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师物理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育期刊学习进阶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要焦点之一是科学技术,其中最为激烈的就是人才的竞争。[1]为了在中小学科学教育界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公民和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解决好科学课程学习内容零散且缺乏衔接的现状。2004年,史密斯(CarolSmith)等学者代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学业成就评价委员会”向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提出学习进阶(LearningProgression)的概念,以发现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困难,提出相应解决办法。这也是学习进阶第一次在科学教育领域被正式提出。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2005年和2007年的两份报告中指出,“学习进阶”是理论研究者、考试命题者、课程编制者、教育决策者对话的重要渠道,是沟通学习研究和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是连接课程、教学与评价,促进三者一致性最具潜力的工具。为此,“学习进阶”受到美国教育界的重视,各研究者也纷纷运用“学习进阶”以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美国,最近的K-12科学教育框架(NRC,2012)和下一代的科学教育标准(NGSSLeadStates,2013)都倡导教师使用学习进阶来确定学习目标和组织课程内容。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曾指出:学习进阶是指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某种技能的掌握随时间的推移连贯且逐渐深入的典型发展路径。即是说,学习进阶是描述学生在学习时针对一个概念,具体是怎样思考,怎样习得这个概念的路径。当清楚了解这个思维路径时,研究者们就可根据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学业要求编制课标、设置课程,教师也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习步骤来进行有效教学。而这个学习进阶到底是怎样的,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否一致,需要设计一个测评模型进行评价,评价后若发现问题,再根据教学来进行调整、修正模型,直到模型可以使用并能够有效测量学生。最近的研究表明:将学习进阶用于开发课程、指导教师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测评时,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Furtak&Heredia,2014;Songer,Kelcey,&Gotwals,2009)本文拟在对近几年来我国关于学习进阶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提供学术领域了解其发展的脉络与趋势,以期加快建设该研究提供参考。
一、文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本文围绕研究目标,从中国知网(CNKI)及维普数据库中以“学习进阶”为主题,运用顺查法,检索了从2004年“学习进阶”正式提出以来,关于学习进阶方法建设与运用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学者于2009年正式发表第一篇有关“学习进阶”的文章,所以这里对2009-2017共九年来关于“学习进阶”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检索时间为2018-01-22。并筛选出相关的有效期刊文献155篇(其中国际会议、中国会议与报纸文献各占1篇)、学位论文28篇进行统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是指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研究方法[2]。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对文献采用数学与统计方法,来描述、评价、预测某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或传达工具(如教科书、期刊、报纸、广告等)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主要从文献的发文量与发文年度、前十五位发文作者、合作率分析、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1教学团队队伍的建设
1.1教学团队整体结构
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师队伍26余人中有教授7人,占27%,副教授12人,占46%,讲师7人,占27%.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比例是3∶4∶3.全部教师来自于全国12余所名牌大学,基本上覆盖了物理学一级学科的几乎所有二级学科.知识结构合理.教师的平均年龄38岁,其中55岁以上的2人,占7%,35~55岁的18人,占70%,35岁以下6人占23%.老、中、青教师比例是1∶6∶3,教师队伍新老交替基本完成,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在青年教师(35岁以下)里,全部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占青年教师比例是100%.而且均毕业于985院校.
1.2团队队伍的建设
团队由4个校区的教师组成.团队成立之初,逐渐完成了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整合,按照工科、医科(分八年制实验班、七年制、五年制)、理科、经管等四个轨道进行统一的教学运行,做到了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进程、统一考试.加强教学管理和运行过程的监管.成立了由教授组成的大学物理课程督导小组,坚持跨校区听课,并及时进行校区间的交流;建立相关的教学规章制度,规范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教案评比,促进教师注重备课环节;定期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及时沟通情况,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注重大学物理系列课的建设.一方面选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主持各个门类的大学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使各个门类的大学物理课的教学水平得到同步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大学物理后续课程,合校后开设了4门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基础、物理与健康、物理学史、近代物理与实验,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1.3注重团队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博士化工程”,采用“送引”机制,从现有年轻教师中选送一些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含本校)进行在职培养并取得博士学位;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国内外博士、教授担任物理课程的教学工作.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激励团队成员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有一批中青年教师从团队中脱颖而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部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几十篇.团队成员的科学研究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而且研究成果也直接运用到了教学之中,实现了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的实践
【摘要】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体现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自主性,因此,高中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起到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效果.本文阐述了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获得的感悟,并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实践的要点.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实践
高中数学教学的完善与发展需要数学教师持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而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对高中数学教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值得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更多的实践、思索与感悟.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感悟
(一)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得到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广泛应用于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科目的教学中.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获取和运用知识.其次,问题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助于保证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具有较强新颖性
药学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一、形成性评价的形成与概念界定
美国学者泰勒在“八年研究(1933~1941年)”《史密斯—泰勒报告》中,首次提出“教育评价”概念,他认为“教育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实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1963年,美国心理测量专家克龙巴赫提出了“形成性评价”思想,认为评价的重点应放在教育过程之中,而不是在教育过程结束之后,评价不只是决定优劣,同时也是为了搜集和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工作。1966年,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提出以决策为中心的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使教育评价深入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1967年,美国著名评价学家斯克里芬在《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明确提出将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思想。所谓“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是指为改进课程教学及其方案活动而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思想讲究信息的及时反馈以便给教学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认为“评价的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所谓“总结性评价(SummativeAssessment)”是指作出选择决策而在活动结束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讲究结论的全面性,以便给决策人员提供某种依据。1984年,美国评价专家库巴和林肯出版了《第四代教育评价》,认为评价结果并不依赖于其客观实际情况相同程度如何,而取决于所有参与评价者的意见一致性程度如何,评价应更加关注过程,关注非预期效应。1986年,泰勒在《教育评价概念的变化》中,又提出“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思想和计划的过程”。
二、药学专业教学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成功的教学需要一系列与决策相互关联的评价,并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教学评价的实践可分为两个方面:教学过程的评价和教学成果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进行,目的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弥补不足,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总结性评价是在一门课程结束或者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不同学生各自所达到的水准和彼此间的相对地位,并确定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药学教育一直都是一种应试教育,忽视形成性评价,注重总结性评价,教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进而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种评价体系考查的是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人脑运用知识的能力,阻碍了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评价方式单调
目前高校药学教学评价形式基本上仍然以“总结性评价———考试”为主,存在几多几少现象:一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二是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三是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四是一次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考评少。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知识覆盖面窄,考察代表性差,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忽视教学过程评价
谈学习理论下大数据辅助高中物理教学
摘要:掌握学习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被我国引进以来,经历了多次发展,对我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具有深远影响.在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新一轮课改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高中物理课程发展趋势,大数据工具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以往掌握学习理论耗学时、难操作等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以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运用大数据辅助教学,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的理论指导实践的一次尝试.
关键词:掌握学习理论;大数据;教学研究
1引言
掌握学习理论是在人人都能学好的预设下,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动态调整影响学习的相关变量,让大多数人都能掌握的教学策略.当下,大数据在我国教育行业的使用多以精准教学为主,往往缺少系统化、多元化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从而陷入重技术手段轻教学理论的误区.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大数据辅助课堂教学不仅弥补了掌握学习理论操作缺陷而且使得大数据的使用更加切实有效.本文以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复习为例,运用大数据辅助进行教学实践尝试.
2教学过程实施
2.1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困难:在生活经验上,天体运动对于学生生活来说相距较远,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缺乏经历.在物理模型的建立上,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结合后的公式花样繁多,学生很难追根溯源,往往张冠李戴.在解题中往往题目新颖,题意复杂,学生很难提炼有效的信息,加上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知识的缺乏,学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缺乏信心.
科学研究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探析
摘要:科学研究训练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包括对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基本素质的培养。该文探索构建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期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科学研究训练;创新;信息化管理
1科学研究训练的必要性
1.1内涵。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researchtrainprogram,SRTP)是专门面对在校学生所举办的科研锻炼项目,最早为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编制的计划。而国内则是清华大学比较领先,它于1996年开始实施SRTP计划,随后其他高校相继学习实行SRTP计划[1-3]。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哈尔滨医科大学针对其七年制专业实施了此项计划;浙江大学也公示了本校在医学方面实施此计划所取得的重大成果[4]。相关研究证实,接受了SRTP计划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具有创新价值的工作,且实验取得成功的比例明显增长[5-8]。所以,SRTP计划是目前部分高校认可的教育实践形式,也是高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人才而开展的一项颇具创新价值的试验。武汉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教学中心”)是我国第一批次国家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之一。中心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育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突出实践育人的理念,进一步推动教学变革,全面彰显实验教学对于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培养的重大价值。
1.2科学研究训练需要完善的教学体系支撑。科学研究训练的目的是培育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进行创业的人才。对于学生而言,创新精神是他们完成科研的基本素养。本科生科学研究训练应是一个具有延续性、渐进性的系统过程,为培养创新型科学人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依托教学中心,根据学科特色构建了实验技能系统训练与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基础型实验教学—综合型实验教学—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三层次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我院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知识储备的差异编制实验课程,其主要包含下面几种形式:(1)在课程系统的架构之内设置单一开放实验项目。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动物、植物乃至普通生物学实验中,按2~4人/小组自由组合立项,以小组为单位独立选择相关实验项目,为学生开放实验室,在本学期内完成立项实验内容。(2)整体综合开放实验项目。涉及的课程有微生物学实验和遗传学实验。实验面向全年级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在总体框架内自行选择实验内容,安排实验内容,给出最后的检测鉴定报告。如在开学阶段,就让学生完成环境微生物分离鉴定实验:①学生将细菌从环境中分离;②依据各自的课程进展自行完成细菌鉴定;③在学期结束时递交鉴定结果并撰写报告。(3)以专业为引导的开放实验项目。主要针对那些学习成绩优异且对有关研究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展开,在生物化学、细胞学等内容之外,设定一些相对全面的综合型实验。(4)科学研究训练。在课堂讲授基础上,按照1~4人/组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单独申请立项,参与实际科研问题的研究工作,为每小组配备一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
1.3科学研究训练教学效果显著。通过科学研究训练课程教学活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属性的科研项目紧密联系,组织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湖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和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等学科竞赛,将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纳入科学研究训练课程统一管理,提高了大学生科研课题的创新性、科学性、研究性。有效、规范的本科生科研训练一体化培养模式将各类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及学位论文等有机联系起来,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完成质量、学科竞赛成绩以及毕业学位论文质量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学生科研能力体现在其发表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质量及其综合科研素质。
2科学研究训练管理面临的问题
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的第一门实验学科,是学生接受科学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开端。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需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如果学生对实验课不感兴趣,只是照本宣科、敷衍了事,实验过程中缺乏理性思考,这样不仅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丧失,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
传统的实验教学形式通常都是由教师先讲,甚至作示范,然后学生再根据实验教材中的步骤操作,这样学生实验时容易对教师或教材产生依赖心理,把实验当成一种单纯的操作训练,由于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思考的内容太少,其自学能力、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达不到思维扩展训练的目的,致使宝贵的实验资源未能发挥其对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优势。大学物理实验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的做法,在国内许多高校中得到了认可和重视,被认为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学生作为主体,根据实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原理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由于综合设计性实验原理涉及领域广,可以很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多年来我们学校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在实验教学中也摸索出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使大学物理实验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一、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
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教师只提供每个实验项目的基本要求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或者给出相关的原理提示,但是没有完整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由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所选择的仪器,自行设计出具体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实验方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探讨或者通过反复实验去改进,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科学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因此,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实验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教师则以启发引导为辅,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物理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上。学生在确定了实验方案后(需要提前交实验教师审核),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和器材进行实验测量,并自行分析、判断、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故障现象,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也是不断观察、调整、测试的过程。最后处理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或小论文)。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实验方案、实验过程都需要学生自主探索,因而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是综合性实验的拓展,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其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合理选择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让学生乐于留在实验室里,我们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实验条件,合理选择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课题,并结合实验开设过程中师生的反馈,不断改进实验内容。(1)改变实验目的、基础实验内容。在基础性实验中寻找创新点,在必修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设选修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巩固、补充和深化理论规律,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意识和能力。(2)改变实验方法。依据不同的原理或者是原理相同而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或者是改变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来达到实验目的,增加具有延伸性的实验内容也是我们开发设计性实验的重要方法之一。(3)改变仪器装置。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或实验室能提供的仪器设备,改造成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尤其是合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废旧仪器,让学生放手去进行技能训练。
应用型金融学综合改革方案
【摘要】
经济学院于2014年前半年进行了专业自评估,根据我院自评估情况,计划对金融学专业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行综合改革。改革方案将从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几个方面展开。其中改革的亮点主要体现在:网络课程的大范围开设;教学大纲的调整将紧密结合各类专业证书的考试大纲来制定;课程考核形式的大幅改革;对专业选修课的课时进行整体规划,开设小课等。
【关键词】
综合改革;改革方案
【基金项目】
本论文由西北民族大学金融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支持,项目编号为001-10013501。经济学院于2014年前半年进行了专业自评估,根据我院自评估情况,计划对金融学专业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行综合改革。
一、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