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终身学习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终身学习论文

乡村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思考

一、开展老年教育实验的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重视发展老年教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成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要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教育部等九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要求改善基层社区老年人的学习环境,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建设一批在本区域发挥示范作用的乡镇(街道)老年人学习场所和老年大学。国务院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对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江宁的老年教育起步于1992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国老年教育协会等的关心指导下,2001年江宁区委、区政府成立了老年教育协会,组织、协调、服务、督促全区老年教育,江宁老年教育步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逐步走在全国前列,满足老年人求知、求乐、求健康等需求的老年教育三级办学率先实现了全覆盖。老年教育越来越成为社区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江宁的老年教育有三种办学形式,一是东山模式,即老年大学和社区教育中心分开独立办学,有自己独立的校园和管理模式;二是湖熟模式,即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兼办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完全纳入社区教育行列;三是汤山模式,即老年大学和社区教育中心在一个校园内,有2套班子,合作办学。多年来,汤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实现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有效融合,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2017年,汤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开展了《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的实验》的项目研究,该实验项目于2017年6月获批为江宁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二、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实验的具体做法

“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的实验”项目研究目前已进入中期研究阶段,该实验项目研究实施一年来,我校实验项目研究小组能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更新观念,创新实践,认真制定和实施实验项目研究计划,强化过程管理,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实践工作。1.成立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小组,中心主任亲任组长,成员包括社区教育中心及老年大学教师,分工协作,开展研究。2.网上查阅大量老年教育文献,编辑“老年教育有关论述”,形成实验项目研究理论基础,供研究小组人员参阅借鉴。3.组织开展《汤山街道社区居民学习状况及需求情况》问卷调查,了解汤山街道老年居民的学习状况和切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为实验项目研究提供准确的研究依据,进而为老年教育实验工作探索有效方法。4.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社区老年教育培训活动,满足辖区老年居民的终身学习需求,推进实验项目研究的开展。一年来,我们组织大型老年教育活动六场,普通中小型培训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如“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办好居民满意的社区教育”,“喜迎,书写家乡美”书法笔会,“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区级开幕式,“汤山街道老年大学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等,深受老年居民喜爱,参与人数众多,内容丰富,“南京晨报”“江宁电视台”曾报道宣传我校举办的几项活动。另外,我校还积极组织老年学员参加省市级的多项比赛,如书画大赛、“赞歌献给党,喜颂”歌咏大赛等,荣获多项大奖,以此激励老年学员参与终身学习的热情,为探索老年教育的新途径提供依据。5.积极探索,实现社区老年学校与居民学校的有机融合。协调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老年学校与居民学校形成一套领导班子,统一教育目标,统一教育活动阵地。围绕实验项目的研究,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和“送科技下乡”活动。走进社区居民学校,开展老年教育,为社区老年居民送上“健康养生”、“时事政治”、“文明素养”、“农业科技”、“农产品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促进社区居民学校与老年学校办学教育机制的不断融合。2018年4月27日,成功举办“江宁区社区老年学校教学管理现场交流促进会”,展示汤山社区老年教育教学管理现况成果。6.创新形式,实现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与老年大学在老年教育方面的深度融合。积极整合双方的教育资源、教学课程、师资配备、软硬件设施、教育培训活动、教科研、新闻宣传等,实现互助合作,资源共享。围绕实验项目的研究,开展社区教育中心老年教育课程的研究。2017年开始,根据汤山老年教育的需求,我校开设了太极养生、声乐、广场舞等21门课程,拥有30个培训教学班级,及时了解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校又于12月开办了“新型摄影班”,竭力满足老年学员的终身学习需求。创新思维,推进实验项目研究的开展。7.结合实验项目的研究,开展实验调查、研究、总结等工作,写出多篇高质量的论文、案例和研究报告,形成老年教育方面的实验研究成果,促进社区教育工作的内涵、特色发展。8.创新工作思路,谋划新的发展。积极创新探索课堂教学、社会教学和远程教学、教医养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加强社区老年教育阵地建设,凸显社区教育办学名片、品牌和特色。9.通过实验研究,继续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坚持“扩容”、“延伸”、“创新”的教育办学思路。办好让社区居民满意的老年教育。10.以本实验项目研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我校社区教育品牌“清泉书画”,进一步培塑“免费电脑培训”这一市级农村特色培训项目,促进汤山社区教育工作的内涵发展。

三、“实验项目”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效

1.及时总结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的工作实践心得、经验,组织项目研究小组人员撰写老年教育方面的论文、案例等。近一年来,项目研究组成员写出5篇研究论文,其中《创新,汤山老年教育生命力所在》、《汤山采取新举措,全力打造现代化老年大学》、《坚持老年教育办学宗旨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篇论文在《实践与探索》杂志发表,论文《目前农村基层社区老年教育的瓶颈所在及其对策》在《中国农村教育》杂志发表。项目研究小组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研究,撰写形成了《汤山街道社区居民学习状况及需求情况问卷调查报告》等;郭军、唐国江撰写的论文《实现乡村社区老年教育全覆盖的做法和思考》已报送中国老年教育协会,有望获奖;汤山街道古泉社区老年教育的“教养医体文结合”实践被写入全国《五个十工程.社区老年教育全覆盖县(市)区项目》成果,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研究的开展。2.实验项目研究小组还能以本实验项目研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我校社区教育品牌“清泉书画”,进一步培塑“免费电脑培训”这一市级农村特色培训项目,促进汤山社区教育工作内涵发展。3.汤山各社区居民学校与老年学校,在社区教育中心的引领协助下,已逐步走向融合,教育活动完全统一,社区教育活动宣传统一归到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的5位教师,分别有自己负责结对的社区居民学校,每月开展送教下乡或指导调研工作,中心设有教师“讲座菜单”,提供给各社区,社区校可根据居民需求随时点讲座,社区一有需求,教师必及时认真做好讲座的一切工作,2018年上半年,我校教师已下社区开设讲座近10场,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四、“实验项目”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能力素质提升研究

【摘要】青年编辑是科技期刊发展的主力军。为了满足科技期刊发展要求,提高青年编辑能力素质成为当前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强调提高青年编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帮助青年编辑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青年编辑;科技期刊;能力素质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借助科技期刊交流学术,通过阅读他人的研究思想或者成果帮助自己产生灵感。其中,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关键,青年编辑作为创办科技期刊的主力军,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对提升科技期刊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提高青年编辑能力素质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青年编辑提高能力素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补充职业相关知识

1.补充编辑学知识。①青年编辑上岗后,应参加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借考试机会,让青年编辑加强学习编辑学理论,包括政治、编辑、出版基本知识等。在此过程中,青年编辑可以查缺补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编辑学理论水平。②在数据库中搜索一些高质量报刊,例如《编辑工程与标准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物,通过阅读相关栏目针对编辑工作提出的建议,开拓思路,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③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编辑,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学会使用新媒体工具,访问网站,捕获最新资讯。另外,通过参加编辑学术交流会议,掌握前沿编辑学知识。

2.补充著作权知识。著作权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产物之一,为了避免知识产权纠纷,青年编辑在为学者提供信息服务时,必须掌握较为全面的著作权知识。①为了提高青年编辑学习效率,可采用案例分析方式,向青年编辑传输著作权知识,如分析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侵权纠纷等。培训专家在为青年编辑讲解案例的同时,要求青年编辑将案例内容与自己负责的工作联系到一起,从而加快对著作权知识的理解,对著作权引起重视,做好科技论文著作权保护工作。②关注科学技术著作权法律法规,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同时,尝试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填补著作权认证书内容,以规范科技论文刊发行为。在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准确掌握法律法规,才能促进科技期刊健康发展。

二、及时更新知识与技术

阅读全文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一、构建全程实践课程体系的现实依据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其要求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进展以下:一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打破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过早开始分科教学、造成知识系统性、完整性欠缺的局面,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和世界形成整体认识;二是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小学生提供贴近社会生活的机会,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四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体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协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其专业建设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其课程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小教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效融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小学教育相脱节;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没有作为一种课程去建设,实习内容单一,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教育科研、教育行政、教育调查等其他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极大地忽视,因而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难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如果像过去一样,将学习期和工作期截然分开为两个阶段,人们仅仅拥有学校学到的知识,那将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由此,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终身发展的需要。早在1991年,美国劳工部就对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和信息;计划和组织资源;理解和设计系统;解决问题;使用技术;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与他人共事。目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常常只限于特定领域的知识技能,从终身学习的需要出发,坎迪等呼吁大学课程改革要以终身学习知识技能作为核心,其次一级是通用性知识技能,最后表面层为各学科内容和情景性知识。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使传统高等教育课程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培养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该在教学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兼具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精神的人才。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构想

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动态和渐进的过程,高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构建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这一构筑思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在时间维度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学年八学期,体现全程性;在目标内容维度上,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情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体现综合性;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体现开放性;在实践课程评价维度上,通过课程考核、职业技能展示。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青年学术编辑学习途径

在编辑职业生涯中,终身学习能够激发工作热情,对每位编辑都非常重要。不经意间,笔者入行已有九载,回顾这些年的所学所得,总结出4条伴随科技期刊青年学术编辑成长的学习途径:由表及里向前辈学习,有声无声与同仁交流,幕后台前为作者服务,有意无意提笔写作。

1由表及里向前辈学习

青年学术编辑虽然具备学科专业优势,但入职时,是站在编辑业务门外的,必须要参加编辑岗位培训班,由“师傅领进门”,学习一些编辑通用的“表面”功夫: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常见错别字辨析、量名称和单位符号的规范使用、参考文献的规范著录。前辈们知识渊博,工作经验丰富,严谨而不刻板。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前辈讲授医学论文题名字数限制时,举了一个20字以上题名的例子,如何将其字数删减?他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是一个字都不能少。这对我们从事编辑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凡事都有例外,掌握规范是前提,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阅读前辈们发表的文章之时,我们常常能够从中感受到他们的与时俱进,例如对新标准的解读,对新问题的答疑,对新现象的分析。《编辑学报》2015年第1期了该刊参考文献著录细节变更的4条说明。第1条“期刊析出文章‘页码’的著录”区分了阅读型和引文型参考文献页码的著录,分别应著录文献的起始页和信息所在页,笔者感到这一变更非常科学,有益于作者在写作时核对文献、读者在阅读时查阅文献。4条变更均体现出编辑前辈对于标准的深刻解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实际问题,非常值得青年编辑学习与发扬。

2有声无声与同仁交流

“有声”交流是指编辑同仁之间通过谈话进行交流。编辑工作是一桩苦差事,青年编辑往往难以想象十几年甚至更长的编辑工作所带来的案牍之劳,甚至会有相关职业疾病的困扰。而很多同仁多年来始终活跃在编辑一线,如常青树一般。他们如何能在应对繁杂编辑工作的同时,保持最初的热情和最佳的精神状态?在向多位编辑同仁求教之后,笔者获得了如下答案:若要真正将编辑工作当成此生热爱的事业,就一定要在认真钻研业务的同时,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工作之余用艺术陶冶情操。这不仅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更能触发灵感的火花。古语云:“功夫在诗外”。编辑工作同样需要跳出去,用艺术的、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从而得以在更高的层面上打开思路,并让自己做到“无案牍之劳形”,拥有焕发的形象气质。“无声”交流是指与素未谋面的编辑进行交流,比如以同学朋友的稿件退修意见作为媒介,从中“偷学”几招。“有提高的空间”可以对作者进行激励,而从读者的角度发出提醒,则让作者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这种婉转的语气让人如沐春风。相比之下,在处理“稿件英语水平不佳”这个常见问题时,我们的例行表达是“英文水平不过关,请仔细修改”,这就似乎生硬了许多,也冷淡了几分。意识到这一点,在给作者提修改意见时,我们也会格外注意措辞,使作者能够愉悦地修改文章。还有一次,笔者被国内杂志发送稿件反馈意见的方式深深吸引:编辑部在发送退修意见的同时,附上了原稿的电子版本,采用批注形式在文中标出退修意见。需要修改之处一目了然,利于作者快速无误地领会修改意见。当时,与作者沟通不畅的问题正困扰着笔者,遂果断采取此方法,一解燃眉之急。大概一年后,笔者读到了文献,回忆起自己早已悄然学到了不相识的编辑同仁的“高招”,更加感到这一学习途径的可贵之处。

3幕后台前为作者服务

幕后默默无闻地为作者服务是编辑的本职工作,是“一对一”的。学术编辑要做初审和编辑工作,至少要读懂来稿。然而,编辑不可能对所有知识了如指掌,这就需要积极面对每篇来稿,不断地拓宽知识领域。例如,一篇稿件中提到了“自噬诱导剂氯喹”,氯喹是一种抗疟药,这是基本的药学知识,但用于自噬实验还是第一次见。在百度上搜索“自噬”和“氯喹”这两个关键词,显示的信息都是“自噬抑制剂氯喹”,究竟孰对孰错?于是继续搜索到作用机制———氯喹是通过破坏溶酶体的功能抑制自噬。后来提示作者核对原始数据,其证实为笔误,将“氯喹”修改为“雷帕霉素”,并对我们的细心和负责表示赞许。生物领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在来稿中有所体现,编辑不妨先把挑错放在一边,抱着学习的态度审稿,必有所获。“台前”是幕后工作的延伸,是“一对多”的服务形式。本刊的主要作者群是硕士研究生,来稿往往是他们初次撰写的科技论文,因而存在较多问题。我们在主办单位尝试举办了《科技论文撰写入门》讲座,与该群体面对面交流,以期使他们印象深刻。在准备讲义的过程中,首先要搜集整理大量资料:从经典书籍《编辑工作手册》和《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到《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杂志,提炼出生物技术论文相关的写作规范,从经典论文《Astructureforde-oxyribosenucleicacid》到范文《TransmembraneproteinSID-IfacilitatessoakingRNAi》(改编自《Science》发表的一篇报道),来展示文章部分及整体写作技巧;其次会回顾曾经处理的稿件,找出典型的错误案例,引起大家的关注。在引经据典、结合实际的过程中,编辑也从头至尾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台前”的讲座是“幕后”书面表达的有益补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编辑的沟通水平。

阅读全文

多科性大学互联网金融课程改革探析

摘要:互联网金融行业变化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改革须与时俱进,方能更好地为社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本文以理工特色多科性大学为例,从课程实施时间顺序的纵向和课程涉及主体的横向两个维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课程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课程改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理工特色;知识更新;两性一度;终身学习

0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一门传统金融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的课程,伴随时展与新经济金融业态兴起而生,并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这对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挑战。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部分财经类院校已经初步建立其适用的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一些理工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多科性大学是以一个或两个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专业大学,理工特色多科性大学即以理科、工科为主,经、管、文、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在这类大学中,互联网金融作为非优势专业课程起步较晚,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得到的建设投入亦可能不足;但依赖于较为坚实的理工背景,可与理工专业实现互补,更加突显技术性,因而新文科建设优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理工特色多科性大学该如何取长补短、借助自身特色对互联网金融课程进行改革,成为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对于互联网金融课程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入手,如图1所示。一是纵向维度,根据课程的“生命周期”,将其划分为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考核三个阶段;二是横向维度,从参与主体出发,课程将教师、学生有机地联系起来。现有文章对以上两个维度的多个方面有所讨论,观点主要集中在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上。何宏庆提出做好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方向课为阶梯的课程设置,完善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和选修课制等学位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李建军、吕勇斌提出强化基础理论研究、重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革新教学内容模式,注重学科交叉,积极探讨案例教学方法。姚磊提出传统的考试存在形式单一,教学、考核不分离的问题。我们认为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工程,本文将从课程实施时间顺序的纵向和课程涉及主体的横向两个维度讨论互联网金融课程各环节存在的多个问题,并结合理工特色多科性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课程改革的相关建议。

1传统互联网金融课程存在的问题

1.1纵向维度

1.1.1课程设置与财经类院校趋同。互联网金融是经济类专业课程,尽管不属于理工类大学的主要专业课,但可依托理工类多科性大学的理工背景体现特色。然而大多数理工科高校并未结合自身的优势发挥特长,计算机技术应用类课程较少,也未明显提高对学生的数理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与财经类院校趋同。在这种情形下,相较于基础更为扎实、师资力量更为雄厚的财经类院校而言,理工类大学在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上显然处于劣势地位。1.1.2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当前许多课堂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教师根据教材框架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认真记录笔记。这种课堂模式相对枯燥,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很容易出现上课开小差的情况;即便学生专心听完一节课,领悟了某一互联网金融筹资方式的内在机理,面对实际操作时却可能仍不知从何下手。互联网金融课程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商业银行经营模拟、保险业务实训、计量经济数据处理、投资模拟交易实训等,熟悉和掌握操作流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但由于课程课时有限,各科基础课占用大部分上课时间,留给实践课的时间较少,学生无法系统、全面地学习操作技能。1.1.3考核流于形式,检验效果不佳。部分应用型课程考核内容与教师平时讲授内容脱节,专业课普遍以限时、闭卷形式考核,题型设置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等,题目一般出自教材或者所给题库。因而学生只要在考前踏实“复习”考试资料即可取得不错的成绩,反而那些平时努力拓展思维、但不擅长临时记忆的学生在考核中占不到多大优势。从一定程度上看,考核形式单一,无法达到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

阅读全文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摘要:OBE教学模式注重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来设计、运行和评价教学,是对原有教育教学模式的反向设计和重新颠覆。市场营销专业在新商业环境的变化下,以新的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毕业要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更加符合应用型高校转型升级的要求。本文结合武昌首义学院的教学改革探索,分析了实践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路及其成效。

关键词:产出导向;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一、引言

目前多数国内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为主导,以面授为主要形式,强调通过记忆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主要由教师为其确定学习进度和要求,而学习要求也是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基础由教师提出,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方向性和参与性,教学效果往往由期末试卷的得分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用人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产出导向(OBE),是英文outcome-basededucation的缩写,即“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该教育理念强调“学习成果评价标准教学实施持续改进”的闭环。学习成果的描述是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的真实需求,不是教学大纲的条目。它的评价标准是学生获得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是否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相匹配,而不是教育者的投入,也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本身。这一理念近年来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运用这一模式开展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涌现出大量的学术成果。国内对OBE理念的应用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及专业认证方面成果较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面应用尚有不足。

二、市场营销专业基于产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国家层面。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的人才培养要求。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备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需要以适应社会需要和以培养核心应用能力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二)社会层面。随着新商业形态的变化,市场营销人才的社会需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通过对10余家合作单位的调研发现,在智能互联、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应用、新媒体融媒体流媒体时代,社会出现了消费者洞察总监、互联网运营经理等新的营销岗位。应用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要积极应对新环境带来的新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条件等方面对接并满足新业态发展的需求,例如开设大数据应用、新媒体营销、互联网运营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互联网营销思维及能力,注重培育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

阅读全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探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何种课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达到毕业要求。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1989年,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发起并签署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即《华盛顿协议》,主要针对国际上本科工程学历的资格互认[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学生培养体制,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是基于学生学习结果的教育。国际方面,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此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例。美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主要由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c-creditationBoardforEngineeringandTechnology)负责,该机构为独立的民间组织,主要工作是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认证工作的开展[2]。在英国,专业认证工作由皇家特许的权力机构英国工程委员会(EngineeringCouncilofUnitedKingdom)负责,该机构的主要工作是为工程师、工艺师和技术员制定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国际性标准[3]。日本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在2001年正式开展,由日本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JapanAccreditationBoardforEngineeringEducation)主要负责。该机构同美国一样,是非政府机构。目前,该认证已经成为日本工程教育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评估手段。国内方面,自我国在2013年6月19日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以来,众多高校以此为契机,积极加大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努力推动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5]。目前,我国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共有七部分内容,即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其中,毕业要求覆盖12个方面的内容: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由此可见,专业认证致力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并非传统的考试能力。然而,在现阶段,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期末一纸试卷进行考核的课程形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专业认证的要求。本文将基于教学实践,针对何种教学模式能够在专业认证背景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达到毕业要求展开讨论。

二、教学模式的讨论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包括机械工程学、物理学、自动控制学、电子技术等,主要上课内容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电磁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由于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上课经常感觉思维跟不上。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的知识内容表面看来浅显易懂,但仔细琢磨又很难理解透彻,出现对知识认知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尤其不知道如何学以致用。此外,目前的课程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很难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毕业要求。因此,只有对现有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本文将以《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正在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从课程形式、课程内容、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讨论。

1.课程形式。传统的上课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合适的课程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达到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的目的。具体实施方法为:授课人员多元化,采用教师、学生、嘉宾结合的人员配备模式;淡化教师讲解作用,突出指导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参考“翻转课堂”形式,提前给学生分组并布置讲解内容,课下给学生指导和答疑;每名学生讲解后,设置问答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目前,翻转课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参考了翻转课堂的形式。这种上课形式,可以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进行分组分工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沟通能力。课堂增设问答、讨论环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习内容。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进行提升。例如,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先进机器人视频,并讲解传感器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此外,课程进行中,会针对教学内容邀请有工程经验的嘉宾给学生授课,突出知识的应用。嘉宾根据工程实践经验,讲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课本知识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兴趣。

阅读全文

高中政治新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高中政治课是高中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课程学习体系中的一项重点工程,是高考对高中学习内容考察的一个重要考察目标。此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内容和建设领域。为了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政治不仅仅是国家和地方各领导阶层需要思考的问题,政治更应该与社会教育牢牢地结合和联系起来。基于政治这个领域和政治课程的特殊性,所以,对高中政治教师的要求是十分之高和十分之严格的。那么,作为高中政治新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政治课教师,就必须要思考关于自己的专业发展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政治,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又是需要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而在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中,关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问题的发展,都与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政治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像高中的政治新课程开设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与生活》四门必修课,这些都是学生在综合学习中所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老师,不仅仅需要把书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教会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实践,去培养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素养。所以,政治课程的教育对政治教师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那么,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要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只有好好发展本专业,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教学能力,才能教得起学生。对于高中政治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树立高度的专业意识、培养政治素质

高中的政治课程,是融合了经济知识、政治知识、文化知识以及哲学知识的一门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比较广,对于学生来说,在理解和学习上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而对于高中政治教师来说,要进行政治教学,帮助学生去理解这些彼此联系和交叉的复杂的知识点,他们就需要下更多的功夫和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和研究如何来开展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如何把课程的讲解变得不那么生硬难懂和枯燥,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政治课,引发他们对政治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学习政治。在这个方面上,教师自身要树立起高度的专业意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是毫无疑问要做的工作。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理论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不仅是现代化社会建设中的理论指导,更是现代青年人需要终身学习的和践行的灯塔式的指引思想。首先教师就必须要学习这些思想,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政治热点问题,深入理解和研究其中的内涵,要培养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所必须要具备的政治素养。作为政治教师,就必须要保持较高的政治水平和政治觉悟,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保持对党的高度忠诚和对国家的高度热爱。要时刻明确自己的专业意识,并且在课程教育上,将这种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热情和态度传递给学生。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政治水平和政治教学能力

要想发展政治这个专业,促进开展自己的政治教学,继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高中政治新教师,不能认为自己已经从学生的角色中跳出来了就认为自己不需要再学习了。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发展专业,学习是唯一的途径,作为教师,更应该继续学习,去增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这不仅是完善自我,还能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自己的政治教学能力,以此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并且,在如今提倡终身学习的社会中,政治教师更应该响应这个社会号召,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师不仅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还要积极开展学习活动。那么,教师可以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呢?比如,组织定期的外出培训。培训能够针对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具体指导,比如说课堂讲课、课件和教案的制作以及课后训练的分配等问题,然后能够采取一定的训练和措施来对它们进行改善和提高。对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十分有意义和有帮助的学习性活动。此外,邀请教育界优秀的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学术研究者和教育领导人等开展政治学科教育的座谈会和发表演讲,学校内部进行政治学科的交流会等,都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要把握住各种学习机会和参加学习活动,以此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教学能力和素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