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职业安全卫生教育的内容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秋季期开学工作情况汇报
在全国人民喜迎建国周年大喜来临之际,我们民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遵照上级指示精神,以新学期、新风貌、新姿态、新的目标认真做好开学工作,使开学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能按照上级要求在9月1日正常开班上课,师生情绪稳定,教学工作开展正常。现把有关开学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召开学校行政会议,成立开学工作领导小组,认真部署开学工作。8月26日,我们及时地召开学校行政全体领导会议,成立了以李世地为组长,阮少英、覃天华为副组长,黄伟林、韦柏健、谢燕琴、谭世学、韦福惠、闭君盛、韦书卿、秦克睦、覃德光、韦庆华、黄凤文为组员的开学工作领导小组,并对今年开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制订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对领导进行具体分工,使各个领导对开学工作目标明确,计划明了,在开学工作中能各行其职,各负其责,组织好教职员工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二、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教学法规和有关文件,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和师德水准,同时对专任教师进行新课程、新教材校本培训。从8月26日——8月31日,我们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区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试行办法》和上级下发的有关加强师德建设文件,让教育法律法规再次深入人心,使教育法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严禁黄、赌、毒;严禁任何个人私自向学生推荐、推销教学辅导用书和资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同时,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教职工艰苦创业、敬业勤业、以身修德、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把师德建设提高到新水平。这几天,我们还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互相交叉的形式,对专任教师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的校本培训。学校每一位领导,亲自为教师主讲一个课题,主持一个培训内容,确保每一次培训都收到实效。
三、认真组织教师发动学生入学,严格控制辍学率。开学后,我们采取了积极措施,在校园内外张贴大小标语,大造开学气氛,做好开学宣传工作,并组织教师到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动员学生入学,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采取减免或者全免伙食费的办法,使他们按时回校,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到8月31日晚学生回校就超过了97%,严格控制了学生的辍学率,巩固了两基成果。
四、认真做好安全卫生工作。开学后,我们就把安全卫生工作放在首位,成立了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安全卫生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在师生中进行一次安全卫生思想大教育。8月26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成员在学校内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排除了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对参加食堂工作的工人进行严格身体检查,并要求他们在工作中要严格按食堂安全有关条例进行操作,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师生用餐安全。同时对食堂不合理结构按要求进行了整改,整个食堂各项功能间全部粘贴瓷砖,餐具全部进行了消毒,使食堂卫生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要求教师上好第一节课。在开学之初,我们及时编好班,编好课程表,落实各教师的工作安排,要求全体教师在上课前精心备好三节课以上,并拿到教导处审核检查,所以,9月1日,我们能按上级的要求正常开班上好第一节课,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地展开。
六、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召开全体班主任会议,对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且安排每周五第八节是班主任培训时间,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管理班级的水平,认真配合好教导处、政教处,一起整顿校风、班风、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区政办民办职业学校管理意见
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直有关部门,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
为深入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规范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健康发展,现就加强我市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审批管理
1、进一步明确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审批原则。为规范城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今后凡在城区范围内举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统一由市劳动保障局审批。城区内原已审批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暂由原审批机关管理,逐步过渡到市劳动保障局统一管理。城区以外举办实施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由办学所在地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审批后报市劳动保障局备案;举办实施以中级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由市劳动保障局审批;举办实施高级及其以上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由市劳动保障局初审,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批。
2、进一步明确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申办条件。申请设立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应当具备《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条件,并符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要求。主要标准条件为:①培训规模200人以上;②固定资产达到20万元(不含租用的校舍、场地、设施等)以上,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③有与开办职业相适应的师资、实习实验设备、教学计划等。
3、进一步明确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审批程序。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应履行筹设和正式设立两个步骤。尚不具备正式设立条件,有办学愿望的,申办者可向审批机关提出筹设申请,审批机关参照设置标准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同意筹设。批准筹设的,筹设期为一年。筹设期内,具备正式设立条件的,可提出正式设立申请;筹设期满仍不具备正式设立条件的,可申请延期一年,但筹设期最长不超过3年。申办者申请正式设立的,根据学校正式设立应具备的条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正式设立申请及所规定的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审批权限依照以下程序进行:①受理。审批机关依据设置标准对举办者提供的法定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有遗漏或不完整的,通知举办者限期补充。对申报材料审查无异议的,审批机关正式受理,举办者填写《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表》。②核查。由审批机关组织评审组,对举办者的教室、实习场地、设施设备、学员食堂、宿舍、活动场所等办学条件进行实地核查,对举办者提交全部材料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办学可行性进行评估,并形成考察评估报告,提出能否设立的意见。③审批。审批机关依据评审组评审报告,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对不予批准的应说明理由,并将申办材料及时退还申办者。劳动保障部门原则上每年6月和12月各审批一次。
4、进一步规范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名称。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只能使用一个规范的名称,外文名称应与中文名称一致。学校名称应体现行政区域、字号、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内容要求,统一使用“市(县市区)×××职业培训学校”。学校名称不得违反《商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冠以“国际”、“中华”、“全国”字样。名称中含“”字样的,须经省劳动保障厅批准,含“”字样的,须经市劳动保障局批准。
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卫生教学改革
【摘要】职业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职业安全与健康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重要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提高本科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职业安全与健康课程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入手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目的是增加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安全工程;职业卫生;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作不断开展,特别是2016年7月,修改并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对职业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职业安全教育工作中,也应把培养的重点从“安全”方面(即事故的预防与控制),转变为安全与“职业健康”综合的方向。职业安全健康,也称职业安全卫生,在《职业安全卫生术语》的国家标准中定义为: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在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从事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因此,职业安全与健康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只是课程名称、涉及的内容稍微不一样,有的高校课程称为《工业防尘防毒》、《职业卫生与安全》、《职业卫生防护》、《职业卫生学》、《职业卫生及工程》、《职业安全与卫生学》、《防护工程学》及《环境、安全与健康工程》等等。职业安全与健康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专业技术基础课[1]。该课程的特点是内容较多、涵盖知识面广,职业卫生方面的内容大多是出现在医学类专业特别是预防医学的主干专业课程中,这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因此,使学生学好这门专业课程,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是作为安全工程专业课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2]。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1教材及内容
1.1教材
目前为止,与《职业安全与健康》相关的书籍有很多,但目前可供选用作为本科生教材的较少,本校选用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职业卫生与防护》,该书是高等教育安全工程系列“十一五”规划教材,这本书编于2006年,距今已有十二年,里面部分内容现在已有变更。如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代替了2002年的《职业病目录》,将之前分类的10类115种职业病变为10类132种,将16种职业病名称做了调整。另外,在2010年,心肺复苏流程中的A-B-C三步骤变更为C-A-B(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除此之外,个体防护装备的部分内容中一些淘汰的个体防护用具应删掉,增加一些新型的、最先进的、常用的个体防护用品的介绍。因此,在选用教材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书作为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综合利用现有教材与参考书。现阶段,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急需编撰关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教材。
1.2教学内容
职业卫生监督问题研究
1现状与问题
1.1庞杂详细的“符合”判定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作业场所卫生标准要“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化学、物理因素浓度或强度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可根据技术检测结果,依据对应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标准作出明确判定;防护设施的“有无”很容易判断,但其是否符合标准则在监督中较难判定。现场监督中,判定冲淋、洗眼设施是否“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故的工作地点”(《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中要求半径小于15m)不难,但是对布局的有害无害分开、通风设施的“符合”与否,则大多停留在简单的经验判断上。若对其是否“符合”进行判定,一般需要借助现状评价报告。但目前的现状是,多数企业最多只是每年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其主要存在的化学、物理等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不涵盖作业场所卫生标准要求的布局、通风、照度等,也就难以对其布局、通风设施等作出“符合”与否的判定。因此,在目前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对防护设施是否“符合”作出判定并不容易。此外,对防护用品的“符合”判定也有不小困难。现行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过于庞大繁杂,甚至晦涩难懂。比如《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护听器的选择指南》等等,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过于繁杂,不要说职业卫生人才欠缺、管理不完善的多数中小企业,即便是有着较高专业水平的监督管理者也很难一一掌握这些标准和规范。过于精细繁杂的标准难以为实际监督工作中的判定提供便捷的指导,反倒减损监督的效能。
1.2亟待完善的一些细则
1)相关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义务的规定内容不详。很多企业配备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知识匮乏,对相关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无法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职业卫生培训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满足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护知识的需求,有培训无效果的“无效培训”现象十分常见。虽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对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培训作出了规定,但是对劳动者的培训规定仍待增添。《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虽然对“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作出了规定,但是由于“日常监测”的人员条件、器具设备、项目和频次等相关细则至今空白,使得操作依据缺失,企业不知如何履行义务,监督也十分乏力。
2)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义务履行约束不足。法律、法规明确了劳动者的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及责任,但劳动者对应的义务却没有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的“不履行则教育”,对劳动者约束宽松,但因现阶段很多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并不强,实际上放纵了少数劳动者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最终侵害的是劳动者自身健康。
1.3监督队伍培训体系欠缺
职业教育视角下农民工健康教育路径
【摘要】农民工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短板,职业教育介入是提高农民工健康素养的较佳切入点。职业教育一方面助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职业发展需求、新时代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明确了农民工健康教育主体、客体、介体与环体。从职业教育视角,构建农民工健康教育的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社会教育3个体系路径,实现主体、客体、介体与环体的四要素内在联结统一。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民工;健康教育;路径
近年来,党和中央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其内涵包括“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其路径实施指向“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里的“人民”包含农民工群体,这里的“国民健康”理应囊括农民工健康。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健康中国建设绘就了宏伟蓝图,在全面推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农民工的健康问题是健康中国战略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板块,也是最需要下大力气补齐的一个短板。教育是实现人的认知质性飞跃的重要途径,然而,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健康问题一直是被教育活动所忽视的内容,致使职业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农民工职业寿命的主要隐患。从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职责划分上,职业教育应是开展农民工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职业教育能有效涵盖农民工这个职业角色的教育主体范畴,从职业教育视角出发去探求农民工健康教育问题,从而构建农民工健康教育体系不失为较佳路径。
1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健康教育
1.1职业教育及其社会职能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其本质特征在职业性上,即体现在服务社会生产活动的职能中。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使得职业活动参与者获得在某种岗位或生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岗位常识、技能手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包括“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做”等内容。由于任何职业活动均存在劳动者能量和精神消耗的问题,决定了职业活动应包括劳动者补充消耗的环节,或如何保护劳动者以降低消耗的问题。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特定群体而展开的职业性教育活动,体现在其所具有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品质社会产品供给和劳动文化传承等方面,主要包括业务规范、行业法规、职业危害以及健康预防等知识,这就决定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赋予劳动者生产技能,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劳动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给予其生产文化传承,譬如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以及教育劳动者如何保护自己。
1.2农民工健康教育现状
农民工健康教育路径
【摘要】农民工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短板,职业教育介入是提高农民工健康素养的较佳切入点。职业教育一方面助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职业发展需求、新时代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明确了农民工健康教育主体、客体、介体与环体。从职业教育视角,构建农民工健康教育的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社会教育3个体系路径,实现主体、客体、介体与环体的四要素内在联结统一。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民工;健康教育;路径
近年来,党和中央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其内涵包括“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其路径实施指向“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里的“人民”包含农民工群体,这里的“国民健康”理应囊括农民工健康。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健康中国建设绘就了宏伟蓝图,在全面推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农民工的健康问题是健康中国战略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板块,也是最需要下大力气补齐的一个短板。教育是实现人的认知质性飞跃的重要途径,然而,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健康问题一直是被教育活动所忽视的内容,致使职业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农民工职业寿命的主要隐患。从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的职责划分上,职业教育应是开展农民工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职业教育能有效涵盖农民工这个职业角色的教育主体范畴,从职业教育视角出发去探求农民工健康教育问题,从而构建农民工健康教育体系不失为较佳路径。
1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健康教育
1.1职业教育及其社会职能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其本质特征在职业性上,即体现在服务社会生产活动的职能中。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使得职业活动参与者获得在某种岗位或生产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岗位常识、技能手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包括“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做”等内容。由于任何职业活动均存在劳动者能量和精神消耗的问题,决定了职业活动应包括劳动者补充消耗的环节,或如何保护劳动者以降低消耗的问题。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特定群体而展开的职业性教育活动,体现在其所具有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品质社会产品供给和劳动文化传承等方面,主要包括业务规范、行业法规、职业危害以及健康预防等知识,这就决定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赋予劳动者生产技能,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劳动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给予其生产文化传承,譬如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以及教育劳动者如何保护自己。
1.2农民工健康教育现状
食品烘焙人才培养方式革新
1我国烘焙业发展对制作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本人通过对老字号义利食品有限公司、稻香村等国内知名食品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并与台湾、新加坡、法国等地的焙烤品牌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烘焙企业的硬件设施与国外差距不大,甚至许多设备是从国外原装进口,主要差距体现在企业操作流程不规范和员工技艺本领不精湛两个方面。主要原因是烘焙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进入行业的门槛仍然较低,有些技术人员大都只是经过短期培训而未经过系统正规学习,一般只是具有一种操作经验而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人员对食品安全卫生、生产工艺、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造成食品安全卫生、食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十二五”北京食品企业发展规划,需加快烘焙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术型及知识技能型人才,推动技能队伍的整体发展和建设,以适应烘焙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食品烘焙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还应将职业道德、食品安全、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操作工艺的内容纳入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就业实力提升,为企业输送职业道德高尚、技艺精湛、操作规范的优秀员工。 2食品烘焙技能型人才职业特点 从企业调研获取资料分析,提炼出食品烘焙人员所需的素质依次是熟练的动手操作、总结分析思考市场群体目标、具有团队精神、具有市场敏感性;个性特征依次是手指、手臂灵活;色觉、味觉、嗅觉等器官灵敏;形体感强;勤快、头脑灵活、勤于钻研;能力依次是动手能力、接受和学习新事物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市场信息的判断推理能力、对市场应变能力。综合以上分析,归纳出食品烘焙技能型人才职业特点为:①大型企业,烘焙生产自动化;西点房,烘焙产品制作手工化;②烘焙品种多样化,制作方法多样化;③烘焙产品标准化,但手工操作难做到。 3食品烘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3.1食品烘焙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培养方向。一是烘焙产品制作技能发展,成为面包(糕点装饰、中西点)制作师、高级技师等;二是进入管理岗位,任生产主管、促销主管、收银主管、营业主管、店长助理、部门经理、甚至发展为总经理等;三是自主创业,开办社区蛋糕房、面包房、西点房等等;四是成为烘焙产品制作培训师。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心健康,具有食品营养、烘焙食品工艺与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烘焙食品制作操做技能,能解决有关技术问题,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食品烘焙人才职业特质和职业能力,能够在烘焙食品生产、销售一线就业并发展职业生涯的技能型人才。 3.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深入企业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分析食品烘焙人才的岗位需求,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实施以课程体系构建为基础的“工学结合,学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3.2.1根据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调研,食品烘焙专业核心岗位为面包制作工、糕点装饰工、中西点制作工、食品销售员、原材料采购员、品控员和管理人员等。除原有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外,取消专业理论课,将专业理论课与技能课有机的融为一体,并考虑学生职业领域发展和毕业后的宽口径就业,构建针对食品烘焙岗位需求的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作。核心课程:面包制作、装饰蛋糕制作、西点制作、中点制作。拓展课程:食品营养与配餐、食品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销售。 3.2.2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本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原则,将原有的食品焙烤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学等理论课与实操课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教学,确定面包制作、装饰蛋糕制作、西点制作、中点制作这四门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 4食品烘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4.1编写一体化教材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各种烘焙食品的制作为载体,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将知识点与技能点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材,使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中,掌握食品烘焙的有关理论和技能。教材可以设计为任务描述、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产品要求、相关知识、技能训练、完成任务、学习评价八个环节。通过在仿真的环境中完成真实的烘焙食品制作任务,达到课程教学和实际工作的“零距离”。还应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多媒体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影像资料声音等组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静态教材,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电子教材,使看不清的复杂的生产工艺、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复杂的制作手法,生动、清楚、明白地呈现在屏幕上,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培养一体化师资队伍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掌握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可以通过职业教师教学方法学习、企业实践、课程开发、国内外学术交流等途径,提升教师的职业资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专业教师达到能教、能做、能管、能写的“四能”水平,确保“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顺利实施。 #p#分页标题#e# 4.3建设一体化实训场地 若要进行一体化教学,就要有一体化教学场所,即建设一体化教室。所谓一体化教室,就是将课堂搬进实训车间,配备课桌椅、黑板等设备,教师在车间里边讲,边演示,学生也可边听、边看、边练习。最好添加多媒体和投影等设备,使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4.4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 ①实行课题评价。由原来的一次性(期末)考核,变为过程考核,即每一课题结束后,都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日常化、过程化。②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由原来只对知识或技能进行考核,变为知识、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态度综合素质的评价。③实行多方评价。由原来只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变为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考评方式。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职业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探索食品烘焙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提升食品烘焙人员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我们还需与食品烘焙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探索出更适合食品烘焙人才培养的模式,促进我国食品烘焙行业的发展。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改革
一、基本情况
1.全县24个乡镇,共有各类学校198所,其中开办食堂的学校150所(75.8%),服务学生23960人。150所食堂中,完全中学食堂8家,服务学生5360人;普通中学食堂39家,服务学生5647人;完全小学食堂26家,服务学生2201人;公立幼儿园食堂25家,服务学生4322人;民办幼儿园食堂49家,服务学生5462人;职业中学食堂3家,服务学生968人。
2.持证情况150所学校食堂,持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72家(48.0%),其中普通中学持证率仅25.6%;共有491名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248人(50.5%),其中完全小学持证率仅34.9%。
3.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大部分学校均能建立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健全,有定期检查抽查制度,但仍有一些学校将食堂对外承包当成一种创收方式。检查发现16所中学食堂(6.0%)对外承包,占中学食堂的34.0%(16/47)。实行对外承包的学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极不完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突出。
4.食堂内部设施配置情况150所学校中,食堂内部基本设施和功能分区基本达标的84家(56.0%),食品仓库配置基本达标88家(58.7%),清洗消毒设施配备基本达标71家(47.3%),餐饮具保洁设施基本达标79家(52.7%)。
二、存在问题
①食品加工功能分区:由于多数学校食堂在改、扩建前未经过预防性卫生学审查,大多未按餐饮服务规范要求进行功能分区。厨房空间狭小、设施设备落后,“三防”设施缺乏,一些学校在餐厅外加设餐饮“小饭桌”或小炒,食品加工制作时生熟食品和餐饮具混放,各种用具存放无序,食品加工程序混乱,加工过程存在交叉污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