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渔业养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水产养殖业可持续进展路径
2004年,我国内陆水域和海水养殖产量高达3209万t,占全国渔业总产量的65%[1]。然而,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天然渔业资源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对其进行分析,可寻找有效的途径,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水产养殖业概况 我国作为传统的渔业大国,过去主要依靠天然渔业资源来满足人们对鱼类及其它水生动植物营养的需求,渔业产量也主要由捕捞产量决定。1985年起,我国确立了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渔业发展战略,使沉睡多年的浅海、滩涂、河流、湖泊、水库、低洼盐碱地、采矿塌陷区等养殖适宜区得到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扩大了水产养殖规模,优化了渔业生产结构,减少了对天然渔业资源的冲击与破坏。至1988年起,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产量,达到904万t[1],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渔业大国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并持续至今,为世界渔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一)内陆水域养殖 近年来,我国在养鱼塘生态系与食用鱼养殖技术、稻田养鱼生态系与综合技术、冰下水体生态系与鱼类安全越冬技术、鱼类养殖种类结构与养殖方式、内陆大型水域鱼类增养殖应用基础理论与综合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从而实现了我国淡水鱼类养殖的快速发展[2]。2004年,我国内陆水域养殖产量达到1892万t,占全国养殖渔业总产量的59%,占全国渔业总产量的39%;其中:鱼类1721万t、甲壳类123万t、贝类19万t、其他29万t[1]。 (二)海水养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广大海洋科学家和水产学家的智力支持下,海水养殖业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藻、虾、贝三次产业浪潮[1]。2004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达到1317万t,占全国养殖渔业总产量的41%,占全国渔业总产量的27%;其中:鱼类58万t、甲壳类72万t、贝类1025万t、藻类147万t、其他15万t[1]。在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种苗人工繁育、人工饵料、水产机械、冷冻加工业、渔业贸易和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4年全国至少有449万从事养殖的专业劳动力[1],并有相当多的劳动力兼职水产养殖业和相关产业。我国作为一个养殖渔业大国,2003年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66%[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几年来,渔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对我国水产养殖业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做好天然渔业资源保护。 二、我国水产养殖业对天然渔业资源的不利影响 虽然,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水产品的供应量,促进了市场繁荣,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也对保证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从目前发展状况和趋势看,水产养殖业也对天然渔业资源造成相当大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养殖业对内陆生态环境与沿岸资源造成相当大的冲击与破坏,对天然渔业资源状况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潮间带和沿海湿地是许多鱼类、贝类的重要的育成场所,形成沿岸或近海的优良渔业资源。由于这些区域被开辟为养殖塘场,导致沿岸生态系统功能丧失,一些近岸天然水产品产量快速下降。另一方面,鱼药浓度超标或富营养化的养殖废水排放,导致下游水域中的有毒藻类生长,贝类大量死亡,同时也对下游水体和地下水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第二,由于盲目引进水产养殖品种,造成生物入侵。一般地讲,入侵种类适应性强,在我国广大地区很容易找到适宜繁殖的水体,而且,在我国自然界通常缺乏限制其发展速度的天敌。因此,如果对此估计不足或缺乏防范措施,引种的结果就可能弊大于利,必将打破现有的食物链平衡,威胁土著鱼类的生存,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对我国天然渔业资源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目前对我国造成危害的入侵鱼类主要有鳙、鰕虎鱼、麦穗鱼、食蚊鱼、鲐鳉和甲壳类克氏螯虾等[4]。第三,养殖鱼类外逃,把病害带到天然水域,对野生鱼类造成毁灭性打击。另外,外逃的养殖鱼类与野生同类杂交繁殖,产生的混种鱼类可能不适应野生环境,致使野生鱼类种质下降。第四,采用鲜活饵料养殖造成的不利影响。近海网箱养殖一直沿用鲜活饵料,甚至连新兴起的抗风浪深海大网箱也使用小杂鱼和非食用鱼作饵料,导致对天然幼鱼和非食用鱼资源的大量捕捞,造成资源枯竭,使位于食物链上层的其它鱼类大量减产,直接影响渔业资源修复行动效果。同时,由于我国养殖饵料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残余的饵料和鱼类代谢物沉积在海底,会缓慢释放出大量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再加上网箱这种高密度养殖方式,抑制了海浪的作用,使表层海水无法交换[5],养分停留在表面,在高温下很容易发生赤潮危害。第五,对资源增殖和环境管理改良重视与支持不够。我国仅有小规模的对虾、海蜇、刺参、贝类等海洋种苗和内陆水域部分种苗增殖放流,与日本、北大西洋沿岸国家等先进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实现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关于“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要求,水产养殖与天然渔业资源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须特别关注和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因此,水产养殖业只能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好天然渔业资源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适度扩大渔业资源供应量,同时,为渔(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发展做出贡献。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水产养殖业平稳、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正处在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产养殖业发展,是促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保证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保护广大渔(农)民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二是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对自然水域、滩涂要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做好保护工作,发展水产养殖业要充分考虑养殖区的承载能力,建立水产养殖业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力求做到资源利用与保护和谐统一,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养殖结构和消费方式,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分页标题#e# (二)确立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理念 水产养殖产品的现行价格只包括了养殖生产的成本、税金等,没有包括水产养殖适宜区资源租金[6]的价格。价格构成不完全,造成了人们对水产养殖适宜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大大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导致资源利用的浪费和养殖区及周边生态系统的破坏,阻碍了人类社会对水产养殖适宜区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应确立资源具有价值的理念,对水产养殖适宜区实行资产化管理,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有偿使用制度。 (三)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促进水产养殖产业升级 水产养殖业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进行科技开发、储备。加强对种苗人工繁育、养殖优势产业关键技术、技术规范等基础研究是提高水产养殖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是促进产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升级必须建立水产人力资源管理保障体系,以科技储备为前提,积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及推广体系的整体优势,提高推广效果。 (四)合理确定养殖结构 1、水产养殖应倡导、鼓励间养、轮养、混养等生态养殖模式。严格控制肉食性品种的增加,以减少对饵料类野生渔业资源的冲击和破坏,并与渔业转产、休渔等措施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天然渔业资源的恢复和增长。2、发展绿色水产品,全力推进健康生态养殖。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外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安全、优质成为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特质。大力发展绿色水产品成为新时期水产养殖业的方向。一是应积极颁布执行各类养殖规范,大力推行养殖标准化。二是应根据现有不同养殖形式和养殖品种,进一步制定水产养殖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并组织推广和实施,为实施健康养殖奠定基础。三是应严格执行养殖水产品用药标准,推广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并积极遵守《2000年后的水产养殖发展:曼谷宣言和战略》文件规定的“关于水产养殖和渔业产品残留物监测国际协议”[7]。四是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恢复和推广具有循环经济显著特征的稻鱼混养[8-9]、桑基鱼塘[10]和盐碱涝洼地“高农低鱼”间作等生态健康养殖方式。3、要重点抓好海参、海胆、鲍鱼、扇贝、牙鲆、半滑舌鳎等名特优珍品增养殖[11],扩大规模,拓宽领域,全力推进精品水产养殖渔业的发展。 (五)制定养殖规划,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应加快制订科学的水产养殖发展规划。因地制宜调整养殖方式、品种结构,进行合理布局,优化水产养殖资源配置。二是控制养殖数量。由于水产养殖对天然渔业资源毕竟是一种利弊兼有的事情,短期内对渔业资源供应量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但远期效果必须经过长期的研究、评估才能确定。在目前尚不能最终确定水产养殖对天然渔业资源和整个生态环境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合理控制养殖数量,使水产养殖数量实现可控制的增长。三是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加强最大养殖容量研究。最大养殖容量是指特定养殖环境中能养殖的最大数量。最大养殖容量与养殖水域水交换能力、养殖作业的方法及技术、养殖品种及混养品种结构间的平衡协调和对养殖品种的疫病防治能力有关。当养殖规模低于最大养殖容量时,养殖才有可能顺利而持续地进行下去,反之,则有可能引发养殖灾难。因此,必须加强最大养殖容量研究,科学地确定各养殖品种的养殖容量,确定适宜的养殖规模,以实现最大可持续产量。四是要结合养殖技术培训,逐步实行养殖业准入制度。五是严格水产种苗生产执法,督促苗种生产企业不断完善育苗生产设施,规范育苗操作规程,健全各项数据及用药情况记录,确保养殖用苗种的数量和质量。六是控制养殖区域。对濒危鱼种的产卵区、摄饵区、洄游通道等设置禁渔区、禁养区和限养保护,以逐步恢复濒危鱼类的野生种群数量。对限养区应严格限制养殖数量、密度和品种等。 (六)严格养殖引进种的科学管理 在引进新的品种前,应先对其适应性、繁殖周期、天敌和入侵历史等情况进行评估,在确定不会造成入侵后,再进行引进,避免引进后因各种原因造成生物入侵。对现在已经造成入侵的品种,应采取妥善措施,加以治理。对现有引进品种中的疑似入侵品种应进行严格控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养殖。主要做法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以便对我国已经引进和待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进行全程跟踪管理。2、应重视和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引种前应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引种后应严格控制养殖范围,在确保对当地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威胁后再推广。3、严格执行检疫法规,杜绝病害带入。在实施引种过程中,应对新品种和随其而来的所有工具、饵料进行严格的检疫、消毒并隔离饲养、观察,确定无病害后再转入大面积养殖。针对有些养殖品种是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国内,导致一些病害漏检的情况,今后应加大执法力度,扩大执法范围,严防带入新病原。4、切实搞好引进后的保种和推广工作。应及时补充新的纯正亲体,以防止种质衰退。同时,应加快推广应用速度。 (七)加强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保护 为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一是应深入开展内陆水域、滩涂、海洋与渔业法规宣传。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水污染防治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和粮农组织《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增强海洋和内陆水域环境保护意识。二是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沿岸工业、旅游与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机制,加强对海上陆源污染、内陆水域外源污染和水域环境的跟踪监测;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通过控制放养密度、适当减少投饵量、改进投饵方式、采用深水网箱养殖等先进生产工艺等措施来尽量改善养殖水域环境质量,为水产养殖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要控制养殖自身污染。减轻养殖自身污染的措施主要有:(1)充分利用水中微生物将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使水质能够自净,符合养殖要求。(2)合理用药。对水产养殖中的病害,实行处方购药,严禁有毒、有害药物使用,并在鱼药市场准入方面严格检测、监督、管理。(3)实行机械增氧,结合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方式,改良养殖区水质,发展节水养殖[12],减少养殖用水的使用量,以缓解因大量取水而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海水倒灌等环境冲击。四是严格控制养殖场排水,以避免其中多余的营养成分、鱼药和病毒病菌对下游水体和其它养殖场造成污染。五是严格控制养殖品种外逃。#p#分页标题#e# (八)加强增殖放流 基于我国部分重要渔业水域出现了较严重的资源衰退现象和趋势,为恢复和改善资源状况,必须加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13]。一是应将增殖放流提高到保护渔业资源、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支持和鼓励开展增殖放流,努力恢复渔业资源,繁荣渔业经济,保持渔区稳定。二是应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纳入政府生态建设规划,使其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三是应加大资金投入,将增殖放流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四是放流应规范化运作。应建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科学管理制度。有关科研、资源和环境监测等单位应加强增殖放流科学研究,为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并加强从放流品种选择、苗种培育、检验检疫、生态环境监测、标志放流及增殖效果评估等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放流效果。五是应保证放流的生态安全性,严格控制放流品种和来源。放流品种原则上应以本地原种和其子一代苗种为主,不应向天然水域中投放杂交种、转基因种及种质不纯等不符合生态安全要求的物种;不得在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经济鱼、虾、蟹类的产卵场等敏感水域进行放流。放流苗种应由经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原种场、良种场和增殖站提供。外来物种增殖放流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并必须通过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生态安全评估方可进行。六是应积极营造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联合工程建设、环保、交通、媒体等部门参与增殖放流活动,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加大资源增殖重要性的宣传,扩大影响力,加强社会监督,不断提高全社会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国外水产养殖拓展探析
本文作者:明俊超 闵宽洪 袁新华 高进 柴天贵 赵才源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水产养殖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起,水产养殖产量从1950年的2.56万t增长到2009年的247.7万t,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5%[2]。2008年,菲律宾水产养殖产量(水生植物除外)位居世界第9位,产量为74.1万t,为世界水产养殖产量(5255万t)贡献了1.4%(FAOWorldAquaculture2010)。据初步统计,水产养殖从业人员人数为226195人(2002年菲律宾渔业统计)。菲律宾的水产品养殖品种养殖种类包括遮目鱼(Cha-noschanos)、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鲤鱼(Cyprinuscarpio)、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胡鲇(Clariasbatrachus)、尖齿胡鲇(Clariasgariepinus)、丝足鲈(Osphronemusgouramy)、尖吻鲈(Latescalcarifer)、石斑鱼(Epinephelusspp.)、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印度对虾(PenaeusIndicus)、墨吉对虾(Penaeusmerguiensi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Scyllaoceanica)、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龙虾(Panulirusspp.)、翡翠股贴贝(Pernaviridis)、鲍鱼(Haliotisasinine)、以及海藻(Eucheu-maspp.,Gracilariaspp.,Caulerpaspp.)等[3]。目前主要的养殖对象有8种,为海藻、遮目鱼、尼罗罗非鱼、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鳙鱼、牡蛎和贻贝等,其中海藻养殖贡献最大,达174万t,其次是遮目鱼和罗非鱼等(表3)。海藻的养殖主要在池塘以及公共水域进行养殖,而鱼虾类的养殖方式因养殖对象、养殖环境等因素而不同,以2009年为例,淡水养殖产量约为30.8万t,以池塘和网箱养殖为主,咸水养殖产量达约30.8万t,以池塘养殖为主,而海水养值产量较低,仅约为8.1万t,主要通过网箱和网围养殖。下面通过查阅FAO、BFAR等国际国家权威机构资料和利用笔者在菲律宾进修期间所做的调研和考察,结合该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详细介绍该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海藻是菲律宾水产养殖中最成功的水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和出口,在历年的水产养殖产量和产值中贡献最大。2009年,海藻养殖产量占总的水产养殖产量的70.23%,达174万t。在菲律宾海藻产量前3位的地区为ARMM(位于棉兰老岛Mindanao)、IVB、IX、VII区,分别为约68.3万t、45.1万t和22.5万t。蕨藻(C.lentil-lifera)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麦克坦岛的咸淡水养鱼塘中最早进行商业化养殖的种类[4]。1973年,“tambalang”品种的发现使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生长速度20d内可以扩大1倍。麒麟菜(Eucheuma)在菲律宾的成功养殖使该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交叉胶红藻(CarrageenanBearingRedSeaweed)生产国,贡献了近72%的产量;其次是印尼、马来和桑给巴尔(菲律宾海藻工业协会,2004)。其主要有两个商品化的养殖品种EucheumaCottonii和Eu-cheumaSpinosum,分别用于提取交叉胶Kappa和Iota,作为添加剂主要应用在奶制品、制药、人和宠物食品加工等食品和工业中,主要产品有精制和半精制交叉胶(Refinedandsemi-refinedCarrageenan)、碱处理海藻片(AlkaliTreatedChips)和海藻干制品(RawDriedSeaweed)(BFAR)(菲律宾海藻工业协会,2004)。红藻品种Gracilaria和Ge-lidium也是菲律宾人食用的藻类,但是主要作为一种琼脂原料使用。海藻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菲律宾海藻工业协会(SIAP)、省海藻发展委员(PSDCs)、渔业和水生资源局(BFAR)、棉兰老岛公平增长(GEM)项目提供的政策和技术支持。遮目鱼(Milkfish)作为菲律宾水产养殖业中最普遍的养殖对象[5],2009年遮目鱼养殖产量达34.8万t,占总产量的14%。20世纪50年代,遮目鱼的咸淡水养殖开始兴起,1995年开始推广到海水网箱和围网养殖。最早的养殖方法是采用来自潮间带的天然鱼苗,利用咸淡水在养鱼池塘养殖遮目鱼,特别是咸淡水池塘养殖完全依靠天然饵料进行养殖之后,遮目鱼的养殖在菲律宾掀起了水产养殖业的热潮。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遮目鱼养殖范围扩大,包括在该国最大的淡水湖拉古那湖内湖开始采用竹栏和网栏养殖。80年代初,遮目鱼养殖达到最高峰,1984年产量达8.3万t,随着淡水养殖对象的不断开发研究和养殖技术推广,遮目鱼的养殖逐渐被其他养殖对象如罗非鱼、鲶鱼等取代,养殖规模和产量远远低于咸水养殖。20世纪90年代,遮目鱼的围栏养殖扩大到浅海湾和河口地区,特别是在林加延湾地区,遮目鱼养殖很快扩展到淡水和海水的固定或浮动网箱养殖。商业饲料的研发和销售也有效地带动了遮目鱼网箱养殖的快速发展[4]。
2009年,咸水、海水和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22.5万t、7.9万t和4.3万t。目前,作为菲律宾的“国鱼”,遮目鱼的原种场、孵化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加上遮目鱼的各项基础生物学、去骨技术、营养与疾病、物流加工等各项研究和配套设施的配备比较完整和齐全,遮目鱼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为菲律宾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人民的日常膳食中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营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非鱼类主要是非洲的本土品种,在菲律宾并没有在生长性状、生长速度以及品质等方面与之相媲美的养殖品种,但是正是这种引进的养殖品种在2009年为菲律宾的水产养殖产量贡献了10.53%,达26.1万t。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首先于1950年从泰国被引进到菲律宾。这种鱼由于颜色深、个体小及外观差,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并未被该国消费者所接受[6]。1972年,作为浅色品种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的引进很快获得了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是目前菲律宾乃至亚洲太平洋地区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尼罗罗非鱼在浮式围网内繁殖技术的发展和在浮式网箱中采用投饲生产尼罗罗非鱼促进了商业化生产。由于缺少对尼罗罗非鱼进行遗传性能改良的研究,以及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近交衰退,导致了尼罗罗非鱼种质退化。1988年在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助下,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ICLARM)在这一年开始实施一项计划,为低成本可持续水产养殖开发改良的罗非鱼品系并实现了吉富(GIFT)罗非鱼的生产和养殖推广。至此,养殖户可以很容易获得改良的罗非鱼苗种,加上养殖投入品的可获得性、商品饲料的开发应用、技术推广的有效实施以及政府与渔民、国内和国际组织的全面合作,罗非鱼养殖规模和产量迅速扩大,从1981年到2001年增长了5倍多。虾类一直是咸淡水遮目鱼养殖的套养品种,有些地方也出现了单养。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有斑节对虾、墨吉对虾、热带硬棘大鳌虾类和罗氏沼虾等。1969年至80年代中期,菲律宾的虾类养殖业处于斑节对虾养殖初期的产品促销和市场推广阶段,首先主要是试出口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基于出口的带动,虾类养殖规模和产量开始快速增加。随后,虾也成为菲律宾的主要出口水产品之一(金枪鱼、海藻和海淡水虾类),2009年虾类出口额达5510万美元[1]。#p#分页标题#e#
养殖事故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初期,疾病泛滥造成养殖产量的大幅度削减。以斑节对虾为例,1990年产量为38.4万t,1992年48.4万t,而1991年仅为30万t[2-3]。目前,菲律宾的渔业和水生资源局的下属淡水站和国际组织SEAFDEC/AQD的研究人员在虾类养殖技术及其推广、良种保护、繁殖生物学、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为菲律宾强劲的虾类出口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撑。但是由于菲律宾的饲料行业发展迟缓,菲律宾虾料均需从国外进口,这是限制菲律宾虾类养殖业快速发展的瓶颈。2009年虾类饲料进口额达837万美元,占国家渔业进口总产值的4%,主要来源于泰国(占80%)[7]、中国台湾(16%)、新加坡(1.3%)、中国(0.4%)、荷兰(0.16%)和美国(0.01%)[1]。在SEAFDEC/AQD总部和淡水站的科技人员目前正在实施有关罗氏沼虾的繁殖生物学、杂交育种、营养生理和饲料以及原种保护的研究项目,相信在未来几年里,随着科技的助推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菲律宾虾类养殖规模和产量将会快速增加,也必将带动菲律宾虾类的饲料开发、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水产养殖业的加工、消费与贸易情况
乡镇渔业发展工作计划
一、发展成效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全镇水产品总产量达1.14万吨,河蟹总产量达0.5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3亿元,其中渔业一产产值1.4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9元,渔业生产成为我镇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为渔农民就业创业、丰富和改善群众生活,提高人均收入和小城镇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渔业一产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二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产值已达1.6亿元,并培育了渔网织造、船舶制造修理、渔具生产等一批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蟹虾经济”特色更加鲜明;河蟹、小龙虾、中华鳖、鳙鱼等特色品种的养殖规模逐年攀升;渔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水产品数量11个居全县前列;无公害水产品基地面积22000亩,省级河蟹进出口基地10000亩,水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及出口量大幅度提高。
(三)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
省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从无到有,增加到2家,拥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2家。全镇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达到63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1个,渔民经纪人协会和合作社纷纷建立并发挥作用。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渔农户的连结更加紧密,方式更加灵活,推动了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渔民生产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形成了河蟹及中华鳖等,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品种,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水产品流通更趋活跃,市场供应丰富,产业链不断拉伸。
宁国市生态渔业开发
宁国市地处皖东南,全市总人口为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43.6%。全市总面积2487km2,耕地3.85万hm2,水产养殖面积4800hm2。宁国市曾是安徽省唯一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中国元竹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安徽省文明城市。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7.1亿元,财政收入2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增加,势必有大量生活污水进入境内水域,使该市境内河流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状态,从而对该市的水产养殖业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威胁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1宁国市水产养殖及生态渔业现状 宁国市原有的渔业经济基本是以捕捞业为主的单一渔业经济,受历史习惯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水产养殖业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养殖方式基本上是沿习春放冬收的粗养方式,养殖产量极低。自20世纪80年代初,该市开始进行池塘精养鱼试验,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发展速度较快,至2011年养殖面积达1466.7hm2,到2011年末,拥有各类养殖水面4800hm2,水产养殖总产达6430t,渔业总产值1.7亿元,水产品产值8800万元。其水产养殖品种也从原有单一的常规鱼类增加到现有的青鱼、草鱼、白鲢、花鲢、光唇鱼、光倒刺鲃、鳜鱼、鲈鱼、花鱼骨鱼、青虾、河蟹、黄颡鱼、翘嘴红鲌、牛蛙等20余个品种。 在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同时,宁国市的生态渔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3种:一是种草移螺养殖河蟹。在河蟹养殖池中种植底层水草,如苦草、伊乐藻、菹草、马莱眼子菜等,同时移植田螺,通过水草、田螺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种养殖方式已在本市河蟹养殖中全面实行。二是做到各养殖品种间的合理搭配,借助各养殖品种间的食物互补关系保持养殖环境的平衡状态,如在草鱼养殖塘中搭配放养白鲢消耗水中的有机质。三是在常规鱼养殖池中套养鳜鱼、河蟹、甲鱼等特种水产品,通过适当控制常规鱼的放养密度,降低养殖产量,这样既可保持良好的养殖生态,又保证了较高的养殖效益。四是进行池塘生态修复改造,清除淤泥可加深鱼池进而提高养殖单产,同时清除出的淤泥还可作为肥料种植草食性鱼类的饲料草[1-3],起到改善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的双重作用。 2生态渔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宁国市生态渔业建设有了一定的规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地受养殖技术、思想观念、传统习惯、经济实力的影响或制约,生态渔业建设与本市的水产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不相适应,如片面追求产量,严重影响养殖生态环境;不注重合理搭配放养,造成养殖环境差和效益低;池塘年久失修,养殖条件严重恶化;水草品种不对路,净化水质能力弱等。 3发展高效生态渔业的对策 3.1优化水草品种,净化养殖环境 宁国市河蟹养殖池塘种植的水草是苦草、菹草、马莱眼子菜等净化水质能力弱的水草,甚至还有以水花生作为隐蔽物的,而这些水草净化水质的能力比伊乐藻要差得多。据初步测定,伊乐藻生长茂盛的河蟹养殖池水中H2S、NO2-的含量较低,一般保持在0.05~0.15mg/L,而以种植菹草、马莱眼子菜为主的虾蟹养殖池H2S、NO2-的含量一般为0.2~0.7mg/L,二者含量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以水花生作为隐蔽物的池塘,由于水花生遮光后,池塘中的氧气含量低,H2S、NO2-含量较高。理论和实践均证明,由于H2S、NO2-均可严重影响虾蟹血液携氧能力而影响其呼吸功能,致使虾蟹的生命力大大降低,病害增多而造成其大量死亡,严重的甚至导致养殖失败。另外由于伊乐藻不耐高温,在池塘中可搭配种植黄丝草、轮叶黑藻,并通过加强管理,使水草在河蟹生长旺季的覆盖保持在60%~70%,以确保河蟹养殖的高产、高效。 3.2突出设施配套,提升现代渔业产业承载力 把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作为增强渔业产业承载力和集聚带动力的重要抓手,以现代渔业示范区为重点,着力规划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区、休闲渔业观光旅游区、水产品精深加工区等功能区块。重点加强养殖配套设施建设,如增氧机、微孔增氧设备、投饵机等;加工区主要是大型冻库等加工流程设备以及废水处理循环设备[4-5]。 3.3推广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 在同一池塘内养殖不同食性和栖居不同水层的水生生物,充分利用池塘物质转换各个环节的饵料生物和水体,提高池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池塘的不同水层鱼类、鱼鳖、鱼虾、鱼蟹混养等,养殖鱼类的排泄物或残饵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变成可被浮游植物利用的营养盐,虾蟹摄食残饵等有机碎屑;在养殖过程中还可利用微生态制剂等有益菌调节水质,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水中溶氧,充分利用池塘物质转换各个环节的饵料生物和水体空间,提高养鱼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进行轮捕轮放,捕大留小,连续高产。因此,这种养殖模式具有高效、稳产、减少用水量和有机物排放量的优点,能有效提高整个养殖系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达到持续、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3.4加快池塘修复改造步伐,挖掘渔业生产潜力 宁国市部分养殖池塘老化,养殖产量和效益很低,亟需进行改造。据粗略估算,如通过改造后平均加深池塘1m,可增加常规养殖品种产量约1.80~2.25t/hm2,在不增加养殖面积的前提下,若全市每年改造池塘66.67hm2,则可增加成鱼总产量120~150t,增加收入156万~195万元。同时通过池塘改造,减少了池塘底层的有机质,减少污染,提高水产品质量,实现环境与效益双赢。 3.5加强人工放流,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人工放流是水产资源增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将人工培育的经济水产品苗种或采捕的自然苗种进行人工投放,使其在一定自然水域环境中生长,用以补充日趋减少的资源量或填补某种资源的空白。宁国市每年在大中型水库和境内主要河流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日益显现。据评估,人工增殖放流效果显著,水域渔业种群结构得到恢复,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p#分页标题#e#
水产养殖技术发展与分析
20世纪80年代,洛阳市利用黄河滩涂及伊河、洛河浅滩堤坝、12座中型水库坝下进行了大规模人工池塘开挖近0.8万hm2(1980—1992年),常年维持滩涂养殖面积0.6万hm2(1995—2019年),水产养殖技术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认真总结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以期为我们进一步创新发展洛阳市水域渔业创造条件。
一、水产养殖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繁殖育种问题。洛阳市除常见的几种淡水养殖鱼类,如鲤鱼、草鱼、鳙鱼、白莲、鲫鱼、鲶鱼、淡水白鲳、罗非鱼等驯化较好外,许多水产养殖的生物体基本上是野生型的,如黑鱼(鳢鱼)和鲶鱼,未经过家化过程的遗传改良,除保留了野生型对环境温度等变化适应性较强的优势外,更多地表现为对养殖环境变化的不适应性,如密度变化、营养条件、病原体的侵袭和恶化的水环境等。
(二)病害防治问题。随着水产养殖品种的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集约化(1980—1994年每667m2产量2000kg以内,1995—2015年每667m2产量3000~4000kg)程度不断提高。河南省地市区域间的引种频繁,使得鱼病发生频率高。具体表现为病害发生区域越来越广、防治难度越来越大、病害发生时间提前、季节延长。这些原因导致淡水养殖业损失越来越大。
(三)养殖环境问题分析。随着洛阳市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2019年GDP为5035亿元),工业污水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在鱼类资源保护上,一直存在着轻资源、重养殖的现象,导致有关资源方面的课题很难列入计划,或已列入水生动植物保护区、特色地域名优规划区(如洛阳黄河鲤鱼伊洛河保护区、洛阳伊鲂鱼类保护区等)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费而停滞或进展缓慢。而养殖方面一些低水平的课题却大量重复。
(四)水产技术推广问题。洛阳市水产技术推广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一是推广机构的职能与全国和全省17个地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产前市场信息预测分析、帮助服务对象筹集资金、产后帮助渔农销售鱼货、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域环境管理等方面差距较大。二是水产技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洛阳市水产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一直较低。
二、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技术的思考
环境保护对水产业发展的作用
我国有众多的内陆河流、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渔业完成了由传统渔业到现代渔业的转变,成为世界渔业大国。然而,在渔业生产飞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渔业环境急剧恶化,污染死鱼事故和沿海赤潮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1 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保障水产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水产品消费需求,是渔业发展的基本任务。2009 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 5120 万吨,同比增长 4.6%。2010 年,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 1.2 万亿元,渔业产值 6200 多亿元,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8%;水产品总产量5350万吨,年均增长4%;水产品出口额 138 亿美元,连续 11 年居国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渔民人均纯收入 8963 元,年均增长 9.75%。渔业成为了农业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渔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1.2 渔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渔业水域是渔业生物资源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渔民世代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渔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了渔业资源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渔业生产也就无从谈起。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是直接保护渔民的利益,为渔民的生产服务,为渔民的增收服务。由于渔业水域环境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恶化,最终带来了渔业资源的严重衰竭,特别是经济鱼类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直接影响了渔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渔业从业者面临失业的威胁。同时,由于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危害,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因此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
2、我国渔业生态环境现状
水产养殖发展的战略构想
1水产养殖业发展与贡献 1.1发展状况 自1990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第一水产养殖大国,与世界相比,近年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2011年,中国渔业总产量为5603万吨,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36%;中国水产养殖产量为4023万吨,占中国渔业总产量的72%,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26%,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3%。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1950年我国渔业产量约100万吨,1980年约为500万吨,2010年为5373万吨。 1.2中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以养为主”发展方针的充分争论、长期坚持、正确决策和有效政策的结果!“养捕”之争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对“以养为主”的方针迅速作出正确决策,提出了有效政策措施。另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也是构成中国特色水产养殖的重要因素:相当一部分养殖种类不需投放饵料;即使投放饵料,食物转换效率也非常高。2010年水产养殖投饵与不投饵种类产量比见图1。不投饵总养殖产量为2259.13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1259.37万吨,淡水养殖产量为963.76万吨;投饵总养殖产量为1569.71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186.93万吨,淡水养殖产量为1382.78万吨。不投饵占比为:总产量不投饵量占59.0%,其中海水养殖不投饵量占87.4%,淡水养殖不投饵量占41.1%。鱼虾产/投为1/1~1.2; 1.3对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贡献的认识及其意义 1.3.1对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贡献的认识 ①解决吃鱼难,活跃市场经济,水产品出口额连续12年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连续10年居全球首位;②促进农民增收,渔民人均纯收入1985年为626元,2011年为10011元;③改善膳食结构,保障食物安全,水产养殖产品在动物优质蛋白供给中占1/5;④中国特色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不仅引导了中国渔业生产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渔业生产增长方式和结构的转变;⑤中国渔业有显著的碳汇功能,在减排二氧化碳和缓解水域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1.3.2新认识的意义 中国水产养殖业促进渔业生产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为解决世界上所谓“现代渔业是不可持续的”疑惑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即水产养殖弥补了因捕捞过度造成的“不可逆”的产量缺失,渔业仍然可以为人类提供又好又多的优质动物蛋白。研究表明,2010年中国海水贝藻养殖从近海海洋移出138万吨碳,淡水滤食性鱼类等养殖从内陆水域移出130多万吨碳,两者合计对减少大气CO2的贡献相当于每年义务造林100多万公顷。显然,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不仅具有重要的食物供给功能,还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含文化服务)。 2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模式 2030年我国人口接近高峰时,水产品的供给量需要增加近2000万吨,并将主要通过水产养殖的方式获得。 2.1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发展战略产生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2003~2004),它促成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颁布(国务院,2006)。本课题及有关战略研究接受和深化了这一战略,即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养护战略(基础)、拓展战略(核心)与高技术战略(动力)。养护战略是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环境;拓展战略是多层面开发利用水生生物的群体、遗传和产物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积极开发利用大洋深海新资源;高技术战略是促进发展战略的技术升级,深化开发利用层次。 2.2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 2.2.1碳汇渔业和渔业碳汇的定义 碳汇渔业是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在渔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水产养殖“高效、优质、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有望成为推动水产养殖和现代渔业新一轮发展的驱动力,成为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的示范。它将更好地彰显渔业的食物供给和生态服务两大功能,产生一举多赢的效应。渔业碳汇定义: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对碳源和碳汇的解释以及水生生物固碳的特点,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CO2,并通过收获把这些已经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由于通过收获被移出了水体的这些碳产品,或被再利用或被储存,因此,这个过程、机制和结果,实际上提高了水域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生物的碳汇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渔业碳汇也被称之为“可移出的碳汇”和蓝碳。碳汇渔业定义:简而言之,凡不需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就具有碳汇功能,可能形成生物碳汇,相应地亦可称之为碳汇渔业。如藻类养殖、贝类养殖、滤食性鱼类养殖、增殖放流、人工鱼礁以及捕捞渔业等。 2.2.2发展碳汇渔业的主要途径与模式 建设资源养护型捕捞业,科学开展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发展多功能多效应渔业,实施生态系统水平的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业、发展多营养层次的新生产模式,实施养殖容量规划管理。 2.2.3发展重点与现行养殖方式 大力推进传统养殖方式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升现代机械化、自动化技术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工厂化养殖发展规模,提高设施养殖现代工程装备水平,缩小产出差距(与发达国家比1∶5),不同养殖方式海水及淡水养殖产量见图2、3。 3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与建议 为了推动水产养殖业和现代渔业新一轮的发展,实现“水产养殖业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后建成现代化水产养殖强国”的预期战略目标,需要:①充分认识水产养殖两大功能,明确其战略产业地位。②加强水产养殖贡献与功能宣传,明确其战略产业地位,出台加快现代养殖业发展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或相应的中央指导性文件;③重视水产养殖对发展空间的需求,确保养殖生产水域使用面积。需采取“像重视耕地一样”设置最小使用面积保障线、积极挖掘水体开发利用潜力(如较深海域和内陆盐碱地)等措施,防止随意挤压水产养殖发展空间。#p#分页标题#e# 3.1养殖水域使用面积最小保障线和水体开发挖掘潜力 按需求,到2030年水产品总产量还需要增加近2000万吨。扣除科技进步的因素(以60%计),水产养殖面积在2010年的基础上,至少还要再增加140万公顷。最小养殖水域使用面积保障线可设置在830万~930万公顷。若以挖掘水体开发利用潜力5%计,我国近海水深20~50m水域约为0.37亿公顷,有133.33万公顷以上的水域可供养殖使用;内陆有1亿公顷盐碱地和约0.46亿公顷的低洼盐碱水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通过采用“上粮下鱼”、“上草下虾”等综合养殖模式与技术,有450万公顷盐碱地和230万公顷盐碱水域可供农业与养殖生产使用。 3.2实施标准化规模化水产养殖推进计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产养殖监管能力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制定以容量为基础的水产养殖发展规划,构建现代水产养殖生产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养殖水域的容纳量评估制度,发展生态系统水平的新型养殖生产模式,加快经营方式转变,引导养殖者向规模化发展。实施养殖装备提升工程,推进养殖设施标准化、现代化更新改造。主要包括全面推进中低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大力促进粗放型、简易型水产养殖向养殖设施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转变。加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实行补贴政策,提高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主要包括加快水产良种繁育体系、水生动物防疫体系、营养饲料等投入品的研发-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实行良种推广、疫病防控、装备购置等补贴政策,提高县级和乡镇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直通模式。加强水产养殖管理与执法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完善水产养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快水面经营权改革,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加强养殖水域保护,建立养殖水域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执法,重视水产外来物种的监管。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能力,加快从上到下的养殖产品质检体系建设。 3.3实施水产养殖科技重大创新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队伍建设,重视水产教育 面对现状与发展,水产养殖科技创新有三个方面的重大需求:①传统技术升级改造与更新的需求。水产养殖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技术陈旧落后、产出率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首先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②发展新兴产业的需求。在生物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以开发利用生物遗传资源为特征的水产养殖又是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对高新技术有较大的依赖并有较大的技术跨度要求。例如,水产种业的发展需要分子生物学,而深海养殖设施的发展则需海洋高端装备的新技术、新材料。③加快科技贡献率进步速度的需求“。十一五”末水产养殖科技贡献率为55%,若要实现2030年科技贡献率达75%以上的预期目标,今后每5年需要增加5%以上,而目前仅为3%。 针对以上重大需求,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包括水产良种、生态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绿色安全饲料、养殖设施与装备、产品精深加工与质量安全等6个方面的科技创新专项。②改善水产科技创新条件,加强水产养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建设,尽快改变没有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的局面,如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等。③重视水产教育和宣传,完善高校水产类专业设置,加快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与提高。
渔业生态现状保护建议
我国有众多的内陆河流、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渔业完成了由传统渔业到现代渔业的转变,成为世界渔业大国。然而,在渔业生产飞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渔业环境急剧恶化,污染死鱼事故和沿海赤潮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1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保障水产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水产品消费需求,是渔业发展的基本任务。2009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5120万吨,同比增长4.6%。2010年,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渔业产值6200多亿元,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8%;水产品总产量5350万吨,年均增长4%;水产品出口额138亿美元,连续11年居国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渔民人均纯收入8963元,年均增长9.75%。渔业成为了农业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渔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1.2渔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渔业水域是渔业生物资源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渔民世代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渔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了渔业资源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渔业生产也就无从谈起。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是直接保护渔民的利益,为渔民的生产服务,为渔民的增收服务。由于渔业水域环境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恶化,最终带来了渔业资源的严重衰竭,特别是经济鱼类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直接影响了渔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渔业从业者面临失业的威胁。同时,由于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危害,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因此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
2、我国渔业生态环境现状
2.1养殖水域污染严重。水产品生产赖以养殖的沿海港湾、河口、浅滩和内湾水域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量未经任何处理或未按标准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均造成了养殖水域的严重污染,赤潮灾害频发,直接威胁着水产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也十分严重。水产生物粪便沉淀和大量投入的饵料造成残饵在底泥富集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养殖过程中滥用抗菌素、消毒剂、水质改良剂等严重污染了养殖水体。
2.2渔业资源仍呈衰退趋势。由于环境污染、渔业水域滩涂被占等因素破坏了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捕捞业的过猛过快发展,使捕捞强度大大超过了近海资源的再生能力,鱼类资源大量减少。特别是许多传统经济鱼类已形不成鱼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