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专业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等专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等专业论文

中等专业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1当前我国中等专业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制度是保证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因为部分中等专业学校未能合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致使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难以规范科学操作。通常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在对人事档案进行收集时缺乏规范性,常常出现想交就交,不想交不交的现象,使得制度沦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对档案没有明确地予以考核。②在对人事档案进行整理时,没有规范统一的要求。通常在立卷阶段,未能严格依照卷内所标的文件目录顺序正确组卷排序,导致实际整理的文件与卷内目录不相匹配,卷内资料经常无故缺失。③对档案的查阅没有严格的权限审批制度。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的查阅未能给予重视,常常出现外紧内松的现象,常常对内部人员开放管理权限,为档案的安全埋下隐患。④在档案录入时,部分管理人员不能严格做到事毕录入,而是通常积累一大堆文件后才一次进行,这既违反规定,又十分不利于查找利用档案。

2当前我国中等专业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2.1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力度,切实使人们转变档案管理理念,一方面引起学校领导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使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明确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义,提高自身素质,熟练掌握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操作技巧,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此外,还可以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研发,使中等专业学校档案信息化真正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2.2提高管理技能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新时代,人事档案作为一项重要的特殊信息,对其进行现代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也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现代科技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流动人口信息的有效检索以及存储等功能,进行网络化管理在目前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新技术新软件的开发力度,并定期对管理人员的技能进行培训,提高中等专业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科技含量,用技术去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不断完善。

阅读全文

中等专业学校年度教育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于2017年建成,座落在县城湖东新区县政府对面,校区占地75189平方米(2019年新增面积11189平方米),约113亩。总建筑面积约38998.7平方米(2019年新增5998.7平方米,即实训楼一栋2126平方米,学生宿舍二栋3872.7平方米),总投资10000余万元,获得国家扶助资金3250万元,县政府已注入6000余万元(其中1050万用于专业设备建设)。现有在编教职工91人,在校学生数1732人。学校开设了计算机与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学前教育、工艺美术、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子商务、护理、医学检验等8个专业。建有电子电工实习实训中心、学前教育模拟实训中心、计算机应用实习实训中心、护理实习实训中心、医学检验实习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实训中心等六个专业实习实训中心。建有一个300米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4个标准蓝球场、2个排球场、3个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建有一个500平方米图书室和阅览室。2018年我校被省政府批准设置举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资质。

中等专业学校是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发展,把学校的发展纳入县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统筹安排,学校基本建设、实习实训设备投资,教师工资、教师培训、新校区建设等均有县财政全额保障。

1.2学生情况

1.2.1学生数

我校2019年全日制在校生1732人,其中2019年秋季招生864人,较去年秋季招生人数增加251人,增长率约40.9%,毕业生388人,退学25人,巩固率约93.6%。

阅读全文

中专音乐毕业考试表演秀浅析

摘要:中专音乐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实用型音乐人才的教育重任,但是如果采用常规的做毕设或写论文的毕业考试形式,无法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创新毕业考试形式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中专音乐毕业考试现状,深入探讨了表演秀实践的创新应用策略。

关键词:中专音乐;毕业考试;表演秀

在国家课改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音乐学科教育逐步从确保教育“数量”向提升教育“质量”方向转变,中专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如何满足新课标对中专音乐教育提出的全新教育标准和需求,科学评价中专学生毕业成绩是当前音乐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此,除了笔试外,还可以创新引入表演秀实践来全方位考察中专学生的音乐素质,确保可以不断提升音乐教育有效性。

一、更新毕业考试理念,奠定考评基础

在当前国内中专音乐毕业考试中,大多数学校主要以笔试方式为主,或者“笔试+评委现场评分”的综合评价方式,但是这些传统的毕业考试方式无法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尤其是单纯通过写音乐毕业论文的方式完全无法考察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从本质上来讲,中专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全体中专学生的音乐技能,使他们可以胜任社会中相关音乐工作岗位的需求。但是如果仅仅采用笔试考核方式,如果学生的理论水平偏低,但是却有相关方面的音乐天赋,那么就无法有效地检测该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甚至可能会耽误部分具有音乐天赋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即便当前国内许多中专音乐专业在考评学生毕业成绩的时候引入了“笔试+评委现场评分”,但是受制于评委主观因素影响,也可能会影响评价学生毕业成绩的效果。因此,为了提升中专音乐毕业考试有效性,可以从更新毕业考试理念入手,本着实践性和有效性等原则而来积极开展表演秀实践活动,借助这种毕业考试实践性活动来提升毕业考试的有效性。所谓的表演秀实践实际上就是引导全体中专音乐毕业生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项目,使学生通过将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应用于自己的音乐表演活动来锻炼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的音乐专业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专生必须要立足于自身的音乐实践学习情况,结合中专音乐目标和实际需求,改进和完善表演秀实践方式,科学制定表演秀实践方案,力求可以借助科学的表演秀实践方案来提升中专音乐毕业考试的整体质量。

二、科学制定评分标准,增强考评质量

为了确保表演秀实践考评的质量,就需要立足于建立科学表演秀实践方案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具体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要侧重中专学生参与表演秀实践方式的自由性,尽量不过多干预学生的表演秀实践方式,只需要学生确定的表演秀实践方式满足毕业考试基本标准即可,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表演秀实践方式,同时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时展需求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表演秀实践方式。其二,要确保评分的公平性、公开性和公正性。针对任何一类考试形式,均需要确保相关考评标准“三性”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表演秀实践考评方式也不例外。其中的公平性主要是要确保考评标准对于全体中专音乐人才是一致的,不存在差异性对待;公开性是要将表演秀实践毕业考试形式标准和要求的公开性,具体可以放置在学院官网宣传栏中,避免存在“潜规则”;公正性是要使全体毕业考试评委可以以身作则,不可因自身的主观意见而影响自身对于学生表演秀成果的评价结果,确保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表演秀实践成果。

阅读全文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情景教学法研究

【摘要】

本文在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对电工基础以及情景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情景教学在电工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中职 电工 基础 应用

在中职院校中,电工基础是学生在学习电子电工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性专业学科,它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泛,但是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内容十分的复杂,并且概念很多、原理性很强,课程比较抽象,而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非常地薄弱,所以在进行电工基础学习的时候非常地吃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而情景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出现的,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通过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充分的进行思考,这样就能够更有效的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一、电工基础的特点

电工基础的教学任务是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电磁现象的产生原理以及基本的规律,电工基础是一门学习电学专业以及非电学专业的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由于电工基础的知识点大量的运用在电力工程以及通讯和控制类的系统中,所以说从事工程类的学生也需要学习这门学科。由于相关的知识比较复杂,所以在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情景教学法应用

【摘要】

本文在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对电工基础以及情景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情景教学在电工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中职电工 基础 应用

在中职院校中,电工基础是学生在学习电子电工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性专业学科,它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泛,但是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内容十分的复杂,并且概念很多、原理性很强,课程比较抽象,而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非常地薄弱,所以在进行电工基础学习的时候非常地吃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而情景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出现的,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通过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充分的进行思考,这样就能够更有效的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一、电工基础的特点

电工基础的教学任务是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电磁现象的产生原理以及基本的规律,电工基础是一门学习电学专业以及非电学专业的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由于电工基础的知识点大量的运用在电力工程以及通讯和控制类的系统中,所以说从事工程类的学生也需要学习这门学科。由于相关的知识比较复杂,所以在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中职电工情景教学法研究

【摘要】

本文在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对电工基础以及情景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情景教学在电工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中职;电工基础;应用

在中职院校中,电工基础是学生在学习电子电工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性专业学科,它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泛,但是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内容十分的复杂,并且概念很多、原理性很强,课程比较抽象,而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非常地薄弱,所以在进行电工基础学习的时候非常地吃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而情景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出现的,在进行电工基础教学的时候,通过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充分的进行思考,这样就能够更有效的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一、电工基础的特点

电工基础的教学任务是实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电磁现象的产生原理以及基本的规律,电工基础是一门学习电学专业以及非电学专业的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由于电工基础的知识点大量的运用在电力工程以及通讯和控制类的系统中,所以说从事工程类的学生也需要学习这门学科。由于相关的知识比较复杂,所以在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基础。

阅读全文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思考

[摘要]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应完善师德规范与要求、创新师德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加强师德宣传力度、健全师德考核体系、强化师德监督机制、注重师德激励与惩处、完善保障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思考

2019年初,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中的突出位置,并明确提出,到2022年,要建成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简称“双高”),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1]。要实现以上目标,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而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可见,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意义重大。

一、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德建设时紧时松

总的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态势是良好的、健康的,广大高职院校教师积极向上、爱国守法、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技能人才。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由于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建设比较薄弱,师资管理力量配备不足,师德师风建设经费相对紧张。学校各部门对师德师风建设齐抓共管的机制也尚未形成;另一方面,师德师风一般难以用量化指标来体现,也很难找到衡量师德师风建设的着力点或抓手,即难以检验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导致多数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出现时紧时松状态[2]。如果出现了较大师德师风问题,学校则通过开展运动式的师德师风教育和整治行动来消除负面影响;在问题没有出现前,多数学校一般不会采取太多具体的措施。总之,师德师风建设在高职院校大多处于“说起来很重要,但忙起来就忘掉”的尴尬状态。

(二)师德培训实效性、针对性不强

阅读全文

学生常规管理与企业员工管理研究

摘要:

目前,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已形成趋势,然而校企合作则更多的停留在专业建设上。本文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就培养学生完由成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在常规管理中融入企业管理元素,探索出了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

职业学校;学生常规管理;企业员工管理;精神对接

一、引言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必要的专业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然而从实际来看,不少中职学生往往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与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学生角色不能立即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本文就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结合学生常规管理,探索了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让他们今后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

二、中职学生常规管理与企业员工管理对接的必要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