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质量检查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毕业设计质量管理论文
一、从学院层面推出了“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样表”(以下简称样表)
1.规范性强,填写有“法”可依。
“样表”对以往过程文件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名称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均做出统一规定和注释。
2.示范性好,大量减少师生反复修改而增加的工作量。
工科学院毕业生文字能力普遍偏弱,Word软件使用不熟悉,导致过程文件中字体不统一、文字大小各异等,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给学生讲解修改,很难集中时间和精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涵进行指导。“样表”对各个部分填写内容的字体要求、文字大小、行间距、参考文献格式等做了详细的标注,一目了然地展示给师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节约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实践证明,今年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文件的规范性显著提高。
3.填写内容更加清晰明确,避免填写内容过于空洞。
以往的工作表格对学生任务有规定,而对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的填写意见往往没有要求,很多时候都是填“同意”或“审核通过”,甚至有的文不对题。“样表”对该部分内容的填写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引导教师从合理的方面去评价学生的工作。
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保障机制初探
摘要: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出发,本文以聊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指出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毕业设计质量保障及持续改进机制,围绕达成毕业要求这一核心目标,形成毕业设计与毕业要求能力指标点的支撑对应关系,构建“评价—反馈—改进”的螺旋上升式持续改进路径,改进毕业设计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从而为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关键词:专业认证;毕业设计;质量保障;持续改进
一引言
目前,聊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已开始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工程管理专业是对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专业,而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总结检查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果、评定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更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聊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指出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对应专业认证的要求,提出毕业设计质量保障及持续改进机制,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二毕业设计质量保障研究现状
关于毕业设计内容和过程的质量监控研究,赵岩松等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融入毕业设计实施过程,形成目标制订、科学出题、过程考核和结果反馈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闭环体系[1];唐鸿儒等介指出严密的组织和关键节点监控能有效地保障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和实践效果[2];刘海彬等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构建了以全程质量监控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了毕业设计的实施效果[3];马超群等分析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包括质量准则与质量标准子系统、质量组织与管理子系统、质量监控子系统、质量评价子系统、反馈与修正子系统五个子系统,阐述了各个系统的结构和主要任务,并就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出了措施建议[4]。对毕业设计质量改进的研究,孙晶等基于持续改进理念,构建了“评价-反馈-改进”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提出了基于“内外部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活动”逐层递进的改进体系,并从毕业要求支撑度方面阐述了持续改进的实践情况[5];高扬等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背景,提出采用加强过程化管理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培养质量,在本科教学全过程中采用渐进递增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6];张薇探讨了PDCA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对发现、解决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进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有较好的效果[7];尹慧敏等将PDCA循环法应用在毕业设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中,使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标准化,以达到毕业设计质量的连续提高[8];徐虹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建立多模块设计方案,改进毕业设计从最初选题、修改过程、评阅答辩到成果反馈等阶段质量控制方法,建立方便时效的本科质量控制体系[9]。总结目前的研究发现,多数学者针对毕业设计实践中的问题,探索了从毕业设计内容和选题、过程指导、成绩评定等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构建了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提出了相关的质量保证措施;有学者则从某一个方面(如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或采用某一种技术(如PDCA或互联网技术)进行的研究;孙晶等对毕业设计的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
三毕业设计质量问题分析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的应用
摘要: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越发地重要。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现阶段医院门诊、急诊、护士站、护士档案、绩效考核以及护士培训等管理工作中较为现代化、科学化的一种管理系统,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具有高效、精准、便捷等特性,与传统护理工作中的管理方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护理工作;应用研究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学信息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医院相关部门的信息收集、分析、储存以及交换等功能。现阶段,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良,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完全有能力成为新的管理方式,就目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山东省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急诊、护士站、护士档案、绩效考核以及护士培训等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来看,其具有极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1信息化与护理
信息化技术是依据计算机技术不断演变、发展形成的以智能化为主要特点的新型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分析、交流以及利用。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将行业中的管理进行现代化转变,以此实现现代化管理的目的。通过对信息的处理,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在进行内外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护理是以提升病患健康水平为核心的一项工作,由于其工作中的内容与信息化技术可以完美切合,因此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将其与护理工作进行结合,以此不断地完善护理工作、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信息化管理系统便应运而生[1]。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可以极大提升护理工作的综合效率,增加工作中的精准性以及有效性,是目前护理工作最为有效的一种现代化管理系统[2]。
2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1应用背景
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编校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地引用注释和参考文献能体现论著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反映论著的起点和背景、深度和广度,同时反映了作者承认和尊重他人研究成果及著作权的科学态度和学术品质。”[1]这是对参考文献存在价值和做好参考文献质量把关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出版物的规格、开本、版式、装帧、校对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出版物的质量。”[2]这就从法律层面对出版物质量把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下文简称“2015国标”)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宣布“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情况为——GB/T7714—1987、GB/T7714—2005”[3]。可见,“2015国标”是目前我国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的最新国家标准,著者与编校人员在做参考文献著录工作时应当遵循这个标准。笔者在做《大学教育》这份学术期刊的编校工作中发现不少论文来稿(其中包括正文质量高的论文)的参考文献存在或多或少著录项有误的现象,其著录格式不规范不统一的情况更是比较常见,如果编校时不一一核对与校正就难免将不规范、错漏问题遗留在出版成品中。这就需要花时间来做好这个质量把关工作,有时需要的时间还不算少。核心期刊的稿件应该没有或者极少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不规范不统一和著录项有误的情况吧?其编辑老师是如何有效做好这项工作的呢?为了解答上述疑问,笔者找数种已经出版的核心期刊来认真核对,发现也存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不规范不统一与著录项有误的现象。于是,笔者决定选择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来探讨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编校质量问题,毕竟这类期刊是宣传贯彻编辑出版工作标准与规范的排头兵和重要力量,而且负有引导作者正确执行编辑出版工作标准与规范的责任[4]。
1.研究样本的选择与编校质量检查分析办法
笔者选择北京大学2014年版12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中除了《读书》之外(《读书》是思想文化评论刊物,极少列参考文献,与本文研究主题关联不大)的《编辑学报》《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广角》《出版科学》《科技与出版》《现代出版》《中国编辑》《中国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共11种期刊作为研究对象,每种期刊分别从2018年第1期、第2期不同栏目中随机抽取3篇论文,总共66篇论文708条参考文献(同一文献表中的多条相同文献只算作1条,下同)。笔者对照“2015国标”有关规范要求,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通过百度学术、当当网、京东商城、亚马逊、孔夫子旧书网、360搜索引擎等途径搜索相关资源(尽量找到所引文献的原作原貌PDF版或封面、版权页照片)来判断这些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著录项是否正确,然后对这些文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结合自己的编校工作经历与相关学习研究来加以分析探讨。
2.“2015国标”视域下研究样本的参考文献编校质量检查结果统计
“2015国标”颁布实施以来,学术界、出版业界对其可行性与优缺点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不少学术期刊在编校工作中仍然沿用旧标准或其他相关标准甚至无视标准规范的存在,这就导致学术期刊普遍存在文后参考文献多种著录格式并存的现象,甚至同一种期刊也有不同的著录格式。应该说,保证参考文献著录项准确无误是参考文献编校工作的底线要求,而且只要抱着怀疑的态度并认真细致地核对所引文献的原貌即可避免大部分著录项错误。从表2统计结果来看,部分刊物在提高参考文献著录项准确性方面仍然需要更加重视。比如此次研究样本里有个文献表总共是13条文献,其中存在著录项有误的文献就有7条(包含4处题名错误和3处期刊页码错误)。另一个文献表漏列了2条参考文献(内文里有相应的注码,文献表的文献序号因为漏列了这2条文献而缺乏连贯性)。核心期刊的稿件质量普遍很高,其出版单位将编辑力量集中于组约优质稿件上,这是非常值得称赞与学习的。从本文的研究角度来看,核心期刊如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参考文献编校质量就更能在学术界与出版业界发挥引领作用了,而且做好这项工作既有利于科学文化成果的分享与传播,同时也是规范开展编辑出版工作的要求,因此探讨提高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编校质量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2015国标”视域下研究样本的参考文献编校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探讨
3.1关于参考文献表名称、文献序号的著录问题
工程监理人工质量检查研究
摘要:
本文着重论述了测绘工程监理的职责、质量保障措施、实施过程。通过讨论现行长江电子航道图预处理人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说明引入测绘工程监理机制的必要性和作用。
关键词:
监理;人工质量检查;长江电子航道图
测绘监理学作为监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作用是依据现行测绘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标准和有关政策,确保测绘行为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并对测绘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一、引入测绘工程监理制度到源数据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长江电子航道图作为我国第一条内河数字航道图,于2007年开始研制,2008年第一段全场369.5公里的长江下游南(京)浏(河口)段数字航道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长江干线2687.8公里航道的电子航道图全面贯通,并于2010年3月起试用至今,期间,长江电子航道图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其版本也由最初的狭义海图(1.0版)升级到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综合生产、服务、应用为一体,对公共服务、航道及港航企业管理、船舶航行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的长江电子航道图2.0版,其打破了长江航道传统管理与服务模式,提升了航道部门服务能力及水平。
高校毕业综合实践信息化管理论文
1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践管理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学生经过两年半的理论学习后,在第五学期课程结束后开始选择课题,然后带着论文指导书,边实习边撰写毕业论文;学校在第六学期组织中期检查,了解毕业综合实践进展情况;在第六学期后期,毕业综合实践结束,学校组织答辩工作,并给出成绩。在整个过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
毕业综合实践阶段和找工作阶段存在着冲突,多数学生在短期内频繁跳槽,实习岗位也跟着变化多样,占据了大量的精力。而一旦找到合适的岗位上岗预就业后,由学生变成了准员工,主要精力就转放在工作上。于是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直到答辩前匆忙准备,采取各种方式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的质量。
(2)教师方面:
一方面由于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化,指导教师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指导。两者的交流会因时空限制,不能连续、及时地开展。对教师来说,无法督促学生及时提交毕业论文等材料,经常会出现前中期时间很充裕,到后期却要忙通宵,加班突击,对材料的提交时间没办法控制。第二方面,指导教师少,学生人数多,一般一个指导教师指导超过10个学生,便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都给予认真细致的指导。
(3)管理方面:
高校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探究
摘要: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在课程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的需要和课程特点,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鼓励专业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MOOC、微课、翻转课堂、SPOC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并通过完善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予以保障。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测绘工程
引言
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依托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海洋科学等较强学科,建设特色鲜明而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广应用”的复合型测绘工程人才。本专业贴近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切合学校办学定位,“海洋强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沿海开发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测绘工程专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为测绘工程拓展了新空间;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测绘工程应用创造了新场景[1]。
一、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测绘工程专业建设的需要和课程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
(一)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从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一方面规范和统一教学要求,强调课程讲授需有教学大纲、教材、参考书、教案、讲稿、课件、思考题和相应的教学手段;教学由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自学、作业练习、考试考查等环节组成;课堂讲授要按复习引入、讲授、小结、布置作业和预习内容程序进行。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属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尝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的同时,采取实习实验、专题讲座、模拟实践、自学辅导等不同的教学方式。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坚持将教学方法改革纳入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体系,通过督导组听课、学院领导及系教师观摩课堂教学等方式,督促教师积极革新教学手段,通过期中教学检查以及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等方式检验教学效果。二是提倡和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如采用讲授讲解、课堂提问、讨论、学生自学、老师课后辅导、模拟实践、分组比赛、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着力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的授课方式。并结合大学更加注重课外学习的特点,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本专业各科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初布置参考书目,布置要访问的网站,要求学生看书、多访问网站,对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补充和延伸。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测绘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法,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布置有探究性的作业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专业课程采用理论和实验相融合的教学法,如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制图、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海洋测量、数字地形测量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等课程。运用实验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理论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如在数字地形测量学中选择现实隧道控制测量案例、在海洋测绘学中引入沿海滩涂水下地形测量案例等作为课程学习的分析对象,引导和鼓励学生将测绘学的方法和技能综合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比赛,如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大赛、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通过模拟实践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测绘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项目,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测绘工程监理机制作用
摘要:
本文着重论述了测绘工程监理的职责、质量保障措施、实施过程。通过讨论现行长江电子航道图预处理人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说明引入测绘工程监理机制的必要性和作用。
关键词:
监理;人工质量检查;长江电子航道图
测绘监理学作为监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作用是依据现行测绘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标准和有关政策,确保测绘行为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并对测绘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一、引入测绘工程监理制度到源数据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长江电子航道图作为我国第一条内河数字航道图,于2007年开始研制,2008年第一段全场369.5公里的长江下游南(京)浏(河口)段数字航道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长江干线2687.8公里航道的电子航道图全面贯通,并于2010年3月起试用至今,期间,长江电子航道图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其版本也由最初的狭义海图(1.0版)升级到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综合生产、服务、应用为一体,对公共服务、航道及港航企业管理、船舶航行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的长江电子航道图2.0版,其打破了长江航道传统管理与服务模式,提升了航道部门服务能力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