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灾害风险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对九江市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对农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都有安全保障。
关键词: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分析;措施
1九江市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项目建设现状
1.1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应急预案体系
市、县、乡三级政府均出台印发了本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部分乡镇还建立了“分灾种的专项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50%以上的行政村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
1.2编制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全市所有县(市)均由当地政府批复印发了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全市共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24张,在气象灾害多发区、危险区设立警示牌38块。
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论文
1研究进展
1.1国外研究进展
国际上有关自然灾害领域的研究在近十年来实现了质的飞跃,思想观念的转变使灾害风向管理被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规划中。法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式了自然灾害管理新政策,对各强震区进行风险级别的划分,对无风险区给予优先发展权,风险较高的地区则通过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力度,提高城市风险防范能力。瑞士联邦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了自然灾害管理新规,26个州相继落实了滑坡灾害填图与土地区划工作,大部分地区滑坡风险获得有效控制。由于日本大部分地区均处在地震频发的地带,所以日本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得比较早。日本地区一般会根据城市地质情况,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实施各项风险管理措施。
1.2国内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对强震区城市开展了大规模调查与区划工作,对地质灾害高发地段进行了综合性评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规划,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了群测群防网络与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在2004年,我国正式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宣告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工作已上升至国家法律法规层面,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条例内容逐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的工作质量较从前获得极大改善,全民地质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均获得显著提升。
2研究方向
根据我国强震区城市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的成果,着重探讨城市发展和地震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充分利用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的变化规律与特征,提高预估地质灾害风险的准确性,为我国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地区抗震减灾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另外,要对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概念、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义,做好相关宣传推广工作,并构建能够满足强震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为城市地质灾害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电力公司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摘要】电网是国家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建设的过程中覆盖面广泛、技术含量高,会面临很多建设风险,使得一些不确定因素会干扰到电网工程项目的建设,如果不及时的做好风险刚空,会使电力公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电力公司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几点风险管理建议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公司;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电力公司电网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和妥协,还要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是一项风险性很大的工程。我国目前的电网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与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电力公司在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资源的浪费、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等。因此电力公司要加强对于电网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电网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体系,保证电网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经济利益实现。
1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述
1.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对于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和了解,然后通过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对于风险进行控制,将风险事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得以实现。
1.2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反思
摘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本文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中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管理问题的处理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治理;项目管理;管理问题;改进对策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和具体建设过程中,其自身的周边地质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和发生变化,甚至严重时,还会直接导致原本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也会有明显的上升。如果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会直接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会导致当地的经济发展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影响。比如某地区遭受到罕见的暴雨影响,直接导致严重的山体滑坡、山体崩塌等灾害事故发生,不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导致很多居民失去了自己的居住场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地质勘察、监测以及具体的评估等这些内容都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才能够尽可能避免出现严重的地质灾害事故。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1.1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通过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对该项目进行管理时,通常情况下都是直接利用一般工程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实现。但是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的时候,发现一般工程项目管理措施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会受到的局限性影响因素比较多。由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自身具有非常强的复杂性特征,同时管理内容也比较多,这样就会导致该管理活动在具体开展时会受到非常多的限制影响,导致资源的整个利用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现代的管理手段,所以很多管理措施无法真正有效的落实到实处,这样就会导致其自身的管理效果也达不到理想化的标准和要求。首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其自身缺乏具有综合性特征管理软件。虽然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在其中可以使用到的IT软件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多。但是在与IT软件的应用现状进行结合分析的时候,发现IT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自身的功能具有单一化的特征。所以通常情况下都会被应用在某一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当中,比如比较常见的边坡软件或者是道桥软件等,这些软件相互之间都是独立存在。由此可以看出,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互之间具有非常少的关联性,这样就会导致地质灾害项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成为很多相对比较独立的单体。比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就是MapGIS、surfer等这些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特征,同时软件相互之间也很少可以实现转换等[2]。各个分段的工程信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互之间的有效连通,所以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普遍比较低。其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措施实施时,其现代管理手段应用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信息在交换过程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标准平台作为支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的时候,发现在实践中不仅只是软件相互之间的关联比较少,而且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相互之间在相容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所以很容易就会导致工程项目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和运作过程中,很难获取到相对应的管理信息内容。比如,现阶段的IT系统在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其自身必须要对这些系统的分散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是很明显。
1.2风险评估机制缺乏成熟性和有效性
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对策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不仅是建筑企业自身工作需要,同时也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随后针对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指的是在施工活动中可能对施工目标(进度、质量以及成本等)实现造成影响的各种不利因素或者不确定性因素。加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估,采取科学对策来防范施工风险,降低其可能带来的损失。
1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因素分析
1.1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开展之前,应首先做好准备工作,这对整个工程施工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准备不足而造成存在安全隐患。在施工作业前,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可能会对施工过程产生影响,此外供应商材料供应不足、材料质量问题等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出现施工中断情况。
1.2工程变更
风险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灾害脆弱性分析(HVA)的风险管理在医院消化内镜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以2017年1—12月CSSD实施风险预防措施改进前为对照组,以2018年1—12月CSSD实施风险预防改进措施后为试验组;以KAISER模型中人员损害事件、技术类损害事件为指标,筛选出风险事件风险值(RISK)排名前5位的RISK事件;对前5位改进前后的RISK值进行比较。结果:前5位分别为蒸汽灭菌锅故障、酶液失活、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故障、洗消人员防护不达标与5槽内镜消毒工作台故障,5项改进后RISK值较改进前RISK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HVA能将CSSD中高风险事件列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计划,切实保障风险管理效果,为医疗安全提供全面保障。
关键词:灾害脆弱性分析;风险管理;消毒
消毒供应中心(CSSD)为实现医疗器械可重复利用,CSSD已从分散型管理转变为集中型管理,承担起全院科室相关医疗器具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1]。消化内镜在CSSD中作为一个对清洗消毒与灭菌有严苛要求的器具,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评估,对潜在的威胁及时改进。灾害脆弱性分析(HVA)作为国际上能系统化评估自然灾害、城镇重要设施以及人口易受危害程度的优异评估方法,可为风险薄弱环节进行科学引导,提供前瞻性应对措施[2]。本研究以HVA为指导,探讨CSSD如何对消化内镜进行风险量化与评估,发现风险管理薄弱之处,提出针对性方针,落实执行措施,切实保障风险管理效果,为医疗安全提供全面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CSSD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12月CSSD实施风险预防措施改进前为对照组,以2018年1—12月CSSD实施风险预防改进措施后为试验组。本院共有73个病区单元,床位2000余张,实际开放1990张,年住院人次9万,床位利用率长期>100%。CSSD人员与设施配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人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各1名,主管8名,护师12名,消毒人员5名,共计27人;消毒设施包括蒸汽灭菌锅4台、等离子低温灭菌器2台、5槽消化内镜洗消工作站1套、超声清洗机1套、干燥柜4台。
1.2方法。1.2.1制定HVA评分表:以KAISER模型为依据;以文献查询与事故风险调查为指导;选出15个事件,制作HVA评分表,见表1,共计发放37份评分表。1.2.2效果评定:通过计算RISK值,RISK值(%)=(可能性/3)×[(资产影响+人力影响+运营影响+准备工作+外部影响+内部影响)/18]×100%,对15项风险项目进行排序,选出前5位RISK值最高项目作为紧急事件,进行优先改进,再对改进前后RISK值进行比较,分析HVA应用效果。1.2.3改进方法:消化内镜风险管理组制定整改措施,由主要包括:(1)查缺补漏,制定完善的风险护理管理流程;(2)对相关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制定完备清洗消毒设备操作培训手册,以文案、图片、语音以及视频等形式进行更生动形象的培训,提升其责任心与专业技能水平,并采取考核监督的方式,减少风险因素。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火灾风险管理市场化研究
一、火灾风险管理“行政化”的主要问题
(一)火灾风险管理过多依赖行政手段
在新时期的社会消防管理工作中,市、区两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和基层公安派出所第三级消防管理工作机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乡、镇、街、社区、居(村)委会火灾管理自治还没有做细做实,有的防火检查巡查不落实,员工培训和消防设施标识不到位,制定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与单位实际脱节,有的排查整治工作停留在文件、会议层面,80%以上的乡镇还没有专业灭火救援力量,等等。总体来讲,我国社会消防管理过度强调以政府为核心,诸如责任制落实、“防火墙”构筑、联合检查、隐患整改、消防考核等风险管理基础工作都要捆绑至行政指令,都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日积月累形成政府大包大揽的“指令式”消防管理格局。
(二)社会消防工作基础架构尚未成型
社会消防工作组织随着消防工作社会化兴起而产生,作为新生事物,社会消防服务工作组织不完善,其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等还未完全建立成型。消防协会组织,消防志愿者队伍无具体实际的活动开展,也没有长效的消防宣传、消防志愿者活动机制,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机构建设滞后,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建设不足。消防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标准低、消防设施售后维护保养不足,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发展。
(三)公共消防设施经费多元化长效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消防经费主要依赖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投入,来源单一。虽然《消防法》中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负责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但对经费的投量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国家和省市年财政预算中,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并没有上升至一级预算单位,而是列入“城市维护费”或“公安支出”等事业经费二级甚至三级预算中,有些地方财政收入年年大幅增长,消防投入却“旧账”未清又欠“新账”。由于没有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形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不良局面,有的军政主官不但要抓消防工作、执勤备战和部队管理,还要为如何“筹钱”呕心沥血,花大力气。
普惠性金融背景下农业保险探究
摘要:农业产业具有基础性以及支柱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弱质性产业,产业风险也极高。客观上就要求政府和社会为分散农业风险、转移农业危害作出更多支持。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风险补偿机制,能够有效转移农业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农业保险的作用,以及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普惠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普惠性金融;农业保险;风险管理
1前言
1.1研究综述
农业是人们生存之本,又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高(曾令秋,2008)。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村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要求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创新农业保险是一项重要举措。金融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艾巧艳,2016)。金融服务能力和信贷支持力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杨婉婷,2017)。然而,农业本身的脆弱性(刘红耀,2015),以及产业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的特征使其不能单靠市场支持,亟需外部力量介入指导(申蕙,2017)。建立新型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让广大农村实现普惠金融(王占峰,2014)。协调处理好利益相关者关系,是保证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环节(徐黎明,2016)。其中,政府推动发展农业保险是一种重要途径。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性的支农惠农的重要措施(罗立,2016)。农业保险能为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遭受风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王威,2014)。投保补偿对其他非农业部门也可形成乘数效应,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增加社会福利(程丽媛,2016)。此外,农业保险既能稳定农业生产(王保玲等,2017),还能稳定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温鸿飞,2016)。但目前农业保险供给主体缺位、政策扶持与市场营销不到位,造成了供给不足的现状(姜芳,2012)。再保险机制与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仍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业务的数量和质量(冷晨昕,祝仲坤,2017)。综上所述,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金融支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同时,农业自身的脆弱性使得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保险的发展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
1.2农业保险的作用
(1)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加强农业风险管理。我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经常性的带来较严重的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也具有种类多、季节性强的特点,地区之间的差异化较为明显,造成的损失也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农业具有的弱质性,表现出了对于自然的高度依赖性。普惠性农业保险能够有效的将这种风险转移,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