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职能建设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研究生院教育管理能力提升思考
[摘要]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注重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注重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走向内涵发展道路。研究生院作为大学的管理职能机构,在维持研究生教育有效运行的同时,也肩负着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任。本文梳理了研究生院的管理职能、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研究生院教育管理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院;管理职能;内涵发展
一背景
2015年4月广东省印发《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明确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经过严格遴选,批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7所高校入选为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要求更加注重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更加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增强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研究生院承担保障研究生教育正常开展的各项职责,同时推进研究生教育向专业化、制度化和组织化发展。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生院制度仅有近40年历史。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要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必须进行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研究生院管理职能创新,提升研究生院教育管理能力。
二管理职能
“研究生院”,英文“graduateschool”或“postgraduateschool”,源于西方高等教育,在欧美有悠久历史。我国研究生院制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经国务院批准建立。1984年《关于在部分全国高等重点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几点意见》规定,“研究生院是在校(院)长领导下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研究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应有单独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此概念将研究生院定位为“研究生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1995年制定的《研究生院设置暂行规定》规定,“研究生院主要是指在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中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在这里同样将研究生院定位为“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机构”。2013年国务院取消了“高等学校设立、撤销、调整研究生院审批”项目,此后,各高校设立、调整研究生院由学校自行决定。研究生院是大学的管理职能机构,各院系是承担研究生培养职能的办学实体。其作为服务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围绕其职责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目标,本文提出对研究生院管理职能提升的一些建议及思考。研究生院的管理水平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研究生管理的研究受到重视。逄索等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1]。张松基于研究生院的职能现状分析对研究生院管理体系展开研究[2]。徐翠华等从当下研究生教育的形势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困难[3]。周叶中等对我国研究生院的定位与功能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研究生院建设所存在的问题[4]。王少媛等分析了几所高校研究生管理的共性,由此推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5]。
三存在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绩效管理评价研究
摘要:
分析了目前高校重点实验室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以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和绩效的特点为基础,设计了一套综合的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重点实验室持续有效的发展提供正确引导和科学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管理;评价指标
加强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绩效评价,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通过绩效评价掌握不同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并作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制定科学的管理政策,不断提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不同的高校重点实验室在绩效评价结果的横向比较中审视自身不足及存在问题,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为高校重点实验室实现绩效目标奠定基础。科学的绩效评价对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1]。高校重点实验室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其相应的“功能定位”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类型重点实验室采用同一标准来评价,显然是存在问题的。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就不能有效促进各类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建立一个适合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的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是关键。目前,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衡,评价的导向结果与预定目标的初衷存在差距。基于重点实验室绩效的特性和发展性评价的理论基础,我们从科研、服务、教学三个方面出发,设计了一套综合的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绩效指标设计时要从上至下根据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从组织到部门再到岗位及科研人员,从而保证重点实验室战略的顺利实现,以实验室工作的变化和需求为主导,不断调整和完善绩效考核指标。
高校特色学科硕士论文质量保障建设
摘要:“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核心之一是一流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围绕提升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分析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介绍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为地方“双一流”高校特色学科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特色学科
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效果,而且关系到大学人才培养能否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关乎国家希望和未来的大问题。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1],为我国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指明了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研究生培养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因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建设“双一流”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2]强调,要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对高等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上述背景,以地方“双一流”高校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对纺织科学与工程特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针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以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
在研究生论文质量管理方面,部分高校往往将管理的重点集中在研究生课题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论文“盲审”及答辩四个环节。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及研究生群体素质、价值观的变化,从近几年我校(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际情况来看,仅仅依靠上述四个环节并不能有效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对近几年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论文盲审结果、研究生督导中期检查及毕业论文抽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影响研究生论文质量的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出以下几个影响比较大的因素: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必然带来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学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总体上报考研究生的考生数量偏少,选拔余地有限,优秀生源第一志愿报考比例不高等因素制约了研究生生源质量。
(2)开题报告把关不严。从毕业论文“盲审”专家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在论文选题的科学性上存在着空泛等问题。如果在开题报告环节进行严格管理,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发现并加以改正,不会在论文完成之后才被发现。
国防四位一体教育模式探析
构建依据:大学职能的践行
高校国防教育是国防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体,具有两者的共同属性,不同于初等国防教育,其外在表现形式具有国防教育的一般特征和高文化的层次特征。鉴于此,高校国防教育的外延就应该包括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高校国防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高校国防教育社区建设。这四种高校国防教育实践构成了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可分割。高校国防教育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系统,其发展动力来自于现代大学职能的践行。现代大学职能有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历史表明,大学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演进是大学适应社会的结果。大学三大职能在国防教育领域的践行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人才培养上,高校通过国防教育应该提升大学生的国防素质,增强他们国防观念和意识、传授国防知识和提高国防技能。其次,在发展科学上,高校通过对国防教育研究领域理论体系、出现的新问题等进行研究,以形成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最后,在社会服务上,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一部分,高校要充分发挥师资等资源优势,为社区国防教育服务。因此,如何将高校国防教育所包含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大学社区建设整合,是构建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模式的关键。正是大学这三大职能在国防教育领域的践行,推动着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它们是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建高校国防教育模式的基本依据。
模式内容:“四位一体”
在充分认识高校国防教育的内涵、外延以及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职能关系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教学、科研、训练、群体”四位一体高校国防教育发展模式。“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具体内容为: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大学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志。学科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是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国防教育学是研究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并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这一科学认识明确了国防教育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国防教育学对国防教育规律的探索所产生的新知识,是国防教育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专门知识。从教育部体卫艺司国防教育办到省教育厅国防教育办,再到普通高校的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已经形成一个体系庞大的管理、教学和科研网络体系。可见,国防教育学已具备一门学科所必须的三个要素,具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何为学科建设呢?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对于一个研究领域,学科建设主要是通过理论体系的构建使其制度化,然后通过学科设置、学科建制等过程建立起该学科的训练制度与研究制度。
对于一个具体的学科或院、系而言,学科建设主要是指学科群的建设,即通过学科划分、学科设置、学科建制,从而使得一级学科下面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多,建制不断扩大,研究的经费更加充足,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入。而对一个学校而言,学科建设则主要涉及学位点设置,学科门类、学科结构与体系,交叉学科的形成等一系列更为宏观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些有影响的学科群或一流学科,以此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是大学学术组织围绕“国防教育学”而进行的所有建设活动的总称。尤其是指设置专门的学术组织进行制度化的体育科学研究。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通过前面分析,学科建设是整个学校发展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的龙头部分,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学科建设是宏观层面的,学科建设一般体现在课程建设上。因此,课程建设是学校实现其教学与科研发展的核心。何谓课程?课程是指一定学科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国防教育学课程是指以促进全体学生国防素质提升为目标,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总和。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涵盖了国防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教材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和研究等。其主体部分是教学,教学的完善与改进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高校国防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高校国防体育是我国国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高等教育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体育教育对培养未来国家合格的建设人才,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防体育高水平运动队目前主要项目有定向越野运动和射击等,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关键是训练机制和竞技机制的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国防教育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在开展大学生国防体育教育活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解决。高校国防教育社区建设。高校国防教育社区建设是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建设以学校学生、教职工为主体、周边居民参与的“校园———社区”一体化的国防教育体系。它能够将学生的课余国防教育活动、教职工的国防教育活动和周边居民的国防教育活动整合在一起。这一措施有利于大学国防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充分整合大学国防教育工作中的教学、科研、训练、群体等工作的同时,将大学国防教育的外延一一涵盖,并将各项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以上四个部分工作内容侧重点不同,学科建设以科研为重点,课程建设为教学为关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训练为基础,而社区国防教育建设则为群体为服务对象。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教学、科研、训练、群体”四位一体模式。科研活动能促进国防教育教学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能接触并创造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并在教学和训练活动中传播给学生,有助于改进和丰富教学和训练活动,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国防教育教学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也可以促进科研发展,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能发现教学和训练内容、手段、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科研活动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活动。有了以上科研、教学和训练的基础,高校就可以充分整合并利用相关资源为社区群体提供优质国防教育服务。#p#分页标题#e#
学术期刊供给侧问题
学术期刊在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个链条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它好像排球里的“二传手”,在同论文作者的学术互动中,经过栏目和选题的组织策划、约稿组稿、编稿审移、评价推介等环节,实现论文作者的发稿需要,同时又通过期刊平台的展示和推介,为学术界乃至社会提供优质学术产品需要,从而服务社会和促进学术发展。在学术期刊生态链中,如何更好地把学术期刊这种“二传手”功能发挥出来,就要通过自己的一系列专业性活动,在满足论文作者及社会“双重需要”中提供“双重供给”。但从目前的期刊学术生态系统中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期刊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学术期刊有效供给的评价标准
学术期刊办得好不好,不能用自身封闭的标准评价,而要看它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学术发展中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我国现阶段办好学术期刊应把握三个评价标准原则:
1.加强理论研究的指导性、主题性和规范性
党的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有不同的知识建构需要,学术期刊自然要为各学科的建设提供平台和交流媒介。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发展空间。”[1]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和使命担当是学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条件及根本问题,只有对我国空前伟大的变革实践保持高度的介入性,才能从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术期刊可以从我国目前学术研究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出发,实现学术论文对西方理论的移植性研究取向转向自主体性研究,从解释性研究取向转向创造性研究,从单纯知识性兴趣研究取向转向思想性、前沿性研究。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应该成为期刊的重要取向。期刊发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这是由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所决定的,学术期刊不能为追求“学术性”和影响因子而淡化意识形态属性。严把政治关是学术刊物自觉程度和创新高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
2.坚持原创性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构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停滞,在我国的社会科学许多研究领域已出空白和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急需补课和借鉴西方理论研究成果,因此学习、引进、借鉴西方的学术理论是必要的,但在随后的学术复兴中却出现了西方理论“一边倒”的情况,失去了学术发展的自主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民族自尊心的增强,人们认识到我们需要提高文化自信,在思想理论建设上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南,新时代学术的基本语境应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为主体性来建构当代中国化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在选题方向上要解决“西方理论,中国验证”,或“中国经验,西化解释”等不良倾向,解决原创性缺失,自主思想创造衰竭问题。失去了自主性,也很难体现学术精神。当然我们也不是主张固步自封,封闭自尝,而是强调学术研究要开放包容、中西融通、互学互鉴的学术作风。
期刊编辑社会职能角色转换探究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期刊出版工作基本已经告别了传统的纸质工作时代,逐渐地实现了期刊的数字化建设。而且随着各种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在线阅读也成为了当下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的社会职能和角色的定位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笔者结合数字化时代期刊编辑的实际工作情况,分析期刊编辑在期刊数字化时代职能的变化和编辑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为期刊编辑的发展寻求新的路径。
[关键词]期刊数字化;期刊编辑;职能;角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行业也开始借助数字化的平台进行改革和重组,顺应时展的潮流,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传统期刊的发展既是一次极大的发展机遇也是一场巨大的发展挑战。期刊编辑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时展的特点,及时完成职能的转换,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能够有效的帮助期刊在时展的洪流中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
一、数字化编辑工作的优点
1.优化工作流程。传统的工作模式中,期刊编辑面临较大的文字处理量,需要整理的稿件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编辑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工作,一旦出现工作上的失误,便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且传统的工作模式不方便作者和编辑之间进行交流,无论是选择电话联系还是选择其他方式进行联系,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难,无形中增加了期刊编辑的工作量,此外,在期刊编辑进行稿件处理时,通常也会出现期刊编辑无法理解原作者的用意而导致在稿件处理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不仅延长了工作时间,还影响了正常工作和工作质量。[1]数字化编辑工作能够从源头处优化期刊编辑的工作,加强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期刊编辑的工作效率。
2.提升审稿效率。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进行工作,期刊编辑要做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审核,还要对文本本身进行审核,尽量避免在期刊中出现内容错误或者有错别字等情况。而且在传统的期刊工作中,编辑拿到审核之后的稿件是纸版的,上面是手写体批语,除了要避免在稿件处理过程中对稿件造成损坏和丢失之外,还要仔细辨别字迹,整理文本内容,极大的增加期刊编辑的工作难度,延长了审稿时间。实现期刊数字化建设,给期刊编辑带来了极大的工作便利,其中表现最明显得是,期刊编辑不再纠结与手写本中字迹不清晰的字,也不会对各个审核关给出的意见造成误读和误解。
3.提升工作价值。实现期刊数字化能够帮助期刊编辑有效的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期刊编辑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拓展和业务学习,促进期刊编辑个人的发展和期刊质量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数字化编辑程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消减编辑人员的工作重复,提升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期刊编辑人员创造大量的学习空间,使其能够积极的掌握学科和行业的发展动向,提升期刊文章的质量,为期刊的长久建设和发展注入活力。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研究
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
实践课程质量较低。以毕业论文为例,应付现象极为严重,不少学生的论文是从网站上下载的,经过一些“加工”;最后形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基本程序都是模糊的,更没有经过立题、开题、搜集资料、实验、撰写论文等实际过程,论文撰写的质量可想而知。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议
2.1定位。必须摆脱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一致”的实践教学模式,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使毕业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能够独立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活动,所培养的须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应是吻合的,应围绕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为依据开设相应课程,并制定相应的与之配套的管理办法、授课计划、教法和科学的考试考核办法等。在理论知识具备“综合素养”的原则下,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所修科目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重新组合,突出知识点、技能点、应用点、提高点,有时间有步骤逐步组织和实施。
2.3实践内容的构建。必须以突出能力为中心,身体素质综合发展为基本,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的实践不应只局限于哪个学期,而要贯穿于始终。
2.4指导教师。大多数指导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验,教学内容不能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给予学生实习实践的指导力度较低,所以,必须制定指导教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才能及时有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一、引导教师深入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找准事业发展方向
在我国,20世纪末以来,随着《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颁布实施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系列教育发展政策的出台,国家也已经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等为办学机构的格局。以姜大源为代表的职业教育研究者认为,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就业为导向、保证人可持续发展的跨越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以就业为导向,但首先应该关注教育,在就业导向的目标下,融入教育,融入人文的思想,致力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能仅仅是培训。高等职业教育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点,同时必须有职业要求和教育要求相结合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以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是本质定位,职业是特征定位,高等只是层次定位。总的来说,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认识上,我们已经与国际同步发展。引导教师深入理解这一问题,就是要让他们转变思维方式,清楚意识到,高职院校具有和普通本科院校一样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但是在具体投入和实践上是有区别的,亦步亦趋的管理和思想是不利于教师自身和学校发展的。
二、查找与全国高职院校的差距,明确学校发展思路
我国高职院校在新世纪头十年机遇期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但60%的高职院校是近十年内组建的,人才培养处于调整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师资力量还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呈现,而2008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达到高峰的1.2亿人后,并不会短时间下将,高等职业教育还有一个量的扩展。今后的高等职业院校该如何发展?2006年底,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2008年分三批确定了100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另有省级示范建设院校),其中2007年开始同期公布示范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之后又在2010年开始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二期工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在原有的100所基础上,新增100所骨干高职院校。旨在通过实施“建设计划”,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方面有较大提升,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及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并带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示范院校建设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单独招生试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但属于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不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具体高职院校要加快发展,还需将本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与国家级及省级示范院校作对比,尤其是要跟同类别同领域的学校对比,找到差距。同时,深入研究示范院校及同领域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差距,找准学校在全国、全国同领域及省内高职院校中的位置。学校整体及教师个人,只有通过这种不定期的比较,才能在新发展形式中调整思路。
三、梳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科研工作定位
2012年全国1288所具有招生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中,有162所(占院校总数的12.58%)在14家高等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发文331篇,占被统计的3609篇论文的9.17%。虽然在100所示范高职院校中,有31所院校共发文118篇,但它们仅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2.41%,占示范院校总数的31%,这与505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59.83%)普通本科院校发文3208篇,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88.89%的数据差异很明显。这仅仅是在高等教育一类期刊上的情况统计,如果扩展到各类期刊的统计,结果就不得而知了。这些统计数据,除了提示我们高职院校的科研情况不容乐观之外,我们更应该思考是什么制约了高职院校的科研?我们的科研工作定位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了?
1.学校科研管理制度的问题。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作为外化的一种观念,时刻透露出学校对其科研工作的取向和定位。查找对比分析了很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后,笔者发现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制度与自身承担的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不适应。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