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职业技术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

一、职业教育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

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率先设立了第一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招收2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2001年和2007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博士后工作站先后落户于华东师范大学。到2008年,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600人左右,博士生200名左右,全国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此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体系。总的来看,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具有诞生时间短、发展迅速、跨专业考生比例较大等特点。地方院校及普通院校在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的过程中突出了自己的显著特点。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江西农业大学在2005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10年开始正式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目前,主要有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管理和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三个方向,截至2015年,共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32名(其中1名已退学),平均每年招收6名左右,大多来自地方普通本、专科学校,调剂的考生占多数,排在前三位的学科依次为教育学(占25%),管理学(占15.63%),中文、英语和经济(各占12.5%),其中非教育学专业的比例为75%,仅四分之一的学生具有教育学背景。进一步细分发现,有3名学生具有职业教育的求学经历。专职导师的数量10名左右,年龄都在40岁以上,理论知识渊博,部分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管理学(占30%)、农学(占30%)、教育学(占20%),存在着学科背景与专业不匹配以及教师多来自学校优势学科的现象。职业技术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与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有什么区别?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在课程学习上大致是相同的,主要分为四大类课程,即学位课(占48.39%)、必选课(占22.58%)、自选课(占22.58%)和开放式课程(占6.45%)。所有的学生必须修满26个学分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学位课英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二者的学分就占25.8%,主要通过课外阅读和专业讲座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通过观察发现,跨专业的学生与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别,而与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有着明显的关系。

二、职业技术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利与弊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培养具有的优势

1.从培养目标定位来看,跨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职业教育理论知识,能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中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相关的教育教学、政策法规和人才培养等具体问题,能够积极探讨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性关系,能够重点探索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的人才。以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研究生为例,学科背景涉及中文、英语、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教育学等,这些学科与职业技术教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如英语专业,不仅可以为学生了解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学的最新进展提供方便,更可以为当前市场流行的英语职业培训研究提供便利。

2.从职业教育体系来看,跨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更具比较优势

阅读全文

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措施分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取得了一系列长足的进步,为社会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职业技术型人才,但是我国在实际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改革依然需要进一步深入。对此,教师可就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措施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完善教育结构,在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之上,国家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在社会各界以及国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依然十分落后,其中也存在一系列不适合社会发展的元素。而为了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好针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就十分有必要,文章就对此进行了具体研究。

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

从我国现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的情况来看,职业技术教育整体的发展情况依然堪忧。其中,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学校自身的教学水平低以及生源质量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但是所收到的成效依然无法达到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从整体角度来看,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也在逐渐降低,而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数量也呈现出了逐年减少的趋势[1]。加之各地出于本地区教育发展需要的考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导致我国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数量大幅度减少。而从学校的学生来源来看,在原学校以及原班级处于中下等的学生占整体的 70%左右,只有 30%的学生能达到中等水平。而在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的情况之下,往往也意味着他们在学习中缺乏较强的自觉性以及自律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技术学校管理和文化课教学的难度。很多学生对于自身所学习的专业缺乏兴趣以及深刻的认识,专业课教学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职业技术学校与普通学校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学生在毕业之后会直接走向社会,而在学习阶段学生既没有升学任务,也没有升学方面的压力,学校之间也并不存在指标方面的竞争,久而久之,学校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招生方面,而忽视了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时间一长,学校教学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即教师在对待教学的时候持应付态度,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时候也体现出抵触的态度,进而给学校的社会声誉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2]。除此之外,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知识结构长期没有得到更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水平。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中对学生学历的要求逐渐提升,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就业压力大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措施

(一)创新办学理念,提升办学活力

阅读全文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政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职业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同职业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本文旨在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研究”的文献进行述评,利用Citespace.5.3.R4知识图谱工具、Excel软件和文本阅读法,归纳出研究现状为日后的研究提供指导。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的研究情况如下:学界关注度有待提高、研究机构地域分布不平衡,机构及作者之间合作较少、以区域为例进行的研究较少、研究内容多样但政策研究体系不完善、理论层面的研究匮乏。

关键词: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可视化分析;述评

职业教育具有特殊的公益性,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均具有独特的意义,教育政策作为政府的一种垄断性资源,能改变现存社会教育,直接影响教育事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职业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职业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同职业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本文旨在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关“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研究”的文献进行述评,利用Citespace.5.3.R4知识图谱工具、Excel软件和文本阅读法,归纳出研究现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指导。

1研究设计

1.1数据来源与获取。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采用“高级检索”,以“职业教育”为主题,并以“政策”为关键词,检索时间跨度为1978-2018年,获得文献402篇,再经过人工阅读剔除其中的非学术性、非“中国政策”的文章,最终有效文献为304篇。

1.2研究思路与目的。本文通过可视化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提取操作”“聚类操作”“归纳整合”,再通过文献阅读,完成对“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时空分布、文本内容与研究热点和前沿三个方面的分析。

1.3研究工具与设置。本文采用Excel中的绘图功能,以及Citespace.5.3.R4软件来绘制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知识图谱。对Citespace.5.3.R4软件的设置如下:将知网中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入后,在主菜单下将时间跨度设置为1978-2018年,时间切片为1年,在网络裁剪区(pruning)中选择关键路径算法(pathfinder)和合并后的网络(pruningthemergednetwork),其它均保持默认值。

阅读全文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策略探析

一、差别化教育的含义分析

谈到差别化教育,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早在中国古代,差别化教育思想就已经深入人心,孔子的因材施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差别化教育思想的又一种诠释,差别化教育思想首先是对“人生而不同”的承认,认为不同的人其在智力、体力、思想、感情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差别化教育就是承认这种存在的个体差别,根据个体差别的存在施以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差别化对于教育实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不同于一般教育技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它是教学实施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与现实保障,它反映了教育自身所具备的内在规律,只有尊重这种差别化的教育规律,教育教学的开展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差别化对于教学的影响是根本性影响,其影响更具普遍的意义。差别化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差别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实施的根本出发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及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差别化的教学实施中,都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教学措施,以此发挥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差别化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差别化教育的实施是教育多样性的现实需要,人的多样性既包括人的素质的多样性,以及人未来发展需要的多样性,职业教育的实施就是要为了打造多样性的职业未来而开展的教育,这些因素决定了在职业技术教学的实施中,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差别化功能,促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多样性满足,这种职业教育的多样性需求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开展必须要以差别化作为教育的根本需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也只有在职业教育中真正落实差别化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推进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从另一方面来看,差别化教学也是一种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这种教学原则的实施,是现实教学的对象多样性与教学内容多样性以及教学培养最终需要实现的目标多样性所决定的。因此,这种差别化的教学实施是一项基本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除此之外,在职业技术教学的实施中开展差别化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实施的目的所决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多层次合格的建设人才,是基于多样化的职业选择而开展的教育,因此这种差别化教育的开展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二、职业教育中差别化教学实施的策略

1.要遵循差别化教学实施的规律

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这样落实差别化教学,现实中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经常愿意提问那些觉得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则觉得提问也不会答出来,因此不提问或少提问,或者在做练习题时,总是喜欢给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布置更多内容,或者是在考试中给学习较好的学生出一些较难的试题,给学习不算好的学生出一些简单的题。教师这样做认为是遵循了差别化的教学规律,其实这恰恰与差别化的教学理念相背离,差别化教学不是为了让教学实施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差别更大,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升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学生的潜能,以此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必须要遵循差别化教学的规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以此适应未来的职业需要。

2.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在现实的职业技术教学实施中,教师往往是在关注了一部分同学的学习情况时,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可能就会有意无意被忽略,这样的教学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要在职业技术教学中落实差别化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共同进步。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采取与不同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运用差别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实效性的职业技术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即便是收获的程度有所差别,也是一种具有实效性的教学。

阅读全文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革新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借鉴、改革,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满足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这也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面临的热点问题。   一、借鉴国外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   发达国家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虽然各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差异,但都面临着经济环境对人力资源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他们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有许多长处值得我们借鉴。   1.加强基础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普通文化水平的提高,强化普通文化科目的学习,并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而不单单偏重技能的掌握。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知识性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学生毕业后就业不一定对口。为使学生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性,为其升学或就业两种选择提供条件,学生可以在各学科之间跨科选修,而且将相近学科合并为一个综合性学科。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将职业教育定义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IVET),在培养学生能力时“强调培养创业能力、创造性、集体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突出培养“创业”能力。包括培养工作中的自我谋职技能、创业态度、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美国、英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家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超前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能力。   3.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层次   “技术与职业教育应融入终身教育之中,必须更有效地与中等、高等及成人教育相结合。”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的多样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从业人员文化基础、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了需要和可能。如日本专修学校中的专门学校、加拿大的技术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这就意味着今后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将逐渐转向中等以上的教育阶段,不仅办本科专业,而且还办研究生层次的专业,以构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立交桥,适应科技与经济发展对各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4.抓好职业指导   一些发达国家中的职业教育强调基础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基础职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社会职业,培养职业意识,做好就业准备,进入职业角色。学校十分重视广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培养学生对社会职业的兴趣以及独立选择职业的能力。一般按照各年级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指导,各年级有不同的指导主题。   二、改进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针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发展的状况,我们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中职教育办出特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要想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在整体上改革那些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要素,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创新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而这又源自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中职教育必须超越现行的教育观念与体制,从狭隘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尊重个性教育发展,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创造力和实践力的培养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先进的课程设置办法和模式,走学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的道路,模拟试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就业环境。   2.实施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   3.注重中职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一,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来临的新形势,每个社会成员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求得生存与发展,如果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致使个人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情操,那他的才能也就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创新成果更不会造福于社会。   第二,终身教育的思想要让学生掌握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就业技能,这就要求加强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的课程改革,既可增强学生社会知识性,又能为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通过实践引导和创新引导使创业教育与生产教育结合起来并上升为产、学、研结合模式,让学生直接感知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的实际内容。

阅读全文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和改革措施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中国工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专业人才,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与影响,导致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在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急需引起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加以解决,进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管理。故本文着重从功能分析的角度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和改革措施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希望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和改革有所帮助,进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职业技术;功能分析;教育管理;改革措施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来,中国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各行各业的振兴与发展,为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总体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造成了各行各业对技术型专业人才需求的大量激增,进而促进了以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创办与发展,使其与中国高等教育一块完善了中国教育发展体系。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中西方交流的加强,导致社会对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又加上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间接导致了社会用工方面出现了技术型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着重从职业技术教育入手,就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再此探究的基础上从功能分析的角度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加以解决,进而促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及管理体制的完善,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型技术专业人才,间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国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和民众自身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在中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技术教育的产生弥补了中国教育发展的缺陷,完善了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使其成为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其次,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发展方面: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推送大量的技术型专业人才,缓解了社会技术专业人才短缺的困境,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工业化的发展,间接促进了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型,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为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最后,在民众自身发展方面,职业技术的发展为与大学失之交臂的学生提供了读书以及学习的机会,间接维护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安定,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性,为社会的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差距。总而言之,中职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百利而无一害,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其良好的发展。

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其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从职业技术教育现在的管理方面看来,其存在许多外在和内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首先,从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内容来看,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招生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关于相关招生规则比较随意,门槛太低,导致成绩太差以及素质较低的学生都有机会入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生质量,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管理的加强。其次,在教师引进方面,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关于教师的引进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相对来说要弱于高等院校,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第三,在教学方面,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专注于专业技术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自身文化课的提高以及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加强。第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学校自身的问题,导致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学生专业技术的实践。第五,资金投入方面,职业技术教育资金相对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相关教育资源以及实践设备的购买,不利于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最后,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方面体制僵化,缺乏创新与改革,且人才模式培养理念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故而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和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采取有效的手段针对现存的问题,从功能分析出发,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改革措施,进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

阅读全文

知识经济下国外职业技术教育及启迪

一、知识经济时代下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及其特点

1、新加坡构建了政府主导、校、企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立交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新加坡逐步发展成全球教育中心”是新加坡的基本国策之一

新加坡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政府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仅次于国防开支居第二位。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也与产业界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合作,以保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市场相关性和灵活性。经过4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新加坡已经建成了从低级到高级、上下衔接左右沟通的“立交桥式”的井然有序完整规范的职业教育体系。新加坡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主要是工艺教育学院与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而理工学院则相当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图中的蓝色箭头标示的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衔接。新加坡的中学生毕业时都要参加英国剑桥普通水准考试(“O-LEVEL”),成绩优秀的一部分进入初级学院,两年后参加(“A-LEVEL”)考试,成绩优秀者升入新加坡的三所公立大学。

另外一部分进入理工学院就读。落榜的可以选择进入工艺教育学院学习证书课程。工艺教育学院中的优秀生可转入理工学院,理工学院的学生可以升入大学,均凭学业和课程成绩进入相应专业的第二年或第三年就读学位课程或文凭课程。社会在职人员可以凭借初始学历文凭分别申请进入工艺教育学院或理工学院学习、培训以更新或提高知能结构,如绿色箭头所标示的职业技术培训途径。政府鼓励成年人参加培训,减免学费并给予补贴。

2、职业技术教育全方位落实校企合作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效仿的是德国双元制模式

早在立国之时,国内职教界就已经达成共识:要保持职业技术的产业相关性与灵活性,就必须与产业界密切合作,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具体来说,在实施过程中有“请进来”、“走出去”两种途径。“请进来”就是将产业界的人员、设备等要素请进校园。新加坡的职业院校不仅邀请产业界人士加入院校管理董事会,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还成立了由相关产业领域的从业者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他们对新课程开设、课程开发、程序审查等大量与专业训练相关的事务投入有价值的工作。学院还与企业签署理解备忘录、与技术伙伴合作成立专业中心和实验室、合作从事项目研发等。这些方式与平台帮助学院的教师更新知识,与产业界的技术发展保持同步;使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与不断变化的经济需求相一致。

今天,这种与产业伙伴合作的强势文化(strongculture)继续成为工业训练与教育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进来”还包括将企业环境“搬进”职业院校。目前新加坡的工艺教育学院与理工学院都采用“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工厂的理念是在教学环境中引进实际的企业环境,并且以学校为主,将企业环境和教学环境相结合而设立的。在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环境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走出去”是指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师走出校园来到企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工作。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计划是职业院校学生课程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跨国公司与中小型企业的有力支持下,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在实习期间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学生的实习过程受到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实习是有意义、有帮助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全球心态,近年来更强调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到外国的公司和机构中去实习。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在新加坡以外工作,学习其它国家的文化、理解多元化的商业与产业实践,同时也经历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请进来”与“走出去”相配合,全方位地落实校企合作,大大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岗位的适应过程,实现了“零距离”上岗。

阅读全文

略析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一、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误区

(一)误区之一:学科发展依附“母体”,移植相邻学科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来源于经济社会需求的驱动。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成为贯穿整个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懈追求。同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因而迫切需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层级,这就使为职业教育提供高素质服务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得以应运而生。毫无疑问,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需要,必须满足职业技术教育市场对高端教育人才的需求。但是,反观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人才培养,却与这一要求大相径庭。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基本上是翻版于其母体———一级学科“教育学”,即“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这一定位反映了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依附性还比较明显”,“学科发展的主体意识还没有充分觉醒,在理论概念、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母体‘教育学’或其他学科的移植和借鉴痕迹还比较浓重”,因而失去了学科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因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与教育学属下的其他二级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他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更多的是形而下而非形而上,其人才培养更多的是应用研究型而非学术研究型,这应该是其本质和独特性所在。

(二)误区之二:人才培养不顾市场需求

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定位不明,“核心概念界定尚不清晰,理论体系随意性较大,在‘教/学什么’、‘怎么教/学’及‘谁来教/学’等基本问题上还不能明确做出不同于其他二级学科的回答”,因而导致在人才培养问题上片面移植其他学科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基本上完全忽视了市场的真实需求。有论者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五所院校做了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职教研究生’毕业后分布在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部门,最后从事科研工作的不足10%,即使是从事科研工作的,所进行的也是解决职教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这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的服务面向主要在于职业教育领域,而非其他部门;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主要在于职业院校,而非科研部门;三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需要研究的更多的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实践问题,而非基础理论研究。这三个问题的核心是市场需求,即市场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学培养能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承担一线专业教学任务,并能切实解决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研究人才,而非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谈型学术人才。然而,据李宇等对湖南农业大学等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三所高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忽视了专业应用型、职业型素质的培养,而偏重于学术型素质的培养;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几乎占了90%;课程内容陈旧,重复性较多,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导致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符”。这两个调查案例足以说明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人才培养偏离市场需求的严重程度。

(三)误区之三:生源和导师不考虑专业背景

由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形成较晚,基础薄弱,专业化程度不高,因而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学术梯队。其研究人员主要由两类人员构成:一类是“来自实践一线的行政领导者和教育管理者,虽然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不足,缺乏专业背景和学术规范训练”;另一类是“近年来新加入的年轻研究人员,虽然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由此带来的是人才培养上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导师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无法培养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特性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导师没有专业背景,招生来源也就不问专业背景,“以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来源为例,在四届共44名在校生和毕业生中,有21人本科专业是教育学,比例约为47.7%;18人本科专业是英语,比例约为40.9%;3人本科专业是心理学,比例约为6.8%;1人本科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比例约为2.3%”。也就是说,该校几乎所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都没有职业教育的修业经历和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基础,就更谈不上职业技术教育实践经验。这样的导师和这样的生源,其人才培养就只能是书本到书本、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从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满足市场所需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研究型或教学型人才?上述几个关节性的问题,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面临生存危机的主要归因。如果不走出这些误区,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势必走入死胡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所以,职业技术教育学应走向何方,是当前业界必须直面的一个紧要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