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制造工艺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改革论文
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实践性很强且内容大多枯燥、难懂。这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无形之中给专业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要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国内教育专家在探讨这一个问题时提出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激励式教学法、引新式教学法、开发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工程制图、机械零件和机加工工艺装备等。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传统的加工制造方法被许多先进工艺所取代。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苦练基本功,加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加快实践教学的步伐,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动态。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应该说是一种挑战,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这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教学的建立为这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了教学信息量,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通过建立虚拟网络实验室,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和教师“静态”教学转变为一种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教师“动态”的教学。通过这种交流,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二、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考核体系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强调考核学生的能力,实现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的转变。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与之相适应,考核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考核中心,考试不再局限于闭卷一种形式,而是采用开放灵活的考试方法,比如考核成绩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35%创新思维及能力35%。同时,每个部分又由理论和实践组成,其中理论成绩占40%,实践成绩占60%。在平时成绩中,理论部分可以由课堂提问、作业、考勤等获得,实践部分可以由平时实训、实验的能力获得。期末成绩中,理论部分由基本理论考试获得,实践部分由技能实训操作获得。创新思维及能力成绩中,理论部分可以由专题讨论等形式获得,实践部分可以由生产实习报告、体会等形式获得。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指标是衡量教改成功的关键因素。考核指标的出发点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充分体现素质教学和实践能力教学的情况,考核的核心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要注重考核反馈,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注重考核,不注重反馈,其实考核的目的是要重视反馈,通过反馈来是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使老师反省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讲解来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减少错误,学生在反省中找到原因,改正错误。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素质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这些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中。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实践性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此,在教学中,每章都从最基本的应用实例出发,由实际问题入手通过技能训练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由实训引出相关概念及相关加工方法。首先是教师提出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及其他相关事项,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内容,再通过自己动手做的方式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相关技能的训练。这种在教师指导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交互进行,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本课程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产实际。例如:参观实验室、陈列室、工厂车间、开设实验,进行多媒体教学,组织现场教学等等,不断积累实践知识,激发求知欲。如机床工件的装夹方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现场进行装夹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容易掌握不同形状工件的装夹方法。对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可组织去工厂现场参观齿轮加工,对插齿、仿形加工过程进一步加深理解。对减速器的结构分析及装配,可使用生产实用减速器进行结构分析、拆装实验等。只有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丰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成为领头的创新者,才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培养出创新素质的人才。
四、总结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研究
摘要:
在机械制造工艺中,对机械设计进行合理化处理是确保机械产品质量的关键,而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对机械设计进行研究。从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入手,对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合理化机械设计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机械制造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合理化;机械设计
1机械制造工艺流程
从整体角度来对机械制造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1制造程序
六位一体教学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运用
[摘要]为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出了思政下“看、听、说、练、行、思”“六位一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阐述了“看、听、说、练、行、思”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中具体的实施情况,实施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以此来培养具有一颗“红色匠心”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六位一体”;机械制造工艺学;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制造业“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的确定,以发展机械制造技术为核心的目标更加明确。理工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教育,更要注重思想德育教育。《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因此,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要适应科技发展和党的号召,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立足“思政育人”和“知识传授”。
一、思政下“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含义
为了适应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响应国家“课程思政”的号召,培养大批素质高、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型人才,机械类核心专业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任课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挑战自己,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于是本论文提出了思政下“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所谓思政下“六位一体”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将“看、听、说、练、行、思”六位一体,“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机械制造工艺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授过程中要理论联系生产实际,需要观看相关加工视频,讲解大量的生产案例,还要进行生产实习等。“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就是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将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组合,并在组合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六位一体”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教学,把控整个学习过程,师生协作共同完成整个教学育人的环节。整个教学环节其实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环节中的“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贯穿全过程。
二、思政下“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看”
机械工艺学教学实践探析
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机械制造产业
机械工业是福建省“十二五”计划期间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福建省紧紧把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目标,围绕机械制造这个支柱产业,以海峡西岸优良的天然良港为依托,加快临海战略型机械产业及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机械产业及其产业集群发展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依托。经过几年有效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强竞争力的企业相对集中的机械制造新兴产业,涌现一批初具规模的海西机械产业及机械产业集群重点区域。
适应海西机械产业发展,精简制造类课程,强化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机械制造产业发展要求,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强化教学目的的关键,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机械专业制造类传统课程主要有:《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工艺学》、《机床夹具》、《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丰富、系统性强、衔接性强。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理论系统学习、课程设计,初步具备刀具设计、机床设计,工艺分析及规程编制、夹具等工装设计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宽知识面、创新和跨学科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机械类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单纯的工程设计及制造能力的培养已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拓宽机类、机电信息类和管理类的知识,课程体系中增设了数控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管理经济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增设为学生培养全方面素质提供了条件,但挤压了传统机械制造类课程的课时空间。
为了适应学科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我院从90年代开始陆续对制造类的课程进行体系建设,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重新规划设置制造类基础课和核心课,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下,参照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特色专业点建设要求,将《工程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工艺学》(热加工部分)合并成一门《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为60;将《金属工艺学》(冷加工部分)、《特种加工》、《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合并为《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为50;将《机床夹具设计》内容合并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形成新的《机械制造工艺学》专业核心课,课程学时为60。同时,为了配合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制造类实践课程体系中,设置《工程训练》4周,《机械认识实习》2周,《工艺课程设计》2周,为了强化工艺分析和工程实践能力,将《工艺认识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相结合,将毕业实习定位为以工艺为主的《工艺生产实习》,实习时间为4周。在这样的培养体系中,《机械制造工艺学》作为制造类核心课程,在学生掌握了工程材料、公差、刀具、机床、金属冷热成型的基础理论前提下,它侧重于机械制造工艺系统内在规律的研究,同时对基础理论作了适当的延伸,并结合生产实践的知识,充分地培养学生扎实的工艺分析,设计能力及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符合大工程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模块化、层次化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可优化为四个模块,第一、理论授课模块,主讲授机械制造过程中影响加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及制定加工、装配工艺规程的有关原则和分析计算等。第二、实验模块,主要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在专用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下,强化对工艺过程中一些工艺参数、工艺规律的理解。第三、工艺生产实习实践模块,要求学生在生产现场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的生产特点、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以及具体刀具、夹具、量具、机床等装备,锻炼学生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认知能力。第四、工艺课程设计模块,利用教师科研中、工艺生产实习中一些典型的工艺零件,作为课程设计的对象,分析零件加工工艺特点,编制合理的工艺规程,合理设计一些重要工序的工装夹具及完成相关计算等。通过课程设计直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在课程内容四个模块的教学组织上,按前述的时间顺序安排教学,同时遵循“理论—实践—再实践”的方法论来组织教学,在理论学习中增强实践感知能力,在实践中体会真知。在理论授课模块中内容安排上,围绕“工艺、成本、效益”原则展开,在保证加工零件质量效益的前提下,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使得生产成本最小化。因此将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五个子模块,依次为工艺基础知识模块、机械加工质量模块、加工工艺规程模块、装配工艺模块、制造新工艺、新方法模块。
研究性教学提升学生汽车设计能力
【内容摘要】针对当前国内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设计能力存在的不足,提出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的汽车设计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设计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性教学提升学生汽车设计能力的途径,包括进行汽车设计能力提升规划、研究性汽车实验与实习教学、研究性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性毕业设计。多年的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表明,以上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汽车设计能力,使学生在工作中具有扎实的设计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汽车设计能力;研究性教学;汽车设计;车辆工程专业
汽车设计能力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很多学生到毕业时仍然不具备所需的汽车设计能力,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工程师。本文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这一教育生态系统全局性的视角,探讨通过研究性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汽车设计能力,为我国汽车工业培养出高水平的设计人才。
一、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设计能力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
(一)当前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设计能力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汽车设计能力尚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2]。1.基本设计能力不扎实。部分学生不具备扎实的基本设计能力,例如,进行汽车设计时,出现汽车机构分析错误、绘制图纸不符合国家标准等。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先修课程期间,没有意识到该课程与汽车设计能力的联系,没打好扎实基础,致使后续学习《汽车构造》等汽车专业课时,费时费力。2.汽车设计产品实用性差。部分学生勉强完成一定的设计任务,但是,要么所设计的汽车产品制造工艺性差,要么不符合人机工程学、不方便使用,汽车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实现产品批量化生产。其原因是学生主要学习课本知识,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不清楚所设计产品能否符合制造工艺性、人机工程学、工程伦理等多方面需求,脱离市场需求。3.汽车创新设计能力薄弱。很多学生进行汽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时,以模仿前人已有设计为主,很难有自己的独特想法、进行产品创新设计、进一步提高产品性价比。其原因是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缺乏足够的创新设计实践,没有形成创新设计的习惯。
(二)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汽车设计能力的必要性。为了解决当前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设计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汽车设计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推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系统性地提高汽车设计能力,为我国汽车工业贡献力量,实现自我价值[3]。
二、研究性教学提升学生汽车设计能力的途径
文化创意产品经济价值与产业发展初探
摘要: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本文旨在研究消费升级背景下,文创产品的潜在经济价值以及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本篇论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归纳法,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特点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因。总结出文创设计思维方法。该方法指明了我国制造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方向所在。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品;IP;经济价值;产业发展
引言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时代在变化,需求升级导致消费升级,消费结构的演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我们正处在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的进程当中,人们一改过去只为功能买单的消费状态,现在,人们还为体验、服务、情感买单。正是在这样一个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创意产业才有了蓬勃生长的优渥土壤。中国拥有五千年的丰厚文化,把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中的有生力量,是有巨大经济收益的思路。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一)研究方法:对于文创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显然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需要借鉴地使用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概念。因此,本文关于文创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使用最基础的“总结归纳”,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特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因,及统计等角度做一粗浅思考。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案例研究法和归纳法。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典型的文创案例的分析研究,论证文化创意产业在当今时代焕发出的巨大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服务价值,以此来指明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方向所在。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应用探究
摘要: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也越来越重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因为自动化技术不仅提高机械设计制造产业效率,促进其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而且也推动我国自动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主要探究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的应用,通过理论研究与分析,更进一步促进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应用;探究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得到很大的发展。机械自动化设计技术指的是在进行机械设计制造时引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产品连续自动化生产,无需人为操作的自动化大规模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缩短生产周期,改善生产环境等等。所以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带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升级改进,是未来机械制造的重要技术发展手段。
1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的应用现状
1.1信息自动化
目前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信息自动化设计的内容主要有产品的数据库管理和工艺辅助设计。通过辅助工艺设计设计实现多项设计就是信息自动化的一个目的产品中包含不同的数据库,数据信息是基础产品设计的附属物,通过数据库归纳和总结不同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信息分析各项指标来指导未来生产,为生产提供更多的可用信息。
1.2生产自动化
石化企业机泵采购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石化企业对设备长周期安全运行要求的提高,怎样控制建设期机泵的采购质量和成本,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关系着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针对一起大型石化成功采购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标准;选择;人员组成;资料审查;过程控制
1标准的选择
(1)一般在石化企业的设计标准执行SH标准或者API标准,个别特殊设备可以执行有经验的厂家标准,或者DIN标准,不能不写标准,这样对招标会很不利,无统一的标准,不利于技术报价,也不利于评标。(2)标准执行的深度,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不能完全套用API标准,例如,某些装置属于改扩项目,占地面积本就有限,如果执行API标准,机泵底座就相当大,所有我们选择参照API标准制造,适当增加底座重量,即保证刚度,又满足现场布置。(3)案列一:笔者所在项目,有一批OH2泵,某外资企业,选用了标准API标准底座,结果现场布局受限,无法放置。为此,笔者专门组织设计方、厂方召开三次了协调会,厂家多次调整底座,才满足设计布局。即使这样,设备到货时发现厂家底座还是有缩小空间。原来是厂家设计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将底座全部标准化,未根据机泵实际大小做出调整。
2供应商的选择
(1)首先,得确认招标模式,是采用公开招标还是邀请招标,由于目前国内厂家的制造水平参差不齐,从本项目看,采用邀请招标能有效控制制造质量,但是,需要做好相关保密和备案工作,避免厂家串标风险和审计风险。(2)前期厂家的调研尤其重要,供应商选择的策略和定位,是选择进口、合资还是国产品牌,在做概算时需要确定厂家定位,否则,在详设时很容易超概,哪怕同等材质产品。通常同一产品合资品牌的价格是国产二线品牌价格的2倍,如果选进口设备的,还需计算关税。(3)典型的案例二:SMPO项目的3台磁力驱动的齿轮泵,概算40万,实际采购时根本买不到产品,因为目前国内无厂家生产双屏蔽套磁力齿轮泵,最后,按照进口泵头,国内配套电机,价格比概算超了3倍多。
3询价文件语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