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al Heritage and Museum Studies
《自然遗产与文博研究》创办于2012年,主要栏目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双重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内容使您能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解最新趋势。是一份专注于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以及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期刊。它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人员、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及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以促进对自然遗产和文化资产的理解、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深入探讨某一特定主题或事件,例如世界遗产申报过程、重要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等。
此外,还涉及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如3D扫描、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如何助力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存档和复原工作。自然遗产与文博研究面向的主要读者群体包括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自然遗产地管理者、博物馆工作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等。同时,对于那些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学生和社会公众来说,也是一个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它强调原创性和科学性,所有稿件都需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程序。通过分享世界各地的最佳实践案例,该杂志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全球范围内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双重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1、本站并非自然遗产与文博研究杂志社和自然遗产与文博研究编辑部官方网站
地 址:广西南宁市东葛路66号
邮政编码:530023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西南宁市东葛路66号,邮编:5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