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行动计划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制定行动计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制定行动计划

林业政策难题及发展的影响

作者:雪明 武曙红 程书强 单位: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北京林业大学 渭南师范学院

随着全球气温的不断上升和世界范围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采取行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气候谈判议程中的重要议题。自1992年在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简称UNFCCC)及1997年签署《京都议定书》以来,国际社会围绕UNFCCC《京都议定书》和的谈判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环境事务,而是关系到未来各国争取发展空间和选择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问题,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能源政策、科技创新以及生活方式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缓解由于履行《UNFCCC》及《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义务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寻求成本有效的减排方式、制定和实施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当前各缔约国的首要任务。鉴于森林在调节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碳库之间的碳交换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面积的改变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通过增加造林和减少毁林面积来履行《京都议定书》中的减限排义务,减少由于在能源领域实施减限排措施给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已成为各附件1缔约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家利益及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全球实施低碳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林情,从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角度,设计和有效实施REDD机制,提出我国林业行业减排增汇的政策措施及谈判对策,确保我国作为高度负责国家的形象以及我国未来发展的排放空间,是目前我国参与气候变化林业议题谈判及实施林业减缓行动急需决的问题。

1国际气候制度下的主要林业政策

1.1国际气候制度下与林业相关的主要规定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了寻求成本有效的方式实施全球低碳发展战略,《UNFCCC》要求附件1缔约方应该实施并详细阐明其保护和增强温室气体吸收汇和储存库、促进可持续森林管理、造林和再造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包括生物量、森林的可持续管理,保护和增强所有温室气体的吸收汇和贮存库。各缔约方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的政策和措施时应考虑到不同的社会经济情况,应具有全面性,并包括所有有关的温室气体源、汇和库以及适应措施,且涵盖所有的经济部门,确保以尽可能最低的成本获得全球效益。此外《UNFCCC》还要求发展中国家采用由缔约方大会制定的具有可比性的方法编制人为引起的各种温室气体的源排放和汇清除的国家清单,但发达国家必须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UN?FCCC,1992)。

(2)京都议定书。在《UNFCCC》第3次缔约方会议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中规定允许附件1缔约方根据缔约方会议制定的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活动(LandUse,LandUseChangeandForestry,简称LULUCF)引起的碳排放和汇清除相关的方式、规则和指南,用1990年以来人为直接的造林、再造林和毁林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源排放和汇清除的净变化,来抵消其在京都议定书所承诺的温室气体减限排指标;此外,为了减轻由于承担减限排义务,给其国内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压力,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定《京都议定书》附件1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可以在非附件1国家实施造林或再造林项目,用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lCERs或tCERs,lCERS为长期核证减排量;tCERs为临时核证减排量。CERs是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s的缩写)抵消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部分减排指标,同时为《京都议定书》非附件1国家带来资金和技术的援助,促进非附件1国家的可持续发展(UN?FCCC,1997)。

(3)巴厘行动计划。《UNFCCC》第13次缔约方会议制定的《巴厘行动计划》将与减少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毁林和森林退化所导致的排放问题有关的激励机制和方针政策以及发展中国家森林保护、可持续森林管理以及加强森林碳储量的问题纳入了2012年以后的气候谈判议程,并要求各缔约方要进一步采取有意义的行动,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及森林退化所致的排放量。在采取REDD+行动时,需考虑当地和土著社区发展的需要,在处理与REDD+有关问题的政策和激励措施时,应该积极地开展示范活动,分析毁林的驱动因素。此外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施的REDD+活动的可测量、可报告性应该取决于所得到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UNFCCC,2007)

阅读全文

中职教师教练技术市场营销论文

一、中职市场营销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根据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市场营销教师”的双重身份,对他们进行“双师型”培养。所培养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

1.引导能力。

该能力强调教师对学生方向性的指引,如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引导能力要求教师首先把握正确的方向,并通过一定的技能使学生向该方向发展。

2.训练能力。

该能力强调教师对学生行为、能力的训练,这项能力是中职教师应具备的最重要能力,也是影响中职学生将营销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因素。训练能力要求教师在已有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使学生达到甚至超越教师的实践技能。

3.启发能力。

阅读全文

智慧城市示范城市顶层设计和三年行动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的决定》(简称决定),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了《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顶层设计(2021-2025年)》(简称顶层设计)和《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行动计划),形成了“决定+顶层设计+行动计划”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体系,为“十四五”时期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编制背景、过程和建设思路

编制背景:总书记指出,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去年,总书记在杭州、深圳等地考察时,多次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五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城市治理中的优势日益凸显,各界对于后疫情时代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期望和呼声高涨。近年来,“城市超级大脑”“政务云底座”建成运行,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正式上线,“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四级全覆盖,“我的”APP注册用户突破300万,覆盖全市常住人口近40%,数字政府服务能力在全国重点城市中获评“优秀级”,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为“十四五”时期建设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编制过程:市人民政府2020年3月正式委托国内智慧城市研究领域权威智库——国家信息中心,启动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编制。建新市长要求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编制紧紧围绕贯彻总书记考察时提出的打造“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三智一芯”发展战略、“四精五有”发展理念,紧密衔接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的决定、市发改委编制的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最新成果。初稿形成后,通过书面征求、调研座谈等方式,多次征集相关部门、单位及各区县(市)的意见,进行多轮修改完善。经过专家评审、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2020年11月27日提请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实施。

建设思路:顶层设计和行动计划提出,以数强基、夯实自主可控的新型基础设施,以数兴业、发展高质量的数字经济,以智治市、构筑精准高效的智慧治理体系,以智善政、建设普惠便捷的惠民服务体系,构建“一脑赋能、数惠全城”的建设运行模式,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打造成为更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的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样板和标杆。

二、顶层设计主要框架及内容

《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顶层设计(2021-2025年)》共分为7个部分。

阅读全文

三年行动计划工程建设研究

[摘要]

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实践成效和经验,对于切实增强抓三年行动计划、促有效投资的信心有着积极意义。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创新思路,敢担当、善创新、真实干,全力打好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工程建设攻坚战,更好地推进经济行稳致远发展。

[关键词]

三年行动计划;转型发展;重点工程建设;攻坚战

2014年开始实施的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进入收官之年。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实践成效和经验,进一步凝聚共识,创新思路,全力打好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工程建设攻坚战,对于进一步推动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切实增强抓三年行动计划促有效投资的信心

2015年是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一年来,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加挡提速,有效投资实现了新突破,为全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项目推进看,轨道交通4号线等261个项目开工建设,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奥体中心等420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环球航运广场等155个项目建成投用,宁波至余慈城际铁路(一期)等7个项目通过国批、省批。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实践成效和经验,对于切实增强抓三年行动计划、促有效投资的信心有着积极意义。一是强化目标导向,搭好平台、健全抓手。围绕在新常态下扩大有效投资,扎实做好三年行动计划的研究论证、谋划实施工作。一年来分两批下达重大项目836个,明确每个项目的计划书、路线图和责任人。组织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重大项目百日攻坚等活动,推动项目落实落地。加强上下联动,市级部门创新要素保障、强化服务指导,各县(市)区积极为重大项目建设搭台唱戏,组织开展姚城赛马、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攻坚年、“六大攻坚突破”等攻坚活动,形成了项目推进的强大合力。二是强化创新导向,完善机制、激发活力。围绕理顺扩大有效投资体制机制,在深化改革、建章立制上下好功夫、做好文章。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商事登记制度、要素配置市场化、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制定PPP融资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操作流程,建立PPP项目储备库,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占比达到48%。创新督促检查机制,深入实施项目督查组、联合督查等制度,对重大项目开展定期督查、协调和推进,对项目难题进行集中会诊、分类破解,取得较好成效。完善联系服务机制,健全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选派205名中青年干部到重点工程项目单位挂职,选派20多名中青年干部担任重大项目代办经理人,有力助推了工程建设。三是强化绩效导向,加强监管、提升效能。一方面,强化监管系统建设。将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全部纳入重点工程监管系统,实施“红黄绿灯”管理,对未按期完成节点目标任务的项目实施“红黄灯”预警并进行转办。另一方面,完善综合考评办法。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依托综合监管系统平台,实行重点工程年终考评与督查相结合,把实地督查结果、协调推进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考评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四是强化服务导向,加强协调、优化支撑。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积极帮助重点工程项目单位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对宁波市图书馆新馆、宁海双盘三山涂围垦等开展协调80多次,解决问题百余个。抓好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滚动更新和补充,积极争取粮食水利、健康与养老服务、保障安居工程等中央资金和项目。制定出台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营造法治化、规范化的投资环境。

阅读全文

统计发展实施模式与进度

作者:陈梦根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

近年来,在由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发起设立的21世纪促进发展的统计伙伴关系(PARIS21)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倡导下,旨在提升统计能力的国家统计发展战略(NSDS)问题备受关注,成为一国加强统计能力建设的核心平台,制定和实施NSDS已成为各国政府加强统计能力建设的核心政策。陈梦根(2008)从设计的角度对NSDS的内涵、基本原则、核心要素和工作步骤等内容作了系统阐述[1]。本文将从实施的角度进一步探讨NSDS的实施模式、实践进展和国际经验,评估中国开展NSDS工作的行动进展,并对中国加快实施NSDS和加强统计能力建设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NSDS实施模式

NSDS旨在设计与实施一个发展统计的国家战略,以提高统计能力,改进统计体系的绩效。NSDS覆盖整个国家统计,遵循战略管理和公共统计的通用原则,为一国加强统计能力建设指明了途径,是一国为发展统计所实施的未来4-5年的一整套战略举措和一系列行动计划[2]。各国在创建和实施NSDS时应对战略过程进行细致周密的计划和管理,如图1所示,完整的NSDS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创建NSDS、制定路线图;(2)国家统计能力评估;(3)提出国家统计体系发展的愿景、使命;(4)制定NSDS实施的行动计划;(5)战略实施、监控和评价。NSDS每一个阶段都包含大量的细致工作,创建和实施NSDS必须高度重视过程管理。好的战略关键在于执行,通过采纳相应的行动计划以实现战略规划目标,并确保这些改进的可持续性,战略实施是NSDS过程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1]。实施NSDS一般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治支持来加以推动,动员更多的资源支持,才能取得最大成效。从实践上看,实施NSDS主要有两种模式:

1.单部门模式

所谓单部门模式(sector-wideapproach),是指特定部门为了提升能力和改善服务供给,在本系统整体或局部领域实施发展战略规划的一种形式。在该模式下,发展战略规划一般由本部门统一领导,包括经费收支和政策部署,教育、医疗卫生和农业等领域实施发展战略规划时常常采用单部门模式[3]。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有:(1)战略规划仅限于覆盖本部门,政策框架保持前后一致;(2)本部门最高行政机关领导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3)利益相关者和捐助方纳入本部门战略规划体系;(4)部门内采用统一的战略实施机制和行动计划。

2.全系统模式

阅读全文

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分析

为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深入推进健康建设和新时代残疾人工作,根据《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全民动员、科学施策、依法推进,着力构建综合性、社会化的防控网络,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联防联控。各级政府将残疾预防和控制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同时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残疾预防工作格局。

以人为本,人人尽责。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开展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活动,让残疾预防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阅读全文

市教育系统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交通安全为主题,加强中小学生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提高师生文明交通素质,全面提高学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水平。

二、主要措施

(一)结合“文明交通”主题,加强学生日常文明交通习惯养成教育,从“文明交通在我手中”、“文明交通在我脚下”、“文明交通在我心中”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四个文明”(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文明骑车、文明游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二)组织开展文明交通主题实践活动。一是每月开展一次交通安全进校园宣传活动。二是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学生担当家庭“文明交通劝导员”,劝导家人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把交通安全宣传延伸到每一个家庭,使文明交通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组织各学校利用暑假“返校日”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四是组织学生志愿者,与所辖区、街道联系并配合,就近到火车站、汽车站、公交站台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五是组织学生参加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的全市第二届中小学校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三)全面加强校车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二是制定并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对县区和学校的校车管理指导和督查,将安全工作情况与工作实绩考核挂钩。三是建立并完善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人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及时制止超载、超速及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学生安全。四是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监控,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自查情况月报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五是开展校车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配合市公安交警、安监、交运等部门坚持开展“全市校车交通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切实加强对校车的监管,防患于未然。

(四)充分发挥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基地作用。通过“教育基地”这一载体,推动全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法制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同时不断完善设施,扩大规模,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

阅读全文

陆海新通道背下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思考

[摘要]“陆海新通道”是有机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新通道。东盟作为“陆海新通道”的重点区域,与我国环境保护合作日益密切。在梳理中国—东盟国家环境保护合作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东盟国家环境保护合作模型,根据shapley值法,探讨联盟各国关于合作利益的分配问题。并就中国—东盟国家进一步开展环保合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突出“陆海新通道”顶层设计,建立沿线国家和地区合理的合作机制,推进沿线区域环保产业合作,设置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贯彻中国—东盟合作纲领性文件,不断完善该区域环保合作机制,加强面向东盟金融开放的联动,创新绿色金融工具。

[关键词]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环保合作;合作分析

一、引言

“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进一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践和重要措施。“陆海新通道”加强了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等国际经济走廊的联系互动,是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桥梁和纽带。2017年8月,重庆、广西、贵州、甘肃4省区市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四省合力打造陆海贸易通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11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正式签署《关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将“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陆海新通道”,进一步拓展了通道建设的内涵、意义和重点领域。陆海新通道是推动西部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的重要抓手,是我国西部省区与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成果,推动西部地区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进一步深化产业和贸易合作,促进中国—东盟向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高层次形成全方位合作。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贸易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二者的合作关系正在迈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双方未来应该更加注重跨境区域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与东盟山水相连,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着相似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积极开展中国—东盟环保合作,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遏制生态退化可以改善该地区的环境状况。良好的环境为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提供外部基础条件,契合各国发展的经济、政治及生态利益。因此,中国—东盟应抓住陆海新通道的重大机遇,加强双方绿色环保合作,这将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有助于推动“陆海新通道”地区绿色发展,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文献综述

在陆海新通道的层面,目前学界学者们从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探究:一是从陆海新通道的科学内涵、驱动因素、建设内容和路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看法,张磊(2018)认为深化中新经贸合作、增强新加坡港竞争实力是加快南向通道建设的主要动因[1];杨祥章,郑永年(2019)对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认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于连接“一带”和“一路”、促进我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发展中新关系、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和推动相关省区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2];王景敏(2019)针对陆海新通道物流体系建设中存有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3];赵光辉等(2019)从发展现状角度对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经济产业、基础设施、物流发展与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估分析,为以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政策调整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4];钟明容等(2019)通过使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在总结大量的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高水平建设的建议[5]。二是从单独的西部某一省区视角进行相关研究,张金萍,强宁娟(2020)就重庆市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重庆市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过程中面临着交通物流核心枢纽尚未建成、物流体系不健全、地区间利益冲突等巨大挑战[6];苏孜、赵锋(2019)指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是甘肃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发展机遇,首先要回顾、梳理好“一带一路”建设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符合甘肃实际情况的道路,进一步推动陆海贸易新通道走实走深[7]。在中国—东盟环保合作层面,目前学者对中国同东盟环保产业合作、可持续城市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等方面做出以下研究。徐进(2014)在梳理中国—东盟环保合作的发展历程、环保合作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分析进行环保合作的驱动因素,认为合作正在迈向机制化[8]。王语懿(2017)针对中国—东盟可持续城市的合作提出相应建议,认为双方应该选取重点区域和领域开展中国—东盟可持续城市合作,建立中国—东盟可持续城市合作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构建中国—东盟可持续城市合作多元化主体,完善中国—东盟可持续城市合作的资金支持体系[9]。陈敏等(2019)认为中国与东盟已经签订并参加了多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国际公约,根据实施时存有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10]。从陆海新通道视角出发,分析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对于进一步打造中国西部与东盟的利益共同体,助力双方关系提质升级,推动我国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积极作用。

三、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的发展进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