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造福工程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素质教育下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探究
摘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增进人类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道德危机。大学生作为未来科技领域的生力军,加强其科技伦理素养培育是高校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目前,高校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探究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的有效对策对提升大学生科技伦理素养、促进科技造福人类十分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科技伦理教育
大学生作为未来科技领域的生力军,其科技伦理素质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的创造、转化和运用方向,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和平与安宁。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存在的客观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伦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被打上了人类价值观念的印记。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技术的进步,随之而来也会产生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现代科学技术只有在正确伦理道德的引导下,才能朝着服务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在2018年两院院士会议上提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1]并多次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状况并不乐观,科技伦理教育在我国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有关讲话中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3],“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那么,在素质教育视角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科技理论教育,全面提升其科技道德素质和伦理素养,对确保未来科技创新、发展、运用造福人类的正确方向就非常关键。
一、当下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的问题
高校作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人才的第一平台,应该直面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科技发展与大学生科技伦理素养缺失的严峻挑战,进行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规范其科技行为,提高其综合素质。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状况却令人堪忧。首先,重理轻文,忽视“做人”的理念教育。科技伦理要求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类伦理道德的统一。它认为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每时每刻都在体现人的价值要求与道德取向,要求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在人类的道德底线范围之内,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能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科技伦理教育就是对作为科技活动主体的人,进行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等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观,以及在科技活动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和原则来对待科技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平台,是开展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但多数高校忽略了科技发展对学生伦理道德的冲击,对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育理念上,注重“做事”,忽视“做人”。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学生人格精神的培养,是教会学生“做人”。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轻文、重技轻德的现象,重视科学技术知识和原理的讲授,忽视科技伦理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导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弱化,学习的功利性倾向较为突出,这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是偏离的。其次,教育方法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高校进行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在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以及未来科技实践应用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伦理情怀。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科技伦理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理论灌输。这种教育方式缺乏人文关怀,被动性较强,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很难收到提高大学生科技伦理素养的实效。科技伦理教育具有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教育过程漫长、教育效果不可量化检测等特点。仅仅通过传授一些科技伦理知识,不能引起学生对科技伦理教育的重视,更不能将书本上教条式的知识转化为科技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的自觉意识,科技伦理教育的目标也无法实现。因此,枯燥、单一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对大学生科技伦理素质的培养收效甚微。再次,教育内容空洞乏味,缺乏深刻性。高校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应该与当下层出不穷的科技伦理相对应,内容要深刻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发人深省。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伦理学或科技伦理教育等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科技伦理知识的普及,但内容比较宽泛,缺乏针对性,多数着重于专门理论研究,在主讲教师的配备、教学条件的保障等方面都与本门课程所承担的教学目标不相匹配,不利于形成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一些高校尽管在一些专业科目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科技伦理教育内容,但只是作为相关科目内容的附属品一笔带过,根本达不到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科技责任意识的效果。当前高校不断出现的论文剽窃、数据造假、考试舞弊等学术不端行为,也反映出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的状况堪忧,而高校科技伦理教育内容空洞、无力甚至是乏味,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注意和反思成为科技伦理教育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缺乏专门从事相关科技伦理教育的教师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5]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内容的传授者,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成败。高校无论是开设专门的科技伦理教育课程,还是把科技伦理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其他科目中,都少不了具有良好科技伦理知识和素养的授课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但是由于我国科技伦理教育提出较晚,现在高校的许多教师自身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科技伦理教育,即使通过自学掌握了一些科技伦理知识,不成体系,也不完整,在对学生开展科技伦理教育中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我国高校不论在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阶段,都没有设立普及性科技伦理教育专业,科技伦理教育没有确立学科地位,因此,科技伦理教育也没有专业的任课教师。师资力量的严重紧缺,直接影响到科技伦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严重影响大学生科技伦理素养和责任意识的提高。
二、素质教育视域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的对策探讨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面对新世纪产生的科技伦理难题以及当下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探索应对之策,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培养技术和道德兼备的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第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实现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统一。科技伦理作为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认为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不能为人类解决所有问题,相反人类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科技发展以及人类对科技的滥用和误用造成的。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在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指导下发展,要求我们把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大学生科技素养与伦理道德素养的和谐发展。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营造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7],这为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理念指明了方向。教育不仅要达到传授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目的,还要引导学生树立人道主义理念,使其学会正确应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因此,高校应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科技伦理精神的培育,自觉担负起运用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科技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的责任,帮助大学生在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塑造自己的品格与德行。既要把科技发展进步的最终目的和指向—人类的幸福,跟学生讲清楚、讲明白,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价值理念,使学生在人道主义原则指导下运用科技知识,防止科学技术的滥用,还要在教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教育对学术提出的道德要求来合理选择与编排相关教学内容,实现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发挥道德教育应有的价值引导作用。此外,高校还要不断完善其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的科技道德制度对大学生的科技不端行为进行制约。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科研诚信意识和学术责任感。第二,丰富教育形式,营造浓厚的科技伦理氛围。高校应不断拓展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育形式,努力实现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的立体化、常态化。一方面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把科技伦理教育渗透于“两课”教学过程中,强化大学生对科技伦理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启发其思考现实中的各种科技伦理难题,并组织他们采用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抒发己见;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拓宽科技伦理教育的传播渠道,鼓励科技伦理教育进网络,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广、速度快、人员集中的优势,开设专门的科技伦理教育专栏,加大宣传力度,使科技伦理教育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高校还应该强化科技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挑战杯”“创新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园科技文化节等科技实践活动,寓伦理教育于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学术规范意识,充分发挥科研实践这一途径难以替代的功能和实效。高校还可以定期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开展各种专题讲座,现身说法,介绍他们在科技研究与运用过程中体验到的科技误用、滥用给社会带来的危险和伤害,增加大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的说服力,帮助大学生转变征服自然以及科技万能的价值观与科技观,树立科技为人类造福的价值理念。第三,优化教育内容,增强科技伦理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必须优化教育内容,在科技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自觉把科技伦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科技伦理教育,将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科技道德规范教育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技观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大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品质和高尚的责任意识与伦理素;另一方面,需要借鉴国外科技伦理教育的有益经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科技伦理教育内容或设置相对独立的技术伦理课程。以下两种方式可以参考:其一,在进行科技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融入科技史的相关内容。科技史是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历程的客观反映,它主张使科技人性化,架起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桥梁。科技史不仅研究科学技术知识或思想的生长历程,还研究人、研究科学家。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奋斗历程、思想境界、献身精神,在创造科技发明中的人格力量以及科学家身上折射出的求实、创新、坚毅、谦虚的高贵品质都是丰富的科技伦理教育资源。其二,推行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STS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又要懂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伦理难题,如环境伦理问题、工程伦理问题、生命伦理问题等。要使科技发挥其积极作用,消解其负面影响,使其与人道主义理念相适应,学校科技伦理教育不能对这些新的科技伦理问题视而不见。第四,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2018年两院院士会议上要求广大院士“传播真理、传播真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言为士则、行为示范,提携后学、甘当人梯,在全社会树立良好道德风尚”[8]。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论文造假行为频频出现,这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科技观和道德观密不可分。而教师是有特定职责的工作人员,在传授知识中注重育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名学生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其一言一行、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治学精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很深的影响。曾指出高校教师要“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9]为此,高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科技伦理专项培训,规范科技活动。一方面,上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科技伦理教育的培训工作,举办科技伦理教育培训班、备课会及教学观摩活动等,提高教师的科技伦理水平;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的相关机构要起到监督作用,对刻苦钻研取得的成功,起表率作用的行为应予以奖励,对侵吞、独占等不符合科技伦理道德的行为给予惩罚,使科研行为形成良性循环,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此外,教师要在治学、处世等方面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以身立教,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在教学科研与工作生活中规范自身的科技行为,发挥教师良好的科技道德实践行为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科技伦理素养的提升。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科技伦理教育究其根本是要培养大学生的科技伦理责任,它的目标不是追求最大的“善”,而是避免极端的“恶”,是人们为了减少或消除科技活动的潜在“危险”,对自己的科技活动负的前瞻性责任,其本质上也是一种素质教育,为了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科学素养的提升。面对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大好形势,高校既要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也不能忽视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人与科技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学生科技伦理素养状况不容乐观的现实,加强科技伦理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积极培育新时代新青年,以便缓解层出不穷的科技伦理困境,最终实现科技造福人类的价值追求。
环境类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开设
摘要:文章从工程伦理课程发展历程出发,明确了环境类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阐述了环境类硕士生“工程伦理”课程设计、授课方式及考核策略。
关键词:工程伦理;环境类硕士研究生;工程教育
工程科技的进步与人类发展的命运紧密相连,伴随着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工程行为,不可避免地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的多重价值追求,不同利益诉求也会导致人们在工程行为选择上的困境与冲突,从而引发当今社会对工程行为意义与正当性的反思,人类的工程实践不仅是一种改造自然的技术活动,也是一种关涉人与自然和社会的伦理活动,这成为“工程伦理”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与发展的现实背景。
一、“工程伦理”课程介绍
工程伦理是在工程中得到论证的道德价值,是应用于工程学的道德原则系统,是工程技艺的应用伦理[1]。工程伦理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哲学、伦理学与工程学、社会学交叉的新兴学科门类,在实践意义上,工程伦理为工程师提供了价值性的规范引导。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工程伦理教育。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是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推动下展开的。2014年6月,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工程呼唤伦理:学术界与企业界对话”工程伦理教育论坛上,企业界代表和学术界人士提出了工程教育要补上“伦理”短板,不但要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进一步延伸到价值塑造,而且要把价值塑造作为工程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同年12月,教指委启动“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并于2016年推出了“工程伦理”教材和在线课程。2018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了《关于转发〈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及说明的通知〔学位办(2018)14号〕》,将“工程伦理”课程纳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必修课,并列入研究生培养单位实施人才培养、开展评估评优工作重要依据。可以看出,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已成为工程硕士教育中的“标配”。
二、“工程伦理”课程开设的意义
传统环境类硕士生培养目标是: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独立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科研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能力。目标对学生掌握扎实的环境专业理论和技术表述较多,而对学生今后作为环境专业人员所必备的工程伦理素养和职业道德鲜有提及。环境类专业在解决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等环境问题时能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面临着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社会利益公正对待问题、环境工程管理制度的道义性以及环境工程师的职业精神与科学态度问题。特别是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与对立引发的工程伦理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而言,一是环境保护工程公益性,使其出现了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之间矛盾的伦理问题,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矛盾的伦理问题;二是环境保护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因为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属全球性问题,而环境工程主要是保护和增加公共利益,大多会不可避免涉及甚至减损局部利益或私人利益,若处置不当极易引起工程伦理冲突,甚至破坏世界和平或引发局部群体性事件,例如“邻避冲突”与“邻避困境”出现;三是环境污染问题追溯和责任主体确认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例如,地下水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就是典型的难以溯源和界定责任主体,这都对环保工作者的职业要求非常高,也会涉及很多相关工程伦理问题;四是确立自然环境的伦理地位,工程师需要扭转一味追求技术效益和最大产出的功利观,明确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因此,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紧迫任务。
学术传播利弊分析新框架
开放获取(OpenAccess)已经“扑面而来”.2022年4月10日,根据WebofScience平台的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简称SCI)数据库统计,2021年全球出版SCI论文2747405篇,其中开放获取论文有1251434篇,占比为45.55%.可以预计,全球开放获取论文将很快超过非开放获取论文.我国较早就参与到全球的开放获取运动中.2003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代表中国科学家签署了《柏林宣言》[1].2004年5月24日,在庆祝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合作3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和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分别代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了《柏林宣言》[2].201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发布开放获取政策,对公共资助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实行开放获取,时滞期(embargoperiod)均为12个月[3,4].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将开放科学首次写入我国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九十五条:国家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完善科研论文和科学技术信息交流机制,推动开放科学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虽然该文本中没有直接提及开放获取,但有学术期刊、科研论文、科学技术信息交流等表述,开放获取必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开放获取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的同时,关于开放获取的争论、质疑和误解,在全球范围连绵不绝,国内尤甚.这其中,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单纯与“经济账”相关的开放获取的利弊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学术传播净收益,基于此概念提出了一种分析开放获取利弊的新框架,利用此框架简单分析了我国是否应该拥抱开放获取,然后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能行动.
1关于开放获取利弊分析的已有研究
目前,已有的关于开放获取的利弊分析多是基于成本(cost)和费用(fee)(广义的成本包括费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人们大多认为开放获取运动的直接原因与连续出版物危机(serialscrisis)有关,连续出版物危机给图书馆造成了财政困境,从长远来看,仅仅通过增加连续出版物预算是无法解决的[5,6],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开放获取[7].后来,随着文章处理费(articleprocessingcharge,APC)的引入,人们发现开放获取本身也需要投入,增加了一些新的成本,从而提出包括订阅成本、文章处理费和额外管理成本的总出版成本(totalcostofpublication)概念,并分析了23个英国机构在2007~2014年间的总出版成本数据[8].目前,在OA2020国际开放获取行动和S计划(PlanS)的推动下,人们希望可以把当前用于期刊订阅的经费转换为支持开放获取出版的资金,快速实现大规模开放获取出版的同时,不增加或尽量少增加总出版成本.涉及收益的开放获取研究鲜有报道.2009年1月,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InformationSystemsCommittee)发布研究报告,尝试着分析替代学术出版模式的成本和潜在收益(替代学术出版主要指开放获取出版和自存档,即金色开放获取和绿色开放获取)[9].不过报告中关于潜在收益的分析,核心是成本的节约,关于可访问性的收益没有实质性展开,并且该报告发布后引起很大争议[10].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全世界经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全部由作者自行存档(绿色开放获取),它将产生40倍收益/成本比[11].
2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的提出
开放获取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究其源头仍还是以学术出版为代表的学术传播问题.为了搭建全新的分析开放获取利弊的框架,基于整个社会或某个特定国家的视角(类似宏观经济学的宏观视角),一个新概念被提出:学术传播净收益(netbenefi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NBSC).对应的两个概念为学术传播收益(benefi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BSC)和学术传播成本(costofscholarlycommunication,CSC).学术传播净收益(NBSC)=学术传播收益(BSC)–学术传播成本(CSC).本概念基于以下常识.(1)学术传播有收益(benefit),比如:知识传承(教育角度)、成果转移转化(经济角度)、促进人类文明(社会角度)等.经济学中,收益通常指财富的增加.广义上的收益可以是实际物质财富的增加,也可以是精神上获得的满足;既有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也有不可直接用货币计量的.(2)学术传播有成本,无论传统的订阅成本还是文章处理费.为了简化处理,不再区分成本和费用,统称为成本.经济学中,成本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的代价.从图书期刊的产业链看很容易理解学术传播成本,编辑加工、排版、印刷、发行等均有实实在在的成本发生.(3)理性决策,对于开放获取利弊的分析,不应只关心学术传播收益的变化,也不应只关心学术传播成本的变化,而是应该测度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变化.经济学中,净收益通常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用净收益的变化,而不是收益或成本的变化去评估目标对象(特定企业或项目等),在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被普遍采用.这些概念并不复杂,只是将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收益、成本和净收益等概念与相关理念,简单移植到学术传播相关问题的讨论中.此概念只基于宏观视角,不涉及微观的特定企业或机构的学术传播成本、收益和净收益分析.
3基于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的开放获取利弊
分析新框架基于前文的学术传播净收益概念,分析开放获取利弊,变成论证如果实施开放获取,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变化ΔNBSC是否大于零,大于零则开放获取有利于学术传播,反之则不利于学术传播.而ΔNBSC大于零,可能的实现路径有4种.路径1:ΔBSC>0,ΔCSC<0.这条路径最理想,即开放获取不仅增加了学术传播收益,也节约了学术传播成本.路径2:BSC不变,ΔCSC<0.这是目前讨论较多的路径:开放获取是否节约了学术传播成本?路径3:CSC不变,ΔBSC>0,即开放获取后学术传播成本其实没有变化,但是学术传播收益增加了.路径4:ΔBSC>0,ΔCSC>0,但ΔBSC–ΔCSC>0,即开放获取既增加了学术传播收益,又增加了学术传播成本,但学术传播收益的增加超过了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此分析框架非常简单,但这一理性分析框架有助于从根本上思考开放获取的利弊得失.此分析框架同样适用于分析我国是否应该“拥抱”开放获取.开放获取很可能使我国的学术传播成本增加.根据大致的测算,由于历史上定价参照标准较低、我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相对欧美国家较少等原因,我国目前支付给全球大型出版社的订阅费用,占全球大型出版社销售额的比率一般不超过10%.这个数据也可以从已经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的大型商业出版社的年报信息中得到一定的验证.如果简单化处理,假设我国学术研究成果全部金色开放获取,文章处理费总额通常按照发文量计算,基于SCI数据库的简单统计,2019~2021年我国(香港、澳门、台湾除外)论文在全球占比均超过20%且继续增长.因此,可以推测开放获取很可能会使我国的学术传播成本增加.但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收益很可能更大,足以弥补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开放获取可以直接造福我国庞大的研发人员和学生,促成工程师红利和科学家红利.我国研发人员数量和研究生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7%,从2016年的387.8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09.2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12].2021年,我国招收研究生117.7万人,在校研究生总数增至333.2万人[13].如果我国和世界的科研成果是开放的,所有这些研发人员和研究生都可以立即从中受益.开放获取可以助力我国的经济转型.创新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继续追求增长质量而不仅仅是增长速度,以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持续过渡.不仅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关注研究的大学和关注应用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通过提高科研成果的可见性,促进对科学数据的公开访问,有助于促进科研合作和成果转化.整体上判断,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收益的增加额足以弥补开放获取给我国带来的学术传播成本的增加,因此我国应该“拥抱”开放获取.当然,对学术传播净收益的准确度量非常困难,此结论尚需更加严密的测算和论证.期待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一研究中.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思政设计分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培养符合我国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主,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前已经面临了不少困境。学生单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文章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提出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把专业知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同时进行,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以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为例,为融入思政教育课程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
关键词:汽车专业;思政设计;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
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性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主席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培养人、全方位教育人[1],努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我国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要是以政治教师课堂讲授政治课程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单纯的政治课程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社会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面临困境。在高等院校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的比例占据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中的主要课程,学生接触较多的是专业课教师。因此,让专业课教师参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实现全过程培养人,全方位思政育人。
2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考试人数的逐年减少,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明显下降,很多学生的分数直接接近录取分数线。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普遍下降,有的学生既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也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学生还存在着享乐主义,社会责任感不足等问题,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与学生具有的素质脱节。学生的专业知识再好,也不能为社会服务,还有可能走向犯罪的深渊。本论文以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为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素质,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3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思政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发展,目前经济发展的脚步虽然很快,但还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在社会中发出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以及大力加强环保产业发展的呼声,不断提出进行新能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倡导。论文结合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介绍了生态水利工程,并总结了目前我国生态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
1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的保护一直是国家重点工程,保护水资源不仅是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还能便利地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能的利用率,为了对水资源进行较好的保护和利用,通常采取以下措施:在保护水资源的过程中,兴建生态水利工程,依托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解决洪涝灾害以及由于干旱导致周边土地受到伤害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应本着天人合一的原则进行处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水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2.1法律保护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为水文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这些法律规定了在进行流域内水功能的监督区域过程中,可以根据区域内的水利工程进行分段检测,对范围内的水资源污染进行控制,依托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污染进行控制。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思考
摘要:文中在概述国内外有关水利事业信息化建设成果现状的基础上,综合研究我国在进行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构建我国水利信息化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探索
信息资源是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水利数据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各类信息技术和手段,最大程度挖掘有关水利信息相关资源,进一步加大资源的投入,深入研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国家水利信息建设的进程,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重复建设、相似度高、软件针对性不强、成本高维护难等问题。水利信息各组成部分如降水量、水环境信息等,之间不存在直接相关性。因此如何有效构建统一的水利信息框架,并保证其能有效应用于水利事业各个方面,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国内外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研究
1.1国内方面。1.1.1关于水利信息网络应用研究。国内研究相关成果。国内水利信息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紧跟现代信息网络和管理技术,在长斯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应用成果。陶亮博士于2009年武汉大学博士论文《面向水利信息网格的混合式SOA应用技术研究》[1]中,将水利应用IT结构样式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相结合,降低了水利行业应用之间耦合度,大大降低了水利专业和行业应用的复杂性,易于被用户接受和在市场上进行推广,也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在水利行业顺利应用GRID(网格)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相结合技术是基于水利行业建立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信息网格,系统在分布式环境下具有负载均衡和准时的特征。根据不同用户的水利信息需求,选择性应用两种不同的模式,对模式进行选择与自由切换,这样的系统构建思路有助于解决信息复杂性和环境多变性的问题。1.1.2“水利信息门户”[2]模式。罗军刚在其硕士毕业论文《面向水利应用集成的水利信息门户的研究与应用》[2]中设计了“水利信息门户”[2]的模型。该模型系统研究了“水利信息门户”的基本构架组成,阐述了信息门户在水利信息化过程中的支撑作用。该论文专门研究了实现门户的两个标准—WSRP和JSR168,利用该标准建立了一套体系结构和核心关键技术。最后该研究提出了建立水利信息门户的集成方法与途径,对一个水利信息门户的实例进行了案例分析。1.1.3水利数据中心框架设计研究。2011年,甘郝新等人在其论文《水利数据中心框架设计初探》[3]中对水利信息框架也有专门的论述与探讨。甘等人认为,设计水利数据或信息中心应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需求分析后才能进一步讨论如何进行数据信息中心的搭建。数据机构应分部署架构和数据机构。部署架构是基础设施,是用于支撑数据和应用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硬软件系统。应用架构指的是数据中心面向水利各级部门、水利各行业单位以及普通社会用户如何及时提供服务,核心是支持这些应用所需要的技术及应用软件平台。最后,作者基于这些构架,设计出了水利数据中心的整体框架。1.1.4其他国内学者研究莫荣强、龚琪慧等学者提出了一种支持大数据的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框架[4],将大数据概念和相关技术,如分布式存储技术、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和元数据技术应用于水利数据的处理中。设计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水利数据中心架构,包括数据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分析和数据应用四个层次。
1.2国外方面。1.2.1澳大利亚农业产量研究机构APSIM智能灌溉系统。西方发达国家水利信息化程度高,APSRU(澳大利亚国家农业产量研究机构)对其国内农业亟需的灌溉技术开发出了APSIM(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一组互相独立的功能模块,如管理、生物和环境等独立模块共同收集信息数据,再通过引擎(通讯框架)来整合链接,将配水效率提高到90%。澳大利亚水利信息化程度之高可见一斑。水利信息化管理和技术成果先进。1.2.2荷兰政府“数字三角洲”项目。荷兰55%居民受到洪水威胁,政府投入122亿美元的研究项目“数字三角洲”已顺利完成。该项目利用水利系统所产生的大数据,寻求各种能够发掘新型及旧有数据有效价值的架构,简化这些有价值信息的分享机制,建立一套由IBM提供数据源的集体式注册机制,有效地帮助当局预测自然灾害和组织水利管理。1.2.3美国数据共享网络平台。美国国内的地质调查局(USGS)、国家天气局(NWS)和国家大气数据中心(NWCC),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共享和水利数据。美国基于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的政策,已经建成非常成熟的国家级数据共享网络平台USGS网站,很好地服务于各行业,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也走在世界前列。此外欧洲也有EEA、ETC/WTR、EIONET等相应的水利信息共享平台。
2促进中国水利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及维护
摘要:信息时代的来临,使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生产中,这也为许多行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信息化的生产方式在改变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医疗机构的管理模式,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还能够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因此,医院在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信息管理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管控及维护,才能使医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使其更好地造福于民。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网络;设备管理;维护策略
0引言
由于医院需要储存的信息量过于庞大,常使计算机设备处于高负荷的运转中,因此,为了强化计算机的运行能力,提高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水平,切实保护医院医务信息的安全和患者的隐私,应对其网络环境进行优化,在管理模式及维护策略方面做出适当调整[1]。
1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及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我们的联系已经越来越密切,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当前在医疗机构各部门或者各科室的日常工作中,计算机网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增强医院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为医院提供管理上便利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造福于人民群众[2]。但是,网络带给我们的有利也有弊,伴随着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健增长,在这些增长的背后隐藏的弊端也同样不容忽视。在享受计算机网络带给医院管理上便利的同时,也要树立一定的防范意识,医院通过设立一系列安全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医院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及维护,力图把危险的种子扼杀在萌芽中[3]。
2影响医院网络安全的因素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艺术性实践课题,它的逐步兴起与不断推广,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广大师生在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新课程资源观”的有效引领和有力推动下,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教育教学源源不断地注入了非常新鲜而又极其生动的活力元素。然而,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经历一个逐步推进和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课程资源现象同样也不例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类型;途径;教学相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形象地阐述了一个绝对真理———人的思想须不断地解放,人的视野须不断地拓展,人的知识须不断地更新,只有这样,人才能永葆自己前行的动力。在学校教育中,这既是“学与用”“知与行”的和谐统一,也是“师与生”“教与学”的和谐相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就语文教学来说,基础教材是“渠”,拓展延伸是“水”;课堂教学是“渠”,社会生活是“水”。我们只有把教材教学与拓展延伸相结合,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相结合,才能开通一条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活水渠道”。这正是在强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它的基本类型和有效途径主要有哪些呢?
一、善于在基础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理论和实践表明,这些“例子”作品不仅是课程教学和课堂活动的主要依据,而且是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第一板块”。我们有什么理由对它说“不”呢?
(一)从教材内容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凡是基础教材中的经典语篇,无论古今中外,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引人想象的“空白”现象,这正是值得我们深加挖掘之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地进行“深度挖掘”或“二次开发”,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比如,《牧童和狼》一文中,在“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这一结尾作者没有交代“牧童的最后结局”;《寻隐者不遇》一诗中则隐去了“松下问童子”的具体内容;《所见》则中省略了“牧童补鸣蝉的经过和结果”……这些都是可观可感的“空白之处”,也是隐性课程资源的蕴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