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语义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语义学论文

产品语义学趣味产品设计论文

1产品语义学

产品语义学是符号学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是符号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语义学中的“语义”实质上就是研究在产品设计中,设计符号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用于交流的语言、表情、神情和动作都被定义为符号。在语言交流中,声音作为语义符号传递信息;在视觉交流中,神情作为语义符号传递信息;操作机械产品时,部件、颜色、形状、质感作为语义符号传递信息。在产品设计中,关于产品的形态、色彩、质感、功能等都属于设计符号的范畴。

2趣味产品设计解析

现代社会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仅限于基本使用功能,还包括了产品心理、精神层次的需求。趣味性的产品能打破产品带给人的单调、平淡、沉重、压抑的感觉,可给人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情,产生美好记忆的。一件好的产品会让人在使用过程中感受舒适、愉悦,给紧张的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正如美国西北大学的计算机和心理学教授唐纳德-诺曼所说:“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3产品趣味性语义分析

3.1产品语义的含义

产品语义强调的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交流,即通过产品的材料、形态、结构、色彩质感等视觉语言向使用者揭示或暗示产品的内部结构,使产品功能明确化,使人机界面单纯、易于理解。产品语义分为外延性语意和内涵性语意。外延性语意是更直接的语意表达,通过形态、构造特征等元素来表达使用目的、操作、功能等内容,使人能够通过产品的外形设计直观地明白产品的功能、用途和使用方法。内涵性语意是一种感性的认知,通常是指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和个人联想(如意识形态、情感等)。通过产品的造型形态喻示出使用者和使用环境,进而指示出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文化品位、价值观等象征价值。内涵语义以外延语义为前提,产生于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中,依据用户的主观因素而随时变动。内涵语义比外延语义更多维,更开放、更深刻。产品设计基于用户的记忆和个人经验的联想,很容易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趣味性语义属于内涵性语义的范畴,是产品语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阅读全文

大学英语语篇衔接分析的运用

1.语篇衔接分析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上世纪70年代,韩礼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继承前人弗思(Firth)篇章语义学说,开创性提出衔接理论,他们认为,衔接是指存在于语篇内部的、能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非结构性意义关系,衔接手段包括语法衔接(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和词汇衔接;伴随着衔接理论的发展,Hasan在第二本书,扩延了衔接的概念,她把衔接分成了衔接结构和非衔接结构两类,从而使衔接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胡壮麟认为“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可以说,语篇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有赖于衔接机制发挥的效能。衔接手段作为衔接理论的内核,摸清语篇中的衔接机制,对学生分析语篇结构、厘清逻辑关系、培养流畅语感,以及最终提升阅读能力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精读水平。当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时间紧任务重,阅读教学往往被教师一笔带过,学生受启发、受教育程度不够;利用衔接手段对精读语篇进行详细的分析,学生能快速领会文章的主旨,明晰语篇的各种递进、转折结构,搞清语篇的逻辑关系、思路演化和中心思想,阅读兴趣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泛读水平。泛读是学生培养语感最好的方法,也是间接增强听写能力的重要途径。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正确使用衔接分析,带着科学思维模式去阅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增加阅读量,改变过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旧阅读模式;而且能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勤练语篇的归纳总结之法,触类旁通,阅读水平自然能水涨船高。

2.语篇衔接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教学是提升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语篇衔接分析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无疑是方法论的创新。那如何做到理论实践与相结合、实践出真知?通过连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只有在全面掌握衔接理论基础上,注重做好“分析、引导和提升”三个阶段的教学,从易到难,拓展升级,才能把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1注重分析——示例阶段

《全新版大学英语》共四册64个语篇,不论是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还是应用文,都是一个衔接结构紧密的篇章。从正常的教学安排看,每个语篇教授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为此,我从接触大一新生开始,便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全新版大学英语》9篇说明文的衔接分析,加强语篇衔接知识传授,有计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备课上,选准“说明文”这个点,系统分析《动物到底在想什么》、《如何理解科学》、《丰富多彩的英语词汇》、《沙滩上出现一个丑陋的新脚印》、《锁之国》、《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行星上有生命吗?》、《克隆生命诞生了》、《智能汽车》、《动物有爱情吗?》等语篇的衔接机制,找出各种衔接手段以上文章的表现,其中指称1173处、替代65处、省略77处、连接421处、词汇衔接492处。在课堂上,把要讲的语篇衔接手段用Powerpoint软件做成课件,加插flash演示,形象直观表现衔接手段扮演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各段脉络和逻辑关系,使学生阅读起来得心应手、兴趣倍增。如在讲授尤金•林登写的《动物到底在想什么》课程时,我就把全篇文章的衔接机制用以上方式呈现出来。举一指称简例:“ButwhenMelatimovedoff,Shewmannoticedtheoriginalorangewashiddeninherotherhand.”(幻灯片)接着讲解——句中的“other”是比较指称,这一衔接手段的目的是让读者明白鲸鱼(Orky—前文出现)的“聪明”和猩猩(Melati)的“伎俩”……;边演示边解释,效率高,效果直接明显;其他衔接手段(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就不再一一举例。学生在理解语篇衔接分析之后,再对相关课文进行阅读,信息反馈多称“喜欢阅读,痛快淋漓、颇有心得”。

2.2注重引导——扩展阶段

阅读全文

产品设计相关要素如何影响设计

摘要:这篇论文主要是在研究设计符号学在儿童游乐产品当中的运用。了解儿童游乐玩具和设计符号学的具体内容并通过符号学中语用学、语构学、语意学三个方面来探讨对符号进行编码需要遵循的规则。找寻设计符号在儿童游乐产品当中的应用。又通过儿童游乐产品设计过程的符号审视的三个方面来进行调查。符号是设计的一个表达,任何设计都是设计师在向大众来传递信息。

关键词:设计符号学;产品设计;儿童游乐产品;符号传达系统

现在市场上大多数儿童游乐产品都是千篇一律的而且缺乏自主研发的创新能力。这主要也是由于大多数企业很少去聘请专业的设计师,进而去选择参照国外欧美的优秀产品制作出产品模具,并将这些产品大量生产进行销售。企业如果想要蓬勃发展下去就需要设计先行。但是这些企业缺少一些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我就将设计符号学放入到儿童游乐产品设计当中。

1设计符号学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会随时面对大量不同的信息要去识别、感受、理解和判断。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符号,正是因为这些符号才进一步沟通了人与世界的桥梁和精神媒介。将设计符号学运用到儿童游乐产品当中去,可以提高设计的价值以及体现出设计符号的重要性。而且这样还可以增强设计师在儿童游乐玩具方面的创新。

1.1设计符号学相关理论。设计作为一种规划构思和形式创造活动,是当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过程。符号学就是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以及符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中。“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管系统所感知的对象,它可以与事物结合起来,而且符号可以代替文字向大众来传达信息,这是一种无形的信息。”

1.2符号学的发展背景。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设计符号学这个学科应运而生,设计符号学是一个边缘性学科,它涉及在设计心理学、行为科学、美学学科等各个方面。设计符号学的出现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些设计理念和想法。符号学包括索绪尔符号理论、莫里斯符号理论、皮尔斯符号理论。现代设计符号学的创始人是皮尔斯和索绪尔。皮尔斯说“只有被理解为符号才是符号”。

阅读全文

中外语言学期刊摘要语步结构对比探究

【摘要】论文摘要作为期刊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期刊论文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重要概括作用,同时也对论文检索,发表有着重大意义。本研究从2015-2010年影响因子较高的国际SSCI语言学期刊和国内CSSCI语言学期刊中共选取200篇论文摘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标注,Antconc软件统计频率和卡方检验的研究方法,从语步数量和语步分布频率分析其语步结构构成。结果显示,国际语言学期刊摘要语步更加完整,背景语步和结论语步数量都高于国内语言学期刊摘要。国内语言学期刊作者更倾向于用嵌入性语步交代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相比较之下,国际期刊更倾向于用独立语步交代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此项研究可为摘要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语言学;摘要;语步结构

体裁是具有一系列具有明确目的的交际事件,体裁特定的语篇结构和语篇结构由其交际目的决定(Swales,1990)。摘要具有独特的体裁特征。摘要是学术论文的精华组成部分,对于新手写作者来说,掌握写作摘要的技巧对于进入他们所在学科的话语社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ho,2008)。英文摘要撰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期刊的国际检索和收录有直接的影响(李芝、成晓敏,2020)。中文摘要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也同样对国内期刊收录和检索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术论文摘要的“四语步模型”由Bhatia(1993)提出,根据此模型,学术论文摘要主要由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构成,但是五语步模型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Jiang&Hyland,2017;Swales&Feak,2009;Hyland,2004;DosSantos,1996),即背景、引言、方法、结果和结论语步。

一、文献综述

近些年学者们从元话语,修辞语步,语法复杂度,词块使用角度,名词化,语篇策略等角度研究摘要(Abdulaal,2020;Fauzanetal.,2020;Liu&Lu,2019;岳蕾,张奕,2018;李晓红,2017)。也有一些学者从语步角度对语言学期刊的摘要进行研究。有研究从教学研究目的出发,比如蔡基康(2019)基于语步辨认对中国本科生专业期刊英语论文进行读写研究,研究的实验对象为67名本科生,学生被要求对英语论文进行语步辨读,元话语辩读和相关语言表达的辨读,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来评估这种语类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出学生的语类能力,读写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显著提高。有研究从期刊语步对比研究的目的出发,刘胜莲和魏万德(2008)基于四语步模型对比分析了中外40篇英文摘要,结果发现国际期刊的摘要绝大多数为含四个语步的完整结构,而多数国内期刊摘要仅由二到三个语步构成。黄萍(2007)基于四语步模型对64篇中外语言学领域类学术期刊摘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国内期刊的混合语步多于国际期刊。胡芳(2007)把摘要结构划分为七个结构,对64篇中外语言学领域类学术期刊摘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英文摘要中的研究背景出现频率高于中文摘要。中文语料中的研究设计常常嵌入研究目的之中。研究结果在中文语料中的出现频率高于英文语料。综上所述,学者们基于不同语步模型对语步进行研究,但缺少基于五语步模型对近五年中外语言学期刊摘要语步结构进行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基于五语步模型,对2015-2020年的国内外核心语言学期刊进行语步结构对比研究,以发现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为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语料

阅读全文

医学科研评估指标诌议

医学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在解释事物内在规律和本质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工具和手段,对研究者所用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可以迅速了解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医学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比重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目前对医学科研项目绩效评估指标的研究主要是实证类研究和综述类研究,两者合计占研究总量的83%,另外17%是概念研究、理论研究以及国外研究的介绍等。可以发现目前开展的医学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研究中,对于基础概念、理论以及国外的评价指标的研究相对较少。医学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的主题分析绩效,单纯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包括成绩和效果。“成绩”强调对行为或活动的客观测量,“效果”则关注这种行为或活动影响的主观评价。绩效则是对二者的综合,即产出和结果的统一。从普遍意义上而言,绩效评估就是对行为或活动的产出和结果进行经济、效率和有效性维度的测量,以判断其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下面从微观视角出发,就已有研究的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整体上把握我国医学科研项目绩效评估指标研究的重点及方向,厘清优势及不足,指导今后的研究。通过对23篇文献的认真研读,根据研究者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基本上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投入产出量化评价;一类是结果式评价。未考虑投入因素,其中包括量化打分评价,也包括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总结式的结果评价。基于绩效的概念,结合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医学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应该加强对项目结果的评价,尤其是临床应用类的医学科研项目,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性,其科研成果对公众健康和医疗能力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是衡量其项目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根据上述指标在各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显示最常用的投入指标是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这与评价数据的可获取性有很大关系,其中人员投入,主要包括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的人数;经费投入,指项目实际支出经费数。该部分指标全是量化指标,因此在评估实践中一般是将各级指标数据值根据权重进行加权求值,或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投入对于产出的影响。产出指标要素分析基于绩效的概念,产出是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表2是对23篇文献中的产出指标要素进行提取、归类统计的结果。通过统计发现,对于医学科研项目的产出评价,不少文献中直接采用了一般科技项目产出评价的指标,如论文、专著等。但是实际上医学科研项目的产出,不同于一般科技项目的产出,而且研究类型不同,产出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如基础性医学科研项目的产出主要是论文、专著等,而应用性医学科研项目的产出除论文、专著,还将包括专利、获奖、技术规范标准、新的诊疗技术方法、一些适宜技术等等。但是在该23篇文献中,都没有对医学科研项目的类型进行具体的说明区分。产出部分的指标,都是属于可量化的指标,因此文献中的产出数据的处理一般也都是进行加权求和。结果指标要素分析在指标要素梳理提取中发现,有一部分指标不属于投入,也不属于直接产出,而是面向结果的评价指标,如项目管理能力、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情况、成果推广情况、科研成果成为政策依据、促进学科发展、改善生命质量等的评价,也就是研究活动或研究成果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在相关文献中并没有对这些指标进行明确划分,而是将其散落在产出中,或统称为项目评价,本文将其归为绩效概念中的结果,也就是医学科研项目的科研活动及科研成果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以下四个维度:组织管理评价、项目完成情况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医学领域的科技研发与公众健康直接相关,因而其在医疗水平和市民健康方面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在绩效评价中占重要位置。但是由于效果和影响的发挥相对于产出而言,具有时间滞后性,因此该部分评价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目前多数文献中避开了对结果的评价。其中只有一篇文献“后评估体系在国际防盲合作项目中建立的探讨”,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并按照国内外科技评估的趋势,淡化评估指标、突出评估议题,从“项目适当性评估、项目的效果与效率评估、项目技术的后评估、项目财务的后评估、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项目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6个方面,用举证的评估策略形成评估结论。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4研究成果整体数量较少,有待继续深入研究从医学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文献数量来看,针对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整体数量较少,从1998年以来,医学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领域的期刊论文年均不到2篇,其中最高5篇,有三年甚至没有相关文献发表。这说明医学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估工作有待继续推行,相关研究工作有待继续深入。研究方法相对局限,应开展广泛的调查从文献的统计结果来看,目前的研究方法以实证和综述为主,但是多数文献的实证研究,是对一般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综述后,利用医学科研项目数据进行实证说明,这未能从医学科研项目本身的特征出发。因此,建议应在深入分析绩效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一般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结合医学科研项目自身的特征,进行医学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开发,因为国外绩效评价工作开展较早,在医学领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价实践,因此,建议加强国外医学领域评估方法与内容的引进,而且有必要对医学科研项目进行广泛的实证调查,统计分析,从而构建出符合医学科研项目特征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内容单一,以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为主从研究主题的统计结果来看,虽然产出、结果评价指标均有所涉及,但是整体以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为主,效率评价可以看作是绩效评价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绩效评价的全部,从医学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角度来讲:1)未进行分类评价。按照最常见的科研类型划分,医学科研项目可以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和发展研究类,不同的研究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研究成果,因此绩效评价的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但是在23篇文献中,未体现分类评价的思想,建议后续研究应该对医学科研项目的类型进行具体的说明区分。2)过分强调量化指标。23篇文献中,只有1篇文献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其余文献都选取了定量评价指标。定量化评价方式,虽然具有简化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效率、可计量可比较等优点,但是同时具有很大弊端,一方面与医学科研项目的实际绩效不能完全相符,另一方面过分强调定量化评价将激励短期行为,引发学术泡沫。因此,建议后续研究中绩效评价应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做到真正的理性评价。3)未关注社会效益。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疾病防控能力,降低医疗负担,增强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社会效益是衡量医学科研绩效的最终标准。但是从目前的23篇文献来看,均未将社会效益作为重要部分进行设计。因此,建议后续研究应该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如社会效益时间滞后性的处理方式、数据如何获取等,并且应该多借鉴国外的评估实践,从而更好的做好评价工作。#p#分页标题#e#

作者:王艳芳 白波 单位: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阅读全文

现代文学文本细读的精神

通常意义下,文本细读被视作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文本细读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精神”。所谓“精神”一般有三种含义:“哲学范畴;表现出来的活力;内容实质。”本文取二、三种含义,即“文本细读”能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内容实质”,并显示一种“生命的活力”。“细读”即为“表示任何以详细研究文学作品的语义、方法、韵律、格律等方面之内,以结构为主要任务的批评分析方法”。文本细读之方法理所当然地为现代文学教学研究者所运用,并结出了硕果。然而,综观现代文学的诸多研究成果,许多研究者虽然秉持了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但似乎并未遵循文本细读的“精神”。即没有如实地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内容实质”,从而也就放逐了文学研究的“生命活力”,于是滑入“感性”的文本细读层面。

一、引注混乱:“文本细读”中的臆想性

赵树理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农村题材小说受到较大关注,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评论文章,如郭沫若的《〈板话〉及其他》、李大章的《介绍〈李有才板话〉》、茅盾的《关于〈李有才板话〉》,以及荃麟、葛琴的《李家庄的变迁》等等。在这之后,关于赵树理的研究著述也往往以茅盾等人的评论文章为参考依据。但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后来的这些研究著述在参考前人成果时,无论是引述还是标注都存在诸多错误。

首先,引述“原文”语段错误百出。例如,一本为中文系学生编撰的现代文学指导用书中有一段话说到赵树理发表的《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等乡土题材小说,是“走向民族形式的一个里程碑”,这段表述是存在问题的。茅盾当年评价赵树理小说《李家庄的变迁》时认为,该小说是“走向民族形式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评价《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的》这两部小说的。竟然还有学者把茅盾的这句评语当作是20世纪60年代一个现代文学研究者的观点,着实令人不可思议。此外,有著述引用了郭沫若评价赵树理乡土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中的一段话,所引用的话是“我(指郭沫若)”完全被陶醉了,被那新颖、健康、简朴的内容和手法”,这儿有“新的意义”。这段话中所引用的郭沫若评语有着明显错误,首先是搞错了研究对象,其次是引文内容不准确。郭沫若于1946年8月16日在《文汇报》上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是《〈板话〉及其他》,不是评价《李家庄变迁的》,文中原话是“我(指郭沫若)”被那“新颖、健康、朴素的内容与手法”,这儿有“新的感情”。该编著在引用原文方面错了三处,即误用“简朴”“和”“新的意义”三个词语。

其次,标注“引文”混乱不堪。所谓标注,是指标出资料的来源出处。例如,一本研究赵树理的专著中有个页下标注是:茅盾《论赵树理的创作》。这儿把文章名称也标错了,茅盾当时写的评论文章是《论赵树理的小说》。一本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漫谈的书中,标注茅盾的评论文章《论赵树理的小说》一文的出处是“《文萃》1947年第10期。”这里把发表年代搞错了,茅盾是于1946年12月在《文萃》第2卷第10期上发表《论赵树理的小说》。另有两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中都有个页下的引注:茅盾《谈〈李家庄的变迁〉》,《文萃》第2卷,1946年第10期。查阅研究资料发现,茅盾从没有写过《谈〈李家庄的变迁〉》这篇文章,而写过《论赵树理的小说》,就发表在《文萃》第2卷第10期上。窥一斑而见全豹,诸多错误和硬伤存在于赵树理等作家作品的研究中。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研究者的惰性心理和捷径习惯使然,研究者虽然也阅读了文本资料,但不是真正的细读,更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的文本细读,于是在引注方面错误百出,混乱不堪。

二、妄加评论:“文本细读”中的定势性

长期以来,梁斌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红旗谱》备受称赞,被纳入“三红一创”经典之列,溢美之词如《红旗谱》的“作者是有着很强烈的史诗意识和史诗追求的,而作者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史诗的高度”。这种从思想内容层面的评价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内容往往是形式的内容,就文学作品而言,形式主要指向文体中的语言、修辞和结构等层面。于是,若从语言修辞层面来细读《红旗谱》,则会发现学界已有的评价不够客观,并且产生评价定势倾向。然而,直到2010年6月,标题为《〈红旗谱〉每一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一文刊登在《当代作家评论》上,冲击了一直以来阅读《红旗谱》的定势模式,如该评论文章标题所示,《红旗谱》“每一页都是拙劣的”。这虽有夸张之嫌,但小说《红旗谱》中的语言表述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商榷。例如,小说开端一章中有段话讲到主人公朱老忠在候车地方看见一个男的背身站在售票窗口处,朱老忠乍看到这个男人的形象是“长身腰,长脑瓜门儿,挺实的腰膀”,朱老忠便嘀咕了一句:“嗬!好面熟的人!”这段话意思是说朱老忠在车站里认出了20多年不曾见过的童年伙伴严志和。可是,20多年不曾见过的一个人背对自己站着,怎么可能会一下子认出来呢,这个情节显然不太符合生活逻辑。文学来源于生活,然而,《红旗谱》中像这般“非生活化”的语言表述与情节安排比比皆是,但长期以来研究者赋予这部小说的溢美之词则多而泛滥。究其原因,固然与注重作品内容而忽略艺术形式的社会历史批评语境有关系,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文本细读”中的定势思维———人云亦云在作祟,这显然背离了现代文学应有的研究精神。

阅读全文

大学英语阅读教材教育思想启示

[摘要]

当前国内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有量无质,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笔者分析了英国博雅教育思想,提出把“博”且“雅”作为大学英语教材选材的原则。实践证明,按照这个原则选出的教学材料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博雅教育思想;大学英语阅读教材;选材

教材是教学的核心,教材的选材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材编写的成功与否要看选材是否得当[1]。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表面上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一套又一套教材横空出世,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但赵庆红等2009年对目前占国内市场95%以上份额的5套大英教材的使用满意度在12所高校做了调查,在受访的2283名大一和大二学生中,认为教材内容枯燥的比例高达65.3%。[2]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厌学英语的风气盛行,学生不愿学,老师发愁教,经过调查笔者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除去教师水平等因素,与教学使用的教材,尤其是教材选材有很大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找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现今国内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大部分中国学生从小学就开始英语学习,进入大学之前,至少已经学习了9年英语。不幸的是,为了应付中、高考,他们学英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做题。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令人堪忧。一方面,相当一批学生不堪忍受这种畸形的学习语言方式早早放弃了英语学习。那些所谓学得好的学生,大多是标准化试题的做题能手,一到实际运用场合就完全不知所措。长年累月的题海训练,让大部分学生倒掉了胃口,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这门活生生的同汉语一样精彩的语言在学生眼里已经与“枯燥、艰深”画上等号。鉴于现行招生考试制度暂时无法改变,那么学生到了大学阶段,暂时摆脱了每天只能面对题海学英语的桎梏,已经是时候还英语的本来面目给学生了。让学生重新认识英语、重新喜欢上英语学习是当前大学英语的责任,虽然很难,但并不是不可为。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学生应该结束了基本的生存英语学习阶段(即日常口语、常用语法、基本词汇和文化背景等),就像儿童过了母语学习的初级听说阶段,转而进行英语语文学习。这不得不说是大学英语阅读教材的使命。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能否承担起这一重担任?下面我们就对现行教材予以分析。

阅读全文

民事诉讼法学发展方向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随着法治建设的进程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据2007年至2009年的统计,我国每年大约产出民诉相关论文800余篇。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民事诉讼法的教材约有近百种,专著、译著也有几百种以上。在研究领域方面,已经基本涵盖了民事诉讼法的各个方面。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学者们试图突破过去简单解读、阐释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文本的语义学束缚,更深层地挖掘民事诉讼法的应有机理、结构和运行方式。但总体而言,我国民事诉讼法学依然缺乏深度、原创性和自主性,所产出的论文、著作多是较低水平的重复劳动,还没有形成指导我国民事诉讼实践的、有厚度的民事诉讼理论,呈现出日益滞后和贫困化的状况。相较而言,日本、韩国、我国台湾虽然也曾有照搬他国法律及理论的时期,但通过立足于本国、本地区的实践和探索,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性的理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发展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以下方面:   第一,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从实务界的视角来看,民事诉讼理论完全游离于民事诉讼的实践之外,理论不具有现实性,缺乏对实践的指导力。司法实务人员更关注的是具有理论支持的操作技术,而脱离了实践的民事诉讼理论无法细化到对操作技术的指导。民事诉讼实务操作的随意性和非规范性以及各种内外干预使民事诉讼实务界对于理论解释也没有迫切的需求,加剧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对此,仅仅简单地用人治传统和司法传统来解释实践背离理论的指导是片面的。   理论研究与实践分离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司法的不开放。司法不开放的一个表现是司法的过程和结果对于社会而言是不开放的。虽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判决在法院的网站公开,但这种公开依然是局部的和有选择的,即使公开了部分判决,关于程序问题的裁判及理由也很少公开。   这也可以解释程序法学滞后于实体法学的现实。司法不开放导致理论研究者无法了解实践的真实情形。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充分实现司法开放,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裁判的全面公开。当然,如何公开需要细化,公开也有一个过程,但我们应当努力推进。   第二,程序理论与实体规范、理论的分离。这种分离在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管辖、诉讼标的、当事人适格、共同诉讼、财产保全、证明责任、执行救济(实体权利争议的救济方式与程序权利的救济方式)等方面都有体现,可以说几乎贯穿于民事诉讼的所有领域。例如,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构建和阐释没有顾及民法的实体要求,没有与民法的基本原则、精神相契合。在诉讼标的理论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实体规范和理论,甚至与实体请求权理论相背离,致使对诉讼标的的研究无法深人。在共同诉讼方面,现有理论将连带性作为必要共同诉讼的实体条件,但在实体法中,就共同侵权所发生的连带责任,请求权人完全可以向任一责任人单独主张损害赔偿,没有必要将所有责任人作为必要共同诉讼人。在执行异议救济方面,没有考虑将执行违法的异议救济与实体权利争议的执行救济加以区分,违背了实体权利争议应通过诉的方式予以解决的基本原理。   与实体法原理和规范相背离导致诉讼运行不合理,不能实现诉讼法的工具性要求和价值。   导致程序理论与实体规范、理论相分离的主要原因是法学学科中程序法学与实体法学的隔离。程序法研究者欠缺实体法知识,不能持续关注实体法及其理论的发展,致使程序法与实体法渐行渐远。应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强化学科的交叉和贯通,使程序法研究者能够持续关注实体法学和实体规范的发展。其次要实现学科知识教育的交叉,使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者具有扎实的实体法知识基础。甚至可以像德国那样,实现程序法研究和实体法研究在研究主体上的合一。   第三,研究方法的缺失与失范。长期以来,民事诉讼的研究过于注重法解释学方法,没有充分吸收其他学科(如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注重规范分析而不注重实证研究。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法学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涉及其他相关社会科学,因此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研究法律这一人文现象也是有意义的。   例如,广义民事诉讼中的调解、起诉难、再审、执行难等诸多中国问题,单纯从法学的角度和法解释方法人手很难加以充分阐释。如果从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视角,运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就可能更有说服力和阐释力,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和真相。   另一方面,在运用新方法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方法失范的问题,即不正确地使用某种研究方法。方法失范必然导致研究结论的不可靠或不正确,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掌握该研究方法,仅仅是以研究方法的新颖性吸引读者。例如,经济学方法是现在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但相关研究往往是使用或堆砌一些经济学的时髦概念,而非真正运用其方法进行研究。又如实证研究方法,现在法学界所谓的实证研究大多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调查方法,依靠田野调查收集有关数据进行分析。问题在于,由于对社会调查方法缺乏一定的训练,因而在设计抽样调查、取样、数据统计方面都存在缺陷,导致调查结论的不可靠。有的调查本身就有预设性,调查完全是服务于特定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实证数据的心理需要。由于实证调查难以验证,研究者的主观性易于被掩盖。对于上述问题,解决之道在于加强对其他学科知识、方法的学习,尽可能进行交叉学科的合作研究,以弥补知识的不足。   第四,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分离,整体认识与局部认识相分离。宏观分析和整体认识常常涉及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忽视这些必然导致对基本原理的忽视,使研究结论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相冲突。民诉研究往往是从问题出发,而问题是直接的、具体的、局部的,因此人们习惯于从微观、局部寻找化解问题的方法,但有些问题如果不从宏观、整体的视角出发,则很难发现问题的本质。例如,立案难实质上是司法制度、司法权、司法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而非起诉、立案制度的问题,因此仅改革立案制度不会有多大成效。现在人们争论的是,是否应将现有的审查立案制改为登记立案制。但如果法律的权威性、司法权的相对独立性不解决、法官的职业道德问题不解决,立案难就可能演变为登记难。#p#分页标题#e#   整体认识与局部认识的分离也是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从整体加以认识,往往导致研究结论从局部看是合理、可行的,但却与诉讼制度的整体相冲突、矛盾。在再审事由的设计上,如果仅考虑到违反管辖规定应当予以纠正,而没有从管辖制度的整体以及管辖权与司法权配置的关系上予以考虑,一味追求再审救济就会发生救济过剩和成本、代价过高的问题。   第五,缺乏自主性。这是指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研究主体不能依照法治、基本法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而是依附或依从于一定的政治风向、利益需求、特定关系,使其研究满足于预设的要求。这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所谓的“庸俗化”。“跟风”是一种常见的缺乏自主性的表现。所谓“跟风”,主要是研究主体为特定的社会、政治意识的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跟风”研究完全抛开了法治、基本法理、民事诉讼基本原理,是一种预设性论证。为了获得论证预设的结果,往往以实用主义的心理,从外国法律制度和理论中寻找证据。这些从预设目的出发所收集的论证依据往往严重割裂了该国法律制度与其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非自主性主要缘于研究主体的非自主性。这种研究主体的非自主性又与特定的研究体制、成果评价体制、课题管理体制、研究激励机制、社会的泛政治化、泛行政化、泛权力化有关。在特定环境下,研究课题往往基于特定要求设立,因此依附性的研究课题更容易获得批准、立项,研究成果更容易发表,也更容易获奖。而自主性的研究项目因为课题的边缘化而很难获得认同。在这种环境下,研究主体希望其社会地位、学术地位获得官方的认可而不是学术界和社会的认同。比较典型的是,关于如何认识调解与判决的关系,在强调调解的大背景下,调解的功能被夸大,调解成为一种强势调解,成为一种运动,调解率被不断刷新,成为司法政绩的表征。由此,调解自然成为课题项目的主要内容,各级、各地有关课题研究项目中几乎都少不了调解。而由于研究项目实际存在预设性,因此关于调解的研究几乎无一例外是论证其合理性,鲜有论证过度调解的弊端的,也没有研究者主张判决与调解的合理关系,强调判决指引性、解释性、对事实、权利义务清晰性判断的积极意义,从而进一步误导了人们对调解的正确认识。   要做到学术研究的自主性,就要求学者坚持学术独立和自由。没有学术自由,就没有学术研究的自主性,也就不可能有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应当实行研究体制、成果评价体制、课题管理体制、研究激励机制的改革,从宏观上弱化泛政治化、泛行政化,激励学者从事自主性研究,推动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滞后,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其他诸多原因,如学术研究生态无序、片面追求学术GDP、缺乏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没有广泛、规范的学术争鸣、学术组织的行政化、学术人才培养的投人不够、学术没有充分开放、深层学术交流缺失、研究心态浮躁等,这些也是整个中国法学界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学术共同体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