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教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语篇教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语篇教学论文

语篇语言观视域下的词汇教学论文

一、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无为而治”的理念偏差

这种忽视显性词汇讲授的教学理念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当前国内多数高校并未专门开设单独的英语词汇学习课程,英语词汇知识的讲授以各种方式隐性地分散于其他主干课程当中。这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词汇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生词的处理仅仅局限于依据生词表提供生词的汉语翻译、孤立的典型例句示范,或偶有附加上词汇的近/反义词以及固定搭配列举,系统的英语词汇体系讲解十分少见。中国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的场合不多,再加上词汇练习缺乏针对性,不难想象刚学会的新单词将会很快被遗忘。如此,词汇学习的低效性已成为我国各阶段英语学习的一大突出问题,并且极大地动摇着广大中国学生语言学习的信心。

2.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习困境

中国学生普遍觉得英语词汇学习是个永恒的难题。他们常常抱怨英语词汇数量庞大,且存在词缀繁杂、一词多义、一词多性、词汇间搭配复杂等现象,记忆起来难度很大,并且记忆的过程总是伴随遗忘,词汇的学习过程充满艰辛。更令他们苦恼的是,即使有些单词记住了,但具体运用时又遭遇卡壳现象;甚或有时好不容易将词汇派上用场,却又发现存在语法错误、语义不恰当等等问题。再加上课程表里没有直接针对词汇学习的专业课程,老师对新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也不作太多解释,学生们的词汇学习很不得法。其结果是语言运用过程中的用词单调、重复,过分依赖高频词等不尽人意的现象使得他们觉得词汇学习“付出多、收获少”,内心感觉无比沮丧和困惑。

二、语篇语言观视域下的词汇教学

学生学习的不得法与教学手段的不完善不无关系,中国传统英语词汇教学已然暴露出了种种弊端。语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形成离不开语言教育理论的导向作用,所以想要改进当前教学模式,就得从源头上寻找原因、实施变革。传统孤立式的词汇教学理念受结构主义语言观指导,而与结构主义语言观有本质差异的语篇语言观视角可以为国内英语词汇教学变革提供突破口。

阅读全文

语篇整体词汇教学论文

一、课前激活———为整体迁移作铺垫

发展心理学观点强调已有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人类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帮助记忆新事物。因此,课前利用相近或关联主题的已学语言知识迁移导入是实现语篇整体教学必不可少的首要环节。建构主义理论启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有何联系,在教学设计时,如何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以旧带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利用主题迁移导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已有背景知识和相关语言知识,自然地引出话题。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以是TPR活动、游戏、猜谜、歌曲、歌谣、故事、实物(图像)、问题、对话和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例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第一册Unit1Hello单元ALet’slearn中的book,ruler,pen,pencil,pencil-box,schoolbag,crayon等学习用品时,虽然学生是三年级起学英语的初学者,但教师仍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课前的激活导入。教师可以以叙述的方式先向学生展示schoolbag,而后结合肢体语言,运用句型“Ihavea.../Thisisa.../Itisa...”逐一激活呈现已准备好的文具物品。

二、整体呈现———创设话题语境整体输入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通常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归到整体;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也总是由浅入深的。语言学习被认为是世界创造意义的一部分,语言首先是不能孤立地学习,语言需要在整体的背景中,而不是在孤立的背景中零敲碎打地学习(安桂清,2007)。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或者一个主题,整节课的活动就会显得凌乱、无序,学生的学习就如同跟着教师在走马观花。基于语篇的话题整体教学更关注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更关注改变教学中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及零散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堆砌,注意用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使每个单元的词汇教学都在一个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而不再是一个零碎的单词学习过程。创设语境整体输入使教学环节更简洁和明晰,在呈现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参与到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去。创设语境整体输入,用鲜明的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意义的话题整体输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时,教师应让学生首先在一个完整的交际情境中理解每个句子的意义,使学生懂得句子使用的恰当情境(张莺,2001)。构建话题的最终目的是以话题为线索,带动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达成,从而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课堂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猜谜、歌曲、歌谣、故事、对话和叙述等。例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第一册Unit1Hello单元的book,ruler,pen,pencil,pencil-box,schoolbag,crayon等学习用品时,教师只是通过单词卡片一个一个地进行音、义、形等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会这几个单词,但如果教师在呈现时设计好情境,以讲故事的方式先向学生展示schoolbag以及其他文具,而后是用句型:Ihavea.../Thisisa.../Itisa...逐一呈现已准备好的新单词物品则效果会更好。通过以围绕MySchoolbag为主题的整体引入,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词汇先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再进一步学习,通过故事整体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部操练———环绕主题,听说先行、读写跟上

语言学习是有一定规律的,第二外语的获得通常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习得。在操练过程中,各个活动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从易到难、以旧引新、学用结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让学生既学习了新内容,又联系了旧知识;既学习了教材文本,又整合了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体现话题教学的整体性(教育部,201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托主题,依据“听说先行、读写跟上”的原则进行操练。听说方面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基础,以激励为手段,借助实物、图片、多媒体设备等,通过歌曲、歌谣、简笔画、游戏、TPR等活动形式,引入竞争与合作机制,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和培养学生说的兴趣。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例如,教学PEP《小学英语》水果单词apple,pear,orange,banana等时,在巩固练习中,活动一Let’schant和活动二Whatismissing的关系如何?这两个活动在对学生语言训练上是否有递进的要求?是否遵循先听说、后读写;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通过连续的几个巩固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否基于话题进行?提供给学生语言输出是否仍停留在同一个层面?在词汇、对话、阅读课、写作课等课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模式,从认知心理学来说,是充分发挥同化和顺化作用,把新知同化到旧知中去或把旧知顺化为新知,从整体上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如果忽略了这些基本的原则,表面上学生参与活动的面或许很大,课堂气氛或许很活跃,但学生的语言训练却只会停留在同一个层面,对于增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扩充学生的语言信息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帮助不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倡听说领先,读写兼顾,对读写的要求虽然不高,但并不是说可以忽视,或草率对之。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在阅读过程中,单词中的首字母和末字母的位置不变,那么其他字母的位置不论是否正确,我们仍能顺利进行阅读,那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并不是逐个字母认读单词而是整体认读的(TheTimes,September2,2004)。词汇的认读,也要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可以根据单元话题通过英汉结合的谜语、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比如在学过了颜色类、身体部位、长短等词汇后,在教学动物单元时,可让学生猜一猜这样的动物谜语:Ithastworedeyes.Ithastwolongears.Itlikesvegetables.Itcanjump,jump,jump.学生通过教师配上的动作及对英语信息的反馈,能够很快猜出是rabbit。这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无疑是一种很有趣的阅读形式。另外,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通过文本再构创编的小故事更是激趣阅读的有效方法。小孩子的天性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通过故事这一整体的语言输入,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故事,融入故事,因为有兴趣,会记得更牢,理解得更全面。

四、整体输出———提供语言支架,引导个性化表达

阅读全文

认知语篇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理论基础

(一)生成者视角与接受者视角

我们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看认知语篇学。第一是从语篇生成者的视角来看,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如何根依据当前语境,通过话题结构、衔接、信息结构以及主位结构等手段生成语篇并在心理上实现语篇的连贯。第二是从语篇接受者的视角来看,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如何依据当前语境,通过话题结构、衔接、信息结构以及主位结构等语篇信息的引导来理解语篇并在认知上建立起语篇的连贯,这种语篇的接受过程和语篇的生成过程是具有互动性的。语篇的生成和语篇的接受是统一认知活动的两方面。语篇生成和语篇接受,都要以对方的认知语境为前提做出相应的假设。因此,应把两个视角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对语篇的认知。

(二)交互式阅读模式

交互式阅读模式是Rumelhart于1977年所提出,顾名思义,重点强调的是语篇生成者和语篇接受者之间的互动,这种模式认为语篇的意义不是静态的、不变的和预先设定的由语篇接受者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语篇接受者在对语篇的认知活动中不断与语篇生成者的语篇意义互动而实现的认知结果。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当阅读者的注意力从一个点转移到另外的点的时候,就是对文章的内容做出可能的预测,然后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检验是否自己的预测与作者的意图相符。根据此阅读模式,阅读者能够将语篇本身的信息与语篇带给自己脑中的印象信息结合起来,从而为阅读过程提供更加合理全面的描述。

(三)以语境为支点

语篇的情境性是指与语篇相关的某些特定的话语情境因素,即我们所说的语境。语境是语篇分析的关键因素。如果脱离了语境,就无法进行语篇分析。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如上下文)和非语言语境(如时间、空间、语篇参与者的身份、事件以及心理背景、文化背景)等。语境诸因素当中最难把握,但又最为重要的是语篇参与者这个因素。语篇参与者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除了扮演语篇参与者的角色,还演着诸多其他的社会角色,这会影响对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然而,语篇参与者只有在认为上述语境因素和当前的语篇有关联时,上述语境因素才会在语篇的生成活动或理解活动中被考虑。就是说,只有当这些语境因素能够被语篇参与者纳入到认知范围,并且在被语篇参与者适时地激活,才会在参与者对语篇的生成和理解中发生作用。这里所说的语境就是一种认知语境,它客观地存在于语篇参与者的认知活动中。认知语境还包括语篇参与者的百科知识、推理能力以及认知模式。另外,认知语境还包括Sperber&Wilson(1995)的关联理论认为的交际者与自身以及交际者与外界的互动体验。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环境看做是语言交际的基础,通过由认知语境支持的推理把片断性的话语充实成完整的命题形式。关联理论把语境看成是变项,把话语的先前假设和关联性看做是常项。最后,认知语境还包括DeBeaugrande&Dressler所说的“意图性”和“可接受性”,也就是语篇生成者和接受者的意图与态度等。语篇的生成者按照自己的意图生成语篇,并且认为语篇的接受者会按照自己的意图去理解语篇,而语篇的接受者也认为自己的语篇理解符号表达语篇生成者的意图。

阅读全文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写作指导

一、引子——善阅读,强意识

在艺术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中,需要的是善于阅读,加强“问题意识”,这正如奏鸣曲式中的“引子”一样,为论文写作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胡适先生认为:“问题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像胡先生说的那样,牢牢抓住“问题宝丹”,加强“问题意识”,形成不断反思的好品质,在实践和阅读中前行。首先是阅读。朱熹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就是沉浸其中智慧感悟的过程。可以说,“疑”与“无疑”,云泥之别。所以,我们的阅读,贵在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在关注别人思路中打开自己的思路,学会思考问题。带着问题读,读出更多的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境地。其次是实践。实践是一线教师的优势,基于实践的思考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基于实践的思考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研究两不误。我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因而,在艺术课堂中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问题回答、课堂的突发状况等。所以,我们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运用教师课堂教学的智慧,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阅读、实践和思考,特别是基于阅读和实践基础上的有效思考,犹如“奏鸣曲式”中的“引子”,为论文写作铺就了一方基石。

二、呈示部——立选题、搭框架

“奏鸣曲式”中的“呈示部”是一首乐曲的精神所在。正如论文写作中的“定选题,搭框架”一样,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1.立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基础,是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的问题。所以,第一点就是立选题,要命题准确,联系实际。合理、恰当的选题是通往成功驿站的第一步。在论文评比中,笔者经常看到音乐教师写的诸如《流行音乐之我见》《小学音乐教育之初探》等为标题的文章。我想:这样的选题如果展开来写的话,应该写成一本专著,而这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那么,怎样确定选题呢?题目是点睛之笔,它凸现问题的价值,要用简明、精确的词语反映论文的观点。对于选题,笔者的做法是“小题大做”,题目力求新颖。一般来说,确定题目前先要确定关键词:关键词是文章的主心骨,凸显文章的主题思想,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限定了问题的外延,有了它,拟题就不会跑题、行文就不会言不由衷。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然后围绕关键词拟出题目,题目初定后,还要反复揣摩,如果自己是读者,是否能从题目中了解到该文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观点,是否需要要用副标题进一步加以说明,因为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2.搭框架

阅读全文

近十年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对近十年来国内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整体回顾和概要总结。利用中国知网CNKI文献分析工具,对2011至2020年发表的医学用途英语学术论文进行检索统计,从发文量、文献来源、作者及机构分布、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等维度进行进展分析。研究发现知网共发表相关主题论文34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6篇,主要从医学用途英语所面临的挑战、需求分析、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材编写以及医学用途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等视角展开讨论。研究认为未来的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需要走“外语+医学”跨学科特色发展路径,以培养更多面向新时代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医学用途英语;进展分析;教学研究;中国知网

作为外语教学的英语一般分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ESP)和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EGP)两大类。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来划分,ESP又可以细分出学术英语(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EAP)和职业英语(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s,EOP)。其中,EAP包括跨学科性质的通用学术英语(Eng-lishforGeneralAcademicPurposes,EGAP)和为特定学科服务的专门学术英语(EnglishforSpecificAcademicPurposes,ESAP),国内针对ESP的研究至今已逾四十年[1]。2011年5月7日,“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旨在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水平[2],这标志着我国ESP教学和研究有了专门的学术组织,该领域研究也进入了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医学用途英语(EnglishforMedicalPur-poses,EMP)作为ESP大家族下的特色分支也迅速成为研究热点,经过多年发展后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现阶段学界还缺乏针对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的系统性回顾及总结。本研究以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性事件和起点,对此后十年(2011−2020年)我国学术界发表的医学用途英语学术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和进展分析,对其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等进行聚焦回顾和概要总结,以期承前启后,为我国未来医学用途英语的研究方向提供有益参考。

一、近十年医学用途英语教学论文发表情况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来源,以“医学英语”和“ESP”为主题词,在该平台进行组合检索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发现自2011年至2020年的近十年间,国内各类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相关主题论文合计342篇(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研究热度多年来保持整体平稳态势;其中2015年医学用途英语文献发文量达到顶峰,共发表学术论文51篇。从文献来源分布看,发文量排名前三位的期刊为《校园英语》《中国ESP研究》《海外英语》等人文社科类杂志;其次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医学教育技术》《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等医学教育类杂志(见图2)。但经过筛选后发现,发表于“北大核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数量非常少,仅有26篇(占比为7.6%),其中包括《教育探索》(3篇)、《黑龙江畜牧兽医》(3篇)、《外语电化教学》(2篇)、《黑龙江高教研究》(2篇)。这一研究现状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医学用途英语既有研究成果尚存在研究层次不高、重复研究等问题,相关主题研究质量有待继续提升和突破。从作者分布看,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作者依次为刘瑛(牡丹江医学院,9篇)、许丹凌(牡丹江医学院,6篇)、焦培慧(赣南医学院,6篇)、刘婷婷(包头医学院,5篇)、闫伟静(河北医科大学,5篇)、罗江霞(赣南医学院,5篇)、李晓微(牡丹江医学院,4篇)、刘彦哲(河北北方学院,4篇)、王焱(中国医科大学,4篇)、覃胜勇(中山大学,3篇)。从作者所属机构分布看,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机构分别为河北医科大学(13篇)、牡丹江医学院(13篇)、包头医学院(11篇)、哈尔滨医科大学(10篇)、西安医学院(9篇)、赣南医学院(9篇)、中国医科大学7篇)、广州医科大学(6篇)、济宁医学院(6篇)、南京中医药大学(5篇)。以上数据表明,国内医学用途英语的研究主体仍然以高等医学院校的外语学科教师为核心力量。从医学用途英语的主要文题分布看,现有文献多聚焦于ESP、医学英语、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需求分析、大学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等主题(见图3)。研究视角也呈现多元化特点,主要从医学用途英语所面临的挑战、需求分析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材编写以及医学用途英语教师转型发展等角度进行讨论和研究。

二、近十年医学用途英语教学研究视角

(一)医学用途英语面临挑战

阅读全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类实验课程改革

摘要:分析了高校电类实验课程的现状和不足。针对电类实验课程内容重复性、陈旧性、单一性,教材过于理论化,考评体系单一,实验教师缺乏等问题,建立电类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功能齐全和设备先进的电类实验室,完善电类实验课程组织保障机制。实践证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类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能够为相关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类实验课程;课程体系改革

大学生实验课程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生除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接受本专业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外,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第一环”,基础实验课程应着眼于如何实现课程内容由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变,切实促进学生在知识吸收、思维逻辑、实践探索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这对于培养高素质、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具有“打好根基”的重要意义[2]。

1电类实验课程现存问题及分析

电类实验课程主要面向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多年来,课程内容呈现出重复性、陈旧性、单一性等特点,课程教材偏理论性,考评体系单一,不能覆盖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教师队伍也普遍存在年龄断层,年轻教师较少的状况。针对上述现状,信息与控制实验中心(简称中心)从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和保障机制对电类实验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包括根据教学需要修订实验课教材、考评体系更侧重于人性化与灵活性、教师团队引进了6名年轻教师,从而有效地加强实验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

2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中心的电类实验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认识实习、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6门课程。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考评方法和教材修订三方面对这些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其可为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师和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摘要:

课程改革正在推进,但不少小学语文教师都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因此,必须不厌其烦地学习新课标,不厌其详地钻研新教材,引入“源头活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校招课两步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师;课程改革;同步发展

新课程改革历时十年有余,方兴未艾。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大好局面。形势喜人又逼人。但正如哲学中所讲的“前进中的倒退一样”,任何新生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暂时的有悖于前进方向的倒退,我们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目前,许多教师在改革试验的过程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新课改同步发展。

一、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让新课程理念植根于的心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明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时间还给了学生,鼓励学生用眼去观察、动手去操作、动脑去思考、发现和掌握知识。

阅读全文

历史角度下国内的英美文学教育

 

1引言   自1982年《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确定为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以来,英美文学教学在中国的教学实践已有三十年历史。它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已是国内英语教学界的共识。然而,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轨迹堪称曲折,其现状也值得深思和探讨。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和世纪末所施行的三个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可见中国教育界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认识的几番转变。最早一篇英语文学教学论文《谈英语文学教学》发表于1986年,作者杜瑞清指出:“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一席之地正在日益巩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确确实实成为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对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所应起和所能起的作用,以及对英语文学课教学实践和经验的探讨、研究和总结都远远落后于教学实践。”[1]受英语工具论的影响,在1990年的《大纲》中,英美文学课被降为选修课,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比较了解”。   直到1999年,这种认识误区才得到纠正。1999年的《大纲》终于将英美文学课重新定位为必修课。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改为“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自此,英美文学教学才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者的关注。通过观察二十多年来发表的英美文学教学相关论文,笔者发现在1999年之前,有关英美文学教学的论文数量年均不足5篇。但是,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高校英语专业文学必修课的增设和推广,自2000年以来,相关论文数量开始逐年增加,至今已有500多篇。近几十年来,英美文学教学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教师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中得到集中体现。新大纲激发了他们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反思和探讨,研究数量的增加既反映新大纲此一影响,也说明了英美文学教学依然存在盲点和困惑。基于近三十年所发表的英美文学教学研究论文,下文将从“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教学法”和“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概括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2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宏观和理论上的认识,凝聚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清楚明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英美文学研究中主要体现在研究者对英美文学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课程设置的探讨。   纵观近三十年英美文学教学的历程,其核心问题围绕着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之争,文学教材良莠混杂,文学教学边缘化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近十年来许多学者围绕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诸如此类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种解决策略。陈立华和王娜(2003)将文学教学中存在的分歧归纳为两个倾向,“一种主张以史为主,认为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发生、发展是文学课的宗旨,零散文本的阅读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另一种则认为文学贵在文本的分析和欣赏,提倡侧重具体的作品选读”[2]。他们认为“由于美国文学有着极其独特的历史,只有将文学史的讲授与文学精品赏析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从宏观上去了解和把握美国文学的经纬,从而使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欣赏每一部文学作品”[2]。   另一部分学者则持不同观点,主张文学教学应回归文本,脱离“文史结合”的模式。王守仁在2002年《郑州大学学报》专家书面座谈中曾提出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即以文本为中心,读完整的作品而不是片断。而罗云(2009)则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课时的严重不足”和“学生浮躁的阅读心态”两大问题,所以“任课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把重点放到文学史纲的教学上,为学生提供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阐释,指引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文本解读和赏析”[3]。“读文”与“读史”之争反映出教师教育理念上的分歧,但是理念本身并不存在对错,问题的症结在于它是否适应当下的教育模式和学生需求。课程设置尤其能反映教育者此方面的考量。比如,范谊和芮渝萍(2005)就提出应区分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差异,在本科阶段应以阅读体验、文学常识和批评方法为主,研究生阶段则应以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为重。但是,程爱民的课题组曾于2002年对全国50多所高校进行英美文学教学调查,发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出现随意性大、选修课少、课程单一、课时偏少等诸多问题。   总体而言,英美文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加速与国际教育理念接轨。然而,国内学者对此议题的持续关注,也说明了英美文学教学仍然是问题与革新并存,英美文学教学者与研究者任重而道远。   3教学法   教学法是教学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因而围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展开的讨论最多。回顾历史,我国教师在英美文学课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法呈现出三个方面的转变:1)教学手段趋于多样化和现代化;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3)教学理论更丰富成熟。在新型教学手段的开展中,多媒体网络教学受到普遍关注。王守仁和赵文书以南京大学英语系研制开发的英国文学网络课件为例,指出:“网络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目前高校英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推进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意义。”[4]   另一部分学者提出构建语料库以辅助英美文学教学。文学语料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可用于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学模式,进行文学,特别是作家文体风格研究,最终达到提高文学和语言修养的教学目的。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被用于实践和研究中。郭翠云(2005)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提倡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鼓励学生讲,老师同学共同听,然后再进行评论和补充的方式。姜淑芹则提倡主题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习者认知习惯,教学效果好”[5]。张聪认为,反思性教学模式下,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文学史学习与作品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研究能力,以及发挥网络优势等”[6]。教学理论的引入是对教学法的升华和补充,对英美文学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除了传统的作家、作品或国别的比较研究,最早引入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界的西方理论是读者反映理论。1995年,黄海军对读者反映理论及有关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探讨。之后,陆如钢对读者反映理论做了系统的概述,并就它对英语文学课的借鉴价值作了简要论述。他认为:“以读者反映为理论根据的文学教学法,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再创造者,重新评估了学生的参与作用,从而克服‘满堂灌’的弊端。”[7]一部分学者开始结合读者反映理论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策略。王军(1999)基于读者反映论提出新的阅读模式: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朱小琳(2005)则探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优化教学,提出加强学生的读者身份意识,增加学生与文学文本之间互动沟通。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更多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如女性批评、超文本、互文性、原型批评等。郑红艳(2006)提出将女权批评引入文学教学,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文学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能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李喜芬(2009)探讨了超文本语境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提出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讲授型、讨论型、研究型等。宁东(2010)则在互文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倡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互文性意识。#p#分页标题#e#   除了研究文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外,跨学科的研究也在逐渐扩充英美文学教学的理论体系。张晓舸(2005)提出在教学中践行建构主义教学观,修正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樊文娟和袁凌钰(2010)提出支架式教学模式。国秀玮(2005)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探讨如何实施开放教育,从而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体现学生个别差异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同样是基于该理论,吕洪灵(2009)提出应该重视情感智力培养,并探讨了情感智力培养与英语文学课程结合的可行性、方法以及两者结合的多元价值。另外,宋慧平(2007)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以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焦虑感和自信心等三方面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教材建设和课程考核   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利器,也是耗时耗力的一项长期课题。根据部分高校的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程爱民发现“既有完备的科学体系,又符合不同教学特点和需要的教材还不多”[8],建议新编教材着眼于灵活性、启发性、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特点。另外,教材过多过杂,体例陈旧,也限制了教学质量。有鉴于此,改厚古薄今为厚今薄古,重视文学批评方法的介绍已成为主流观点。   在具体操作层面,于建华(1999)建议文选教材的编选不妨采用“逆时”方法,即由今到古选择文学材料,分段编写。孙琳等(2003)根据对北京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则提出教材的选编应尽量覆盖不同风格、不同文体和不同时代的作品,考虑加入非文学作品。顾弘和杜志卿(2004)提出教材革新应考虑增加题解和推荐书目,介绍文学批评方法,史选合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这些构想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然而真正得以实行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并不多见,反复讨论和反映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大抵是由于编写者和一些院校未能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考虑教材的使用,教材未能为教学服务,教学却因教材而无法跳出窠臼。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课程考核方式的选择上。程爱民等的调查报告中,特别指出了考核方法上存在的典型问题是有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   刘玉红和胡蕾也认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法的改变最终要通过考试来落实,因此,必须改变从前考试方法单一,客观题量大的旧套路,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考力和独创性,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功夫”[9]。针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课程考核,石云霞(2010)提出在多元化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应结合课堂教学,构建英美文学及选读多元化评价模式,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测试、课堂表现等。从长远而言,英美文学教学中若想提高课程考核的有效性和作用,需要教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展开量化研究,而不仅囿于泛泛而谈。   5结语   近三十年来我国英美文学教学从无到有,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理念更加完善,理论愈加先进,教学法趋于多样化。尽管如此,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受到传统的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先进的教学理论未能真正运用于教学实践,存在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重视终结性评估,忽视学生情感道德和个性的发展等诸多问题。由此看来,目前我国教师和学者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仍需反复钻研,并付诸行动,及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