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建筑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职称建筑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职称建筑论文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1

1.规范性强,填写有“法”可依。

“样表”对以往过程文件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名称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均做出统一规定和注释。

2.示范性好,大量减少师生反复修改而增加的工作量。

工科学院毕业生文字能力普遍偏弱,Word软件使用不熟悉,导致过程文件中字体不统一、文字大小各异等,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给学生讲解修改,很难集中时间和精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涵进行指导。“样表”对各个部分填写内容的字体要求、文字大小、行间距、参考文献格式等做了详细的标注,一目了然地展示给师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节约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实践证明,今年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文件的规范性显著提高。

3.填写内容更加清晰明确,避免填写内容过于空洞。

以往的工作表格对学生任务有规定,而对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的填写意见往往没有要求,很多时候都是填“同意”或“审核通过”,甚至有的文不对题。“样表”对该部分内容的填写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引导教师从合理的方面去评价学生的工作。

4.学生成果要求更具体,成果质量有保障。

以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成果要求为基础,针对建筑工程学院5个专业的各自特点,“样表”又对各个专业作了更具体的规定,促使成果质量的提升。如建筑学专业成果要求:(1)设计图纸不少于15张,A3版面排版(不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报优的同学必须有4张A1展板。(2)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4000字,团队项目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8000字,要把相应的图纸成果穿插到说明书中去,要图文并茂。(3)遵照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撰写和排版。

二、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启动阶段做好师生动员等准备工作,召开三个会议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启动会议。

会议主要是对当年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部署,同时检查准备工作情况、协调工作困难、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等。参会人员包括全体院领导、正高职称教师、实验中心主任、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教务工作人员,体现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视度。

2.新进教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培训会会议。

主要针对学院新进教师和外聘教师,由教学院长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进行讲解和明确要求,教学秘书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操作进行讲解培训,让该部分教师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动员会。

会议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目的、步骤、内容以及各阶段的任务和纪律,让学生足够重视毕业设计(论文)。会后指导教师和学生见面,指导工作正式开始。

三、全过程监控,各阶段措施得力保质量

1.重视选题工作。

提倡教师将科研课题给学生真题真做和结合生产实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做到一人一题,团队项目选题要保证既有合作内容又有独立完成的任务。重视选题更新率,更新率不能只是个统计数字,落实更是关键。专业负责人要对教师申报题目的难易程度、广度、深度、工作量及合理性把好第一关。选题完成后,学院组织教学委员会、二级督导,对选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审核,确保选题质量。

2.重视中期检查工作。

各专业分别抽取10%的学生进行中期答辩,同时有报优意向的同学必须参加中期答辩方能取得评优资格。其他没有参加中期答辩的同学应在场旁听,并接受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上交中期成果。学院专门设计了中期检查答辩表,要求学生在答辩过程中陈述前期的工作进展,后续工作计划和预期达到的成果,有效保证了后续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3.重视答辩工作。

要求各专业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原则上每个答辩小组不少于4位专业教师,其中至少有1名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答辩组长,每位学生汇报10分钟,教师提问10分钟左右,学生答辩10分钟,答辩秘书要做好详细记录。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二次答辩,先进行小组答辩,再按评优比例确定部分学生参加大组答辩,评优答辩组全部由高级职称教师构成,最后成绩总评由答辩委员会确定,同时评选出学校及学院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四、细化规章制度,针对新问题及时出台补充规定

1.为了更有效的管理,做到权责分明。

在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的基础上又制订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明晰了毕业设计工作中,系、教研室、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如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包括:(1)对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的答疑和指导工作,跟踪毕业设计(论文)进程与质量,做好指导记录工作,应避免记录过于简单,以备学院检查。(2)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统一格式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或计算书,同时各阶段材料从系统导出并认真核对,格式按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样表填写。(3)如果学生有弄虚作假、抄袭别人成果或由其他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指导教师未发现且同意提交答辩,一经查出,学院将扣除该指导教师本环节一半工作量,等等。

2.针对新问题特别是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在各自实习单位继续实习或者准备研究生复试等方面原因而未能及时返校。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2

【关键词】疫情下;专业评估;毕业设计;线上联合指导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教育厅《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方案》以及学校关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确保停课不停学,稳步推进学校延期开学期间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保证毕业设计按照原教学计划正常开展。四川工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及时进行了毕业设计工作的大胆创新和调整,疫情期间创造性提出以专业评估为导向的“全团队”、“全过程”联合指导的“双全原则”线上指导模式,确保毕业设计保质保量、井然有序进行。抓住“每周线上答疑”主战场,以“专业评估要求”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突破口,实施“毕业设计任务体系、指导方式、条件保障、教学资源互补、学生评价”全要素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打造“双师”、“高阶学习”。以“定期阶段性进度和成果检查”为牵引,开展学生线上自主进行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学业评价。通过本专业方向全覆盖、任务模块化、集中指导+各小组答疑、校内外联合指导等多措并举,全方位推进毕业设计个性化指导。并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毕业设计指导实施方案,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1毕业设计线上指导技术路线

为了贯彻住建部关于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及全过程造价咨询等文件精神,疫情期间本次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行教师“全团队”、“全过程”联合指导的“双全原则”指导制度。线上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教师团队由11位校内+23位校外具有工程经验、讲师及以上职称教师组成。按照各教师专业知识背景及研究方向,分为土建组、安装组、软件组等组别。依据毕业设计指导手册和任务书分解,将毕业设计任务主要分为基本任务、专业任务、其它任务三大类十一个指导内容。按任务属性进行集中指导、小组指导及单独指导。以帮助学生综合完善专业知识构架,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实施以工作执业实操为导向的反推毕业设计指导思路。疫情期间具体指导方式见表1。

2毕业设计与专业评估要求对标分析

2019年6月21日住建部官网的土建专业评估通告〔2019〕第1号《关于受理高等学校建筑学、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评估(认证)申请的通告》中第四点提到:关于工程造价专业评估(认证)申请可按照《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文件(适用于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2017年版总第3版》(以下简称评估文件)要求撰写申请报告。本次疫情期间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是基于该专业评估为导向的探索和实践。

2.1“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认证标准”指标体系对标分析。评估文件中“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认证标准”第一大条指标体系“教学过程(一级指标)”中专门列有“毕业设计(二级指标)”项,包括“选题、指导、管理、质量”四类观测点[3]。以下针对四类观测点分别进行对标分析。2.1.1选题评估文件中选题要求如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覆盖所设置的专业方向;选题内容应符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要求,毕业设计要体现综合性、工程性和实用性,毕业论文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前沿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合理,累计时间一般不少于12周[3]。”毕业设计对标分析:(1)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主要围绕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竣工结算等)编制,覆盖所设置的专业方向。(2)选题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备注:再次论证毕业设计任务书的重要性)。(3)本次毕业设计根据实际工程选图、多阶段任务模块化,结合市场体现了综合性、工程性和实用性。(4)本次毕业设计结合BIM技术进行数字化操作,迈向信息化,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前沿性。(5)本次毕业设计选图体量、难度及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体现了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合理。(6)本次毕业设计历时第七、八两个学期,累计时间不少于12周。2.1.2指导评估文件中指导要求如下:“配备足够的指导队伍,每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不超过10名;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应具有工程经验、讲师及以上职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3]。”毕业设计对标分析:(1)本次毕业设计共有34位(校内11+校外23)独立指导老师,均是具有工程经验、讲师及以上职称,符合评估文件中关于指导教师的要求。(2)本次毕业设计每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不超过8名,满足评估文件中指导数量的要求。2.1.3管理评估文件中管理要求如下:“有健全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及过程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3]。”毕业设计对标分析:(1)本次毕业设计有具体的毕业设计指导书、各选题任务书及技术路线等,符合评估文件中关于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的要求。(2)本次毕业设计全过程中有每次答疑过程记录、进度检查、质量检查、阶段性成果检查等一系列过程控制措施,符合评估文件中关于毕业设计过程控制的要求。(3)本次毕业设计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文件和过程控制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2.1.4质量认证文件中质量要求如下:“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能够达到专业的毕业要求,有足够的工作量,与往届、同届毕业生不重复[3]。”毕业设计对标分析:(1)本次毕业设计未发现质量指标,但是疫情期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惰性,指导老师在过程中把控尤其重要。(2)本次毕业设计未发现重复性内容,如选题、模型、手工计量及后续成果编制文件等。

2.2“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认证专家工作指南”自评报告审阅对标分析。评估文件中“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认证专家工作指南”第二大条“自评报告审阅”第2.1.3条教学过程中“(4)毕业设计(论文)每个专业方向是否都有相应的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是如何审查的,是否有不同年份题目重复的现象,同一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是否雷同。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要求,每周指导学生的时间是否有明确规定、有无记载。是否存有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及过程记录的相关文档[3]。”以下分别展开对标分析。毕业设计对标分析:(1)每个专业方向都有相应的毕业设计,符合要求。(2)毕业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学院领导逐级审查、层层把关,没有不同年份题目重复的现象,同一组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也不雷同,符合要求。(3)本次毕业设计历时第七、八两个学期,第七学期前八周要求指导教师每周进行至少一次的答疑及进度检查,要求学生做好过程指导记录。第八学期先后开展毕业设计中期检查、4月份进度计划安排,要求学生每日汇报毕业设计进度完成情况,指导教师每周向教研室主任汇报本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每周指导学生的时间有明确规定、有记载,符合要求。(4)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及过程记录的相关文档完备,符合要求。

2.3“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认证专家工作指南”查阅材料对标分析。评估文件中“高等学校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认证专家工作指南”第三大条“考查”第3.4.2条查阅材料中“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课题审查表、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进度检查表、设计(论文)成果、评阅表、答辩记录表。”“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每位考查组成员均应查阅。当需要判断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是否存在雷同时,可抽取某个教师所指导的全部学生的资料;当需要判断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是否合理时可抽取不同成绩的学生资料。重点查看相对较弱专业方向和工程经验不足的教师所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3]。”以下分别展开对标分析。毕业设计对标分析:(1)本次毕业设计资料包括毕业设计大纲、课题审查表、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进度检查表、设计成果、评阅表、答辩记录表等,符合要求。(2)为达到上述有关资料查阅的要求,本次毕业设计对内容的雷同性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指导教师评审表、交叉评阅教师评审表、答辩评分表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教研室安排专业教师向相对较弱专业方向和工程经验不足的教师进行了帮扶指导。

3结束语

疫情期间以专业评估为导向的毕业设计线上联合指导模式是基于网络和在线技术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了线上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推动了本专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线上线下教学能力,逐步建立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常态化机制,并且是符合专业评估要求的,实践证明是可操作的,为后续本专业顺利通过评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佘艳华,王德玲,黄文雄,等.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9).

[2]黄素梅,董作超.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背景下本科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7).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3

消防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本文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消防工程课程特点,通过深入分析消防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教学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考查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提升学生实践学习能力,提高授课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消防工程;教学改革;强化实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各类功能建筑层出不穷,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火灾隐患逐渐增多,城市及建筑的火灾发生率也有逐年提高的趋势,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作为预防和消除火灾的消防工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消防工程课程是建筑给水排水课程的延伸,但内容更集中、更突出,主要是在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设计能力,使其充分了解消防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消防法规、防灭火工程技术和灭火救援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建筑消防各个子系统(建筑防火、消防给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主要工程内容、技术手段、设计要求以及基本的设计参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2]。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消防工程课程多为选修课程,课时较短,并且与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多有交叉,课程延续性、系统性不强,实践能力强化较弱,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亟需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针对消防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整合现有资源,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标,深入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一、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消防工程课程与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多有交叉,极易导致教学内容重复,教学重点不明确,不能有效发挥其对建筑给水排水等课程的拓展作用。建筑消防是建筑给水排水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讲授过程中会涉及建筑消防的内容,如果在消防工程课程中重复讲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不耐烦的情绪,降低教学质量[3]。

2.教学内容优化不够,偏重于理论教授,工程实践应用不强。消防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涉及物理、化学、数学、建筑、机械、电子、信息等多种自然科学学科,一些基本的灭火原理及建筑消防各个子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全面地掌握,后续的课程内容很难进行下去,而大部分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一般将消防工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学时数量有限,这就使得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讲授偏多,占用一定课时,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失去重点,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践。

3.作为一门工程学科,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消防工程相关的规范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重点会发生变化,而现有的教材时效性不强,很难全面反映现行的工程技术要求。

4.对于建筑消防工程的各个子系统,由于设计复杂,成本较高,大部分学校不能有效地组织实验教学。学生不能直观有效地观察和体会消防系统的灭火过程,很难有效地进行理解,易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5.作为一门选修课程,目前消防工程课程考查形式过于单一。多以闭卷考试或提交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应付了事,很难达到有效考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改革。

济南大学市政系隶属于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建筑给水排水学科团队除承担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工程等课程,还承担了建筑学专业的消防工程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设备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很多相互交叉的地方,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为了更好地优化课程衔接,打造重点突出、强化实践的课程体系,我团队统一规划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减少重复讲授内容,有效地提高课程体系的授课效率。例如,对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工程课程进行有效结合,消防工程做到建筑给水排水的有效扩充,在建筑给水排水过程中重点讲授的消防基础知识,在消防工程课程中进行少量的回顾,重点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一套或几套常规教材,以现行规范为主,结合工程案例,深入解读规范条文的变化及其原由,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快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消防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建筑给水排水课程,增加实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2.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不断完善和凝练授课课件,明确授课内容,突出课程重点,使学生更容易把握学习内容。同时,与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动画、视频、图表等多媒体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在课程伊始,播放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及危害,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等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目标。在进行建筑消防子系统的讲授过程中,对各子系统的灭火过程进行动画展示,学生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单纯的文字说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和规范条文,设置启发式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认知,同时强化工程思维培养,使学生真正从书本规范中走出来,能够从工程实践角度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能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使基础课程与消防工程课程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在给排水CAD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拓展讲授3D制图以及BIM制图技巧。在消防工程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工程设计要求后,在课下利用课余时间采用3D制图或BIM制图,进行三维建模,针对建筑消防子系统,对其核心部件进行绘制,更加深入地剖析各子系统的构成和连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建筑消防系统的理解,有利于今后的工程设计,还了解了管道连接,对设备安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建设施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结合学校课程网站建设,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网站,使其成为内容丰富、积极互动的第二课堂。网站上传教学大纲、授课课件等,学生可以自由下载。教师授课过程中会将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告诉学生,学生通过课程网站可以进行预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在课程网站会留有课下作业及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完成作业上传,由教师批改,压缩学时,能够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其他知识点的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网站将疑难问题进行提问,对于简单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回复,对于普遍性的、代表性的问题,教师进行整理后于课堂中进行统一解答。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市政系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针对建筑给水排水、消防工程等相关课程,自主研发了相应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实验内容,面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建筑给水排水和消防工程课程开设了实验课程。在消防工程课程中,实验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了消防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安装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教学队伍建设。

本科阶段一个专业方向的培养需要形成一套合理有效、前后呼应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优化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学科建设方向。济南大学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以高级职称并具有较强工程设计能力的资深教师为团队负责人,负责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和任课教师。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对课程体系进行把握,有效地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等。济南大学建筑给排水学科团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教学氛围。青年教师在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前,首先进行一学期的听课学习,学习老教师的授课技巧,以及把握课堂的能力。同时,为了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安排青年教师至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学习,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研讨会议,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聘请具有注册设备师资格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并且不定期聘请建筑设计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科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课程考查。

消防工程课程由于涉及规范较多,数据复杂,传统闭卷考试的考查方式很难有效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为此,我团队对消防工程课程考查形式进行了改革。考查过程不再拘泥于试卷、论文,而是以实践考查为主的多层次考查方式。首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针对不同重点内容,结合工程实际和注册考试,布置大作业,主要为计算题目和简单的设计题目。其次,在结课后,要求学生针对实际建筑进行调研,绘制建筑的消防设计实际系统图,并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和规范条文,对实际设计加以分析评价,提出优化方案。最后进行答辩。通过这项实践活动,学生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和协作能力,普遍反映收获很大,能够全面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做到深刻理解。针对消防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改革考查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新形式下对消防工程人才的需求。

作者:谢康 邱立平 王嘉斌 张守彬 单位: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硕士,全过程设计法,工程实践,木建筑

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对建筑学应用型人才迫切需求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技能应用的教育;意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行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1]。这些都使得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加强成为建筑学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1工程实践环节的设置现状

建筑学专业学位设置的目标之一是培养能胜任建筑设计及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的卓越建筑师[2]。因此多数高校采用有别于学术硕士的培养方式,在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中多处设置工程实践环节来满足相应的教育培养目标。

1.1实践环节的设置。国内高校建筑学专业硕士的课程安排,按照其实践时间设置的集中度,一般分为以下两种形式:1)集中实践。集中实践一般设置在第2学期~3学期,学生在建筑设计机构或相关建筑企业内,在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建筑设计师的指导下,展开6个月左右的专业实践。此阶段的实践成果主要以设计方案、施工图绘制等为主;并由相关单位出具专业实习证明。2)分散实践。目前建筑学专业硕士的课程中包括较多的专业技术或领域的课程;这些课程中往往会设置若干分散的独立实践环节。如核心课类的建筑设计常在课程的某个阶段加入某专项的具体设计;历史建筑保护类课程常使用部分课时进行现场调研和勘测等。此外,部分硕士导师还会根据所在课题组负责的科研与工程设计项目,适当分配给学生相应的工程实践和专题研究任务。

1.2实践环节中的问题。集中实践环节中,学生结合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在具有相应职称要求的企业导师指导下,掌握和熟悉建筑行业内丰富多样的工程实践技能。但现实情况中,常会出现学生在该时间段内只从事单一重复的设计实践,如绘制户型布置图或住宅平面图等。与此同时企业导师们也部分地存在专业指导较少、交流不足、指导深度不够或不能很好地结合知识理论来指导等情形。分散实践环节中,大部分高校在安排建筑学专业硕士的实践类课程时,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往往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进行,两者关联性不强。此种独立分散设置的实践方式割裂了理论和实践应用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不能从建筑的全局着眼,运用整体性思维的方式切实地把专业理论落实到自身后续的工程实践中。同时分散实践环节的设置也存在着实践时间过短、方式单一、动手机会少、与实际工程问题结合不甚紧密和缺少反馈机制等问题。

2全过程设计法

建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在大部分的专业硕士课程中都可以设置若干分散的实践环节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故下文主要结合木建筑设计课程,对如何合理地设计分散实践环节作进一步地探讨。

2.1全过程设计法的构思。构思前提是在建筑学专业硕士的相关课程设置中,工程实践环节体现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周期内,即贯穿某类建筑设计或某建筑领域的教学全过程。具体而言是指根据该课程教学各时期的不同需求,分阶段设置多项不同类型的实践方式,形成环环相扣的、串联式的工程实践脉络,而不是只在某阶段中个别地设置。这种全过程设计法在课程中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理论渐进式地进行多层次的实践训练,锻炼时间较长且培养了整体性看待和思考该建筑领域问题的思维方式[3]。

2.2多样的工程实践方式。建筑学是知识复合型的学科,不同学科知识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各有侧重,故全过程设计法中设置了不同面向的实践环节,为全方位建立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打下基础。课程的工程实践环节结合课程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可考虑采用以下方式或其组合:如专家讲座、实验室操作、现场参观、实例调研、案例分析、模型制作、成果评价和实践研究等。

2.3全过程法设计的其他要求。在现阶段的培养方案中,建筑学专业硕士还需具备对所学课程的专业知识作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因此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还需注意选取符合建筑行业和经济发展的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对相关行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增进对专业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在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其实践环节也需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专业研究能力,这有利于后期专业硕士论文研究的展开。

3课程应用实例

本文以建筑学专业硕士的木建筑课程为例,讲述“全过程设计法”的具体实施和应用。现代木结构建筑是近年来出现的较新建筑类型,学生对该种类型的建筑设计接触较少,对其设计要求和构造连接等不甚熟悉。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周期中,结合分阶段的学习要求设计了不同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完成课程教学周期后,能熟练地进行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工程实践。

3.1分阶段—多类型的实践环节。木建筑的设计涉及多方面的知识,结合木建筑课程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和知识需求,设置了表1所示的贯穿全课程的多类型渐进式的实践环节。图1,图2分别显示了其中的专家讲座和建筑模型制作环节。

3.2教学效果反馈。在应用了该种贯穿课程教学周期的分阶段—多类型实践环节的全过程设计法后,课程的课业成果和优异的竞赛成绩等均反映出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木建筑设计的专业知识和工程运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表2摘选了学生对课程中所采用实践环节的部分教学效果反馈。课程后续拟选择合适的优秀设计作品,建成真实的木建筑,完成从图纸到工程的真实展现。

4结语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应用型人才

1概述

众所周知,地方应用型高校一般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行业为己任,以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1]。在“双一流”与“双万计划”背景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成为高等学校建设的必经之路[2]。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研究型“双一流”高校不同,并不是追求“世界一流”,而是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和实际条件,明确服务面向和专业定位培养,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一流本科专业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只有真正把一流专业建扎实、办出高水平、办出特色,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3]。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因此在一流学科与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做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举,相互促进、相互融合。2017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土木工程学科成功入围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B类)名单。2019年土木工程专业成功申请了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在一流学科以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无论是一流专业学科建设,还是一流学科建设,其最终目的均为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更应该聚焦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索依托专业教学、实验与科研、工程项目等适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育模式[4]。实践证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系统的课程体系、合适的教材、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需要将学生实践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与创新实践等实现整合。土木工程专业应用性强、涉及学科多且广,因此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经过近几年不断地实践探索,我系在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互促互进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多元化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深入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培养计划,改革课程体系、拓展实践教学,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以及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

2问题现状

2.1师资、教学资源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数增多,我系平均师生比在1∶20左右,曾经一度达到了1∶25的严峻局面;我校属于民办独立学院的办学性质,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及设施设备相关的费用等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费,办学经费的问题会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由于我校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2.2专业培养计划以及课程体系

办学之初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是在母体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稍加修改而成,课程的设置虽然进行了修改但与母体学校相差不大,课程多且难度大,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难度和压力。这样专业培养计划无法实现因材施教,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此外,课程选择、类型划分以及比例设置缺乏合理性,尤其对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以及跨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更是缺乏科学性地安排。

2.3实践创新平台

办学初期教学安排主要是根据培养计划设置的理论教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践课程。教师疲于备课、上课,忽视了学生第一课堂以外的实践教学活动,缺少课外的实践创新平台,特别是缺少与知名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实训平台等,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校企融合深度不够、与社会需求脱轨等问题。

3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3.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分层次,增设针对考研学生的提高课程与教学环节;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狠抓立德树人、教风与学风建设,强化教师严谨治学、敬业精神及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健全教学规范化制度,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完善《教师听课制度》《教学业绩年终考核制度》等文件,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各环节的过程管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坚持督导和学生评教两个维度的教学效果评价,形成了“问题反馈、跟踪督改”的质量监控闭合体系。通过金课、专业课程思政、互联网+教学模式等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明显的提高,专业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显著地增强。我系在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开展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融入数字化、网络、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教学方式,着力建设一批省级“五大金课”和一流教材。目前已经建设了省级一流课程3门、编著了省级教材1部,主持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7项。

3.2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人才的专业培养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的文件,是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5]。培养计划的制定要基于高等教育运行规律,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体现专业自我特质和特色,将构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诸多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机组合,以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6]。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不断地让我们认识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对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优化。优化专业培养计划要充分掌握区域经济和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生源的特点,同时也要注意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目标性和高效性,既要依托母体学校的学科优势,又要具有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自身的特色。在专业培养计划优化调整过程中,实现土木类人才培养计划、理论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效衔接,实现专业与企业、学科与行业紧密结合[7]。根据地方行业对复合型土木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我系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融入经管、商务、轨道交通等学科的内容,实施“土木+工商管理”“土木+轨道交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为复合型土木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的目标设置相关的课程。专业课程中既要充分体现基础性知识,也要体现出全面的专业性知识,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根据土木工程行业的需求,我系在传统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拓展了专业特色课程模块方向,开拓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建筑结构智能检测四个特色课程模块。同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以课程群构建了教学团队以提升专业建设和教学的水平。目前建有混凝土教学团队、钢结构教学团队、BIM实训技术教学团队等。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系积极推进教学成果的完善和深化,一方面积极进行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另一方面结合互联网+元素,建设在线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编著国家规划教材等。在此基础上,我系积极探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主要教育学生要有工匠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3.3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

主要体现在提高实践教学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比重。课内的实践活动主要为与课程设置相配套的教学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专业实验、数值仿真和现场试验等环节。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经过近几年一系列的针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活动,我系实践教学学分在培养计划总学分中的比例从原来17%增加到了25%。目前,全国土建行业和相关企业都极度缺乏BIM应用型人才,具有技能的本科人才已经成为行业和企业推进BIM发展的制约性条件。针对社会和行业反馈的需求,地方应用型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保质保量地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BIM技术人才输送至社会及行业。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正式启动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8]。我系对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进行调整,将“1+X”中X(专业技能与特色)“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建筑装配化技术”纳入专业培养计划。BIM实训课程充分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培养体系,内容完全覆盖了“1+X”BIM证书所有的考核内容。此项教学改革探索了独具特色的、本科阶段的专业+技能教育培养模式,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次,利用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作为本科生培养阶段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传统的毕业设计往往仅针对土木建筑全过程设计中的某一环节(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水电暖设计、概预算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进行训练,对于行业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有所欠缺。土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需要土木类技术或管理人员掌握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全过程内容,其对各个环节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毋庸置疑是决定项目成败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在本科生毕业设计中进行基于设计、施工一体化全过程设计的毕业设计实践训练。在全过程毕业设计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将本科生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例如通过建筑设计环节总结房屋建筑学等相关课程知识,通过基坑设计环节总结土力学、地基基础相关课程知识,通过结构设计环节总结力学、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砌体结构等相关课程知识,通过设备设计环节总结建筑设备等相关课程知识,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环节总结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施工、概预算等相关课程知识,最后将总结的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进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通过全过程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再次,实践教学改革体现在课外的创新实践活动中。我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的新苗人才计划、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第二课堂等多样的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需要借助平台才能开展,平台建设是专业实践活动开展的奠基石[9]。为了确保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系搭建了本科生专业导师平台,在此平台上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科研项目、企业工程等专业实践等活动。专业导师平台营造良好的课外实践与创新拓展的氛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以2020年度取得的成绩为例,在第六届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系报送项目19项,其中获校级一等奖1项、省级优胜奖1项;在第七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中,2项省级新苗人才计划项目获一等奖;在第八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中,有3项入选省级新苗人才计划项目,17项入选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在专业类第二课堂项目中,23项专业类第二课堂获得校级立项。

3.4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

近年来我系积极推进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实施了校-系两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思路,在完善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同时,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创建了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制订教学目标、培养计划和考核标准,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项目,共同指导实践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共同管理实践全过程,共同考评学生,形成了校企共建、共育、共管、共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平台上,实践教学的内容更为注重模拟和利用企业真实的生产工作状况;学生参与的工程项目、横向课题与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近三年我系与50多家企业、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建立了产教融合共同体,近500多名学生在校外的26家实践基地实习与实训,多名教师到政府业务部门和企业挂职,几十名企业技术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授课和讲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强化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平台上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此外为了弥补高校教师企业工作经验的不足,通过专业导师平台,加强与企业合作,选聘浙江上嘉建设、浙江宝业、浙江绿筑、上海建筑设计院等多家企业的12名企业负责人或工程师担当学生的企业导师。

3.5重点实验室平台

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目前土木工程系利用土木与环境高性能功能材料市级重点实验室广泛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我系先后有100余名学生通过创新基金、教师科研项目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参与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项目,本科生参与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0余件。专业教师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平台开展本科生毕业论文,此类毕业论文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校企合作的横向项目展开,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能够受到“真刀真枪”的科技创新训练,既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又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相得益彰的效果。此外,我系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积极倡导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提高学术能力与水平,增强他们的科研项目申报以及服务地方企业的意识。2020年度我系新增9项纵向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基金项目6项。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2020年实验室新增横向项目12项。

3.6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积极物色并引进高水平人才。目前成功引进了教学科研俱佳的教授、国内外土木专业名列前茅的博士青年教师多名,我系的师资队伍质量、学术竞争力显著地提升。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我系加大人才引进的资助力度,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注重面试环节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综合素养、国际视野、发展潜力等全方位的评价;实施45岁以下青年教师4年个人学术发展规划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有路线图、有目标追求、有适度压力地良好发展;实施入职新教师旁听教学质量高的年长教师主讲的课程制度;实施专业教师听课、评课、试讲制度;要求新进专业教师参加系内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会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授课技能,主要体现在专家听课、学生评课的优秀率不断提高以及青年教师主持或参与省级教改项目和人次逐年增多。此外,我系积极倡导教师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提高学术能力与水平,增强科研项目申报意识。近年来,教师获得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工程项目增多,科研能力增强并带动了教学水平提升。第二,大力推进系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安排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我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0%以上,50%的教师具有企业高级工程师职称或相关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例如,土木工程专业拥有专业教师12名,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具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和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教师6人,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4存在问题及总结

4.1存在问题

独立学院师资问题由来已久,是一流学科及一流专业发展的一大“软肋”。目前独立学院师资仍是以返聘的母体院校的派遣教师、公办离退休教师、刚毕业的硕博士生、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企业工程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等人员组成。教师队伍呈现出年龄分布不均,人才容易流失,队伍不稳的现象。加之独立学院正处于“转设”的关键期间,师资队伍的人才流失增多,师资问题依旧凸显。此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也存在着方向不明确的问题,是培养“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创新应用型”还是具有技术的、复合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方向,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需要与企业和行业做全方位的对接,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完善课程体系,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

4.2总结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6

1新技术融合下的期刊AR出版

1.1新技术推动期刊跨媒体融合

媒体的发展一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媒体的呈现方式也从单一向复合型转变,传播方式也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变化,新科技的应用为传统媒体的出版形式与传播方式带来新机遇。图像识别、4G网络、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发展,让传统纸质期刊变成复合型媒体成为可能,同时新技术也是提升期刊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纸质期刊的新媒体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二维码技术、AR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移动社交媒体等,实现了纸质期刊与数字媒体的有机融合,尤其是AR技术的应用,不需要依托专用的穿戴设备,利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AR专用App,就能实现纸质媒体与图像、视频和三维模型的融合。

1.2读者阅读的多样化需求加速期刊AR出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信息传播方式和随时随地的内容阅读行为,已经成为新的阅读习惯。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的变化,使得图像传播与短视频越来越受欢迎,这是读者碎片化与浅阅读的体现,也加速了传统媒体市场份额的下滑。AR技术集图像、视频和三维模型于一体,这种新颖的数字化阅读方式,不仅深受读者欢迎,也让部分期刊尝试利用AR技术提升内容传播效果,拓展期刊的出版方式。全球首本AR杂志———《摄影之友》通过幻境App扫描期刊封面,使读者可以通过图片、动画、音乐和视频获得传统纸质期刊无法提供的多维感官体验,极大地拓展了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

1.3数字化营销为AR出版创造条件

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导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广告市场则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率。数字化营销传播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移动终端的普及。2017年,中国移动用户已经超过13亿,广告主的预算已经从以传统媒体为主向以互联网和移动媒体广告投放为主转变,移动化、智能化和互动性强的广告投放成为广告主的首选。2017年,全国广告经营额为6896.41亿元,同比增长6.3%,但期刊广告市场却不断下滑,部分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广告收入出现断崖式下跌,甚至很多国外知名期刊停止纸质出版。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广告却增长强劲,这说明普通期刊广告已经不能适应广告主的营销需求,传统纸质期刊的数字化融合已经成为期刊发展新方向。建筑类期刊属于行业性媒体,其读者大多是掌握专业技术且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人群,愿意接受新的技术和媒介,这为期刊AR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1.4国外商业期刊重视封面封底AR应用

国外AR技术在期刊出版中的应用呈增长趋势,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期刊已经开始尝试使用AR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外期刊AR出版主要是内容阅读与广告推广,AR技术不仅丰富了杂志的内容,而且拓展了杂志的阅读方式,成为商业期刊出版的新热点之一。图2是2016年5月美国《纽约客》刊登的平面设计师和插画家ChristophNiemann的作品,读者使用AppUNCOVR扫描图片后,就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观看封面上的女士乘坐地铁跨越城市,直观地体验城市中穿梭的行人和车辆。《纽约时报》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AR文章,读者可以通过三维形态观看运动员的运动细节,同时还有文字讲解和运动轨迹、方向与路线,增强了读者阅读的感官体验。法国时尚杂志ELLE的好莱坞女星特刊中,读者通过扫描杂志女星封面便可以载入事先录制的8个采访视频,实现了阅读内容的延伸。2018年1月5日,美国《时代周刊》制作AR封面,读者扫描杂志后可以观看比尔•盖茨发表讲话的一段视频,由此纸质期刊变成了融媒体。

2建筑类期刊新出版技术应用现状

相对于其它行业期刊,建筑类期刊市场化程度普遍较高,无论在品牌建设还是市场经营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纸质期刊在新传播方式与出版技术环境下,利用新出版技术实现媒体融合发展,是建筑类期刊出版的新方向。建筑类期刊通过引入新的出版技术,可有效提升其文章内容,增强读者阅读体验。对比国内83种建筑类期刊,发现新技术应用明显滞后于媒介发展。

2.1市场化程度较高,新技术应用较少

建筑类期刊涵盖范围较广,从期刊出版的学科定位来看,主要分为建筑设计、建筑设备、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建筑教育、建筑艺术等。除了几种纯学术研究的建筑类期刊外,建筑设计、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建筑期刊均能够获得较高的广告收入,其发行量和阅读量也较高。例如:《建筑学报》能够长期获得建筑材料、设备、设计院等广告主投放;《暖通空调》2018年第2期获得格力、海信等建筑设备广告商的广告投放;《建筑结构》2018年第4期获得探索者软件、通正铝结构等广告主投放。从建筑类期刊广告技术的应用来看,基本上以传统的出版形式为主,对新的出版技术应用较少。笔者于2017年5月统计了83种建筑类科技期刊的广告技术应用情况,发现建筑类期刊应用的新技术主要是二维码,封面和封底的二维码使用率均为21.69%,新技术应用明显滞后于其它市场化程度高的期刊,如《消费电子》引入AR技术后,率先成为全球第一本电子类AR消费杂志,其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2.2重视跨媒体融合,但开发程度低

在以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跨媒体融合成为发展新机遇。从所统计的中国知网收录的83种建筑类期刊来看,大多数期刊重视跨媒体融合,但主要是依托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其中运营较好的有《建筑学报》的微信公众号,其2018年1月16日题为《建筑学报|董功|阿丽拉阳朔糖舍酒店|2018年第1期》的推文阅读量为21094次,对于学术类期刊原创文章来说,《建筑学报》的跨媒体融合发展效果较好。图3为“建筑学报”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栏,功能涵盖了期刊导读、精彩文章和作品推荐、微店、投稿等。据统计,大多数建筑类期刊开通了微博或微信公众号,但其社交媒体运营水平低,仅作为纸质期刊的文章转载或者期刊目录使用,未能发挥预期的跨媒体融合效果。建筑类期刊还没有将当前日趋流行的AR技术用于期刊内容编辑与广告营销中。

2.3具备AR出版优势,仍以传统出版为主

建筑类期刊包括建筑设计、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艺术、建筑结构、建筑教育等类别。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类期刊需要大量图片展示文章内容,因此建筑类期刊普遍印刷精美,不少建筑类期刊采用彩色图文印刷,但现有建筑类期刊的出版技术仍以传统纸质出版为主。建筑类期刊的文章在论述案例时,常需要利用插图的方式进行说明,以便生动、直观地阐述文章内容,由于平面插图不具备动态和三维特性,不能很好地将建筑设计案例和建筑结构进行全方位展示,也不能多角度进行观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章内容的表述。从建筑类期刊的行业特点与出版需求来看,加强与新技术的融合,引入新的出版技术,对提升建筑类期刊内容传播形式、促进建筑类期刊新技术出版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筑类期刊尝试与新出版技术融合发展。

2.4市场营销基础好,创新广告形式少

期刊的广告营销基础主要来自于期刊的行业定位、期刊发行量、阅读人群结构与数量、上下游产业链等。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建筑设备厂商,或是建筑学术研究方面,涉及的科研院所、高校、设备厂商、建筑材料等相关行业与单位众多,相对于其它行业期刊来说,建筑类期刊的目标广告市场可开发潜力大,市场化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的市场营销基础,能够获得建筑设计院、暖通空调设备、建筑材料、设计软件等诸多行业的广告投放,广告费成为建筑类期刊的重要收入来源。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全面普及的情况下,还没有建筑期刊利用新技术拓展期刊广告的形式,提升期刊广告业绩。建筑类期刊的广告形式主要以传统的平面广告为主,广告形式主要是封面、封底等图片硬广告,以及专题策划的软性广告,大多数期刊广告在封面和封底,部分经营较好的期刊单期能够获得超过10版的广告投放[10]。

3建筑类期刊AR技术应用思考

跨媒体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融合不仅是出版形式的融合,也会为出版模式与广告营销带来新变化。对建筑类期刊来说,积极引入AR技术,将对其出版模式与经营带来变化,AR技术能让纸质期刊具备平面、立体、影视、音频等多重展示方式,成为全新的融媒体期刊。

3.1从纸媒转型高度定位AR技术

AR技术在期刊出版中的应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部分市场嗅觉敏锐的杂志已经开始尝试通过AR技术提升杂志的阅读体验。在国外,《时代周刊》和《纽约客》借助于AR技术,极大拓展了纸质杂志的阅读空间,而国内的《消费电子》《今日重庆》《摄影之友》等杂志已经开始将AR技术引入到纸质期刊的出版中,可以展示推广的产品,也可以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AR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期刊出版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适应传统媒体向复合型媒体转型发展的趋势,也能够满足建筑类期刊目标受众的阅读需求。新颖的阅读与互动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期刊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类期刊的出版模式。AR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将期刊静态图像转变为动态画面,将有限的纸质版面扩展到广阔的数字空间,还能够加载图片、视频、音频和三维文件,无论从传播内容上还是互动体验上,都能满足读者阅读习惯改变对纸媒转型的要求,期刊利用该技术将能成为一个复合型的媒体。因此,建筑类期刊应重新定位AR技术的作用,从跨媒体融合发展的高度引入新技术,积极尝试通过AR技术来提升期刊内容编辑和广告经营水平,而不仅是将AR技术作为建筑类期刊纸质出版的补充。

3.2增强期刊内容编辑与阅读水平

在数字传播时代,读者对感兴趣内容的阅读并没有减少,只是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转向了数字化的移动阅读,而且主要借助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获取资讯。建筑类期刊AR技术的应用,将利用复合型、互动化的手段来呈现期刊内容,用全新的阅读体验来满足读者需求。建筑类期刊具有AR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出版需求,无论是在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和建筑设备领域,还是建筑施工方面,都需要用大量立体图片或背景资料介绍来体现文章内容和研究创新之处。传统的纸质出版受制于出版形式与技术手段,无法将三维空间或结构通过平面方式进行展示,给读者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在AR技术支撑下,杂志中的建筑设计案例、施工结构与新材料、新工艺等都能够得到直观的展示,而且能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翻转和观看,使读者的阅读体验有了质的提升。由于建筑类期刊文章的作者大多为建筑设计师、工程师和相关领域研究者,他们均具有较好的三维结构绘图能力,或所研究的大多数案例均为实际建筑作品,已具有现成的设计图或三维模型,具备转换成AR三维互动展示的基础,可以极大地减少技术门槛和建模工作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AR技术的引入并不会给编辑或作者带来太多的工作压力。此外,通过AR识别软件的网络数据加载,读者可在阅读中调取与文章相关的图片、背景资料、音频、视频等,极大地延伸了纸质期刊的阅读空间。

3.3构建期刊广告盈利新模式

构建期刊的广告盈利模式,是确保期刊运营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期刊大国,但不是期刊强国,期刊广告营业额占全国主要媒介广告市场份额较低,总体市场竞争力有限。在以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媒体冲击下,期刊广告市场原有的盈利模式已被颠覆,亟待通过跨媒体融合或新技术来构建期刊广告的盈利模式。相对于其它纯学术期刊或行业性期刊来说,建筑类期刊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市场营销基础,能够保证一定的广告投放量。然而,随着媒体变革的不断深入,读者的阅读媒介从纸质媒体转向新媒体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若建筑类期刊继续刊载传统的平面广告,其广告的曝光度和阅读量将显著减少,这就意味着广告效果将无法得到保证,从根本上影响了广告主的媒体投放选择。利用新技术来开发新的广告形式并提升广告传播效果,将成为建筑类期刊经营的重要工作。建筑类期刊利用AR技术优势,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期刊广告或者图形,实时加载图片、视频、音频和三维模型的方式呈现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广告,延伸企业品牌或产品广告信息,吸引读者阅读,从而构建新的建筑类期刊盈利模式。根据建筑类期刊的办刊定位可以重点开发以下形式的AR广告。(1)产品或商品类广告。在封面或者内页中,利用AR技术实时展示广告产品,加强对广告产品的认知度。(2)品牌形象广告。借助移动媒体的音频和视频广告形式的拓展,加载品牌的广告信息,用多感官的方式传播企业形象。(3)招商招聘广告。招商招聘广告是建筑行业普遍需求的广告内容,这类广告利用AR技术,能够让单纯的图文展示变成互动性的体验。(4)会议营销广告。利用建筑类期刊的行业影响力,可以拓展会议营销的广告形式,使用AR专用App扫描会议信息,可通过互动性极强的广告形式来传播广告内容,展示会议相关信息和广告主的品牌信息。

3.4充实专业编辑与运营团队

建筑类期刊的AR技术应用,本质上也属于跨媒体融合,对编辑出版与运营的专业人才要求相对较高,除了原有的期刊编辑、美术编辑、广告经营团队外,还需AR技术设计人员,一般来说包含AR技术相关的工程师,以及三维建模和影像剪辑专业人员。专业的编辑与运营团队是建筑类期刊实现与AR技术融合转型发展的基础,虽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着资金缺乏和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但从媒体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这是必不可少的。从期刊的AR应用现状可以看出,AR技术与期刊媒体的融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前景较好。对于经营实力并不是很强的建筑类期刊来说,组建专业的AR编辑与运营团队有一定的困难,现有编辑与管理团队在AR技术的应用上不能实现共享,新增相应的人员将增加运营成本,这也是很多期刊尚未引入AR技术的原因之一。建筑类期刊引入AR技术面临的困难,笔者认为前期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解决:(1)根据选题策划与广告主的需求,与高校设计类相关院系产学合作,借助高校师生的创意、技术和设计优势合作完成相应的AR内容设计;(2)采取技术外包的方式,杂志社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选择与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公司合作,完成相应的AR内容设计。技术外包的合作方式相对于高校产学合作,所需要支付的费用更高,但外包公司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其技术更有保障。选择何种合作方式最终取决于杂志社的技术要求和成本预算,从长期来看,充实自身的AR技术设计与运营团队才是杂志社转型发展的保障。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7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教学质量,我们在2012年10月开始探究2011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做出《建筑设备》课堂教学改革。这次教学改革以学生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生本身基础能力为基本依据,并在实际中取得较大成效。此次课堂改革主要有理论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两部分。

关键词:

实践性;真实性;积极性;改革

1理论教学改革

1.1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去年曾提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也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到实处。同样道理,教学改革重在实践,根据《建筑设备》课程本身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知识基础条件,在实践中,我对教学改革做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尝试:更新课程内容及改变教学地点。

(1)课程内容的更新。

目前市场上教材内容较为陈旧,对教学造成一定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时,要与国家不断更新的实际规范相结合,课程内容中延用老规范的则需要老师在讲解时做到更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本课程那个需要更新内容较多,我只做举例说明,例如:在建筑防排烟中设计中对于通风口的大小问题,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只要通风口可开启外窗的面积超过了房间地面面积的2%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自然排烟。但是书本并未做出具体详细的说明,这时我们施工人员有可能会在施工时偷工减料,一旦发生事故则是无法挽回。所以就这样的情况,我会结合实际工程或者实际设计案例与学生进行探讨研究,如果遇到大堂类建筑物,外窗一般比较高,这时候如何设计窗户;或者厅堂类建筑的高度超越了一定的高度;再比如对于内走廊式建筑如何实现节约能源而同时又满足防排烟的需求。这只是课程更新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做到一知半解,学生联系不上实践,出去竞争力也会大大减弱。所以在《建筑设备》课程内容教学中,争取做到与实际相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2)教学地点的改变。

虽然我们是理论教学,按常理来说应该坐在教室里安静的学习,但是这种长时间的教学会使得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所以我把课程分为三大部分:建筑给排水、建筑用电、暖通空调。在讲每一部分时抽出两个课时的时间将教学地点由教室改为室外。例如在讲解完给水排水方面的内容后,选一课时带着学生来到就近的工地,当然得保证学生的安全,毕竟工地有一定的危险性,选择一个正在进行管路敷设的工地,让学生与实际工程接触,参观了卫生间的管路施工、室内管路的总体施工(引入管、立管、干管等)室外管路的施工,但是我们也是分时间段进行参观与施工,不可能具体完成一个整体的,毕竟时间的限制;第二课时则选在学校,带着学生就实际完成工程进行观察学习,内容有:躬勤院的管线布置、行知苑的雨水排水管道设置、专家公寓楼的排气管布置、学院主干路两旁的路面雨水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水设备布置、公用卫生间管路的设置。这样基本就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教学的内容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记忆的同时也能很好的理解规范的意义,在施工或者设计过程中才能严格要求自己。

1.2课件制作的真实性

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性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内容和图片离他们都很遥远,不是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实际工程。所以我在制作课件时都是结合当地的实际工程,能够被学生看到的关注到的工程,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能够更好的理解课程。例如:在制作建筑消防设备课件时,录制一个小的视频,这个视频由学生参与进来,将一个完整的消防设备展开,让学生切实的了解到设备的主要构成和作用,以及辐射要求,也是希望学生自己来进行讲解;而在制作暖通空调风口类的课件图片时,则是去当地的大型超市,照一些图片,这些图片将来学生在出来逛街和游玩时则可以看到,从而意识到自己学习这些知识的实用性;制作讲解屋面雨水排水时则跑到学生的宿舍区,拍一些学生能够实际观察到的管路,并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

1.3监督学生的方法灵便多变性

对于上课点名是一项让学生和老师都很头疼的事情,学生讨厌老师的监督,同时老师也不满意小部分学生拿着家长辛苦挣来的学费在这里虚度光阴,只是把时间浪费在打游戏和逃课上。为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我院开展多次讨论,部分老师提出多项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也就这些建议加入了课堂监督过程中。

(1)增加教学的互动性。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调动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一部分的学生他学习不行但是动手能力很强,这时会结合课程的需要让他们这类的学生制作设备模型,让他在制作模型中了解到设备的构造与规范,以及在具体施工中的施工规定和安全意识;对于学习积极性比较好的学生则鼓励其有时间去实践场所参观观察,然后抽出5-10分钟的时间,让他给大家讲解他对于某部分课程内容的了解。

(2)点名监督的灵活性。

如果我们只是很强硬的去点名监督,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在这个工作程序中,我觉得一位老师给我提的建议很好,就是以现有的教学要求规范学生,我们的课程一般式考试制度,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卷面成绩,在这样一个制度上,老师只能约束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是让学生主动提问题来获得平时成绩,一个问题是2分,每个学生根据课程至少提10个问题,才能获得20分的平时成绩,否则少一个问题少2分,同时一学期只是不定期点二次名,一次未到者减去平时成绩5分,这样基本可以起到监督作用,但是在教师心中,监督和扣分不是目的,只是为了更大限度的让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2实践教学的改革

以前的实验教学部分虽有一定的实验性,但理论性仍较强,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操作。为此,我在原有实践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实际操作内容,如管路的链接操作、热熔机的操作等,更方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施工规范。同时建议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经费购买实验所需设备和构件。

2.1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

实践教学时间要延长,课时量要增加,相关专业实践课可以合并,可以在企业建立实践课教学点上课时间最少在6个月以上,一些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英语等要上大的合堂课,以让出时间上实践课。

2.2教师的聘用方面

利用民办高校的机制灵活的优势,打破没有高教资格证不能上讲坛的常规,聘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特聘教授,现场操作,手把手指导学生实践。让刚毕业的学术型硕士、博士教师进行改造,工科类下企业锻炼1-2年,人文社科类下去半年至1年,这样才可评职称,上讲台。

2.3实践性教学体系方面

构建其基本框架,分三个阶段———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基础实践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专业实践包括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综合实践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和创新创业训练。使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有基础实践:理论教学围绕实践问题展开,二、三年级有专业实践:在课内和课外实践中检验理论;四年级有综合实践:在行业或岗位中运用理论。

2.4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方面

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模式,适应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校企合作模式,校内工业中心(实训中心)训练模式,职业资格证书推动模式,学生科研与竞赛模式,学生社团活动模式,假期社会实践模式等等。主要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模式上进行研究和探讨,解决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动手能力较弱,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问题,以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3小结

通过一学期的研究实验,此次教学课程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课程能够较好地完成。同时,在此次改革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区域限制和实践地点局限两个方面,还需不断研究更新。

作者:史国永 单位:商丘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悠怡.《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李江华.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9).

职称建筑论文范文8

【关键词】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技术;热点问题

1引言

伴随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的快速推进与发展,建筑行业电气设备的运行能力全面提升[1]。智能建筑规模不断扩增,极大提升了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2]。首先只有确保电气设备节能及质量监控稳定运行,才能真正提升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3]。其次保证建筑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也同样对建筑物的运行安全有着重要影响[4]。

2建筑电气设备用能控制情况

2.1电能质量监控节能

电能质量监控是指广泛长期监测各点电力运行情况及电能质量情况,以此来合理分配供电资源,并且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耗能是一项重要问题,电能从生产到传输,或者是分配与使用均是同一时间完成,主要因为电能自身具有的连续性,以及即发即用的特点。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的出现,是由绝缘损坏所致,从而影响到电力用户的使用,也会引发电力设备受损。而相对于建筑工程项目领域的电气使用系统而言,变压器一旦出现故障,极易产生短路电流,若未快速切断电源或启动保护,轻者会导致设备损坏,重者则会爆炸。因此,对变压器而言,电力运行情况和电能质量情况需要被长期监测,监测结果有利于资源分配得合理性。通过长期监测及时提供报告反馈,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并且能够自动形成故障后的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帮助建筑电气工作人员明确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与防范措施,进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2.2调整智能照明系统的负载率

建筑工程内照明系统采用节能型光源及高光效灯具,正常照明采用单路放射式供电,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采用应急电源集中供电系统。通过调整智能照明系统的负载率达到节能的效果,需要试选设置各部分的照明度,如标准房间设计照度为300LX、设备机房为100~150LX、弱电机房为300LX、走道为50LX、门厅及总服务台为300LX。所有插座回路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要求动作灵活可靠,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小于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各层分设照明控制箱,公用部分照明可根据使用情况分层分区控制,宴会厅、大堂采用集中控制。荧光灯和节能灯应配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大于等于0.9。通过电气布局,达到调整智能照明系统负载率的目的,满足节能需求。

2.3多专业的技术协调

随着现代建筑整体功能的不断提高,机电系统也变得日益复杂,成为一项需要综合协调、精密组织的工作。由于各专业自成系统,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设计、施工过程专业之间很难有效地沟通。目前,传统的二维设计图纸缺乏直观的实物视觉效果。施工过程机电分包施工单位较多,缺乏多专业统一协调的有效技术方法,各专业之间的综合协调难度较大,设备管线碰撞冲突及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往往在施工过程中才逐渐显现出来,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及材料浪费,对施工进度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管线优化布置、多专业统一协调等方面可以应用三维深化施工技术,建立地下三层制冷机房、标准层客房、综合管廊等机电系统复杂部位的三维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动态分析、调整及优化,完成机电设备管线布局的深化设计,解决平面图纸抽象、复杂、预见性低的问题,加强施工过程的预控能力,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与多专业统一协调,有效指导施工。

3实证分析

3.1评价方法

为了验证本次研究所提出的关于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技术热点问题的可靠性,将电能质量监控节能、调整智能照明系统的负载率、多专业的技术协调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由专家进行标度。将所有数据整理录入SPSS24.0分析软件中,进一步确定各量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的专家均在该领域工作,并且从事建筑工程电气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或以上职称,具备客观判断事物的能力,能够保证判断的准确性[5]。专家人数为10人。使用李克特量表五级评分制方法,对所有研究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1-5分进行标度,分别记为5(非常同意)、4(同意)、3(一般)、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属同一项目构念含义的可以加总分方式计分,每一问项将根据调查者所持态度赋予相应分值,每道题所得分数据就是该题态度得分级别,态度在不同级别分值上,可代表调查者态度的强弱。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各问项通过信度检验的基础之上,获得各问项所在量表的总体Kaiser.Mey‐er.Olkin样本测度,电能质量监控节能KMO0.9111>0.8,调整智能照明系统的负载率KMO0.9471>0.8,多专业的技术协调KMO0.9865>0.8。所有量表的KMO值均大于0.8,表明本研究所设定与收集的量表非常适合进一步分析,通过效度检验。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所示。本研究中电能质量监控节能、调整智能照明系统的负载率、多专业的技术协调的Cronbach’sAlpha值分别为0.8972、0.8863、0.7924,信度检验值皆大于0.7,满足标准要求。

3.3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