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小企业促进条例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和保障。9月9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研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问题时指出,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近年来,我国信用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地支撑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当前和“十四五”期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应加快补齐我国信用建设存在的短板,更好地服务于“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我国信用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但仍需从四方面不断完善2014年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在全面推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加强重点领域信用记录归集共享公开、促进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失信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探索实践,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方面的进展很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实践探索快于理论研究、公共领域快于市场领域、平台建设快于制度建设、东部地区快于西部地区、垂直管理领域快于其他行业领域等,仍需要不断完善。

一是信用立法亟待加快。个别地方、个别领域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信用信息记录、失信名单认定、失信联合惩戒范围随意扩大、泛化倾向,以及信用修复较难、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对一些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是政务诚信建设亟待加强。政务诚信是联系政府和公众关系的纽带,始终贯穿于政府与公众的整个互动活动之中,政府机关首先要做好守法诚信的典范,诚信建设须政府先行。当前,个别地方仍存在政务信息透明度不高,服务意识薄弱等现象,因此,政务诚信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亟待切实解决。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020》给出的10项指标来看,2019年我国营商环境有8项指标(执行合同、获得电力、开办企业、保护少数投资者、办理施工许可证、跨境贸易、纳税和办理破产)得分和排名都取得了进步,但有两项重要的指标得分没有进步,即登记财产和获得信贷。说明我国各级政府还应加强普惠金融工作,打通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企业应收账款拖欠问题亟待建立长效机制。据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跟踪调研,我国企业账款回收周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长的,导致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逾期率和坏账率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企业DSO平均在60~90天,比国际先进水平长30天左右,坏账率大约在1%左右,是国际先进水平的2~4倍。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6月,受疫情影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下降5.2%和12.8%。但截至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继续上升至15.3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6.6天,同比增加8.8天。不仅处在供应链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存在应收账款拖欠问题,很多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同样存在巨额应收账款问题,使得企业本该赚取的正常利润被过多的应收账款拖欠和坏账消耗殆尽。以至于有些企业宁愿做利润微薄的外贸订单,也理论研究THEORYRESEARCH不愿意做看似利润率较高的内销市场,这是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和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大企业高杠杆(由于应收账款回收慢不得不增加负债)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根源。在鼓励扩大内需、出口转内销和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当下,企业应收账款拖欠和坏账问题已成为国内营商环境(同时也是商业信用环境)最被诟病的短板之一。

阅读全文

企业税收优惠制度调整想法

作者:田丽娜 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有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概述

中国现阶段对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很多方面,但主要表现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印花税等,同时还在某些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也存在优惠政策。

1.增值税2011年10月31日,国务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做了如下修改:将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改为(一)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5000元;将(二)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改为(二)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将(三)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改为(三)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2.营业税2011年10月31日,国务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三款做了如下修改:将(一)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5000-20000元,改为(一)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1000~5000元;将(二)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300~500元,改为(二)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它的施行也是充满争议的。是否既能有效的增进企业的发展环境,又不损害国家税收,是该政策在具体实施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企业所得税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这一条其实对原有优惠政策没有做出调整,只是将延续期加长了,目前是告诉中小企业,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会一直持续。

4.其他税收优惠政策2011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9号)规定的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的政策,继续执行至2013年12月31日。2011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为鼓励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自2011年11月1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2011年11月14日,为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现决定对小型微型企业暂免征收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本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14年12月31日。其实这些摆在明面上的行政收费并不是很多,政府估计忽略了一些隐性收费,那个才是大头,如何有效杜绝非法收费问题的确是政府应该考虑的一大难题。

阅读全文

中小企业安全文化培育浅论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法律法规及政策条例对于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作了较大修改,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培育企业安全文化,从而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实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目标。闽南地区中小企业受资金和人员素质的影响,安全文化培育水平和层次低。要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闽南地区的中小企业必须了解法规条例的变动情况,明确安全文化培育的宗旨,并通过政府监管部门的帮扶、引导,自身的努力探索及行业协会的助力,从企业内部安全环境入手培育其企业安全文化,发挥闽南地区企业家“爱拼敢赢”的精神,创建闽南品牌。

关键词:中小企业;安全文化;闽南地区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逐步提高,随着各级监管部门安全管控力度的加强,各类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越发重视,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有了较大好转。但纵观近年来闽南地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总体情况,可知形式安全带来的安全管理疏失是该地个别企业事故发生率反弹的重要原因。要实现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蓝图,达到企业本质安全的目标,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自觉自发地寻求安全,真正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安全理念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而这必须依托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闽南地区的中小企业应当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入手,明确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培育宗旨,研究其安全文化培育的方式和途径,真正让“安全”二字入脑入心,才能增强安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培育宗旨

从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发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即开始了对企业本质安全的探讨,杜邦公司更是通过其自身长达数十年的实践论证了创建企业内部安全文化对企业实现长期有效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由此,安全文化的概念及实践得以大范围推行。我国的学术界及企业界也对安全文化的作用及其创建进行了探索,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更是在2008年颁布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明确了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经过12年的努力,大多企业对安全文化的认识仍较为粗浅,安全文化建设大多流于形式。要真正认识安全文化的作用并培育出适合本企业需求的安全文化,发挥其对安全生产和发展的核心作用,就应当全方位地认识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宗旨。应当认识到安全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地域性、行业性,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和界定,才能找到贴合实际的安全文化建设之路[1]。鉴于闽南中小企业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及生产经营模式的特点,闽南地区中小企业安全文化应当被定义为:由闽南地区中小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步培育,具有“爱拼敢赢”特质,并由全体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并维护的安全习惯、行为规则、安全意识等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为此,对于闽南地区的中小企业而言,要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就应当明确培育的宗旨。从闽南地区特有的“敢为天下先”地域文化特色以及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经营模式灵活的现状出发,应当将闽南地区中小企业安全文化培育宗旨确定为:以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法规为出发点,以绿色环保为基础,以能持续推动企业安全发展为目的,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以统一全体从业人员安全理念和意识为内控机制,最终凝聚全体从业人员,共同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二、闽南地区中小企业安全文化培育现状

自2008年始,根据国家、省、市的部署,作为闽南地区经济发展生力军的泉州市便率先开展落实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将辖区内全部企事业单位按照标准评定为A、B、C、D四个级别,对应各自的时序要求逐年提升安全级别,并以此为契机在辖区企业内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推广及培育,对拒不整改、不提升安全级别的企业给予降低银行贷款资信、不予年检等处罚,并列入“黑名单”安全监管体系。经过两轮“三年行动”,辖区内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有所提高,初步形成了安全文化的培育氛围。但从总体情况来说,中小企业受困于资金,加之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安全文化培育建设的实际效果不如预期,大多企业对安全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安全文化培育的宗旨难以实现,具体体现如下:

阅读全文

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析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状况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作出最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经营决策,并推动企业良性稳健发展。中小企业在资金、规模、人员等方面存在先天劣势,企业内部不重视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存在问题会对企业的良性发展形成制约。本文围绕“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引发中小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度,帮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会计核算以财务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为原则,利用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资产、负债等进行计量和确认,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对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推动企业达成发展目标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高质量的落实会计核算工作意义巨大,然而受众多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当前的会计核算工作落实质量不佳,剖析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积极设计应对策略优化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现状是“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没有较大的规模、较多的资金,也没有较多的综合型人才,存在先天劣势的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缺乏较强的竞争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往往会忽视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严重缺乏规范性,这必然会对企业的管理优化产生不良影响,并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运行。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质量不佳,会计核算工作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会计基础薄弱。首先,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中小企业普遍未能正确认识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财务机构设置不规范,财会人员配置不达标,企业内部严重缺乏优质的财会工作者。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会配置足够的会计人员,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比较混乱,会计责权不明,会计基础工作问题多。其次,会计核算无法深入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小企业的出纳多为企业领导亲属,会计通常为外聘。会计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这导致财务信息难以及时服务于企业决策,一方面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一方面也降低了会计的企业管理地位。最后,会计资料管理质量低。中小企业内部财会人员责权不明,财会资料的管理未严格遵循相关要求,没有专人负责资料整理装订等,会计资料容易丢失,严重的影响了会计资料的核算、查询和使用,对会计核算的发展也形成了制约。

2.会计科目设置不科学。由于中小企业内部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较大,容易导致会计核算科目出现设置不连贯、不科学等问题,如子科目、辅助科目设置不合理、不完整;再如,未按新准则设置会计科目等。

3.会计核算不准确。会计核算不准确主要指固定资产的确认与折旧年限、方法不准确,投资性房地产核算不统一、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并存,金融资产核算随意性强,资产减值计提不公允,政府补助确认未明确资产性和收益性等。

4.会计电算化普及不够。现阶段,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并与各个产业不断融合,信息化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会计电算化是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发展的必然,虽然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实施会计电算化操作,然而由于企业内部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到位,这导致传统手工记账未能被淘汰,会计电算化难以发挥自身效力,会计核算效率低下。与此同时,企业的会计核算电算化相关的软硬件设施更新不及时,落后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也会制约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

阅读全文

中小企业系统实施中会计电算化论文

一、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的现状

1.普及程度低。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普及率仅为16.3%,远低于外国62.7%的水平。导致普及程度低的原因与中小企业的效益存在直接关系;同时,电算化系统软件开发单位也因资金问题未进行系统升级,导致系统功能不全。

2.系统软件功能范围少,应用效果一般。

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研发企业所采用的电子品牌较集中,且功能研发模板单一。从系统功能方面看,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主要集中于报表系统、账务处理系统、资金流动系统,而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工资结算系统、市场变动分析系统却没有得到应用。同时,部分应用该系统的中小企业也未得到应用的效果。导致这一方面的原因为:(1)中小企业未设置专门的系统管理人员,导致部分系统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发现与解决;(2)中小企业在应用系统的过程中仍受到传统会计统计方法的影响,系统的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二、影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几点因素

1.财务软件因素。

阅读全文

中小企业税收状态及政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概述   “中小企业”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由于各国家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阶段不同,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也不同。中小企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逐步成长起来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有活力和创新意识的企业类型之一。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从建国以来已进行过几次划分:1950-1962年以企业拥有的职工人数来作为标准划分;1962-1978年主要依据年固定资产价值和企业年综合生产能力来划分;1999年按照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来划分,把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的划分为大企业,年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在5千万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其它的为小型企业;2002年参照国际上的划分标准,以“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来划分。二、中小企业的现状与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中小企业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并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   (一)中小企业的作用   (1)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的主要平台。从供求关系上来看,我国的就业问题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过剩的国家,在当前的经济转轨时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由于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其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到了城镇就业的75%,成为就业的主要平台。   (2)中小企业是保持经济活力的重要动力。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稳健运行中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事实也说明,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灵活性,在金融危机中是抑制经济衰退、经济复苏的助推器。中小企业能够促进市场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自由竞争,保护中小企业就是保护自由竞争。由于中小企业涉及的范围广,分布在各个行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考核主要因素之一。   (3)中小企业是推动技术改革的重要力量。技术改革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中小企业对于推进技术进步有很大的作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迫使其改革,在技术改革上往往入手比较快;中小企业有大企业没有的特征,如规模小、转型快、经营灵活等,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服务,提高效率,减少成本,成为经济的增长点;中小企业的决策者大多是勇于进取、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的实干企业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不亚于大企业,创造了许多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到目前为止,约65%的专利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是中小企业开发的。   (二)当前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   有关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法律法规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一是国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捐赠。二是国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各类依法设立的风险投资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资。三是国家在有关税收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四是国家对失业人员创立的中小企业和当年吸纳失业人员达到国家规定比例的中小企业,符合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政策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创办的中小企业,安置残疾人员达到国家规定比例的中小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征、免征所得税,实行税收优惠。五是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创业人员提供工商、财税、融资、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2)《企业所得税法》:统一的普通税率为25%,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调为20%。“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纳入小型微利企业;把风险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3)《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农、林、牧、渔业调低为3%~10%,制造业为5%~15%,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为4%~15%。(4)《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由原来的工业6%、商业4%统一降低至3%。(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营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可由地方政府确定,对其从事担保业务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   (三)税收政策的局限性   (1)税收比较散乱。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总的来说还没有放在一个战略高度,关于中小企业的扶持比较零散,缺乏一个系统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监管方面也没有一个规范性和有效的法律强制力作为保证,个别部门乱征收税费严重。   (2)税收优惠方向不够清晰。我国当前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把重心放在了税收上,忽视了中小企业自身的特质,对于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欠缺考虑。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应该是政策扶持的关键,现行税收政策在这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   (3)税收征收方式不灵活。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征收方式主要有定期征收、定额征收、查账征收等。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混乱的现象,地方税务部分往往不考虑中小企业的账务是否健全、盈亏等,直接按定期、定额征收,很难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状况,易出现税费漏征、少征、不征的现象,体现不出征税的严肃性,这种方式也不利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从我国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到增值税转型改革以及给企业结构性减税措施,总体来看,对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是比较有限的,为了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必要对现行的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规范,以便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p#分页标题#e#   (一)从整体上完善税收法律   可以参照外国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制度,把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写入宪法或民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国家征税有法可依;在税收政策上放权一部分给地方政府,在确保与上位法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与地方实际情况灵活性相结合;制定税收实体和程序上的基本法律,把税法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税法效力、适用范围等纳入其中,搭建好依法、公正、透明、可诉的路径。简化中小企业的审批程序、降低登记成本,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与完善中小企业税收制度,给中小企业更多税收优惠政策。   (二)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   由于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市场秩序上应该确保中小企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与条件。当前,中小企业的税费太多,并且行政单位都想伸手,企业担子很重。中小企业对各种税费自身抵抗能力弱,为了给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必须明确政府机构的职能与权限,并透明化、公示化,对于中小企业应少干预,多支持,通过法律明确中小企业的地位,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   我国的四个就业机会里面大约有三个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如果让中小企业把更多的利润留下来发展企业,不仅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改革也大有裨益。税收优惠是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中小企业税收优惠,也是税改的一个趋势,主要途径有:降低税率、税收缓交、税收减免、提高起征点等。同时,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法律措施并非一成不变,而应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体现出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对于中小企业符合政策的项目,可按规定享受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具体办法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要抓紧研究减轻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措施。对纳入试点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可由地方政府确定,对其从事担保的业务收入,一定年限内免征营业税。   (四)从营业税逐步过度到征收增值税   当前,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营业税中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用增值税来代替营业税是一个不错的路径,有利于减轻税负,促进中小企业对于第三产业的投入。增值税扩围将会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税制改革的“主战场”。增值税的拉大有利于降低产品价格、拉动消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给中小民营企业更多的放水养鱼的空间。   (五)税收优惠与其他政策措施配合实施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应该与其他政策手段相配合,从而完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体系。加大对政府政策的宣传,对中小企业进行引导,指明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途径、方法,但不去强制;从金融机构的源头税收上作调节,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残疾人、大中专学生创业、从事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应予减税、免税。   (六)完善中小企业税收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税务系统在对中小企业的理念上要发生根本转变,改变过去那种区别对待企业的做法;对中小企业的税收申报、纳税程序应给予简化,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总之,给中小企业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整个经济结构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把更多的钱留在中小企业,减轻它们的税负,以这种方式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阅读全文

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分析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的经济进步与增长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蓬勃发展。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风险控制和资金运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一直都是政府和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在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财务管理问题也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并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影响其经济效益以及竞争力的提升,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对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促进企业稳定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简要分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提出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办法,旨在完善中小企业管理机制,促进企业繁荣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财务规范

随着时展和经济的进步,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的程度也不断加深,市场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此发展背景下,国家支持并且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众所周知,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一方面对企业资金的周转、资产以及人力管理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另一方也能够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要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制定财务管理条例,合理配置财务管理人员,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效把控企业风险,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因此中小型企业要做好财务规范管理,利用市场优势,稳定发展,共同作用于市场经济体制。

1.中小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目前的中小企业各项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占据关键地位。做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当前至关紧要的问题,完备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财务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业务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运营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作为中小企业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与企业其他部门合作协调,共同作用于企业建设,保障了企业的发展进程。②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远大目标,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做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得到更加真实准确的企业财务数据,从而更好地辅助企业高层进行财务决策工作,稳定企业经营状况,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③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中的资源利用率,合理分配运营资金,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紧密依托于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及管理,完备的财务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对运营资金的高效利用,将企业收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经营价值,从而将企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长远发展。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2.1财务部门配置不合理,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阅读全文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论文

一、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分析框架

(一)政府采购扶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方向

政府首先制定政府采购的政策目标,选定重点扶持的产业及核心技术,确定扶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行业类型,一般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从事的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都是政府当前鼓励发展的行业。政府采购政策可采取强制型和引导型两种方式,将采购对象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简称中小企业)倾斜。强制型一般是指政府法律及法规规定,在采购份额中必须有一部分保留给中小企业,引导型是指政府在采购过程中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优惠和机会,或者部门采购中小企业科技型产品将得到更多便利。一般中小企业是通过区域内集群发展或与大企业配套发展实现要素的整合,采购过程中鼓励多个中小企业跨区域协作联合研发,将加强企业间联系和促进产业集聚。中小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相对缺乏,采购过程中鼓励其与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将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

(二)政府采购的类型和特点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

按照政府采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政府采购的类型分为四种:一种是常规性采购,公共部门购买非研发要求的产品,但是,在招投标过程中考虑创新标准,属于“温和促进型”。第二种是战略型采购,公共部门规定采购的具体技术或服务,此种技术采购与部门政策联系紧密,将有利于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研发。第三种类型不同于采购商品和服务,公共部门直接购买研发以支持政府活动及相关决策。也是一种商业化前研发采购,政府并不一定要购买研发的产品和服务,美国跨部门的中小企业创新计划(SBIR)就是充分运用了此种方式。这种以创新为导向的公共采购方式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早期阶段的金融风险。第四种政府不仅完成采购任务,同时支持私营部门对创新产品的购买。当创新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是私营部门时,政府可采取直接补贴采购者的方式促进新产品的应用,此种方式有利于鼓励国家战略性行业科技型企业发展。政府部门可同时采用多种方式采购中小企业科技型产品,促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其他创新过程。

(三)政府采购的时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

Galbraith(1982)首次提出六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分别为第一阶段,原始证明阶段(proof-of-principlestage);第二阶段,原型阶段(prototypestage);第三阶段,模型工厂阶段(model-shopstage);第四阶段,启动阶段(start-upstage);第五阶段,自然成长阶段(naturalgrowthstage);第六阶段,战略动机阶段(strate-gicmaneuver-ring)。在整个生命周期阶段内,技术创新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都需要外部的相关支持,但是,也有发展的瓶颈和关注点的差异,更容易受到发展限制,政策支持必不可少。在原始证明、原型、模型工厂和启动阶段,以供给类如公共科技投入、示范工程等政策干预为主,也可以采用政府采购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方式,以降低企业研发风险和成本,提高公众对此类技术的认知度,初步试探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为种子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技术应用提供市场检验。在自然成长阶段和战略动机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关键技术已突破,并产生了主导技术设计,也经受住了前期市场的考验,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将极大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