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语文语法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文期刊论文英文摘要质量问题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概括性内容摘取,是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的窗口。随着我国学术研究的国际交流不断深入,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英文摘要既是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体现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
一、中文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一)中英文摘要不一致
从国际学术惯例来看,摘要是体现学术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意义的核心段落。中英文摘要的区别仅在于语言形式的区别,在内容上应当保持一致,以防止因信息增减导致的认知差异。然而,通过对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案例分析,中文期刊学术论文仍然存在着大量中英文摘要不一致的情况。其中,篇幅过短是最为突出的一类问题,即英文摘要的字数和内容并没有完全展示与中文摘要同等的意思,往往只是通过一些概念性的字句,简要翻译了中文摘要,缺乏对结论、过程的准确阐述。如中文摘要中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内容的案例实证过程,在英文摘要中往往不被重视。此外,英文摘要也存在内容过长的现象,有些英文摘要没有忠于中文摘要,而是增添了一些辅助理解的“简单句”——由于中英文语法差异,英文摘要使用简单句过多而带来的篇幅过长问题较为普遍。
(二)词类误用
与中文一样,英文作为一种讲究语境、语气和语法的语言,同样需要考虑词类使用的场景、状态和顺序。中文期刊学术论文的作者虽然是具有一定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者,但是其在英文文献阅读和英文学术写作方面还较为薄弱,用词不准确的现象十分普遍。在英文摘要撰写过程中,作者往往通过翻译软件或者基于个人词汇储备进行直译,忽视了其实际使用语境,因而极容易导致读者的误解。如在我刊录用的某论文摘要中,有“经费保障机制”一词,作者原稿译为“financialsupportmechanism”,但是根据语境,“mechanism”常用来表达实体的机械装置,并不适用于管理学中的“体制”“机制”。最终建议作者将“mechanism”修改为“policy”,这样就能够较为贴切地表达出中文的含义。又如英文中有大量的形容词,在翻译中需要选择最为准确的词汇才能实现有效表达,否则就容易产生误解。在中文中常用的“解释力”一词,许多作者翻译为“interactive”,意在体现能够有效交互,但是这一词汇常用于社交场合,而在学术领域,则常用“responsive”来表示较强的解释力。
(三)语法表达不规范
现代语文教学知识建构逻辑学论文
摘要:在近代中国教育转型过程中,教育界有识之士认识到普及逻辑学知识对培养现代国民的重要意义。1920年代初期,夏丏尊通过借鉴日本论理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探索一条将逻辑知识寓于中学现代语文教学的独特路径,在实现逻辑知识更大范围普及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语文知识体系。1930年代,夏丏尊在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于形式逻辑之外,又补充了辩证逻辑的内容,并针对逻辑学和语文的关系,提出了逻辑知识应用以情境为要的总体要求。
关键词:语文知识;逻辑学;思维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情境
在现代语文知识建构中,除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及文章等与语言文字直接相关的本体知识外,作为思维科学的逻辑知识既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维度。现代语文学对现代逻辑学的吸纳与接受,不仅促进了自身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而且也使语文教育踏上了科学化的轨道。在这个过程中,梁启超、陈望道、孙俍工等众多语文学家,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其中贡献最为卓著的当属夏丏尊。
一、语文教学对逻辑知识的初步吸纳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识之士已经逐渐认识到,除了在器物制度的层面学习西方以外,开启民智、启蒙思想才是富国强民的根本手段。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指出,建立现代国家的基础在于造就“新民”。与之相似,严复也提出,“吾国之最患者”在于愚、贫、弱,“尤以瘉愚为最急”[1]。而启蒙民众思想所依靠的现代知识基础,就是“名、数、质、力”四种科学。居于首位的“名学”,即日本所谓的论理学和西方所谓的逻辑学。在新式人才的培养和造就中,“改易思理”,以西方现代逻辑知识变革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推动思想革新,成为疗愈国民愚疾的一剂处方。随着西方逻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思维科学的价值和功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正式进入学校课程。1902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钦定高等学堂章程》,规定了“名学大意”和“演绎法”两门课程及其学习时数[2]。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用“辨学”来指称论理学,并将其列为随意科目;《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则将“辨学”列为必须修习的科目。此外,辨学课程作为教育科的内容被列入师范学堂章程。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论理学被确定为“教育首先宜教授”的内容[2]。这一时期,逻辑学知识作为课程主要在大学堂、高等学堂和师范学堂内设置,由于普通中等教育并没有安排相关课程,因此,逻辑学知识主要还是一种专业教育。为了进一步普及逻辑学,教育界有识之士提议在普通中学教授论理学,这就为现代语文知识体系对现代逻辑学的吸纳提供了契机。1918年,夏宇众在《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一文中,倡导在中学四年级增加对“论理学”大纲的教授。因为中学高年级学生“宜兼习论辩说理文字,而自中文字非慎思明辨者不办,欲思之慎辨之明必有待于Logic”[3]。立足于培养中学生正确而良好的思维习惯,夏宇众阐述了中等国文教授论理学课程的紧迫性。他认为论理学的缺失,造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首先,中学常出令人“瞿然骇也”的命题,这是导致中学生写作水平差的重要原因;其次,即便是被视为佳作的习作,也不过是翻来覆去地“捃摭”传统名篇中的个别语词或观念,发出“空泛的、笼统的、荒谬的”议论;再次,教师诸如“老气横秋”“骎骎入古”“笔情奔放”“操纵自如”等无的放矢的评语,将学生的思考力导向了“虚妄”。夏宇众提出在中学国文课程中增授论理学,并不仅仅为了解决学生写作的问题,而是希望学生能够“构思审究,观察推理,略识趋真避妄之途径”,进而能在社会生活中明察是非、慎思明辨、祛除虚妄,避免被现实中的恶潮流所惑。夏宇众在文末还附录了《中学校论理学大纲讲义》的目次。蔡元培对夏宇众的观点及做法曾给予肯定和赞许,认为夏宇众对“教者、学者之通病”进行了“极精确之抉摘”,特别是在中等学校增授论理学大纲一项,“尤足矫专己守残之习惯”[4]。何仲英在《中等学生的国文学习法》中将学习国文的笔记与论理学相结合,尤其指出批评式的笔记文章写作,“先要看一两部有名的论理学书”[5]。自此,语文教育界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充分认识到逻辑学知识在教育学上的重要价值,即利用逻辑学革除语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完善语文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从一个新的维度建构现代语文知识体系。但作为语文学本体性知识以外的另一门独立的学科知识,逻辑学知识与语文课程并无必然联系,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学阶段应该学习哪些具体的逻辑学知识,以及逻辑学应当如何与语文教学的实际相结合,当时学界尚缺乏具体可行的方案。
二、形式逻辑寓于语文教学的尝试
1908年春,夏丏尊在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担任日籍教员中桐确太郎的通译助教”[6]。中桐确太郎曾在早稻田大学讲授论理学,其讲义收录于1906年出版的《早稻田大学三十九年度政治经济科第一学年讲义录》中,该讲义系统地论述了形式逻辑的由来及意义,命题、推理的方法等内容[7]。中桐确太郎任教于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期间,曾教授教育、伦理、心理、论理等科目,夏丏尊因此较早地接触到了逻辑学知识。1919年,夏丏尊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改革国文教学,对诸多现代语文教学理论中的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8],这使他有机会对中等教育中语文与逻辑学相结合的问题做出实践上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总结。夏丏尊与陈望道、沈仲九、刘大白等共同拟定的《国文教授法大纲》,将使用白话“明白、普遍”地表现思想感情作为语文教学的形式目的之一[9],对学生如何掌握正确认识和思考客观世界的方法,养成符合逻辑规则的表达习惯,提出了必然的要求。1920年秋,他又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国文科期间,进一步探讨了以逻辑学指导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这一时期,陈望道、孙俍工、梁启超等都曾做过相关探讨,同他们的论述相比较,夏丏尊在借鉴逻辑学建构和完善现代语文知识体系,同时把逻辑知识寓于语文教学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延现代语文写作教学发展研究
一、写作教学目标
为了便于操作,还有学者对20世纪30年代中学国文教学目标进行了细化。语文教育名家阮真在《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中便做了这样的工作。他将写作教学的目的,针对初中和高中的不同学段做了不同的区分。初中阶段:所作之文在内容上要切合题意、思路清晰、词语得当,形式上要段落鲜明、标点正确,语法上要合乎规范;就自身生活经验及环境,作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做到简明而有层次;根据生活、职业的要求写作相应的应用文,做到表意准确而又合乎格式;根据生活事件和自身兴趣撰写故事、新闻等,做到准确而生动;根据特定情境和需要作简短的议论文,做到观点准确,思路清晰。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目标,则在初中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描写记述类的作文,要曲尽其妙而又富有情趣;应用说明类的作文,要简洁明了而又情文兼至;议论辩说类的作文,要观点鲜明而又合乎逻辑;文言文类的写作,要文通理顺,结构谨严,修辞雅洁;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略习各种文章作法,应用于作文。就此作文教学目标的规定来看,显然是比较条理化的。写作体裁上,不仅有实用文,而且有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有故事、新闻等;写作要求上,不仅要求合乎语法、修辞和逻辑,而且要熟悉模范文作法和模仿规则等等。这些细化后的教学目标,比较符合学生 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如果用 于指导教学实践,无疑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写作教学内容
课标中的写作教学内容。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写作教 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904年,《奏定中 等学堂章程》“中国文学”科将“文义”、“文法”、“作 文”作为该科教学的首要内容,“作文”主要指日用实用 之文。1912年,《中学校令实行规则》对国文教学的内容 做了规定,“使作实用简易之文”。直到五四前夕,尽管写 作的都是文言文,但注重撰写切近民生的实用文而非应试 文,这已经是历史的进步。1920年,国语科设立后,小学 写作切合生活实际的白话文,初中文言、白话兼作,高中 继续做文言文的局面初步形成。1923年,《新学制国语课 程纲要》规定初级中学国语教学内容共32学分,作文作为 国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了 10学分。此时的写作教学内 容不仅指书面写作,也包括演讲、论辩等口头作文,人们 对写作教学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语文教科书中的写作教学。我国近现作教学训练 包括基本组词、组句、改错、片段、整篇等多种形式。但 是,由于语文教材无外乎综合型(阅读与写作等)、分编 型(白话与文言分开)两种类型,没有独立的写作教材。 在语文独立设科的近30年里,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多是传 统文选型教材的改良与突破,单元组合型教材还没有形成。 因此,学生写作时也更多是模仿书本中名家名篇的写作思 路与技巧,或者借助教师规定的写作题材来作文。20世纪 30年代中期,语文教科书在原有文选本和文选评注本的基 础上,初步形成了单元组合型语文教科书。1932年,孙偯 工所编的初高中《国文》(神州国光出版社)教科书,是 较早的以“文章作法”为线进行读写组织单元的教科书。 该套教科书初中第一册所编排的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设 有相应的写作训练主题。如第一单元围绕着“白描风景技 能”这一训练主题,选人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 河》、刘鹗《大明湖》等10篇写景佳作,并设置了《虎丘 山下》、《韬光的翠竹》等8个体现此训练主题的作文题 目。该课本将写作教学的内容按单元序列化展开,根据单 元训练目标所设置的作文题目,可以让学生及时地学以致 用,加强巩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写作教学内容研究。关于作文教学,学界进行了积极 的探索,取得可喜的成绩。1923年,夏丐尊进行了教学小 品文的尝试。他认为,学生作文能力的不发展,是只从国 文去学国文的缘故。所以,经常劝学生不要只将国文当国 文学。“我所第一叫学生注意的,是自己的生活,叫他们用 实生活来做作文的材料。” “我想设法使学生对于实生活有玩味观察的能力,以补济这个病弊,于是叫学生作小品。小品文对于作文练习的价值很多,比如,能够让学生多写多练、从生活中取材,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玩味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文字简洁含蓠的表达习惯,同时还可以为长篇做预备。20世纪40年代,黎锦熙在《本国语文教学法提要》中系统总结设计了作文教程,并将作文教学分为小学、初中及以上、高中及以上等几大部分进行说明。小学又针对不同的学段,将写作教学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初小前两年:主要以简单记录为主,如简单的便条、标签、通信等;初小后两年:注重设计,多方练习记叙文、实用文、说明文诸体,并研究其做法,使其可以应对生活中相应的问题,产生实效;高小:在原有基础上练习作抒情之文、议论之文,但也要宜法重设计。初中及以上阶段,继续练习以上文体,有兴趣和天资的学生可以选修诗词等纯文学样式的学习,自由拟作,不加限制。高中及以上: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各种文体,但在文法上不宜有错误,等等。由此可见,黎锦熙对作文教学的认识比较符合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大大推动了写作教学的程序化和科学化进程。
三、写作教学方法
课标中的写作教学方法。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一般不作具体指导,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背诵名家名篇积累优美词句,体悟文章的结构和修辞,而后在写作实践中模仿和借鉴,所以古代的作文教学准确地说应该是作文训练。不过,就作文训练的方法和步骤而言,的确也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比如:“词”、“意”并重的原则,先“放”后“收”的训练步骤,以及多做多改的训练方法等。兴于唐代的帖诗和应举诗,出现于宋代的程式化作文方式,形成于明代的“八股文”的训练方法,尽管某种程度上便于学生掌握一些文体的篇章结构,但是其特有的严格的步骤极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写作的内容多是代圣人立言,所写非所想所得,远离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因此,此方法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写作兴趣。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都有了重大革新,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作文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五四”以前,作文教学受到实利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虽仍以文言文作为主体,但在文体上特别注重诸如实用文、应用文、记叙文的训练,有时也有个别白话文造句训练。
20世纪20年代以后,作文教学受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儿童中心论以及教育科学化运动的深人开展等诸多因索的影响,写作教学指导的材料和学生写作的内容,都明显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
从英语毕业论文谈西方文学教学创新
一、毕业论文(thesis)是每个本科生在毕业之前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毕业论文写作是总结、检验、深化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为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 我院2011届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本研究通过剖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折射出的外国文学教学的不足之处,探寻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此来提高改进我校外国文学教学,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同时,指导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升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学术价值。 二、我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选题偏文学方向且陈旧、缺乏新意通观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有一半以上(53.7%)的学生选择文学类题目。而在文学类毕业论文选题中,大多数学生的选题集中在少数经典作品上,并且重复研究的现象比较多。英国文学选题集中在分析《简•爱》、《呼啸山庄》、《苔丝》、《傲慢与偏见》等作品上,美国文学选题无外是评论《红字》、《飘》、《老人与海》。这并不是不可以,但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要就这些作品的某一方面进行较为深入、有创意的探讨,是非常困难的。 (二)论文内容肤浅、缺乏文学理论支撑毕业论文内容肤浅这一现象暴露出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同时反映出本科外国文学教学的一项不足之处——忽视对文学批评理论讲授。就同一部文学作品而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阅读视角对作品做出的诠释往往大相径庭。教师上课时应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通过教授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 (三)结构不清晰、逻辑性差这在很大程度上突显了英语专业毕业生阅读能力薄弱的问题。 相当多的毕业生由于自身阅读能力差且效率低,他们往往只能在学校借阅三到五本相关书籍或者杂志就开始毕业论文写作,并且他们根本不能有效提取参考书籍或者杂志的信息,往往就直接引用原书或者杂志的文字或观点,或者直接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然后简单的复制、粘贴,一篇论文就完成了,这样使得论文结构混乱、逻辑性差。日益严重的毕业论文抄袭、雷同等问题就这样出现了。 怎样以外国文学课为契机,增加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是文学课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语言表达不规范,存在大量语法、句法、文法错误我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反映出的最严重问题即是:语言表达不规范。相关要求规定学术论文要用正式的书面文体,从布局谋篇到段落、句子之间的衔接,从提炼主题句到每个句子的结构、措辞乃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讲究严格的规范,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功底。英语表达能力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功,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论文的选题可以通过教师的细致耐心的指导比较容易的改进,但是语言运用能力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且最有效的途径。 三、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所存在的问题折射出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补充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的知识。当今外国文学教学大多采取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结合的讲解模式,忽略对文学批评理论、流派及术语等方面知识的传授。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的诠释。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是要转变文学观念,更新文学批评的内容,向学生讲授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流派,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通过引导学生用这些批评方法解读作品,为学生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增加当代文学知识。现有的文学教材大都写到二战前后,很少涉及英美当代文学,这种厚古薄今的做法已经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通病。其实无论是英国文学还是美国文学的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都不乏优秀作品,作为教师应适当扩充对英美当代文学的介绍,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一些距离我们时代较近的文学作品。介绍和补充当代外国文学,不仅使外国文学教学与当今时代紧密结合,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宽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视野,避免对经典作品进行重复性的研究。 3.在文学选读方面,要强调阅读完整英文原著的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这些内容,每月读一本英文原著小说,必须是没有经过缩写、简写或改写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强调从整体上去感受、领会文学作品,以期学生能够对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作品的寓意有所体会。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要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师唱主角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法。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权威”结论。如果学生对名家的评论或名家的译本存有一种敬畏心理,那他们就不敢提出任何质疑,束缚了他们创造性。 2.娱乐法。影视资源的利用及多媒体设施的普及为外国文学课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和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播放根据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帮助其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英语文学创作模拟 外国文学课时少,内容多,光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复旦大学英语系要求学生大学四年期间要有100万字的阅读量(input),同时要有1万字的写作量(output),这既体现了读写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p#分页标题#e# 文学创作揭去了文学的神秘面纱,使文学进入学生的生活,从而缩短了文学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英语语言与文学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对文学和生活的理解在创造过程中得以充分的阐释。同时,创作又反作用于学生,促使他们对文学形式进行研究,对文学内容进行反思,对文学语言进行筛选;扩大其词汇量、完善其语法知识并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为后面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写作功底。 毕业论文不仅反映了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是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体现。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繁多,论文工作的改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是仅靠改革外国文学教学就能解决的。对于高校英语毕业论文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但是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工作刚刚起步,还需要有大量的后续研究。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语法隐喻实践
摘要:语法隐喻是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们的认知与思考具有很重要的帮助。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语法隐喻提高人们的阅读质量,在我国高校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语法隐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外语综合学习能力。文章主要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法隐喻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语法隐喻;教学实践
引言
在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教学与语法隐喻的结合还处于研究阶段,但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无可厚非,且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整体水平不高。而语法隐喻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对大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语法隐喻的概述
从系统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可以将语言的交流分为语义层、词汇层和音系层,且三者彼此的关系是相互融合。其中的词汇层是由音系层进行体现的,而语义层则是由词汇层体现的。因此语法隐喻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体现过程,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一个英语词汇在不同的语法层当中体现出的含义是不同的。英语的语法体现形式主要有隐喻与一致两种,其中的隐喻就是指非自然的语言表达形式,属于语义和词汇的交替映射。而一致的语言表达形式就是最接近事物真实状态的体现。在英语阅读隐喻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有语篇的隐喻、人际关系的隐喻、概念的隐喻等,其中概念的隐喻是物性系统的隐喻化,即一种事物的状态隐喻其他一种事物的状态,在隐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形容词化、动词化进行具体的体现。而人际关系的隐喻则是通过语态的变化与情态系统的变化进行相关的陈述、质问、疑问等语言表达体现,人际关系的隐喻可以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语言的隐喻则是由语气的系统进行具体体现,当语言的体现与语气系统不一致时,不同的语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语气,从而形成一种事物形态向另外一种事物形态的转换[1]。在人际关系隐喻的过程中具体的语言情态就是语言表达者期望的事物体现,可以从人际关系隐喻的类型与取向进行分类。情态的语言表达可以表现为可能性、经常性、义务性和意愿性,根据取向进行分类就是隐性的主观、显形的主观、显形的客观与隐性的客观等几种,其中的显形主观与显形客观都是属于情态的隐喻,在隐喻表现的过程中不同于一致性,语篇语法的隐喻体现在主位同等、主位评论和谓化主位等。
二、大学英语阅读语法隐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谈初中语文如何实施学困生转优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过于重视学习成绩,以此作为标杆而人为划分出了学困生和学优生,同时广大教师迫于升学压力,在日常教学中难免不由自主地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学优生上,如此便形成了愈演愈烈的学困生现象。初中语文学困生往往并不是自身智力或学习能力有缺陷,而是在学习动力、学习意愿、学习方法等方面处于明显落后状态,尽管这与诸多因素有关,但教师应当且必须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学困生实现转优,以践行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学困生
转优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都存在一个无法被忽视的群体,那就是智力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却因自身或外界因素导致学习效率长期较低的学生,也被称之为学困生。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应当受到公平的对待,为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实施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他们向学优生转化。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从主观角度来看,初中语文学困生首先普遍都有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过程中容易开小差、活泼好动、不愿配合老师、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其次是缺乏科学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具体表现为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上不做笔记、不擅长归纳整理知识等;再者就是意志力较为薄弱,稍有困难就难以坚持,没有足够坚定的自信心。从客观角度来看,一方面家庭环境是催生学困生的重要原因,这里的家庭环境包括生活上的拮据、家庭残缺不全以及父母监护人教育理念落后等。比如有些父母离异,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辅导班,学生既缺乏安全感又得不到正确、科学的引导,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故意抵制或低效率;再比如有些父母或监护人不重视语文学科,强迫孩子花大量时间精力用在数理化上,久而久之语文学习自然远远落后于他人。另一方面,学校原因也是导致初中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关键。具体包括了教材的原因,比如教材编排不合理、内容不匹配学生学习能力等;学校自身的原因,比如中高考巨大压力导致学校采取机械化管理,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的原因,比如教师能力素质跟不上教育需求,教学过程与评价方式难以对学生语文学习产生裨益等。
二、初中语文学困生转优的理论支撑
首先是学习理论。近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学习应当与实践相结合,既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也不能禁锢于学校教室等专有场所,且要重视团队合作。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这为学困生转优提供了思路;其次是教师期待效应理论。心理学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影响着学生的心智成长,且两者存在正比例关系。因此,如果学困生能受到教师足够的期待,会无形中激励他们改变自身的学习状态,发挥内在的潜力,从而逐步转变为学优生;最后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所谓“最近发展区”可理解为学生潜在发展水平与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度,在这个区间里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均处于较高水平,便于教师进行引导和教育。这一理论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要分析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实际学习情况,要掌握学生在何种条件下学习效果最好,从而科学地、有计划地帮助学困生进行转优。
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
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的讲授实践与总结,首先分析了当前我校《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现实中大致存在着的两个方面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索,强调本课程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与基础英语、专业课程、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的衔接和配合,并运用更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灵活多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并培养自学能力。
关键词:
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化学专业英语》是我国各个高校化学类专业学生的必(选)修课程,是化学专业与英语知识密切结合的一门文理兼顾课程[1]。分析《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这个薄弱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对策,这业已成为当前有关教学改革的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关键课题。
1教学实况综括
2004年以来,笔者一直从事《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在多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现实中大致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2-4]:一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基础素质呈现“三差”,教学效果欠佳。目前,各高校和学生对《化学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基础英语,教学地位明显偏弱,开设难度和随意性极大,任课教师积极性屡受打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计算机基础操作水平不高,多数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习惯于被动听课,过多依赖任课教师的讲解,学习效果很一般,尽管最后修得了学分,但其实际应用能力并无多大的提高。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多而专业,学时短、教学任务较艰巨。化学专业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学时少却要求颇高,教学难度过大。要想在36学时内兼顾较为系统的讲授内容和扎实的教学质量,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此一来,任课教师明显感到疲于应付,而学生大多觉得复杂生硬、枯燥难学,常常恍如听天书,造成了师生双亏的不良局面。
人文教育在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人文教育是现阶段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施行的重要措施。社会学习理论的德育价值与自我效能调节价值,对高职英语课程中人文性不足、学生创造力低下及英语职业性教育缺乏的短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树立学科层级榜样基础标准;建设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人文教育体系等措施,创新人文教育的应用路径,完善个性化教学方针,为《产教融合意见》下我国高职英语人才的培养提供可靠路径。
[关键词]社会学习论;人文教育;英语课程;应用价值
英语作为国际化通用语言促进经济交流发展。鉴于此,高校强化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忽略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刘润清提出:“英语课程不能仅以工具性及机械化的技能训练为重点,而应让学生通过课程认识英语文化,提升英语素养。”王守仁也指出:“以学理性作为学科分类,英语本就是人文学科的一大分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背景下,人文教育必须深入落实在各学科课程中,以此推进素质教改的可持续发展。以班杜拉社会学习论为指导,强化英语课程的人文价值,推动文化、教育、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一、社会学习论在人文教育中的发展概述
(一)社会学习论基本概念及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由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20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其理论重视学生个人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社会化的环境及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整体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及学科知识进行教育强化[1]。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包含一切能够促进受教育者人性人格塑造及理想境界提升的教育行为,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而社会学习论着眼于通过社会化人文科学下的社会化学习提升和调节个人行为,最终目标是强化学生个体的人性素养。由此可见,社会学习论与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具有相似性,社会学习论导向下人文教育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初期,便被英美等国外教育学者研究应用,但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广。1989年王新玲《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将此外国教育方法引进国内大众视野。
(二)社会学习论下人文教育应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