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运动科学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发挥物理学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再现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显示出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引导学生推导规律,让学生经历规律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精神;在原子物理知识的教学中,通过梳理原子物理的发展史,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足迹,认识原子的结构,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研究究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物理学史;物理教学;教育作用
物理学史的学习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探究过程,科学家研究所用的科学方法、坚韧不拔的科学探索精神,概念与概念、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以物理学史为线索,梳理知识体系,学习科学方法,体会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下是笔者利用物理学史进行教学的一点体会与做法。
一、再现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体现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家探索物理规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科学思维方法也是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和归纳出来的。在教学中再现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介绍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指出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论断的问题,得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同样快慢的结论。为了进一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伽利略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接着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可能随时间均匀变化,为了检验猜想是否正确,伽利略想办法用实验来检验v与t成正比是否正确。伽利略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如果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位移就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位移和时间,就可以检验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了便于测量,克服落体时间短,时间不能测量的困难,伽利略设计了斜面实验,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加速度小,时间长,就容易测量了。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小球沿斜面下滑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释放,只要斜面倾角相同,小球的加速度就相同。伽利略将上述实验进行了合理外推,当斜面倾角很大时,小球的运动跟落体运动差不多。当倾角增大到90°时,小球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建立了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将实验结果合理外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近代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二、让学生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推导规律,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使让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更深刻,也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中,先介绍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儿、胡克、哈雷等科学家对引力研究的重要贡献,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数学知识推导出了太阳和行星之间引力与距离的关系及行星的轨迹,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足迹,体会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结合圆周运动知识,引导学生把行星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让学生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及方向,通过分析,得出太阳为行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引力方向沿着二者连线指向太阳,向心力大小为F=mv2r,行星公转周期为T,则有v=2πrT,联立得F=4π2mrT2,根据开普勒第三律r3T2=k,变形为T2=r3k,代入上式得F=4π2kmr2,可知F与mr2成正比,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与太阳的引力F与m太mr2成正比。接着介绍了牛顿的研究过程:在推导出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之后,为了验证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作用力、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和太阳与行星间的作用力是同一种力,牛顿推出导月球的向心加速度与苹果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之比为a月a苹=1602用数据证明了上述设想的正确性,从而得出万引力定律具有普适性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参与教学过程,应用所学知识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理解万有引力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适用条件以及在日常生活应用等。通过教学过程,学生不但学习了物理知识,也体会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探究素养和科学思维。
水产科技资源的内容及属性
一、科技资源与水产科技资源 资源是认识水产科技资源的重要起点。人们对资源的理解一开始主要局限于自然资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改变,人们对资源的认识也在逐步拓展。其实,广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中的人力资源是人类社会最原始、最基本的两大资源。其中,人力资源体现为人的体力和智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由于有了人及其劳动,各种自然资源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价值而成为经济资源。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社会经济资源主要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其在经济活动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基于此,笔者认为,资源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的条件,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尤其是那些相对更为稀缺的生产要素。而且,对资源的划分至少存在两个角度,其一是“条件”的本体组成角度,例如经济活动中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知识信息资源等;其二是“条件”的客体用途角度,如社会经济资源中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政治资源、科技资源,等等。在定义和理解资源概念的基础上,科技资源可以理解为科技活动的主要条件,它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科技资源不仅包括投入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财力、人力、物力和知识信息等资源而形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条件,而且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产出———科技成果。因为水产科技资源是科技资源中的一个类别,所以水产科技资源可以定义为:从事水产科技活动的主要条件,是水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生产要素的集合。比较水产科技资源与其它资源的差别和联系可以更好地把握水产科技资源的涵义。水产科技资源和自然资源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一种资源,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与条件,但它与这些自然资源的来源根本不同。水产科技资源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它来源于人类社会,明显带有人类活动产物的特点。另外,水产科技资源和其他社会经济资源虽然都主要来源于人类劳动的过程与结果,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但是它们服务于不同的活动领域。水产科技资源是水产科技活动的主要条件,是投入到水产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当然这种划分也是相对的,因为只有当生产要素服务于不同的活动领域时,水产科技资源和其他社会经济资源的这种划分才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例如,一笔巨款、一栋房子或一群人,在了解他(它)们的投入方向和具体用途之前,他(它)们是何种资源是无从知晓的,只有当他(它)们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时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经济资源,而当他(它)们投入到水产科技活动中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称之为水产科技资源。应当注意到,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水产科技资源不仅能够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创造精神财富。这里需要补充指出的是,因为本文将水产科技资源定义为水产科技活动的主要条件,是水产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生产要素的集合。所以要准确把握水产科技资源的内涵,就必须对“生产要素”进行必要的界定。笔者认为生产要素就是指用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或生产过程"的具有各自特性的重要因素和稀缺性资源。这样界定生产要素既切合当前经济生活实际又便于理解水产科技资源的概念。 二、水产科技资源的内容 水产科技资源可以划分为水产科技财力资源、水产科技人力资源、水产科技物力资源、水产科技知识信息资源四个方面(如表所示)。这样的划分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是从理论方面看,这四类资源尽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都具有各自本身的规定性,而且在水产科技活动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这些构成了分类的可能性;另外,尽管资金与资本(品)是联系紧密、相互转化的,但将资金与资本(品)加以区别研究已成为我国经济科学研究的一个传统,这一传统从而导致了常常分别对财力(资金)和物力(房产、机器设备、仪器、种质、基地、实验室等的物质性条件)进行研究。其二是从实践方面看,我国水产科技活动中财力与物力配置政策的侧重点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划分又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转化的,而且这种转化常常是水产科技活动所必须的。因为,在一项具体的科技活动中,水产科技人员需要工资、劳务费维持其生存,其从事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垫支”经费,需要仪器设备、实验原材料、图书资料,建设重大科研设施、中试基地以及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因而,只有相应的水产科技财力和物力资源与之匹配,才能促使水产科技人员的高智力性、高创新性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水产科技财力资源主要是指水产科技活动经费,其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水产科研单位自筹资金、银行科技贷款等。水产科技人力资源是指从事水产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从事水产科技活动和为水产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个特殊群体,水产科技人力资源不仅具有再生性,周期性,增值性等人力资源的共性,而且具有高智力性、高创新性、高流动性等特殊性。水产科技人力资源在我国科技统计中主要是指水产行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一般“科技人员”。水产科技活动的本质在于创新,而水产行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就是创新性很强的一个社会群体,所以他们是人类当代和未来最重要的创新源之一。水产科技物力资源是指涉及水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各种科研仪器和设备;各类水产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中的技术开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水生生物资源和水产种质资源。在这里,考虑到我国水产科技活动目前的状况,水产科技物力资源主要是指水产种质资源、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水产科技知识信息资源是指以知识信息形态表现的各种水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成果,水产科技文献、期刊、专利、数据库等是其主要载体,且现代水产科技知识信息资源载体形式有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如果信息是指传递中的知识差,那么可以认为水产科技知识信息资源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信息世界中与人类需求相关的水产科技信息。概言之,水产科技知识信息资源就是经过人类科技活动开发与组织的科技信息的集合,亦即以知识信息形态表现的各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成果。#p#分页标题#e# 三、水产科技资源的属性 水产科技资源作为水产行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不可缺少的条件,其属性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某种程度上随着人的意识和认识程度发生变化。综观水产科技资源的本身,它有多种属性,但其主要属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个方面: 其一,分布上的差异性。分布的差异性可分为水产科技资源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差异性。其中,水产科技资源空间上分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区域水产科技资源分布的差异性。人类一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都离不开一定的空间范围———区域,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的,不同的区域环境,将塑造出性质各异、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科技发展政策,从而导致了区域水产科技资源分布的差异性。这种区域水产科技资源分布的差异性正是区域间水产科技资源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相同水平的不同国家之间,由于区域水产科技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导致了国际经济合作中的技术贸易;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水产科技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区域科技政策是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科技资源时间上分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区域水产科技资源时间分布的非均衡性。水产科技资源在其形成过程中的数量、质量、存在状态、利用的经济效益都随时间发生变化而表现非均衡性。而且,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存在着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从而导致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产科技资源的规模、结构和效能存在“革命性”变迁而表现非均衡性。近现代世界科技中心的漂移,中国古代科技发达、近代科技落后以及现代科技追赶的历史过程就是中肯的佐证。 其二,系统中的协同性。水产科技资源与自然资源、其它社会经济资源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相互联系、相互耦合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系统中的每一类资源都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缺损或破坏,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大系统平衡的扰动甚至崩溃。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当代,水产科技资源与自然资源、其它社会经济资源的协同性尤为突出。建立农业科技之上的强大垦殖力和工程技术之上的勘采力导致了森林和草地的锐减、水资源短缺和湿地生态系统破坏已严重影响了农业、工业和人居环境的发展与改善,原子物理、分子化学、现代生物学、信息科学等是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学科,然而建立其上的现代核武器、生化武器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和平与生存。所以,科学的人文向度和技术的价值取向成为当代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水产科技资源只有与自然资源、其它社会经济资源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中有效协同,充分体现水产科技资源的系统协同性,才能正确发挥其产出效能。另外,水产科技资源内部的各项资源只有在水产科技资源配置系统中有效协同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产出效能。 其三,运动中的规律性。水产科技资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遵循一定规律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参与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大系统的变化。例如,水产科技人力资源增值运动中遵循人力资本投资规律,其收益分配遵循水产科技人力资源资本化规律,水产科技人力资源系统中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的运动规律;水产科技财力资源运动中遵循公共投资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私人投资利润最大化规律;水产科技物力资源遵循资产折旧规律;科技知识、信息资源运动中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以及网络信息系统规律,等等。另外,水产科技资源也存在自身的变化循环规律。总之,水产科技资源永远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其四,运营中的高增值性。水产科技资源与其它形式的资源相比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其他资源的使用不同,水产科技资源投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产出———科技成果或科技产品往往更多地融入了人类的智力因素,其投入往往能够产生大大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水产科技资源由于科技活动而高度增值是水产科技资源运营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五,使用和影响的长效性。水产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主要条件,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生产要素集合。由于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积累性,所以无论是知识形态还是物质形态的科技成果必然成为水产科技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所以知识形态的水产科技资源尤其具有长效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其它一些资源常常表现为使用的一次性,而水产科技资源可以反复长期使用,并且由于其社会性的特点,不像自然资源存在枯竭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其二是,由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遵循自身的规律,常常需要一个催生、演化的过程,而且从科技到生产,再到最终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因此表现为长效性;其三是,水产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的作用具有长效性,例如一些科研成果"特别是基础研究对人类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自然哲学思维研究
本文作者:郭美霞 单位:鸡西大学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所需用的物理知识,不见得比所需的哲学思维多,爱因斯坦头脑中的哲学成分一直是人们的研究课题,因为是他成功地改变了后来者对宇宙时空观的看法。虽然在儿童时期,他的智力发育迟缓,但他那刨根问底的哲学探索精神使他对空间、时间的钻研比别人更深刻。他曾说,他受过斯宾诺莎哲学的影响,倾向于唯理化,但是他又始终注重实验事实,“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哲学理论思维。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根据恩格斯和列宁关于辩证自然观的思想,反对把粒子看做“物质的终极”,站在“物质具有无限层次”这一立场上致力于物质结构研究,l956年他提出了包括奇异粒子的复合模型,认为强子是由原子P、中子n和∧粒子这三种基础粒子组成的,“坂田模型”在解释和预言强子的性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这是坂田昌一长期坚持自觉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结果。
他写道:“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就像珠宝的光芒一样照耀着我四十年的研究生活。”[3]在牛顿时代,研究机械力学,没有辩证法相对来讲还过得去。然而,在今天,辩证法成为自然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离开了辩证法将寸步难行。现代科学的许多复杂问题不能单靠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要借助于想象力和哲学思维。例如,我们无法直接观测电子等许多基本粒子的实际运动状态,只能在一些模型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间接观测,而这种模型或理论的建立就需要哲学的帮助。关于几十亿光年以外的天体情况,几十亿年以前的宇宙状况等,都无法直接用实验来验证。各种宇宙学说的建立离不开哲学的指导。辩证法对现代科学的指导作用一天比一天重要。
人类借助于科学实验活动,把我们的认识从已知的此岸引向未知的彼岸,包含了观察、假设、推理、实验、论证、检验等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以及从这一阶段转移到另一阶段时,都必须要有充分的依据、合理的原因、严谨的推理、科学的验证。归纳、演绎、类比、分析、综合的过程,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通过科学抽象做出哲学概括的过程,这对整个科学实践活动起着一般方法论的作用,是最高层次的科学方法。地壳运动的板块模型的建立是现代地质学的重大发现。这之前经历了大陆漂移假说、海底扩张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三个阶段。最先把大陆漂移作为一个假说提出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设想全球的大陆曾经都连在一起,称之为“联合古陆”,并给出联合古陆破裂、漂移过程的图示。
魏格纳认为使大陆漂移的动力是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及太阳和月亮产生的潮汐力。但是,地球物理学家的计算表明,这个力实在太小,不足以推动大陆的漂移。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赫斯提出“海洋扩张假说”,他认为,大陆不是作为独立体运动的,而是与海底连在一起在地幔软流圈上移动。60年代末,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美国的摩根、法国的勒比雄和英国的麦肯齐共同提出了“地球板块构造模型”,这一学说成为新的地球构造理论。从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到地球板块构造学说,每一个学说的提出,都是从假设开始,在观察或实验方法无法企及的情况下,借助抽象思维的能力,反复分析、推理而概括得出的结论。所以,“概括”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在每一个阶段演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从20世纪50年代起,带领数学工作者深入生产一线,潜心探索一条让数学更好地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途径。
他在常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概括为:大统筹、广优选、联运输、精统计、抓质量、理数据、建系统、策发展、抓工具、巧计算、重实践、明真理。凝练的36个字,处处闪烁着哲学思维的光芒,今天这套方法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哲学方法论在自然科学中的典型应用。事实证明,只有那些认真实践而又善于思索的人、善于概括总结的人,才有可能在科学探索中捷足先登,摘取科学之果,也才能成为推广科学成果、促进科学进步的强大力量。从这种探索过程中可以看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及其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尤其是数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横断学科的发展,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逐步相互渗透,日渐趋向统一。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指出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所用的研究方法也逐渐统一了,不能区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由于理论思维的工作特点是抽象的理性功能,不需要实验室,而是在头脑中运用科学的逻辑加工感性材料,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因而使人们更便于发挥科学抽象的作用,使理想形态的研究结果超越现有条件,指明研究的方向,形成对新事物的科学预见。因此,正确的理论思维能够对客观世界做出科学的预见。这些科学预见往往经过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在一系列研究活动中得到证实,从而形成新的科学理论。通过哲学思维所进行的科学预见,在历史上非常之多。恩格斯运用辩证法对当时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做出了很有见解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预见,对机械运动中两种量变的争论做出了历史的总结,对原子可分、电子运动的物质基础、放射到太空中去的热能量重新集结,物理学和化学之间边缘科学的发展,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可能,非细胞生命的存在等做了预见。
档案史料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探析
摘要: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章钜林一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是新中国第一批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学院的创建人之一。本文通过对档案资料的整理研究,阐述章钜林的体育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揭示其体育教育思想对中国现当代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教育思想;章钜林;档案
章钜林是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院校上海体育学院的创建人之一,是“”后上海体育学院复校后的首任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一、二、三届成员,我国首批体育博士生导师。先生一生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后担任上海体育学院院长期间,肩负拨乱反正、复校重建的重任,带领全院师生探寻新时期高等体育教育发展之路,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档案史料的研析,拟对章钜林的体育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做一阐述,以揭示其体育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1章钜林体育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章钜林于1919年12月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市,1942年毕业于湖南国立兰田师范学院体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6年夏到上海体育专科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章钜林先后在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和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任副教授。1952年8月,章钜林作为7人筹备组成员之一,参与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华东体育学院的创建工作。章钜林先后担任学院副教务长、科研室主任、球类系主任、体育系主任等职,长期在学校体育教育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受“”影响,1972年5月,上海体育学院被并入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直至1978年5月得以重建,章钜林受命担任上海体育学院院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体育教育思想。
2章钜林体育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2.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观
谈中职体育课程融入传统保健教育
摘要:中职卫校体育课程融入传统保健教育,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在卫生类职业学校体育课中开设民族传统保健项目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对于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职卫生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传统保健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体育教师传统保健教育能力,重视传统保健教育理论知识教学,编写科学实用的传统保健教育校本教材,加强对传统保健教育的科学研究,促进传统体育健康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卫校;体育课程;融入;传统保健教育;身心健康
一、前言
教育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保健教育是实施优秀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传统保健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继承和弘扬优秀体育文化,开展传统保健教育是体育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优秀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保健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保健教育可以使学生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中职卫生学校应关注传统健康运动,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本质和价值。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体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学生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和学业压力,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有更强的竞争力,除了需要专业的技术外,还需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201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包括太极拳和保健气功等保持健康方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针对太极拳及健康气功等传统民族和民俗体育运动,提出要加强宣传和应用的要求。中职卫校的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应学习传统健康保健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中职卫校的体育教师应努力学习中国传统健康保健知识,了解传统健康保健体育运动,以开展更多以传统保健为主的体育活动。为落实传统保健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积极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以满足时展的需要。传统保健运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珍宝之一,具有提高道德品质、增强身体素质、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面对学生体力下降、心理素质不强等问题,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将传统保健运动融入中职卫生学校的体育教学,以实现学生体育动机的最大化,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体育课程需要创新,传统健康体育运动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健康体育运动富有文化色彩,具有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特点,是体育运动发展的结果。传统健康体育运动融入现代体育教学,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在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融入传统健康体育运动,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传统保健教育的价值
我国的传统保健教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以前,经过悠久的历史沉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传统保健教育的目的是关注生命,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让人们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传统保健教育主张训练人的行动姿态,运用人体内在潜力取得一种标准化的养生效果,达到激发身体潜能、延长生命的目的。具体而言,传统保健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减少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投资。传统保健体育受物理环境、设备、空间等因素的制约较少,可以节省很多资金。第二,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中职卫生学校个别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差,缺乏体育运动使部分学生进入亚健康状态。传统的健康运动内容丰富,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第三,能为残疾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健身平台,帮助残疾学生树立自信,积极参与群体活动。
三、传统保健教育在中职卫生学校普及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物理课堂研究
集计算机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身信息技术,已经完全深入到了课堂教学之中,并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变革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进而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物理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大到宇宙天体,小到粒子、夸克都成为它的研究对象,微观世界的复杂和宏观世界的博大都需要在物理课堂中展现.信息技术的传递高速度、信息高密度、交互高强度、反馈高效率的特点正好与物理课堂的需求相吻合.因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已经也还正在引起物理课堂的深刻变化.本文从七个方面谈谈信息技术对物理课堂引起的变化.
一、动画模拟改变了知识再现方式
学生的物理学知识是对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理想化后的逻辑展现,纯属间接知识,学生在理解与接受上都有障碍.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用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制作成形象有趣模拟动画,把文字、图片材料获得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把难以观察的瞬间过程形象化,把难以想象微观过程宏观化,把宇宙天体这些庞然大物缩小化,把经年累月才能观察的结果缩短化,难以实现运动情景模拟化,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知识的再现方式由枯燥的文字与静止的图片,变成直观、形象、虚拟的场景以及实景重现等多种方式融合,微观世界的复杂和宏观世界的博大在课堂上得到同步展现,学生从主动听、被动看变成全身心的投入,兴趣倍增,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比如,学习光电效应时,其实验规律不能全展现在学生面前,而用一只粉笔、一张嘴加上一套演示设备,学生对其本质根本无法深入的了解,制成动画后,光电子射出、收集都模拟出来,与演示的实验结果相结合,清楚的钳入了学生头脑.平抛运动的教学中,演示了小球的所做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的对比后,学生看得并不清楚,同时给学生将电脑模拟实验中的小球运动情景展现给学生,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跟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就变成自然而然,学生理解就显得轻松了.
二、实景再现改变情景的空间展现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产与科学研究,物理模型是在生活、生产与科学研究的对象中提炼出来的.在认识物理知识需要还原到实际场景中去,让学生把握物理规律的本质.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与实际场景有一定距离,这就形成了矛盾.现代信息恰好弥补这一缺陷,用家用数码相机、DV机、手机等数字录音录象设备在实际场景中,把课堂需要的情景录制,再用多媒体软件将这些资源整合,钳入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上适时再现,使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实际场景情形,这样就实际密切结合在了一起,避开空洞的说辞.比如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直接录制小球的下落过程,通过放映,选取合适时间间隔,让学生计算加速度,从真实的运动中认识到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数字化手段改变了探究方式
传感器是物理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物理实验中,其数字化测量方法,与计算机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使研究者从繁重的数据处理中解放了出来,探究结果电脑智能化进行了处理.比如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小车上带上速度传感器,数据及时被传送到计算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一条直线,说明速度与时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再如,测量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中,使用电压传感与电流传感器,实验中所测得数据传入计算机中后,数据处理系统DIS自动绘制出电源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是向下倾斜的一条直线,纵轴的交点是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电动势,数据计算机及时给出了结果.
体育科学和学科间的发展概念
体育学、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是体育科学理论研究中使用较为频繁的3个概念,也是科学理论研究中存在较大分歧、运用较为混乱的3个概念。对这3个概念进行辨析,是体育科学理论深入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表现形式、学理层面和历史发展对体育学、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3个概念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体育科学基础理论建设尽绵薄之力。 1意见分歧 1.1学术界的分歧 概览国内外体育学界,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体育学、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3个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 第一,就体育学与体育科学的关系而言,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1)体育学与体育科学同义,认为体育学是体育科学的简称,体育科学是体育学的全称,体育学即体育科学,体育科学即体育学,二者的内涵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上略有差异[1]。(2)体育科学包含体育学,认为体育学与体育科学是两个概念,体育科学是一个总的称谓,体育学是体育科学的一个学科,一个科学的实体[2]。对体育学,有人认为它与体育理论、体育原理或体育概论同义不同名,有人则认为它与体育理论、体育原理或体育概论有差别。(3)体育科学仅是体育学的一个要素,认为体育哲学、体育科学、运动学是相互依存、构成体育学体系的3大要素[3]。 第二,就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关系而言,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1)体育科学是体育学科的上位概念,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及规律的学科群。(2)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并没有明晰而严格的界限,“体育科学”时常被当作“体育学科”的同义词来使用。例如,在学科大全或学科辞典中,体育伦理学被界定为:研究体育运动领域内有关体育道德的一门科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3];体育哲学被界定为:研究体育实践和体育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与体育的交叉学科[4]。 第三,就体育学与体育学科的关系而言,由于学者们对体育学与体育科学、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关系认识存在较多的观点,因此,对体育学与体育学科的关系也产生了“同”与“不同”、“包含”与“被包含”的分歧,或认为体育学即体育学科,或认为体育学包含体育学科,或认为体育学是体育学科中的一种[5]。 1.2实践中的复杂关系 在实际运用中,“体育学”“、体育科学”“、体育学科”的关系就更为复杂,其具体内含和指称也千差万别。 (1)在学科专业设置的分类系统中。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体育学”作为“教育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在本科教育中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在研究生教育中代表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4个二级学科专业,且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分别按照5个和4个学科专业设置招生。然而,体育学术界公认的以5个或4个为划分依据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并没有形成。 (2)在大学的学科专业教育机构设置中。 体育专业院校、一般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中或设有体育学院(系),或设有体育科学学院。 这里的“体育学”和“体育科学”都是一种学科集合的总称,都是由各种体育学科课程来实现的,似乎“体育学”与“体育科学”无异。 (3)在科研系统的学科分类中。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类下设“体育科学”一级学科,包括体育史、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武术理论与方法、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科学其他学科13个二级学科。而在1997年“体育学”升格为一级学科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序列时,“体育学”又成了“体育社会科学”的代名词。 (4)在体育学和体育科学的研究中。国内对体育学和体育科学的研究从未中断过,有人试图构建体育学(指“体育学”这门学科)学科体系(如周西宽的《体育学》,1988年版),还有许多学者对体育科学(指由众多体育学科组成的学科群)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并未形成一个学术界公认的体育学学科体系和体育科学体系。 2基本概念 由“意见分歧”可以看出,体育学与体育科学的关系混乱,与人们对体育与运动等基本概念的认识有关。如有人认为体育学包含体育科学,认为体育科学与体育哲学、运动学等并列;有人认为体育科学是总称谓,包含体育学、运动学、体育哲学等;有人则认为运动科学是总称谓,体育学、运动哲学、体育休闲娱乐等是其组成要素。体育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健身休闲等多种体育形式的总概念,所以,相对于运动学(sportscience)而言,体育学(kinesiology)是一个范围更广、内容更抽象的概念,二者虽然都特指具体的学科,都是体育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同一层次的,因此不能并列。 对于体育学、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认识分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学”、“科学”与“学科”3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科学”和“学科”是3个本质相联而又相异的概念,下面将由这3个基本概念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辨析体育学、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之间的关系。 2.1体育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科学(或学科) “学”,即为学问、学说、学派。从其辞源来说,“学”在中国古已有之。如《庄子•天下篇》曰:“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汉书•丁宽传》曰:“王孙授施雠孟喜梁丘贺。繇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6]。“科学”是一个外来词。从词源学来看,英文中“科学”(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是“知识”(knowledge);在中世纪scientia有了形容词sciential和复合形容词scientificus,继后有了“科学”的形容词scientific[7]。但是现代意义的“科学”只涉猎了“知识”(knowledge)的某些领域,而实际上“知识”领域是十分广泛以致人们只能把握其中的一部分;同时,“科学”又是不断发展而非静止的知识(bodyofknowledge),大约在17世纪science代替了scientia,随后scientific代替了sciential等;然而,它并不排斥传统(tradition),而是对传统的进一步发展[8]。而19世纪中后期社会科学及其主要学科(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的出现,以及20世纪兴起的交叉科学,则使科学的外延大大增加,科学成为包括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交叉科学等所有科学部类的知识体系和相应的认识活动、社会活动、社会事业、社会建制、社会职业等,成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其范畴远远超出“知识”、“学问”等之本义。#p#分页标题#e# 就此,杜威(J.Dewey)曾指出,如果把“科学”只限于数学或用严谨的论证方式来决定精确结果的学科,连物理学和化学都不能说是“科学”,因而,他提出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科学”[9];约翰•齐曼(J.M.Ziman)在分析了“科学”的不同定义后指出,科学是“科学研究的产物”“、一个组织化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教育主题”、“文化的源泉”等,科学“模型”必须把这些相互、有时是相互矛盾的方面联系起来并统一在一起[10]。可见,广义的“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方法论体系,而且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建制。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科学”,才能适合“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客观现实。 由基本含义可知,“学”与“科学”存在一定的关联,即都有“知识”之义。从语言自身的特点来看,两词同义或相近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这可能是导致“体育学”与“体育科学”等同的根本原因。 然而“,学”与“科学”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词,且产生背景也存在差异。产生于中文语境中的“学”泛指一切知识、学问、学说,是一个中性词,既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来源于西方的“科学”,以经验科学为主导,具有严格标准,强调对严格确定性知识的追求和内在固有理路即理性世界的开掘,以及对批判、质疑、论证的推崇,是运用实证、理性和臻美诸方法,就自然以及社会乃至人本身进行研究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这正如近世哲学大家康德所说“:任何一种学说,如果它可以成为一个系统,即成为一个按照原则而整理好的知识整体的话,就叫做科学”,并把那些其确定性无可置辩的科学称之为本义上的科学,把具有经验的确定性的知识称之为学问(Wissen)即非本义上的科学。从这层意义上看,“学”即为“知识”,“科学”即为“知识体系”,可见“,学”较“科学”的范围更为广泛,同时“学”又是“科学”的组成要素。这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理解“学”与“科学”的差异的。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这是“科学”的狭义概念。如前所述,如今的“科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广义的概念。科学不仅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更在于探索真理的活动,即研究的整个过程。同时,科学也是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建制。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思想可以产生思想,知识在进化中可以被废弃、修正和更新。作为研究过程和社会建制的科学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以自然研究为主的智力探索过程之活动和以职业的形式出现的社会建制之活动[11]。广义的“科学”概念,其范畴远远超出了“知识”之本义。从这个角度来审视“,科学”的范围较“学”更为广泛,“学”仅仅是“科学”的组成要素之一。 由上可见,无论是狭义的科学,还是广义的科学,都因“知识”这一共同要素而与“学”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又因实践发展而产生的外延差异而与“学”存在本质的区别。“科学”与“学”的复杂关系,为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的混用提供了缘由,也为二者的区分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体育科学(physicalactivityscience)作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286分,也有广义科学和狭义科学(包括本义上的科学和非本义上的科学)。 狭义的体育科学,或许就是指体育科学中的科学成分,这主要是基于对“科学”的严格意义上的理解。 尽管人们对目前的“体育科学”中是否存在科学成分还存有质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自体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日起,体育学在不断分化综合,体育学科群在不断壮大,体育理论在不断完善,体育的社会功能和实践效益在不断显现,这些足以表明“体育科学”在不断“科学”化,在不断接近“科学”。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体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也不断显现出来。为了体育理论与实践的进步,为了体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为了避免歧义,本文认为,从广义上理解体育科学似乎更为合理。广义的体育科学,将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一门学问,而是一种包含着多层含义的现代科学概念,其本质在于:作为一种知识休系,“体育科学”不仅有自身的知识系统、理论框架,而且还有其学科群体;作为一种方法论体系,它不仅有自己的方法体系,而且能作为人们认识体育规律和指导体育实践的工具;它不仅是体育认识活动的结果即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体育认识活动本身,是创造体育理论的科学研究过程或社会精神活动过程;同时,它还包括体育科学共同体、体育学术组织等社会建制。 从研究对象上看,体育科学不仅要研究体育是什么或曾是什么,即体育科学中的科学成分,而且还要研究为什么和怎样进行体育活动,它不仅要研究体育规律,而且要研究体育价值和体育规范。 “体育学”(kinesiology)作为一门研究体育的学问,其学科性质还存在分歧,内涵和外延边界模糊不清,理论体系也发展不成熟,因此把它视为“体育科学”的基础科学或基础学科之一更为合理。因为随着体育学的不断分化与交叉,体育学科群不断壮大,体育学除了有自己的分支学科,而且还包含大量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体育学本身无法包容和顾及这庞大的体育学科群,用体育学来指称整个体育学科体系是不现实的,把其归入“体育科学”系统之中,有利于体育学自身的建设和不断发展,是明智之举。 #p#分页标题#e# 2.2“体育科学”由分支“体育学科”组成,但不是简单相加 广义的“科学”,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研究过程、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而“学科”,即学问的科目门类。据欧阳修、宋祁等人撰修的《新唐书》198卷《儒学传•序》记载:“自杨绾郑余庆郑覃等以大儒辅政,议优学科,先经谊,黜进士,后文辞,亦弗能克也”[6]。大约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开始用“学科”一词对译英文的discipline、subject等词。现代意义的“学科”,则有“区别学问的科目”[12]、“按学术的性质而分成的科学门类”[13]、“学术的分类,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14]、“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15]等多种陈述方式,表达了大致相同的内涵,即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分支体系。可见,广义的“科学”范畴比“学科”范畴要宽泛的多,且作为知识体系的狭义“科学”,也是由不同层次的分支“学科”组成,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居于中间层次的构成要素。因此,“体育学科”不能与“体育科学”相等同,体育学科在庞大的体育科学知识体系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科分类而成,它是体育课程的来源,但又区别于体育课程,是体育科学知识体系居于中间层次的构成要素。 体育科学包含各门具体的体育学科,但体育科学不仅仅是各门体育学科之总称。尽管体育科学有自身的知识体系、学科结构,但是体育科学不是各门体育学科的简单相加,后者只能构成前者的一部分。 学科是从知识体系中抽出的、相对稳定的一部分,它主要是为学习和研究而组织的。 因此,或许可以说体育学科是体育科学的组成部分,但不能说体育科学就是各门体育学科的总称,何况广义的体育科学除了学科体系外还有其他组成部分。 此外,从体育科学与体育哲学的关系而言,有学者将体育哲学与体育科学并列。如果说体育哲学是对体育认识的反思,具有思辩性,那么,它也仅是“体育科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将其和“体育科学”放在同一层次上进行区别和研究显然缩小了“体育科学”的研究范围,这不利于有效地把握“体育科学”的实质。 2.3“体育学”是基础和前提“,体育学科”是外化结果 “学科”即“学”之科目门类,是对“学”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科分类的结果。“学”是“学科”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学”“,学科”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探讨没有“学”的学科就犹如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学科”是“学”的对象化形态和外化结果,离开“学科”或不探讨“学科”,“学”将很难为人所知、为人所用,古代学校早已有之的学问分科充分证明了“学科”之于“学”的重要价值。 “体育学”是一门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体育的学问(学科)。它包含着各门具体的学问,若将这些研究体育的具体学问按照一定的标准(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进行分类,并从“体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体育学科”。可见“,体育学”是“体育学科”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体育学”不断分化,产生各门专业性体育学科;另一方面,“体育学”与相关母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各门交叉性体育学科。 “体育学”具有宏观性、普遍性、抽象性、综合性,其学科特性与体育哲学、体育理论、体育原理和体育概论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体育哲学是用哲学认识论、方法论原理探究体育的本质及其价值的一门学科,侧重于从观念层面上研究问题;体育学则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本质与规律,以帮助人们形成恰当的体育观念,其内容涉及到体育存在、体育本质和体育观念多个方面。(2)体育理论的研究对象逐渐模糊,研究范畴非常宽泛,体育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便不再把体育理论当作学科名称使用了。(3)体育原理、体育概论都对体育概念、本质、目的、要素、结构及过程等问题展开分析,相对于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体育学来说,较为具体,其研究层次在体育学之下。(4)体育原理的学术性、理论性相对较强,适合研究生教育;体育概论相对比较通俗,理论深度不强,适合于本科教育。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体育原理和体育概论实际上是体育学在教育领域的改编与运用。 3历史溯源 以上从学理上对体育学、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下面,我们从体育科学发展的具体历史实践来理解这3个概念的差异。 3.1发展历程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于劳动生产、军事训练、宗教祭祀、礼仪乐舞、医疗保健和教育活动之中。由于当时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还没有形成对体育的理性认识,但各种体育经验和体育知识的积累、总结和简单分析是伴随于体育实践中的,称之为体育科学的萌芽期。 到了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思想启蒙运动,为以人体为对象的科学研究开辟了道路。 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促进了体育与科学的联系,近代体育奠基者开始运用生理、医学和教育学的观点去观察体育,体育科学逐步进入理性发展阶段。17、18世纪,“体育”一词最初出现在体育教育领域,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认识体育成为近代体育科学发展的最初形态,出现了不少对体育的专门论述,如1787年P•菲劳梅发表的《关于身体形成问题》、1840—1851年施皮斯发表的《体育论》等[16]。19世纪对体育进行分科研究的倾向已逐渐明朗,单学科形式的体育学科开始出现,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人体测量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开始发展,有关运动解剖、运动生物化学的专门研究也起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与发展,及其学校体育地位的加强,推动了体育科学的全面发展,体育生物科学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运动社会学、体育哲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奥林匹克研究等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学开始起步,对运动本身的思考和研究著作《运动学》也开始出现[14]。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体育科学逐步由某一方面的体育单学科研究转向对体育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从而促进了各体育分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和整体性研究。#p#分页标题#e#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科学是伴随着西方体育的传入而开展起来的,其发展轨迹与世界体育科学的发展轨迹基本相同,也经历了从孕育萌芽到单学科,再到多学科的演变过程。中国“体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致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其代表作是罗一东先生的《体育学》(1924)、章凌信和杨少庚合著的《体育学》(1927)、秦岱源等人合著的《体育学》(出版日期不详)。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体育科技政策法规的完善、体育科研机构的大发展及体育科技信息、实验设备、教育改革和科研激励体系等支持系统的改革和完善,体育科学蓬勃发展、日益繁荣。这时,大量的人文、社会、自然学科深入到体育研究领域,再加上体育理论的裂解和国外新兴体育学科的引进,以及体育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竞技运动及其职业化、商业化发展,促使了一大批体育分支学科和新兴体育学科的形成。体育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也呈现出高度综合的趋势,“体育学”作为一门高度综合的带头学科,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周西宽等人的《体育学》出版,标志着人们不断深刻的体育认识。改革开放后20年来的体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体育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2相互关系 由世界和中国体育科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体育科学、体育学科与体育学既彼此依存,又相互消长,他们一同建构着人类的体育文化,且在一定意义上可相互转化。 (1)体育科学决定着体育学科发展的可能性。这正如清华大学蔡曙山教授所说的科学是第一性的、决定性方面的因素,学科是第二性的、被决定方面的因素。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关系也是如此。 在人类对体育的认识活动中,将体育知识划分出各种知识单元的集合的学科,必然不能离开体育科学总体的指导和影响。体育科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形式和体育现象,揭示体育规律。体育科学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则,而这些法则常常就是各个体育学科单元理论核心的基本成分,因此,体育科学决定着体育学科的发展变化和特质。 (2)体育学科则是体育科学研究发展成熟或较为成熟的产物。体育科学研究以种种体育形式、体育现象或体育问题为基础,只要有体育形式、体育现象或体育问题的地方,迟早会有体育科学和体育科学研究。这是因为由人类好奇心和社会需要驱动的问题探究不会停歇,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过程不会止步,由此推动科学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体育形式或体育问题最后都能发展成为新的体育学科,体育学科是体育科学研究发展到成熟或相对成熟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体育科学研究发展到成熟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体育学科的标志是:独立的研究对象、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3)体育学作为体育学科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其发展变化和特质直接取决于体育科学的发展水平。同时,体育学作为一门高度概括性、抽象性的学科,又直接指导着各分支体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综上所述,体育学、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同构筑着人类的体育文化。新时期体育科学理论发展应以3个概念的区别为前提,在此基础上确立以体育科学发展为先导,以体育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为基础,以各分支体育学科和新兴体育学科的发展为落脚点的发展思路。
高校教师的体育锻炼与身体状况
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承担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任务,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压力。目前,这样一个群体的健康状况如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国家、社会和高校又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确保他们的健康,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等教育教师队伍,进而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如期实现。 一、我国高校教师的健康现状 中科院调查显示,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并且这一阶层的早逝现象正在加剧,25-59岁人群中,女性死亡率为10.4%,男性死亡率达16.5%(乔小杉,2010)。因此,近年来作为知识分子中坚力量的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总体健康情况堪忧,性别差异明显我国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总体堪忧且存在性别差异。这点从韩新功等(2009)通过河北省高校教师健康体检的各项指标可以看出:一切正常的男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6%,一切正常的女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30.9%,女教师的健康状况要好于男教师。在对河南省高校教师调查后表明(王磊,2011):在总调查对象832人中,健康者为396人,占47.6%;处于亚健康者状态者有306人,占36.8%;提示有健康问题有130人,占15.6%。这也说明河南省高校教师总体健康状况堪忧,处于亚健康的比例略高。 2、代谢性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增多 在一项对某地区高校教师健康体检资料完整的2053人进行高血压发病情况统计并就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该地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男、女患病率分别是28.8%和20.2%。其中硕士学历的高校教师患病率最高,为29.2%(崔忠太,2008)。而于威等(2008)对1246例高校教师检出的常见病患病率均在7%以上,其中高脂血症占首位,总患病率为29.5%;视网膜动脉硬化总患病率为26.4%,居第二位;脂肪肝总患病率为22.4%,占第三位。 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群体患病以代谢性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系统较为常见,尤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多见,这些疾病对高校教师造成极大的伤害。 更有甚者,有关中青年高校教师因突发性疾病死亡的消息,不断出现在各种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因此,应对这一特殊职业群体的健康进行干预,寻找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原因,并积极寻求促进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的途径。 二、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的主要因素 1、来自职业方面的压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全面深入地进行,教师聘任淘汰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改革所涉及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使教师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而各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往往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申报职称时,每年除了要承担一定教学任务,还必须要发表一定数量、一定级别的学术论文或著作,承担一定档次的科研课题。如某省建立的特聘教授制度,在考核时,规定聘期内必须在一级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文章,同时必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否则视为不合格。这种强制性的规定,必将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有一些高校教师为了应付职称评定、校内考核等规定,动用违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去发表文章和获得各个级别基金支持的课题。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也是他们出现各种心理和身体疾病的主要压力,必将影响到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 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让教师职业承受的压力增大,使高校教师在种种的压力之下不能很好的顺应生物钟的运转规律。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每日工作常常超过10小时,经常熬夜,有时连续工作至凌晨2-3点,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也常小于6小时,周末加班做科研,很少有时间休闲活动,更缺乏统一的团队休闲活动时间(吴祥勇,2003)。另外,饮食方面也没有太多的规律,一日三餐不定时,不吃早点,更谈不上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工作强度也常常超出个人的身体承受范围,这都给高校老师的健康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高校教师自身的健康意识也是影响其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教师体检的情况来看,能做到每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体检的仅占38.4%,有六成多的教师体检的周期是两年一次或更长(孟小红,2006),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师的健康意识普遍较为淡薄。 3、体育科学素养低 体育科学素养是指大众的体育锻炼知识、锻炼动机、锻炼行为的总称(杨明等,2008)。从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上讲,高校教师虽然偶尔也有少许的轻微体力劳动,但他们主要从事艰巨的科研活动和教学任务为主的脑力劳动,而且属于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脑力劳动,因此高校教师往往很少参加体育锻炼。 通过对某省高校教师体质测定与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占29.1%,不常和不参加者占70.9%。结合体质测定结果分析,经常参加锻炼者优良率为70.9%,合格率为22.5%,不合格率为6.6%;不常和不参加锻炼者优良率为35.2%,合格率为45.8%,不合格率为19%(苏静等,2003)。这说明体质状态的好坏与体育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必要的体育科学素养,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动机,对体育锻炼的知识又知之甚少,参加体育锻炼也具有很大随机性,不注重培养自己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和方法等。 体育知识水平的提高是体育科学素养的提高的主要标志之一。 即便是有些高校教师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拥有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是他们由于没有拥有以科学体育知识为基础的正确的锻炼方式,体育锻炼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p#分页标题#e# 三、促进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的途径 1、改革高校教师考核制度,发展新型科研创新模式 高校教师,是振兴祖国科学技术和复兴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之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提供必须的人力资源,也是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国家主要承担者之一,他们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意义深远。 因此,国家、社会和高校应当想方设法减轻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尽量减轻其工作压力,并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改革高校教师的各种考核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化。这能使高校教师在身心压力适度的情况下,从容地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任务,从而为祖国作出更多的贡献。 2、宣传健康知识,引导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 在高校教师中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十分必要。高校教师因为所从事的领域不同,以及科学研究上的高精尖的需要,往往只是对某一学科内某个极其狭小的领域内具有发言权。实际上,他们对健康知识知之甚少,有时候甚至因为忙于科研无暇顾及对大众健康知识的学习,反而导致他们对必要的健康知识一无所知。 要在高校中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锻炼知识和能力的群体培训,如:学校体育部门和工会组织定期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促进体育交流,增加教师锻炼的机会。利用高校自身优势,以多种形式组织和吸纳相同兴趣的教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做好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开展体育咨询服务和运动处方指导工作。此外,国家和政府把组织和支持教职工体育锻炼纳入领导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把体育活动的开展作为部门评优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 3、培养科学素养,提升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意识 要对高校教师进行必要的体育科学素养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密切联系,如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提高人体运动系统的功能;改善人体内脏器官的机能;调节心情、提高免疫力等。增加高校教师的体适能,以适应繁杂工作的需要。 目前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方式主要还是以步行、慢跑为主,这就显示了在运动形式上单一,缺乏多样性,反映了高校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他运动形式的重要性。因此要建立现代运动处方。 主要有以下三类:有氧耐力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游泳等;伸展运动及健身操,如广播体操、气功、武术、舞蹈等;力量性锻炼,如哑铃、杠铃等。 要加强对运动强度等体育科学的认识。运动强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常用心率、梅脱等来量化,从而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目前高校教师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往往不注意变换运动强度,而是以低强度的慢跑等为主,这样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此外,对于运动时间与运动频率等知识的掌握也是达到参与体育锻炼效果很关键的因素。因此,掌握必要的体育科学知识,培养高校教师体育科学素养的意义十分重要。