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语文教改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语文教改论文

人文教育在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人文教育是现阶段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施行的重要措施。社会学习理论的德育价值与自我效能调节价值,对高职英语课程中人文性不足、学生创造力低下及英语职业性教育缺乏的短板,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树立学科层级榜样基础标准;建设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人文教育体系等措施,创新人文教育的应用路径,完善个性化教学方针,为《产教融合意见》下我国高职英语人才的培养提供可靠路径。

[关键词]社会学习论;人文教育;英语课程;应用价值

英语作为国际化通用语言促进经济交流发展。鉴于此,高校强化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忽略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刘润清提出:“英语课程不能仅以工具性及机械化的技能训练为重点,而应让学生通过课程认识英语文化,提升英语素养。”王守仁也指出:“以学理性作为学科分类,英语本就是人文学科的一大分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背景下,人文教育必须深入落实在各学科课程中,以此推进素质教改的可持续发展。以班杜拉社会学习论为指导,强化英语课程的人文价值,推动文化、教育、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一、社会学习论在人文教育中的发展概述

(一)社会学习论基本概念及发展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由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20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其理论重视学生个人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社会化的环境及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整体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及学科知识进行教育强化[1]。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其包含一切能够促进受教育者人性人格塑造及理想境界提升的教育行为,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而社会学习论着眼于通过社会化人文科学下的社会化学习提升和调节个人行为,最终目标是强化学生个体的人性素养。由此可见,社会学习论与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具有相似性,社会学习论导向下人文教育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初期,便被英美等国外教育学者研究应用,但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广。1989年王新玲《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将此外国教育方法引进国内大众视野。

(二)社会学习论下人文教育应用模式

阅读全文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探析

一、重视生活体验,推出一个“新”字

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是活跃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情感和提升学生思想品味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而言,如缺乏对生活的深刻体验那是毫无意义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多留心生活,也要让学生不断思考生活。老师教育学生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待生活、忠实于生活,以真诚的情感面对生活,学生通过对自己身边生活的审视、感悟和评价,才能形成真的情愫。

可见,留心生活和思考生活是学生作文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同时老师要教育学生不要总是留意那些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更重要的是留心那些看似平凡的、普通的、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情趣和存在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表面看起来不大起眼的小事。所以,老师要教育学生心细一点,要时刻留意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微妙变化,并随时记下它们,写出深刻的感受、心得和体验。

在文体写作训练方面,除了记叙文、说明文和抒情散文的专题训练之外,初中入学初就大胆鼓励学生学写议论文,这样做也是为将来的高考打基础。以“立意”出新——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看待问题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善于思考,敢于打破思维定势,要求学生不仅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正面去立意,还要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侧面去立意,更要从“反弹琵琶成新曲”的反面去立意,独辟蹊径,别具匠心,还要把立意与自己的远大志向联系起来,用自己的真实体验、真情实感情感去创造出说理透彻、意境深远的好作品。

二、注重真情实感,铸就一个“真”字

言为心声,文贵情真。写真实的自我,抒真挚的感情,是作文的灵魂。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坚决反对学生的做作、乃至无病呻吟,不切实际,夸夸其谈,主观臆造。一部好的作品往往让读者感动得热泪盈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老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写作的真谛。那就是倾注于作者真挚感情的文章方能算得上是感人的好文章。因此,我们要以审美的眼光审视作文教学,充分挖掘文本中深厚的文化内涵情感,教师要遵循“披文以入情”的途径,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文本的感情世界,让其灵魂沉浮与字里行间。同时,让学生多观察,使他们从观察中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情感,丰富自我,形成真我。笔者认为,只要学生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倾注真情实感,精心谋划组织构思,适当运用一些恰当的写作技巧,就能做到写山则情满于山,写海则意溢于海,学生才能够写出上乘的作品来。

三、相互批改,注重一个“赏”字

阅读全文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探讨3篇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篇1

摘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高职院校要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建设标准,适应课程形态变化的要求,重视课程理念创新,结合教学流程变化调整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案,构建“多元化+全过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一、创新发展要求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标准

加强课程思政工作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根本,是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一)核心点:旨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德才兼备是我国人才培养选拔工作一贯坚持的原则,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核心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进行融合。“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不能局限在“讲好文学精品”上,应延伸到培养学生的汉语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文化认同等方面。“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天然的课程思政优势,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教学目标的重合度高,但是要重视学生、教师、教材等影响因素。

阅读全文

思维导图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索

摘要:杜新建老师的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体现出鲜明的特点:思维可视化,再现文脉,呈现思维过程,展现思维发展可能性;归纳与演绎相互激荡,实现个、组、班级以及师、生的多重对话,以认知图式作为转换支架,在归纳、演绎的互动中重构;在渐进中成熟,与知识呈现方式匹配的多样化探索,从思维导图到教学体系的完整建构,与高中语文教改同频共振,体现出他的不懈努力和长足进步。

关键词:思维导图;教学主张;高中语文教学

江苏省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杜新建老师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语文教改实践。有三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让思维可视化

可视化是思维导图最为显著的特质,在杜新建那里,可视化有多重内涵。首先是经典作品作者思维的可视化。经典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材料。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就是“沿波讨源”、登堂入室,发现经典的奥秘,体验经典的魅力。艾略特说,经典有三个成熟:文明的成熟,心智的成熟,语言的成熟。心智的成熟也可以看作其他两个成熟的载体。我认为思维导图的作用之一就是还原与抵达,勾勒特定文本的样貌,揭示作者独特的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思维图式表现出来。解读经典作品,我们可以从常规的形象内涵、性格特点、美学价值等审美角度进入,可以从逻辑、文化角度进入,还可以从客观叙述角度进入。运用思维导图辅助理解文本,可视化的图式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无疑有助于学生的深度阅读。在碎片化阅读、鸡汤式阅读盛行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经典阅读,不能忽视对经典作品的深度阅读,运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不失为一个办法。这一点应该引起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希望杜新建老师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关注这一点。其次是认知过程的可视化。不少人认为语文学习靠的是涵泳,讲究的是悟性,其实语文学习的认知过程也能做到可视化。语文学习中的提炼概括、鉴赏分析等认知行为都需要思维,既然有思维,就可以用思维导图展示思维的过程。既然能展现,也就能让学习者总结方法、迁移学习,从而形成能力、提升素养。教学《老王》,杜老师发动学生绘制出以“解读文本”为中心概念的思维导图。图的第一层级从人物、事件、环境等要素展开,而这些要素内在联系的打通具有结构化的意义;第二层级以至其后各层级的展开,体现着“知其所以然”的深度探究,形成思维的纵深感,比较形象地揭示出认知过程,构成师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再次是思维发展可能性的可视化。杜老师推崇民主的课堂,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种教学观在思维导图应用方面也处处留痕。他特别重视思维导图形成过程中的思维碰撞,鼓励学生绘制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同时倡导思维导图的开放性。对于发散性批判性思维,似有若无的、留有空白的思维,杜老师都引导学生在绘制导图时体现其特点。把握思维导图发散性特点,引导学生在构图的过程中思考事物的优缺点,思考与之相关的事物,思考相关联的各种可能性。这样,思维导图就有了内在的张力,就包容了新的生成性。

二、归纳与演绎的相互激荡

有一种语文教学观特别重视演绎,其阅读教学以文体为中心,其写作教学过分强调体系化。我个人认为语文学习应先强归纳,在归纳基础上再强演绎,二者螺旋上升,相互激荡。我以为杜新建老师的思维导图研究体现了这样的理解,而且有自己的创造。其一,让归纳成为一种对话。感性与理性的对话。每一个独特的文本都是感性的,这些独特文本总有什么共同性、普遍性,形成一个作家或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特质,将之归纳出来就是珍贵的。杜新建老师在关于山水诗的阅读拓展课中,引导学生从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的山水诗中,分别概括出先秦用山水“比附道德”,汉代用山水“烘托气氛”,魏晋南北朝山水清音与人会通,隋唐风格多样、情景交融,宋辽金元明清“陶冶性情”,继而勾勒中国山水文学的历史演进,这种学生建构的山水诗的整体图式是感性理性交融的。个、组、班集体,老师、学生,形成多重对话。杜老师倡导学生个性化地绘制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让各组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分别绘制思维导图。难能可贵的是,师者每次都能尝试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凭借一个或一组文本,个与组,组与组,师与生,构成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其二,以认知图式作为归纳与演绎转换的支架。认知图式是反应和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是认知的建筑板块。杜新建老师以思维导图为支架,着力在归纳的基础上建构认知图式,比如中国古代山水诗应怎样阅读鉴赏,小说的情节应怎样概括,记叙文写作中应怎样积累个性化的写作素材,他都和学生一起构建出结构化且具有迁移价值的认知图式。这就为演绎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有些老师的语文教学难以实现归纳与演绎转换,原因在于未能很好地归纳,缺少恰当的支架。在杜老师的研究视野中,思维导图已经深深嵌入了他的思维习惯中,成为他教学中最主要的认知图式,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三,演绎后对归纳成果的再深化、再加工。认知图式的形成本身就包括了归纳学习和精细加工后的重构。如果我们建构了某种阅读与表达的认知框架,由此演绎开去,就又回到感性的个体的语文活动中。放出去再收回来,不是水平性的思维,不是平面的展开,而是螺旋形的思维——它回到的这个地方,是螺旋上升到达的一个新地方。这样不断地互相激荡,那么学生以思维为轴的语文学习,就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了。如杜新建老师在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中,首先在赏析优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知晓增添议论文理趣需要考虑的几个维度,鼓励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增添议论文理趣的认知图式,然后在写作训练中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认知图式。特别的是,他在引导学生运用认知图式的过程中,总是和学生一起探讨建立对运用认知图式情况的评价标准,并用这样的“尺子”多元评价作文;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怎样个性化地达到这样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位学生明确当前应怎样完善、未来应如何努力。这种演绎后的归纳,是真实发生的再加工,因为其间激发了学生的更多思维,容纳了更多学生的更多智慧,使得学习真正成为师生合作完成的、具有高思维含量的一件事。这样的写作指导显然是明智的,也是高效的。

阅读全文

开放式大学语文论文

一、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的回顾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高等院校陆续恢复大学语文课,从此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探讨也拉开了序幕。一开始人们关注的是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探讨大学语文教改的论文大增。进入21世纪,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讨论更是全方位展开,涉及课程意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科定位等诸多问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争论的焦点是大学语文的定位问题,有的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则是“高标”定位,即建立“高等语文”的概念;2006年朱晓进在外研社召开的大学语文教材研讨会上提出“大语文”的概念,认为应该将大学语文置于一个大文化的背景和框架中来审视,在此基础上葛娟(2007)提出了开放式大学语文课程的建构,将大学语文定位在语言和文化的层面上;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杨志坚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指出:“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并提出大学语文改革的思考路径:能力性、审美性、民族性。陈洪(2006)认为“大学语文应该兼具提升素质与能力的双重目的”;魏饴(2007)认为“大学语文就是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的教学。……应当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三性定位”。还有的学者提出“教育生态”观念,认为大学语文的定位应该放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考察,“教学内容系统应该是动态发展的”。关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有学者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提出“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有的提倡经典专书研习,有的提倡大学语文教育与国学教育接轨。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比较深入,如网络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整合、多学科教师共同教学等。近两年理工、医学、军校、体育、卫生、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等从学科及专业角度探讨大学语文教学的论文增多,说明教育研究者已开始着眼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专业层次,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此大背景之下,对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讨论也从无到有。黄蕾等分析了我国素质教育现状,通过借鉴美国医学人文素质教学的经验,提出从树立意识、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等方面来加强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刘春雨等对中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从历史发展、人文基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五个方面作了对比分析,认为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郜晓芹认为“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应具有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属性”,建议“适当增加对医家名著的鉴赏”,“实行文理分科授课”。王明强提出“构建大学语文课程群”的构想:“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和中轴,并与现代人文教育紧密结合,构建以必修课大学语文为主课、相关选修课为辅助课程的课程系列,并搭建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课堂为辅、学者讲座为拓展的立体教学平台。”综上,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密切结合国内外教育形势和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变换研究视角,积极摸索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开放式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探索

开放式教学的提出与近些年来提倡的自主性学习密切相关,导源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浙江传媒大学的葛娟等老师认为:“所谓开放式大学语文课程,简言之就是课程内容及学习时间不受有限的教学篇目和教学时数规定,将课程教学作充分的扩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有限引向无限,以期实现大学语文终极教学目的。”作者提出的思路和方法很值得借鉴。开放式大学语文教学,既涉及教学内容的调整,也涉及教学方法的变革,同时也与评价考核机制密切相关。我们认为,开放式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开放”:(1)教学内容开放。有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适量拓展课外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书目、论文、教学视频或网络资源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2)教学地点开放。教和学不限于课堂,还包括课外的网络平台、社会实践。(3)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翻转课堂教学带来了教学理念的变革,课堂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各种教学手段,讲授、讨论、探究、练习、实践、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4)改革考试评价机制。考评方法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调整。天津中医药大学正在进行的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BB平台以及网络课堂建设等工作,为大学语文改革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1.确定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作为一门仅开设一个学期的公共课,大学语文不是万能的,它教学时数固定,每周2课时,不可能像中小学那样每年都是主课,每周6~8课时。所以让大学语文承载过多的职能是不现实的。在对专家走访以及对学生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本校大学语文的三个教学目的:一是进一步锻炼提高大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读和写的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药文化),了解西方文化,具有国际化视野;三是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丰富其精神世界。

2.教学内容的改革。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教育创新分析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般大学的基础课有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之一、具有丰富博大的内涵,利于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良好的人格魅力,还因为它的工具性,利于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养成,故而要加大对该门课程的教育创新探索,其中实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创新;实训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大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惊人的飞跃式进步。作为普通高校的公共课大学语文来说,在经历了一些认识上的模糊之后,也迎来了美好的春天。尤其在国家倡导文化自信的时候,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意义更加突显。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之一,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对该门课程的开设和教育教学必须深入及探讨。

一、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语文课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重视

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一开始是承接着前苏联的教育模式的,也就是把高等教育定位为培养专门人才上,于是大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小到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着眼点都是放在对于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上,旨在培养又红又专的专门人才。也就是说在积极培养“天之骄子”、“顶尖人才”的理念之下,加上当时国内环境的单一单纯,我们培养了大量的祖国建设的各种技术人才,成绩斐然,功不可没。直至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各大学开始在课程设置上加入了许多文化素质的课程,比如笔者所在的公安院校,就长期面对各专业学生开设了“文艺欣赏”、“美学”、“音乐欣赏”、“中国文化概论”、“书法”、“演讲与口才”等等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教育对象的转变,一些教育专家提出“大学本质是什么”之问,于是就有了“育人说”、“素质教育说”、“复合型人才说”等等;再后来,也有“创新型人才说”、“技能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说”,不一而足,在这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各大专院校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上,纷纷推出各种举措,笔者所在的大学在政治建校中不断突显公安特色,新开办了一些公安专业,紧密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学生和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建构校局合作新模式,如今配合省厅的智慧新警务,创新公安工作的号召,打开我院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办学模式。2018年7月,我院与珠海市公安局联合举行了交流活动,我们了解到,如今公安队伍中首先需要政治素质高、人格健全、有积极奋斗和奉献精神的人才也就是素质高人格健全的人,这让我们不禁要问,这难道不是回归了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就是让人脱离蒙昧、走向文明吗?如果连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那么其他事情都有可能白搭。耶鲁大学的教授也曾经提出,中国教育要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在当今社会多种观念俱存、泥沙俱下的情况下,要保持积极向上、友善感恩、良好的人生初心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珍贵了。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要担负起重任,砥砺前行,为培养出合格的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统观四十年来的大学语文课程,也是伴随着办学理念的变化而变化的,改革开放之初,多数大学作为必修课开设了大学语文,课时数均在50至100左右,最著名的是徐中玉先生主编的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该教材中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作品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长期成为经典霸主地位的权威教材,长用不衰。后来不少学校,尤其是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加大实操性课程,就把大学语文课取消了。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早地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文化选修课,这个影响比较大,不少学校也乘势纷纷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即使仍保留大学语文课程的学校也减少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有的改为选修课。这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黑暗期。进入新时代,不少专家发出呼吁应在工科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就在2019年3月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二次会议上,有委员提出议案,建议在全国各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那么如何上好大学语文课就愈加重要了。

二、加强大学语文创新教育,积极提升和扩展大学语文课程的内涵及教育功能

笔者在高等院校工作了33个年头,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文艺欣赏、美学、唐诗美学、公文写作、公安文书写作、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在此仅就大学语文创新教育略谈一些教学体会,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目的。语文教育包含着对于语文本身所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性及其功能性的开掘和培养,而要实现语文教育则必须借助语文教学的手段,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时刻不忘语文本身所承载的巨大内涵的彰显及对其功能作用阐述,并加强各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形式,让受教育者真正有着良好的人文素养,旨在为积极传承文化,弘扬优良传统,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合格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一,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问题。长期以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大约有这样几个说法:一是工具课,重点放在字词句,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二是文学课,因为大学语文教材多遴选古今中外文库里的名家名篇,授课老师也多是中文系毕业的,因此自然地把它按照中文系的文学课来讲授欣赏了;三是文化素质教育课,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开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浪潮,到了新世纪,更是由于通识课的普及,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际上是受到很大的冲击的,不少高校把它由必修课变成了必选课乃至到选修课,有的高校干脆取消了,改由其他更加实用性强的课程替代。四是新近看到了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老师主张“语文是一种形式训练课,训练的是语言文学的听说读写能力”。其实大学语文无论哪种定位,大学语文课的诸多功能在这里实际上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显现的,也就是说其实它具备了至少上述四种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开设并上好大学语文,让我们的大学生国学素养更高、人格魅力更大、语文运用能力更强。第二,深入认识并进一步挖掘大学语文课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外国语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高考还是职称的晋升及出国深造等等方面,外国语成绩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从幼儿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时代,处处以外国语学习为杠杆,学生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外国语,也就相对忽略了对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学习和提升及继承,国民的国学素养没有真正普及,应有的一些传统文化不断丢失,如今是到了要大张旗鼓地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时候了。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首先我们更要积极挖掘大学语文课的丰富内涵,这里包含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贵精神,比如仁爱、爱国、积极进取、美好梦想的执著追求、美丽爱情的向往、思亲念祖、怀念亲人朋友、忧患意识、怀古伤今、以古为鉴、不趋炎附势、保持人格完整、尊老爱幼、师生情长等,不逐一而足;也有对于世界主题的关怀,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向善向美、平淡安详、简朴归真、知足感恩等;更有对于大自然的敬仰与歌颂,高山流水、飞流瀑布、明月白云、花好良辰、田园牧歌、牛羊成群、袅袅炊烟、静谧寺庙等等;还有人这个群体和个体的情感宣泄:痛苦、失望、悲哀、怨愤、无奈、渴望、挣扎、希冀、希望、企盼、遥寄等等,这些都是当代人普遍应有的特质和精神及生存状态。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学习,不断强化和思考这些美好的品质和情感,让大学生树立更加高远美好的人生理想,也有利于他们未来人生的进步。其次,我们要更加注重大学语文课的功能性,比如字词认知、听说读写、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阅读和欣赏的能力等,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升温,大学语文课的应试性更加突显,我们在进行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结合申论、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等部分的考点,适当引导和训练,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到大学语文课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赋闲课程,而是与他们的未来人生息息相关的,只有学好大学语文,才能更好地突现自己各方面的才华和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陪伴他们终身的宝贵财富。

阅读全文

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教研成果研究

摘要:

骨干教师在成果提炼时存在着成果的理论基础薄弱且以经验型成果多、理论型成果少等具体问题与困境。为此,培训者设计了“教师论坛”“自选导师”和“主编面对面”三个工具,针对教师成果提炼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干预,帮助他们进行凝结式的成果提炼。凝结式成果提炼应遵循自下而上的教师成果生成规律以及以教师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研究者自主性的原则。

关键词:

骨干教师;教研成果;凝结式提炼

根据钟祖荣教授对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市级骨干教师处在“发展期”和“创造前期”,其在教学上的特点是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但还不够系统深入;其发展诉求是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和思想,开展教育研究或实验,全面提高教改和教科研能力。针对这一诉求,笔者在2015年语文市级骨干培训班特别应用了凝结式成果提炼策略,即在培训过程中以成果提炼为目标,在为教师提供专时专用的写作时间保障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教师论坛”“自选导师”“主编面对面”等契合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内在规律的干预手段,帮助他们将成功的教学经验、散在于日常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智慧凝结为可视化的成果。实践表明,凝结式成果提炼策略在帮助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骨干教师教研成果提炼的困境

“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个理念看起来很美,但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在对100名北京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关于教研成果提炼所遇困难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教学任务繁重、工作琐事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坐下来提炼成果等是骨干教师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理论基础薄弱、缺少发表渠道也相对比较突出;而书面表达对语文骨干教师来说并不是突出困难(认为有困难的人占39%,没有困难的占61%)。骨干教师已有的成果现状是怎样的呢?笔者对2015年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中23位学员的原有教研成果进行整理分类后发现,骨干教师已有教研成果呈现出“一多一少”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教学经验描述类、教学设计类成果多,分别占全部成果的43.5%%和30.4%。二是有理论支撑的教研成果少,如借助一些理论观点解释教学案例,或对语文教学有比较系统的阐释和思考的案例分析与教学论文,则仅分别占21.7%和4.3%。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成果的提升是骨干教师教学成果提炼所面临的更深层的困境。基于此,笔者在语文市级骨干培训班特别应用了凝结式教研成果提炼,为骨干教师提供专时专用的写作时间保障,通过设计具体的干预工具,帮助骨干教师突破成果提炼困境,促进经验型成果向理论型成果的提升与转化。

阅读全文

文学创作的欣赏教学思路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学不分家,当今世界语文教学的共同特点是语言运用、文节熏陶并重,分科教材、综合教材并存、综合型教材似乎大势所趋。许多古今中外文学倩品都跻身于语文课文之列,文学教育成为!吾文教育的重要组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下少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上真正给文学留下多处地盘,把文学课处理成或归并人语言课已近乎天经地义。原因很多,如片面强调语文果的工具性,认为文学是语言的附庸,或者苞得语文考试不重文学。但是大多数语文教师却并非不愿上文学课,“非不为也,是不能包”。   一个令人苦恼的问题困扰着教师—文,管课应该怎样教!课堂内文学作品的学习和课堂外文学欣赏的思路应该是一样的,我们从文学欣赏的见律中或许能得到一定启示。   文学欣赏有三种态度。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仃一些人从实用的角度欣赏文学,或者出于好奇、觉得有趣,或者为了消遣、为了换换脑子,甚至热衷于从作品中寻觅饮食色砍的快乐满足生理的欲求。这是文学欣赏的刊欲态度。另一些人则带着历史学家、政治‘:簧家、经济学家甚至数学家的眼光来欣赏文常作品,以此来获取知识,这是文学欣赏的杖知态度。文学欣赏的第三种态度是审美态!变、即从美学的角度用艺术的眼光来观赏、体味文学作品、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井对艺长形象作出审美评价欣赏者应该以什么态度来对待作品呢?交学欣赏,能使人感到愉快•产生快感•但这不是反映纯物质的或肉体的需要而产生的纯生理反应,不是“被粗糙的实践需要所支配的感觉”,而是欣赏者受到作品的引导,进人审美境界产生的审美快感,是同理性和幻想力等精神力量相联系的赏心悦目的愉快。可见,文艺欣赏是审美的,是伴随着快感的审美活动。   文艺作品也能给人以知识,因为文艺的认识职能要求作品能够反映现实,帮助人们认识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称赞艺术大师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但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文艺欣赏的目的也不在于求知。我们欣赏巴尔扎克的作品,决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历史。文艺反映现实的目的,是要向人们传达作家被生活所唤起而又深深地体验过的思想感情,即传达审美体验,因此,文艺的本质在于其审美特性。文艺欣赏的正确态度,是审美的态度。   同文学欣赏一样,文学教育也有三种态度。   为消遣,为迎合学生趣味,以插科打浑为能,或者为了炫耀某种特长,这是狭隘的实用态度。确有个别人,脱离作品内容,无视教学要求,不顾学生实际,在课堂上山吹海侃。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异彩纷呈、硕果累累,改革传统的语文教法既是发展趋势也是社会要求,有的教师对魏书生、于漪、钱梦龙等人略知皮毛.迫于形势或为了标榜时髦也挂起了教改的羊头,生吞活剥地铺垫“情境”、开设“茶馆”.舞一阵’‘花拳”。另一方面•教育经费的暂时紧张、校园一孤岛”的暂时存在,使一些教师心态失衡,或借讲台发牢骚.或借作品发挥•暗示学生以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这些实用利欲的做法,是有悖于审美教育宗旨的。   从纯政治或纯语言的角度仅仅挖掘作品中的思想或语言因素,‘把文学课上成政治课或语言课,这是理论的求知的态度。特别是后一种倾向较为普遍•它不能从文学的特点出发来对待文学教育,其做法通常是程式化的字词问题、语修逻文、人物性格、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思想教育。空洞地分析人物,冰冷地理解意境,抽象地进行说教,单纯地讲解语言,最终导致课文支离破碎。同是长,你在哪里》,有人教得满堂低泣、四座动容,也有人讲来课堂似一潭死水,文学的韵味荡然无存。难怪学生说:自己看津津有味,教师讲索然无味。值得注意的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偏重于教学与考试的对口,只注意了课文的知识点(也是以后的考点),全然不顾作品的整体性。   文学教育,正确的态度应是审美教育的态度,即把作品作为一个完整的审美对象来鉴赏。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理解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实性、深刻性,又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并对艺术形象作出一定的审美评价。文学形象是内部与外部、主体与背景、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情感与理智的完整统一,因此,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作品的审美价值,侧重认识作品中形象的典型性、情感的感染性和思想的深刻性。通过鉴赏教学•使学生再体验作家的审美体验•“皿脉涌张•心动神驰”.“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并进而转人深层的思索,获取美的洁彪、,进人审美理想境界、得列撼动心魄的力量,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当然,文学教育不能忽略语育这一因素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也要承担语文基础知识传授和语文基本训练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文学是语言艺木•它以语言为物质材料塑造形象。   语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可以多方面展示社会和人的整体•细致入微地传达作家的审美体验:语言能够把人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心理隐秘都生动地立体地描绘出来:同时语言比之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蕴含有更为确定的思想。文学审美教学,应该通过理解语言而进人内容的领会。比如《济南的冬天》,我们只有借助于朗读、体味、讨论和精心板书,通过分析作品准确优美的语言,比喻拟人的修辞,正写侧写反复比较的写法,才能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作者独到的体验。“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JL”是比喻性拟人的儿化量词,描写形象,画面和谐,充满生机。“山坡上卧着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拟人化的动词“卧”把物写活了,却又保持了画面的静态美。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高尔基称赞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语言,“好象是用油画的颜料描绘”,“以至使人不禁想伸出手去抚摸所描写的人和物”。#p#分页标题#e#   (《论文学》第183、188页)作家通过语言使形象从纸上立了起来,语文教师也应该让那文学的非视觉性的间接的形象,在课堂上立起来,并移植、复现和再造于学生的头脑中,决不能使跃然纸上的形象倒在讲台下面•另外,文学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美也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类于建筑的结构美和类于音乐的语言美(韵律与节奏)。挖掘欣赏作品的形式美•理所当然也是文学审美教育的任务之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