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与能源法评论》创办于2016年,主要栏目有第一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第二篇应对气候变化、第三篇热点研辩,丰富的内容使您能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解最新趋势。专注于环境资源法和能源法领域的前沿理论探讨、立法研究及实践问题分析。杂志旨在呈现国内外环境资源与能源法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为国家政策制定、立法与司法实践以及行政管理提供学术支持。除了传统的纸质出版形式外,还会定期组织或参与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与其他学术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创刊以来,环境资源与能源法评论坚持理论研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致力于推动环境资源法制的完善与发展,强调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每辑环境资源与能源法评论都会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讨论,例如生态环境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责任、环境风险法律规制中的利益平衡等热点议题。这些专题不仅反映了当前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回应了理论基础和制度建构层面的重要关切。通过不断努力,这份杂志正在成为连接国内外环境法学界的桥梁,促进了环境资源法制的进步和完善,对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一篇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第二篇 应对气候变化、第三篇 热点研辩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正文应层次清楚,行文规范,方便阅读,字数一般以2500-8000字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4、来稿必须附有100-300字的内容摘要和3-5个关键词
5、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并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6、正文中图表主要是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图表应设计合理,先后分别给出图表序号
7、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8、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9、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10、若不能被录用,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处理方式的作者请转投他刊
11、本站并非环境资源与能源法评论杂志社和环境资源与能源法评论编辑部官方网站
地 址: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政编码:100720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