、礼俗、哲学、诗词韵文、戏曲、音乐、绘画、文史人物等内容,很好地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美。当一部电视剧进行跨文化背景传播时,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会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接受的文化消费来看,当电视剧传播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能够与观众的文化背景形成共鸣时,观众才会有兴趣去看[1]。同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相比,在西方观众眼中,甄的形象加入了更加显著的女性主义色彩。女性主义一词(Feminism)一词来源于十九世纪法国,主要指妇女的解放运动。女性主义者意识到,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被认为是“第二性”。女性主义者的任务是批判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或女性的第二性的处境,向男女不平等的关系挑战,鼓励女性寻求解决和改善的办法[2]。西方人眼中的甄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努力追寻自我的价值,最终证明了女性可以向男性一样获得成功,甚至有些方面会强于男性,以女性身份获得了社会认可,展现了浓厚的女性主义特色,用自身的行动,重申了“性别秩序既不是普遍存在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3]。
2《甄传》在美遇冷之“殇”
中西文化生死观比较
摘要:
所谓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对待生死问题上,中西方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试着从中西方对待生死的态度入手,分析中西方生死观上的异同;具体表现在对生与死的认识和生的态度上的一致性,而在对待死亡和关注的重心上表现出不同的一面。
关键词:
中西文化;生死观;态度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莱特》里,丹麦王子哈姆莱特问出了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生还是死。自诞生之日起,人类就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来临,如何对待生与死,或许是人类自诞生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它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如何处理、看待生死问题,决定了我们一生的追求和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许多中外思想家、哲学家对生死问题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看法。春秋时期,当孔子的弟子问到仁义与生命相冲突该如何处理时,孔子毫不犹豫地答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认为仁义比生命更重要。孟子在其《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里写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明确表达,在生命和仁义的取舍上,要毫不犹豫地取义。司马迁则认为,人出生之日就决定了死的迟早来临,每个人都会面对,不同之处在于,死得是否有价值,生命是否有重量。古希腊名噪一时的哲学家伊壁鸠鲁表示:贤明之人,面对生死,都是以平常心对待,不恶生怕死;他们关注的是生命的质量而不是长度。1而柏拉图则认为,哲学是对死亡的预演和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虽处于不同的时空维度,却都对生死问题加以关注,得出不少相似的观点。他们用一生来诠释生的意义,在生中悟出了死的必然,并坦然面对,赋予了生死观本体论意义。
一、中西文化生死观的同
中西虽处于不同经纬,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但在面对生死观这一人类永恒话题面前,却有着不少相似。他们都意识到,生之偶然、死之必然,都看重生,喜生悲死。
探讨中西文化的异样
一、翻译是文化的传媒,起着不同文化交流的中介作用,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桥梁作用”
面对不同文化差异,面对事实上存在的矛盾,翻译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是偏向一方,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代价?还是以不偏不依的态度,努力促进沟通与交流?翻译活动,就其具体操作而言,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活动,而就其实质而言,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翻译活动从一开始出现起,便与各民族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往来结合在一起,没有交流,就没有翻译的必要,没有翻译,异语、异质文化之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中西文化差异较大,涉及的范围也很大,不能一一论及。本文就人们熟悉的动物龙狗的翻译浅谈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龙(dragon)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的字眼。但在汉语中,龙(Chi-nesedragon)多用于好的意思,如龙飞凤舞(气势雄壮奔放),龙凤成祥(吉祥如意),龙腾虎跃(威武雄壮,意气昂扬),等等。在中国,有关龙的文化可谓渊源流长。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会飞、会走、会游泳、可隐可现、能兴云降雨的神奇动物,常被引申为“珍异”、“高贵”、“吉祥”的象征。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皇帝就是“龙”的化身,谓之“真龙天子”,其后代就是“龙子龙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语也沉淀出了龙王或龙公(神话中统领水域掌管兴云降雨的龙神)。龙颜、龙庆、龙宫(豪华住宅)、龙袍及至龙头(关键人或事)等许多与“龙”有关的吉祥话或敬语;甚至有许多带“龙”字的地名、物品名(食物、药品)等,如:龙亭(河南开封)、龙华寺(上海龙华)、龙兴寺(安徽凤阳)、龙虎山(江西贵溪)、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龙江玛瑙(黑龙江省)、龙虎会(广东名菜)、龙井(优质名茶)、龙骨水车(古代水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耍龙灯和赛龙舟等喜庆活动,还有传统的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等等;龙还是中国特有的十二生肖之一,人有龙属,岁有龙年。这些均来自于古代汉民族对龙的信仰和崇拜。现在作为炎黄子孙的汉民族常自称为“龙的传人”。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已众所公认。在英语中,“龙”(dragon)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令人憎恨的象征。因为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和长长的蛇尾,身上有鳞,能从嘴中喷火。《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Satan)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考验者和反叛者的形象,它就被称为greatdragon或olddragon。因此在西方人的心目中dragon(龙)总是代表邪恶、恐怖。如果描写一个尊贵、善良、忠诚绝不用dragon。因为:Ifyoucallawomanadragon,youmeanthatsheisfierceandunpleasant(.如果你把她叫作龙,那么你的意思是指她凶狠,让人讨厌。)
三、狗(dog)
汉语和英语“狗”的含义大不一样。在中国,由于狗的听觉、嗅觉都很灵敏,主要被当作看家护院的家畜豢养,因此就被用来比喻供使役、助人作恶的人,如:狗腿子(帮凶,走狗);狗崽子(遭唾弃之人的子女);狗血喷头(骂得淋漓尽致,非常厉害);狗急跳墙(走头无路时不择手段);狗头军师(为坏人出谋划策的人);鸡鸣狗盗(卑下而不足道的技能或本领);鸡犬不留(杀戮残酷);鸡犬不宁(骚扰十分厉害);狼心狗肺(贪婪、狠毒)等等。在英语中dog这个词有时含有贬义,用来指层次不高的人或物,如;Thiscountryisgoingtothedogs(.这个国家糟糕得快完了。)然而,在西方,人们通常将狗作为宠物来养。狗被称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人忠诚的伴侣动物。因此西方人从不吃狗肉,对其他民族食狗肉的行为感到不解与反感。正是基于这种文化底蕴,英语语言中这个词或与之有关的各种说法多含褒义,或是含中性意义,如;topdog(最重要的人物),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Heworkedlikeadog.(他干得十分卖劲);Itrainscatsanddogs.(天降倾盆大雨)。另外,dog有时用来指人(意为guy或fellow),如dirtydog(坏蛋);handsomedog(美男子)。还可以表示一种亲切得关系,如:Youluckydog(.你这个家伙真走运);Whatalazydogheis(.他这个家伙真懒)……这些话不仅没有任何侮辱、贬低他人的含义,相反听起来让人有种亲昵的感觉。
当今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时尚的变迁、科学的日新月异,哪怕是日常生活中极其细小的变化,都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有许多密不可分的关系。熟悉人们的生活环境、了解本国与他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填补中西国家的文化差异、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会大有益处。
跨文化下中西文化差异研究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特质,更是一个人的气质。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西方交流越来越频繁。中西文化存在多方面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中西文化差异、地域环境差异、历史发展差异和语言差异等方面分析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避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分歧。
关键字:跨文化;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口语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存在着语种和历史文化的差异。文化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简单地说,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随着交通、通信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对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有更加充分的了解。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一)思维模式差异。文化背景直接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不仅直接影响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且直接决定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2014年,李洪儒和谢萌提出了“人通过语言解释世界和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致使中西方在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中国的思维模式具有整体、意向、归纳以及求同等特点,而西方思维模式则具有逻辑、实证以及求异等特点。中国习惯于矛盾中寻求统一的辩证思维,西方更擅长逻辑推理和理性思维模式。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主要差异体现在理性逻辑和直觉悟性。理性逻辑即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认识事物,这种方式更理性,体现出相当的确定性和逻辑性等特点。直觉悟性即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认识事物,这种方式更感性,体现出相当的直觉性和想象性等特点。中国的思维模式及历史文化导致口语表达时语义比较模糊;而西方的表达在众多学者的倡导下更突出理性逻辑意识。
(二)价值观差异。价值观是在感官基础上对事物做出的认知和判断,是人们辨别是非、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是对待现象及价值关系的观点。社会价值标准影响人的语言,文化背景影响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也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1988年,Samovar提出“在西方,自己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利己主义才是正确的价值观,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流价值观”。贾玉新指出,中国奉行安逸快乐、知足常乐的价值观。因此,中西跨文化交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的交流。中国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人融入集体,交流时也通常让对方感到舒服,更加的谦逊。西方的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和集体利益,强调以我为主,交流时也经常维护自己利益。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西方人觉得中国人不直接,表达含糊,不明白中国人的真实想法;中国人则会因为西方人过于直接的表达而感到尴尬或不舒服。
(三)习俗差异。习俗是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中西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习俗。以朋友交流为例,中国一般表现得比较亲近和熟络,大方的交流家庭状况、个人和生活近况,而西方通常不会涉及类似的个人隐私问题。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容易产生误会,西方人会觉得个人隐私被冒犯。从交流进程来看,西方会以一个普及的话题开头,但随即转入正题,整个交流过程也都围绕主题展开阐述。中国则以一个较长的过度开头,进入主题后偏向于利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委婉表达观点,让交流者自己理解话语含义。习俗也同样包括民间习俗,中国的民间习俗多种多样,例如送朋友蟾蜍物件寓意为招财进宝,在西方不明寓意的情况下容易理解错误,致使跨文化交际失败。
中西文化差异中翻译探析
摘要: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是跨文化的交流,只有了解中西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其语言内涵,将其语言信息原汁原味传达给人们。
关键词:
文化差异;语言表达;翻译;影响
人们在相互交流的时候,虽然有时候懂得语言的字面意思,但由于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很难了解文化所赋予的语言内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语言文化受到地理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翻译的时候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英国是有名的岛国,所以其文化渊源就离不开船和水。例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allatsea(不知所措),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其文化渊源自然就与陆地相关。例如:当形容一个人花钱大手大脚,不知节俭时,人们常说“挥金如土”,而英语则为“spendmoneylikewater(花钱如流水)”。另外,中国以农业大国文明,通常用牛来耕地,汉语表达多用牛,例如“牛饮”。而英语表达为“drinklikeafish”,与海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