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语文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职语文教育设计
近年来,各个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断强化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加大对学生职业实际技能的实训,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围绕就业开设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专业课程。而作为最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因其自身的“边缘化”特征,被许多高职学院以课时压缩、增强实训能力为由,大量压缩教学时间,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而以写作或选修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内容教学与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功能和定位也不能真正满足高职教育的实际需求。 一、基本设计 笔者基于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语文的教学设计,即坚持一个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两个支撑(专业需求与通识教育)、五个方面(专业能力、基础能力、励志、敬业、起疑),切实把就业教育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内容之中。 1.一个中心(以就业为导向) 张尧学认为“凡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发展就快”[1];总理也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这个中心,把这个观念正确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按照各个专业的建设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这就要求课任教师及时了解所教专业的人才不断与专业教师和学生加强沟通和了解,并且能够对所授专业的发展规律和就业前景作出适当的分析,根据所受学生的专业特征和通识要求,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切实作用。 2.两个支撑(专业需求与通识教育) 大学语文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鉴于此,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调配,协调专业需求和通识教育两个方面,体现为高职培养的服务特征。 (1)专业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3]。这就非常明确给出了课程建设的方向和基础,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专业能力,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专业为例: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现代物流技术,并能将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应用于汽车工业等制造业、流通企业物流的采购、仓储、配送等环节作业和物流服务营运;以及从事各类物流企业国际、国内物流经营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这里可以得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语文专业能力为:要求高职学生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和各种语法的使用规范(为各种材料的录入打下基础),会说流利的普通话及物流专业术语(现代物流客服的基本要求)等等;二是基础能力,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便于书写材料的交流与沟通),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如简历、工作计划等),具有独立思考和阅读的能力(会做基本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等。因此,在日常教学内容上就要按照这些专业能力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努力加强这些能力培养的教学,特别是关于市场调查和分析等方面要特别予以重视,切实推动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可持续发展。 (2)通识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全喜教授认为,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成长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能够更快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人。首先是励志。高职学生大多缘于高考的失利,低着头进入高职院校的,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苏志刚曾统计,目前高职学生70%以上缺乏自信心,60%以上缺乏自律性,10%以上的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其中1%重度)。因此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就是 首先高职学生入学要解决的任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此于2007年开始启动“成功大学———素质拓展训练营”,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取得了巨大效果,这就给高职语文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思路。笔者依据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实际需要,选择《孟子》的几篇经典作为重要讲述内容:“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梁惠王上》)、“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就是肯定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者的内在潜质,士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普遍可塑性而并非幻想,“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的现象说明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从这些内容中让高职学生正确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是大有可为的。 其次是敬业。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把《礼记》里“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安其居,乐其业”结合起来,提出“敬业乐业”,把敬业放在第一位,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将宽泛的和具体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敬业观念进行强化,提升为一种敬业精神。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适合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所学的专业基本上就是以后从事职业的主要方向。因此,敬业的教育就应该是一项重要的人文教学内容,学生所学专业指向的具体工作岗位热爱的教育,学生必须通过对于适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充分的把握,不断地强化对岗位的理解,强化对于岗位的感情,使将来走向岗位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此,笔者选择《礼记》的几个经典片段作为讲述内容,从“三年视敬业乐群”来展开,强调敬业精神和群体意识,通过具体实例来强调“敬业”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真正地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p#分页标题#e# 再次是起疑。高职学生必须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学习的方法非常重要,自学的能力也必须加强。杨振宁曾指出:“优秀学生倒不在于他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因此,笔者选择老子的关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结合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进行常规教学的过程中,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按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起疑”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学习目的和方式,了解和掌握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明确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不断的起疑中提高自我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意识和愿望,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优势及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语文的教学设计,是“以教材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以专题训练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以调查研究为主体的自主学习”。[4]是按照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切实回归语文的教学本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 1.既保持语文教学的独立性,又避免脱离高职教育实际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设计,是按照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的有关要求,依据语文课程自身的教育特征,把就业观念贯穿于语文教学的过程。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的职业素质需要有效地结合起来,既避免了大学语文教学普遍注重名家名篇的解读,以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赏析性品评为主(实质上忽视了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其他方面的教育),也避免了高职语文教学只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一些高职院校讲大学语文该文应用写作,实质上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同时也避免了机械地照搬“以就业为导向”的生拉硬拽(一些教师生搬硬套地搞出了物流语文、机电语文等),很好地保持了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势,不拘泥于常规大学语文的苑囿,又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有所创新,对其他基础课程的改进和提高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2.有效地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融为一体 高职语文以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让学生处于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学、教师用心导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自觉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这就要求高职语文把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巧妙地结合起来,按照各个专业的实际需要,通过专业能力和通识教育的组合教学来达到高职教育的语文教学目的。不同专业将名篇阅读和应用能力培养按照专业需求有所侧重,根据高职语文教育对象自身的特点,根据不同专业需求,灵活选择,针对文、理、工等学科专业对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贴近专业的实际需要需要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3.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设计立足于就业的准备,符合当代“以人的职业准备为中心”的语文课程改革观,从多个方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业务素质,贴近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以“管用”和“能用”并具备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思想意识保障为教学原则,是正确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真实体现。通过综合考量高职学生实际语文水平的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从选材、编排、教法、学法等方面针对高职学生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特征,注重结合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就业岗位和工作前景,切实做到能够配合学校关于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在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上结合岗位实际,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充分融汇于教学和训练之中。 学者杨叔子曾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5]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方案不但让学生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更是对他们进行人文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地社会化引导,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语文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教育不单单是完成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的发展。语文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掌握语言、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其了解文化,以便在日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和生活。语文教育更应当注重对学生个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过去却过多地强调人的“工具性”,忽视了人的自身独立生命价值,将“教育”与“教学”机械地分离,把教育变成狭隘的唯功利性的德育,这些都是比较偏颇的教育观念。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往往被当成批量生产的产品,在同一个模式下接受教育,被物化成工具,缺失了教育培养创造性的人的出发点。教育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当今的语文教育应该打破这种狭隘的功利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践行语文教育工作,审视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其规律。 随着素质教育的施行和教育新理念的不断提出,不管是作为施教的学校、教师还是受教的学生,都应当注重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人文精神,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工具性“物”变成充满人文精神和探索理念的真正的“人”。 一、高扬人性理念,遵循人道原则 语言文学有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育既离不开理性教育,又需要情感教育;既要解决书本上的语文知识,又要放眼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为语文教育不单单是解决眼前的教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其一生的教育和影响。所以,真正的语文教育应该是把学生视为生命与精神的统一体,高扬人性理念,遵循人道原则,注重学生内心的要求和情感的交流。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语言是人的存在之家”,若抛弃了话语,人也不成为人了。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人类具有语言特征,而动物没有。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际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了语言人才能融入社会,拥有人所特有的活动。然而,语文学习又是最直接的人类活动,也是最重要的活动。语文学习是学生所拥有的一种生活,它是学生探索与创造人生意义的过程,是与书本、自然、社会和人类对话的过程。我们的语文教育应重在牵引、调控与认可这个过程。语文教育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弘扬人文主义精神,把人变成一个充满个性的社会人、自然人。关怀人的成长,使语文教育更加多一点生命的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老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思维的发散,也不利于创造性的成长。按照一个模式去教学,读课文、分段落、归段意、理中心,这样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合新的课改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能够将思想和情感联系起来,发挥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深刻理解语文教育的新含义和新内容,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践教育,完成教育。教育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而语文教育更应该是一项充满人性化色彩的、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长久的教育过程。语文教育在讲授语言、文字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审美和道德进行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真、善、美的终极指向则是人性,是人的精神自由。语文教育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对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作用。只有实现了两者的和谐统一,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这样人与自然与社会才能够达到完美的融合。语文教育更应该是通过对学生个体的教育,在个体受教育之后能够使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然和社会的共体发展中,使人与自然和谐、与社会统一,这样才能真正践行语文教育,做到人性化的合理教育。 二、注重个别差异,施行因材施教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不同学习阶段和某些方面是具有差异性的,学生个体之间同样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为了尽量使不同类型和差距的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要对学生的差异性认真分析,区别对待,个别对待,这也是对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的顺承和发展。古人设帐授徒,以个别传授为主,因而做到个别对待相对容易一些。《论语•颜渊》有四段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为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同样一个问题,孔子对于四个学生给出了四种解释,他是分别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言的。其实,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语文教育不必也不可能要求学生的语文水平都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优秀水平,只要各种学习程度的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这样也是获得了发展的空间,也是在育人的过程中向前迈出了一小步。因此,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教学,实际上就是在注意个体在不同时段的个性变化与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段的不同差异。尊重并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三、明确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是教什么的问题。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根据课标确立教学目标之后,把课文文本作为一个载体,通过问题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来完成教学任务。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目标是练情节分析能力、练语言分析能力还是练文意分析能力。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结合课文来完成目标,不必将文本扣得很重、很细,而是要注重对能力的培养。通过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学习可以对其他课文学会自学。#p#分页标题#e# 其次是怎么教的问题。要想使课堂效率高就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备课过程当中不能单单只备书本上的东西,还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和内容设想一些话题和内容,预想到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课堂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一切都要设计好。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上好课。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能够旁征博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思路等,都会让学生所叹服。 再次是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一直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发挥主导作用,所以说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和风格是引导学生的有效途径,找到了适合学生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成绩自然就会好。在讲课过程当中对待同样的一个班级,两个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风格,教学效果和课堂的积极性就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法和风格。同样,现在也要追求“流行”,所谓的“流行”就是指能够了解当前最热门、最受学生喜欢的歌曲、流行语、偶像明星等,便于和学生有共同话题,对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和学习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是怎样创新的问题。课堂教学不可能是死板无味的,要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就要学会创新,在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的同时,不能一味地照抄照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优点和长处,加上自己的东西,形成独特的习惯和风格。 总之,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是基础,它构建了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必修课加选修课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这就使得学校的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活动课和选修课的开设使得课程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这样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了学生多方面不同的需求,有益于每个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是途径。学生的差异决定了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应把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发展的权利。当我们的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和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时,我们才能够说我们进行的是素质教育。语文教育人性化是归宿。它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情感的和谐、内心的体验,从而使受教育者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素质,具有运用与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文学审美能力。学校语文教育通过建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课和选修课,使课程结构更趋于合理,满足了学生个体不同的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得以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同时,学校语文教育又通过人性化教育,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使学生情感更和谐、内心体验更丰富、人格更完善,最终达到培养人、发展人,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目的。只有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个别化、人性化三者相互统一,才能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乐章。
养成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1语文教育中对民族教育的缺失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前言中陈述了四条基本的课程理念,其中在第一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后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里所说的“语文”前面有个定语“祖国”,那它应该包括汉语文和少数民族语文才是正确的理解。但是在第二条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又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很显然,在这里,所谓语文指的是汉语文,不包括少数民族语文。
2语文教师要树立民族教育的意识
五年一贯制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技能方面由于年龄的优势,往往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养成教育方面的欠缺,需要教师极力弥补。加强思想教育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是学生对于简单的说教往往很抵触,特别对于强调汉民族文化的教师也有抵触情绪,他们往往认为这些教师存在民族歧视,这是民族学生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只有认同他民族的文化,才能得到他民族的认同。民族文化心理是一定的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稳固的心理定式,主要包括民族意识、民族感情和民族习惯等。而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民族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但是在跨文化的视域下,本民族文化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往往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民族将影响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因为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不但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也对经济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在针对民族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语文教学外,认同他的民族文化将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功能
传统的语文教育具有教化的功能,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这一功能对民族地区五年一贯制学生进行教化。教化功能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之上。“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明人伦,就是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之意。孟子认为,人伦有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传统的伦常关系不能因为时代的更替完全摒弃。针对人文素养较差、养成教育有问题的学生,重温经典也不失一个好的教化策略。例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侧重于选择那些对学生的行为有规范的经典语句,认真揣摩体会。诸如《论语》中孔子对“仁”的阐释:“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警句名言。在古代“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全面教化的生动教材。
4语文教学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感化功能
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摘要:高职语文教育不仅是培养高职生基础素质的重要课程,也是夯实高职生交际基础、培养日后工作能力的必修课程。然而,就我国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较低,高职生素质普遍较差,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不仅是老师和学生没有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正确认识,还因为语文教育没有合理融合人文教育,造成学生道德品质修养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存在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学;语文教育;人文教育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对我国语文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这也体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来看,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仍是不受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重视的几门课程之一。高职院校中对语文教育的关注度相较其他实用性更强的学科也较低,从而使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不能进行有效的融合。[1]并且,高职生自身学习语文的意识也不强,造成目前高职生综合素质普遍较差。正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语文教学愈加难以开展,教学质量逐渐下滑,无法达到实际想要的教育效果,因而也就培养不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因此,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高职教学中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对这其中存在问题进行合理探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高职教学中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完善学生道德修养品质
语文教育是培养高职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基础教育,是提高高职生全方面素质,培养高职生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必修课程。而人文教育是培养高职生道德素质,提升高职生个人境界,塑造高职生完善品格的必要教育。因此,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水平人才的必要工作,是达到培养高职生基本技能,完善高职生道德修养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与基础语文教育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也随之进步,因此教育要更能体现人性化的需求,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不仅是我国所推崇的,同样是全世界都在进行的课题,甚至可以说各国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教育的竞争。然而,应试教育对我国的教育影响深刻,它的弊端仍然存在,大多数中国学生都深受其害。因此要改变当前的情况,就必须在教育中渗入人文的思想,使人文教育与基础语文教育相结合[1]。只有进行教育的改革,教育孩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人文教育;基础语文教育;探析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的人文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人类文明的成果,在特定的环境中,以各种方式将其传授给学生,并使这些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文化知识来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被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心理意识。人文教育能够使个体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或者说人文教育体现了个体的主体性。人文教育使得被教育者能够将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进行内化,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技能以及优良的心理素质。而这就更能将个体的作用发挥出来,让被教育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社会,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自觉去改变社会。而这正是个体主体性的表现。所以人文教育对于个体主体性的发挥有重要意义。
二、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作用
语文教育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可以说是排在首位的,学习语文能够让学生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提高自身修养。而如果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那么将产生更好地教育效果。1.顺应了时代潮流。现代教育不仅要求培养出拥有深厚文化功底的学生,而更要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各国也在为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和实验中。比如日本,俄国等。我国也不例外。在上个世纪,科教兴国的目标在我国提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现阶段新的教育目标也被提了出来[2]。现阶段,要求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也就是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某个阶段的发展,并且要注重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方法。2.教育需要。现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现象:(1)大部分语文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只看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或者说教师和学校认为自己传授的知识足够让学生参加考试即可,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思想。而这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2)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弊端。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自己为主体,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自己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注重自己的讲解,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学生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需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破坏,教学效果不明显。即使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民主,但是学生的民主仍然控制在教师手中,民不民主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回答问题的模式必须由教师来定[3]。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十分必要。
三、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
现阶段,仍有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学生的重大意义,导致在教学环节中缺少了人文教育;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文,没有深入挖掘课文背后蕴藏的人文精神和内涵进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教学目的,致使学校和老师都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二、语文教育如何体现出人文教育
1.深度发掘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起步阶段,其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猎范围也很广阔。从现代诗词到古体诗词,从散文到文言文,从中国名著到外国名著一应俱全。初中语文教材均是中外古今各位名师大家的作品,其意义与内涵都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发掘将其中蕴藏的人文教育题材进行剖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在《沁园春•雪》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分析其内容,更要深入挖掘写作背景与作者心理情感等。《沁园春•雪》是在全面抗日之前写下,其中不仅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更是赞颂了当时的各路革命英雄。表现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抗日的坚定决心。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内容,可以热爱祖国坚决抗日的伟大品质展现到学生面前,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2.加强与学生沟通促进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多样全面的,并不是仅限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广义层面来讲,人文教育包括了道德审美心理交际等方面。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促进人文教育。多与学生沟通,可以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学习上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语文是一门理解记忆性的学科,与数理化等有严谨的公式和推理的科目有差异。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学过程的不足与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双方进行意见互换。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并加以改进,学生也可以明白老师重点想讲什么并着重掌握。其次,在生活方面,教师也应当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在道德观念上的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教师虽然贵为师长,是学生的长辈,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长辈带来的只有压力。教师自身先放下教师的身份,真心实意地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用自身的言行来影响感染学生,发挥自己作为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等。
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德育功能浅析
摘要: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德育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也成为教师们需要面对的新挑战。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主要学科,也是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致力于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凸显语文教学的德育价值,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稳步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育;德育功能;情感体验
一、加强语文教育发挥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时期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思想和品德的形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为了保障其身心健康成长,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正向的引导。这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分出部分精力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并在小学教育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另外,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才是课堂中真正的主人,与当下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符,部分师生尚未适应新的教育理念,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借助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可见,在语文课堂中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满足个性化需求
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转换等基础能力外,还包括文化理解、品德发展等能力,这些与德育教育内容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语文知识,挖掘出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并将二者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保障其综合能力发展。此外,现代化教育理念还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具备一定的个性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还要借助德育教育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以便未来更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
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教育中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它致力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感受美、体会美、鉴赏美的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审美教育
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字、图画艺术和其他审美形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与学校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技能与知识,智慧与审美相融合的全面性人才。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美育具有独特的艺术性、体会性、生动性,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掌握学生心理需求,调动学生审美意识
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的今天,学生俨然成了课堂的主体,所以,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应该是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自主的审美意识。我们知道文章中的审美意识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结合实际的生活感悟所形成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中来,要深入文章内部,挖掘深层次的审美理念,这样才能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作为大学必修课程的大学语文,其教程中收录了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多种类中外优秀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其独特的韵味,初步感受对美学的审美体验,不断提升强化自我的审美能力。朗诵,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朗诵是将书面刻板毫无生气的文字信息转化成有声语言,具有激发情感表达的作用,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望。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作品意境的深刻解读,还能陶冶自身的情操。跟随朗读者的节奏与思路,走进文章作者的内心,与其产生共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在第一次读到“悠长”“悠长”的时候,内心深处某样东西被触碰着,那一声哀怨的叹息,似乎马上就要爆发,而反复描写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诗歌的主体思想:“愁”。在这首诗歌中一共有四层意境,第一是“姑娘”——她的愁绪万千;第二是“丁香”——丁香花是悲凉、哀怨、思念的代名词;第三是“油纸伞”——具有朦胧、神秘、有历史韵味的特点;第四是“雨巷”——犹如时间的长廊,令人回味。这四个意境层层相扣,环环围绕,营造出了令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的优美意境。再一次读的时候,带着这些意境,深入主题,把握主旨。诗歌的本身没有固定的情感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