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生活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哲学生活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哲学生活论文

医学基础学科创新教育论文

1遴选高水平导师队伍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研究生导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在学术上有独到的思想和丰硕的成果;既要有站在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趋向的见识,能够高效地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还要在思想、品德、科学态度、人格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有人格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南京医科大学作为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在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上遵循“按需设岗、坚持标准、择优聘任、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学历背景、科研项目、学术影响力等多重标准,遴选高水平导师队伍。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系导师队伍均满足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条件,对已遴选为硕导或博导的导师,每年也会定期考核,核查其是否具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如博士生导师下一年度招收博士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目前正在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级以上科研项目(含省、部及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子课题);②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影响因子≥5的SCI论文1篇。以此为研究生创新教育奠定良好的导师基础。除满足学校导师的遴选条件外,我系导师很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定时定期的查阅大量文献,参加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清醒认识自己所从事学科的思维局限性,从宏观、转化医学的角度掌握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科研优势和学术特色,有了自己的学术“根据地”、学术“栖身处”和学术“生长点”。此外也极其注重自身的品德建设、学风建设和人格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2构建和谐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

师生关系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探索,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于努力营造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的环境。因此,学系导师在研究生入学之后,会让其了解各个研究方向的情况,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其阅读相关方面的文献,指导、提供实际的设计方案、设计思路及实验平台,在整体实验理论规划和实践科研经费、实验条件上给予最大的保障。此外,导师对实验时间无强制性要求,允许学生自己合理安排。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目前一些临床医生的收入远高于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的教师收入,使得基础医学研究生生源少,质量良莠不齐,男女比例失衡,感情心理问题易发。因此学系鼓励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将部分经费以助研经费形式发放给研究生,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类项目基金的劳务费预算落实到位,一方面解决了研究生的生活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科研动力。学系导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交流手段来构建和谐关系,如对性格内向、被动交流的学生,导师会每周去了解其思想、生活、科研动态,对其出现的问题、困难给出指导、建议或帮助;对于专业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导师会选择性地给予文献阅读导向,将文献的难易程度逐渐提升,并在此期间认真讲解主要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学生出现过失甚至错误时,导师不会进行严厉的训斥,而是先了解事情发展始末、了解学生出现过失的原因和理由,然后进行得当的教育,但不会迁就、姑息学生的过错,做到批评到位、教育到位、策略到位,这样学生才能进步,和谐的气氛才能产生,才有利于整体研究生的创新教育。

3完善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知识结构,而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主要通过一系列课程教育来实现。制定科学、合理、完整、互相衔接,并且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他环节上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障。通过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充分了解、调研国内外著名院校相应各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前本学科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

3.1校园文化、实验室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非常重要

阅读全文

高校音乐教育核心课程多元化理论研究

音乐是人类在自然之美的触发之下的感慨,也是内心情感推动下的表白。音乐能唤醒人的内心,滋润心灵的情感,滋养内在的智慧。作为人类实践中如此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及其教育一直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从古至今,无数人为音乐的发展作出重大探索和贡献,让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然而,不同的时代特征会赋予音乐以不同的内涵甚至特色。时至今日,在科学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的时代,在音乐以如此多样化形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之中的年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变得更加突出。尽管今天我们已经将音乐教育的时间和阶段提前,但这不代表我们的音乐教育是有史来最佳。很多时候,音乐教育仅仅被视为一种技术教育或业余爱好的培育,没有与其他课程尤其是主要的文化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在当今高校的音乐教育中,这一点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不仅有不合理之处,而且有时候有违音乐教育之本质。为探索这些问题,由冯兰芳所著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2018年1月版)一书,结合自身几十年音乐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认真反思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现况,从哲学的理论高度和实践的现实角度系统论述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和方法,为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等具体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宝贵的建议。具体言之,该书具有以下三大亮点。

一、合理兼顾理论的高度与实践的广度

该书实际上是作者对其多年来对音乐的一种哲学理解,同时也是对其多年音乐教育经验的科学总结。鉴于音乐是一门涉及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表述的艺术学科,它不像自然科学门类那样具有明显的步骤和章程可循,故该书以论文集的形式成书,充分迎合了音乐的这一特征。这些看似没有太大关联的论文之间透露了作者对音乐的哲学理解,如《对音乐欣赏教学的一点看法》《音乐思想的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现代音乐与大学生》等论文,作者深入剖析了音乐教学和鉴赏背后的哲学基础,理清了音乐教育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剖析音乐作为一种人生哲学的内涵和意蕴。此外,该书还包括系列关涉到音乐教学实践的论文,如《艺术实践的目的、价值及研究的方法》《实践与理论探索》等文章,不仅针对音乐教育的实践步骤和方法,而且就其实践目的以及与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详尽的探索,充分反映出该书是一本理论高度和实践广度兼并、同时恰当衔接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性著作。

二、深入思考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问题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课程设置问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犹如指南针对于航海,稍有偏差,便可将整个航行带入歧途。故此,该书的第二大亮点在于作者深入反思了当前高校音乐乃至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首先,作者分析了当前艺术教育所面临的普遍问题,那就是机构不健全,师资不充足。这一问题直接导致课程设置不健全的现象,使得一些对于音乐或艺术教育极为关键的课程无法得到开设的保障。此外,作者专门针对普通高校音乐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探讨。该书认为普通高校一定要认清自身的定位,将自身与专业性音乐院校区别开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为目标来设置课程,其教学内容也应以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向。最后,该书还对音乐教学评估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探索,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和方案。如关于师资不足的问题,作者特别提出教师跨校兼课和学生跨校选课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评估中应注重“思路是否开阔”、“内容是否创新”“知识面是否广博”等标准,从而确保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更专、更新、更广。

三、广泛吸纳经典案例阐释音乐教育的实际效应

除了高端的理论论述之外,该书也引入了大量的经典实际教学案例,并以之为基础来阐述音乐教育的现实效果。在《雄风来天地真情出肺腑———访“亚洲雄风”词作者张藜》一文中,作者以《亚洲雄风》的歌词创作为契机,结合张藜的创作经历,阐述音乐创作和个人的人生经验及其对人生的哲学领会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音乐创造的时代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强调音乐乃至其他艺术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大地情缘关系。同样,在《“追梦红楼”荡气回肠———记首师大的演出盛况》一文中,作者集中从音乐表演的现场阐发音乐对人的情感和理性所能带来的冲击和激发。总之,借助这些具体的案例,作者旨在于以实际的案例和经验为出发点,具体实在地阐发音乐教育的现实效应,从而科学论证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地位和基础性意义。综上所述,该书在深入挖掘音乐教育的理论深度的同时,极为恰当地切合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之中,尤其是对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所进行的探索,以及对音乐教育的现实效应的阐发,反映了该书具有较高的造诣和旨趣,具有较为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

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审视与对策

摘要:新课改和考试制度改革造成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增加与授课时间减少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又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很多普遍性问题,也给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一些特殊问题:全区高中政治课安排普遍不够科学,政治教师对教材体系与内容的把握、理解与阐释不够深刻,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体系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降低了政治课教学的效果,因而有必要采取高中政治课时安排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高等学校与各地市高中共同商讨教学法和培养目标,提高政治学科地位、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发挥集体力量教学等措施化解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视角;农村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对策

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不仅为我国高等院校思政专业选拔人才提供直接的知识、能力准备,而且能有效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学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也理应成为高校思政教师、学工干部研究的对象,并且从理论上看,高校思政教师、学工干部研究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一定的思维高度和明显的优势。但因高中政治教学与高等院校思政专业教学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导致两者之间互联互通受阻。高等教育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成果非常少见,期刊网上从高校思政和管理的角度研究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论文仅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衔接问题研究》1篇,可见从高等教育视角反思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目的与价值、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审视

1.高中政治课统筹安排的整体性有待提高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治教材的内容与编排、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甚至政治课程内部不同科目的课时安排等整体上出现了民族性、地方性和学科背景等差异,这些差异在我区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也同样存在,它虽然具有因材施教的优越性,但这种差异性明显加大了高校思政教学和学生管理的难度,所以从高等教育视角审视高中政治教学统筹性的缺失,就必然要求全区政治课教学需在区教育厅统一指导下,不断调整和改善,以求全区高中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统一性。20世纪90年代,高中政治课程安排顺序是高一《经济常识》,高二《哲学常识》,高三《政治常识》,在高三第二学期期末安排毕业会考,会考成绩直接决定是否顺利毕业。同时政治课成绩纳入高考总分,决定学生的升学。所以,此时的政治教师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内部均具有较高地位。但在21世纪初的新课改后,学业水平考试提前到高二期末、且理科高考生的政治分数不计入高考成绩,虽然全区大部分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材内容、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政治课程内部不同科目的课时安排等均还是以区教育厅的相关规定为行动指南,但各校、各专业的师生对待政治课教学的态度则大不相同。如大部分普高以每周10节课为满工作量,而有些名校、集团化高中则因生源充足、引进或留用政治教师人数较少,所以要求每周12节、14节才满工作量,这种满工作量的规定就反映了各校管理者和各专业师生对待政治课的态度,从而给各校政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这种差异性随农村高中数量减少,高中城市化、集团化、名校化现象日趋普遍日益加剧,名校和集团化高中每周12节、14节才满工作量的规定日趋普遍,远远超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的课时满工作量规定,使政治教师的收入相对减少,同时也加大了他们的身心压力,严重影响政治教师的身心健康。且各校的政治课课时数量及其排课行为还随学考结束时间进行动态调整,学考前后的课时安排差异性较大,在有学考和高考的学期,政治课课时是理工科每周3节,文科每周4节,在无学考和高考的学期,政治课课时是理工科每周2节,文科每周3节,使政治课教师授课班级具有不确定性,这可明显看出,各校理工科专业大多是以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的心理和行为去应付学考和高考,从而显示部分高中的理工科专业对政治课教学的轻视。笔者在学考命题期间,有部分名校的政治名师反映,一般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只要上两个班就可满工作量,因它们的课时安排一般是4—5节/班·周。由此看来,政治课在各高中学科中的地位明显具有附属性,学科间只存在培养目标不同,轻视学生的某门学科,就相当于忽视学生某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总之,全区各高中政治课课时安排、内容安排和教学目的任务均有很强的差异性,不仅有县市差异、学校差异,且有时间差异、学科差异,我们承认和鼓励这种差异,但仍希望全区政治课教学能走向整体规划,希望各学校的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

2.各校政治教师对教材体系与内容的理解与阐释参差不齐

阅读全文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探讨

[摘要]国家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哲学教育的普及性以及效果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哲学教育的主要力量,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存在着功利化、政治化等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失去。因此必须要进行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定位、目标会受到哲学本性的限制,因此本文就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的原则以及策略进行介绍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对无数的工人运动进行指导,并且在运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传授给人们,指导人们辩证地看待问题,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如今社会经济发展,时代进步,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已经被耗尽,其方法论与世界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能将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先进性,并且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人类优秀的成果,不断丰富与发展。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阵地,也应积极发展与创新。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创新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封闭的理论,它与时展相适应,并不断创新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捕捉社会特点,对社会热点以及焦点问题进行研究,满足时展需要。同时注重哲学教育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内容以及研究的创新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以社会发展作为依据,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化,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效性。

(二)逻辑与历史相结合

阅读全文

奥康纳分析教育哲学思想探索

作者:朱镜人 张珍珍 韦立君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丹尼尔•约翰•奥康纳(Daniel.John.O’Con-nor,1914)是20世纪英国分析教育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奥康纳著作颇丰,其《教育哲学导论》是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性名著。1979年,英国教育哲学界曾撰写了21篇论文庆祝他的75岁生日。1991年,这些论文以《逻辑基础:纪念奥康纳论文集》(LogicalFoundation:EssaysinHonourofD.J.O’Connor)为题出版。该书主编在前言中特别强调,书中每一篇论文的作者都曾受到奥康纳的影响,而且所有的论文选题都是奥康纳曾经关注过的问题[1]vii。可见奥康纳对英国哲学界的影响。换言之,研究英国分析教育哲学是需要深入研究奥康纳的。

一、对传统哲学的批判

奥康纳的分析教育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其分析哲学思想关系密切。分析哲学家对传统哲学是持批判态度的。奥康纳本人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传统哲学无力完成其自身的任务。在他看来,传统哲学家大致有3项相互关联的任务:一是审视宇宙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二是对提出的问题作理性分析:三是设法论证其观点或者至少能证明其具有一定道理,即便宗教的观点也要有可以为其辩护的论据。[2]16但在这一方面,传统哲学家工作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奥康纳认为,在历史上,在有关宇宙的学说中,很少有哲学家取得像像阿奎那和斯宾诺莎那样的让许多人满意的成就。但奥康纳强调,即便这样,在他们学说体系的逻辑性方面或逻辑前提的真理性方面还是有明显的破绽。因此,“不论他们提出的理论多么迷人和多么有说服力,人们仍然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们是真理”[2]16。奥康纳认为,现代哲学家的目的要贴切实际的多了,哲学家仅根据自己的哲学观提出有关学科范围的见解,很少有人再持传统哲学家的观点了。因为,“传统哲学家提出的假设超出了他们能够证明它们的能力。他们关于宇宙的解释应当像炼丹术、占星术、巫术一样被否定掉。理由很简单,任何探究的结果要想被接受就必须能经得起公开验证以证明其可靠性,而且与其他公共知识一致。传统形而上学,如占星术、炼丹术无法满足这些要求”[2]17。

其二,传统哲学方法缺乏新的突破,面临窘境。传统哲学源头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奥康纳认为,那一时期,学科概念缺乏清晰的逻辑性。哲学概念几乎涵盖涉及人和宇宙本质的所有问题,与现代的哲学概念相差甚远。[2]18即便如此,一些学科的研究方法还是清晰的,如植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等使用的是观察法,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用演绎法。但传统形而上学和自然宗教哲学家们使用的方法难以确定。奥康纳说:“当我们转过来审视哲学问题时,我们清楚地发现,很难确定它们的方法究竟属于自然科学的观察法还是数学和逻辑学的演绎法。”[2]18奥康纳认为,这是导致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宗教后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到16和17世纪时,自然科学开始加速发展,人们对科学方法有一个新认识,开始强调眼见为实,强调尊重事实。奥康纳认为,当伽利略和牛顿的物理学在17世纪替代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后,哲学家们也因此可以卸去研究那些涉及可观察的事实的问题以及探究自然规律的责任。但这种责任的减轻并没有使哲学得到真正的解脱反而凸显了传统哲学方法面临的窘境:“如果所有与可观察的事实相关的问题都由科学家去研究,那么留给哲学家的问题还有哪些呢?他们又怎样去研究剩下的问题呢?”[2]21对于这一问题,奥康纳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他认为,哲学遭遇科学革命之后便形成了这样的结果:一些属于典型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的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的方法来解决,即通过观察而提出假设,并通过观察验证假设;其他的问题,如逻辑学和数学学科的问题,可以通过符合演绎规律的计算来解决。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划入这两类问题,比如传统的哲学、伦理学和自然宗教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不能通过经验的方法也无法通过纯演绎的方法去解决。[2]22这是自然科学获得成功之后摆在哲学面前的问题,即哲学研究的方法问题。许多哲学家为此作了不少努力。如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受数学方法的启示,想用几何学方法去证明哲学结论,结果没有成功。奥康纳认为,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他们误解了数学符号与哲学语言之间的差异。[2]23又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和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方法方面的问题,但他们提出了一些与方法相关的问题:“人类知识的局限性有哪些?”他们试图列出人类智力可以发现的问题的清单。他们没有像古希腊和中世纪哲学家那样去思考宇宙的本质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而是(用洛克的话来说)审视人类的理解力,检查人类的能力到底适合研究什么事物。这种试图检查人类智力能量实际上与传统哲学一样困难且容易引起争论。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引起哲学家关注“知识论”,即关注有关人类知识的起源、性质及效度等一系列问题。在奥康纳看来,这些温和的哲学怀疑论者尝试解决哲学方法面临的问题,结果他们只是在开辟新探究领域方面获得偶然性的成功。但是只要方法问题没有解决,这种尝试对于哲学领域而言,就好比在没有找到应对旧细菌的方法之前又发现了一个新细菌[2]23,令人烦恼。

其三,传统哲学的理论依据存在逻辑上的瑕疵。奥康纳以中世纪哲学家为例作了说明。在他看来,中世纪哲学家的理论瑕疵在于理性探究不足。他说,“许多中世纪哲学家具有伟大的天赋和广泛的兴趣,他们所缺乏的是对人类认识事物的智能以及如何运用智能去获取知识缺乏正确的理解。他们过于相信凭着常识和‘不证自明’原理,就可以对神的存在、人的本质、命运和物质宇宙的构成等等进行论证,但是由于缺乏像数学或科学的那样证据,他们的结论因此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可”,甚至“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就能指出所谓神的存在和灵魂不灭理论的逻辑瑕疵”[2]24-25。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奥康纳认为,是由于中世纪哲学家掌握的知识没有具备公共性、可验证性和可交流性的特点。换言之,是中世纪哲学家没有意识到“哪种证据适合用来回答问题”[2]25。#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分析

教育部高教司1998年4月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曾明确说:“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这从国家层面强调了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才培养的文化意义。以教学为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学校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及高度的文化自觉,要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就只有将文化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实现大学的文化使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需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完成,而文化修养则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因此,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从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进行通识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途径。

一、明确通识教育理念是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前提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普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在价值层面上以工具理性指导人才培养,忽略了大学本身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追求。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与下游的高等职业教育相似,“以就业为导向”、“一切为了就业”成了人才培养唯一的指导思想,就业率成了高悬在高校领导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以至于大四成了就业年和“空巢”年,学生为了就业无心学习,到处找场子、通路子。在教学方面,通识教育则让位于职业技能教育,通识教育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附加部分。二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是公共必修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重视,实质上没有得到重视;其次是课程教学急功近利,学生学习心态浮躁;再次是通识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学生只求学分、不讲学习效果;四是专业理论课负担过重,学生无法安心于通识学习。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化底蕴。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都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学校连年扩招,规模急剧扩大,对教师队伍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压力,高素质教师的补充远远不能跟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再加上这些学校引进人才首先考虑的是急需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学校高水平的人文专业教师紧缺,加剧了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象国内一流的本科高校那样积聚起一批能开设高质量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力量。四是在操作层面上,通识课程建设不到位,教学管理不严格,教学内容没有主要方位,教学方式单调,使通识教育课程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学校对实施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理念认识缺位,对通识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原意是教导人要接受全面的、完整的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从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一个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成形在美国,它是美国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性的产物。1945年7月,哈佛大学颁布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强调,通过通识教育应该帮助人们“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158国内著名学者李曼丽博士则认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7根据以上论述,大学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关注作为整体性的人的教育,是使每一个人都能接受适于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是求得每一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使命,因此,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主要内核。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符合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与国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相一致,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相吻合。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基本情况与20世纪30-4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状况十分类似。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学生就业竞争的巨大压力,究竟是全面“育人”,还是功利性地“制器”,这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需要正确抉择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其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前提是高素质,然后才是应用型。一个大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只有人格健康、文化修养好、科学素养强,再加上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识教育可以避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专业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功利性过强的现状,培养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理解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以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制器”,更要重视“育人”;要在组织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建设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以专业教育为根、通识教育为本,将通识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之中。

二、课程建设和改革是发展通识教育的核心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规格必须有严格的课程体系来支撑。目前,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都由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通选课)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共必修课程中占主要比例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和公共体育(一般要占40个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大学英语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些课程是无法承担通识教育任务和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公共选修课程则是天女散花式地多而杂,数量有数百门之多,课程内容没有深度,课程间没有内在联系,形不成有效支撑专业教育的课程方向,教学要求不严,导致很多学生混学分。很明显,目前所实行的公共选修课方案实际上未能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体系的建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也是美国和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曾相继学习哈佛大学的经验,推出了自己的核心课程体系。但问题是,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有自身的特殊性,以教学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决定了这类学校不能盲目照搬哈佛和国内一流高校的做法。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根深蒂固的学习习惯也不一定能完全适应哈佛大学的做法。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不似哈佛芝加哥的自然科学课程多为所谓“非专业的科学课”,而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较有特色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要求较高,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8门其质量份量和严格性很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规定至少3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如历史、哲学、文学等。基于上述案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时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核心课程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人文类课程是人类文化精华的主要载体,人文精神是养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最核心的心理营养。在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已基本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应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通识教育要以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为主线,精选包括传统文化(如四书)、伦理学、文学、外国经典、中外历史、哲学等课程,通过这种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伦理教育、生命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类课程特别要渗透中华文化传统,使通识教育内容本土化。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难以应付的历史环境的挑战的时候,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特有的道德理想、人生态度、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在今天仍有不容忽视的教育价值。二是要改革现有公共必修课程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由于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原因,目前的公共必修课框架还不可能有大的变动,但其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如思想道德课程可以与传统伦理教育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道德元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与介绍西方经典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大学语文可以从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课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它应不仅是一门语言课,不仅是为了学生考级,我们要通过大学英语对学生进行国外先进文化和精神遗产的教育。即使是大学体育课程,也可以体现通识教育的内涵。传统体育课程的目标过于关注人的生物学意义,侧重身体需求和生理需要,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心灵渴望。现代大学体育完全可以渗透“精神、道德、人格”教育,使体育课同样充满人文情怀。三是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支撑的课程教学体系,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通识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将来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除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专业教育则满足学生在就业岗位中的职业要求。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知识领域上的适度宽广,强调的是横向上的知识面和基本技能;专业教育则是对学生某些专业领域知识和能力的深度要求,主要强调纵向上的理解。作为学生,能以人文和更宽广的科学视野思考和处理专业问题,或能从精深的专业角度来观察、适应社会的变迁,都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修养。学校的专业教师,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的理念、精神,把历代科学家和专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人文情怀、顽强精神,以及自然规律中的美学原则等渗透到教学中。另一方面,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要与不同的通识课程相匹配,例如,培养建筑工程师,要学会造房子,就要学习专业课“结构力学”;房子要造得美观,就要学习美学;造的房子质量要好,不会成为“楼歪歪”,则应该学习伦理学。因此,美学与伦理学应是建筑类和艺术类学生必修的通识课程。四是重视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和管理。目前大部分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有公共选修课课程模块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补充。但这类课程多而杂,课程开设随意性大,管理混乱;师资基本以青年教师为主,开课质量不高;学生对选修该类课程积极性不高,听课不认真,考核不严格。因此,学校要对公共选修课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并在建设经费上给予扶持;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对现有的公共选修课进行疏理,要按大类整合,如人史类、艺术类、科技类、经管类等,以便于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及专业特点进行选择;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优秀网络课程资源,以“网络课程+辅导教师”的形式充实到公共选修课体系中;要重视通识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通识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提高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自觉意识。五是开设通识教育系列讲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设专家讲坛、系列讲座,对不同专业或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相关的通识教育。每位专家教授在自己熟悉的专业或相近领域内精心准备若干讲座,学校可建立精品讲座专家库或网站,学生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选择相应的讲座接受教育,经教学管理部门考核后承认一定的学分。

三、严格要求和教学方法改革是通识教育成败的关键

阅读全文

高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思考

【摘要】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还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中,对于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发散与延伸。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教学资源的挖掘可以从很多方面展开。教师应该能透过小组合作,挖掘有效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开发有效教学资源。也可以鼓励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如何能够有效的对于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资源展开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是很值得探究的一个教学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还是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中,对于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发散与延伸。在这样的前提下首先无法吸引学生的教学参与积极性,也很难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也并不深入。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并且加深对于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透过小组合作,挖掘有效教学资源

开发课程教学资源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让学生透过有效的合作交流来对于很多内容展开思考与探究。小组合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们在过程中极大的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个相对开放的活动任务,并且给予学生充裕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自己来组织与设计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这首先就是给学生提供的一个很好的挖掘教学内容的平台,能够让学生发现很多相关的教学知识点。同时,学生们在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时,也会对于很多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并且会对于很多问题有更透彻的研究。这不仅极大的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维度,这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如:在讲“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大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来探讨国有企业中经营者的具体地位。课前教师可以将本课的提纲和主要内容提前交给学生,让学生考虑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上课时,由小组推荐四位同学演讲,角色分别为厂长、工会主席、党委书记、企业职工,内容分别为厂长、职工代表大会、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和功能。然后可以进一步创设相应的情境,若某企业因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导致企业亏损,职工因拿不到工资情绪低落等,请四名演员按自己的角色表演并处理好以上问题。这个教学过程首先会很有趣,学生将自己放在具体的位置中时,对于国有企业中经营者的具体地位会有更直观的认知。这便是一个非常好的对于教学资源展开挖掘的过程,并且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知识领会与吸收能力。

阅读全文

数学文化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作者:庄中文 单位:安顺学院

数学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和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素质和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功利思想盛行,传统的高等数学教育往往只看重数学的计算方法和具体结论,很少关注数学推理证明和思想,没能很好地体现数学的文化和教育功能,这无疑背离了数学教育的应有目的。国内在数学文化方面的研究时间不长,且大多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思想和方法,以期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能够从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受益。

一、数学文化和教育概览

“数学文化”,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数学文化教育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改变数学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提高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数学文化教育在其中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数学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数学哲学、数学史的研究之中。最早系统提出数学文化观的是美国学者R•怀尔德,在他的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和《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从文化生成的理论、发展理论等方面提出数学文化系统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将数学文化研究推向高潮的当属哥廷根学派著名的数学家M•克莱因,在其传世之作《西方文化中的数学》自序中写道“:在西方文明中,数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数学在工程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宝贵的、无可比拟的人类成就,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以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克莱因的另一巨著《古今数学思想》被誉称是“就数学史而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书中着重论述数学思想的古往今来,努力说明数学的意义是什么,各门数学之间以及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尤其是和力学、物理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克莱因的继承人,同属哥廷根学派的德国数学家R•柯朗与哈佛大学的著名拓扑数学家H•罗宾合著的数学名著《什么是数学》是探寻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完美之作,爱因斯坦评论说:“本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清晰的阐述。”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西方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国内较早从事数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是著名数学哲学家、教育家郑毓信教授,在数学•哲学•文化•教育系列丛书中的第一部著作《数学教育哲学》中就已经开始用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数学教育的哲学基础,提升了数学教育的理论地位。另一力作《数学文化学》从数学的文化观念、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和数学的文化价值这样三个方面构建起了数学文化学的初步理论框架。郑毓信教授在他的《数学文化学》中指出,西方数学并不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可能的数学形式,中国古代数学与古希腊数学很不相同,数学文化的研究也必须有中西数学文化的差异与比较性研究的内容。最近几年,关于数学文化的研究专著也越来越多,比如游安军、黄秦安、齐民友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给数学文化以新的解读和发展。笔者也曾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数学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现状和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给出了粗浅的分析。

进入21世纪,数学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渐渐地渗透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特别是2003年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数学史、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着手把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推向全国,随后国内一些大学陆续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在本科生数学文化教育中开展较早的应该是南开大学的顾沛老师的课题组,并且得到了听课学生的广泛认可,数学文化课程已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组后来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是公选课,受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化思想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