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职业道德建设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促进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
一、调查结果
1.幼儿教师法律、法规意识。
依法保教是幼儿教师从事保教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懂法、守法的幼儿教师,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调查关于幼儿教师法律意识中显示,有91%的幼儿教师认为有必要学习幼教相关的法律法规,8%无所谓,1%不需要;当问到“你认为虐童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0%的幼儿教师认为不懂法,72%认为职业道德素质问题,6%学历低,23%认为心理问题,26%认为管理问题,5%幼儿顽皮,21%认为社会问题,9%认为心情不好;你了解幼儿教师要学习的法律法规吗?有41%的幼儿老师了解,33%的幼儿教师了解一些,26%的幼儿教师不了解;然而在问“你学过以下哪些内容?”76%的幼儿教师学习过《幼儿园工作规程》,49%的老师学过《未成年人保护法》,26%的老师学过《儿童权利公约》,41%的老师学习过《教师法》,72%的幼儿教师学习过《幼儿园管理条例》,18%的幼儿教师学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3%的幼儿教师学习过《幼儿教师专业标准》,86%的幼儿教师学习过《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以上内容没有学过的幼儿教师占4%。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认同学习幼教相关法律法规重要性,但是从学习和了解法律的层面看,大多数幼儿教师对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认知还是相当匮乏的。
2.幼儿教师教育行为规范。
对于当“幼儿不听话时,你会怎样处理?”85%的幼儿教师耐心引导教育,24%批评教育,4%隔离教育。你每节教育活动都会认真备课吗?18%会认真备课,做好活动准备。76%幼儿教师基本上会备课,6%不会,领导没要求要备课。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广大师生对涉及师德的一系列教育行为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且能采用规范的教育方法与行为,但是在工作态度上却不尽人意,幼儿教师的自我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3.幼儿教师师资、待遇。
本次调查显示:在师资结构上,18-30岁幼儿教师占87%,30岁以上幼儿教师占13%;在婚姻结构上,未婚幼儿教师占69%,已婚幼儿教师占31%;在学历结构上,高中以下的幼儿教师占(16%),中专学历的幼儿教师占(21%),大专学历的幼儿教师占(46%),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占(17%);从任职资格上调查,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占(38%),持有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占(16%),目前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占(46%);在工资待遇上,(77%)幼儿教师工资在1500元以下,(13%)幼儿教师1500-2000元,(10%)的幼儿教师2000以上;在工作时间上,(20%)的幼儿教师工作8小时,(33%)的幼儿教师每天工作8-10小时,(46%)幼儿教师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从以上数据并通过访谈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学历低,年轻化、缺少从业资格,从而影响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美国教育活动发展研究所执行主席萨瓦指出:“从最深远的专业意义来说,教幼儿的老师可能做的工作,比研究生导师可能做的工作更令人兴奋,更为重要。”在美国,对幼儿园的教师的要求与对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是相同的,必须具备大学以上文凭,并接受过一年以上的专业训练。因此,我国的幼儿教师整体文化水平有待提升。在福利待遇上,幼儿教师工资低,时间长,无编制,与公办教师相比同工不同酬,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导致幼儿教师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意识的缺失,滋生了消极心理,对幼儿缺乏了爱心及耐心,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影响队伍的稳定。
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分析
摘要:在党的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作为新时代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报刊杂志、微博微信、互联网等传统和新兴媒介时时刻刻都传播着社会舆论,是大众获得舆论消息最主要的来源,其具有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作为其中的参与者——法制新闻记者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必须保证新闻的及时有效、公平公正、客观真实。本文从当前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具体表现出发,分析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和加强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几点改进途径。
关键词: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改进途径
法制新闻记者通过图文视听途径将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社会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给社会大众,让人民群众能快速了解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舆论等信息。由于一些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产生了一些不真实、略浮夸甚至虚假的宣传报道,影响了新闻的权威性。对此,在新时代加强法制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法制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具体表现
(一)有偿新闻肆意盛行
有偿新闻,即一些单位或个人利用报刊杂志等社会舆论工具,通过向法制新闻记者赠送钱财,帮助其新闻,以达到一定目的。当然,这里的有偿新闻通常是有害无利的,因为其丧失了新闻的客观真实和公平公正。比如,两家存在竞争的公司,一家公司为抢占市场,私下买通法制新闻记者,在头版头条等重要醒目位置大肆宣传自己公司产品,导致社会公众对其公司产品耳熟能详、纷纷购买,事实上该公司产品可能并不具备新闻宣传上的使用价值,而是法制新闻记者的浮夸宣传,对社会公众产生一种误导。
(二)虚假新闻大量报道
“团支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行动
摘要: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其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对幼儿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团支部+”以学校基层团支部为项目载体,把它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相融合,更易于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保证师德建设实效性和长效化。本文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现状、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团支部+”模式的概念及作用、“团支部+”模式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方法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团支部+;幼儿教育;教师
职业道德建设幼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受教者的整体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手段,幼师的师德教育难以获得本质性发展。将“团支部+”模式引入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能提高幼师的职业素养,帮助幼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和职业观,还能使幼师的整体水平得到发展。
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现状
(一)教师职业认同不足
职业认同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不仅能提升主体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主体的工作热情,还能使主体的职业发展更清晰,有效发挥主体的自我效能。在当前幼儿教育环境中,大多数教师职业认同不足、倦怠,导致幼儿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和科学实施。部分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无法以平常心、宽容心对待幼儿,给幼儿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二)师德培养手段单一
职业道德建设下幼儿教师论文
一、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幼教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对幼儿教师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强化幼儿教师对《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认真开展师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2.有利于教师树立责任意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广大幼儿教师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与幼儿直接接触。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能帮助教师形成神圣的责任感,提高对幼儿的责任意识,培养教师勤勤恳恳为教育事业耕耘的精神,促使教师形成高尚的人格,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楷模,有利于教师继承和发扬人民教师的优秀美德和光荣传统。
二、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强对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自觉性教育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研究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作为社会道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道德,被社会普遍认为是职业从事人员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如果能够加强和改进高校在师德方面的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高等交易质量、还能够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能够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更高层次来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亦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何建设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来,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党建等工作方面,对高校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需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前,高校正处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如何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关键性的因素。行政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提高,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要有全面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二是行政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学习和实践。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爱岗敬业、乐业的职业态度,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认同岗位的意义和价值,形成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道德观念,这样不但会提高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而且对于高校行政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的需要
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行政管理人员,基本都能够自觉遵守工作纪律,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当前,各种文化思潮也冲击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在一些行政管理人员道德观念中出现了政治思想方面丧失理想信念认识渺茫论、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念淡化、人生观价值观错位、人际关系复杂庸俗的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给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带来了负面效应,最重要的是制约着高校整体的发展与建设。因此,高校的发展需要行政管理人员在具备高超的业务技能同时,还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是实现教学、科研的关键条件,是保障学校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高校可以通过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能力来强化学校的管理水平,使学校能够更加高效、科学完成既定目标。国家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对高校从办学宗旨、教学方式、管理水平上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由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一)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淡薄
基于职业道德的工程造价论文
1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与大多数道德要求相同,工程造价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一种社会规范。起着制约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行为,调整造价管理人员与各种各样的利益机构关系的作用。工程造价的职业道德既属于一般的社会规范,同时也融入了工程造价这个职业的行业特点,形成反映工程造价行业独具特色的职业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制约着造价管理人员,从而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2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品行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它不仅和承包商以及业主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且还涉及到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根据工程造价的职业性质,工程造价人员应该具备以下职业道德和品格。
2.1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由于工程造价工作维护的是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所以要求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时刻以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核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遇到问题和挑战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冷静处理,不被利益所诱惑,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保证工程造价工作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新的经济环境下顺利进行。
2.2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隐性道德缺失自我修复综述
作者:谢亚军 单位:保险职业学院
保险职业道德是一个为保险市场高度关注的永恒话题,也是保险业界人士打造诚信企业的经营方略之一。1875年,中国民族资本家在上海创办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就相继提出了“开诚布公”、“人和第一”、“信用至上”等经营道德理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保险公司更是以崭新的职业道德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猛发展,保险职业道德建设纳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在理论探讨、经营实务和具体措施上,都把保险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保险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不断抚平着道德建设中一个又一个显而易见的道德缺失,提高了整个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为确保中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诚信基础。然而,当我们的保险精英们在保险道德建设中克服一个又一个障碍,打响一个又一个战役,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时候,保险职业道德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又出现在我们面前,并需要我们去解决,保险职业道德的隐性缺失就是其中之一。为此,笔者对保险经营活动中隐性道德缺失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如下研究报告。
一、保险职业道德隐性缺失的相对性
所谓保险职业道德的隐性缺失,是相对于显性缺失而言的。在保险经营活动中,显性道德缺失行为往往比较直观、暴露,容易引起警惕,如恶意竞争、误导客户、鸳鸯保单、理赔宿水等等,一般情况下,稍加分析,便可以看出其中的道德失准。近来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各级各类保险公司把保险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开展诚信服务,强化行业自律,使保险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公司和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不断规范,保险经营中显而易见的道德缺失现象逐步减少,保险的社会形象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保险企业被公众评为优质服务品牌。随着保险职业道德建设水平的提升,显性道德缺失得到改善以后,努力克服隐性道德缺失的问题摆在了业界人士的面前,并成为进一步深化职业道德教育,推动诚信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隐性道德缺失的最显著特点是一个“隐”字,所谓“隐”,荀子在《五制》篇中解释为“近者隐其能,远者疾其劳”,即事物的行为表现具有不直观的性质。保险经营中的隐性道德缺失相对显性道德缺失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行为方式的隐蔽性。保险职业道德作为保险经营活动中调整内部和外部各方面之间的行为规范,具有行为表现和行为规范两个要素,也就是说只有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行动处事,才符合保险职业道德的要求,否则便属于保险职业道德缺失,这在显性道德缺失中是显而易见的。而隐性道德缺失就不一样,首先是行为规范具有间接性。有些问题在保险经营活动中没有明确规定,只是由于处理不当便有失道德理念。其次是行为表现症状不明显。某些具有道德缺失性质的行为,在施行过程中并不是直接反映其道德属性。如重大交通事故或空难发生后保险信息的披露,由于目前既没有约定俗成的规范要求,又缺乏成熟的经验,有时由于处理不当,造成被保险人及其亲属在精神上受到伤害。所以,行为表现方式的隐蔽性是隐性道德缺失的重要特征。
二是主观理念上的非故意性。保险经营活动中显性道德缺失的行为人往往具有主观故意性,也就是说,他们心里明知其行为不符合保险职业道德规范,也能预见到其行为后果而明知故范,如不正当竞争,泄露公司经营秘密等。而显性道德缺失则不同,虽然其中也有主观故意的情况,但所占比例很小,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隐性道德缺失现象不属于主观故意。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受环境、时间、条件、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以致在经营过程中不自觉地出现了道德缺失的问题,无意中造成了不良的道德影响。
三是本质属性上的偏私性。道德是思想上层建筑领域的概念,其本质属性主要表现为阶段性和历史继承性,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因此它具有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诚实与虚伪、公正与偏私等含义。保险职业道德因为伴随着企业经营活动而发生,其阶级性方面的政治属性相对减弱,从属于保险经营的服务性则较为明显。特别是保险经营活动中的隐性道德缺失行为,由于行为人主观理念上的非故意性,其本质属性并不一定表现为善与恶、正义与反动之间的斗争。虽然如此,隐性道德缺失仍然具有明显的偏私性。因为行为人尽管并非故意,但无论其行为之前还是行为之中,无一不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行事的,行为之后的结果更是有损他人利益,从而反衬出行为人的偏私性。如果属于故意行为的隐性道德缺失,其偏私性更加不言而谕。
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摘要】
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将身为人师,其对他们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及其他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本文通过分析师资建设的热点话题,探讨如何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论题。
【关键词】
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建设
保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百年大计在于教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是培养师德,师德培养的基础在于师范院校的学校教育。但是,在我国目前师范院校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方法比较僵化,教育效果还差强人意。因而,探索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方法是一个重要论题。
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现状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