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培养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职业素养培养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职业素养培养

技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究

[摘要]就如何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予以初步探索。主要从创新课堂教学、学校与企业进行“双元”育人的途径、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等途径,促进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素养;一体化教学;企业文化;传统文化

人才市场需要劳动者具有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而我们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选择人才时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职业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如何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探索以下几种培养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全方位贯穿于教学中。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学中做,做中学”,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融为一体。要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理实一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1]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加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中国知网(CNK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2]一体化教学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改变一体化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由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全方位贯穿于教学中。在一体化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效果的评价方法比较单一,过于简单。经常简单地用安全文明生产评分来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成绩,把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混为一谈,而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成效不显著。学生的职业素养应贯穿学生实习的全过程。把一次性评价改为过程性评价,明确标准和质量,制定过程性评价表。过程性评价表的使用,促使学生找到自身不足,不断地学习进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意识。(1)实习工具的放置是否规范。按规定要求工具和量具应分开放置,不能混合放在一起。(2)工具的规范、正确使用。在一体化教学中,工具不能违规操作,例如不能用锉刀敲打台虎钳。

阅读全文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摘要: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实施职业素养培养,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素养的形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和创业,同时能促进班级管理。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班级管理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具备过硬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更需要适应畜牧兽医行业需要,能生产、懂经营、会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较强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敬业乐业、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中高级人才。

1.2中职畜牧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规范、职业技能、职业心态五个方面。畜牧兽医专业中职生职业素养可以被概括为两大类,一是畜牧兽医企业员工的“品德”——隐性部分,即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是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的“才能”——显性部分,即沟通协调、专业知识、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其中品德是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构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品德的高低往往被企业视为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员工的首要条件,因此是基础,而才能则是中职生最终能否成为一个优秀员工的保证。二者共同构成了中职生必修的职业素养。

阅读全文

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

摘要: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的综合素养,文章首先说明了共生理念下的教育,然后论述了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内涵,最后阐述了共生理念下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

关键词:共生理念;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

“共生”本是生物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不同的生物之间互依互存密切地生活在一起。20世纪以来,共生理念已经逐渐辐射到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门类领域,成了一种协调各方矛盾冲突的哲学思想引领。笔者作为在师专院校从业十多年的英语教师,深刻认识到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与新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要求的小学英语教师职业素养标准相距甚远。共生理念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共生,这恰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理念———平衡、改善和提升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相契合,这种密切的内在关联性使共生理念可以成为共生教育的理论基础[1],并对解决师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共生理念下的教育

20世纪以来,人们对共生现象的研究已经从生物学的具象研究扩展为抽象共生理念的研究。可以说,共生理念甚至已被提升至一种哲学思维和价值理念。共生理念为我们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宇宙协同发展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为我们理解人生、价值、意义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性引导。山东师范大学李燕博士的论文《共生教育论纲》[2]试图在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21世纪建立起一种共生教育理论体系,以解决我国当前单向度的教育发展问题。该体系对人与自然共生下的教育环境与教育生态保护、人与环境的协调及教育环境对人之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就共生教育中教育目的取向、课程建构、师生关系、共性与个性教育等内涵给予解读,这是目前对共生教育探讨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尝试。胡守钧教授在其《社会共生论》[3]一书中指出,社会由各个维度的共生系统组成,和谐共生是在合理的度内分享资源,社会的进步基于改善人的共生关系。共生理念的社会学意义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优化各种共生关系。那么,教育的发展是否在于优化教育主客观的各种共生关系,以达到教育的和谐发展,或许社会共生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坐标来探索共生理念下的教育发展。对人的培养是在自然与社会整体生态关联下对人的身心熏陶与智力开发。共生是一种关系,一种人性化、创造性、开放性存在关系。共生教育应把人的自然化教育、人的社会化教育及人的身心化教育纳入一个和谐、共存、共享、共生的关系中。因此笔者认为,共生理念下的教育是研究教育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客体(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策略等)和社会之间的共生现象和共生发展的问题。如何用共生理念指引优化教育主体间的互利共生、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及与社会发展之间共存共生是共生理念的教育学意义。

二、师专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素养内涵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本身就有很严格的职业规范和要求,可以把这些基础的规范和要求归为基本职业素养,而具体到各科教师则必然受制于该学科的学科特点要求,会有不同的专业素养特征。作为预备教师的师范生,笔者认为师范生的职业素养是指师范生未来为履行教师规范和岗位要求而应该具备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人文学养和学科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大致可以分为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两大方面,其中,基本素养是软件隐性部分,专业素养是硬件显性部分。笔者把师专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职业素养结构分为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两大部分,其中基本素养包含教师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专业素养包含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本素养和专业素养两者互利共存,缺一不可。

阅读全文

护理专业护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护理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是职业院校护生培养的关键。在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的“以护生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以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为导向,在教学中突出专业技能,融入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切实提高护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护生;职业素养;岗位胜任力

中高职贯通教育充分利用中高职办学资源,能有效缓解我国职业技术人才匮乏、中职生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1]。上海自2010年起实行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我校自2012年起开始招收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为培养符合临床要求、适应岗位需求的合格护生,我校在制定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以护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以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为导向,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突出专业技能,融入人文关怀和多元文化教育,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一、职业素养和护理专业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护理专业职业素养的内涵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念、护理行为和护理技能,其中护理技能是显性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和护理行为是隐性素养[2]。良好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的效果,与护士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学情分析。我校自2012年开始招收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至2018年9月共有7届,434名学生,其中2012级中高职贯通护生已完成中高职阶段的全部学业,现已全部毕业。在教学中发现,我校中高职贯通专业护生的护理职业意识淡薄,职业认同感差;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主动性不够;护理礼仪举止不够规范,沟通能力欠缺,人文关怀意识淡薄;临床综合分析能力、评估能力、判断能力欠缺,职业防护意识较差。

阅读全文

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素养培养

摘要: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技推广人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高度重视畜牧兽医专业定向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素养教育,营造职业环境、激发创新精神等途径加强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其成为技能突出、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

关键词:畜牧兽医;委培生;职业素养;研究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成为企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调查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工作后的离职率比本科生相对要高,主要存在职业生涯模糊、专业知识不扎实、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1]。因此对高职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更多地体现在职业素养上。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职业素养由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行为素质、职业技术素质、职业文化素质几部分构成,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增加到了765万,创造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更加严格,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大学生,在竞争中具有显著的优势[2]。第二,有利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3]。第三,有利于高等院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通过职业素养的培养,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4]。第四,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同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高职院校的委培生,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外,用人单位文化内涵的学习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5]。

二、高职院校委培生职业素养现状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实行了订单委培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常订单培养的学生相对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但仍存有不足。1.委培生服从意识差,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是衡量执行力和忠诚度的重要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化,分工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各职业工种之间明确分工,有效配合,对的工作指令必须坚决执行。目前高职院校的部分委培生由于感觉到没有就业压力,行为懒散,缺乏团队合作的锻炼,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表现出对工作指令的执行不坚决,不能与他人形成有效的团队配合[6]。2.职业道德信念不坚定,缺乏职业信仰。在高职院校的委培生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缺乏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观念。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是畜牧兽医行业的现实,大部分工作岗位需要节假日无休和倒班,没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是难以坚持的,部分委培生由于缺乏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观念,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条件,选择毁约退出定向委培班。3.职业技能素质不高,缺乏创新创造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但部分委培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实践操作中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创新创造性能力有待提高。4.职业意识欠缺,缺乏必要的职业认知度。委培生施行的是定向委托培养,用人单位已对用人计划做了全面规划,毕业后一般都会成为订单企业的员工。委培生在具有了这样的身份后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职业认知度。

阅读全文

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摘要:航空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航空服务专业人才提出量和质的双重要求,各大高职院校在航空服务专业教学中也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模式,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生企业就业的无缝对接。在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关注,以期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上高职院校探索出以职业标准指导职业素养培养的新路径,在航空服务专业教学中取得理想预期。本文主要就职业标准指导下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进行探讨,明确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内容和策略,让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专业教学中充分渗透。

关键词:航空服务;学生培养;职业素养;策略

近几年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人们商务出行与旅游度假交通工具的选择更倾向于飞机,这使得我国民航业发展迅速,逐渐实现“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转型,而转型也带来巨大的航空服务专业人员缺口,因此各大高职院校的民航服务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也引发了高职民航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关探讨,职业素养的培养探讨就是其中之一。职业教育必须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完善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和创新的职业素养培养路径,让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接近职业标准。关于职业标准指导下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讨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必须要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而具体到职业领域表现为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并逐渐内化为个体执业过程中的综合职业品质,其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能力、职业作风等多方面的内容。职业素养是个体职业认知与行为的综合外在表现,对于高职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来说,其职业素养体现在专业的业务知识,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良好的服务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等。从职业素养的内涵看,这是学生走向岗位并融入社会积极就业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并践行以职业标准指导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

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构建

(一)专业的航空服务知识

阅读全文

财经专业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

【摘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可以把学生的职业素养看成一座冰山:浮在水上的占1/8,看得见、摸得着,比如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是显性的职业素养;隐藏在水下的占7/8,看不见、摸不着,比如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等,是隐性的职业素养。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对隐性职业素养认知与培养的欠缺,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财经专业学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探讨,尝试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后劲。

【关键词】财经专业;隐性职业素养

一、培养隐性职业素养是时展的需要

一位私企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叹息说:从国外买回了一流的设备,却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主要原因是工人不按流程操作,责任心差,致使生产的产品工艺粗糙,根本无法和国际一流的产品竞争。只因现实中显形职业素养的培养比较容易见成效,而隐性职业素养由于看不见、摸不着,不能量化,往往被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隐性职业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是时展的需要。

二、培养隐性职业素养有助于显形职业素养的提高

我常为学生成绩停滞不前或提高缓慢而苦恼,教研时也常和同事讨论,找原因,想办法。最后总结出几条:学习不主动、缺乏恒心、怕吃苦、习惯不好等隐性素养的缺乏,是大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隐性职业素养提升了,显性职业素养也必然提高。

三、培养隐性职业素养是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阅读全文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摘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经打开了中国职业教育新篇章,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来说,职业素养培养也是职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共有 32 所,其中民办院校 22 所,公办院校 10 所。基本是由专科层次院校升格或由独立院校转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不是高职高专的升级版本,也不是本科层次教育与高职高专的嫁接组合。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现状中,职业素养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未凸显职业素养课程等,本文通过分析现状问题,试图探索解决方式。

关键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培养;实践教学

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2014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逐步建立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产教融合紧密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强调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探索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8 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本科职业院校试点工作,全国先后共计批准 21 所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出到相关院校正式挂牌成立四年时间,标志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正式列入我国高等教育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 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提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相关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企业参与度较低,导致产教融合产出较少等问题,进一步提出要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为进一步规范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教育部办公厅于 2021 年 1 月 22 日印发《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通知》再次细化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新发展理念、人才培养定位、设置标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设置的可行性调研分析、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这标志着教育部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试点工作的专业设置指导与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同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又提出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本科层次职业的发展,《意见》中指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鼓励高校积极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建设一批职业本科学校和职业本科专业,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 10%。至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经打开了中国职业教育新篇章。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具体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及职业行为准则,是职业精神的综合体现。被誉为“中国创新培训第一人”的吴甘霖出版著作《一生成就看职商:一流员工的职业素养》,被称为是“一本打造一流工作者职业之魂的著作”,在前言中写道“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上要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曾有人用“冰山理论”来分析职业素养,认为职场能力就是一座冰山,冰山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为职场人的形象、知识、技能等,这些属于容易被人发现的显性因素,而隐藏在水下面八分之七的冰山则是不容易被看到的,这部分代表了职场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隐性的因素,这部分隐性因素则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职场素养。曾经也有人将职业素养比作为大树的根,能力、形象、技能等为大树的枝叶,茂密的根部吸取养分缔造出了枝繁叶茂。可见职业素养是毕业生职场成败的关键因素[1]。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不是高职高专的升级版本,也不是本科层次教育与高职高专的嫁接组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最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任何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规划都会有大量的调研论证,专业设置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基本不会存在专业设置违背社会发展需求的可能性。当今的企业大多都面临着招工难现象,众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同样也面临着难择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职业素养的缺失应该占据一定原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目前还未有关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具体要求,通过调研、座谈、查阅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在众多开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院校中,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未凸显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做出两条明确规定:培养方案应校企共同制订,需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使毕业生能够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未设置职业素养培养类课程,仅仅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需求。职业素养类课程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树立正确职业观。

二、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直以来,实践教学容易出现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能力知识化,认为记住某些理论知识就具备了相关的能力;二是能力技能化,以为掌握了某些技能就具备相关的能力。这两类问题的出现是具有普遍性的,实践教学的设计往往习惯于从教的角度去看待学,而不是从学的角度看待教,教法与学法完全重合,这种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容易导致教学模式机械化、重复化,让学生感到实践课程的枯燥,容易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体会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久而久之丧失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陈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