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智慧课堂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智慧课堂论文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摘要】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教育行业产生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学习方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信息化教育研究的热点。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智慧课堂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上,而对智慧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1引言

国务院于2015年7月4日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以及十年的发展目标,把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进一步深化,推动技术的进步以及效率的提升,形成更为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该意见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既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新方向。在高职院校,借助互联网将信息技术带入到课堂教学。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教育行业产生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学习方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信息化教育研究的热点。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有着如下的研究意义:(1)有利于教师教学模式的改变,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师生活动为载体,实现课堂的自主化、生活化、情感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得学生易于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智慧课堂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可以提高教师资源建设的能力。要实现智慧课堂,需要完善教学团队,完善资源课,实现个性化教学。另外,由于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需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来探究教学活动,从而提升了教师教学、科研的能力。(3)有利于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完善,教学资源库与智慧课堂可以认为是“共生”关系。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要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的方式、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4)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智慧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化学习工具及学习资源和平台,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由于智慧学习的形式不限于正式学习,还包括了利用零碎时间的非正式学习,所以智慧学习可以是在校期间学习,也可以是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充电”式的学习,无论何种形式和环境,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

2国内研究现状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将互联网与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进行相关的理论实践研究。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期刊论文进行检索,以“智慧课堂”和“教学模式”为关键词,来分析目前国内学者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论文选取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共找到568条结果,其中2016年21篇,2017年60篇,2018年166篇,2019年301篇。研究主题包含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互联网+”、智慧教学、智慧教育、智慧教室、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等方面,研究者大多数是高校教室、教育机构等。笔者主要从近几年有关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数量,研究层次以及研究内容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2.1论文数量方面

阅读全文

智慧课堂教学探析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药店经营与管理是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以药店经营与管理课程中药品GSP陈列内容为例,围绕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阶段3个部分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结果表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职高专;药店经营与管理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已经融入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已经由单纯的“教育+互联网”转变成“互联网+教育”。从以往的教师板书式授课到后来的多媒体电教再到现在的智慧化教学,从刚开始的禁止手机入课堂到现在的充分利用手机作为学习交流平台,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运用与推广促使课堂教学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慧课堂正是信息化技术与教育行业高度融合的产物。

1智慧课堂的概念

智慧课堂概念源于“智慧教育”,IBM公司早在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刘邦奇[1]指出,智慧课堂就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华南师范大学智慧课堂教学团队在其MOOC平台中提出:智慧课堂是以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才为目标,依赖于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实施学情诊断分析和资源智能推送,开展“云+端”学习活动与支持服务,进行学习过程记录与多元智能评价的新型课堂。不难看出,学者给出的定义都提到了信息化技术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全覆盖。本文将智慧课堂内涵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技术在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做到学情分析、资源推送的智能化以及教学过程评价的多元化,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2智慧课堂的现状

当代的大学生“00后”群体比重逐渐增大,他们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长大,思维方式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喜欢从多个途径接收信息,多任务同时处理信息,多种形式呈现信息,随时进入超链接资源,从而趣味学习。这就要求作为“数字移民”的教育者,迫切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信息素养、更新知识结构和改变教学模式[2]。党的报告中也提出“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现代化”,可见教育部门对智慧课堂的重视。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智慧课堂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为全面了解智慧课堂的研究现状,研究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按“关键词”为检索项,以“智慧课堂”为检索词进行搜索,时间限定在2014年至2018年,搜索结果为1099篇期刊论文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期刊类型广泛,其中不乏博士、硕士论文以及发表于CSSCI期刊的杂志。但是论文主要集中在智慧课堂模式的探讨等理论研究上,智慧课堂实际运用的典型案例较少。除文献研究之外,国内的教育信息化企业或学校的智慧课堂相关应用或产品研发项目也在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比较常用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有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蓝墨云班课平台、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各大平台功能相近,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智慧课堂的实现,总体还处在推广优化阶段。

阅读全文

智慧课堂对医学教育领域的启示

摘要:目的透视近期国内智慧课堂研究热点,探索智慧课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方法选取国内核心期刊2010~2018年主题为“智慧课堂”的文献,对其进行关键词的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文本内容解读;同时将其他学科领域与医学领域在智慧课堂中的研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CNKI国内核心期刊共刊登了123篇以智慧课堂为主题的文章,从2015~2018年文章数量分别为8、20、28、39篇,呈上升趋势。智慧课堂在社会科学、信息科技、哲学与人文方面文章数量分别为119、18、4篇,得出上述学科与智慧课堂结合紧密;医学教育方面未有核心期刊文章,医学教育与智慧课堂结合薄弱。书目共现分析系统筛选频次阈值≥3的关键词有:信息化、智慧教育、数据挖掘等21个,SPSS分析出的皮尔逊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智慧课堂与数据挖掘、信息化、智慧教育等结合紧密。将高频关键词和皮尔逊相似矩阵关键词筛选、分类得出智慧课堂热点主要集中于:智慧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智慧课堂的价值追求以及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三个主要分支。结论智慧课堂在医学方面结合薄弱,推动智慧课堂与医学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良好价值取向、思维品质较高、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创新、善于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智慧型医生。

关键词:智慧课堂;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医学教育领域启示

智慧课堂(wisdomclassrooms)是在互联网的新浪潮下,以移动智能终端的运用为支撑,构建高效化学习课堂,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信息化课堂[1]。在“互联网+”大浪潮的推动下,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课堂深度融合,推动了智慧课堂的进一步发展[2]。2015年12月未来学校国际论坛、2016年6月未来教育高峰论坛、2016年12月“互联网+”教育之未来学校论坛等陆续举办,智慧课堂成为当下课堂变革和教育者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基于医学领域,智慧课堂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分析仍显欠缺。本文基于关键词[3]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文本内容分析方法,以国内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从多个视角透视智慧课堂在国内研究的最新进展,深度剖析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针对医学领域与智慧课堂结合薄弱问题,提出智慧课堂与医学教育深度结合的合理化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

在CNKI核心合集中,设定主题为“智慧课堂”,时间跨度为2010~2018年(截止日期2018年12月31日),共得到1198条检索结果。进一步对文献来源进行检索,研究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共刊登的123篇文章,对比智慧课堂在学段与学科方面文献数量。

1.2方法

阅读全文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人本教学模式构建

摘要:“互联网+”时代,省属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先进科技成果,更要实施以人才培养为宗旨的教学改革,建立与之匹配的课程评价体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综合素养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省属高校;古代文学;人本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势所必然。以MOOC为代表的教学资源共享打破了学校的壁垒,省属院校在享受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又有忧患之虑。教育的根本是育人,在教育信息化2.0的浪潮里,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建设和人才培育,实现教学内容与技术的无缝对接,保持自身优势,持续稳健发展。现以长春师范大学为例,探究古代文学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本的课程改革实践。

一、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

2018年9 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其中“培养什么人”是首要问题。长春师范大学是培养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的师范专业人才的基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具有语文核心素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古代文学课程建设的每个环节要体现此宗旨。

(一)课程目标

长春师范大学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育才方案,首先,要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意识,以德为先,明确师范院校要“树人之人”。其次,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具备较好的基础知识和卓越的育人能力。再次,响应国家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倡导,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操。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三个层面:一是知识方面,要系统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轮廓,包括古代作家、作品、文学理论、文学流派等学科基础知识和文学现象兴衰变异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二是培养学生能借助旧注和有关资料,提高其对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探究与反思能力,并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技能;三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和精神,充分认识古代文学对全人类文化的贡献,坚定文化自信。

阅读全文

美术核心素养课堂建构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下,智慧课堂环境主要指多种支持智能教与学活动的媒体设备增能的虚实混合的课堂环境,有效推动美术核心素养课堂的变革与重构。然而,笔者在教育见习中了解到,基于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在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中存在问题,据此,本研究探讨了智慧课堂环境对小学美术课堂的支持作用,即深化视觉性学习内容、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促进游戏化学习过程、完善质性学习评价,并提出“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设计建构模型,以浙美版一年级下第15课《热带鱼乐园》一课为例,阐述具体教学设计模型建构和应用方法,在教学设计实施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技术支持、避免教学设计的程式化。

关键词:智慧课堂;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建构

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兴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成为重要趋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应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1],这一理念表明,智慧课堂环境是融合新时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学习环境,在教与学中,有效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可以推动各学科课堂的变革与重构。2018年,全国高中课程标准颁布,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各学科课堂逐步转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美术学科本位的核心素养课堂变革与重构迫在眉睫。智慧教学环境是视觉文化时代孕育的产物,人工智能交互、情境感知技术(VR)、与交互式白板等多种虚实混合的信息化技术为小学美术课堂的教与学提供了技术支持[2],深度融合新兴信息技术和美术课堂,可以有效推动美术核心素养课堂的变革与重构。因此,本研究建立在小学美术课堂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智慧课堂环境对小学美术课堂的支持作用,并提出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的构建模型,以浙美版一年级下第15课《热带鱼乐园》一课为例阐述构建和应用方法。

一、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美术课堂的现状与问题

(一)学习内容:缺乏直观性视觉感知。“图像识读指的是对于图像的观看、识别和解读,美术表现指的是运用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图像”[3],两者指对视觉形象的识读和表现,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无法脱离视觉感知而存在,然而,笔者在实习中发现,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部分教师脱离视觉形象进行讲解,学习内容整体呈现出缺乏直观性视觉感知的现象。

(二)学习资源:缺乏多样化学习资源。“调动各种资源,使课程内容丰富多样。”[4]这一理念表明,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强调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使课堂朝着多元化发展,然而,笔者在实习中发现,由于学习资源众多,教师采用纸质作业单、学习单等拓展资料等方式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时代,图片、视频、语音也可以成为学习资源。

(三)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与机能”,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鼓励在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中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学习过程是主动的,然而,笔者在教育见习中发现,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单一枯燥,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探究性。

阅读全文

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

【摘要】:该研究从翻转课堂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在“互联网+”时代,教师成长为“智慧”学习者是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者的前提。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论证了教师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具有关键性作用。翻转课堂和教师发展的研究可以齐头并进,互相促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翻转课堂;“智慧”学习者

近几年,以互联网产业化和工业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影响人类社会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并驱动新旧时代的更替。作为师长的一代人,来自后工业文明时期;而作为学生的新一代,则诞生于互联网文明初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1]。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最新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是高校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蓝图。《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三个主动适应”的要求,即“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主动适应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新要求,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2]。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资源化和智能化的利器,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的发展目标[3]。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技术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里,知识和信息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教师知识结构必须进行更新和重构。教与学的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教学内容和教育技术的矛盾、新技术与旧技术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发生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作为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和矛盾,着力解决如何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自主学习需求,并总结信息时代的教学规律,探索出既能实现当前教师的教学目标,又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教师发展研究现状

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能够合二为一的最好结合点就是课堂教学。离开了这个结合点,教师发展的研究就可能变成空中楼阁[4]。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既是日常工作,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项目。作为教学的实践者,教师学习和应用先进教学理论和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创造性认识。近几年来,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大学英语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在翻转课堂的维度下研究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翻转课堂是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学生基于项目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始于课前,贯穿于课中,并延续到课后。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翻转课堂为主题的论文,结果显示共22943篇(截至2018年12月31日)。国内学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热情不断高涨,翻转课堂在文、理、工、医学科的各种课程和大、中、小学的各个年级中得到不断地尝试、反思和论证。翻转课堂与英语结合的文章出现在许多核心期刊中,如《外语电化教学》《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和《外语界》。作为翻转课堂实施者的教师从课堂设计、角色转变、微课制作、评价机制和实施效果等方面思考,探索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教师发展为主题的论文,结果显示共15561篇(截至2018年12月31日)。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较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师发展主题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出来。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有不少在“互联网+”视域下研究教师发展的文章着眼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能力、评价机制和职业发展的研究。还有一些文章剖析了翻转课堂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或者讲述教师角色转变和重新定位等主题。得益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慕课、翻转课堂、SP-OC等新事物应运而生。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来源,渐渐向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指导者等角色转型。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者,高校的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实现转型和重新定位。在“互联网+”时代,国际化人才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在能力素养方面,均应体现跨学科性和跨文化性的复合性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先后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致力于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搭建合作发展的平台。基于共同的发展目标,高校间的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和学术活动交流教学理念和学术心得,构建教师发展“命运共同体”。例如:复旦大学在成功举办4届“创新教与学”研讨会后,于2016年7月举办了“创新教与学研讨会:互联•共享•发展”,围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探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地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经验得到充分交流和沟通。

2教学生态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媒介等要素组成。在任何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的改革者,而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赋予教师在教育事件中的决策责任和充分的自主性。同时,教师自主不是绝对的自主,而是要在机构、社会、教学等生态环境下实施的自主[5]。外语教师研究需要一个更具广度和深度的视角,既要考虑教师自身的内在环境,也要关照其所处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到主、客观因素兼顾,个体与环境并重[6]。在教学生态系统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合作、共生和双赢。教师自身必须保持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并教会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教师成长的舞台就是在课堂中实现的,因此,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课堂生态的重要功能[7]。在复合型教师观的视域下,大学教师需要成长为“智慧”学习者和学术研究者。只有这样,教学生态系统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指的是对学习持有热情和主动性,让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常态,不断实现自我的提高和发展。可以说,可持续学习能力有助于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是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条件。

阅读全文

有效教学法初中语文论文

内容摘要:初中说明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化地位,学生缺乏兴趣,教师缺乏重视,教学思路单一,教学效率低下。韩立福先生提出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层面、问题与导学两个维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应用到初中说明文教学当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初中说明文教学实际成效。

关键词: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合作学习;有效教学

一.“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我国教育学者韩立福在西方有效教学模式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当下中国教育教学领域突出的特征与症结,提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以问题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旨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和教师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进行评价性的自主合作学习,对生成问题进行互导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问题探究学习”。韩立福的“有效教学”模式区别于以往的知识灌输型授课,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创设的学习共同体,将教师单方传授转变为课间学生自主探究、课后教师指导评价,教学模式变单向为双线,学生角色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初中阶段说明文教学,教师缺乏创新、学生缺乏能动几乎成为说明文教学课堂的一种常态。韩立福先生的有效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自主建构以及合作探究知识学习体系,强调教师在适当情境中给予点拨性指导。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从“学”、“导”、“评”三个方面应用到当前的初中阶段说明文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单一的困境。以下以部编本初中说明文教学为例。

(一)怎样“学”

阅读全文

教育技术教室进化论研究

[摘要]

教室不仅仅是师生集聚的物理空间,而且是教与学发生的重要场域。学习科学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室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教室的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重要的教学空间和学习环境,教室的改造和未来发展备受关注。文章在教育技术视域下考察教室的演变,提出“3.0教室”的概念,并对其媒介技术特征和技术装备理念展开研究。文章认为,理念更新和技术迭代驱动教室不断进化,从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到以多媒体呈现为显性特征的“2.0教室”,再到媒介融合时代的“3.0教室”,各阶段的媒介技术特征十分明显。“3.0教室”具有多屏幕、开放性和智能化的特点。从教学支持到学习支持,从重视呈现到促进互动,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新型教室需要新的技术装备理念。

[关键词]

技术迭代;媒介融合;教室进化;3.0教室

教育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了适应和支持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规划并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与条件[1]。近年来,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成为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关于“未来课堂”“智慧教室”和“智慧学习空间”的研究和实践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从教育技术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教学媒体形态的改变,还是技术装备理念的革新,都可以明显感到教室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

一、技术迭代与教室演变

(一)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