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考试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在线考试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在线考试总结

课程建设下材料力学考核体系建设

摘要:在对材料力学课程进行一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力学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提出材料力学课程的考核改革思路,充分利用在线课程测评,采用基础理论测验、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组织参加省和国家的力学竞赛、教学过程中师生讨论式教学评定等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办法,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材料力学;课程;考试;考核;改革

材料力学是高等院校土木、机械、力学、航天航空、材料等多个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后续相关专业课的基础,许多工程问题也可以直接采用该课程的理论解决,故被认为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在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在“互联网+”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材料力学课堂发生了深刻变革,材料力学课程的考核也由简单的课堂学习成效评价逐步改革发展为多种考核评价手段结合的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1]。

1材料力学课程的传统考核办法分析

在很多高校,学生的课程总成绩一般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通常占总成绩的30%左右,具体评定方式由任课教师决定;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左右,一般为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这种考核方法在总体上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对于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工程应用广的材料力学课程来说,该考核方法存在诸多问题。

1.1课程过程考核评定的不确定性。教师一般采用平时作业和课堂考勤作为课程过程考核的评定依据,但这种过程考核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教师依据有标准答案的课后练习和可以由他人代替考勤的课堂考勤得到的过程成绩,其科学性是存疑的。而且每位教师在过程成绩评定中很难形成合理的量化标准,同一专业不同班级的过程成绩随机性较强,甚至还存在为了提高课程及格率,个别教师给出的平时成绩偏高的现象[2]。

1.2课程考核对象的均一性。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课程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试卷,表面上看有利于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教师也能很好地掌握评定标准。但这忽视了当代大学生个性多样化的特点,对于同一门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有的学生习惯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学习,稳打稳扎;有的学生对工程应用非常感兴趣,经常去实验室;有的学生思维跳跃,喜欢自学,不太注重课堂学习;还有的学生善于攻克难题,志在竞赛。教师应在公平公开的原则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个性,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阅读全文

大学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剖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外语教学的相关政策及其要求,探讨当前大学生在大学英语口语方面仍然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智能终端等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辅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并提出在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外语教育政策;大学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逐步深入和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开展,对大学生外语水平的要求朝着多元开放的态势发展。外语学习向外语能力的转换更是迫在眉睫。为了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外语教学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国家对大学英语口语等级考试的规定和考试内容做了调整,以顺应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当下对英语口语等级考试改革的初衷和改革的具体内容的了解与研究有助于师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与研究。

一、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

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已走过20年历程,大致可分为自发阶段(1993—2004)、自觉阶段(2005—2007)和热点阶段(2008—2012);以“核心区”与“相关区”期刊队伍、主要学者队伍及主要学术中心为基点的学术圈已基本形成;研究主题、方法与视角均已呈现多元局面(郝成淼,2013)。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以反思和批判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得失、外语教育政策规划与需求偏差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为主(张蔚磊,2015;蔡基刚,2014等)。因此,深入剖析当下英语口语等级考试改革的内容与要求,对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以及教师的口语教学能力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的理据

(一)混合式教学

阅读全文

在线互动教学商务英语论文

1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互动问题。

专业教学并非教师或学生单独完成,而是要师生共同合作交流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当前,高校在商务英语教学流程编排中面临困难,降低了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水平。例如,学生对教师课堂所授内容理解不足,课后无法与教师展开足够的互动交流,造成英语知识水平无法取得理想的进步。

1.2兴趣问题。

商务英语在现实社会中应用广泛,但学习商务英语需要有足够的兴趣,在兴趣激发下才能掌握这门专业性语言。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表现出兴趣不足的问题,这与授课环境、教学方法、学习平台等存在必然联系,若能开辟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必然会激发学生参与商务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1.3技术问题。

“网络化”是专业课程教学趋势,高校在信息化建设阶段缺乏足够的措施,阻碍了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比如,教学硬件设备不足,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尚未全面投入使用,无法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平台。此外,校园学习网络更新缓慢,商务英语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不利于课程学习资源共享利用。

阅读全文

网络教育教学考试教育质量研究

摘要: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智能学习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升级,对网络教育的各个环节均产生变革性影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考试是指利用信息技术适应网络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考试。这种教学考试是网络教育新形式下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网络教育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考试支持服务与网络教育质量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性。本文借助网络教育教学考试环节中支持服务工作,分析与网络教育质量的关联性,希望对网络教育的长足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网络教学考试;支持服务;网络教育质量;关联性

一、研究背景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考试与传统考试比较而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革。信息科技的进步对考试误差的减小,考试效率的提高、考试的公平性以及考试的质量控制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网络教育。教育部考试中心信息处处长鲁欣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管理及创新研讨会指出: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应用已经非常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考试安全性与成绩真实性已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会组秘书长、教育部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严继昌强调:在网络教育的过程中,目前已经可以通过采用信息化保障大范围异地考试安全,信息化在网络环境下与考试的结合对于推动考试的公平性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网络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在于网络教育的质量,而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在教学部门。教务、考务工作的有效性与创新是教学适应网络教育发展的前提,因此网络环境下教学考试创新与网络教育质量关联性分析是网络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考试创新与实践成果

阅读全文

在线教学下护理学生参加课程考核体验

摘要:了解在线教学模式下护理学生参加专业课程考核的内心体验。研究表明,护理学生对于在线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满意度高;采用强调主动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能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在线课程考核促进教师改革考核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专业教师应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体现教育价值。

关键词:在线教学;护理;课程考核;质性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有高校全部实施在线教学,从陌生到熟悉,在线教学已经成为医学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线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改变课程考核程序和评价系统,重新定义和评估学生的表现。本研究通过现象学研究法,深入了解在线教学模式下高职护理学生参加专业课程考核的内心体验,为护理专业课程评价系统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21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高职院校2019级护理学生12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国家统招护理高职生;(2)能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3)已参加过在线教学模式下专业课程考核的学生。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1.2方法

阅读全文

药学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一、形成性评价的形成与概念界定

美国学者泰勒在“八年研究(1933~1941年)”《史密斯—泰勒报告》中,首次提出“教育评价”概念,他认为“教育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实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1963年,美国心理测量专家克龙巴赫提出了“形成性评价”思想,认为评价的重点应放在教育过程之中,而不是在教育过程结束之后,评价不只是决定优劣,同时也是为了搜集和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工作。1966年,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提出以决策为中心的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使教育评价深入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1967年,美国著名评价学家斯克里芬在《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明确提出将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思想。所谓“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是指为改进课程教学及其方案活动而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思想讲究信息的及时反馈以便给教学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认为“评价的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所谓“总结性评价(SummativeAssessment)”是指作出选择决策而在活动结束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讲究结论的全面性,以便给决策人员提供某种依据。1984年,美国评价专家库巴和林肯出版了《第四代教育评价》,认为评价结果并不依赖于其客观实际情况相同程度如何,而取决于所有参与评价者的意见一致性程度如何,评价应更加关注过程,关注非预期效应。1986年,泰勒在《教育评价概念的变化》中,又提出“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思想和计划的过程”。

二、药学专业教学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成功的教学需要一系列与决策相互关联的评价,并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教学评价的实践可分为两个方面:教学过程的评价和教学成果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进行,目的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弥补不足,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总结性评价是在一门课程结束或者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不同学生各自所达到的水准和彼此间的相对地位,并确定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药学教育一直都是一种应试教育,忽视形成性评价,注重总结性评价,教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进而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种评价体系考查的是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人脑运用知识的能力,阻碍了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评价方式单调

目前高校药学教学评价形式基本上仍然以“总结性评价———考试”为主,存在几多几少现象:一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二是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三是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四是一次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考评少。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知识覆盖面窄,考察代表性差,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忽视教学过程评价

阅读全文

MOOC教学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思考

摘要:传统的宏观经济模型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学习效果欠佳。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知识掌握程度,该文提出通过线上平台MOOC再造课程体系,充分展示课堂内容,保证课程完整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宏观经济思维,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MOOC;教育改革;宏观经济学

1引言

1.1课程简介

本课程涵盖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与案例分析,旨在传授给学生具体的经济知识,塑造学生剖析、判断、处理题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和探究问题的经济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主动从身边案例进行研究,改善学生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理解,使其具备基本的经济思维和创新精神,进而培育经济类专业人才。课程和教学任务由调查报告撰写、案例分析和整理、实践总结和论文写作构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角,以教员为帮手,学生的潜力得以被充分挖掘,教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负责引路,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

1.2课程的核心价值

本课程采用比较、归纳等逻辑思维程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判断策略,从而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督促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案例,将课本信息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计量统计软件,例如SPSS、Eviews、Stata等处理相关信息,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和模型构建能力,也是开展创新工作的基本技能。宏观经济学课程多年的实践积累表明,教学不仅加强了师生关系,也促进了学生与社会的互动。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共同成长,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估并发现其中的错误,通过这一过程锻炼科研技能,形成从教学活动到学习数据收集再到论文撰写的教学与研究的良性循环。

阅读全文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技术和理念的变革。自从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以来,无论是网络教育平台建设,还是网络教学方法创新,都受到了教育工作人员的重视。在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背景下,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建立在培养综合素养基础上的收集和处理知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活动[1]。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课题[2]。为了顺应当前网络教育蓬勃发展的新趋势,笔者分析了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该课程的意义,构建了以“超星学习通”为基础的在线课程,探索了该课程的线下教学方法,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1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我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和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考试的重要内容。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药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原理,熟悉国内外药事体制及组织机构,学习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和药师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掌握药品质量与管理的关系的规律,培养自己运用药事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与传统意义上的药学课程不同,药事管理与法规涉及管理学、法学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专业性和法律性。药事管理与法规在我国的药学教育历史上出现得比较晚,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模式比较陈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知识点多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作为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药事管理与法规是将法学、管理学与药学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其特点是概念多、条文多、专业名词多,各部分内容存在交叉和渗透,学生普遍感到难学。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简单介绍一下教学内容,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气氛也枯燥乏味。

1.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承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二者存在相互脱节问题。一方面,受教学任务繁重和实践场所不足的影响,课堂教学仅仅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走出课堂的机会也比较少,对药事问题的认识不足,无法参与具体的药事管理活动。另一方面,药事管理和法规涉及药品生产、注册、临床使用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这些内容不断更新,但相关教材平均每5年才更新一次,教学内容往往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