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政治哲学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政治哲学文化

论后哲学文化与个体的难题

作者:赵晓聃 陈敬坤 单位: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一、罗蒂认识论中的反主体性倾向

后现代主义认为,主体是现代性的一个发明或“杜撰”,这种“杜撰”的主体自发地需要一个客体,由此导致了主客二分。后现代主义者反对主客二分其实主要是反对主体性,对主体性的超越和消解自然也就摆脱了主客二分。一般认为,这种反主体性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以认识主体为核心的反映论;反对理性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和普遍主义。这几个方面在罗蒂的认识论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第一,罗蒂认为,反二元论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这种二元论传统具体表现为“本质和偶然、本体和属性、表象和实在之间的对立”。然而,如果不消除这种二元论,就无法摆脱真理符合论及其面临的困境,也无法避免笛卡尔式的怀疑对认识论造成的危害。19世纪以来,一些哲学家认为可以通过语言的澄清来填补这种鸿沟,然而罗蒂不赞成这种观点,他强调语言不是再现客体的工具,而且认知主体不可能通过语言来再现客体。

第二,在罗蒂看来,反映论预设了主体与外在对象的符合以及做出判断的正确标准,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实体现了主体对外在世界的控制和支配,因而传统的反映论在本质上预设了真理标准的存在,进而也和权力相联系,这就为权威和独断权力的存在创造了可能。罗蒂反对把知识看成反映外部世界的镜喻式的知识论哲学,反对传统的表象主义、基础主义和反映论,认为主体性哲学必须要被终结。

第三,罗蒂反对理性中心主义,要摧毁传统的“中心”、“基础”和“原则”。他认为没有人能达到永恒的基础和绝对的真理,不存在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予人以指导的永恒原则和模式。他要消除“大写的哲学”,挑战宏大的柏拉图式精神气质,提倡“小写的哲学”和后哲学文化。

由此可见,罗蒂的认识论中蕴含着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颠覆。他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一书中指出,柏拉图主义、康德主义与实证主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致力于发现各种本质是人具有的一种本质。因此在这些传统哲学家看来,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张扬人的主体性,在人的镜式本质中去准确地映现周围世界。罗蒂认为,“心灵为自然之镜”的认识模式是完全错误的,与认知主体完全分离的客观现实并不存在,也没有永恒的本质、普遍的真理或道德法则。

阅读全文

高职学生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高职学生生态哲学视角下的道德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研究高职院校生态哲学道德教育,首先必须要了解马克思生态哲学思维的价值指向,并探讨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态哲学道德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禅述目前高职院校生态哲学课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高职学生生态哲学道德文明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生态哲学;道德;文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1]协调、创新、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努力形成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做出积极的新的贡献”。高校学生具有健全生态人格,是未来承担这一重要使命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生态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强有力的生态文化教育,本文为加强高职学生生态哲学道德文明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为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生态文化意识与素养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马克思生态哲学思维的价值指向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特点是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把自然被看作是有规律运动的被动客体,人类则通过运用理性把握自然运动的规律,形成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科学与技术由此被看作人类控制自然的中介和工具,最终形成了中心主义价值观。因此,我们只有理解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特点、思维方式才能理解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文明理论内容和特点。生态哲学的基础为现代生态学整体性规律,特点是强调整体思维和开放思维、有机思维,其核心是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思维方式、自然观与历史观有机统一的生态自然观。这使得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辩证思维有着完全一致性。马克思的生态哲学论是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既作为一种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的生态道德观和文化观,又倡导绿色、协调发展的发展观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使得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成为人们的衡量生态道德的自党。[2]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渗透于他们的社会观、历史观、劳动观、自然观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的解读,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宝库。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现在生态文明,为高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二、高职学生进行生态哲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高职学生进行生态哲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生态哲学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廓清生态思想认识上的迷雾,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更好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又快又好地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全文

职业教育文化教育路径选择

摘要: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轻视文化教育的问题。本文以对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内涵发展演变分析为基础,面对中国职业教育现今对文化教育的紧迫诉求,提出“践行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观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提升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素养”三种可供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教育,路径选择

长久以来,我国学者对于所处时代“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从近代早期的“生活技能教育”发展变化为现代的“培养职业上的专门技能和知识”。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也从近代田正平所指出的:职业教育思潮以“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作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逐渐发展演变为现今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够简单地把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职业教育”的内涵,直接运用于当下,同时也不能够简单的用“职业技术教育”来代替整体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

我国《职业教育法》中对职业教育是这么描述的: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但由于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历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职业教育内涵有了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2014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本文现以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现代服务业”作为例子对职业教育内涵进行分析,该规划中指出:根据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需要面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高技术服务领域,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的新型服务人才,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和高超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通过人才专业化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从上述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来看,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对职业教育横向要求的延伸,而通晓国际标准无疑是纵向的拓展,职业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生活生存的教育,而是以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

阅读全文

文化建设下科学实践哲学论文

一、科学实践哲学的“整体科技文化观”

传统的科技哲学观念包括三个基本假设:第一,科学命题具有普遍性,理论是研究的最终成果,存在一种科学知识从地方性到普遍性的过程,最后的科学知识一定是普遍化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地方性和去语境化”;第二,实验、观察等科学中因素与理论相比处于从属地位,理论处于第一位;第三,研究的地方性场所、实验建构及所需的技术设施、研究人员所处的特定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研究中遇到的实践性难题,都视为科学知识产生的偶然因子。所以在传统科学哲学观念视野中,对科技文化的内容主次地位理解便是:科技知识处于核心地位,具有统御性,因为科技知识是普遍性和适应性的。其他的科技制度、科技教育等往往处于从属地位,是围绕着科技知识进行的,基本构成了“众星拱月”式的科技文化观。而科技实践哲学则不同,在对传统科技哲学批判的基础上,以实践为核心,它提出了自己的科技文化观念。第一,它认为根本不存在完全独立的客观世界,“只有介入世界,我们才能发现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实践就是世界活动的一部分。第二,科学研究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科学知识和其他理论知识相比,并不具有优先性,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科学知识本身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再适应”的过程,而不是“普遍性展现”的过程。第三,观察实验和科学知识本身相比不是次要的,从属的,而是必须的,他们使得科技知识变得“普遍适应”。由于科学实践哲学对科学技术完全不同的理解,其科技文化观念便截然不同。正像第三点所描述的,它认为科学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能分出主次,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地位是非常平等的,构成了“平行”式的整体科技文化观。美国媒介理论家和批评家尼尔•波斯曼在其著作《技术垄断》中曾有深刻的描述。“技术变革不是数量上增减损益的变革,而是整体的生态变革。”在他眼里,新技术的诞生是一堆黑火药里面送入了一个火苗———并不是牛顿范式下机械论所描绘的简单增减替换,而是一个整体的化学反应。技术并非作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生态的整体而存在,“重要的(技术)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不仅仅导致这个技术群的变革,而且也将导致整个相关的社会生态的变革。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实践哲学的整体科技文化观,下面将围绕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科技文化建设来展开。

二、陕甘宁时代科技文化建设成功缘何可能

抗战初期,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便开始着手进行陕甘宁边区建设。当时陕甘宁可以说科技文化全面落后,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知识匮乏。陕甘宁迷信泛滥,广大群众旧意识、旧习惯严重存在;卫生防疫知识空缺,边区疫病肆虐,人畜死亡率很高。农业生产基本是粗放式经营,基本靠天吃饭,使用原始技术和工具,农作物单产低下。工业技术非常落后,基本只有零星的轻工业,严重依赖外援,一半以上县份的人民不懂纺织。二是科技教育落后。陕甘宁边区学校极少,文盲占90%,有些村庄100%的为文盲。曾任边区主席的林伯渠曾经这样描述道:“边区是一块文化教育的荒地。学校稀少,知识分子若凤毛麟角,识字者亦极稀少。在某些县如盐池一百人中识字者有两人,再如华池等县两百人中仅有一人。平均起来,识字的人只占全人口的百分之一。至于小学,全边区过去也仅有一百二十个,并且主要是富有者的子弟。整个边区的中学生是屈指可数的。社会教育简直是绝无仅有的事。”初期文化教育与传播极端落后的矛盾使得科技文化建设形同虚设。三是科技体制空白。由于地处偏远,这块地区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科技政策支撑,也没有任何科学研究机构涉足,更谈不上科研团体的出现。按照传统科技哲学中科技文化观的观点,在如此愚昧落后的地区开展科技文化建设,应该以科技知识为核心,其他的科技教育以及科技体制为辅,才能真正开展起来。但事实不然,由于陕甘宁边区科技文化建设极端落后,简单地普及科技知识并不能达到科技文化建设的目的。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反而遵照了科学实践哲学的整体科技文化观,每一块都下足了本钱。

(一)科技知识建设

科学知识在传统科技哲学看来是普世的、客观的,不受到任何约束的。但是在实践哲学看来,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并不具有优先性。要使得科学知识变得“普世”和“优先”,必须辅之其他的技术方法,最难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让受众能够接受。陕甘宁边区当时虽然落后,但是本土的地方性知识基础非常牢固:迷信普及、传统靠天吃饭的耕作等等加剧了科学知识建立其权威的难度。特别要指出的是,科技知识还面临一个比较重要的观念———从事农业生产中传统农民所选择的“安全第一”的原则。詹姆斯•C•斯科特在考察东南亚农民的生存状况后认为,农民经济的活动并不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而是遵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因为在传统的农业中,农民的生活环境恶劣,依附于地主的情况加上自然规律的不确定性,不得不选择自保优先。“如果说把农民看作面向未来的熊彼德式的企业家,忽略了他的主要生存困境,那么,通常的权利最大化假设则没有公平地对待他的政治行为。”在陕甘宁边区的科学知识建设过程中,边区政府在技术推广和知识普及中最难做的一环也是让大众能够相信并且接受。在医疗方面,边区政府教育和动员群众,同分散在边区各地的二千多个巫神作斗争,取缔他们的活动,揭露他们的骗人伎俩,直接消灭了旧有知识滋生的土壤,为卫生防疫普及铺平了道路。紧接着大力提倡建厕所、立猪圈、挖水井、灭虱子、勤洗晒、新法接生等,改变群众中的不卫生习惯。边区政府充分发挥千余名中医、二百余名西医、五十余名兽医的作用,发动和组织他们到农村或疾病流行地区服务。在农业技术上,边区政府遵照“利用原有的落后生产工具和技术,在可能条件下逐渐进到新的”指导方针,注重推广和发挥新式农作技术和先进工具的重要作用。光华农场成立于1940年,是边区唯一的农业试验场。这里集聚着一批由林伯渠亲自从延安各单位抽调来的优秀的农业、畜牧、兽医专家。尤其是在1942年,甘泉等县流行牛瘟,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光华农场派兽医前往防治,在试制免疫血清和疫苗成功后,用铜制造注射器,用瓷瓶代替玻璃瓶,仅用半年时间,就扑灭了边区牛瘟,在群众中树立起了科学知识的权威。农场推广农作物、蔬菜、家畜良种,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狼尾谷,两年间推广到17个县,面积一万余亩。农场逐步摸索出一些增产丰收的科学方法。诸如,加强试验农场、扩大良种、研究和改良工具、精耕细作、广施肥料、防治病虫害,改进植棉打卡,兴修水利,营造气候林,改良畜种等,改进羊的饲养管理及防疫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利用,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变农业落后面貌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靖边农民说:“先种麦子插黑豆,黑豆地里带萝卜,旱涝保收。”就是光华农场向农民推广的结果。经过边区政府不断运用科学技术这一武器让广大群众能够耳闻目睹,尤其是在破除迷信以及医疗上的受益,边区老百姓终于能够接受科技这一强大武器,并且对科学知识开始接受。但科学知识还需要普及,而且科学知识本身并不能代替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技术的运用只是第一步,要科学知识扩大范围并且完全占领思想阵地,还需要科学教育的传播建设。

(二)科技教育传播建设

阅读全文

院校数学文化素质培育

作者:王宏 张帅 杜丽萍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理学院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对于理工科的研究尤其重要,数学文化素质关乎人才的发展前途,提高理工科大学生数学文化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探讨如何培养我国高校理工科学生数学文化素质这一课题,对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培养数学文化素质的意义,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质的方法。

一、培养数学文化素质的意义

(一)数学是构建人类文化的重要理性工具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数学发展的历史。综观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是数字和几何学孕育了人的理性精神,而这种理性精神又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数学规律的揭示得以体现的。古希腊文化可谓是当今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而在古希腊的整个文化肌体里都流淌着数学的血液,古希腊的优美的文学、极端理性化的哲学、理想化的建筑和雕刻,乃至社会的民主化等,无一不明显地体现着数学的理性精神,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是万物的本原”的数理主义自然观、柏拉图学派曾凭借数学来解释宇宙学而形成的“数学化的”宇宙观等,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继古希腊文明之后,西方社会进入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黑暗时期”,然而,也正是由于13世纪中叶出现的“宇宙是上帝按数学方式设计的”这种思想导致了人们对自然界数学规律的探索,从而导致了数理主义思潮的兴起,削弱了基督教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统治,使人类思想从宗教神学和迷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同时也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培根根据数学在认识自然、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指出:数学是整个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数学是所有科学的支柱。在文艺复兴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数学则起了奠基人类文化知识的作用,对此,克莱因写到:“在文艺复兴这样一个时期里,随着新的影响、知识和革命运动席卷欧洲,使人们对中世纪的文化和文明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知识分子们要为其知识的建立寻找新的、坚固的基础,而数学则提供了这样一个基础。在各种哲学系统纷纷瓦解、神学上的信念受到人怀疑以及伦理道德变化无常的情况下,数学是唯一被大家公认的真理体系。数学知识是确定无疑的它给人们在沼泽地上提供了一个稳妥的立足点。”以数学理性和实践理性为核心的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之后数学文化或以数学文化为核心的科学文化给西方社会文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刻,各种文化形式都力求寻找精确的数学概念,或者力求寻找一种具有理性诠释的欧几里德系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使得数学理性迅速伸展到各个领域,不仅天文学、物理学、哲学等领域深受数学及其思维的影响,而且文学、政治、经济乃至法律条文的制定,也深受数学与数学思维的影响,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拿破伦不仅是举世公认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也是法兰西科学的院士;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对数学也很有研究,旷世巨著《资本论》不仅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更是体现了数学的理性思维和理性分析精神;甚至后来的美国的独立宣言也借用了公理化的数学方法。在我国,儒学一向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尊崇“经学”是儒家文化的一大特点,《周易》长期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因此古代人士从幼年所受的教育大都是从读经开始,从而使得《周易》所提供的数学推理模式(即从形而上学假定出发的类比推理模式)深深为人们所接受。在当今社会,数学对社会文化的能动作用更为显著,甚至有人认为当今社会上出现“教育的工具观和技术观”,使教育研究几乎被导向获取能用来预测和控制教育活动与结果的普遍规律上来,从而使教育研究缺少了人本精神以及对人类自身终极目标的关切,也是由于社会文化的“数学化”所招致的。因此,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形成社会文化的主要力量,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之一。

(二)数学是培养思维素质的重要手段

数学学习对于人的思维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人们称数学学习是思维的体操,把数学内容作为一种载体,通过学习使人的思维得到锻炼,素质得到提高。数学代表着一种理性主义的探索精神,它鼓舞人们从事理性事理探索,使人们增长智慧,增长才干,在培养人的思维素质、开发人的创造力方面有着非凡的作用。数学和数学教育如此普遍地受到重视,不完全因为它有最广泛的用途,真正理解它的人不会完全只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待它,除了能提供观察世界的一般观念和方法外,它还对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和价值。数学教育不完全是经济目的,适用目的,不完全是功利的。比如,数学对于人的思维发展的影响。真正把握一门学科是需要人具备某些思维素质的。人不是开始就具备了这些素质,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这些素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把数学的学习称为思维的体操,经常做数学训练,就是在做思维的体操。明代徐光启说过:“人具上资而意理疏莽,则上资无用;人具中材而心思缜密,则中材有用。能通几何学之道,其于缜密甚矣!”接受数学的训练,可以培养一个人遵守严密的逻辑推理,养成缜密、严格的思维习惯,从而使人的聪明才智有效、充分的发挥。现代心理学研究更深刻地表明:人的认识并不是一个纯粹地被动地复制活动,而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反映,过去的经验在心中积淀成种种“图式”,而某些特定的期望(由环境和目的性行为所造成)又会决定去选择哪些图式。这种“期望”和“图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支配着人的认识活动,使人的知觉选择某种事物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而抑制和舍弃事物的另外一些方面,使被选择的方面突出、鲜明、生动、活泼,而使另外一些方面模糊、沉寂或消失。在数学中,对概念、定理的表述,对理论的推导证明,对量和量的关系的比较和运算,都是经过明确定义的、有严格规则的形式化语言来进行的。这种语言是一套抽象的符号系统,它的形式简明扼要,它表达的内容深刻精确。经过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数学推理所具有的严谨严密性便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稳固的“逻辑格”,这种“逻辑格”则会内化为主体思考问题的思维规则,外化为主体的行为规则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位逻辑学家曾说:“数学的光荣,便在于它现有的一切证明方法都脉络绵密、层次分明,因而天衣无缝,出不了差错。”因此,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和熏陶,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深入细致的洞察和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严谨的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素质。#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传扬国学的途径

一、大学语文传扬国学的优势与特点

(一)从高校开设人文课程的实际看,具有独特的客观条件

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相当少,更多是思想政治类课程,历史、哲学、教育、美术等是少之又少,而作为大多数理工科高校基本开设的大学语文则必然成为承担培养人文素质的重镇。再从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看,古代部分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背后的文化趋向鲜明,蕴涵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徐仲玉主编《大学语文》带有明显的“国学”色彩,钟情于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品位和情趣,共收录从先秦到现代65位作家(包括无名氏的《诗经》《汉乐府》)共96篇作品,其中的“文质兼美”的古代文学作品83篇,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十余篇,包含《诗经》《论语》《老子》等经、史、子、集的经典选文,与现代作品数量相当;唐宋诗词文多达42篇,占总选文量的一半,颇能体现“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可谓“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的范本。鉴于此,大学语文就成为传播国学的最佳课程。

(二)大学语文传承国学的学科优势及特征

大学语文与其他课程相较,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高校专业课以及基础数学、物理等颇带枯燥,而政治、法律等太实,大学语文则作为高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与人文课程,散发着灵光,洋溢着文学与文化双重魅力,人文色彩浓厚,可以陶冶思想情操、升华生活趣味。其特征还在于:1.文史哲涵摄、文理兼融、多学科交叉。内容主要是涵盖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可以兼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艺术批评、美学等广泛的人文学科领域,乃至可与自然科学有某种联系;而且作者众多,亦包括科学家的美文,可以做到文、史哲、理秘响润通,特别是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互渗融合。2.靠语言功能优势,且注重与心灵、生命对话。学生可与古今一流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军事家、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进行心灵交流与精神对话,倾听对人生万象、宇宙万物深邃的思考,对人的生存困境的透视,以及对真善美的恪求。3.以情感人。传授知识以及传扬国学精神时,不是靠灌输而是以细腻、丰润的情感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熏染,使学生获得更持久隽永的心灵陶钧和审美享受。4.归宿:人格培养。在闪烁着智慧和真情光芒的作品中,获得知识的熏陶,生活的情趣与人生真义的感染,激发其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担当感,最终归于人格境界的提升。5.可通过感受画面美与领悟意境美传承国学。6.重视生命感悟,想象卓特,以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

二、大学语文传扬国学的路径与方式

(一)提高认识,营造重视国学教育的良好氛围,从思想上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阅读全文

文化研究与文化诗学探讨

摘要:

文化诗学与文化研究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思潮。文化研究是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跨学科交融。它以其不确定性、开放性、实践性、多元性等给处于模式化境地的文学研究开拓了研究空间。文化诗学的提出是在对中国传统文论继承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的合理成分,从新的角度来研究文学,让文艺学回归文学,也是对文学的新的界定。

关键词:

文化研究;文化诗学;政治性;审美性;诗意性

文化研究的发展为文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它以其不确定性、开放性、实践性、多元性等给处于模式化境地的文学研究开拓了研究空间,带来了新视野。而文化诗学提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泛文化研究的“拨乱反正”。文化诗学的建构,开创了中国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的新局面、新阶段。文化研究与文化诗学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思潮,在研究对象、方法、立场、学科属性、追求的价值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别。对两者渊源、发展与不同的分析,会避免陷入两者概念的误区,同时对文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研究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一)文化研究的发展

阅读全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与文本解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与当代性,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塑造的现实和文化空间,探讨了哲学的当代性与哲学家的当代性。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具有一种现成理论的作用。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并在传统的社会制度变革与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要想在社会变革中占据有利的政治思想地位,就需要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解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文本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与当代性

与任何其他哲学相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也是一样的,作为在历史潮流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特性是十分突出的,并且,伴随着历史的展开以及人们的认知观念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在新的时展之中将会彰显其独特的价值。在人们对于客观事实的认识以及长期的经验总结之中,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已经逐渐进入一个较深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究与学习,对于其本身的发展以及对于人们自身认识的构建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不仅仅是指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文本中所包含的对于现实社会的解释与经验藐视,而是指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认识,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展的今天逐渐建立其独特的时代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为人们所用,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永远活下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哲学的当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时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时展之中不断被赋予的价值与意义。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哲学当代性主要是指其自身与自己的所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中具备的解释客观问题,对现有的客观实例进行解读,已经正确解答问题的真实空间。在理论创造中,逐渐形成的哲学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研究之中人们的主旨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从历史中提炼出来的,并且在历史中发挥着其强大的作用。而在时展的今天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是想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与今天的时代相互融合,并在新时代中发挥其重要价值,体现其新的作用。[1]对于哲学当代性的讨论,绝不是一个对于既成哲学的出现进行的讨论或者对于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时间性问题,而是主要指哲学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必然性重合或者对接,在这样的重合与对接中发挥哲学重要作用的过程。哲学本身具有的强大包容性,对于其快速地融入到当今社会中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塑造的现实和文化空间

1、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再解读:寻求本真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文本思想,本身就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在今天的时展中,这两种基本概念的差异性对于当代更好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有较大的帮助。马克思主义文本,是马克思以及恩格斯所构成的哲学理念,这样的哲学理念具有较为单纯的性质,并且并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一种将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社会历史实践进行相互混合的一种产物。在今天的时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在马克思主义文本之上的,并且在当今社会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影响社会与历史的作用。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人们需要研究的哲学。[2]马克思主义文本在经过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等人的塑造之后,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意识形态,对于后世人们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历史的严谨与发展,人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文本赋予新的历史价值。后世的哲学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不断研究与探索,结合当时的时展背景以及客观的历史事实,为马克思主义文本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这样的时代意义能够帮助马克思主义文本更加丰富与完善,并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这样通过历史影响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适合时展的新特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文本思想上的新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的社会变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