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证券基金投资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险控制
摘要: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开放式证券取得长足进步,已成为目前一种应用率较高的投资方式,可将其看作一种金融产品,具有较强市场性,在扩大证券市场范围及提高其宽度方面,该投资方式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与影响。不过,在运行时所遇到的风险比较多。因此,应积极应用各项有效对策,实现对风险的精准控制。
关键词: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
针对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而言,以基金管理公司为对象,在设立基金阶段,承担基金发行任务的相关单位,并未固定总份额,可以实际需求和经营对策为依据,不间断发行,同时对投资者而言,按照自身需求,可以在任何时间购买或者赎出被基金管理公司收购的基金,且将这部分基金转换成现金。在市场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改善投资基金发展局面。但因为运营时遇到的风险较多,所以会影响其发展范围扩大。因此,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刻不容缓。
一、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险
(一)信息风险
在有效掌握信息披露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探析和研究发现,对于投资者来讲,难以全面把控既有基金实际收益,必须将其从基金管理公司赎出,才可以明确收益情况。对于基金净资产,通常基金管理公司隔一天便会将其公布。不过,在公布前一天,投资者将赎出基金,换言之,在他们决定要赎出基金时,会将上一星期的净资产数值作为参照,若是在赎出基金的这一个星期,净资产数值波动比较大,将对投资者产生不利影响,无法保证其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而引发更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进展状态
证券投资基金已有140多年历史,它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始入我国则是2000年。我国的证券基金投资从发展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余年,无论其品种、数量和规模,还是监管政策、运行水平及投资理念等都有全面系统的长足发展和质的大幅跃升,但相对于成熟的欧美金融市场、新兴的亚洲和拉丁美金融市场,尽管发展态势和速度更好更快,但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概论 借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世界投资基金发展的蒸蒸日上之势,我国的证券投资在金融经济市场中的地位得以越来越牢固,基金投资自此逐渐成为国内投资行业的重点投资对象和投资种类。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在金融市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并且开始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核心投资主体,因而对我国的证券投资市场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而随着我国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大家对金融投资的热情日益高涨,继而越来越关注证券投资基金。鉴于个体投资已逐渐成为我国证券投资的主力军,且证券投资基金已不断被投资者关注和青睐,因此研究证券投资基金就显得非常迫切而又十分必要。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证券基金投资目前处于开放式的基金投资发展阶段,这是因为它仅始于2000年的不长时间。当国家证监会出台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不到一年,我国的证券投资就跨入了从封闭式基金向开放式基金发展的新里程,2001年9月国内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发行。这标志着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迈出创新性的一步,相信随着证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金投资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开放式基金对于证券基金投资业的影响无疑非常巨大,它相对于以前的封闭式基金可以大大活跃基金投资市场,给整个基金投资行业注入强心剂。自第一支开放式基金成立以后,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它正在或已经在迅速改变着国内整个证券投资业结构,进一步促进全国基金业发展。而我国另一支以债券形式成立的基金则是南方基金管理公司的南方宝元债券基金,它发行于2002年8月;同年12月,国内首家由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国安基金管理公司也宣告成立。据调查,我国首支系列开放式基金是由招商基金管理公司于2003年3月成立,其中包括招商安泰系列股票、平衡、债券A及债券B等;2003年5月,我国首支保本型基金———南方避险保本型基金发行,同年12月首支准货币型基金———华安现金富利基金也公布成立。 经过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初期,进入奥运年我国的基金行业规模越来越庞大,各式各样的新基金产品层出不穷。据统计,截止至2004年全国的基金发行规模已超过前三年前发行总数共有51支,其总资产超过2800亿元,占我国股票投资市场总额的超两成,成为金融投资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投资品种。2005年4月,我国首只FOF———招商证券基金宝正式发行。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于2006年5月也推出全国第一支生命周期型基金———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华安基金管理公司于2006年10月,推出中国首只海外投资基金———华安国际配置,开创了海外投资先河。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行特点 1、基金的持仓水平与经济市场情势密切相关。基金持仓水平与经济形势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基金用于股票投资上的量,因为股票投资反映风险投资的态度和体现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另外,通过基金、股票投资还能体现和反映基金投资对于经济形势的把握和掌控能力。 2、基金管理公司自身的集中度水平相对较高。据有关数据反应,我国目前的基金资产大部分被已较早发行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所占据,如2009年业界前十位的基金管理公司就占据了整个基金行业半成及以上的基金资产,直至今日这种状态也始终未被改变,其基金占有率一直保有达50%的上下水平。 3、基金的持股集中度与市场走势关系不明显。基金持股集中度的定义,是指在基金投资股票领域中前十大重仓股票的市值之和与拥有股票投资的基金之间的比重。而基金的持股集中度则从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基金管理人,对基金的管理能力和对市场的预测能力和掌控能力,即持股集中度越高说明基金管理人对于所选股票的信心越足,也由此体现基金管理人对于市场的分析能力。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基金持股集中度保持在28.6%,其中开放式基金的持股集中度为28.1%。可以看出,我国的基金持股集中度对于市场经济形势的反应程度并不够明显。 4、基金的行业集中度高必与市场走势相关。所谓基金的行业集中度,就是基金的股票投资中重仓股票行业占基金股票投资之间的比重。而基金行业集中度,又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基金管理人对于市场走势的判断能力和投资个性化能力。据2009年的相关年报披露,我国基金业的行业配置主要集中在证监会批准许可的一级行业和制造业为主的二级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基金或股票投资收益率较高较好,因此说基金的行业集中度与市场走势相关。 5、基金对投资对象的选择具有趋同性。对于基金投资对象趋同性现象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应是证券投资市场本身造成,因为证券投资市场中优质的投资股票很少,而大部分基金管理人的分析能力和操作手段又近乎相同,得到的信息内容和质量也大同小异,因此选择的投资对象大多集中为公认的几支优质股,这就形成基金投资对象的趋同性,而且既普遍又严重。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行现状 1、基金的持股集中度趋同并集中。基金的行业集中度越高,就说明基金管理人对于基金市场的分析能力和掌控力度就越强和越高,以及对行业投资的信心越足,对这一行业股票的收益期望自然就高。2009年年我国基金业的行业配置,主要集中在证监会许可经营的一级行业和制造业二级行业,而且其产品品种日益丰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基金起初的种类主要有价值型、成长型和平衡性三类,后来随着证券业的蓬勃发展而在上面三类基础上,基金管理公司又开发出了债券型、指数型及系列基金等多种类型,这就促使我国现在的投资基金类型可以媲美国际成熟的基金投资市场的基金种类。#p#分页标题#e# 2、基金的投资理念日趋理性与成熟。随着国家对证券投资市场秩序进行严格整顿和规范管理之后,我国的基金投资行业运行将会越愈发成熟,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理念将会更理性并与国际接轨,由简单的被动坐庄向价值挖掘式发展,开始注重对个股基本面及整个行业和市场形势分析研究,严格按照合约要求规范自身的基金投资行为。 3、具有比较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的基金业发展有法可依,得到政策的支持和保护。与此同时,规范和优化基金投资市场环境,对于我国证券投资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因此除《证券投资基金法》外,国家证监会及相关监管机构还制定与补充有相关的政策法规。 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探析 (一)证券投资基金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从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得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时间尚短,虽然它对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投资理念、投资环境,特别是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及促进金融投资产业结构改善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不能掩饰所存在的问题。 1、存在非理性因素。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是非理性因素,主要有基金投资人和基金公司两个方面。前者体现为大部分基金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过于乐观,只看到市场带来的短暂客观回报,于是失去理性大量购入基金,甚至倾其所有不惜以高利贷等形式举外债购买,一旦基金走弱势必损失巨大,究其原因是因为投资人缺乏基金知识导致投资不理性。而基金公司的非理性,则主要受高利益回报的原因造成,因为公司的收入主要源于投资者的资金提成,因此主动提高收入提成,通过扩大资产的控制规模增加利润,容易造成基金风险并给双方带来损失。 2、市场环境制约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大多投入证券交易市场,而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大部分较差,因此投资基金便集中于有潜力的上市公司股票,导致资金扎堆,使得股票波动进而增大基金风险。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缺少有效的避险保值手段,使得基金管理者对于市场的应对方式非常有限,难以甚至无法对市场进行双向操作,一旦基金开始亏损就只能一直亏到底。 3、行业管理普遍乏力。我囯目前的状况是:一是基金持有人大会根本没有按时举行,实际上是名存实亡;二是基金管理人的道德水平,远未达到为基金持有人尽力谋取利益之高度;三是独立董事制度由基金管理公司设立,所聘董事只对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忽略基金持有者的利益;四是基金管理费只与基金规模挂钩,而与管理水平没有关系,导致基金管理混乱;五是政策法规缺乏关联性,不是监管和处罚不到位就是滞后。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建议 鉴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所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现提出五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1、全面增强队伍素质和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对于监管者和基金公司而言,主要重于政策层面和道德职责方面的建设,而对于广大投资者,最主要的是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2、加强规范化建设,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强化规范和证券基金自身内部结构的规范改造。 3、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制度,将证劵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与收入挂钩,以切实保护基金投资者的投资利益。 4、扩大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规模,不断创新基金投资产品,使市场发展多元化。 5、建立中外合资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学习国外先进的基金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健康发展。 四、结语 证券投资基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金融投资市场的一种主要投资对象,近年来它的投资火爆程度实属惊人。本文通过对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介绍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和现状,并对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以此提出建议,以期对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证券投资交易行为探析
摘要:在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重要的投资主体,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共同构成了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的主要投资力量。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交易行为会受到个人投资者与监管部门的共同关注,对其交易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证券投资基金的角度深度分析证券投资交易行为以及其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证券投资;市场交易;影响;羊群行为;监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居民的可支配资金变得越来越多,金融业随之兴起,结合现阶段我国投资基金的投资结构来看,个人投资行为以及机构投资行为是最常见的两种投资方式。而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金融运作的主导部分,其投资趋向、方法以及关联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规范证券投资市场交易行为,保障市场健康运作直接关系着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深厚的研究价值。
一、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交易行为分析
1.证券投资基金相关概述。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集合投资方式,即运用发行基金份额的方式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基金托管人进行管理和运用,进行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资,在获取收益之后,将按照相应的比例反馈给广大投资者。目前,证券投资基金是金融市场覆盖最广泛的投资工具。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以及行业实务,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理解为投资工具或是投资组织,对于投资者而言,它属于投资工具,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它则应归纳到投资组织的范畴,其核心特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专门投资于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资基金。第二,证券投资基金设立遵循着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第三,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所依赖的是深层次的信托关系。第四,证券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单位的方式进行资金募集。第五,证券投资基金是独立核算的投资组织。相较于普通的机构投资以及个人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具有五项特点。一是资金规模庞大。它是将许多投资者的资金整合起来交由托管人进行管理运用,因此其资金规模远超机构投资与个人投资。二是通过组合投资分散投资风险。证券投资基金可基于金融市场形式对投资组织进行灵活调整,力求风险的最小化以及收益的最大化。三是投资管理更具专业性。与一般投资人相比,基金管理人员往往拥有更加专业的投资知识以及更加广阔的信息渠道,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投资决策的可靠性。四是降低交易成本。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规模大,会受到广大券商的重点关注,且常常会给以更多的优惠条件。同时广阔的信息网络则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增加。此外,专业化的服务也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带来的成本增加。五是投资领域更加广阔,证券投资基金可以进入到一些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无法将涉足的领域,包括证券回购市场、银行拆借市场等,获益手段更加丰富。
2.证券投资交易行为。对于证券投资基金而言,其交易行为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逐步从随机性投资向规范性投资的方向转变,简单来讲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开展市场调研、投资分析并注重选定证券投资基金进行购买。在此过程中,投资者群体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借鉴、学习以及经验交流,或是接受第三方投资指导,因此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也被称作“羊群行为”。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变动的背后所体现出的是人们对商品经济运作规律的认知逐步加强,而随着投资者规模的不断增加,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市场规模也会逐步扩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必将获得明显提升。而从个人投资的角度来看,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的转变则能为其带来实际效益,控制投资风险。
3.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的发展特点。结合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情况来看,其交易行为呈现出以下三个发展特点。其一,常常遵循价值投资理念进行选股。投资者进入金融市场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投资交易时往往更加偏向于收益能力强、市场预期好、估值高的股票,但对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关注较少,这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以依照普遍的理性标准进行投资决策。其二,非理性投资行为普遍存在。一方面,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表现出明显的“羊群行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项。一是弱有效市场下的从众心理,简单来讲就是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具有与他人做相同事情的本能。与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投资市场发展尚显滞后,许多方面都不够完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散户,规模规模小且缺乏专业性,加之市场信息披露不充分,因此一旦股市出现下跌,就会有许多人盲从他人抛售股票。二是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我国对基金行为监管的核心在于信息披露,在这种条件下,公司按照规定披露的投资组合报告是其投资行为判断的主要依据,而投资者为了提高获益可能,会选择跟随业界表现较好的基金投资组合。而且现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管理是以年为周期,而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在一年期限内完成选股并确定最佳交易时机具有很高的难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亏损,因此管理人也常常选择跟随业界优秀基金的投资组合。三是基金投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现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中的大部分研究机构都不具备专业水平,常常依赖于对上市公司或是大盘走势的分析,加之信息获取途径重合,大部分基金管理人所关注的市场信息以及使用的经济模型都大同小异,导致投资交易表现出趋同性现象。另一方面,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表现出明显的“窗饰效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司之间的经济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为了能够博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任,很多公司会对自身业绩进行修饰,以迎合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而会计信息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则使得“窗饰效应”进一步加强。“窗饰效应”对于基金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严重的危害,不仅会阻碍基金业绩信息的正常传递,导致投资者判断错误,出现亏损,还会影响基金业绩的持续增长。其三,投资交易行为开始呈现出向理性转变的趋势。虽然非理性投资行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非理性投资行为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而理性成分则不断增长,证券投资基金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偿债能力以及流动性等指标,这是说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理念正在悄然变化。
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
一、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成因
(一)理论原因
基金业目前是证券市场上较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因此中国基金业的羊群行为主要还是来自于理性羊群效应。基于理性羊群行为的研究模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信息串联模型、基于委托—关系模型、收益外部性模型。1999年Wermers对这些理论模型进行了归纳,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理人对自己的名声很看重,他们在决策时会忽视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反而会跟随大多数的投资者采取行动;二是不同的投资经理可能从之前的具有更多信息的经理人的投资行为获得同样的私人信息,从而导致他们的投资行为趋于相同;三是不同经理人的投资行为表现出趋同性,可能是因为都得到相同或相关的私人信息,或者都采用同样的指标来进行分析等;四是不同机构投资者可能具有相同的风险偏好从而导致一致的投资行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之所以产生羊群效应,一方面是由于上述理论因素,更主要的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原因。
(二)中国所特有原因
第一,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缺乏充分有效的投资信息,使得投资者倾向于选择相同的投资策略。另外在中国的基金行业,由于与投资基金有关的法律制度不是很健全,很多投基金会投向高成长的国有企业,以期获得高额的报酬。这两点也有助于羊群效应的发生。第二,股票市场“高收益股短缺”以及股市的“高投机性”现象。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国有企业,使得一些高成长性、收益较好的国有企业备受投资基金)的亲睐,从而助长了羊群行为。第三,大多基金投资者持有短期投资理念。中国的投资者都很想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利,而不会把投资基金当作长期获利的工具。一旦投资基金投资失败,各投资主体的短期持有心理又立马高涨,他们会要求基金公司还他们一个公道,迫于公司形象、舆论媒体的压力,基金公司会改变原有的投资策略,跟随主流的投资策略,造成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第四,中国的证券市场缺乏卖空机制。卖空机制能对冲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从而保证在一定风险水平上有高的收益。但是缺乏卖空机制,限制了投资基金的操作空间,致使投资基金在证券市场上选择相同的投资策略,导致了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发生。
二、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解决对策
(一)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丰富基金投资品种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措施探索
一、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概况
(一)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的内容
1.基金投资收益率。在进行证券基金投资时,投资者追求的目标是获得高收益,因此在对投资基金进行评估过程中,其首选指标就是基金的收益率。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方面,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方便计算;另一面,投资回报率是没有量纲的指标,非常方便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因此,收益率在很长时间内都是评估投资绩效的唯一指标,而且从其产生至今,仍然是很多人关心的唯一衡量指标。另外,收益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它不仅和风险水平相关,而且和市场平均收益率、市场利率水平和基金所在行业与经济背景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机会成本思想来进行分析。
2.基金投资风险。马科维兹的现资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过程中,风险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市场共有的,任何投资者采用任何投资途径都是无法规避的,而非系统风险是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来有效的规避和分散的,不同种类的投资对系统风险反应的灵敏度不同。对于投资总风险,现资学中常用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表示,它反映了投资收益的不确定程度。
3.投资基金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投资基金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证券选择能力,即其识别价格被低估的能力;二是时机选择和机会把握能力,即基金管理者能够准确的判断市场行情和发展趋势的能力;三是风险分散能力,即基金管理者在进行证券品种选择和时机选择时能够清醒的意识到其一次失误所导致的后果,其通过投资组合发挥其投资才能,使其所选择的组合能够优于市场表现的能力。
(二)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的意义
第一,证券基金投资对于投资者来说,其评估可能只限于资产净值的增长率,然而限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更多的投资者仅仅关注的是基金的短期市场价格表现,从而忽略了基金长期的趋势,这对于基金长期评价来看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市场上的基金其实是作为银行储蓄的替代品出现的,对其进行业绩评价时,就不能够简单的与常见的银行储蓄品种进行比较,针对投资基金的评价还要充分考虑其风险水平,因为其中涉及到基金的超额收益情况。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特征分析
近年来,基金行业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发展迅猛,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正式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共有1079只,其中以中国大陆境内市场为投资对象的基金有1028只,以中国大陆境外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QDII基金有51只。毫无疑问,基金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但在过去的一年,我国基金业整体亏损超过5000亿元,是继2010年后,再一次全军覆没。基于这种现状。创新将是基金发展的最佳选择,但基金的创新离不开对投资资者分析和基金产品设计。 一、我国基金投资者结构分析 基金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是投资者的重要投资工具,因此,基金在品种上的创新就应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为满足其需求,就应该全面了解投资者。综合当今中国基金市场的发展情况,主要将投资者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两大类。 1.机构投资或者 目前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和企业资金等。从保险资金的需求看,安全性是其投资决策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一些能够为其带来稳定收入的债券和以低风险方式运作的基金品种如债券基金应是其投资的首选;从社保基金的投资需求来看,安全性也是其在选择基金品种时所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可以恰当地设计一些低风险的基金品种供其投资;相比较而言,企业资金可以承担相对较大的投资风险,因此一些成长型的基金较能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 2.个人投资者 我国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所占比重一直偏大。由于散户资金规模巨大和投资群体偏好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基金设计品种的多样化。研究表明我国个人投资者具有以下特征: (1)基金投资者中近一半是中年人。调查结果显示,30—50岁之间的中年投资者占48.9%;20-30岁之间的投资者占了43.1%;50岁以上的投资者占6%;而20岁以下的投资者只占2.1%,从总体看,承担风险的能力为两头小,中间大。 (2)基金投资者近8成为中低收入者。按照目前的居民消费水平,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人属于中等收入者,月收入3000元以下则属于低收入者,月收入10000元以上属于高收入者。调查显示,基金投资中,中低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据了将近八成,而由于他们月收入较低,生活负担较重,大多需要较为稳健的投资品种。 (3)农民投资者将快速增长。调查显示,有51.8%的基金投资者是普通职员,而工人、公务员和其他职业分别位列第二和并列第三,分别为8.5%和8.4%;自由职业者占7.6%;学生占7.3%;农民仅占1.8%。由此看出,面向广大农民的基金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 针对以上我国证券投资者的特征来看,投资者的目标主要定位于获取较高的资本利得,对现实的红利收入并不在意,因此针对现在证券市场的特点进行基金品种设计时,应考虑对普通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的基金。 二、基金品种创新 通过上述对投资者的分析,并参照国外成熟基金的运作经验,目前我国可以发展以下基金产品: 1.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其操作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相关联的现货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对冲基金起源于美国,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球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为1.917万亿美元。但现在的对冲基金已经变成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投资活动的复杂性。 近几年来,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日趋复杂,种类层出不穷,如期货、期权、掉期等,这些衍生产品的直接目标是对冲风险,由于其成本低、高风险、高回报等特性,逐渐成为对冲基金进行投机行为的主要操作工具。 (2)投资效应的高杠杆性。 对冲基金往往利用银行信用,以极高的杠杆借贷在其原始基金量的基础上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扩大投资资金,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获取回报的目的。对冲基金所具有的高流动性,使得对冲基金可以利用基金资产方便地进行抵押贷款。同样,也恰恰因为杠杆效应,对冲基金在操作不当时往往亦面临超额损失的巨大风险。 (3)筹资方式的私募性。 对冲基金只能通过私募发起,证券法规定,它在吸引顾客时不得利用任何传媒做广告,投资者主要通过投资银行、证券中介公司或投资咨询公司的特别推介等参与投资,这些投资者被认为是具有自我保护能力的。 (4)操作的隐蔽性和灵活性。 证券投资基金在投资工具的选择和比例上有确定的方案,例如平衡型基金指在基金组合中股票和债券大体各半,而对冲基金则完全没有这些方面的限制和界定,可利用一切可操作的金融工具和组合,最大限度地使用信贷资金,以牟取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回报。 截止2011年末,我国已经出现了私募对冲基金,而公募对冲基金仍没有进入市场。因对冲基金能规避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进而满足了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因此在未来中国的基金市场,对冲基金一定会成为主要力量。 2.公司型基金 公司型基金在法律上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投资公司,基金投资者是公司的股东。公司型基金在形式上类似于一般股份公司,但不同于一般股份公司的是,它委托基金管理公司作为专业的财务顾问或管理公司来经营与管理基金资产。其具有契约型基金所不具备的制度性优势:#p#分页标题#e# 第一,公司型基金保障了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投资人对公司型基金的投资是一种权益投资,它直接构成公司的股本,资产为投资人所有,股东选举董事会,由董事会决定是由发起人本身或其相关机构,还是挑选其他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来具体负责管理基金业务,作为公司型基金投资人的股东享有法律赋予的权益。这种制度安排优势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我国现行契约式基金在基金治理结构上的缺陷。 第二,公司型基金可以直接融资。公司型基金本身具有法人资格,公司依据章程来经营,按照股份公司的模式来运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既可以通过增资扩股,也可通过正常途径在许可范围内向银行融入资金,使公司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而契约型基金因受到制度限制,根本不可能向银行融入资金。 第三,公司型基金机制便于长期投资。公司型基金同一般股份公司一样,其投资行为的规范程度较高。除依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以外,都可以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持续经营,这既有利于公司进行长期投资,获取稳定的收益,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 第四,公司型基金有利于促进基金投资品种的多元化。根据国外基金市场的经验来看,公司型基金可以灵活地指定投资策略、选择投资品种,即可投资流通股、债券和可转债,也可部分地投资于基金认为有成长潜力的产业,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为公司型基金的成功运创造了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司型基金不仅能够改善契约型基金在制度上的缺陷,还能利用其规范和具有法律保障等特点,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品种。由此可见,这种基金运作方式的改变,将在维护投资者权益,完善基金结构、推动基金市场的稳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金投资风格与市场波动性的关系
基金投资风格是指基金在投资组合构建的过程中,根据市值、市盈率、动量效应等资产收益率的解释因素对基金规模、管理以及投资对象进行分类选择而产生的差异性。基金由风险与收益的差异性而分为成长型基金、价值型基金、平衡型基金、保本型基金和主动型基金。据2012年4月统计数据可知,成长型占27.5064%、价值型占10.8826%,平衡型占9.5116%,这三中占市场的份额超过50%,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代金融理论广泛用稳定性衡量金融资产风险的大小,研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对资产定价、资产组合构造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Engle提出了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他发现了经济时间序列中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可以预测的。 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便是Bollerslev对ARCH的发展,GARCH模型是ARCH模型族中的一种带异方差的时间序列建模的方法。EGARCH(指数GARCH)模型是由Nel-son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刻画条件方差对市场中正、负干扰的反应的非对称性,它不仅同GARCH模型一样能反应波动集群性,还克服了对称的条件方差函数不能够准确描述资产收益率波动的缺陷。借用现资理论中衡量风险的指标———收益率的方差,可对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进行衡量,方差越大,对应的股票价格波动性就越大。目前国内在基金投资风格与证券市场稳定之间的关系方面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主要研究该问题。分析框架如下:首先证明出证券市场有杠杆存在,然后建立基金投资风格的收益率方差同证券市场的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可从数据中直观的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1模型设定和样本数据 1.1模型设定 EGARCH模型一般模型为:log(h2t)=α0+qi=1Σαig(ηt-i)+qi=1Σβjlog(ht-j)(1)其中:g(ηt)=θηt+γ{|ηt|-E(|ηt|))}(2)ηt=at/ht(3)EGARCH模型能刻画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杠杆效应)。模型中参数无限制,且杠杆效应可通过θ的正负来检验。条件方差h2t被表示成指数形式,意味着它非负且杠杆效应是指数型的。α0用来反映外部冲击,即反映各种宏观信息对股市波动的影响,α0值越大表明波动性对市场走势变动反映较快,反之成立。βj用来反映股市波动自身的记忆性,当βj>1时,系统本身会放大前期的波动,而βj在0和1之间时,βj越接近1,说明波动性削减越慢且将持续存在。在金融市场中,α0值通常会小于βj值;两者之和反映了外来冲击对系统整体波动影响的持续性,通常情况下小于1,当两者之和大于1时,表示冲击影响有增强的趋势,而两者之和越接近于1,表明冲击影响的持续性越强。若参数θ为负数,且绝对值在0和1之间,则负冲击所引起的波动大于相同程度的正冲击引起的波动;若θ为正数,则相同程度的正冲击所引起的波动更大;若θ为0,则波动性对正负冲击的反应是对称的。 1.2样本数据描述 考虑到数据的代表性,数据选用的是2007年1月4日至2012年4月26日的上证指数的每日收盘价,而对应的时间点的基金选的是成长型、价值型、平衡型基金公布的净值作为原始的分析数据,然后根据收益率的公式计算各自的每日收益率,同时计算出收益率的方差。选择成长型、价值型、平衡型三种基金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此三种基金的净值最高,能够更好地反映基金风格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数据采用EVIEWS5.1进行处理。 2实证结果及分析 运用EVIEWS5.1进行EGARCH(1,1)模型检验,最终结果见表1、表2、表3。EGARCH(1,1)模型的参数均显著,说明序列具有杠杆性结论,也就说明证券市场有很大波动性。对收益率回归的结果:r=0.282r1+0.146r2+0.757r3-0.00078t(11.1)(2.24)(26.2)(-4.36)(5)式(5)反映了基金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其中r为市场平均收益率,r1、r2、r3分别表示成长型、价值型、平衡型基金的收益率,而三种类型的基金收益率都和市场的平均收益正相关,都能提高证券市场的收益率。式(5)中三种基金的份额是1:1:1,也就是说相同的份额下平衡型基金的收益率对市场平均收益率的影响最大。另外,r2为0.898,表明离合的优度好;Prob(F-statistic)为0,方程通过显著性为5%的检验。var(r)=0.36var(r1)-0.018var(r2)+0.917var(r3)t(12.8)(-3.73)(42.54)(6)式(6)反映了证券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关系,var(r)反映出市场收益平均波动性,var(r1)、var(r2)、var(r3)分别表示成长型、价值型、平衡型基金收益的波动性,其中成长型和平衡型基金收益的波动和证券市场收益的波动性正相关,而价值型基金收益的波动和整个市场呈负相关,价值型的投资有利于减小证券市场的波动性。 3结语 基金投资风格主要分为风险偏好、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在相同份额下,成长型基金对证券市场波动性影响系数为0.36,小于平衡性基金的影响系数(0.917),但由2012年4月统计数据可知,成长型基金的份额约为平衡性基金份额的3倍,因此成长型基金对市场波动影响最大,因为市场份额最大,可知风险偏好对基金收益的影响最大。而且成长型基金与市场波动性呈正相关,意味着其份额的增加会加大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而价值型恰好相反,其增加会减小市场的波动性,平衡型恰好介于两者之间。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论文
一、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现状
1.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支柱,是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为目的,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也被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或职业年金。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1986年我国政府就开始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并于1991年国务院正式发文提出建立企业年金的前身――补充养老保险。1995年劳动部出台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进行了初步规定。2000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明确了年金的市场化管理这一政策要点,此后企业年金开始逐步发展。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确立了建立企业年金的主要规则。2013年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为企业年金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4年国务院正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至此,我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从制度上实现了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目标。
2.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特殊性。
2004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的第十条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明确了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采取缴费确定型(definedcontribution,DC)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行中,职工的退休收入取决于退休前的缴费额和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因此,在缴费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企业年金基金是根据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和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缴费,即企业年金基金本金;二是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而形成的收益。企业年金基金实质上是商业基金的一种,与证券投资基金相类似,但是由于年金基金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这一特点,其投资原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根据其特性加强投资管理。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预测未来时期企业年金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时期内维持收支平衡的总平均缴费率,并将基金积累需求分摊到计划参与职工的整个工作期,使在职职工把一部分劳动收入积累起来,并在职工退休后,用基金积累兑现当初的企业年金承诺。因此,计划参与职工在工作期间的缴费积累就会形成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储备基金。但在企业年金基金的累积期间,由于金融市场上各种风险的存在,必须要求企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运营,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让企业职工“老有所养”。
3.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及投资管理现状。
随着企业年金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社保机构、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机构逐渐参与到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中来。2004年出台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及2011年修订出台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为规范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营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特别是明确了企业年金基金可以进行市场化的投资运营。目前,我国使用的企业年金投资工具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根据2011年公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47条规定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万能保险产品、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以及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金融产品。从年金基金的规模来看,自2000年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博时基金的数据显示,在2000年底,中国只有16000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560万人参加,但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已经积累了191亿美元。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超过33,500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与人数达到1179万人,基金规模为253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26.18%,年均增长率33.27%,远远高于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30日,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管理的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为72171个,参加职工2210.46万人,积累基金7092.39亿元,投资管理机构实际投资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金额为6855.99亿元,投资组合数为2689个。2014年三季度以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累计收益额为368.24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46%,累计收益率为6.01%。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其投资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